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写字机械臂的设计与实现

合集下载

幼儿园DIY机械臂制作案例分享 幼儿园机械臂

幼儿园DIY机械臂制作案例分享 幼儿园机械臂

幼儿园DIY机械臂制作案例共享在幼儿园教育中,机械臂制作是一项富有创意和趣味性的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幼儿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还可以引导他们对科技的兴趣。

下面,我将共享一则幼儿园DIY机械臂制作的案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1. 材料准备:- CARDBOARD纸板- 剪刀- 胶水- 小型电动机- 电池- 电线- 夹子- 摇杆- 螺丝2. 制作步骤:步骤1:将CARDBOARD纸板剪成四个大小相同的长方形,作为机械臂的四个“臂”。

步骤2:将这四块CARDBOARD纸板用胶水粘在一起,构成一个四段折叠的“臂”结构。

步骤3:接下来,利用螺丝将小型电动机安装在“臂”结构的底部,用电线连接电动机和电池。

步骤4:再将摇杆固定在“臂”结构的顶部,用夹子固定在所需位置。

步骤5:确定摇杆可以自由旋转,并确保电动机可以通过摇杆的运动控制机械臂的动作。

3. 操作方法:- 当电池通电后,通过摇动摇杆,控制电动机的正反转,从而实现机械臂的上下摆动和抓取动作。

通过这个简单的制作过程,幼儿不仅可以亲手动手制作一个机械臂,还可以对其原理和操作方法有所了解,这对他们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都是一种锻炼。

幼儿园DIY机械臂制作活动不仅可以增加幼儿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更多的幼儿园能够引入这样的创意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为他们的科学之路奠定良好的基础。

4. 效果展示:经过以上步骤的制作,孩子们终于完成了他们自己动手做的机械臂。

在制作完成后,孩子们通过摇动摇杆,激动地看着机械臂上下摆动,甚至能够通过摇杆的转动控制机械臂的抓取动作。

孩子们对自己亲手制作的成果非常激动和满足,他们互相展示着自己的作品,交流着制作的经验和技巧,展现出了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5. 教育意义:这项机械臂制作的活动不仅仅是为了让孩子们亲手制作一件作品,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能够学到许多知识和技能,培养出诸如动手能力、逻辑思维、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等重要素质。

机械臂运动规划算法研究与实现

机械臂运动规划算法研究与实现

机械臂运动规划算法研究与实现摘要:机械臂是一种能够模拟人类手臂运动的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医疗手术、空间探索等领域。

机械臂的运动规划算法是指在给定运动任务的情况下,通过计算机算法确定机械臂各个关节的运动轨迹,以实现所需运动目标。

本文主要研究和探讨机械臂运动规划算法,并进行相应的实现。

1. 引言机械臂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自动化设备,具有高精度、高灵活性和高可靠性等优势。

传统的机械臂控制主要是基于经验和手动调试,无法适应复杂的生产环境和任务需求。

因此,研究和实现机械臂运动规划算法对于提高机械臂的运动控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 机械臂运动规划算法概述机械臂运动规划算法的基本目标是通过计算机模拟和优化,使机械臂在给定运动任务下能够以最优的姿态和路径实现。

常见的机械臂运动规划算法包括几何方法、路径规划、动力学规划和遗传算法等。

3. 几何方法几何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机械臂运动规划算法,通过求解机械臂各个关节的角度,确定机械臂末端的位置。

几何方法包括正解和逆解两个过程。

正解是已知机械臂各个关节的角度,计算末端位置;逆解是已知机械臂末端的位置,计算各个关节的角度。

几何方法简单直观,但在处理复杂的运动任务时存在计算量大和精确度不高的问题。

4. 路径规划路径规划是一种常用的机械臂运动规划算法,主要用于解决机械臂在二维或三维空间中的连续路径规划问题。

路径规划算法的核心是寻找机械臂从初始位置到目标位置的最优路径,以及确定机械臂沿该路径的运动速度和加速度。

常见的路径规划算法包括直线插补、圆弧插补和样条插补等。

5. 动力学规划动力学规划是一种更加复杂的机械臂运动规划算法,考虑机械臂的动力学特性和力学约束,通过求解机械臂的运动方程得到最优的运动轨迹。

动力学规划算法可以提高机械臂的运动控制精度和稳定性,适用于高要求的任务。

6. 遗传算法遗传算法是一种基于遗传优化原理的机械臂运动规划算法,通过对候选解进行选择、交叉和变异操作,以进化的方式搜索最优的运动轨迹。

二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二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二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引言机械臂是一种能模拟人类手臂运动的机电系统,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医疗辅助、科学研究等领域。

二自由度机械臂是指具有两个关节的机械臂,可以实现在平面内的运动。

本文将介绍二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二、系统架构设计1.机械结构设计机械臂的结构设计非常重要,要能够满足运动需求,并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精度。

对于二自由度机械臂来说,通常采用两个旋转关节来实现运动。

关节的设计应考虑到负载能力、速度、精度等因素。

2.控制器设计机械臂的控制器是实现运动控制的核心部分。

控制器的设计应考虑到对关节运动的控制、轨迹规划、传感器数据采集等功能的支持。

常见的控制器包括伺服控制器、PLC控制器等。

3.传感器选择传感器用于获取机械臂关节位置、速度、负载等参数,是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需求可以选择编码器、力传感器等不同类型的传感器。

三、系统实现1.关节控制算法设计关节控制算法用于实现对机械臂关节运动的控制。

常见的控制算法包括PID控制算法、模糊控制算法等。

在设计控制算法时,需要考虑机械臂的动力学模型、非线性特性等因素。

2.轨迹规划算法设计轨迹规划算法用于生成机械臂运动的轨迹。

常见的轨迹规划算法包括直线插值、圆弧插值等。

在设计轨迹规划算法时,需要考虑机械臂的限制条件,如关节角度范围、运动速度等。

3.硬件连接与调试将控制器和传感器与机械臂相连,进行硬件连接。

通过调试软件和硬件的配合,实现对机械臂运动的控制。

在调试过程中需要对控制算法和轨迹规划算法进行调优,确保机械臂能够准确完成指定的运动。

四、系统测试与验证在实现机械臂控制系统后,需要进行系统测试与验证。

通过测试可以评估系统的性能,如运动的准确度和稳定性等。

验证测试是对系统的功能进行验证,确认系统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同时,还可以针对系统进行性能优化,提升机械臂的运动速度和精度。

五、结论本文介绍了二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通过设计合理的机械结构、控制器、传感器和算法,可以实现对机械臂的精确控制。

设计机械臂实验报告

设计机械臂实验报告

设计机械臂实验报告引言机械臂是一种能够模拟人类手臂动作的机器设备。

它由一系列的关节、驱动器和传感器组成,可以执行各种需要高度精确和大力度的工作任务。

机械臂在工业生产、医疗手术、军事领域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实验旨在设计一个基于Arduino控制板的机械臂,并在实际操作中验证其运动控制和抓取能力。

设计与材料我们设计的机械臂由四个关节组成,分别是基座、肩部、肘部和手部。

每个关节都使用了舵机和位置传感器,以实现位置控制和反馈。

整体结构材料采用了铝合金,轻量且坚固。

Arduino控制板用于接收指令并控制舵机的运动。

实验中的关键材料与器件如下所示:- Arduino控制板- 4个舵机- 4个位置传感器- 铝合金框架- 连接器和螺栓- 电源和电线实验步骤1. 设计机械臂结构根据我们对机械臂运动和功能的需求,我们设计了一个合适的机械臂结构。

基座固定在平面上,肩部和肘部通过舵机连接,并能够绕各自的轴旋转。

手部可以通过舵机打开和关闭,以模拟抓取动作。

2. 搭建机械臂按照设计图纸,将铝合金框架连接起来,同时将舵机和位置传感器安装在各个关节上。

确保关节可以自由运动,并且传感器能够准确测量位置。

3. 编写控制程序利用Arduino开发环境,编写控制程序。

程序中包括了舵机运动控制的算法,以及位置传感器的读取与反馈。

我们使用了PID控制算法,通过对位置误差的调整,使得舵机能够准确地到达指定的位置。

4. 测试运动控制将机械臂连接到电源和Arduino控制板,上传编写好的程序。

通过输入指令,控制机械臂的运动。

观察机械臂是否按照预定的轨迹运动,并且关节的位置是否准确。

5. 测试抓取能力在设计的机械臂手部上,放置不同大小和形状的物体。

通过控制舵机的运动,模拟机械臂的抓取行为。

测试机械臂是否能够稳定地抓取物体,并将其移动到指定位置。

实验结果经过一系列测试,我们的机械臂成功地实现了运动控制和抓取的功能。

机械臂能够按照设定的轨迹准确运动,并且关节的位置控制非常精确。

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近年来,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发展,机器人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机械臂作为一种重要的机器人形式,其控制系统设计和实现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机械臂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入手,探讨机械臂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

一、机械臂控制系统基本结构机械臂控制系统主要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其中硬件包括机械臂的机械结构和电气控制系统,软件则包括机械臂运动控制程序和人机交互界面等几个方面。

机械臂的机械结构是机械臂控制系统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之一,其主要由手臂主体、关节、驱动器、传感器、执行器等部分构成。

手臂主体主要负责机械臂的承载和基础运动。

关节是连接相邻手臂的部件,其控制机械臂运动的方向以及角度大小。

驱动器则是用于驱动机械臂运动的电子部件,其可以根据控制信号改变输出的功率与速度。

传感器则是用于感应机械臂本身或外部环境的电子元器件,包括位置传感器、力传感器等。

执行器则是根据控制信号,将机械臂运动控制指令转换成机械执行动作的装置。

机械臂控制系统的电气控制部分,则主要由底层硬件电路、工业控制器和人机交互屏幕等组成。

底层硬件电路一般是机械臂各种电气元件的组成,包括电机、电容、电阻、开关等元件。

工业控制器主要负责机器人的自动化控制,是整个系统的“大脑”。

人机交互屏幕则是机械臂控制系统与操作人员之间的接口,通过其可以对机械臂执行动作进行控制,或获取机械臂的运动状态等信息。

机械臂控制系统的运动控制程序是通过工业控制器上的编程实现的,其可以控制机械臂实现各种精准运动轨迹,为机械臂的自动化控制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人机交互界面也是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和实现中的重点之一,其需要通过易用性良好的图形界面,将复杂的机械臂运动算法简化成操作简单的指令,以降低机械臂操作的难度和工作复杂度。

二、机械臂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 机械结构设计在机械臂控制系统的设计中,机械结构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其需要根据机械臂的工作环境和工作重载等因素进行统筹考虑,以确保机械臂在工作时能具备足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机械臂结构设计方案

机械臂结构设计方案

机械臂结构设计方案1. 引言随着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臂在工业自动化领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机械臂的结构设计方案是保证机械臂能够高效稳定地完成工作任务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一种机械臂的结构设计方案,并分析其设计原理和优势。

2. 设计原理机械臂的结构设计方案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2.1 关节类型机械臂的关节类型可以分为旋转关节和直线关节。

旋转关节允许机械臂在平面内的旋转运动,而直线关节则允许机械臂在垂直于平面的方向上进行直线运动。

根据具体的工作任务需求,可以选择适当的关节类型组合来构建机械臂的结构。

2.2 驱动系统机械臂的驱动系统通常包括电动机、减速器和传动装置。

电动机提供动力,减速器可以降低电动机的转速并增加转矩,传动装置可以将电动机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机械臂的运动。

合理选择驱动系统的组合可以提高机械臂的运动效率和精度。

2.3 结构材料机械臂的结构材料需要具备足够的刚性和轻量化的特点。

常用的结构材料包括铝合金、碳纤维复合材料等。

根据机械臂的工作负荷和运动速度要求,可以选择合适的结构材料来构建机械臂的框架和关节部件。

3. 设计方案根据上述设计原理,我们提出以下机械臂结构设计方案:3.1 关节类型本设计方案采用了四个旋转关节和一个直线关节的组合。

四个旋转关节分别位于机械臂的底座、肩部、肘部和腕部,可以实现机械臂在三维空间内的旋转运动。

直线关节位于机械臂的末端,可以实现机械臂的抓取和放置动作。

3.2 驱动系统本设计方案的驱动系统采用了步进电机作为动力来源,配合减速器和传动装置完成机械臂的运动。

步进电机具有高精度、低噪音和易于控制等特点,适用于对运动精度要求较高的场景。

减速器和传动装置选用合适的齿轮传动组合,以降低电动机的转速并增加转矩,提高机械臂的工作效率。

3.3 结构材料本设计方案选用了铝合金作为机械臂的结构材料。

铝合金具有良好的刚性、轻质化和耐腐蚀性能,适用于高速运动和重载工作场景。

会写字的机器人的设计

会写字的机器人的设计

会写字的机器人的设计摘要:21世纪,数控技术已成为机械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装备自动化的重要指标。

会写字的机器人是基于数控技术的一个典型的机电一体化设备。

该机器人主要包括一个二维的运动平台及一个运动控制系统。

本机器人系统融合机械设计和软件开发于一身,相对于大型的数控机床,该装置直观简洁。

对于数控技术的学习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会写字,机器人,设计,硬件,软件本论文取材于校第十期SRTP—会写字的机器人。

数控技术是机械、电子、控制等多学科多领域结合的产物。

到了二十一世纪,数控技术已经成为机械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装备自动化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工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本项目所研制的会写字的机器人正是基于数控技术的一个典型的机电一体化的设备。

当前数控教学大多只是进行原理性的介绍,学生对数控技术缺乏感性的认识及动手能力的培养。

使用生产型的数控机床培训费用过于昂贵,存在着安全方面的问题和隐患,也不利于学生对数控原理的了解。

因而我们决定制作一个会写字的机器人,通过该机器人,学生不但可以了解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结构、组成、传动原理,还能够了解掌握数控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在直观上对数控装置形成印象,利于今后进一步学习研究数控装备。

该机器人主要包括一个二维的运动平台及一个运动控制系统。

二维平台采用步进电机+滚珠丝杠实现传动。

运动控制系统采用嵌入式ARM芯片开发,而人机交互使用PC实现。

机械设计部分设计出了二维运动平台及各个方向的传动机构,主轴机构等。

软件部分分析了数控机器人写字的原理,先把文字转化成位图,再提取位图的边界信息和内部信息,生成加工程序的G代码,最后得到设计简单,方便易用的操作界面。

本机器人系统融合机械设计和软件开发于一身,相对于大型的数控机床,该装置直观简洁。

通过该装置的学习,不但可以大幅度提高数控教学的效果,还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动手及设计能力,提高学生对机械数字化装备的兴趣,使学生能更容易地掌握到数控技术的核心知识。

机械臂工作方案设计

机械臂工作方案设计

机械臂工作方案设计引言。

机械臂是一种能够模拟人的手臂动作并完成各种任务的装置,它在工业生产、医疗领域、科研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在设计机械臂的工作方案时,需要考虑到任务的性质、环境条件、安全性等因素,以确保机械臂能够高效、稳定地完成工作。

本文将从机械臂工作方案设计的角度,探讨机械臂的工作原理、设计要点以及应用案例。

一、机械臂的工作原理。

机械臂通常由底座、臂段、关节、执行器等部件组成。

底座是机械臂的支撑结构,臂段是机械臂的主体部分,关节是连接臂段的转动部件,执行器则是控制机械臂运动的装置。

机械臂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执行器控制关节的运动,从而改变臂段的位置和姿态,实现对工件的抓取、搬运、装配等操作。

二、机械臂工作方案设计要点。

1. 任务需求分析。

在设计机械臂的工作方案时,首先需要对任务需求进行分析。

这包括对工件的形状、重量、尺寸等特性进行评估,确定机械臂需要完成的具体操作,以及工作环境的特点等。

只有充分了解任务需求,才能设计出适合的机械臂工作方案。

2. 机械结构设计。

机械臂的结构设计是机械臂工作方案设计的关键环节。

在设计机械结构时,需要考虑到机械臂的稳定性、承载能力、运动范围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根据任务需求确定机械臂的关节数量和布局,以及执行器的类型和参数等。

3. 控制系统设计。

机械臂的控制系统是实现机械臂运动的关键。

在设计控制系统时,需要考虑到机械臂的运动轨迹规划、运动控制算法、传感器系统等方面。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控制系统的稳定性、精度和响应速度等性能指标。

4. 安全性设计。

在机械臂工作方案设计中,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考虑因素。

机械臂在工作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各种意外情况,如碰撞、坠落等。

因此,需要在设计中考虑到安全防护装置、紧急停止系统等安全性设计要点,以确保机械臂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安全可靠地运行。

5. 系统集成设计。

机械臂通常需要与其他设备或系统进行集成,以实现更复杂的任务。

在设计机械臂工作方案时,需要考虑到机械臂与其他设备的接口设计、通信协议、数据传输等方面,以确保机械臂能够与其他设备或系统协同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种写字机械臂的设计与实现
作者:李俊王春城杨晓帅李勇张天泉王敏
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年第06期
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写字机械臂的设计与实现,通过大量分析、实验,将步进电机运用于写字机械臂,达到机械臂稳定书写文字的要求。

基于写字机械臂的硬件和机械装置做了软件设计,找到了一种适合于本机械结构的控制算法,利用上位机与显示屏相结合提高人机交互,最后根据设计结果进行不同方面的分析,探索机械臂在实际生活中新的存在方式,以求在新的领域内机械臂的应用与技术有所突破。

关键词:写字机械臂;步进电机;人机交互
中图分类号:TP242.3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自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机器人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军事、医药、家庭等领域。

早期机器人主要用于工业生产以减少人力劳动,智能化时代,机械臂与医学相结合可使丧失运动能力的人重新正常生活,这则意味着一个全新领域的到来。

写字机器臂可以作为3D打印机原型,加入一个Z轴自由度将写字笔换成微型钻头,还可以雕刻立体图案,将写字笔换成激光头也可以作为微型雕刻机来雕刻图形、徽章等艺术品。

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工业机器人作为先进制造业中不可替代的重要装备和手段,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

德国柏林犹太博物馆里展出可抄写圣经的机器人,Sonny Caberwal推出的手写机器人Band,通过特定程序控制的机器人NAO,在展会中展示的会写毛笔字的机械臂以及格力写字机械臂,等等,类似的写字机械臂在国外已取得了一定成果,有些成果甚至已经投入了实际工业生产,但是国内写字机械臂的研究与发展相对比较空白,研究出一种具有书写功能的智能机械装置就显得非常有意义。

1.机械结构设计
采用连杆结构实械传动,利用平行四边形四连杆结构实现机械末端与纸面保持垂直,其机械结构。

利用平行四边行两对边相互平行的原理可设计出一种一边固定而另一边保持一定角度的平动机械机构,本设计采用两个平行四边行外加一个等腰三角形作为转角的机械结构,两个平行四边行的短边分别固定到三角形两条短边上,与三角形相接的一条边的对边固定到水平面,我们称这条臂为主臂,另一条为辅臂,此时主臂末端与辅臂末端成一定角度即三角形短边间的角度,此时只需在辅臂末端加一个转角三角形或四边行就可实现机械臂末端与水平面平行。

2.系统硬件设计
本系统采用STM32F103作为主控芯片,人机互动界面用HMI串口屏,通过串口屏功能选择与信息提示提高机械的可使用性。

通过USB传输命令给单片机,单片机对接收到的命令进行解析并输出PWM信号;步进电机的驱动为A4988,最高可通过2A的电流,可以正常驱动1.2A的步进电机,采用1/16步进量细分法能够使步进电机具有良好平滑的运行性能。

为了使系统能稳定工作,本系统采用双电源供电,将电机供电和芯片供电隔离,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3.系统软件设计
3.1 软件设计总框架
按照系统要求,选用C语言对单片机进行程序设计,按模块化设计,使得编程思路清晰、优化代码逻辑、调试和维护简单化和便于修改易于移植。

3.2 步进电机控制方法
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电机转速、停止位置只取决于脉冲信号的频率和脉冲数,当步进驱动器接收到一个脉冲信号,步进电机按设定方向转动固定角度。

通过控制脉冲个数控制角位移量,达到准确定位的目的;通过控制脉冲频率控制电机转动速度和加速度,达到调速的目的。

程序通过控制单片机定时器控制脉冲个数和频率调节步进电机转动速度和角度,使系统运行精确稳定。

3.3 核心控制算法
算法需实现将串口发送位置信息转化为步进电机转动角度。

在整个控制程序中,采用三角形正解函数和反解函数,正解函数通过系统预先设定各个电机转过角度,通过正解函数将设定角度值转化为直角坐标系下平面上的点,通过程序设定的特定角度就可以实现在空间中运动任意的轨迹,在该设计中仅用到XOY平面坐标,所以只需要设定XOY平面上的点,实现轨迹都在XOY平面上运动。

在反解函数中,已知空间一点,确定各电机转过角度值,在该设计中所有点都在XOY平面上,可将模型简化到XOY平面。

反解三角函数可得到3个电机转过角度间的关系,反解三角函数的过程,反解和正解相结合可将设定的点写到纸面。

实现写字功能的步骤:先在XOY平面确定两个点,起点为机械装置当前所处位置点,终点即机械装置需要到达目的点,先假定机械主臂固定不动,辅臂旋转,笔尖从起点向终点运动路径是一条圆弧,而机械臂末端路径期望为一条直线。

通过实验发现,在在机械装置转过夹角很小、辅臂长度很大时,机械装置末端路径可近似为一条直线,在该设计中,辅臂长度在设计之初就已经确定好了,那么程序只需控制减小变化角度就可使笔尖路径平滑,实现写字功能。

结语
该机械臂利用上位机取模软件将需要书写的文字转化为G代码,通过串口将G代码命令发送给单片机,单片机解析上位机传来的命令,将具体命令转化为步进电机的转速和步数,通过这种传输和解析的方式可精准有效控制机械臂运动达到需要的效果。

通过测试该写字机械臂在书写40×40mm字体时可以很清晰的写出文字,若把笔头部分换为激光头可用于激光雕刻,也可用于3D打印方面,还可将机械臂固定到小车上用于特殊环境下作业。

参考文献
[1]王光建,廖志勇,陈雪华.机器人写字技术及其运动参数[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6(12):6-9.
[2]王田苗,陶永.我国工业机器人技术现状与产业化发展战略[J].机械工程学报,2014,50(9):1-13.
[3]张西蒙.假肢的一万种可能[J].三月风,2014(5):32-35.
[4]陈玉敏,谢玮,孟宪民.智能写字机器人设计[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6,24(1):266-268.
[5]秦伟.机器·人·中国制造——2014中国机器人产业推进大会暨首届中国(广州)工业机器人峰会召开[J].装备制造,2015(1):26-27.
[6]孔庆玲.博物馆机器人可手抄经书一笔一画写3万字母[DB/OL].中国新闻网:http:
///gj/2014/07-11/6377036.shtml,2014-07-11/2016-12-16.
[7]http:///news/hynews/2015-02- 27/323139.html,2015-02-27/2016-12-16.梁嘉琪.把3D打印机改成书写机器人替人手写信件[DB/OL].
[8]高宇馨.这有一只差生机器人[N].好奇心日报,2015-06-10.
[9]陈华.“世界杯”让机器人话题大热[N].工人日报,2015-07-24(001).
[10]杨亮,李慧蓝,辉龙.董明珠:格力机器人,要做成极品[N].南方都市报,2015-12-16.
[11]蔡汉明,钱永恒. Dobot型机器人运动学分析与仿真[J].机电工程,2016,33(10):1217-1220.
[12]牛立刚,张月莹,胡志勇,等.基于Arduino的USARTHMI智能串口触摸屏的应用[J].机电信息,2016(15):122-123.
[13]谭秀腾,郭小定,李小龙,等.基于ARM的桌面型3D打印机控制系统设计[J].应用科技,2014,41(5):57-66.
[14]吴斌,刘宗行,青舟.用C语言实现高效嵌入式编程[J].传感器世界,2002(3):20-26.
[15]高琴,刘淑聪,彭宏伟.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应用[J].制造业自动化,2012(1):150-1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