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17课俄国的改革同步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17课 俄国的改革北师大版习题精选第十八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17课 俄国的改革北师大版习题精选第十八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17课俄国的改革北师大版习题精选第十八篇第1题【单选题】探究历史发展的共性是历史学习任务之一,请找出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 )①废除农奴制②促进资本主义发展③允许土地买卖④向欧洲国家学习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19世纪法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托克维尔认为:“当今世界存在着两个伟大的民族,……他们就是俄国人和英裔美国人。

这两个民族是在不知不觉中发展起来的,正当世界注意着其他地方的时候,他们却突然加入第一流民族行列。

”这“两个伟大的民族”“加入第一流民族行列”的时代背景是( )A、资本主义的兴起B、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确立C、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新全球史》中写到:“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农奴制)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使俄罗斯社会在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了转型。

”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A、农奴制阻碍了俄国发展B、沙皇专制统治结束C、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D、改革目的是保持俄国大国地位【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借列文(同情农奴的农奴主)之口说:“现在我们这里,一切都翻了一个身,一切都刚刚开始安排。

”列文所说的这些变化是因为( )A、彼得大帝改革B、十月革命C、二月革命D、1861年改革【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这次改革的直接作用是( )A、加强了俄国的中央集权B、发展了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C、增强了俄国的军事力量D、为俄国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答案】:【解析】:第6题【问答题】革命或改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19世纪60年代,为摆脱统治危机和解决内部矛盾,东西方一些国家掀起了一场国家体制改革和革命的潮流。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17课 俄国的改革练习(无答案) 北师大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17课 俄国的改革练习(无答案) 北师大版

第17课俄国的改革一、知识点:1、原因(背景):①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②克里木战争惨败,激化了社会矛盾(直接原因)2、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3、时间: 1861年4、颁布者:亚历山大二世5、主要内容:①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②农民可通过赎买的方式得到一块土地(份地)。

③获得解放后的农民仍归当地的“村社”管理。

6、实质:沙皇政府和地主对农民的双重敲诈和掠夺。

7、前提:尽量维护地主阶级利益。

8、影响:(1)进步性:①农奴制的废除缓解了国内的社会矛盾,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②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2)局限性:①改革不彻底,保留大量封建残余(沙皇专制仍然存在,农民缺乏基本民主权利)②农民为获得人身自由和土地使用权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9、感悟: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改革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要切实维护农民的利益,减轻农民的负担,维护社会稳定。

二、选择题:1.促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事件是()A.大化改新 B.1861年农奴制改革 C.明治维新 D.十月革命2.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法令后,没有遇到俄国贵族的强烈抵抗,也没有发生内战,仅凭沙皇的一纸法令就能完成。

俄国改革没有遇到贵族强烈抵抗的主要原因是()A.贵族与农奴矛盾未激化 B.贵族对农奴处境的同情C.贵族是改革利益获得者 D.贵族力最弱小无力对抗3.19世纪初,俄国全国人口中农奴占很大比重。

农奴世代被来缚在土地上,不能自由迁徙和务工经商;美国由于种植园使用大量奴隶从事棉花种植,利润丰厚,因此南方的奴隶贸易非常繁盛。

这表明俄国和美国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相同问题是()A.农奴是廉价的劳动力 B.工业革命发展滞后C.奴隶贸易非常繁盛 D.缺乏自由的劳动力4.对俄国摆脱落后状况,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产生积极作用的历史事件是()A.1861年改革 B.明治维新 C.罗斯福新政 D.宪章运动5.废除农奴制改革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这是因为这次改革()A.并未缓解国内的社会矛盾 B.使俄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C.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D.使农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力6.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影响之大,被人称为法国大革命后最伟大的社会运动。

2019年精选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17课 俄国的改革]巩固辅导[含答案解析]四

2019年精选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17课 俄国的改革]巩固辅导[含答案解析]四

2019年精选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17课俄国的改革]巩固辅导[含答案解析]四十四第1题【单选题】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这块份地。

由此可以分析出1861年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 )①市场②劳动力③资金④原料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关于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共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都开始于19世纪60年代B、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C、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D、都避免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亚历山大二世在俄国国务会议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说:“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

”从材料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这场改革( )A、使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B、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C、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D、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劳动者要获得法律上的自由,必然要付出巨额的代价,当他们刚刚跳出牢笼,面临的将是无形的枷锁。

”下列事件符合这一评价的是( )A、美国南北战争B、俄国十月革命C、日本明治维新D、俄国1861年改革【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关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俄国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B、农民可以无偿得到一块“份地”C、不得再任意交换和买卖农民D、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答案】:【解析】:第6题【问答题】钓鱼岛问题的升级让中国人更加关注大洋彼岸的日本,某中学九年级学生张华看中央电视台栏目《大国崛起》——日本的解说词摘录,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和他一起探究下列有关问题。

“大约在150年前,(一个)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

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今天,这个岛国依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北师大版2018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俄国的改革教案

北师大版2018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俄国的改革教案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17课 俄国的改革【教学目标】【重点难点】重点:彼得一世改革和俄国1861年改革的内容。

难点:彼得一世改革和俄国1861年改革的影响。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如图中的教堂被称为滴血教堂,坐落在今天俄罗斯的圣彼得堡市。

这座教堂是为了纪念俄国历史上的一位沙皇修建的,这位沙皇于1855-1881年统治俄国。

公元1881年3月1日,他乘马车经过格里博耶多夫运河河堤时,埋伏在附近的刺客将炸弹投向他的马车,炸弹炸伤了他的卫兵和车夫,他不顾左右劝阻,执意从马车里出来,检查伤者的情况。

这时又一颗炸弹飞了过来,在他脚下爆炸,沙皇倒在血泊中,因流血过多身亡。

刺杀的行动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与指责,为了纪念这位为人民而牺牲的沙皇,故在其出事地点,兴建了这座具有特别历史意义的纪念堂。

这位沙皇就是亚历山大二世,他究竟做了什么事情遭到刺杀?人们为什么要纪念他?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共同学习第17课《俄国的改革》。

【新课探究】目标导学一:彼得一世改革1.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内容,并结合多媒体课件展示的材料,归纳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

彼得一世改革前的俄国答案提示:俄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远远落后于西欧一些国家。

教师引导:为了改变俄国落后的面貌,俄国哪位沙皇进行了全面改革?答案提示:彼得一世。

2.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教师解读:彼得一世,被后人尊称为“彼得大帝”,是俄罗斯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

他继位后积极兴办手工工场,发展贸易,发展文化、教育和科研事业,同时改革军事,建立正规的陆、海军,加强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制。

继而发动了战争,夺得波罗的海出海口,给俄罗斯帝国打下坚实基础。

可以说,近代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发展无不源于彼得大帝时代。

3.多媒体课件展示材料:材料一沙皇陛下就是专制的君王,服从于他就是上帝的旨意,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的事他不该管。

沙皇的周围,只能有顾问和圣旨的执行者。

——彼得一世的法令材料二金钱是战争的命脉。

精选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17课俄国的改革同步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

精选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17课俄国的改革同步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

精选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17课俄国的改革同步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第17课俄国的改革日期:_______ 班级:______ 组名:______ ___ 姓名:_________ 评价:____学习目标:知道彼得一世改革的原因、内容和影响;了解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农奴制改革的历史作用。

学习重点:农奴制改革的原因、内容和作用。

学习难点:俄国废除农奴制的原因和性质。

【基础部分】◆回忆旧知英国、法国和美国是通过____________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它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历史事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新知一、彼得一世改革17世纪末期,为改变俄国落后面貌,沙皇_____________实行了全面改革,涉及________、经济、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四个方面。

这次改革为俄国后来的资本主义发展准备了有利条件,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二、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1.时间:_________________;2.改革者_______________3.根本原因:_____________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直接原因:俄国在____________战争中失败。

4.内容:废除农奴制。

(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2)可以赎买一块份地;(3)可以拥有自己的财产和自由选择职业。

5.改革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改革的积极作用:使俄国走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路。

7.改革的局限性:改革不彻底8.通过本课学习后,你知道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

改革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要点部分】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研讨课教案_13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研讨课教案_13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暨第六单元复习课》教案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文艺复兴与新航路开辟的历史意义;了解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中颁布的重要法律文献;知道三国革命中主要领袖人物的主要活动;掌握三国革命的重要影响和意义。

2.学习过程中通过通过一系列历史知识的分析与比较,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与比较能力。

3.通过例题的解答训练思维能力,提高答题水平与能力。

1.抓住一根主线,整理、归纳历史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2. 在复习知识的过程中,中西比较,古今相连,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了解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是顺应当时的历史潮流。

2.明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颁布的法律文献体现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达﹒芬奇、哥仑布、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的画像,配以一段激情慷慨的音乐。

教师指出:英雄人物影响历史,在每一个社会的重大转折关头,都有英雄人物在发挥作用,他们推动了历史的进程。

今天,图中的这些人物,他们的活动,宣告了一个伟大的时代——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

今天,我们重温这段历史,复习第四单元——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

(二)、讲授新课1.理解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中的“变”?14-16世纪欧洲在思想、经济、对外关系和政治方面发生的巨变。

思想上的变化指资产阶级思想的兴起、传播(文艺复兴运动);经济上的变化指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兴起;对外关系上,新航路开辟后,世界逐渐连为一体,也揭开近代欧洲对外殖民扩张和掠夺的序幕;政治上的变化指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的确立。

说明:思想、经济、对外关系上的变化为政治上的“变”创造条件。

思想、经济、对外关系上的变化主要涉及文艺复兴与新航路的开辟。

2.归纳知识主题线索3.重难点剖析(1)文艺复兴运动与新航路的开辟问题:中国近现代史上有哪些思想解放运动?中国古代史上有不有类似的远航?问题:中国近代史上有不有资产阶级革命?(3)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中颁布的法律文献(三)小结。

2024秋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教案新人教版

2024秋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教案新人教版
反思改进措施
教学特色创新:
1.启发式教学:本节课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如《权利法案》的制定过程、君主立宪制的特征等,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将抽象的历史知识具体化,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历史评价和时空观念。通过学习君主立宪制的英国,使学生能够:
1.历史理解: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意义,认识到这一制度对英国政治、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
2.历史解释: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权利法案》的制定、君主立宪制的特征及其在英国政治体制中的地位,分析英国君主立宪制对其他国家政治制度的影响。
2.作业评价:
-批改与点评:教师应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对作业中的错误进行标注和纠正,对学生的优点和进步给予表扬。点评应具体、详细,使学生明确自己的长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反馈与鼓励:及时向学生反馈作业评价结果,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鼓励,对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给予关心和支持,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学习动力。
-进步与激励: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鼓励学生持续努力。在作业评价中,教师可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给予激励性的评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课后作业
1.请简述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过程及其意义。
答案: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过程主要包括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权利法案》的颁布等。这一制度的确立意味着国家权力不再集中于君主手中,而是受到宪法的制约,为民主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17课 俄国的改革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17课 俄国的改革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

第17课俄国的改革【学习目标】2′1.掌握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2.了知道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掌握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3.一分为二地看待农奴制改革的影响,培养学生全面看待历史的能力。

【自主学习】15′【巩固目标】26′(一)彼得一世改革1.背景:17世纪,俄国在、、等方面远远落后西欧。

2.改革人:。

3.时间:。

4.内容:政治上:设立,掌管。

,经济上:鼓励兴办,引进西方,实行政策,鼓励出口,军事上:实行,建立和,开办炮兵学校、海军学校培养专门军事人才。

同时,他还发展,改革。

5.评价:(1)作用:为俄国后来的发展准备了条件,增强了国家的和实力,把俄国推进到一个新的。

(2)局限:彼得一世改革主要是引进西欧的和,而拒绝西欧先进的。

(二)废除农奴制的改革1.背景:(1)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巨大障碍。

(2)导火线:战争的失败。

2.时间:3.人物:4.目的:5.主要内容:①;②;③。

6.实质:7.性质:8.影响(评价):①废除了,缓解了,使国家;②沙皇俄国的。

【知识积累】2 ′1、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时间、领导者、目的、性质。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为了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避免人民革命。

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2、1861年改革意义:俄国废除了农奴制,缓解了国内矛盾,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沙皇俄国的专制制度没发生本质性改变,近代化步伐依然沉重而缓慢。

【知识链接】如果说20世纪是美苏争霸的时代,19世纪是强国瓜分弱国的时代,那么17~18世纪之交就是世界三大封建马车并驾齐驱的时代。

这段时间欧亚大陆的版图上同时出现了三位伟大的帝王:西边的太阳王路易十四,中部的沙皇彼得大帝,东部的康熙大帝。

这三个人身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都是幼年登基(路易十四5岁继位,康熙8岁,彼得10岁),都是在位时间超级长,(路易十四在位72年,康熙61年,彼得43年)。

他们的人生经历也都颇为坎坷,路易十四幼年时经历了投石党人叛乱,被迫出走巴黎~康熙大帝经历了鳌拜专权和三藩之乱~彼得大帝经历了姐姐索菲亚乱权和射击军叛乱,他们也都进行了锐意改革,并且发动了数次战争,巩固了自己的疆域和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课俄国的改革
日期:_______ 班级:______ 组名:______ ___ 姓名:_________ 评价:____
学习目标:知道彼得一世改革的原因、内容和影响;了解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农奴制改革的历史作用。

学习重点:农奴制改革的原因、内容和作用。

学习难点:俄国废除农奴制的原因和性质。

【基础部分】
◆回忆旧知
英国、法国和美国是通过____________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它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历史事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新知
一、彼得一世改革
17世纪末期,为改变俄国落后面貌,沙皇_____________实行了全面改革,涉及________、经济、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四个方面。

这次改革为俄国后来的资本主义发展准备了有利条件,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二、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
1.时间:_________________;
2.改革者_______________
3.根本原因:_____________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直接原因:俄国在____________战争中失败。

4.内容:废除农奴制。

(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2)可以赎买一块份地;(3)可以拥有自己的财产和自由选择职业。

5.改革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改革的积极作用:使俄国走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路。

7.改革的局限性:改革不彻底
8.通过本课学习后,你知道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

改革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要点部分】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什么力量迫使他们搞改革呢?这就是把俄国拖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力量。

地主农奴主不能阻挠俄国同欧洲商品交易的增长,不能保持住旧的崩溃的经济形态。

如克里木(克里米亚)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

解放以前农民的“叛乱”每十年都要高涨一次。

这使头号大地主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承认,从上面解放比等待下面推翻要好些。

——列宁《“农民改革”和无产阶级农民革命》
(1)从材料一中归纳俄国实行农奴制改革的原因。

材料二亚历山大二世在俄国国务会议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说:“请你们相信,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凡是能做的一切都做到了。


(2)根据材料二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推行农奴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据此分析这次改革的局限性。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列宁指出:“臭名远扬的‘解放’是对农民的无耻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暴力和一连串的侮辱。


(1)根据材料一,列宁认为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实质是什么?
材料二列宁说:“ 1861年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这样的迅速,只用数十年就完成了欧洲某些老国家整整几个世纪才完成的转变。


(2)依据材料五,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作用是什么?依此判断这场改革的性质是什么?
【拓展部分】
1861年改革,对俄国近代化历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年,沙俄同英法进行的战争)的失败对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因为事先许多人就警告俄罗斯会因其没能跟上近代西方的脚步而将遭到失败……实际上,这场失败的确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

—摘编自《全球通史》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的“旧制度”和“西方的脚步”分别指什么?材料认为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与俄国1861的改革有什么关系?
材料二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农民缴纳的巨额赎金为发展大工业增添了新的资金来源;获得解放的2000多万农民为大工厂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农村自然经济的进一步瓦解扩大了国内市场。

——摘编自《世界史》
(2)领导俄国进行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沙皇是谁?据材料二指出俄国这场改革为其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
材料三 1861以后,俄国外出谋生的农民数量逐渐增多。

19世纪90年代末,俄国矿山和铁路等部门的工人人数增加到179.2万人。

这些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3)1861以后,俄国外出谋生的农民数量逐渐增多。

这与俄国哪次改革有关?据材料分析“俄国外出谋生的农民数量逐渐增多”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什么必要条件?
【课堂检测】
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旧制度所显示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

第一个变革是解放农奴……”与“解放农奴”相关的重大事件是
A.日本明洽维新 B.美国南北战争C.俄国1861年改革 D.俄国十月革命
2.列宁说:“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这是由于1861年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
A. 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
B. 地主不许买卖农奴
C. 农奴的份地必须出钱赎买
D. 农奴可以拥有自己的财产
3. 如图所示是吴波同学整理的笔记要点。

由此判断他学习的是俄国1861年
改革的
A.背景 B.目的 C.内容 D.影响
4.“农奴先笑了,后来又哭了;地主先哭了,后来又笑了。

”这句话描述的
情景最有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一事件中?
A.法国大革命
B.美国南北战争
C.日本明治维新
D.俄国1861年改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