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2.7水位的变化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有理数的乘法)有理数及其运算课件(第1课时)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有理数的乘法)有理数及其运算课件(第1课时)
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 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乘法分配律:a(b+c)=ab+ac
知2-导
根据分配律可以推出:一个数同几个数的和相 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几个数相乘,再把 积相加.
知2-讲
例3 计算:
(1)

5 6

3 8
-24;
(2)
-7

4 3
5 14
.
解: (1)
倒数的性质: (1)如果a,b互为倒数,那么ab=1; (2)0没有倒数(因为0与任何数相乘都不为1); (3)正数的倒数是正数,负数的倒数是负数; (4)倒数等于它本身的数是±1; (5)倒数是成对出现的.
1.必做: 完成教材P51-52,随堂练习(1)、 (3), 习题T1(1)-(4)、2、3、4
知1-练
(来自《典中点》)
知1-练
3 若五个有理数相乘的积为正数,则五个数中负
数的个数是( D )
A.0 B.2 C.4 D.0或2或4
4
(中考·台湾)算式
-1
1 2
-3
1 4
2 3

值为何?( D )
A. 1 B. 11 C. 11 D. 13
4
12
4
4
(来自《典中点》)
知识点 2 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
知1-讲
要点精析: (1)在有理数乘法中,每个乘数都叫做一个因数. (2)几个有理数相乘,先确定积的符号,然后将绝对
值相乘. (3)几个有理数相乘,如果有一个因数为0,那么积
就等于0;反之,如果积为0,那么至少有一个因 数为0.
知1-讲
例2 计算:
(1)(-5)×(-4)×(-2)×(-2);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课本目录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课本目录

北师大版初中七-九年级数学目录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1.2展开与折叠1.3截一个几何体1.4从不同方向看1.5生活中的平面图形本章综合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2.1数怎么不够用了2.2数轴2.3绝对值2.4有理数的加法2.5有理数的减法2.6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2.7水位的变化2.8有理数的乘法2.9有理数的除法2.10有理数的乘方2.1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2.12计算器的使用本章综合第三章字母表示数3.1字母能表示什么3.2代数式3.3代数式求值3.4合并同类项3.5去括号3.6探索规律本章综合第四章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4.1线段、射线、直线4.2比较线段的长短4.3角的度量与表示4.4角的比较4.5平行4.6垂直4.7有趣的七巧板本章综合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5.1你今年几岁了5.2解方程5.3日历中的方程5.4我变胖了5.5打折销售"希望工程"义演5.7能追上小明吗5.8教育储蓄本章综合第六章生活中的数据6.1认识100万6.2科学记数法6.3扇形统计图6.4你有信心吗6.5统计图的选择本章综合第七章可能性7.1一定摸到红球吗7.2转盘游戏"四位数"大本章综合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一章整式的运算1.1整式1.2整式的加减1.3同底数幂的乘法1.4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1.5同底数幂的除法1.6整式的乘法1.7平方差公式1.8完全平方公式1.9整式的除法本章综合第二章平行线与相交线2.1余角与补角2.2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2.3平行线的特征2.4用尺规作线段和角本章综合第三章生活中的数据3.1认识百万分之一3.2近似数和有效数字3.3世界新生儿图本章综合第四章概率4.1游戏公平吗4.2摸到红球的概率4.3停留在黑砖上的概率本章综合第五章三角形5.1认识三角形5.2图形的全等5.3全等三角形5.4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5.5作三角形5.6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5.7探索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本章综合第六章变量之间的关系6.1小车下滑的时间6.2变化中的三角形6.3温度的变化6.4速度的变化本章综合第七章生活中的轴对称7.1轴对称现象7.2简单的轴对称图形7.3探索轴对称的性质7.4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7.5镜子改变了什么7.6镶边与剪纸本章综合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勾股定理1.1 探索勾股定理1.2 能得到直角三角形吗1.3 蚂蚁怎样走最近本章综合第二章实数2.1 数怎么又不够用了2.2 平方根2.3 立方根2.4 公园有多宽2.5 用计算器开方2.6实数本章综合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3.1 生活中的平移3.2 简单的平移作图3.3 生活中的旋转3.4 简单的旋转作图3.5 它们是怎样变过来的3.6 简单的图案设计本章综合第四章四边形性质探索4.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4.2 平行四边形的判别4.3 菱形4.4 矩形、正方形4.5 梯形4.6 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4.7中心对称图形本章综合第五章位置的确定5.1 确定位置5.2 平面直角坐标系5.3变化的鱼本章综合第六章一次函数6.1 函数6.2 一次函数6.3 一次函数的图象6.4 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6.5 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本章综合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7.1谁的包裹多7.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7.3 鸡兔同笼7.4 增收节支7.5 里程碑上的数7.6 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本章综合第八章数据的代表8.1 平均数8.2 中位数与众数8.3 利用计算器求平均数本章综合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1 不等关系1.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3 不等式的解集1.4 一元一次不等式1.5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1.6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本章综合第二章分解因式2.1 分解因式2.2 提公因式法2.3 运用公式法本章综合第三章分式3.1 分式3.2 分式的乘除法3.3 分式的加减法3.4 分式方程本章综合第四章相似图形4.1 线段的比4.2 黄金分割4.3 形状相同的图形4.4 相似多边形4.5 相似三角形4.6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4.7 测量旗杆的高度4.8 相似多边形的性质4.9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本章综合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处理5.1 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5.2 数据的收集5.3 频数与频率5.4 数据的波动本章综合第六章证明〔一〕6.1 你能肯定吗6.2 定义与命题6.3 为什么它们平行6.4 如果两条直线平行6.5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6.6 关注三角形的外角本章综合学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一章证明〔二〕1.1你能证明它们吗1.2直角三角形1.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4角平分线本章综合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2.1花边有多宽2.2配方法2.3公式法2.4分解因式法2.5为什么是0.618本章综合第三章证明〔三〕3.1平行四边形3.2特殊平行四边形本章综合第四章视图与投影4.1视图4.2太阳光与影子4.3灯光与影子本章综合第五章反比例函数5.1反比例函数5.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5.3反比例函数的应用本章综合第六章频率与概率6.1频率与概率6.2投针试验6.3生日相同的概率6.4池塘有多少条鱼本章综合数学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1.1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1.2 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1.3三角函数的有关计算1.4船有触礁的危险吗1.5测量物体的高度本章综合第二章二次函数2.1二次函数所描述的关系2.2结识抛物线2.3刹车距离与二次函数2.4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2.5用三种方式表示二次函数2.6何时获得最大利润2.7最大面积是多少2.8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本章综合第三章圆3.1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3.2圆的对称性3.3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3.4确定圆的条件3.5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3.6圆和圆的位置关系3.7弧长及扇形的面积3.8圆锥的侧面积本章综合第四章统计与概率4.150年的变化4.2哪种方式更合算4.3游戏公平吗本章综合。

初中数学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全章教案

初中数学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全章教案

第一节数怎么不够用了〖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借助生活中的实例,从扩充运算的角度引进负数,然后使用正负数表示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过程与方法:〗经历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自主探索能力并体验成功.〖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正、负数及有理数的意义〖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教具准备:〗尺、小黑板。

〖教学过程:〗Ⅰ.创设现实情景,引入新课观察一组图片回答下列问题:某班举行知识竞赛,评分标准是:答对一题加10分,答错一题扣10分,不回答得0分;每个队的基本分均为0分。

四个代表队答题情况如下表:加10分得0分扣10分算一算:每个代表队的得分是多少?Ⅱ.根据现实情景,讲授新课生活中你见过带有“ –”号的数吗?比0大的数叫做正数,如,5,1.2, , …在正数前面加上“ –” 号的数叫做负数, 如–10,–3,…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为了突出数的符号,可以在正数前面加“+”号,如+5,+1.2,+ 9, …2. 讲解例题:例1 (1)在知识竞赛中,如果用+10分表示加10分,那么扣20分怎样表示?(2)某人转动转盘,如果用+5表示沿逆时针方向转了5圈,那么沿顺时针方向转了12圈怎样表示?(3)在某次乒乓球的质量检测中,一只乒乓球超出标准质量0.02克记作+0.02克,那么– 0.03克表示什么?Ⅲ.做一做将所有学过的数进行分类,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正数、负数与零统称为有理数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比0大的数叫做正数,在正数前面加上“ –” 号的数叫做负数,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为了突出数的符号,可以在正数前面加“+”正数、负数与零统称为有理数.Ⅳ.课时小结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作评价.并让小组成员叙述自己对有理数加减法的看法和掌握有困难的地方。

Ⅴ.课后作业P35 习题2.1 1. 2. 3. 4. 5. 7〖板书设计:〗第二节数轴〖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已知点所表示的数。

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2章《有理数及其运算》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

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2章《有理数及其运算》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

第2章有理数及其运算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会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能用有理数表示。

2.能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并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

3.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

4.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5.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法和乘方的运算法则,能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法、乘方运算和简单的混合运算。

6.会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简单运算。

7.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8.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9.了解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有关概念,能对较大的数字信息作合理的解释和推断。

二、教材的特点:1.本章教材注意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索,通过一些熟悉的、具体的事物,让学生在观察、思考、探索中体会有理数的意义,探索数量关系,掌握有理数的运算。

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来获取、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2.与传统的教材相比,本章教材注意降低了对运算的要求,尤其是删去了繁难的运算。

本章教材注重使学生理解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基本的运算技能。

同时引进了计算器来完成一些有理数的运算。

教学中要注意正确地把握。

3.数轴是理解有理数的概念与运算的重要工具,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好这个工具,尤其要使学生善于借助数轴学习、理解。

4.本章的导图是天气预报图,是引入负数的实际情景。

应该结合教材内容,充分利用导图与导入语,使学生对相反意义的量,对负数有直观的认识。

三、课时安排:本章的教学时间大约需要23课时,建议分配如下:四、教学建议①整体把握基本概念和运算法则的引入;②整体把握基本运算能力的培养;③处理好笔算与使用计算器的尺度,避免繁、难的笔算。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2.7有理数的乘法课件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2.7有理数的乘法课件新版北师大版

拓展提升
解:∵a与b互为相反数, ∴a+b=0, ∵c与d互为倒数, ∴cd=1, ∵e为绝对值最小的数, ∴e=0,
体验收获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2.倒数 3.有理数乘法运算
布置作业
教材54页习题第1,3题。
编后语
• 同学们在听课的过程中,还要善于抓住各种课程的特点,运用相应的方法去听,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 一、听理科课重在理解基本概念和规律 • 数、理、化是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前面的知识没学懂,后面的学习就很难继续进行。因此,掌握基本概念是学习的关键。上课时要抓好概念的理解,
4个 -3相加
活动探究
(-3)×4= -12 (-3)×3= -9 (-3)×2= -6
(-3)×1= -3
一个因数减小 1时,积怎样变
化?
(-3)×(-1)= 3
(-3)×0= 0
(-3)×(-2)= 6
一个因数减少1时,积增大3.
(-3)×(-3)= 9
你能写出右边各式的 结果吗?
(-3)×(-4)= 12
Q
-12 -9 -6 -3 0 3 6 9 12
3 ×(-4)= -12
在Q点左侧12cm处
讲授新知 3×4=12 (-3)×(-4)=12
正数乘正数积为_正_数 负数乘负数积为_正_数
同号 得正
3×(-4)= -12 (-3)×4= -12
负数乘正数积为_负_数 正数乘负数积为_负_数
异号 得负
= +(5×7) 同号得正,绝对值相乘 =35
观察(3)(4)小题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讲授新知 如果两个有理数的乘积为1,那么称其中一个数是 另一个的倒数,也称这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

2024秋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有理数及其运算2.7有理数的乘法1有理数的乘法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2024秋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有理数及其运算2.7有理数的乘法1有理数的乘法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技能训练:
设计实践活动或计算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有理数乘法的应用,提高运算能力。
在有理数乘法新课呈现结束后,对乘法运算的规则进行梳理和总结。
强调乘法运算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有理数乘法知识的掌握情况。
5.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在小组讨论和合作交流中解决问题。
6.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能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
7.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能够思考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8.学生能够积极分享学习有理数乘法的体会和心得,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课堂
1.课堂评价:
2.作业评价: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和点评,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在布置的课后作业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计算准确性、解题思路和创新能力。在批改作业时,教师应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并提供详细的解题指导和鼓励性的评语。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作业表现,了解学生对有理数乘法的掌握情况,为课堂教学提供依据。
(5)5 × (2 + 3) - 2 × (5 - 2)
答案:
(1)4 - 2 × 3 = 4 - 6 = -2
(2)3 × (5 - 2) = 3 × 3 = 9
(3)2 × 2 × 2 = 8
(4)-3 × 4 + 2 × 3 = -12 + 6 = -6
(5)5 × (2 + 3) - 2 × (5 - 2) = 5 × 5 - 2 × 3 = 25 - 6 = 19
(3)-6 ÷ 3 × 2
(4)12 ÷ 3 × (-2)
(5)-8 ÷ 4 × 3

初一数学教材目录(北师大版 )

初一数学教材目录(北师大版    )
第三章 生活中的数据 1.认识百万分之一 2.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3.世界新生儿图 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
课题学习 制作“人口图”
第四章 概率 1.游戏公平吗 2.摸到红球的概率 3.停留在黑砖上的概率 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
第五章 三角形 1.认识三角形 2.图形的全等 3.图案设计 4.全等三角形 5.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6.作三角形 7.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 8.探索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
第六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 1.小车下滑的时间 2.变化中的三角形 3.温度的变化 4.速度的变化 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
第七章 生活中的轴对称 1.轴对称现象 2.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3.探索轴对称的性质 4.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 5.镜子改变了什么 6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目录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 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2.展开与折叠 3.截一个几何体 4.从不同方向看 5.生活中的平面图形 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1.数怎么不够用了 2.数轴 3.绝对值 4.有理数的加法 5.有理数的减法 6.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7.水位的变化 8.有理数的乘法 9.有理数的除法 10.有理数的乘方 1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12.计算器的使用 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
复习题
课题学习 制成一个尽可能大的无盖长方体
总复习
七年级下册
第一章 整式的运算 1.整式 2.整式的加减 3.同底数幂的乘法 4.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5.同底数幂的除法 6.整式的乘法 7.平方差公式 8.完全平方公式 9.整流器式的除法 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
第二章 平行线与相交线 1.台球桌面上的角 2.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 3.平行线的特征 4.用尺规作线段和角 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

(完整)北师版教材初中数学大纲

(完整)北师版教材初中数学大纲

北师版初中数学教材教学大纲七年级上学期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1.2展开与折叠1.3截一个几何体1.4从不同方向看1.5生活中的平面图形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2.1数怎么不够用了2.2数轴2.3绝对值2.4有理数的加法2.5有理数的减法2.6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2.7水位的变化2.8有理数的乘法2.9有理数的除法2.10有理数的乘方2.1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2.12计算器的使用第三章字母表示数3.1字母能表示什么3.2代数式3.3代数式求值3.4合并同类项3.5去括号3.6探索规律第四章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4.1线段、射线、直线4.2比较线段的长短4.3角的度量与表示4.4角的比较4.5平行4.6垂直4.7有趣的七巧板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5.1你今年几岁了5.2解方程5.3日历中的方程5.4我变胖了5.5打折销售5.6“希望工程”义演5.7能追上小明吗5.8教育储蓄第六章生活中的数据6.1 认识100万6.2科学记数法6.3扇形统计图6.4你有信心吗6.5统计图的选择第七章可能性7.1一定摸到红球吗7.2转盘游戏7.3谁转出的“四位数”大课题学习★制作一个尽可能大的无盖长方体七年级下学期第一章整式的运算1.1整式1.2整式的加减1.3同底数幂的乘法1.4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1.5同底数幂的除法1.6整式的乘法1.7平方差公式1.8完全平方公式1.9整式的除法第二章平行线与相交线2.1余角与补角2.2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2.3平行线的特征2.4用尺规做线段和角第三章生活中的数据3.1认识百万分之一3.2近似数和有效数3.3世界新生儿图第四章概率4.1游戏公平吗4.2摸到红球的概率4.3停留在黑砖的概率课题学习★制作“人口图”第五章三角形5.1认识三角形5.2图形的全等5.3全等三角形5.4探索全等三角形条件5.5作三角形5.6利用三角形全等测量距离5.7探索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六章变量之间的关系6.1小车下滑的时间6.2变化中的三角形6.3温度的变化6.4速度的变化第七章生活中的轴对称7.1轴对称现象7.2简单的轴对称图形7.3探索轴对称的性质7.4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7.5镜子改变了什么7.6镶边与剪纸八年级上学期第一章勾股定理1.1探索勾股定理1.2能得到直角三角形吗1.3蚂蚁怎样走最近第二章实数2.1数怎么又不够用了2.2平方根2.3立方根2.4公园有多宽2.5用计算器开方2.6实数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3.1生活中的平移3.2简单的平移作图3.3生活中的旋转3.4简单的旋转作图3.5它是怎样变过来的3.6简单的图案设计第四章四边形性质探索4.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4.2平行四边形的判别4.3菱形4.4矩形、正方形4.5梯形4.6探索多边形的内角与外角和4.7中心对称图形课题学习★ 制作平面图性的镶嵌第五章位置的确定5.1确定位置5.2平面直角坐标系5.3变化的鱼第六章一次函数6.1函数6.2一次函数6.3一次函数的图象6.4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6.5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7.1谁的包裹多7.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7.3鸡图同笼7.4增收节支7.5里程碑上的数7.6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第八章数据的代表8.1平均数8.2中位数与众数8.3利用计算器求平均数八年级下学期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1不等关系1.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3不等式的解集1.4一元一次不等式1.5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1.6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二章分解因式2.1分解因式2.2提公因式法2.3运用公式法第三章分式3.1分式3.2分式的乘除法3.3分式的加减3.4分式方程第四章相似图形4.1线段的比4.2黄金分割4.3形状相同的图形4.4相似多边形4.5相似三角形4.6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4.7测量旗杆的高度4.8相似多边形的性质4.9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课题学习★制作视力表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处理5.1每天干家务活的时间5.2数据的收集5.3频数与频率5.4数据的波动课题学习★吸烟的危害第六章证明(一)6.1你能肯定吗6.2定义与命题6.3为什么它们平行6.4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6.6关注三角形的外角九年级上学期第一章证明(二)1.1你能证明它们吗1.2直角三角形1.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4角平分线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2.1花边有多宽2.2配方法2.3公式法2.4分解因式法2.5为什么是0.168第三章证明(三)3.1平行四边形3.2特殊平行四边形第四章视图与投影4.1视图4.2太阳光与影子4.3灯光与影子第五章反比例函数5.1反比例函数5.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5.3反比例函数的应用课题学习★猜想、证明与拓广第六章频率与概率6.1频率与概率6.2投针试验6.3生日相同的概率6.4池塘有多少条鱼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1.1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1.2 30o,45o,60o角的三角函数值1.3三角函数的有关计算1.4船有触角的危险吗1.5测量物体的高度第二章二次函数2.1二次函数所描述的关系2.2结识抛物线2.3刹车距离与二次函数2.4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2.5用三种方式表示二次函数2.6何时获得最大利润2.7最大面积是多少2.8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课题学习★拱桥设计第三章圆3.1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型3.2圆的对称性3.3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3.4确定圆的条件3.5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3.6圆和圆的位置关系3.7弧长及扇形的面积3.8圆锥的侧面积课题学习★设计遮阳篷第四章统计与概率4.1 50年的变化4.2哪种方式更合算4.3游戏公平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课堂讨论 水位/米 1.0 (4)以警戒水位为0点, 0.8 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本周的 0.6 水位情况. 0.4 星 0.2 期 0 日一 二 三 四五六日
9
随堂练习
明光中学初一(1)班学生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 (1)下表给出了该班6名同学的身高情况(单位:厘米). 试完成下表:
姓名 身高 身高与平均身高的差 小明 159 -1 +2 0 小彬 小丽 小亮 小颖 小山 154 +3 165
教后反思
13
8
右图是流花河的水文资料(单位: 米),取河流的警戒水位作为0点,那么 图中的其他数据可以分别记作什么? 下表是小明记录的今年雨季流花 河一周内的水位的变化情况(上周末 的水位达到警戒水位).
最高水位:35.3 警戒水位:33.4 平均水位:22.6 最低水位:11.5
三 四 五 六 日
星期


水位变化/米 +0.20 +0.81 -0.35 +0.03 +0.28 -0.36 -0.01
最高水位:35.3 警戒水位:33.4 平均水位:22.6 最低水位:11.5
三 四 五 六 日
星期


水位变化/米 +0.20 +0.81 -0.35 +0.03 +0.28 -0.36 -0.01
课堂讨论
(3)完成下面的本周水位记录表:
星期 水位记录/米 一 33.6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5
右图是流花河的水文资料(单位: 米),取河流的警戒水位作为0点,那么 图中的其他数据可以分别记作什么? 下表是小明记录的今年雨季流花 河一周内的水位的变化情况(上周末 的水位达到警戒水位).
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水位变化/米 +0.20 +0.81 -0.35 +0.03 +0.28 -0.36 -0.01 注:正号表示水位比前一天上升,负号表示水位比前一天下降.
课堂讨论 (2)与上周末比,本周末河流水位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
4
右图是流花河的水文资料(单位: 米),取河流的警戒水位作为0点,那么 图中的其他数据可以分别记作什么? 下表是小明记录的今年雨季流花 河一周内的水位的变化情况(上周末 的水位达到警戒水位).
最高水位:35.3 警戒水位:33.4 平均水位:22.6 最低水位:11.5
三 四 五 六 日
星期


水位变化/米 +0.20 +0.81 -0.35 +0.03 +0.28 -0.36 -0.01
1.2 课堂讨论 水位/米 1.0 (4)以警戒水位为0点, 0.8 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本周的 0.6 水位情况. 0.4 星 0.2 期 0 日一 二 三 四五六日
(2)谁最高? 谁最低? (3)最高与最矮的学生身高相差多少?
10
随堂练习
明光中学初一(1)班学生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 (1)下表给出了该班6名同学的身高情况(单位:厘米). 试完成下表:
姓名 身高 身高与平均身高的差 小明 159 -1 小彬 小丽 小亮 小颖 小山 162 +2 160 0 154 -6 163 +3 165 +5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扶风县法门一中姚连省编制
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经历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 题,并会用有理数的加法、减法解决简单问题。 2、过程与方法: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 养自主探索能力并体验成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意识培养学生学习数 学的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从中体味成功的快 乐。 二、教学重点、难点:有理数加减法的运用。 三、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 四、教学过程
课堂讨论
水位/米
(4)以警戒水位为0点, 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本周的 水位情况. 星 期 日一 二 三 四五六日
7
右图是流花河的水文资料(单位: 米),取河流的警戒水位作为0点,那么 图中的其他数据可以分别记作什么? 下表是小明记录的今年雨季流花 河一周内的水位的变化情况(上周末 的水位达到警戒水位).
课堂讨论 (1)本周哪一天河流的水位最高? 哪一天河流的水位 最低?它们位于警戒水位之上还是之下? 与警戒水位的距 离分别是多少米?
3
右图是流花河的水文资料(单位: 米),取河流的警戒水位作为0点,那么 图中的其他数据可以分别记作什么? 下表是小明记录的今年雨季流花 河一周内的水位的变化情况(上周末 的水位达到警戒水位).
2
右图是流花河的水文资料(单位: 米),取河流的警戒水位作为0点,那么 图中的其他数据可以分别记作什么? 下表是小明记录的今年雨季流花 河一周内的水位的变化情况(上周末 的水位达到警戒水位).
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水位变化/米 +0.20 +0.81 -0.35 +0.03 +0.28 -0.36 -0.01 注:正号表示水位比前一天上升,负号表示水位比前一天下降.
6
右图是流花河的水文资料(单位: 米),取河流的警戒水位作为0点,那么 图中的其他数据可以分别记作什么? 下表是小明记录的今年雨季流花 河一周内的水位的变化情况(上周末 的水位达到警戒水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最高水位:35.3 警戒水位:33.4 平均水位:22.6 最低水位:11.5
三 四 五 六 日
星期


水位变化/米 +0.20 +0.81 -0.35 +0.03 +0.28 -0.36 -0.01
最高水位:35.3 警戒水位:33.4 平均水位:22.6 最低水位:11.5
三 四 五 六 日
星期


水位变化/米 +0.20 +0.81 -0.35 +0.03 +0.28 -0.36 -0.01
课堂讨论
(3)完成下面的本周水位记录表:
星期 水位记录/米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33.6 34.41 34.06 34.09 34.37 34.01 34.00
(2)谁最高? 谁最低? (3)最高与最矮的学生身高相差多少?
11
拓展延伸探究 一口井,水面比井口低3米,一只蜗牛从水面沿着井壁 往井口爬,第一次往上爬了0.5米后又往后滑了0.1米;第二 次往上爬了0.42米,却又下滑了0.15米;第三次往上爬了0.7 米,却下滑了0.15米;第四次往上爬了0.75米,却下滑了0.1米; 第五次往上爬了0.55米,没有下滑;第六次往上爬了0.48米. 问蜗牛有没有爬出井口? 解法提示: 把往上爬的距离用正数表示,下滑的距离用负数表示. 根据题意,蜗牛每次上爬和下滑的情况可用下表表示:
时间 上爬/米 下滑/米 第一次 +0.5 -0.1 第二次 +0.42 -0.15 第三次 +0.7 -0.15 第四次 +0.75 -0.1 第五次 +0.55 0
12
第六次 +0.48
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本节内容,要能将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使问题简单明了. 要特别注意正、负号的含义,含义不同,计算的过 程、结果也都不相同. 课后作业 P73 习题2.9 1.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