水质中总氮总磷总钾的测定
总磷、总氮的测定方法

总磷、总氮的测定方法水质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1(1主题内容本标准规定了用碱性过硫酸钾在120~124?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测定水中总氮的方法。
1(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地面水、地下水的测定。
本法可测定水中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无机铵盐、溶解态氨及大部分有机含氮化合物中氮的总和。
氮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50mg/L,测定上限为4 mg/L。
本方法的摩尔吸光系数为1.47×103L.mol-1.cm-1。
测定中干扰物主要是碘离子与溴离子,碘离子相对于总氮含量的2.2倍以上,溴离子相对于总氮含量的3.4倍以上有干扰。
某些有机物在本法规定的测定条件下不能完全转化为硝酸盐时对测定有影响。
2(定义2(1可滤性总氮:指水中可溶性及含可滤性固体(小于0.45μm颗粒物)的含氮量。
2(2总氮:指可溶性及悬浮颗粒中的含氮量。
3、原理在60?以上水溶液中,过硫酸钾可分解产生硫酸氢钾和原子态氧,硫酸氢钾在溶液中离解而产生氢离子,故在氢氧化钠的碱性介质中可促使分解过程趋于完全。
分解出的原子态氧在120~124?条件下,可使水样中含氮化合物的氮元素转化为硝酸盐。
并且在此过程中有机物同时被氧化分解。
可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于波长220和275nm处,分别测出吸光度A220及A275按或(1)求出校正吸光度A:A = A220 —A275 ………………(1) 按A 值查校准曲线并计算总氮(以N03—N计)含量。
4、试剂和材料除非(4.1)另有说明外,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或专业标准的分析纯试剂。
4(1水,无氨。
按下述方法之一制备:4(1(1离子交换法:将1000ml蒸馏水通过一个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氢型)柱,流出液收集在带有磨口玻璃塞的玻璃瓶中。
4(1(2蒸馏法:在1000mL蒸馏水中,加入0.1ml硫酸(ρ=1.84g/ml),并在全玻璃蒸馏器中重蒸馏。
弃去前50ml馏出液,然后将约800ml馏出液收集在带有磨口玻璃塞的玻璃瓶中。
水质中总氮总磷总钾的测定

水质中总氮总磷总钾的测定水是人类生活必需的资源,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水质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其中,总氮、总磷和总钾是水体中常见的污染物之一,在水环境监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总氮、总磷和总钾的测定方法及其应用。
总氮是指水体中氨氮、硝酸盐氮、有机物氮和硝态氮等形态的氮的总量。
总氮的测定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方法有氧化法和还原法。
氧化法是将样品中的有机氮氧化为硝酸盐氮,然后用重晶石蓝比色法进行测定;还原法是将样品中的硝酸盐氮还原为氨氮,然后用酚硫酸比色法进行测定。
这两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准确度高的特点,在实际监测中得到广泛应用。
总磷是指水体中无机磷和有机磷的总量。
总磷的测定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方法有酸性高氯酸钼酸铵法和酸性亚硫酸铵法。
酸性高氯酸钼酸铵法是将样品中的磷酸盐与高氯酸钼酸铵反应生成黄色的缩合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度进行测定;酸性亚硫酸铵法是将样品中的磷酸盐与亚硫酸铵反应生成蓝色的缩合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度进行测定。
这两种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在实际监测中得到广泛应用。
总钾是指水体中钾盐的总量。
总钾的测定方法可以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离子选择电极法等方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通过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样品中钾的吸光度,从而测定总钾的含量;离子选择电极法是通过将离子选择电极浸入样品中进行电位测定,从而测定总钾的含量。
这两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准确度高的特点,在实际监测中得到广泛应用。
总氮、总磷和总钾的测定在水环境监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们是评价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重要指标。
水体中如果含有过多的总氮和总磷,就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引发藻类大量繁殖,造成水体浑浊,对水生生物生存和水产养殖造成严重影响。
其次,总氮、总磷和总钾的测定也是评价水体污染程度的重要方法。
水体中如果含有过多的总氮和总磷,就意味着水体受到了污染物的严重影响,可能会引发多种水体疾病,对人类健康产生潜在威胁。
cod、氨氮、总磷、总氮采样质控措施

cod、氨氮、总磷、总氮采样质控措施COD(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和总氮是水体监测中常用的指标,用于评估水体的污染程度和水质状况。
为了确保采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采取一系列质控措施。
对于COD、氨氮、总磷和总氮的采样,应选择合适的采样点位和采样时间。
采样点位应选取代表性好、水质变化较小的位置,避免污染源附近和水体流动较快的地方。
采样时间应根据不同的监测目的和水体特点确定,可以选择不同季节和不同时段进行采样,以全面了解水体的污染情况。
采样前应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
首先,检查采样器具是否完好,如瓶口是否完整、密封性能是否良好等。
在实际采样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采样时应注意避免空气污染,避免将空气接触到采样瓶中。
其次,采样时应尽量避免污染源的干扰,如沉积物、悬浮物等。
可以选择合适的采样深度和采样方式,如采用定点采样或者浮标采样等。
此外,采样时应尽量避免阳光直射,以避免光照引起的化学反应。
采样完成后,需要进行样品的保存和运输。
样品保存应尽量避免暴露在高温、阳光直射和氧气中,可以使用冷藏或冷冻的方式保存。
运输时应采取适当的包装和保护措施,以避免样品的泄漏和污染。
在实验室分析过程中,还需要进行质控措施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首先,应使用合适的标准物质进行仪器的校准和质量控制。
其次,进行空白实验,以排除实验仪器和试剂的污染。
此外,还可以进行平行实验和重复实验,以评估实验的可重复性和精确性。
对于COD、氨氮、总磷和总氮的采样和分析,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质控措施,以确保采样结果的准确和可靠。
这些措施包括选择合适的采样点位和采样时间、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注意采样过程中的污染和干扰、样品的保存和运输,以及实验室分析的质控措施等。
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准确的水质监测结果,为水环境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总磷总氮的测定方法

总磷总氮的测定方法总磷和总氮的测定方法是环境分析和水质监测中的重要内容,这两个指标对于评估水体质量和判断水环境的污染程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常用的总磷和总氮的测定方法包括光度法、分光光度法和化学分析法等。
1.光度法:光度法是一种利用样品溶液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进行测定的方法。
对于总磷的测定,可以使用酚酞法。
首先,将样品中的总磷与酚酞试剂反应生成的红色络合物进行测定,根据红色络合物的吸收光强度来确定样品中总磷的浓度。
对于总氮的测定,可以使用硫酸邻苯二胺法。
样品中的总氮与硫酸邻苯二胺试剂反应生成蓝色络合物,根据蓝色络合物的吸光度来确定样品中总氮的浓度。
2.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是在光度法的基础上,利用光谱仪器进行测定的一种方法。
对于总磷的测定,可以使用酚酞法,并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酚酞-总磷络合物在特定波长的吸光度。
对于总氮的测定,可以使用吡啶甲酸盐法。
样品中的总氮与吡啶甲酸盐试剂反应生成红色络合物,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络合物在特定波长的吸光度来确定总氮的浓度。
3.化学分析法:化学分析法是通过化学反应来确定总磷和总氮的浓度的方法。
对于总磷的测定,可以使用酸高锰酸钾氧化法。
首先,将样品中的总磷氧化为五价磷,然后加入酸高锰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进行反应,使得溶液的颜色由紫色变为浅紫色。
根据颜色的变化来确定总磷的浓度。
对于总氮的测定,可以使用氨氮测定法。
将样品中的总氮转化为铵态氮,然后利用氨气与卤素之间的反应进行测定,根据反应的吸热量来测定总氮的浓度。
总结起来,总磷的测定方法主要包括光度法、分光光度法和化学分析法等,而总氮的测定方法主要包括光度法、分光光度法和化学分析法等。
在具体的实验中,应当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并结合样品的性质和测定的条件进行合理的操作,以获得准确可靠的测定结果。
关于对水质分析中氨氮总氮与总磷校准曲线的绘制与计算公式的探讨郑乐华

关于对水质分析中氨氮总氮与总磷校准曲线的绘制与计算公式的探讨郑乐华水质分析中,氨氮、总氮和总磷是重要的指标,用于评估水体的污染程度。
而校准曲线的绘制和计算公式对于准确测定水样中的氨氮、总氮和总磷含量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如何制作水质分析中氨氮、总氮和总磷的校准曲线,并给出相应的计算公式。
我们需要了解氨氮、总氮和总磷的测定原理。
氨氮是水体中的一种重要污染物,通常使用钠水合硼酸-硫酸钠法进行测定。
总氮包括氨氮、硝态氮和亚硝态氮,常采用硫酸-过氧化钠消解-邻苯二甲酸钠法进行测定。
总磷则是水体中的另一种关键污染物,通常使用过氧化钠-高氯酸钾法进行测定。
校准曲线的绘制和计算公式主要用于对已知标准溶液进行测定,建立测定曲线之后,再用于对未知水样进行浓度的计算。
校准曲线的绘制,首先需要准备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
以氨氮为例,我们可以准备10mg/L、5mg/L、2mg/L、1mg/L和0.5mg/L等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
然后,分别使用所使用的测定方法对这些标准溶液进行测定,得到相应的测定值。
接着,将这些测定值作为纵坐标,标准溶液的浓度作为横坐标,绘制出氨氮标准曲线。
同样的方法也可以用于总氮和总磷的标准曲线绘制。
在绘制出了标准曲线之后,我们需要通过计算公式来对未知水样的浓度进行计算。
以氨氮为例,计算公式通常为 y = kx + b,其中 y 为测定值,x 为标准溶液的浓度,k 为曲线的斜率,b 为截距。
通过测定未知水样的浓度以及在标准曲线上找到相应的测定值,我们就可以用这个公式来计算氨氮的浓度。
同样的方法也可以用于总氮和总磷的浓度计算。
对于总氮和总磷,由于其测定原理的不同,其浓度的计算公式也会有所不同。
通常,总氮的计算公式会包括硝态氮和亚硝态氮的浓度计算,总磷的计算公式则会包括无机磷和有机磷的浓度计算。
在使用校准曲线进行测定时,需要根据具体的测定方法来确定相应的计算公式。
在进行水质分析时,正确绘制和使用校准曲线是非常重要的。
总磷、总氮检测步骤

5、分析步骤:(1)取25mL样品于具塞刻度管中。
取时应仔细摇匀,以得到溶解部分和悬浮部分均具有代表性的试样。
如样品中含磷浓度较高,试样体积可以减少。
(2)消解:向试样中加4mL过硫酸钾,将具塞刻度管的盖塞紧后,用一小块布和线将玻璃塞扎紧(或用其他方法固定),放在大烧杯中置于高压蒸汽消毒器中加热,待压力达cm2,相应温度为120℃时、保持30min后停止加热。
待压力表读数降至零后,取出放冷。
然后用水稀释至标线。
注:如用硫酸保存水样。
当用过硫酸钾消解时,需先将试样调至中性(3)发色:分别向各份消解液中加入1mL抗坏血酸溶液混匀,30s 后加2mL钼酸盐溶液充分混匀。
注:①如试样中含有浊度或色度时,需要配置一个空白试样(消解后用水稀释至标线)然后向试样中加入3ml浊度-色度补偿液,但不加抗坏血酸溶液和钼酸盐溶液。
然后从试样的吸光度中扣除空白试样的吸光度。
②砷大于2mg/L干扰测定,用硫代硫酸钠去除。
硫化物大于2mg/ L干扰测定,通氮气去除。
铬大于50mg/L干扰测定,用亚硫酸钠去除。
(4)分光光度测量:使用分光光度计时先在580nm处放入比色管套架处一张白纸片,看是否是黄的光,然后查看比色皿配套性检验,在波长为600nm处测定t%值两个比色皿相减范围在%即可以开始测试室温下放置15min后,使用光程为30mm比色皿,在700nm波长下,以水做参比,测定吸光度。
扣除空白试验的吸光度后,从工作曲线(5)上查得磷的含量。
注:如显色时室温低于13℃,可在20~30℃水花上显色15min即可。
(5)工作曲线的绘制:取7支具塞刻度管分别加入,,,,,,磷酸盐标准溶液。
加水至25mL。
然后按测定步骤5进行处理。
以水做参比,测定吸光度。
扣除空白试验的吸光度后,和对应的磷的含量绘制工作曲线。
(6)结果的表示:总磷含量以C(mg/L)表示,按下式计算:P=m/v,式中:m——试样测得含磷量,μg;V——测定用试样体积,m(1)用无分度吸管取试样(CN超过100mg/L)时,可减少取作量并加水稀释至10mL)置于比色管中。
水中总氮总磷的测定

水质监测一水中总氮总磷的测定一、意义目前,封闭性水域的富营养化问题已相当严重,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
水中的总氮、总磷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水环境富营养化的情况,因此总氮总磷含量的测定已成为水研究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过硫酸盐氧化法可同时测定水中的总氮总磷,方法简便快速,效率高,已成为常规的测定方法。
二、目的1、掌握过硫酸盐氧化法测定氮、磷的原理2、掌握751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三、原理过硫酸盐在60o C的水溶液中可水解成H,和°2,即2K2 S2 q +2H2。
一TKHSQ +。
2。
将 1mol的K2 S2 O8中加入1molNaOH,反应开始呈碱性(初始PH值为12.57),可将水中的氮氧化为硝酸盐。
由于氧化反应生成大量的H+,反应后的溶液呈酸性(PH值为2.12),可将磷氧化为磷酸盐。
因此水中的总氮、总磷可在一种氧化剂中依次完成氧化,氧化液经分光光度计比色,可快速测得总氮总磷,效率高于以往的凯氏法。
四、仪器名称规格数量751分光光度计 1移液管5ml 1手提式高压消毒器 1 10ml 1具塞比色管50ml 7分析天平 1容量瓶50ml 7 25ml 7硫酸纸6*6cm 2五、试剂所有试剂均用分析纯等级,用去离子蒸馏水配制。
1.氧化剂溶液称取20g过硫酸钾和3gNaOH,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0ml。
2.硝酸盐氮标准液称取0.7218gKNO3(105°C烘干后称),溶解后定容至1000ml,此溶液为100ug/ml的硝酸盐溶液。
3.磷酸盐标准液称取0.4394g经105---1100 C干燥两小时的磷酸二氢钾,用水溶解后加入1:1的硫酸溶液1ml,再用水稀释至1000ml,此溶液为100ug/ml的磷贮备液。
4.3.5mol硫酸的钼酸铵锑贮备液量取194.6ml浓硫酸,缓缓加到405ml蒸馏水中,不断搅拌,冷却。
另称取钼酸铵20g溶于300ml蒸馏水中,然后将上述硫酸溶液缓缓倒入钼酸铵溶液中,不断进行搅拌,再加100ml 0.5%酒石酸锑钾溶液,摇匀,贮于棕色瓶中保存。
总磷总氮检测原理

总磷总氮检测原理
总磷总氮检测原理是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测定水样中的总磷和总氮含量。
具体分析步骤如下:
1. 总磷检测原理:首先,将水样中的总磷转化为磷酸盐。
这可以通过加入硫酸或过氧化氢来完成。
然后,使用分子吸收光谱法或者离子色谱法进行测定,通过比对标准曲线来确定总磷含量。
2. 总氮检测原理:首先,将水样中的有机氮转化为无机氮。
这可以通过加入碱性氢氧化物、氧化剂或者酸性溶液来实现。
然后,使用氨氮分析仪或者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通过比对标准曲线来确定总氮含量。
总磷和总氮的检测原理基于这两个元素在水环境中的存在形式和化学反应。
这些分析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水质评价和水处理等领域。
通过测定水样中的总磷和总氮含量,可以评估水体的营养状况和污染程度,为水环境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质中总氮总磷总钾的测定
总氮的测定:
1.准备好样品,将水样过滤,先用0.45微米的过滤膜过滤一下,去除颗粒物。
2.取10ml水样加入100ml锥形瓶,加入0.1g硫酸钾和2ml氢氧化钠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线。
3.加入5ml碘化钾-碘酸盐溶液,放置15分钟后,用0.01mol/L硫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深黄色。
4.测定同样方法制备空白试液。
按内容计算。
总磷的测定:
1.准备好样品,将水样过滤,同理用0.45微米的过滤膜过滤。
2.将样品10ml加入容量瓶,加入1ml浓硫酸和3ml过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加水至刻度线。
3.取100ml烧杯,用去离子水洗净,放置于磁力搅拌器上。
加入25ml上述制备液和2ml钼酸铵缓冲液,搅拌均匀。
4.加入3ml氧化钼-磷酸缓冲溶液,再加入1ml铵钼酸和1ml石墨炉调节,振荡均匀。
5.将混合液放入主体石墨管中,用灰化程序升温回收磷,进入石墨管。
6.进行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按照标准曲线计算。
总钾的测定:
1.准备好样品,将水样过滤,同理用0.45微米的过滤膜过滤。
2.取10ml水样加入烧杯中,加入2ml稀HNO3,搅拌均匀,放入微波消解炉中消解。
3.消解后,加入1g硫酸盐离子解决和5ml磷酸盐缓冲溶液,加稀氧化钾溶液调节pH值至7左右。
4.用去离子水加到50ml,用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测定。
5.按照标准曲线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