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长导管在临床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中长导管在临床静脉输液中的应用ppt课件

导管尖端位置 任何外周静 头静脉或贵
脉
要静脉
PICC
7天-1年 任意 任意
上腔静脉
CVC
PORT
14天 任意 任意
>1年 任意 任意
上腔静脉 上腔静脉
穿刺部4位 外周浅表V 头V,贵要V
感染率CRBSI 0.8/1000个导管日
贵要V,头V 0.4%
颈内V,锁 颈内V,锁 骨下V,股V 骨下V
2.2%
勇于拼搏 追求卓越
46
导管冲洗
– 目的:保持导管通畅,确保长期使用,防止非血栓性堵管 的发生
– 导管使用期冲管 –2 每次输液、给药前后 – 每次输血前后 – 连续输液情況下每12小时沖洗一次 注意:抽血、输血或输注其它粘滞性药物后应立即先用 4 20ml生 理盐水使用脉冲方式冲洗导管,之后再接其他 输液液体。
4
预防导管堵塞
勇于拼搏 追求卓越
43
预防导管阻塞
预防机械性导管阻塞
♀ ♀2使管用内有膜过的滤损器伤的
输液装置 ♀减少联合用药, 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正确选择穿刺点,
正4确固定防止打折
或移动滑出
预防导管内血栓形成
♀严防液体滴
空 ♀应用输液泵
时要合理设置 报警装置
♀尽量避免留 置导管的肢体 下垂
♀采取正确的 方法和步骤经 静脉导管采集 血标本。
4 减轻反复穿刺给病人造成的痛苦
勇于拼搏 追求卓越
14
不需要X线确认
可2 作为静脉治疗长 期的替代装置
置4 管操作容易
能进行居家静脉治疗
病人舒适
节约医疗成本
勇于拼搏 追求卓越
15
中长导管置管的缺点
2 外渗
中长导管在急性胰腺炎患者静脉输液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年5月第6卷第14期护理与康复DOI :10.19347/ki.2096-1413.202114056作者简介:李柯桦(1986-),女,汉族,陕西子长人,主管护师,学士。
研究方向:普通外科护理学。
*通讯作者:雷敏,E-mail:*******************.静脉输液是急性胰腺炎的主要治疗手段,主要用于抗休克、抗感染、液体复苏等治疗中,需要输注的液体量大,种类繁多,如何选择一种静脉输液治疗中合适的静脉管路会影响急性胰腺炎患者的静脉输液治疗效果[1]。
以往,临床上针对静脉输液多采取留置针、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 ),可维持长时间带管或带针状态,为患者持续静脉输液治疗提供帮助,但部分患者在采用留置针、PICC 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过程中易发生静脉炎、静脉血栓等不良事件,不利于其预后。
近年来,中长导管逐渐被应用于临床静脉输液治疗中,其在神经外科、神经内科、胃肠道肿瘤围术期中均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2-4]。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长导管在急性胰腺炎患者静脉输液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 、B 、C 三组,每组30例。
A 组年龄20~81岁,平均(49.62±15.37)岁;男17例,女13例;病程1~8d ,平均(4.79±1.31)d 。
B 组年龄20~82岁,平均(49.93±15.41)岁;男16例,女14例;病程1~8d ,平均(4.85±1.42)d 。
C 组年龄20~83岁,平均(49.17±15.28)岁;中长导管在急性胰腺炎患者静脉输液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李柯桦1,田霞2,雷敏3*,何瑾1,鱼龙风1(1.西电集团医院,陕西西安,710000;2.延安大学附属医院,陕西延安,716000;3.西北大学附属医院/西安市第三医院,陕西西安,710018)Application effect of medium-length catheter in acute pancreatitis patientsof intravenous infusion therapyLI Kehua 1,TIAN Xia 2,LEI Min 3*,HE Jin 1,YU Longfeng 1(1.Xi'an XD Group Hospital,Xi'an 710000;2.Yan'an University Affiliated Hospital,Yan'an 716000;3.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Northwest University /Xi'an No.3Hospital,Xi'an 710018,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medium-length catheter in acute pancreatitis patients of intravenous infusion therapy.Methods A total of 90patients with acute pancreatitis were divided into groupA,B and C by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with 30cases in each group.During the treatment of intravenous infusion,the group A was given vein detained needle,the group B was given peripherlly inserter central catheter (PICC),and the group C was given medium-length catheter.The effective indwelling time,adverse events,C-reactive protein level,quality of life score and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among the three groups.Results The effective indwelling time of the group B and the group C was longer than that of the group A (P <0.05).The incidence of phlebitis in the group B and the group C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group A (P <0.05);the incidence of venous thrombosis in the group A and the group C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group B (P<0.05).The level of C-reactive protein in the group C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group A and the group B (P <0.05).The scores of quality of life and satisfaction in the group C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group A and the group B (P <0.05).Conclusion Medium-length catheter applied to patients with acute pancreatitis in intravenous infusion therapy can effectively prolong the indwelling time of catheter,reduce the incidences of phlebitis and venous thrombosis,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KEYWORDS:acute pancreatitis;intravenous infusion;medium-length catheter;vein detained needle摘要:目的探讨中长导管在急性胰腺炎患者静脉输液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中等长度导管在临床静脉输液中的应用体会

中等长度导管在临床静脉输液中的应用体会在临床静脉输液中,导管的选用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中等长度导管因其独特的优势,如导管长度适中、稳定性好、便于患者活动、减少穿刺次数以及降低并发症风险等,在临床应用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就中等长度导管在临床静脉输液中的应用体会进行探讨。
一、导管长度适中中等长度导管通常指长度在15-30cm之间的导管,这种长度的导管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在为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时,导管长度适中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体位和姿势的患者,如坐姿、卧姿等,从而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依从性。
二、导管稳定性好由于中等长度导管较短,其固定难度相对较大。
但是,通过采用有效的固定方法,如使用高粘度胶带进行固定等,能够使中等长度导管保持良好的稳定性。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发现中等长度导管的稳定性与传统的长导管相当,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优于长导管。
这主要是因为中等长度导管与患者血管的接触面积相对较小,从而减少了摩擦力和移动度。
三、便于患者活动中等长度导管由于较短,通常不会对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产生过多限制。
在为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时,患者可以保持较为正常的活动范围和舒适度,从而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此外,对于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的患者,使用中等长度导管能够减少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四、减少穿刺次数中等长度导管具有较小的血管创伤性,在进行静脉输液时,只需要进行一次穿刺即可完成整个治疗过程。
这不仅能够减少患者的痛苦和恐惧感,还能够降低护士的工作强度和时间成本。
同时,使用中等长度导管还可以减少因多次穿刺造成的血管损伤和出血等并发症的风险。
五、降低并发症风险由于中等长度导管对血管的创伤较小,因此能够有效降低静脉炎、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风险。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发现使用中等长度导管的患者中,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使用传统长导管的患者。
此外,由于中等长度导管的稳定性较好,还能够减少因导管移位或脱落导致的并发症的风险。
中长导管在临床输液中的应用

中长导管在临床输液中的应用摘要】静脉输液是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
在诸多静脉输注方式中,中长导管的普及率和使用率虽然相对较低,但是它的独特优势也越来越引起临床应用的重视。
本文将从中长导管的适应症、并发症、经济成本等方面与其他静脉治疗方法进行比较,以期对各种静脉输注方式的合理选择提供信息,为中长导管的临床推广提供支持。
【关键词】中长导管,静脉输注,适应症,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2-0347-02在临床各种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静脉输液在药物输注、体液补充及营养支持等方面应用越来越广泛,作用越来越重要。
据统计,美国每年外周静脉输注约1.5亿次,中央静脉输注约有500万次[1]。
在中国,相关统计不是很完善,初步估算每年总的静脉输注次数大于10亿次。
随着静脉治疗工具的不断革新,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静脉输注方式主要有静脉留置针(PIV)、中等长度导管(MC)、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中心静脉导管(CVC)和输液港(PORT)。
静脉治疗已经从一项单纯的护理技术发展成为涉及多学科的综合知识和技能。
因此,静脉输注方式的选择、穿刺部位的护理、并发症的处理等也成为当前临床护理研究的热点。
中等长度导管作为一种重要的静脉治疗方式,目前在国内的应用尚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普及率与使用率都非常的低[2]。
本文将对比各种静脉治疗方式的适应症与并发症,重点强调中等长度导管在并发症、留置时间、经济成本等方面的特点,以期为临床静脉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帮助。
1.中等长度导管(Midline Catheter, MC)1.1中长导管概述中等长度导管(MC) 是一条长度在8 - 25cm的外周静脉通路装置。
通常从上臂肘部贵要静脉头静脉或肘正中静脉置入,导管尖端位置在腋窝水平或肩下部,不超过远端腋静脉[3,4]。
中长导管的临床应用可追溯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但因导管材料所引发的超敏反应和静脉炎等并发症,中长导管并未在临床上获得推广[5-7]。
中长导管在临床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中长导管在临床静脉输液中的应用在现代医疗领域中,静脉输液是一项极为常见且重要的治疗手段。
而中长导管作为一种输液工具,近年来在临床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为患者的治疗带来了诸多便利和优势。
中长导管通常是指置入人体血管内长度为 75 至 30 厘米的导管。
它的材质一般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减少对血管的刺激和损伤。
与传统的短导管相比,中长导管在临床静脉输液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特点。
首先,中长导管能够减少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对于需要长期输液治疗的患者,如患有慢性疾病或接受化疗的患者,频繁的静脉穿刺不仅增加了身体上的疼痛,还可能导致血管损伤和硬化。
中长导管的置入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保留,避免了多次穿刺,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和依从性。
其次,中长导管降低了输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由于其在血管内的留置时间相对较长,且位置较为稳定,能够减少药液外渗、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出现。
同时,中长导管的管径相对较大,能够保证较高的输液流速,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特别是在需要快速输注大量液体或药物的情况下。
在实际应用中,中长导管适用于多种临床场景。
例如,在外科手术中,患者术后可能需要较长时间的营养支持和药物治疗,中长导管可以为其提供稳定的输液通道。
在重症监护病房,对于病情危重、需要多种药物联合治疗的患者,中长导管能够确保药物的及时准确输注。
此外,在一些老年患者或血管条件较差的患者中,中长导管的应用也能够解决输液困难的问题。
然而,中长导管的置入和使用也并非毫无风险。
在操作过程中,如果无菌操作不严格,可能会引发感染。
此外,如果导管的维护不当,如未能及时更换敷料、冲洗导管等,也可能导致导管堵塞、血栓形成等问题。
因此,医护人员在操作和维护中长导管时,需要严格遵循操作规程和护理标准。
为了确保中长导管的安全有效使用,医护人员需要接受专门的培训。
在置入导管前,要对患者的血管状况进行充分评估,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和导管型号。
在置入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外周静脉中等长度导管的临床应用

外周静脉中等长度导管的临床应用作者:付嘉清来源:《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第11期摘要目的:研究经外周静脉穿刺进入外周静脉管腔,为患者提供7~49天静脉输液治疗。
方法:将因各种原因需静脉输液>7天的患者、外周静脉条件较差的患者,共96例,经由前臂肘窝插管达到近侧的贵要静脉、头静脉或臂丛静脉,尖端位于腋窝水平或肩下部,但不到达中心静脉,属于外周导管,长度在7.5~20cm[1],以保证治疗或营养供给。
结果:减轻了外周血管的损伤;保证静脉通路;与普通留置针相比,具有留置时间长、感染率低、活动方便、并发症少的优越性;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
结论:该方法对于外周血管条件差而又要保证治疗和营养的反复输液的患者提供了安全有效的静脉通路。
关键词经外周静脉中等长度导管临床应用外周静脉中长导管用于为病人提供7~49天的输液治疗。
疾病和住院使病人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们很关注输液护士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如果日常输液能及时安全有效的实施,病人的满意度会很高。
由于这些护士知道如何实施最好的操作及正确使用和评价输液工具,使病人能得到全面评估、连续的护理、及时完成治疗。
所以她们能给病人带来众多好处,因而病人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都得到很大提高[2]。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我院从2010年6月~2010年12月,完成外周静脉中等长度导管置管96例,男68例,女28例,年龄21~81岁。
操作方法:选取ARROW中心静脉导管(REF Produot NO.ES-04301,长度20cm规格16G)。
操作前有医生的医嘱[3]:病人穿刺前教育:说明目的、术中配合。
病人签署外周静脉中等长度导管置入知情同意书。
患者处于舒适的仰卧位、半卧位或坐位[1],在床边打开无菌包,无菌治疗巾置于穿刺的肢体下方,同时用另一无菌治疗巾盖住肢体,用复合碘制剂擦拭消毒,穿刺时针尖与皮肤成角15°~30°进针,见回血后再进针少许,取導丝从穿刺针尾端缓慢送入,以左手环指或小指按压导管尖端处静脉防止溢血,撤出穿刺针,扩皮后,送入导管7.5~20cm,退出针芯,连接肝素帽,以穿刺点为中心用无菌透明贴膜固定针座,肝素帽留在无菌透明贴膜外,注明置管时间及操作者姓名。
中等长度导管在儿科静脉输液中的应用研究

中等长度导管在儿科静脉输液中的应用研究纪鑫;高俊芳;刘秀静;朱美玉;邢月军【摘要】目的探讨中等长度导管在儿科静脉输液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将接受静脉滴注的268例患儿分为对照组(n=137)和观察组(n=131),对照组采用BD留置针输液,观察组采用中等长度导管输液,比较两组患儿在拔除导管后静脉炎、渗出、堵管、感染发生率及患儿家长的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静脉炎、渗出、堵管、感染的发生率显著减少,患儿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中等长度导管输液可减少静脉治疗并发症,能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期刊名称】《滨州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40)005【总页数】3页(P354-356)【关键词】留置针;导管;输液;应用研究【作者】纪鑫;高俊芳;刘秀静;朱美玉;邢月军【作者单位】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童消化肾病科滨州 256603;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童消化肾病科滨州 256603;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童消化肾病科滨州256603;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童消化肾病科滨州 256603;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童消化肾病科滨州 2566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826.2+6静脉中等长度导管(medial venous catheter or midline,MVC)是一条8~25cm的外周静脉通路装置,通常从贵要静脉、头静脉或肱静脉植入,其导管尖端位于腋窝水平或肩下部[1],而且留置后不需要做X线定位等特点,因而被广大医护人员及患儿家属所接纳。
我院儿科病房自2015年11月开展静脉输液使用中等长度导管以来,取得良好的效果。
本研究主要探讨静脉输液使用中等长度导管与留置针输液在输液并发症、家属满意度方面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9月在我院儿科病房住院治疗的268例患儿。
根据数字表法将268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静脉留置针输液,观察组采用中等长度导管静脉输液。
【全文】中线导管应用

并发症的预防
敷料的更换
中线导管的敷料更换:不建议频繁更换敷料,应根据敷料的类型决定更换频次, 一般纱布敷料2天更换一次; 透明的半透膜敷料(TSM)5-7天更换1次; 首次置管24h后,需更换敷料并观察、评估穿刺部位情况; 置管局部存在渗液、渗血、感染、敷料松动现象时,需即刻更换敷料,并严格执行无菌 操作技术。
17
中等长度导管的应用
汇报完毕,感谢聆听
中等长度导管的优势
与留置针相比
中线导管留置时间(1-4周)更长,减少了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的 痛苦,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
根据血管解剖特点,外周静脉-留置针血流速度<95ml/h,中线导管 血流速度在150~350ml/h,当液体进入血管后,迅速稀释,有效保 护上肢血管网,降低药物对外周血管的损伤,减少了化学性静脉炎 的发生。
3、建立最大化无菌屏障。
4、选择合适的皮肤消毒剂:2%葡萄糖酸氯己定乙醇溶液、有效碘浓度不低于 0.5%的碘伏或2%碘酊溶液和75%乙醇组合使用。推荐使用2%葡萄糖酸氯己定乙 醇溶液消毒皮肤、导管及其他附加装置。
5、以穿刺点为中心擦拭皮肤,并自然待干。
6、生理盐水预冲导管,检查导管完整性。
7、导管应缓慢匀速送入预测量刻度,禁止暴力送管。
(因存在未被检测的外渗风险)
[1]Caparas JV,Hu JP.Safeadministration of vancomycin through a novel midline
5
catheter:arandomized,prospective clinical trial.J Assoc Vasc Access.2014;15(4):251-256.
1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阻塞相关因素
– 药物输注后导管冲洗不彻底 – 封管技术 – 封2 管液种类、用量及推注速度选择不当 – 血液凝结 – 药物沉淀 – 药4 物PH值变化
勇于拼搏 追求卓越
导管冲洗
10ml以下 注2 射器
10ml以上 注射器
推荐使用
20ml注射器
• 推4荐使用20ml 注射器进行冲管
➢ 再次核2对导管置入长度,将导管与支撑导丝的金属柄分离缓慢平直撤出导丝
➢ 暂时外留5公分方便进行连接套件安装
➢ 安装连4接套件
➢ 先将减压套筒套在导管上再将金属柄连接在导管上 ➢ 导管要一推到底不要起皱否则连接不牢固 ➢ 减压套筒与金属柄卡死
勇于拼搏
追求卓越
固定导管: 酒精清洁穿刺点周围并待干 胶布固定导管上固定翼以及连接套件 穿刺点放置纱布块并固定
4
预防导管堵塞
勇于拼搏 追求卓越
预防导管阻塞
预防机械性导管阻塞
♀ ♀2使管用内有膜过的滤损器伤的
输液装置 ♀减少联合用药, 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正确选择穿刺点,
正4确固定防止打折
或移动滑出
预防导管内血栓形成
♀严防液体滴
空 ♀应用输液泵
时要合理设置 报警装置
♀尽量避免留 置导管的肢体 下垂
♀采取正确的 方法和步骤经 静脉导管采集 血标本。
勇于拼搏 追求卓越
内容提要
1 什么是中长导管?
2
2 中长度导管置入方法
43
中长导管并发症预防及护理
勇于拼搏 追求卓越
中长导管并发症预防及护理
(一) 静脉炎(4.2%)
2
多发于穿刺后1-7天, 护理措施 主要为机械性刺激所 致。
4
加强皮肤穿刺点消毒 严格无菌操作疑有感 染,重新消毒
勇于拼搏 追求卓越
Griffiths等研究列出中长导管适用于如下需进行中期或长期静脉输液 治疗的患者:①IV级充血性心力衰竭;②感染性疾病的抗生素治疗;③ 镇静与镇痛;④长期接受输液治疗的病人;⑤高度依赖监护中心的危重 病人;⑥需要中到长期静脉输液治疗的居家病人。
4
勇于拼搏 追求卓越
国内中长导管适应症:
近几年国内有报道中长导管使用情况的文献,如中长导 管应2用于过敏性紫癜患儿、神经内科病人、血液科肿瘤 病人,效果良好。 国内未见进行合理设计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中长导管 在我国尚未广泛推广。
勇于拼搏 追求卓越
脉冲 脉形成涡
流,可有力地
将粘
2
在导管壁上的 内容物冲洗干
净
直推:水注只 能在导管中心 流动,无法冲 洗导管壁,容 易造成导管腔 狭窄而堵塞导 管
生理盐水使用量: – 成人用量:20ml
4 – 儿童用量:6ml – 特珠病人:特别限制生理盐水的病人用量减半
留置时间:7天至一年
尖端到达位置:尖端不超过腋静脉
尖端到达位置:中心静脉(上腔静脉下三分之一处)
勇于拼搏 追求卓越
肠 外 营 养
2 不应用的 药物
4
导管末端位于外周静 脉未达到中心静脉; 外渗及深静脉血栓发 生率较PICC显著降低。
勇于拼搏 追求卓越
欧洲临床营养和代谢学会(ESPEN)指南
中长导管更适合行外
4 • 机械性的刺激
导管阻塞
临床表现
• 输注药液、冲封管阻 力增加
• 无法正常抽吸到回血 • 抽吸出血液或沉积栓
子
勇于拼搏 追求卓越
正确的冲封管 两种药物之间冲管 用药后、输注血液或血制品 以及输注TPN冲管
输注2 速度减慢、抽血前后应
冲管 停止输液后需每6-8小时冲管 1次 执行脉冲-正压封管手法
评估穿刺侧手臂血管条件,穿刺点 选择: •静脉粗直,有弹性,易触摸,易 固定 •静脉瓣少,走向好
•局2部皮肤完好,无损伤
•肘窝上下两横指处进针为佳
4
勇于拼搏 追求卓越
操作过程:
✓ 戴无菌手套 ✓ 打开无菌穿刺包用物清点并摆放 ✓ 置治疗巾于穿刺侧臂下
2 ✓ 消毒皮肤(直径约20cm先酒精后碘伏) ✓ 换无菌手套 ✓ 铺孔巾、治疗巾达到最大无菌面积 ✓ 打开导管包 ✓ 术者4取出导管及配件进行检查
由静液管“于脉治是桥病留疗一梁2人置的种器输针需适械液已要”合种不,。研于类能究中及满表短输足明期液外,输量周中液的静长治要脉导疗求输,中成其脉长血置,导流管留感。管置染由时发聚间生氨一率酯般低或为于硅7-中胶49心制d,静 4
勇于拼搏 追求卓越
定义:中等长度导管又称中线导管,导管长度为
7.5~30cm不等,经外周静脉置入,导管末端位于贵要静 脉、头静脉或臂丛静脉;尖端位于腋窝水平或肩下部。
2
4
勇于拼搏 追求卓越
原则
结合实际,满足输液治疗需求 穿刺次数最少 留置时间最长 对2 病人损伤最小 风险及并发症最少
INS标准:在满足治疗需要的情况下,尽量选择最细、 最短的导管。同时考虑患者的年龄、静脉局部条件、 输液4 的目的和种类、治疗时限及患者的活动需要。
勇于拼搏 追求卓越
静脉输液患者特点及工具选择
分析30例围手术期中长导管置入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得出 :中长导管较PICC、深静脉穿刺操作简便、创伤小、并发 症少4 ,有效减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LABSI)的发生。
勇于拼搏 追求卓越
内容提要
1 什么是中长导管?
2
2 中长度导管置入方法
4 3 中长导管并发症预防及护理
勇于拼搏 追求卓越
何为中长导管(Midline)
部分患者存在静脉穿刺困 难及特殊药物的使用;
需短期或(和)长期留置静脉
2
输液及胃肠外营养支持;
围手术期患者免疫力低,易致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LABSI);
选择合适的静脉输液工具利于患
4
者预后及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的
发生。
勇于拼搏 追求卓越
2
4
勇于拼搏 追求卓越
中长导管 在围手术期应用
分析52例围手术期中长导管置管营养支持患者临床资料、 操作方法、护理经验及常见护理问题,结果得出:中长导 管留2 置时间3-35d,平均20d,再采取相关措施后无一例患 者发生严重并发症。
周肠外营养2(PPN),
但需根据病人血管情 况、溶液渗透压、PH 等;
居家需PPN病人,因 外周浅静脉移位和外 渗风险高,只有外周 中长导管适合行PPN;
Caparas等一项前瞻性随 机对照研究得出:中长导 管行短期(<6d)酸性药 万古霉素(PH=3.9)安 全。
4
勇于拼搏 追求卓越
内容提要
1 什么是中长导管?
2
4
由于中长导管的末端位于外周静脉,所以归属于外周静脉器材
勇于拼搏 追求卓越
中长静脉导管置管的优点
使用范围广 2
能保证一定的输液速度且静脉炎发生率低于 外周静脉导管
4 减轻反复穿刺给病人造成的痛苦
勇于拼搏 追求卓越
不需要X线确认
可2 作为静脉治疗长 期的替代装置
置4 管操作容易
能进行居家静脉治疗 病人舒适 节约医疗成本
勇于拼搏 追求卓越
静脉炎
机械性静脉炎
2
血栓性静脉炎
4
机械性静脉炎
勇于拼搏 追求卓越
机械性静脉炎 原因
穿刺2、置管过程中穿刺 鞘和导管对静脉内膜、 静脉瓣的机械性摩擦刺 激引发变态反应
4
机械性静脉炎 临床表现
①沿静脉走行的发红、 肿胀、疼痛 ②局部的硬结
勇于拼搏 追求卓越
血栓性静脉炎 原因
• 导管2 固定不良 • 导管异位
中长导管 在临床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勇于拼搏 追求卓越
静疗专业委员会的价值观
勇于拼搏 追求卓越 奉献是一种快乐
勇于拼搏 追求卓越
临床护士每天要进行 大量的静脉输液工作 2
4
勇于拼搏 追求卓越
静脉输液治疗是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
合理选择静脉穿刺工 具,进行程序化操作
2
减少穿刺次数
减轻患者痛苦
减少穿刺并发症 4
• 不需要——因为该导管仅仅停留在外周静脉并且没有中 心静4脉导管相同的风险级别。
勇于拼搏 追求卓越
保持皮肤干燥、清洁;
术 后2 宣 教
4
注意保护无菌透明贴膜,如有松动,及时更换; 携导管可淋浴,避免盆浴;
避免手臂提过重物品及剧烈运动; 避免扎止血带及高压推注造影剂和药物; 袖口不宜过紧,如导管脱出,严禁还纳。
勇于拼搏 追求卓越
治疗
治疗以患者自身整体情况而定 2 抗凝治疗
溶栓治疗 4 遵医嘱拔管
勇于拼搏 追求卓越
预防
选择与血管相匹配的导管 2 穿刺过程中,减少对血管内膜的刺激
根据情况进行抗凝预防 4 保持导管尖端正确位置
勇于拼搏 追求卓越
(二) 导管阻塞(3.3%)
导管阻塞 原因
2 • 非血栓性
• 血栓性
勇于拼搏 追求卓越
导管冲洗
– 目的:保持导管通畅,确保长期使用,防止非血栓性堵管 的发生
– 导管使用期冲管 –2 每次输液、给药前后 – 每次输血前后 – 连续输液情況下每12小时沖洗一次 注意:抽血、输血或输注其它粘滞性药物后应立即先用 4 20ml生 理盐水使用脉冲方式冲洗导管,之后再接其他 输液液体。
患者享受安全医疗 护理人员职业安全
勇于拼搏 追求卓越
临床输液工具对比
IVC Midline
简图
留置时间
输注药物酸碱
度2
输注药物渗透 压
72-96小时 (3-4天) 5.0-9.0
<600mOsm
7-49天 5.0-9.0 <600mOsm
腋静脉下的 腋静脉下的
导管尖端位置 任何外周静 头静脉或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