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歌曲风格与演唱技巧
《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的演唱技巧及作品分析

Western Music 西方音乐《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的演唱技巧及作品分析张立秀 安 瑜(太原师范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0)【摘要】《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是由作曲家尚德义、作词家志同所创的中国的一首艺术歌曲。
它取材于法国著名的作家雨果先生的名著《巴黎圣母院》,塑造了剧中的主要角色卡西莫多这一形象,对于人性的善恶美丑以及最后的坎坷命运用歌曲这样的形式来表达,使演唱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作品内容。
本文将从歌曲的创作背景、音乐艺术特点、演唱风格等来分析,以此达到真正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尚德义;创作背景;艺术特点;演唱风格【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优秀的文学作品题材是歌曲创作的源泉,而它的灵感来自于生活中底层人物的酸甜苦辣,他们没有身份地位却有着最为朴素的真心。
《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用卡西莫多这一形象、忧伤激愤的口吻,向我们阐释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也洗礼了人的心灵。
一、歌曲创作情况(一)作者简介尚德义,20世纪30年代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著名的作曲家与音乐家。
毕生从事音乐研究工作,并创作了大量的优秀音乐作品,也培养了作曲方面的人才。
他主要擅长于对艺术歌曲的创作,写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也有不少的合唱作品,为音乐学习者提供了多方面的素材;代表作品有《科学的春天来到了》《火把节的欢乐》《老师,我总是想起你》等,《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是他一首著名的艺术歌曲代表之作。
(二)创作背景《巴黎圣母院》这部作品创作于19世纪30年代,是法国的作家维克多·雨果先生的一部充满浪漫色彩的小说作品。
这部作品再现了法国国王路易十一在位的统治历史,剧中描绘了驼背、耳聋、独眼、面目丑陋的主人公卡西莫多被收养在教堂当敲钟人,美丽善良的街头艺人埃斯梅拉达乐于助人,不忍看到受到鞭刑的卡西莫多,同情并帮助他,阴险而不择手段的神父克洛德指使卡西莫多掳走这位吉普赛姑娘,不料路上被营救,然后救助者被强行杀害嫁祸于埃斯梅拉达,因此也被送上了断头台,卡西莫多救助到了巴黎圣母院内,最后自杀殉情。
法国艺术歌曲的演唱风格及特点

法国艺术歌曲的演唱风格及特点【摘要】法国艺术歌曲作为法国音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种流派和演唱风格。
演唱风格多样,包括古典、民谣、流行等,每种风格都有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和特点。
法国艺术歌曲以其深沉的情感表达和精湛的演唱技巧而闻名,歌手们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纯净的声音传达歌曲中的情感。
传统与现代在法国艺术歌曲中融合,使其在保留传统风格的同时拥有现代色彩,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和影响力。
未来,法国艺术歌曲将继续发展,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不断创新并保留其独特的魅力,为法国音乐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和魅力。
【关键词】法国艺术歌曲,演唱风格,特点,演唱技巧,情感表达,传统,现代融合,魅力,影响力,未来发展1. 引言1.1 法国艺术歌曲的重要性法国艺术歌曲作为法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情感。
这些歌曲不仅在法国国内具有深厚的影响力,也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的喜爱与认可。
法国艺术歌曲以其独特的风格和表现形式,展现了法国人民的生活、爱情、理想和情感。
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音乐作品,更是一种表达文化、传递情感和启发思考的艺术形式。
1.2 法国艺术歌曲的流派法国艺术歌曲有多样的流派,每种流派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其中比较知名的流派包括:1. 古典流派:法国古典流派是法国艺术歌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源自17世纪的巴洛克时期,代表作品有莫扎特的《假面舞会》和勃拉姆斯的《春之声》等。
古典流派的特点是旋律优美,和声丰富,演唱技巧要求较高。
2. 浪漫流派:浪漫主义时期的法国艺术歌曲充满了激情和浪漫情感,代表作品有舒曼的《忧郁的竹林》和德沃夏克的《仲夏夜之梦》等。
浪漫流派的特点是旋律悠扬,情感真挚,要求歌唱者具有较强的表现力。
3. 现代流派: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流派的法国艺术歌曲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喜爱,代表作品有卡拉·姜的《我的法兰西女郎》和艾兰的《爱之舟》等。
现代流派的特点是节奏明快,现代元素融入,适合舞台表演和流行音乐市场。
福列艺术歌曲分析

福列生平简介
do
something
福列生平简介
福列
GABRIEL FAURE(加布里埃尔·福列 1845-1924)是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在欧洲音乐史上具有一定影响的法国作曲家。一生的创作主要集中在艺术歌曲领域,写有100余首作品。其中包括七部声乐套曲和三本标题都为“艺术歌曲20首”的单曲集。福列的艺术歌曲曲调流畅,结构简明匀称,感情含蓄深远,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力,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法国那种精致、细腻、潇洒、飘逸的风格特征。由于福列在19世纪法国艺术歌曲乃至整个欧洲艺术歌曲发展中的地位和贡献,被后人誉为“法国的舒曼”。
《永别》(Adieu)
演唱要点分析: 本首作品从歌词大意中可以看出,歌曲中充满着对这种转瞬即逝的爱情的惋惜之情。因此,歌者应着重表达出了主人公那种失恋的失落感。但在情绪上应有所控制,既要有一种失恋的忧伤和对美好爱情的惋惜,同时也不能有失男子汉的风度。这就是说,应显得平静、达观。这首歌曲的演唱,气息要通畅,要有一种绵绵不断的感觉,咬字轻而清晰,使每个词连接起来,使人既感到爱的忧伤,同时也给人美好的回味。
福列艺术歌曲演唱要点分析与总结
福列艺术歌曲演唱要点分析与总结: 演唱福列的歌曲,首先要对诗歌所表达的艺术意境有较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应该充分考虑到法语的特点。这正如一位论者所说的:“从演唱福列艺术歌曲的角度而论,演唱者要先对诗词的意境与内涵作深入的了解。此外,因为法语本身的一种重音很少的语言,因此演唱者必须具有良好的圆滑技巧(legato),使乐曲呈现晶莹剔透的色彩。而一个柔软、干净、平稳的声音,自然的必备的条件。” 演唱福列的歌曲,歌者首先要更深刻地领会诗歌的意境,进入诗的艺术境界,同时也应在旋律运动的内在规律中找到依托,并通过钢琴伴奏找到了支点。这些无疑也演唱好声乐套曲《一日诗》的关键。
法国艺术歌曲的演唱风格及特点

法国艺术歌曲的演唱风格及特点1. 引言1.1 法国艺术歌曲的起源法国艺术歌曲最初起源于中世纪的Troubadour和Trouvère音乐传统,这两种音乐形式都具有深厚的文学和音乐基础。
在14世纪,法国的Ars Nova音乐运动将艺术歌曲带入了一个新的高度,强调复调和对位法则的运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法国艺术歌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音乐形式,融合了古典音乐、民间音乐和戏剧音乐的元素。
在文艺复兴时期,法国艺术歌曲经历了一次重要的转变,出现了更加优美和复杂的音乐风格。
19世纪的浪漫主义运动进一步推动了法国艺术歌曲的发展,许多作曲家开始将诗歌与音乐完美结合,创作出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
法国艺术歌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经历了多个历史阶段的演变和发展,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音乐形式。
法国艺术歌曲的起源对后来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世界音乐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2 法国艺术歌曲在音乐史上的地位法国艺术歌曲在音乐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它在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被视为欧洲音乐的代表之一。
法国艺术歌曲的兴起和发展与法国浪漫主义文化紧密相连,该时期涌现了许多杰出的作曲家和词人,如夏尔·古诺、阿尔弗雷德·福尔、加布里埃尔·法尔克和克洛德·德彭西。
他们的作品不仅在法国国内广为流传,而且对整个欧洲音乐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法国艺术歌曲在音乐史上的地位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表现形式。
这种歌曲通常以美妙的旋律、细腻的词藻和精湛的演唱技巧著称,展现了法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精致品味。
法国艺术歌曲也吸收了多种音乐元素,如古典、民间和流行音乐,使其音乐风格更加多样丰富。
法国艺术歌曲在音乐史上的地位可以说是不可磨灭的。
它不仅代表了法国音乐的辉煌传统,也是世界音乐史上的重要一环,为后人留下了丰富而珍贵的音乐遗产。
【内容结束】2. 正文2.1 法国艺术歌曲的演唱风格1. 抒情细腻:法国艺术歌曲的演唱风格以抒情细腻见长,歌手常常通过柔和的声音和情感丰富的表达,将歌曲中的情感和故事传达给听众。
无伴奏合唱《牧歌》的讲解与艺术处理

无伴奏合唱《牧歌》的讲解与艺术处理无伴奏合唱是指没有任何乐器伴奏的合唱形式,只有人声参与演唱的歌曲。
而《牧歌》是一首经典的无伴奏合唱作品,由法国著名作曲家亨利·克劳德·德布西创作于1904年,该作品共有三个乐章,是德布西最为知名的合唱作品之一。
下面将从其讲解以及艺术处理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是《牧歌》的讲解。
《牧歌》是德布西的一首原声合唱作品,根据哲学家Jules Renard的一篇散文创作而成。
这首合唱作品通过无伴奏合唱的形式,以新颖、独特的方式表达了牧歌的意境。
德布西巧妙地运用和声、节奏以及合声技巧,将牧歌这一自然景象真实地展现在听众面前。
整个作品分为三个乐章,分别是“黎明”、“夜晚的喧嚣”和“美妙的夜晚的疯狂”。
第一乐章“黎明”以悠扬的旋律描绘了早晨的宁静与清新,合唱团以流动的声音逐渐展开,仿佛太阳缓缓升起,大自然恍若新生。
第二乐章“夜晚的喧嚣”通过各种和声手法和节奏运用,将夜晚的嘈杂与喧闹生动地刻画出来,深入描绘了城市的喧嚣和忙碌。
第三乐章“美妙的夜晚的疯狂”则以抒情、欢快的旋律描绘了夜晚中人们的狂欢和放纵,合唱团的声音如同一曲欢快的舞蹈,带领听众领略夜晚的神奇和迷人。
接下来是《牧歌》的艺术处理。
《牧歌》以其独特的和声、节奏运用以及声音处理的技巧,展现了德布西作品中独特的风格。
德布西在这首作品中,采用了富有流动感的旋律,流畅的声部穿插与交错,使听众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中,感受到和谐与宁静。
同时,德布西也巧妙地运用了丰富的和声颜色和合声技巧,使合唱团的声音如丝绸一般柔软而富有韵律感。
此外,《牧歌》还注重表达音乐中的细节,德布西在动态上的变化和合声处理上的巧妙运用,使作品增添了丰富的层次感。
通过不同的音量和强弱变化,将牧歌中的不同元素真实地展现出来。
同时,德布西还使用了一些特殊的声音效果,比如低音部分的颤音、震音等技巧,为作品增添了神秘感和吸引力。
综上所述,《牧歌》是一首独特而美妙的无伴奏合唱作品,通过运用和声、节奏以及声音处理等艺术手法,德布西创作了一部将牧歌之美融入音乐的杰作。
艺术歌曲(Lied)简介

艺术歌曲(Lied)简介艺术歌曲是音乐史上一种特定的体裁。
在德国,由舒伯特、舒曼、勃拉姆等作曲家创作的歌曲被称为Lied;在法国,与之同类的歌曲被称为Melodie;流传到中国,我们将它译为“艺术歌曲”。
它原本的意思是“这种微妙的艺术用不同于歌剧的方法,令人领会到歌词中戏剧性的内容”。
艺术歌曲是音乐史上一种特定的体裁。
在德国,由舒伯特、舒曼、勃拉姆等作曲家创作的歌曲被称为Lied;在法国,与之同类的歌曲被称为Melodie;流传到中国,我们将它译为“艺术歌曲”。
它原本的意思是“这种微妙的艺术用不同于歌剧的方法,令人领会到歌词中戏剧性的内容”。
还有与Lied一词相近的Kunstlied,它的意思则是“不同于民歌的歌曲”。
曲此我们可以知道,区别于歌剧和民歌的这种歌曲形式——艺术歌曲,具体说来是指音乐与诗歌的完美结合。
古代的“音乐”的概念是声乐,因此把艺术歌曲划归在音乐的范畴中是符合历史的观念的,并由此可知,艺术歌曲实则早于音乐的其它形式几百年而存在,如歌剧、交响乐等等。
我们当今意义上的艺术歌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从德国、意大利、法国、俄国等等,从游吟诗人及僧侣们,通过Issac传到taleman、格鲁克、莫扎特、贝多芬等众多作曲家并层层推进,最终在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中达到高潮,从lied大师Issac到艺术歌曲之王舒伯特,它的形式发生了质的变化,从单音lied———复音lied———浪漫的艺术歌曲———十二音、无调性的艺术歌曲,一直是在非常强劲地发展着。
在它最初的形式发展中,改革进化一直伴其左右,如Schulz去掉了固定低音而改为完整的伴奏;海顿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有前奏、间奏,加强了伴奏的重要性等等;贝多芬的艺术歌曲的“歌曲集”形式成为后提升,虽然二者都自为地闪着自己的光辉,当他们一起登场时,肯定是最引人入胜的。
”应该说普赛尔第一次毫不犹豫、而又比较客观地评判了二者的关系,即出自同一体,但又有侧重。
乔治·比才艺术歌曲的创作风格与演唱技巧设计

思想浪潮在一定程度上也影 响到 了乔 治 ・比才 的创 作风格 ,
尤其是在他应征时期 , 他 的作 品更 多地展 现了社会底 层人 的
真实生 活。 作为乔治 ・ 比才的主要代表作之一 的《 卡门》 就集
中展现 了他 的创作才能 ,同时也推动 了法 国现实 主义 歌剧的
方 面思想 的冲击 , 其 主体地位 逐渐开始 瓦解 。而更加符 合真 实生活 的现实 主义开始崭露头 角 , 并且通 过《 高龙 巴》 《 阿莱
城姑娘》 等 多 部粗 犷 明 晰 的 文 学 作 品 而 奠 定 了 地 位 。而 这 一
的温柔 、 直率 、 热情 、 残忍、 诱惑等多面性格 , 这些性格也让 卡 门这一人物形象更为立体。在环境 氛围的营造 中运 用对 比 和冲突展现 出剧情的紧张 以及人物之间激烈 的矛盾 ,从而达
民身 上 , 更 加 贴 近 百 姓 的 生 活 ,更 能 展 现 出 当 时 的 生 活 状 况, 这 也 是 现 实 主 义 风 格 得 以 发 展 的 一 个 主 要 因 素 。而 乔
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而交响乐 的 内容就应 该是 由多 次重复 、 转化的动机共同组成的。歌剧《 卡门》 就是运用许 多短小 的主 导动机之间的交替 、 转化 以及结合 , 共 同担 当着 刻画人物 形 象的重任。由于《 卡 门》 本身 是一 个讲 述 爱情 以及毁 灭 的故
治 ・比才在这一方面做 出了极大 的贡献 ,《 阿莱 城姑娘 》 《 采
事 ,因而 比才将代表着“ 注定 失败 的爱情” 的主导动机 以及代 表着“ 爱情的喜悦 ” 的主导动机贯穿 到歌剧 之中。 除此之外 , 调性布局的联系和统一也是 比才创作风格 的
论德彪西的音乐创作特征及作品演唱风格

、
二 、歌 曲的创作特征
德彪是 一位 继浪漫 主义之后集 中了印象主义风格 、技法 的代表 性作 曲家 ,可 以说他是 一位具有承 前启后意义 的音乐家 。我们通常 能涉及 到 的德彪 西作品 ,有 管弦乐作 品,室 内乐作 品,钢琴作 品,合唱作 品,极 少的歌剧作 品以及歌 曲作 品五十 余首等。 然而 ,多年来我们对 德彪西作 品音乐本体与作 曲技法的 兴趣 明显浓 于关注 其音乐思想 、审美趣味等 方面 的研 究。可将这些 研究成果再 深入 研究 的话,则不难发 现,我们 真正从作 曲技 术理论角度对 德彪 西作 品进 行的研 究确 十分有 限。如对德彪 西作 品中的非三度叠置 的和弦结 构;附 加音的运用 ;非功 能性 的和声进 行:终止式 的多种应用 ;调性关系 的发 展变化 ,以及德彪 西特 有 的和 声展开方法等 多方面都极 少进行深入 的研 究,最常 见的研究也仍 局限在他钢 琴作品 的演奏方面 。而从德彪西 的作 曲技术理 论入手研 究的话 ,则 能令我们对这 些纷繁复杂 的体系 、技 术等
作者简介 克 罗德 ・ 德 彪 西 ,杰 出的法 国作 曲家 。他 于1 8 7 3 年 入 巴黎 音乐 学 院 ,在 十余年的学 习中一直是才 华出众的学 生,并 以大合 唱 《 浪子 》获 罗马奖 。后与 以马拉美为首 的诗人与画家 的小团体很接 近, 以他们 的诗 歌为歌 词写作 了不 少声乐 曲。在 三十余年 的创作生涯里 ,他形成 了一种 被称为 “ 印象主义 ”的音乐风格 ,对欧美 各国的音乐产 生了很深远 的影 响 。德彪 西是天生 叛逆 者 ,他有 着和平常人 不同的视角 和敏锐 ,他 喜欢 质疑和 审视 所谓 的经 典和权威 ,只有那蝗真 正的触及心 灵的东 匮,才 能 够驯服 他。他是一 个真正 的贵族 ,宁缺勿滥 。也是 一个 容易忘记苦 涩的 人 他 经常被一些 非常纯粹 的、美好的东 西打动 ,沉浸 在那美好之 中, 并把它 们用音乐呈现 出来 。他喜 欢在音乐 中使用隐喻 、暗示的手法 ,喜 欢异 国情 调 ,也喜 欢神 秘微 妙和 难 以捉 摸 的感受 ,而 大概 正是 这些 感 受 ,才离 真理 很近 。德 彪西对 穆 索尔斯 基和 爪哇 的甘 美 朗音 乐情有 独 钟 ,而 对传统的 ,缺乏创造性和 想象力 的那 些所谓 的学院派大师之 流 , 敢于 用 比较刻 薄 的话来 批评 。他拥 有 的得 天独厚 的 灵敏双 耳 ,分辨 得 出世 上最 微妙 的声 音 的差别 ,也 因此 他也 能创造 出 ,最 “ 正确 ”的音 乐一一 色彩 ,这 种 能力 是上 天赋 予的 ,是旁 人无 法用 后 天的训 练培 养 的 。德彪 西可说是 一位 革命性 的音乐家 ,他创 新和声与 旋律 ,在他 的音 乐 中,色彩 、音色 与节奏 的重 要性绝对不 亚于和声与旋 律。虽然他 的作 品还有调 性 ,但是 几乎 已经濒 临溃散 的地步 。经过德彪 西创新之后 ,音 乐创作就不再被既定规则所 限制,改革风气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国歌曲风格与演唱技巧
一、法国艺术歌曲产生的历史背景
法国艺术歌曲从初创到兴盛,大约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期,这期间正值法国
资产阶级大革命获得成功和浪漫主义音乐
在欧洲蓬勃发展。
资产阶级借助革命的成功在政治上取得了统治地位,使社会格局,政治、经济又文学艺术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他们在政治上宜扬平等、自由、博爱和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在音乐创作上他们一方面表现为民族主义租爱国主义的民主思想,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奴役人民的封建等级制度,用音乐来唤起人民的觉醒,激发人民的奋斗和进取精神,例如作曲家柏辽兹创作的,他是第一个用“Mel一词来称呼他所创作的歌曲,并以此来区别于德国艺术歌曲和其它的抒情歌曲,其创作风格也不同于早期法国浪漫曲。
他的代表作《九首爱尔兰歌曲)等,
其曲式的结构已突破浪漫曲的方整乐句、对称性、分节式的句法和模式,常常依循诗词
的内涵、句法的进展而谱写旋律,诗的韵律和音乐旋律的起伏非常吻合,伴奏也具有其独立性,创作了一种具有高度艺术性、抒情性的浪漫曲式风格的新型歌曲。
继柏辽兹之后的作曲家圣一桑也创作了许多非常优秀
的作品,大都为浪漫曲式体裁的艺术歌曲。
他的创作显示出了高贵的精神和巧妙的手法,曲调优美,富于感情,具有新颖、纯朴、优美、和声色彩鲜明的特点,形式严谨然而并不呆板,保持着法国艺术传统的高尚情趣,他是位风格多样,高产的作曲家。
他创作的歌曲有一种自发的抒情天赋、五彩缤纷的想象力和精细巧妙的手法,具有高贵、典雅的艺术风格。
其代表作品有《国王军队的步伐)等等。
佛瑞,一位在法国艺
术歌曲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的作曲家。
他的一生创作了100多首歌曲,将法国艺术歌曲推向了一个繁荣发展的时期。
佛瑞的艺术创作虽然跨跃两个世纪,但就其创作的风格而言,仍然属于19世纪浪漫主义的
音乐风格。
他偏爱表现祟高的爱情悲歌、温柔的抒情语言以及典型的音乐画面,、创作
的歌曲旋律优美流畅,感情含蓄、深远,想象力丰富多彩,曲式结构简明、匀称,使用的和声具有惊人的表现力。
早期的作品受德国作曲家舒受、门德尔松和法国作曲家圣一桑、古诺的形响,因此有人称他为“法国的舒曼”。
但是佛瑞的创作并没有德国同类作品那种心理深度、幻想的飞跃和创造的力!,而是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具有一种法国人
特有的精神,细腻、精练和潇洒的抒情性,在他的作品中不会有过分热情、华丽、激昂、痛苦或高度戏剧性的风格特征。
佛瑞的优秀作品大都在他生活的后期创作而成,此时法国音乐的发展正以印象派为标志,•它巨大的艺术魅力也影响着欧洲音乐风格的发展
潮流。
但这时佛瑞的创作还是平静而坚定地
走着自己的道路,始终保持着自己的艺术创作思想而不受印象主义美学观的诱惑。
代表作品有:,,等等。
德彪西,一位将法国艺术歌曲推向崭新艺术领域的杰出的作曲家。
在他3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开创了一种被称为“印象主义”的音乐风格,对法国音乐创
作以及欧洲音乐的发展都产生了极其深远
的影响,被誉为现代音乐之父。
德彪西一生创作了大约50多首歌曲,大都采用象征派诗人包德莱尔、维尔兰、玛拉美的诗作歌词,创作手法打破了以往歌曲创作的旋律结构
和任何明确的、具体的音乐模式,采用了高度吟诵的方式来谱写歌曲的旋律,使它十分接近于口语。
同时还注重诗的意境和立意,忠于诗的韵律,使旋律非常符合诗词语调的抑扬顿挫,并善于将诗词的立意和自己的乐思熔合于高度协调的统一之中。
钢琴伴奏部分也不再单纯地为旋律作衬托,而是一个内容更自由、更丰富和广阔独立的主体,有时还兼有描写和唤起情绪的作用。
和声的配置更是独具匠心,打破了传统和声的逻辑体系,运用平行五度进行、九和弦、派生和弦以及全音阶中全音组成的全音和弦、调式音阶和东方五声音阶等,从而为艺术歌曲的伴奏部分获得了极为丰富的和
声色彩。
德彪西创作的歌曲热衷于表现明暗的对比,用一个印象到另一个印象,用一个暗示到另一个暗示,从一个迷宫到另一个迷
宫,主题膝胧不定,充满了神秘而幽幻的灵性。
他的著名作品有:声乐套曲《欢乐的节日》,《被遗忘的抒情曲》;歌曲《受多林》,《傍晚》,《幽灵》,《圣诞节无家可归的孩子》等等。
除了上述几位在法国艺术歌曲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和做出杰出贡献的作曲家
以外,还有如梅耶贝尔、比才、古诺、弗兰克、肖松、萨提、拉减尔、鲁塞尔等等,都是非常杰出、很有特色的法国艺术歌曲的作曲家,这里只因篇幅有限,就不一一论述了。
综上所述,法国艺术歌曲的风格虽然因作曲家的创作手法、所处时代背景,以及对社会历史、文化艺术发展的理解和个性的不同而有差异外,他们总的艺术创作风格,或是说对形成的艺术流派而言,却有着很大的共同性,概括起来讲,法国艺术歌曲的风格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表现法国式的民族性。
这个民族性不是指的对继承民渴、乡村歌曲、民族民间音乐题材而言,而是一种法国民族性格,具有高雅、细腻、含蓄、理智的性格特征。
他们的作品大都表现为一种意境,情绪,抒情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