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的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合集下载

必修三 4.1长江流域为例教案

必修三 4.1长江流域为例教案

第四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主备课人:朱其琴【学习目标】1、以长江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的地理环境特征。

2、分析流域地理环境要素中,对区域发展的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

3、分析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4、掌握分析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重点、难点】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治理【学习方法】案例分析法,比较法,归纳法【教学内容】一、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1、长江概况长江源于唐古拉山各拉丹冬雪峰,干流流经11个省市,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合理,是中国第一大河。

2、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自然环境(1)地形:地形多种多样,既有高原、山地、丘陵,又有盆地和平原。

(2)气候:多数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但年降水量差异大,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3)水文特征:径流量居我国首位,长江干流横贯东西,支流呈南北辐射状,中下游河网稠密,湖泊密布,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千米。

自然资源(1)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探明矿种110种,占我国矿产总数的80%。

(2)水资源丰富:长江径流量全国最大,是南水北调的物质基础。

(3)水能资源丰富:长江流经我国三大阶梯,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全流域可开发的水能资源占全国可开发水能资源的40%,主要集中在长江上游地区。

(4)森林资源丰富。

我国的森林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三大林区,其中西南和东南两大林区有很大面积分布在长江流域,长江流域的木材蓄积量占全国木材蓄积量的1/3。

(5)旅游资源丰富。

二、长江流域的社会经济状况(1)经济发达长江流域在我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三大工业带中的沿长江工业带就分布在长江流域。

(2)经济发展快下游沿江两岸经济发展迅速,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经济区,以武汉为中心的中游经济区,以重庆为中心的上游经济区,而其他地区经济发展则相对落后。

2017秋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4.1.2 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 (共48张PPT)

2017秋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4.1.2 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 (共48张PPT)

三峡工程的发电效益
缓解华东、华中及重庆地区的能 源供应紧张状况









减轻煤炭供应和运输的压力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区位良好,与华中、华东地区的输 电距离仅为500千米和1000千米,
在经济输电范围内。
成为未来全 国统一电网 中心主导站

环境效益
清洁水电 代替火电
提高环境质量
航运
长江三峡地区
有利条件:
业Hale Waihona Puke 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经济实力雄厚,技术先进,
协作条件好
不利条件:资源缺乏,尤其是能源不足。
水污染严重
1、问题: 长江下游地区突出的环境问题是_大__气__和__水__体___的质量普
遍下降。特别是以 太湖 为代表的水污染相当严重。
2、任务: 综合治理环境污染 是长江下游地区的重要任务。
(1)自学教材,阅读分析长江流域中游地区发展农业和工 业的有利条件?
平原广阔、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商品农业基地 金属矿产资源丰富—— 制造业基地
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的分布图
☆农业资源
洞庭湖 平原 江汉 平原
鄱阳湖 平原
商品粮、棉、油、肉类 和水产品生产基地。
☆矿产资源 各种矿产,尤其 各种有色金属







负面效应
防洪 航运 农业灌溉 水产养殖
发电 城市供水 南水北调
旅游等
移民安置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 名胜古迹问题
活动题 三峡工程的利弊分析:
经过专家的长期研究和论证.三峡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总体上已基本清 楚.总的来说是有利有弊。 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在中下游。 (1)它可以有效减轻洪水对中下游地区生态与环境的破坏,改善中下游平原湖区人们 的生存环境; (2)增加中下游枯水期流量,改善枯水期水量; (3) 促进东西部物质流通,减轻环境污染及酸雨危害等。 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在库区。 ①水库蓄水将淹没土地、耕地; ②水库可能诱发地震,并使库岸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增加; ③在移民开发和城市迁建过程中,处理不当可能产生新的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问题; ④库区和库尾的泥沙淤积加重; ⑤对水生生物和珍稀物种的生存环境会产生一定影响。

流域的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

流域的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
治理措施:①退耕还湖,疏浚湖泊;②搞好分洪 工程;③以水土保持为中心,营造中游地区的防 护林;④修建水利工程
开发条件
中游地区
1.平原面积广大;土地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 棉、油、肉类和水产品生产基地;
2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存在问题
洪涝问题严重。
整治措施
①退耕还湖,疏浚湖泊;②搞好分洪工程;③以水 土保持为中心,营造中游地区的防护林;④修建水 利工程
三、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
扬长
长江 流域
自然概况 社会经济概况
上中下游优 势的开发
可 持 续
存在问题的 治理
发 展 之

避短
三、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
(一)上游地区
重点开发任务: 水能资源
注意:三峡工程的首要任务是__防__洪__!
思考:长江三峡工程的建设有什么影 响?
三峡工程除具有防洪、发电、航运、供水、养殖、旅游等 综合效益外,对生态环境也会产生较大影响。 正面影响:①有效减轻洪水对中下游地区生态与环境的破 坏,改善中下游平原湖区人们的生存环境;
探究3:长江干流从上游到下游依次流经了 哪些行政区?
青海
西藏自治区
四川
云南
重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湖北 湖南
江 安
苏 徽
上海

西
探究3:长江干流从上游到下游依次流经了 哪些地形区?
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 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一、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一)长江流域自然环境
(1)地貌 :高原、山地 、平原、丘陵,千姿百态 (2)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3)水文:流量最大,河网稠密,河湖密布 (4)流域:面积广,干流横贯东西,支流辐射南北

2016年高考地理母题题源系列 专题08 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 含解析

2016年高考地理母题题源系列 专题08 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 含解析

母题八: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母题来源】2016新课标Ⅱ卷文综地理1-2题【母题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4分)罗讷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冰川,在发过境内的流域面积占总面积的94%,历史上曾是一条“野性”河流,经常洪水泛滥。

19世纪以来,法国对罗讷河进行多次整治,并于1931年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作为罗讷河综合整治和开发的唯一授权机构.图4示意罗纳河流域的地形。

(1)分别之处罗讷河上游(瑞士境内)、北部支流(索恩河)和地中海沿岸支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9分)(2)表1列出罗讷河整治不同阶段的主要措施。

请在下列整治和开发目标中进行选择,完成表1。

请将选出的各整治和开发目标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5分)整治和开发目标:防洪改善水质发电增加生物多样性土地开发开采河沙改善航运条件表1的原因。

(4分)(4)说明“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对恢复河流生态的作用。

(6分)【答案】(1)上游(瑞士境内):有春汛,夏季径流量大,冬季为枯水期。

北部支流(索恩河):全年径流量比较稳定,无明显枯水期。

地中海沿岸支流:夏季为枯水期,冬季为丰水期.(本小题共9分)(2)①改善航运条件防洪②发电改善航运条件土地开发(防洪)(本小题共5分) (3)因为河流跨多个行政区,涉及水资源利用、航运、防洪、发电、土地利用等多方面的利益,由国家唯一授权机构才能协调各行政区、各部门的利益,并从河流整体进行综合整治,以实现整治效益最大化.(本小题共4分)[](4)恢复河流的自然状态(自然河道、沿岸湿地等),扩展河道宽度,延长河流长度,降低河流流速和洪水峰值;恢复河流生态系统,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强河流的自然生产力和对污染的净化能力.(本小题共6分)(3) “国立罗讷河公司"作为罗讷河综合整治和开发的唯一授权机构,拥有重要的作用与权力,此题可以借鉴田纳西河流域的管理局的建设的原因.因为河流跨多个行政区,涉及水资源利用、航运、防洪、发电和土地利用等多个方面的利益,有国家唯一授权机构才能协调各行政区、各部们的利益,河流流经地区较多,开发和整治困难较大,需严格的法律、法规和一个统一的机构作为保障,并从河流整体进行综合治理,以实现整治效益最大化。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节《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优质课件(共85张PPT)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节《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优质课件(共85张PPT)

阅读课本P83-85段落“中游地区”,思考:
1、开发的有利条件? 2、开发方向? 3、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4、整治措施?
河段
中游
有利条件 平原面积广大,土地肥沃; 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金属矿产资源。
开发方向 商品农业生产基地;制造业基地
主要问题 及原因
洪水灾害。 原因:①自然:地势低平,排水不畅;降水 多集中在春夏两季。
阅读课本P85-87段落“下游地区”,思考:
1、开发的有利条件? 2、开发方向? 3、存在的主要问题? 4、整治措施?
不利条件:
①气象灾害频繁,如水旱(旱涝)。
河段
②矿产资源匮乏,下尤游其是能源不足
有利条件
平原为主,河湖密布,气候温暖湿润; 人口密集,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鱼米之乡和丝绸之乡; 开发方向 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D.上游地区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2.防洪的重点河段是 ( )
A.三峡段
B.金沙江段
C.荆江河段
D.虎跳峡段
3.长江下游地区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
A.大气和水体质量下降 B.水土流失
C.滑坡、崩塌
D.土壤盐渍化
4.近年来太湖水质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有( )
①农用化肥、农药排入湖中 ②工业污水的排入
③乡镇企业的排污 ④生活污水 ⑤海水倒灌的影响
①加强长江防护林和水源涵养林的建设; ②实行封山育林育灌育草,对现有森林实 行保护性经营与开发,保护上游生态环境。
西电东送:中线通道
华中、华东 地区
长江流域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很高。 据此完成1~2题。
1.关于长江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上游地区开发的重点是水能资源 B.中游地区治理的重点是环境污染 C.下游地区开发的重点是矿产资源 D.上游地区治理的重点是疏浚湖泊

河流流域的综合开发教案:从治理到维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河流流域的综合开发教案:从治理到维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河流流域是一个地理上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不仅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而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直接有关。

河流流域的综合开发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环境保护、水资源利用、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等,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进行全面规划和协调开发。

本文将从治理到维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探讨河流流域综合开发的教案。

一、河流流域的治理与维护河流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水资源,对于人们的生活和生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长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河流流域遭受了极大的破坏和污染,环境和生态失衡现象严重。

河流流域的治理和维护非常重要。

河流流域的治理应当从源头开始,加强水源保护和监测。

同时,加强河道治理,防止河道淤积和污染,保护河流的自然生态环境。

要建立健全河流流域管理机制,加强水资源管理和水 pollution、森林保护、土地利用和城市规划等方面的协调。

同时,要加强河流环境和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重建,还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能源、可再生资源和生态旅游等,推动河流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二、河流流域的水资源利用和管理河流流域的水资源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但是如何合理利用和管理水资源是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

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将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同时,我们也要重视水资源的保护,防止因一时的利益而破坏了自然生态的平衡。

在河流流域的水资源利用和管理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保持和提高河流的水质、水量和水供应稳定性,不断提高水资源的效益;二是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强化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合理利用,在协调利益关系的基础上,防止出现过度利用或滥用等问题;三是推广现代化的水处理技术,提高水的质量和效益,降低用水成本,促进节能减排和环保效益。

通过以上多种措施,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及优化配置,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为河流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河流流域的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地表覆盖和土地利用是影响河流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因素,而土地利用的改变又直接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四单元第一节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

第四单元第一节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
优化方案教系列丛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四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基 础 自 主 梳 理
教 材 深 化 透 析
知 能 层 级 突 破
第一节 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 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
学 业 水 平 达 标
山东水浒书业有限公司·
优化方案教系列丛书
第四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山东水浒书业有限公司·
教 材 深 化 透 析
学 业 水 平 达 标
返回
优化方案教系列丛书
第四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基 础 自 主 梳 理
基础自主梳理 续第 发一 展节 流 域 以综 长合 江开 流发 域与 为可 例持
教 材 深 化 透 析
知能层级突破
学 业 水 平 达 标
学 业 水 平 达 标
返回
优化方案教系列丛书
第四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基 础 自 主 梳 理
知 能 层 级 突 破
2.自然资源 水资源 种类多 (1)__________ 丰富,矿产资源________, 储量大 _________。 水能 (2)______ 资源丰富,且分布集中,80%集 中在______地区。 上游 森林 (3)_______ 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
知 能 层 级 突 破
学 业 水 平 达 标
教 材 深 化 透 析
(3) 水 文 : 长 江 水 量 居 我 国 首 位 , 中 下 游 河网稠密 _____________、湖泊密布。 南北 (4)流域:干流横贯我国东西,支流呈_____ 辐射状,流域面积____________平方千米。 180多万
山东水浒书业有限公司·
教 材 深 化 透 析

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

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

A.微电子工业
B.有色金属冶炼工业
C.建设商品粮基地
D.发展甜菜、花卉等城郊农业
【解析】 第5题,红水河水电梯级开发可以改善珠江三角洲 的能源消费结构,但还不能改变以煤炭为主的结 构;水电梯级开发后,河流泥沙减少,容易使珠 江三角洲出现淤积减慢或侵蚀后退的现象。 第6题,流域综合开发的内容很广泛,但目前红水 河流域技术力量还较薄弱,不适合发展微电子工 业。另外,甜菜属于中温带作物,不适合在南方 种植。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3 第 课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
——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1.分析河流内河航运发达的条件的思路 影响河流航运的因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经济因素。 关于自然因素主要是看河流的水量和水量的变化两个方面, 而经济因素主要看流域内经济发达的程度。流域内经济越 发达,客货运输的需求越大,航运也就越发达。分析思路 如下:
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已被我国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读图回答
5~6题。
5.红水河水
电梯级开发
对珠江三角
洲地区的主
要影响有(C)
①满足用电
需求的增长
②改变以煤
为主的能源
消费结构 ③改善大气环境质量④不易出现淤积减慢或侵蚀后退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6.下列符合红水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方向的是( B )
(2011·湖南联考)下图为M河流域河流分布图及其干流河床对应的剖面图,读图回 答1~2题。
1.计划开发河流的 水能,修建大坝的
最理想位置是( C )
A.a处B.b处 C.c处D.d处 2.该流域最易发生 洪水危害的河段
是( D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解析】 第1题,根据该河流的剖面图可知,c处河流的落差大,因此该处水力资源丰富, 是修建大坝的理想位置。 第2题,由图可知,d位于河流下游的平原地区,该处汇集了大量来自上、中游 的河水,再加上平原地区排水不畅,故最易发生洪水危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域的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发表时间:2016-03-31T14:08:51.870Z 来源:《教育学》2016年1月总第93期供稿作者:田勇[导读] 山东省淄博第十中学本节课的内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二是长江流域的社会经济概况。

——以长江流域为例
田勇山东省淄博第十中学255000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二是长江流域的社会经济概况。

第一目“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教材从长江流域的地貌、气候、径流量、流域面积等,介绍了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特征;从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矿产资源、水能资源以及森林资源和旅游资源等,介绍了长江流域的自然资源状况。

教材设置了图4-1-2“长江流域”、图4-1-3“沿北纬32°中国地势剖面图”、图4-1-4“长江流域主要资源分布”三幅地图,结合问题,让学生了解长江各河段流域的地形、地势特征;对比长江流域上、中、下游地区的资源状况,为后面学习长江流域不同地区的开发与治理奠定基础。

第二目“长江流域社会经济概况”。

教材从长江上、中、下游经济区的形成、流域内城市化的发展水平以及长江航运价值等方面,让学生充分体会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状况。

图4-1-5“长江流域经济分布”反映出,长江流域工农业和城市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和中下游沿江两岸,工业部门齐全,农产品种类多,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下游经济区,以武汉为中心的中游经济区,以重庆为中心的上游经济区。

知识窗“长江航运”系统的介绍了长江的航运状况,加深了同学们对长江素有“黄金水道”这一美誉的认识。

二、学生分析
学生分析:本节课面向高二学生,这一级同学经过了高一的学习,地理学习的能力和方法已经基本形成,从知识的角度来看,已经具有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一定的知识储备,但是综合分析能力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还比较欠缺,需要授课过程中加以培养。

三、教学目标
1.了解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特点、自然资源的优势及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分析长江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

2.通过图文资料分析案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初步认识研究和规划流域开发整治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3.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和科学发展观。

四、教学流程设计
1.导新课入。

教师:播放Flash短片,让同学们回答图中描绘的、歌中赞美的是我国那条河流?除了感受到它的雄伟壮丽,可曾想到它为我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学生:观看视频;回答问题——长江;同学们齐读学习目标。

2.讲述新课。

展示长江流域谷歌地图及资源分布图;读图分析: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征?
学生:分析成果展示:(1)地貌千姿百态;(2)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3)河流流量大,河网密布,流域面积广,干流横贯东西,支流辐射南北;(4)自然资源种类丰富。

教师:阅读材料:长江流域80%以上的土地面积适于人类的生活、生产和各类社会经济活动,在全球流域面积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大江大河中举世无双——体会:长江流域在我国经济中所占据的突出地位。

刚才我们分析了长江流域的自然状况,下面同学们来思考:长江流域的社会经济概况应该从哪些方面描述的呢?
学生:思考回答,经济发展水平、人口与城市、农业、工业、交通。

3.合作探究。

教师:通过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个方面,评价长江流域工农业发展的条件。

学生:成果展示:(1)自然条件。

有利:①大多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水热充足。

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成都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②河网密布,水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农业③水能能资源丰富为工业提供充足的动力;不利:①季风气候,旱涝灾害多发②上游地形复杂,发展受限制。

(2)社会经济条件。

有利:①长江沿岸港口众多,水陆交通便利②农业开发历史悠久,经验丰富③劳动力资源充足④流域内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社会协作条件好;不利:资源分布与经济分布不协调,上游经济落后,水能和矿产资源丰富,下游经济发达,资源相对缺乏。

五、课堂小结
地貌
气候
水文水系
自然资源
经济发展水平
人口与城市
工、农业
交通
六、教学特色
1.制作Flash短片导入,优美的音乐配上雄伟壮丽的自然风光,一开始就抓住了同学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对本节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进一步探究的渴望。

2.实物展台展示探究成果,极大提高了小组内的合作意识,小组间的竞争更激烈,提高了教学效率。

3.讲述中,引导学生回忆区域分析的思路,从何处入手,分析哪些内容,帮助学生形成区域分析的一般方法,为进一步学习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奠定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