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出与GDP的关系
财政支出对GDP的影响

财政支出对GDP的影响作者:李楠王阳帅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15年第01期摘要:财政支出是GDP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结构影响着一个国家GDP的变化。
财政支出有很多的分类,分析这些类别对研究GDP的增长和变化有极大的作用。
财政支出是国家将资金筹集起来,对国家的经济以及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财政支出作为GDP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变化对GDP 的变化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财政支出的结构和规模对GDP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相关的财政政策同样也是。
关键词:财政支出;GDP;相互关系和影响财政支出是指国家为了实现其政治、经济、社会职能,将通过财政收入集中起来的资金,有计划地进行再分配活动。
财政支出是GDP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根据支出法核算GDP,GDP是包括消费、投资、政府对物品和劳务的购买(即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以及净出口。
由此可见,财政支出在政府对物品和劳务的购买中占到了很大的比重。
财政支出表明了一个国家将今年所得的财政收入用于促进国家经济、国防、政治等各方面的建设发展中,从财政支出的规模、比重、结构、数量就可以看出一个国家一个年度的各方面的发展状况。
财政支出和GDP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从财政支出的规模结构可以看出国家在建设方面的侧重点,也可以看出未来该国家的发展趋势,如中国重点投入军事、教育、经济发展方面,重点建设国防,打造以军事力量为核心的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财政政策也是GDP增长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优化的财政政策可以使一个国家的GDP更加合理、更加有效地增长。
一、财政支出对我国GDP的影响作用我国目前处在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地方经济的发展都需要大量财政收入的投入,所以财政支出担任着非常重要的使命。
我国现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在不断上升,政府支出是国民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用支出法核算国民收入,可将国民收入分为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以及净出口。
6465 政府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政府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政府支出:拉动经济增长的必备手段经济增长是每个国家都必须追求的目标之一,而政府支出是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之一。
政府可以通过刺激需求,促进投资等方式对经济进行干预,从而达到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等目的。
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将会探讨政府支出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以及政府应该如何管理这种关系。
将支出与GDP联系在一起首先,在探讨政府支出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概念。
GDP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
政府支出可以说是对GDP影响最为直接和明显的一个因素。
政府支出由多个方面组成,如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教育支出等。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政府支出可以增加GDP,但政府还需要一些其他的手段来协调支出和收入,以避免财政赤字等问题。
政府支出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也是一个复杂而动态的系统,政府需要深入研究这个系统,从而找到实现发展目标的最佳途径。
适度的政府支出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政府支出的适度和有效性对于促进经济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此,我认为政府应该遵循以下原则:增强"创新型经济"政府可以鼓励创新型经济发展,尤其是发展一些高科技产业,通过投入资金来支持这些行业的创新研发,从而带动经济的增长。
投资社会基础设施政府也可以进行社会基础设施相关的投资,如公路、桥梁、铁路等,这些设施能够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也会促进就业机会的增加。
改善社会福利政府还可以增加对教育、医疗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从而改善社会福利、减轻民生负担。
这也是一个非常需要注意的方面,政府应该保证这些支出的透明度和公正性,杜绝贪污腐败的现象。
抑制对财政负担过大的支出然而,政府支出不是"越多越好"。
政府应该避免过度仰赖政策贷款等短期财政手段,而应该加强结构性改革,推进经济发展的长期稳定性。
此外,政府应该加强对公共支出的管理控制,严格审批各项公共支出项目。
我国财政收支和GDP 的统计分析

摘要:财政收支与GDP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他们之间有着高度的相关性,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
因此研究他们之间的关系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首先阐述了GDP增长对财政收入的促进作用,其次分析了财政支出对GDP增长的促进作用,分析了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了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与规律。
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财政收入与支出;国内生产总值;经济发展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33-0008-02财政是政府的一种经济行为,是履行和实现政府经济职能的手段, GDP作为众多宏观经济指标中最受关注的一个,可以明显的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
而这两者之间又有着相关关系,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求的基本,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重,从而以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而增加GDP的有利手段正是合理增加财政收入并且科学控制财政支出已达到GDP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而通过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等措施以及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财政支出、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等方式可以达到最终增加GDP的目的。
一、我国财政收支与GDP的关系分析1.财政收入与GDP的之间的关系定量分析为剖析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本文以财政收入FR为因变量,国内生产总值GDP为自变量,进行最小二乘估计,模型输出结果如下:FR = -1624.064 + 0.182026GDP(727.5586) (0.007613)t = (-2.232211) (23.91042)R2= 0.956501 =0.954827 F =571.7084 DW=1.654932此模型拟合优度提高,估计标准误差降低。
此模型表明GDP 对财政收入的形成既有短期的决定效应,亦有长期的决定效应。
国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决定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
我国财政支出和GDP的增长关系分析

财政金融 , 财经纵览
我 国财 政 支 出和 G D P的 增长 关 系 分 析
王
瑛
量分 别为 t l =3 .6 1 9 7 、t 2= 0 .1 1 3 8 ,其 中 t l= 3 .6 1 9 7绝对值 大于 而 t 2= 0 .1 1 3 8绝对 值 小 于 T ( n— k一 1 ) =2 .1 0 1 ,这 在经过大量分析比较使用 了 1 9 8 5—2 0 0 5年的财政 支出职 能 说明当在其 它解 释变量不变 的情况 下 ,解释 变量 “ 经 济建设 费 结构的分类数据和历年的 G D P为样 本区 间,对 我 国财 政支 出与 ( x 1 ) ” 对 被 解 释 变量 “ G D P ” Y有 显 著 的 影 响 ,但 是 “ 社 会 文 G D P之间的关系做实证分 析 ,在 此忽略社 会 文教费 ,行 政管理 教费”不通过检验 即对被解释变量没有显著影响 。 费 ,其他支出等 因素 对 G D P的影 响 。我们 采 用 了所 取 样 本数 拉格 朗 日乘数 检 验 :在 “ E q u a t i o n ”对 话 框 的 “ V i e w” 下 据 ,其中 x l为经济建设费 、x 2为社会文 教费 ( 亿元 人 民币) , 拉选 项 中 选 择 “ R e s i d u a l T e s t s ” 选择 “ S e r i a l c o r r e l a t i o n L M Y为我 国 G D P( 亿元人 民币 )数 据来 源于国家统计局 网站 。 T e s t ”,P值 均 小 于 0 .0 5 ,说 明 没 有 通 过 L M 检 验 ,存 在 序 列 相 2 . 经济 计 量 模 型 的 建 立 关性 。 根 据 以 上 的分 析 ,我 们 建 立 如 下 的线 性 回归 模 型 为 : 二 、序 列相 关 的补 救 Y; =B 。 +8 X + : X ( B 。为 常 数 ) ( 1 )用广义差分法对 原模 型进行修正 : 3 . 估 计 参 数 在 E V i e w s 命令框键 人 “ l s Y C x l x 2 a r( 1 )a r( 2 ) ” ,再 进 利用 E V i e w s 估计模 型的参数 ,方法是 : 行拉格 朗 日乘数检验 ,得到 P值 均大 于 0 .0 5 ,说明序列相关性 首先 ,建 立 工 作 文 件 :在 “ Wo r k i f l e ̄ e q u e n c y ” 中 选 择 已被 消 除 。 “ A n n u m” .在 “ O b j e c t s ”菜单 中点击 “ N e w O b j e c t s ” ,在 “ N e w ( 2 )多重共线性检验和修 正方法 O b j e c t s ” 对话框中选 “ G r o u p ” ,并 在 “ N a m e f o r O b j e c t s ” 上 定 可见 ,修正后 的模型 R =0 .9 9 7 2 ,R =0 .9 9 6 3 ,可决 系 义 文件 名 ,点击 “ O K” 出现 数 据 编 辑 窗 口。 数很高 ,F检验值 1 2 2 8 .6 3 ,明显显著 。但是 x 1系数 的 t 检验 其 次 ,输入数据 :在 E V i e w s 命令框直接键入 “ d a t a Y x l x 2 , 不显著 ,这表 明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 。 回车出现 “ G r o u p ” 窗 口数 据 编 辑 框 ,在 对 应 的 Y ,x l ,x 2下 输 计 算 各 解 释 变 量 的 相 关 系 数 ,选 择 X 1 、X 2 数 据 , 点 入 相应 的数 据 。 v i e w / c o r r e l a t i o n s ” 得 相 关 系 数 矩 阵 ,看 到 各 解 释 变 量 相 互 之 间 再 次 ,估 计参 数 用最 / b - <乘 法 ( O L S )估 计 上述 的模 型 , 的相 关 系 数 较 高 ,证 实 确 实 存 在 严 重 多 重共 线 性 。 输入命令 l s Y C x l x 2 :得到的回归结 果 ,模 型估计 消 除 多 重 共 线 性 采 用 逐 步 回归 的 办 法 ,去 检 验 和 解 决 多 重 共 线 性 问 题 。分 Y = 一6 0 2 6 .1 6 0+1 9. 5 2 Xl +0 .6 2 X2 别 作 Y对 X 1 、X 2的 一 元 回归 ,按 R 的 大 小 排 序 为 :X 2 、X1 。 (一1 .1 3 9 5 ) ( 3 .6 1 9 7 ) ( 0 .1 1 3 8 ) 以 X 2为 基 础 ,加 入 另一 个 变量 x1回归 。其 实 就 是 前 面 的 模 型 , R2=0 9 8 0 2 R F=4 4 4 .7 D. W . =0 .4 1 已检 验 出它 存 在 多 重 共 线 性 ,所 以剔 除 X 1 。作 Y对 X 2的 回归 , 4 . 模 型 检 验 结 果 为 ( 1 ) 、经济意义检验 一Βιβλιοθήκη 、模 型 的 构 建
论国内生产总值与财政支出总额关系的分析推荐文档

国内生产总值与财政支出总额关系的分析摘要:许多文献已经论证过财政政策在实现经济长期增长中的作用,我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财政支出结构角度分析我国政府财政支出和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关关系,研究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同时,尝试探讨存在财政风险和积极财政政策淡出的情况下,应该如何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积极的财政政策应怎么样淡出,以避免财政风险的扩大,并进一步提出相关的建议。
我们此次是采用时间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财政支出总额对GDP的影响。
关键词: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支出总额时间序列分析一、引言财政支出与GDP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界关注的话题。
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提出了财政支出乘数理论,认为在有效的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增加政府支出,扩大社会总需求,从而减少失业,促进经济的增长;当需求过大时,通过减少财政支出抑制社会总需求,以实现供求平衡,促进经济的稳定和增长。
随着新增长理论的出现,一部分经济学家认为政府可以实行一定的财政支出政策和税收政策,促进技术的进步,从而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已经有许多的文献研究了财政支出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更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
财政支出也称公共财政支出,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而进行的财政资金的支付。
财政支出是国家将通过各种形式筹集上来的财政收入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它是整个财务分配活动的第二阶段。
财政支出增长的原因有经济原因、政治原因,社会性原因和国际关系等。
经济增长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货币政策由国家统一实施,对于地方政府财政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是地方政府效能的一种体现。
财政政策的核心是通过政府的收入和支出调节有效需求,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
浅析GDP与财政收入的关系

(一)优化税制结构,完善税种
(二)从增强效益入手,推动经济较快发展 以扩大财政收入基础
(三)保障社会公共需求,保持合理的财政 支出结构
(四)降低非税收入比重,逐步将预算外资 金纳入预算管理
(五)加强税收征管,合理确定收入计划和 考核指标
参考文献
[1]帕斯卡尔拜伊,阿莱因穆尼耶,黄语生.增长模式 与工业化的历史[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1997(4)
表2
近年来我国GDP与财政收入变动情况表
GDP
财政收入
税收收入
非税收入
年度
总量(亿 元)
增速(%) 总量(亿元) 增速(%)
总量(亿 元)
增速(%)
总量(亿 元)
增速(%)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曲振涛,丁树彬,王曙光.2002《关于财政收入与国 内生产总值的研究》,《商业研究》第5期
[3]郭庆旺,吕冰洋,张德勇.财政支出与结构与经济 增长[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11): 5-12
[4]李德森,许光建.中国税收增长快于经济增长的原 因讨论综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12)
17.8 204.16 123.8
18.7 6909.82
14.4 498.17 144.0
16.8 8234.04
19.2 417.10 -16.3
14.2 9262.80
12.5 613.15
47.0
15.9 10682.58
15.3 761.50
24.2
17.0 12581.51
财政支出与GDP的规模和结构关系的研究

.财政支出与GDP的规模和结构关系的研究——基于我国1978~2005样本数据的实证分析摘要:从世界各国的实践考察中可以发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国家职能呈现日益扩张的趋势,社会共同需要的范围与总量也在不断增长,在质的方面已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导致了政府财政支出规模的扩张,并表现为公共支出不断增长的特征。
关键字:财政支出增长;规模;结构;实证分析一、引言:就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财政支出增长的趋势具有普遍性。
各国财政支出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特别是财政支出绝对数量于动态相对量的名义增长和实质增长比较明显。
例如美国的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1935年的 9.3%到1990年的21%:财政支出总量,1935年的64.12亿美元1990年的11518.48亿美元,除去物价因素财政支出绝对增长为180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财政支出也呈现出快速上涨趋势(图一所示)。
财政支出额从改革开放初的1122.09亿元,到2004年的28486.89亿元,绝对规模增长了近26倍,平均每年增长1052.49亿元,特别是1996年后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名义年均增长超过10%(1991-1996的高增长是由于高通货膨胀率导致的)。
于同期的GDP名义增长率相比,平均高出7.3个百分点,其中1999年最高,高达17.3个百分点。
为了消除支出增长种的价格因素对变化的影响,通过GDP缩减指数对名义GDP进行了通胀缩减,从缩减后的增长率看,财政支出的增长也是快速的。
1998-2002年期间财政支出平均实际增长率高达19%。
图一二、理论回顾:为了寻求影响公共支出规模不断扩大的原因,一个多世纪以来,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其中一些有代表性的理论成果对各国人士与研究财政支出规模的确定具有长期的影响,并已成为财政支出规模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1、瓦格纳法则:瓦格纳最早对公共支出规模不断扩大、数额不断增长进行研究,并提出这种现象已具有一定规律性的是19世纪德国的社会政策财政论的代表人物瓦格纳。
财政支出与GDP的关

财政支出与GDP的关财政支出与GDP的关系导言:财政支出和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构成经济体系的两个重要因素,它们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财政支出和GDP之间的关联,并分析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财政支出的定义和作用财政支出是指政府为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而进行的资金投入,包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和健康等领域的开支。
财政支出在经济中起着重要的推动和调控作用。
1.1 经济刺激财政支出可以通过增加政府开支和投资,来刺激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的创建。
政府的投资支出可以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链效应,促进经济的全面增长。
1.2 社会公共服务提供财政支出还用于提供社会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卫生和文化等领域。
政府通过投入资金,改善基础设施、提高教育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国民生活水平和福利待遇,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
二、GDP的定义和意义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指标,是一个国家生产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值。
GDP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力和发展水平。
GDP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经济的增长或衰退状况。
2.1 经济增长的衡量指标GDP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的经济实力和增长速度。
通过观察GDP的变化,我们可以了解经济的健康状况和发展趋势。
2.2 经济政策制定的依据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时,常常需根据GDP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和预测。
通过监测GDP的增长率和趋势,政府能够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以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
三、财政支出与GDP的关联分析财政支出和GDP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3.1 财政支出对GDP的推动作用财政支出通过促进投资和消费,刺激需求的增加,从而对GDP的增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可以提高国内消费和投资水平,从而激励经济的增长。
3.2 GDP对财政支出的影响GDP的规模和增长率直接影响财政收入的水平。
GDP增长导致财政收入增加,使得政府能够有更多的财力进行支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政支出与GDP的关系周方召2004-05-13 16:35摘要:许多文献已论证财政政策在实现经济长期增长中的作用,我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财政支出结构角度分析我国政府财政支出和GDP的相关关系,研究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同时,尝试探讨存在财政风险和积极财政政策淡出的情况下,应该如何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积极的财政政策应怎么样淡出,以避免财政风险的扩大,并进一步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财政支出;GDP;经济增长;财政风险Abstract:Many documents have already proved the role of fiscal policy on accomplishing economic growth, we analyse the relev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our government financial expenditure and GDP from the structural angle of expenditure on the basis of what forefather’s study, and study the facilitation to the economic growth of financial expenditure. Besides, we try to probe into at the situations of financial risks, how to optimize the structure of expenditure, avoid the enlargement of the financial risk, and put forward the relevant suggestion further.Keywords: financial expenditure; GDP; economic growth; financial risk一、文献回顾一国经济增长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财政政策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政策工具更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目前要求积极财政政策淡出的情况下,本文的分析主要集中在政府财政支出方面。
凯恩斯主义者运用IS-LM模型并依据存在的流动性陷阱、投资陷阱、工资刚性等前提条件阐明积极财政政策增长效应,不过,凯恩斯主义关于积极财政政策的增长效应只是一种短期效应,认为政府财政支出对于GDP的增长存在着乘数的效应,但是这种增长只是短期的,在长期的范围内财政政策是无效的。
进入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新增长理论的出现,一部分经济学家认为政府可以实行一定的财政支出政策和税收政策,促进技术的进步,从而可以促进经济的长期增长。
已经有许多的文献研究了财政支出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Arrow和Kurz(1970)将政府公共投资支出作为生产函数的自变量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框架下研究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Aschansuer和Greenwood(1985)认为应该对直接进入到家庭效用函数的公共物品和服务,以及那些能够促进私人部门生产的公共支出进行区分,认为前者中包括了大多数的政府消费性支出,这部分支出对于经济的增长有负效应。
巴罗和萨拉.伊.马丁(Barro,R&Xavier Sala-IMatin,1992)分别撰文论证了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正效应。
S.Devarajan,V.Swaroop和邹恒甫(1996)同样在“AK”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政府在教育、交通、国防上的支出对社会福利和经济增长的影响,他们通过使用43个发展中国家20年的数据,得出提高政府支出中的经常性支出的份额会对经济的增长有显著的正效应,而总支出中的资本性支出的份额对经济的增长有负效应。
阿尔弗雷德?格雷纳(Alfred Greiner,1996)在其著作《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中将财政政策对经济内生增长的作用途径总结为以下五个方面:线性生产技术,外溢效应(Spillover),生产性公共资本(Public Infrastructure),人力资本投资,研究与开发,认为在一定条件下政府公共支出对以上五个方面都有正的效应。
他强调,如果增发国债扩大政府支出选择的是公共消费和转移支付等非生产性支出,那么积极财政政策会降低经济增长率;如果增发国债扩大政府公共支出选择的是公共基础设施、教育、国防等生产性支出,则积极财政政策会产生正的经济增长效应。
此外,一些国外的学者也分别研究了一些特定的支出项目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以上的这些研究大致是沿用将政府的财政支出分成资本性和经常性两类性质不同的支出进行研究的。
本文试图从政府财政支出的特定构成入手,来研究我国的财政支出项目与GDP的关系。
分析财政支出的各个项目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找出有积极的正效应的项目来,并且分析当前财政支出的现状;同时探讨存在财政风险和财政政策淡出的情况下,对如何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出一些建议。
二、模型的构建(一)变量的定义考虑到财政变量与GDP之间可能存在的非线性关系,我们这里采用自然对数形式的经济和支出变量,其中y为历年GDP的自然对数,作为被解释变量;J为历年经济建设支出的自然对数,W为历年社会文教支出的自然对数,X为历年行政管理支出的自然对数,Q为历年其他项目支出的自然对数,这些作为解释变量。
(二)样本数据的选择我们以2002年版的《中国统计年鉴》为资料来源,使用了1990-2001年的财政支出职能结构的分类数据和历年的GDP为样本区间,对我国财政支出与GDP之间的关系做实证分析。
(三)经济计量模型的建立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建立如下的经济计量模型:y=A+β1lnJ+β2lnW+β3lnX+β4lnQ+u (1)三、相关性及其检验用最小二乘法(OLS)估计上述的模型,得到的回归结果见表(1)。
回归结果表(1)变量名称相关系数T检验R2β1 0.167 0.744 0.941β2 0.039 0.171β3 -0.066 -0.782β4 -0.024 -0.391从表1可见,方程的拟合度比较高,显著性也比较好。
经济建设费用和社会文教费用的产出弹性分别为EJ=0.167,Ew=0.039,与被解释变量GDP呈正相关关系,这与前面的文献回顾谈到的结果相同,行政管理费用和其他费用支出的产出弹性分别为Ex=-0.066, EQ=-0.024,与被解释变量呈现负相关关系。
在这几个变量中经济建设费用支出的显著性为最强,其次是社会文教费用支出。
因为以上的模型是对数形式的,各个变量的系数表示的是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弹性,所以我们可以知道,经济建设支出增加1%,GDP大致上可以增加0.167%,社会文教支出增加1%,GDP大致可以增加0.039%。
由于所选的数据比较少,所以得到的结果可能存在着偏差,但是基本的方法和结论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三、政府财政支出与GDP关系的结论(一)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从以上的结果和检验可以看出,经济建设和社会文教支出与GDP的增长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根据乘数理论,这种购买性的财政支出对于国民收入的增长有倍数的促进作用。
根据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如果财政支出适用于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那么它能更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但是实际上并不可能存在这种倍数增长的作用。
因为政府的财政支出对于私人的支出存在着一定的挤出作用,从而不存在理论分析的那种结果。
虽然实际的财政支出并不能取得像凯恩斯乘数那样的理论上的效用,但是在我国现阶段政府的财政支出仍然对GDP的增长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从总体上说仍然是比较低的,需要政府财政支出的地方还有很多。
我们的公用事业和基础建设投资的需求还很大,在公共物品提供的数量和质量方面还存在着比较大的不足。
所以,必要的政府财政支出在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文教科卫等方面还有一定的投入需要,我国目前的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应加大对社会文教科卫方面的支出。
尤其是应该加大对社会文教费用的支出,但是我们也看到这种投入的随机性比较强,没有长期持续地大力发展社会文教事业,改革开放二十年中,社会文教费用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变化就有三个不同的下降和上升的趋势。
我国政府对于社会文教的财政投入是有正面效应的。
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我们更应该增加人力资本的支出、促进技术进步,从而提高其对于经济增长的长期促进作用。
而对于基础设施投入的资金,笔者认为应作为在建项目的后续资金,而不应再增加对新项目的投资,因为这会导致盲目的重复建设。
总的说来,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文教支出能够促进经济增长。
(二)考虑财政风险的财政支出政策财政支出是根据国家职能的需要,通过财政分配渠道,对政府集中的财政资金进行有计划的再分配。
财政支出的风险是指能够满足财政职能所需财力的可能及安排各项开支的结果与欲实现目标的差异。
我国目前处于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许多的领域都需要财政投入,因此,财政担负着比一般市场经济国家的财政更为重要的使命。
近年来财政收入虽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但是由于财政支出刚性较强,社会发展对财政支出的需求呈上升的趋势,财政收支的缺口会越来越大,国家财政赤字和债务负担高居不下。
这种情况必然也同时带来支出结构不合理的矛盾。
因此应当研究财政支出的风险,协调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经济起飞之前的准备阶段,这就要求我国财政支出能够优化结构保持经济持续增长,以适应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同时维持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
从长期来说,促进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增长以及保持财政的可持续性发展,就成为我国财政工作的两项根本任务。
在通过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应注意保持适度的财政支出规模,不能总是持续的使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外在的刺激经济增长,只有保持适度的政府支出并且优化支出结构,这样才能保证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最有效率,才能促进内生经济增长。
前几年我国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是在面对亚洲金融危机和我国国内市场内需不足等特定的国际国内经济背景下进行的,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但是这种支出的扩张,是以赤字率和债务率的提高为前提的,这样会加大财政风险,同时也会抑制经济增长的内生性。
因此,保持财政支出的适度规模,调整好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至关重要。
在积极财政淡出的情况下,注意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减少直接的财政干预经济的方式,适当增加对人力资本教育和公共财政的支出。
参考文献:1. Arrow, K. J. and M. Kurz (1970): Public Investment, the Rate of Return, and Optimal Fiscal Policy, John Hopking Press.2. S.Devarajan,V.Swaroop,H.Zou,The composition of public expenditure and economic growth,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1996)3. Aschauer,D.A(1989),Is public expenditure productive?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4. Alfred Greiner (1996):Fiscal Policy and Economic Growth, Ashgate Publishing Ltd Press5. 罗伯特?M?索洛著(1991),《经济增长因素分析》,中译本,商务印书馆6. 王美涵著(1999),《中国财政风险实证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7. 郭杰(2003),《政府支出对GDP的影响》,《经济观察》来源: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