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手术治疗分析
微创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60例分析

及病例样本方面完善 。
观 察[ J ] . 中国肿 瘤, 2 0 0 3 , 1 2 : 1 1 .
微创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 6 O例分析
刘红艳 赵 长 疗胆 囊结 石并 胆 总 管结 石 的可行 性及 临床 意义 。 方 法: 对天 津 市第 四 医院2 0 0 6 年6 月至2 0 1 2 年6 月6 0 例 胆 囊
用, 使 宫 颈 癌 的术 前新 辅 助 化疗 得 以在 临 床 上应 用 并 获得 关 注 【 4 ] B h a l l a k , H u a n g Y , T a n g C , e t a l , T a x o l i n d u c e s i n t e r n a c l o v s o m d
癌 Ⅱb期多局部肿瘤较大, 并有 宫旁浸润, 淋巴结转移发生率高, 【 2 ] M c g u i r e WP , H o s k i n s wJ , B r a d y M F , e t a 1 . C y c l 0 p h o s p h a m i d e a n d
故 采用 上述 方 法 治疗 , 复 发率 及死 亡 率高 。 主要 原 因是 手 术治 疗
l a 2 t i n c o mb i na t i o n c h e mo — t he r a p y i n r e c u r r e n t e p i t h e l i a l o v a r i a n
疗 之后 再进 行 根治 性 子宫 切 除术 加盆 腔 淋 巴结 清 扫术 。但 宫 颈 c a n c e r [ J ] . G y n c o l O n c o l , 1 9 9 6 , 6 3 : 3 1 2 — 3 1 7 .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观察

验, 使胆总管结石的治 疗进入 了腹 腔镜时代 , 方法是结合腹 腔 此
镜及 胆 道 镜 的 优 点 而 形 成 的 新 术 式 , 分 显 示 了 微 g  ̄ 科 的优 充 J- 'l ' 势 。经 胆 囊 管途 径 探 查 胆 总 管 易受 胆 囊 管 条 件 或 胆 总 管 结 石 大 小、 位置 限制 。胆 囊 管 过 细 (< .m) 或从 后 壁 、 6m , 内侧 壁 汇 人 、 绕 人 胆 总 管 , 总 管结 石 >8m 或结 石 位 于肝 总管 者 , 利 于经 胆 m, 均不
胆囊结石为胆 固醇性 结石 或以胆 固醇 为主 的混合性 结石 。 胆总管结石多位于胆 总管的 中下段 。但随着 结石增 多 、 增大 和 胆总管扩张 、 结石堆 积或 上下移动 , 常累及肝 总管 。胆囊结石合
并 胆 总 管结 石 的 治 疗 一 般 以 手 术 为 主 。 笔 者 所 在 医 院 20 07 7d 平 均 6d , 。所 有 患 者 均 进 行 了 随 诊 , 诊 时 间 为 半 年 以 上 , 随
11 一 般 资 料 .
理状况 。以便选择合理 的治疗 方法 , 争取 最佳效 果 。影像学 的 辅助诊断必不可少 , 可进行 B超 、 胆道镜检查 以明确患者的胆 道 情况 。本组资料 中的 3 8例 患者在手 术前 均证实 为胆囊结 石
合并胆总管结石 。
管结石 患 者 , 中 男 1 其 7例 , 2 女 1例 , 龄 2 年 9~6 8岁 , 均 平 (7 4± . ) 4 . 3 2 岁。合并有 高血压的患者 8例 , 合并有冠 心病 的患 者 3例 。所有患 者急诊 手术 l , 5例 择期 手术 2 3例。胆囊 充满
般 的临床诊 断并不 困难 。但 由于胆总 管结石 的病 因 、 理和 病
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临床分析

6 4岁 , 均 4 .6岁 : 平 82 以本 院 同期 应 用 开 腹 胆 囊 切 除 胆 总
管 切 开取 石 患者 4 8例 为 对 照 组 。 组 存 性 别 、 龄 、 程 、 两 年 病
[ ] 赵 月 娥 . 尿 管 结 石 7 例 彩 色 多 普 勒 超 声 诊 断 分 析 [] 中 国 3 输 8 J.
误 诊 学 杂 志 ,0 8 2 ) 2 0 (5 .
( ) 提 高 诊 断符 合 率 , 免 漏诊 , 于 肾 绞 痛 者 , 3要 避 对 两
侧 对 比 扫 查 时 , 发 现 患 侧 肾 盂 分 离 大 于 08 r, 尿 管 若 .e 输 a 内 径 大 于 06 m 时 . 警 惕 结 石 的 可 能 , 于 小 于 05 rx .c 应 对 .c u 04 m 以 下 的 结 石 , 期 多 不 引 起 积 水 征 象 , 注 意 重 点 .c 早 应
观察输 尿 管 中下 段 内有 无结 石 , 免漏 诊 。 以
『] 王伟. 输 尿管镜气 压弹道碎石 治疗输 尿管结石疗 效分 析[] 4 经 J. 亚 太 传 统 医 药 .0 9 6) 20 ( . 『 ] 胡 青 , 运 芝 . 声 对 肾 脏 小 结 石 和 肾 实 质 钙 化 灶 的 鉴 别 诊 断 5 冯 超 [ ]中 同误 诊 学 杂 志 ,0 3 2 . J. 20 ()
甄 别 选 用
关 键 词 : 腔 镜 ; 囊 结 石 ; 总 管 腹 胆 胆
中 图 分 类 号 : 6 74 2 R 5 .+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3 2 9 (0 0 1 — l7 0 1 7 — 17 2 1 )0 0 1 — 2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临床治疗分析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临床治疗分析作者:于洪革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05期【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临床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
方法 6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中40例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术(腹腔镜组),20例行传统开腹取石术(传统组),分析总结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腹腔镜组40例,传统组20例,将两组病例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比较,以上各项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术和传统手术方法比较,具有痛苦轻,费用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疗效分析肝胆管结石在我国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具有病情较复杂,并发症发生率高,术后残留结石或复发率高的特点。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传统手术方法是开腹行胆囊切除加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但有创伤大、住院时间长等缺点[1]。
我院于2010年9月——2012年9月对6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中40例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术,20例行传统开腹取石术,分析总结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0年9月——2012年9月本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60例,其中男26例,女34例,年龄25-70岁,平均年龄(42.1±9.2)岁,其中有胆绞痛20例,黄疸12例。
均经B超或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确诊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
1.2 治疗方法1.2.1 腹腔镜组 60例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进腹后钝性分离胆囊三角,显露胆囊动脉及胆囊管,切断夹闭胆囊动脉,胆囊管暂不剪断,显露、解剖胆囊前壁,细针穿刺确认胆总管后,在胆总管前壁纵行切开1-2cm长切口,妥善止血,吸出胆汁,从剑突下置入纤维胆道镜,行探查胆管,确定结石部位;首先用取石钳夹出结石,再用取石网篮取出;无法活动的较大结石行机械取石。
胆囊并胆总管结石临床分析

胆囊并胆总管结石临床分析【摘要】探究胆囊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方法。
通过对行胆囊结石手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查以探查胆总管,寻找有无结石,探讨对于胆囊结石术后患者超声探查胆总管结石的价值。
【关键词】胆囊;胆总管;结石胆囊切除后,应当进行超声检查以探查有无胆总管结石。
手术后,患者如果出现胆总管扩张,那么其患胆总管结石的概率就会增加,如其没有出现胆总管扩张的情况,那么其患胆结石的概率也相对较小。
因此,行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术后均应进行胆总管超声检查,避免造成对胆总管结石的漏诊。
1 资料与方法选择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28例,男10例,女18例,男:女=1:1.5,年龄28-78岁,这其中含胆绞痛13例,黄疸病4例,发生寒战高热1例。
平均分成2组:治疗组14例,传统组14例。
2 检查方法①仪器:应用ge-logiq3型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头频率3.75mhz。
②方法:胆总管的超声检查方法:患者应保持仰卧体位,超声切面取横断面与斜切面。
如果显示的清晰度较差,可以让患者取左侧卧体位或者坐位,在必要情况下对局部器官施力推开肠管,以方便关怀擦胆总管。
胆总管内径的正常值是6mm,若内经长度超过7mm,就可以认定为胆总管扩张。
3 治疗方法对治疗组患者先以十二指肠镜检查。
将十二指肠的乳头切开,从内镜治疗孔中取出胆总管结石,进而以鼻胆管为引导对胆道进行冲洗或者引流。
行胆总管结石切除手术后,患者如果没有出现发烧或者胰腺炎等并发症,可以在第二天对患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
对传统组的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并在手术过程中将胆总管切开取出结石,以“t”形管行引流操作。
4 结果所有患者经临床治疗均获痊愈。
治疗组中的14例患者,在以十二指肠镜取出胆总管结石后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后,在手术后6-10小时就能够下床行走,手术后第2天就可以进食流食,手术后3-4天即可出院,治疗组的14例患者中只有一例患者在十二指肠镜取出胆总管结石后出现胰腺炎,在进行抑酶、消炎、禁食等针对治疗之后恢复正常,并在治疗后第4天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
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临床效果

本文研究 对象来源 于我院 2 0 0 9年 1 2月
至2 0 1 2年 1 2月 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 胆总 管结石患者 l 5 0
例 ,按 照 不 同 治 疗 方 法 分 为 治 疗 组 7 5例 和 对 照 组 7 5例 。
其 中治 疗 组 男 4 5例 ,女 3 0例 ,年 龄 2 0~5 8岁 ,平均 ( 4 9. 8± 5 . 6 ) 岁 ;病 史 1个月 至 6年 ;体重 指数( B MI ) 为( 2 1 . 0士 6. 3 ) k g / m 。而对 照组男 4 4例 ,女 3 1 例, 年 龄 2 1 ~6 0岁 ,平均( 4 9 . 2土 5 . 4 ) 岁 ;病史 i 个 月至 6年 ; B MI ( 2 1 . 3± 6 . 1 ) k g / m 。两组 患者~ 般情 况大体 一致 。 1 . 2 入 选标准 年龄在 2 0 ~6 0岁之 间,无腹部手 术史 ;
不 行 ,则 行 肾 切 除 术 [ 6 l 。 总 之 ,经 皮 肾镜 气 压 弹 道 超 声 碎 石 术 在 肾结 石 治疗 中
参
考
文
献
[ 1 】 邓耀 良. 复杂性 肾结石的外科治疗[ J ] .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 2 0 0 6 , 2 1 ( 2 ) : 8 1 —8 4 .
声碎石治疗复杂 肾结石叨. 中国内镜杂志 , 2 0 0 8 , 1 4 ( 9 ) : 9 1 3 - 9 1 6 .
[ 4 】P r e r n i n g e r GM , As s i mo s DG, L i n g e ma n J E, e t a 1 . C h a p t a l l :
中 国 乡村 医 药 杂 志
传统开放手术创伤大 , 且并非完全直视下取石 , 尤其是
两种微创方案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对比

两种微创方案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对比胆囊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胆囊疾病,是胆液中胆固醇、胆盐结晶沉淀形成的硬块。
一般情况下,胆囊结石不会引起症状,但当结石移动或堵塞胆囊或胆总管时,就会引起胆绞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对于这种疾病,微创手术成为了一种常见的治疗方式。
微创手术是一种通过腔镜技术进行的手术,相比传统的开放手术,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针对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微创治疗方案主要有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内镜下胆管镜括约肌切开取石术。
本文将对这两种微创方案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
一、腔镜胆囊切除术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种通过腔镜技术进行的手术,主要用于治疗胆囊结石。
手术过程中,医生通过腹壁上的小切口将腔镜插入体腔内,观察患者的胆囊情况,然后利用特殊的器械将胆囊切除。
这种手术方式创伤小,术后恢复迅速,是目前治疗胆囊结石的首选方案之一。
1. 优点:(1)创伤小:腔镜手术仅需在体表做3~4个直径为0.5~1.0cm的小切口,术后伤口愈合快,创伤小,美容效果好。
(2)术后恢复快:腔镜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患者术后疼痛轻,一般在术后1~2天就可下床活动,恢复迅速。
(3)术后并发症少:相比传统的开放手术,腔镜手术并发症少,术后感染、出血等并发症风险低。
2. 不足之处:(1)适用范围窄:腔镜手术需要严格的手术适应症,对于一些合并疾病比较多的患者可能不太适用。
(2)专业技术要求高:腔镜手术需要医生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要求医生具备熟练的腔镜操作技能,手术风险较大。
二、内镜下胆管镜括约肌切开取石术内镜下胆管镜括约肌切开取石术是一种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微创手术方案。
该手术是通过内镜技术,将内窥镜插入消化道,穿过乳头括约肌进入胆总管,将结石取出,同时可通过括约肌切开排除结石。
这种手术方式对于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较好的效果,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案。
(1)高效彻底:内镜下胆管镜括约肌切开取石术能够直接进入胆总管,将结石取出,治疗效果较为彻底。
微创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失败的原因分析

术失败的关键。
关 键 词 经胆 囊 管 ; 胆 道探 查 术 ; 十 二 指 肠 乳 头切 开 ; 胆 囊切 除 术 ; 腹 腔 镜 中图分类号 R6 7 4 5 . 文 献 标 识 码 A
Th e Ana y i f Fa l r n t i m a l n a i e S r e y o l s so iu e i he M ni ly I v s v u g r f Ch0 e ys 0 ihi s sCo b n n o e c l t i s s l c t lt a i m i i g Ch l do ho i h a i
WU c e W ANG k n XI S e gc e g LI Ho g i g De a t n f Ge ea u g r Dih n Aiu A h n h n U n b n p rme to n r l S r e y.
Yan he g o pial,Sou he tUni r iy ,Ya he g 2 4 1,( i a c n H s t t as ve st nc n 2 00 n Ab ta t Obe t e s r c jci :Toa ay et ec u eo alr h u g r fc oe y tl ha i c mbnn h ld c oihai.M eh v n ls h a s ffiuei tes r e yo h lc soi iss o iig c oe o h l iss n t t t-
中 国临 床 医 学 2 1 0 0年 1 第 1 卷 第 5期 0月 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深入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治疗方法。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5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先后并征得其同意后,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术,对比两组的各项手术资料及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肛门排气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率及结石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借鉴。
标签: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腹腔镜;胆道镜
胆囊结石是临床上发生率比较高的一类疾病,从过往临床实践分析对比来看,该疾病的发病率近几年有比较明显的上升趋势,因此临床上关于其有效治疗方法的研究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结合已有的临床研究资料来看,有接近20%的胆囊结石患者合并胆总管结石[1]。
从临床治疗的角度来看,不同治疗方法的最终治疗效果也有一定的差异;基于此,为进一步提高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本次研究就将以实际病例对比的方式为研究切入点,深入分析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术在该疾病治疗中的临床有效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5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2例,女28例,平均年龄(51.15±4.12)岁,平均病程(196.41±33.15)个月,所有患者经B超或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证实确诊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
根据患者入院时间的先后,并征得患者本人的同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两组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手术,即在开腹行胆囊切除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后4~5周再行T管造影,如果造影结果显示开腹行胆囊切除及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后患者胆总管下端通畅,且经过观察未发现有结石残余的情况,则可将T管拔除[2]。
观察组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术,即对患者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然后使用超声刀结扎胆囊动脉后电凝切断,显露肝十二指肠韧带,切开胆总管前腹膜,然后用切开器将胆总管切开并将内部的胆汁吸出,用分离钳夹出胆总管内的结石。
上述操作完成之后,再从患者锁骨中线穿刺孔插入3.7 mm 的胆道镜,本次研究所采用的仪器为日本OLYM-PUS CHF-XP20胆道镜,对患
者的胆管进行全面的探查,后由10 mm主操作孔将T管置入腹腔[3],放入胆总管内,在胆总管切口上端采用3-0可吸收缝合线将切口进行缝合处理。
各项操作完成之后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胆汁渗漏的情况,如果有则还要对患者的切口进行增加缝针的处理,直到无胆汁渗漏为止,此外,还要使用生理盐水对患者的腹腔进行反复冲洗,并于肝门处放置一根引流管。
手术完成后8周对观察组行T管造影,经检查若未发现有结石残余的情况,可将T管拔除。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术中常规资料,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切口感染发生率及随访结石复发率。
1.4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 17.0统计软件加以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经过系统的治疗及具体数据资料分析,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切口感染率及结石复发率比较
经系统的治疗及具体数据资料分析,观察组切口感染率和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结合现有的临床研究资料来看,当前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研究所涉及的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术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两种,两种方法从临床使用效果来看,均有能够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虽然传统开腹手术具有手术时间差、术中出血量大、患者恢复慢、T管引流时间长的不足[4-5],但是,还需要客观认识到的一点是如果患者有既往胆道手术史,那么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就是唯一可选择的手术方式[6-11]。
其次,从研究结果来看,对25例观察组患者使用了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术,该治疗方法很好地弥补了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的不足,由本次研究的各项数据整合分析得出,观察组在切口感染率和复发率两项指标上比较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上比较,较之对照组均有显著的优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情况下,也很好地提示了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术的临床优势和价值。
综上所述,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术方法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的康复进程,该方法经过临床试验及文献资料分析,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借鉴并予以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国锋,吕亚静,林海龙,等.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疗效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12):66-68.
[2]王行雁,徐智,王立新,等.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外科微创治疗[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2,6(10):515-517.
[3]谢浩,龙昊,宋正伟,等.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J].重庆医学,2013,42(20):2359-2360,2363.
[4]柳再奎.腹腔镜联合内镜微创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13,14(3):171-173.
[5]王伟.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和十二指肠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分析[D].大连:大连医科大学,2012.
[6]邱永梅,田军,王爱红.微创外科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护理[J].南方护理学报,2003,10(3):36-37.
[7]侯宝华,崔鹏,陈盛,等.不同微创方法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23):3887-3889.
[8]王平,王业波,孙勇,等.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三种疗法的远期并发症比较[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23):1836-1837.
[9]梁金荣,沈朝敏,张伟忠.十二指肠镜乳头括约肌切开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J].肝胆胰外科杂志,2000,12(4):189-190.
[10]尹小军,张荣春,王向平,等.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124例[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2,21(5):496-498.
[11] F?rster S,Klar mon bile duct stones.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management[J].Der Chirurg;Zeitschrift für alle Gebiete der operativen Medizen,2008,79(9):881-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