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鸟》阅读推介课 读书交流教学设计
青鸟课外阅读教学设计

青鸟课外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帮助他们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选取一篇适合年龄段的短篇小说进行阅读,并通过相关的讨论和练习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深入理解。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发学生对阅读话题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动力。
可以使用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或者有趣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预习:在进行正式阅读之前,让学生先简单浏览文章的标题、段落开头和结尾,并提出他们的猜测和预测。
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前获取文章的大致主题和结构。
3. 阅读指导:向学生介绍一些阅读技巧和策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意义。
例如,提醒学生注意关键词、查找上下文线索、猜测词义等。
4.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讨论文章的主要内容、故事情节和角色发展。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观点,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和分析。
5. 全班讨论:将各小组的讨论结果整合起来,进行全班讨论。
学生可以就文章的主题、作者的写作手法以及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发表个人观点,并通过与其他同学的交流,扩展自己的思路。
6. 扩展活动: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以提供一些扩展活动,如要求学生重新编写故事结局、设计新的角色、写一篇类似的文章等。
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7. 总结和反思:在教学的最后,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思考、回顾他们在本节课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让学生反思自己的阅读体验,分享对阅读的新认识和收获。
评估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讨论的质量以及他们的个人作品等来进行评估。
同时,在课后可以布置一些相关的阅读作业或者小测验,以检验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资源:1.选取适合学生年龄段的短篇小说,可从教材中选取,也可以自己寻找其他相关内容。
2.准备讨论活动所需的分组材料、讨论问题等。
青鸟教学设计

青鸟教学设计《青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青鸟》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2)学生能够分析《青鸟》中的人物形象和象征意义。
(3)学生能够提高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活动,让学生深入理解《青鸟》的内涵。
(2)通过角色扮演、写作等活动,让学生体验《青鸟》的情感和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让学生感受《青鸟》中所传达的幸福、勇气、责任等价值观。
(2)让学生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1)理解《青鸟》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2)分析《青鸟》中的人物形象和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 (1)理解《青鸟》中的象征意义。
(2)体验《青鸟》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师通过讲解《青鸟》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象征意义等,让学生对《青鸟》有初步的了解。
讨论法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青鸟》中的问题,如幸福的含义、勇气的重要性等,让学生深入思考《青鸟》的内涵。
分析法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青鸟》中的人物形象、象征意义等,让学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体验法 教师通过角色扮演、写作等活动,让学生体验《青鸟》的情感和思想,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青鸟》。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幸福的视频,让学生思考幸福的含义。
(2)教师引出《青鸟》,让学生了解《青鸟》是一部关于幸福的童话故事。
讲授新课 (1)教师讲解《青鸟》的故事情节,让学生了解《青鸟》的主要内容。
(2)教师讲解《青鸟》中的人物形象,让学生了解《青鸟》中的主要人物。
(3)教师讲解《青鸟》中的象征意义,让学生了解《青鸟》中的象征意义。
1. 2. 3. 1. 2. 1. 2. 3. 4. 1. 2.课堂讨论 (1)教师组织学生讨论《青鸟》中的问题,如幸福的含义、勇气的重要性等,让学生深入思考《青鸟》的内涵。
(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青鸟》中的人物形象,让学生分析《青鸟》中的人物形象的特点和意义。
青鸟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青鸟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理解并掌握整本书的主要内容;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对阅读的主动性;3. 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提升文学素养;4. 培养学生的表达与交流能力,提高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安排:本节课以《青鸟》为教学材料,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整本书的内涵,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和技巧。
1. 导入(5分钟)在课堂上展示《青鸟》的封面图片,并引发学生对故事内容的兴趣。
通过简短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你觉得这本书的故事是什么样的?”,“你对故事中的主人公有什么猜测?”等等。
2. 预读(10分钟)要求学生在课前阅读《青鸟》的前言和目录,并就个人所感所想记录下来。
然后,随机抽取几位学生分享自己的读书笔记和预测。
3. 阅读与理解(30分钟)学生开始阅读《青鸟》的第一章节。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多个停顿点,进行阅读引导和提问,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角色和主题等要素。
4. 小组合作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刚刚阅读的章节展开讨论。
老师可以给出一些开放性问题,如:“故事中的主人公面临了哪些挑战?你觉得他们如何应对?”等等。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进行互相交流和讨论。
5. 个人思考与写作(25分钟)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认为重要的情节或角色,写一篇简短的读后感。
鼓励学生在写作中表达个人的思考和感悟,同时提供必要的写作指导和范例。
老师可以在此环节进行个别指导和反馈。
6. 分享与总结(15分钟)请学生将自己的读后感分享给全班,鼓励大家就所读内容进行交流和互动。
根据学生的分享,教师可以进行总结,触发更深入的思考,并协助学生理解整本书的结构和主题。
7. 课堂延伸与拓展(10分钟)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批判思维,教师可提供相关的拓展资料和阅读建议,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更多相关背景信息,或推荐其他与《青鸟》类似的优秀文学作品。
《青鸟》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青鸟》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鸟》教学目标:1、认识青鸟这种动物2、让学生学会快速阅读法3、了解青鸟的象征意义教学重难点:了解青鸟的象征意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1、大家都认识哪些鸟啊?(学生回答,在他们回答后追问鸟羽毛的颜色)2、同学们介绍的鸟有这么多美丽的色彩,那么你们见过羽毛是青色的鸟吗?(学生回答。
他们可能说没见过)3、那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种鸟,它的羽毛是青色的。
(课件出示青鸟的图片)二、快速阅读1.拿出书,你最先了解到了什么?2.读书方法介绍。
(1)如果我们想快速了解故事内容,可以关注一下书的封面、封底、扉页等。
(2)作者、译者、书名、英文名、出版社、故事简介、人物表、目录。
3.人物表中黑色字体的人物是什么?了解主要人物形象,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静心阅读,拿出笔记本随时记录读书心得。
请同学们拿出《青鸟》这本童话书,快速地浏览一遍。
在看书的同时,注意思考这些问题:1、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讲述的是两个孩子寻找青鸟的故事。
)2、书中有哪些主要的人或物?(1)樵夫的孩子狄狄和芙狄。
(2)面包、糖、火、水、牛奶、猫、狗和光的灵魂。
(3)仙女与她的小女儿。
(4)思念之乡、夜宫、森林、墓地、幸福花园和未来王国。
(5)邻居贝尔兰戈太太与她的女儿。
(6)青鸟。
3、幸福是什么?到哪里才能找到幸福?作者这样说:大多数人从生到死,始终没有享受过近在他们身边的幸福。
真正的幸福乃是一颗无私的心所带给人的精神享受。
四、讨论与分享1、分享你最喜欢的章节与全班同学分享你为什么最喜欢这个章节?2、讨论青鸟的象征意义(1)作品通过寻找青鸟的故事歌颂同情与友爱、探索人类幸福的真谛。
(2)青鸟的形体、色彩都是不确定的,难以具体把握。
(3)它所象征的普通的欢乐与幸福,而是与悲天悯人的博爱情怀相伴,是人在一种崇高境界的感受。
(4)这种崇高境界不是理想状态中的,它就在每个人身边。
(5)除青鸟之外,剧中各种动植物、各种思想感情以至抽象概念和社会现象都拟人化了。
《青鸟阅读课》教案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青鸟》阅读推荐课
教学时间
主备人
蒋益柱606929课型
新授
第1课时总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难点: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
思考与调整
学习目标
一、导入
出示图片,这是什么?(青鸟)
大豕对它了解吗?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它。
我向大家推荐一本书《青鸟》。
二、作者介绍
梅特休克(1862-1949年),比利时法语作家、诗人,象征派戏剧的代表作豕。他的剧本充满诗意,可以称为诗剐。1889年,他发表诗集《暖房》和第一部剧本《玛兰纳公主》。1908年发表的六幕梦幻剧《青鸟》,是悔特林克戏剧的代表作,也是欧洲戏剧史上一部融神气、梦幻、象征于一炉的杰作,除《青鸟》夕卜,梅特林克的主要作品还有《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阿里亚娜与蓝胡子》、《莫娜•娃娜》和《圣安东的奇迹》等。1911年,由于他多方面的文学活动,尤其是他在戏剧方面的杰出贡献,梅特林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狄狄和美狄、仙女,还有光、狗狄洛、猫狄莱特、糖、面包、水、牛奶这些赋予了人的生命的物体。
(2)这些“人物”它们各有怎样的特点?为什么?
3、回顾《青鸟》中主人公所经历的站点。
(仙女思念之乡夜宫未来之国墓地森林)
二、学生回报,自己喜欢的早节或者早节中自己喜欢的段洛,和同学一起分享。
四、章节回顾。
重新寻找“青鸟”之旅。让幸福重新开遍我们的身边。
三、了解封面、目录、
你从封面上了解了哪些信息?
四、内容简介
《青鸟》是“比利时的莎士比亚”莫里斯•梅特林克的最著名的代表作。《青鸟》原是直到今天仍在舞台上演出的六幕梦幻剧。后经梅特林克冋意,由其妻乔治特•莱勃伦克将该剧改写成童话故事,以便更适合小读者阅读。中篇童话《青鸟》于1908年发表。作品讲述了两个伐木工人的孩子,代表人类寻找青鸟的过程。本书中,青鸟就是幸福的象征。通过他们一路上的经历,象征性地再现了迄今为止,人类为了寻找幸福所经历过的全部苦难。
2024年度《青鸟》阅读交流课课件

分析情节意义
探讨这些情节在故事中的 重要性,以及它们对人物 性格和故事发展的影响。
引导讨论
提出一些问题,引导读者 对这些关键情节进行讨论 和思考。
12
03 文学手法与技巧 欣赏
2024/2/2
13
象征主义在《青鸟》中运用
青鸟的象征意义
代表幸福、希望与追求, 是整部小说的核心象征。
01
莫里斯·梅特林克( 1862-1949),比利时 剧作家、诗人、散文家
2024/2/2
02
早期受象征主义影响, 后逐渐发展成具有独特 风格的象征派剧作家
03
代表作品包括《青鸟》 、《盲人》、《佩利亚 斯与梅丽桑德》等
4
04
创作历程中不断探索内 心世界的表达,以及人 类精神与自然的和谐共 生
《青鸟》创作背景及时代意义
写作手法的意义
这种写作手法不仅丰富了小说的艺术 表现力,还使得作品具有更深的哲理 性和思考性。
现实与梦幻的交织
小说中现实与梦幻相互穿插、交织, 使得故事情节更加跌宕起伏,引人入 胜。
2024/2/2
15
独特语言风格及其魅力
诗化的语言
作者采用诗化的语言,使得小说 充满了韵律美和节奏感。
形象生动的描绘
通过对人物、场景的细致描绘, 使得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
小说的魅力。
深刻隽永的哲理
小说中蕴含着许多深刻隽永的哲 理,使得作品具有很高的思想价
值和艺术价值。
2024/2/2
16
经典片段欣赏与解读
1 2
经典片段一
对青鸟的追寻与感悟,通过对主人公内心世界的 深入剖析,展现出人类对幸福的不懈追求。
经典片段二
青鸟课外阅读教学设计

协作完成教学 目标:教师团 队应紧密协作, 确保教学目标 的有效达成和 学生全面发展
的实现。
组织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和准备
组织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和准备:提前布置预习任务,引导学生了解课文背景和作者信息,为 课堂学习做好铺垫。
课堂讲解与互动:通过讲解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增强课堂互动性,提高学生 学习兴趣。
结合教材内容, 选择与课文主题 相关的阅读材料, 以加深学生对课 文的理解。
选取具有丰富语 言和思想内涵的 阅读材料,以提 高学生的阅读能 力和思想水平。
注重阅读材料的 多样性,包括不 同题材、体裁和 风格的文章,以 满足不同学生的 阅读需求。
制定个性化的阅读计划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选择适合 的阅读材料
结合评估结果反馈意见,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提高教学质量。
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缺乏实际操作和实践机会 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多样性和趣味性 课堂氛围不够活跃,学生参与度不高 评价方式过于传统,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估
结合学生反馈和评价结果调整教学方案和策略
了解学生对青鸟课外阅读的掌握情况 分析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 结合评价结果调整教学方案和策略 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小组合作与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个性化指导与反馈: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进行个性化指导,并及时给 予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教学反思与改 进
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
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了解学生对青鸟课外读物的掌握情况。 总结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分析哪些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 学习效果。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教学的满意度和改进建议。
《青鸟》阅读交流课

《青鸟》阅读交流课教学设计课标依据:《语文新课程标准》对阅读的总体目标要求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
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
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对于中年级段提出的具体阅读要求是:“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学情分析:作为四年级的同学,因为前期的阅读和积累,对于课外阅读的学习方法已能初步掌握,对于这一时段的孩子来讲,他们正处在自我意识萌发的阶段,所以对于童话故事的阅读他们除了比较感兴趣之外,更能通过故事的映射,文字的引导激发他们自我创编童话的兴趣。
本次童话故事主要是想通过迪迪兄妹寻找青鸟的过程告诉孩子就是追寻幸福和光明,映射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就是要告诉孩子们只要我们经常怀着美好的心愿,幸福就会拥抱每一个人。
教学目标:1.读懂书中故事,通过语言文字感知书中的人物形象,并通过对人物的喜好辨析能正确表达自己对人物的感情。
2.通过学生自己喜欢的选文的学习,交给学生精读的方法--通过具体词句感受人物性格,从而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并掌握童话的写作方法。
3.通过章节故事的品读,让学生懂得幸福无处不在,幸福就在身边,学会珍惜身边的幸福。
明白幸福不是一次获得就不再消失的,善良不是做一次好事就永远获得的。
4.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在日常生活中能积极主动地阅读,并从中获得愉悦的阅读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鸟》阅读推介课
教学目标:
1、初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学会读一本书。
2、培养对阅读的兴趣,能积极主动地阅读,从中获得愉悦的阅读体验。
3、了解《青鸟》的作者,以及作品的主要人物和内容。
教学重难点:
1、初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学会读一本书。
2、培养对阅读的兴趣,能积极主动地阅读,从中获得愉悦的阅读体验。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觉得什么时候最幸福或者有什么让你幸福的事,为什么?
2、幸福是什么?刚才老师用这个问题问了好几个小朋友,他们的答案都各不相同。
其实呀,幸福是一种感觉,来的时候悄无声息,离开的时候也不留痕迹,但你却能从一句问候、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中感受到它的存在,温馨而又甜美,简单而又深刻。
今天老师想带大家一起去寻找幸福的踪迹,沐浴幸福的甘露。
二、浏览书本封面,指导阅读方法
1、指导看封面
这本书的封面特别漂亮,我发现有的小朋友刚拿到书,就被封面吸引住了,能说说看你们看到了什么吗?(相机指导书名,作者,翻译者,出版社)引导孩子描述封面上青鸟的样子。
从封面上我们看到了青鸟的样子,那么这本书为什么以“青鸟”为题目,到底讲的是什么故事呢?
2、了解故事梗概
一节课的时间我们小朋友一定来不及看完整本书,那我们怎样快速了解这本书所讲的内容呢?其实书本已经给出了现成的答案,看谁最先找到。
(指名读封面反面的故事简介)
“在一个奇妙的平安夜,一个仙女从天而降,请求蒂蒂尔和米蒂尔兄妹俩帮她寻找象征幸福的青鸟。
于是,两个孩子便开始了一段神奇的旅程。
他们穿越迷雾森林,在回忆国见到了已经故去的亲人;他们勇闯夜宫,为了找到青鸟而开启一扇扇恐怖的大门;在奇异的未来国,他们又与时间进行了一场疯狂的赛跑……
这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梅特林克的传世之作,被誉为富有诗情画意和象征主义的童话。
全书充满了童话般的优美诗意,又蕴含着深邃的哲理意味,具有很高的艺术魅力!”
《青鸟》这个童话故事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具有很强的梦幻色彩,深受读者的喜爱,我们的作者是怎样写出这么优秀的作品的呢?
3、认识作者
作者简介:莫里斯·梅特林克,比利时剧作家、散文家、诗人,191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青鸟》、《群盲》、《花的智慧》等。
(相机补充一些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莫言,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罗曼·罗兰)
默读具体介绍(了解作者创作的背景和环境影响;创作思想的转换——摆脱原有的悲观主义思想,转而探索生命的奥秘与哲理)总结:一本书的封面既起着美化书本和保护书芯的作用,又能让我们快速了解书本的作者以及主要内容。
所以当我们刚拿到一本书不要急着翻看里面的内容,而要认真的阅读封面,一定会有所收获。
三、走进童话故事,整体感知内容
1、当我们在比较短的时间里不能阅读一整本书,除了浏览封面,还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来读,从哪里选择呢?(目录)目录是书本内容的高度浓缩,相当于文章的小题目,通过看目录,就能把书读薄了,看这本书的目录,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归纳出本书的目录基本以地点命名)
从目录中我们知道了文中的主人公去了哪些地方呢?读目录
2、在这个童话故事中,出现了哪些人物?四人小组活动一起寻找。
指名几组派代表说,其他学生补充,提示学生重复的不用再说。
(相机出示:蒂蒂尔、米蒂尔、蓓丽吕娜仙女、光神、时间神、猫、狗、面包、水、火、牛奶……)
3、阅读第一章“小屋奇遇”,图片激趣:让我们翻开到第10页,
看看上面的插图,认识一下故事的主人公。
谁能先用自己的话说说你所看到的,猜猜图片上的人物分别叫什么?
(1)文中又是怎样描写他们的?
指名朗读:哥哥蒂蒂尔是个勇敢而活泼的小男子汉。
他有一头乌黑的卷发,一双大眼睛里总流露出惹人喜爱的笑意。
每当爸爸去大森林里伐木时,蒂蒂尔总要跟在后头,他才不怕会遇到危险呢!森林中的蝴蝶和鸟儿都是他要好的伙伴,他和它们一起,蹦啊跳啊,别提多开心了。
妹妹米蒂尔则是个温柔善良的小姑娘。
虽然她常穿着打过补丁的衣服,但看上去总是那么干净,那么整洁,加之她心地善良,所以大家都很喜爱她。
米蒂尔有一张雪白的脸蛋和一双清澈的眼睛。
与哥哥比起来,她显得有些胆小害羞。
要知道,哥哥可是她最崇拜的人呢!她总爱跟在哥哥身后,无论去哪儿,都一步不离。
(2)哥哥蒂蒂尔手中的帽子是哪儿来的?有什么作用呢?
仙女蓓丽吕娜的礼物当然非比寻常——这是一顶绿色的小帽子,上面镶了一颗闪闪发光的钻石。
只要按下钻石,就能看到一切事物的本质;向右转动钻石,可以看到过去的事;向左转动钻石,可以看到未来的事。
(3)仙女为什么要送给他这顶帽子?
“……所以我才需要你们帮我找来。
这全是为了我的女儿,她现在病得很重,她需要一只青鸟,只有青鸟可以带给她幸福。
”
四、设疑激趣,主动阅读
那么我们故事中的蒂蒂尔和米蒂尔兄妹俩最终找到青鸟了吗?他们在寻找的过程中又去了哪些地方?经历了哪些事情?
请同学们从这本书中找寻答案吧,课后请你们细细品读这本书,相信你们一定有不少收获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