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地播种技术

合集下载

桔梗:整地、播种、育苗、移栽

桔梗:整地、播种、育苗、移栽

桔梗:整地、播种、育苗、移栽
一、选地整地
选择阳光充足、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地块。

选地后,每亩施土杂肥或圈肥3000kg,加过磷酸钙和饼肥各50kg或磷酸二铵15kg,匀撒于地内,深耕土壤35cm,整平耙细,做1m宽平畦,长短以地形而定。

二、繁殖方式
(一)采用种子繁殖:生长期2年。

生产中一般采用直播。

桔梗种子细小,千粒重1.5g,发芽率85%,在温度18~25°C、湿度足够的情况下,播后10~15天出苗。

冬播:冬播于11月份~次年1月份。

一般采用撒播。

播时将种子用潮细沙土拌匀(比例为1盆土拌0.3kg种子)撒于畦面上,用扫帚轻扫一遍,以不见种子为度,稍作震压。

翌年春,出苗早齐。

(二)育苗移栽:生长期1年。

1、育苗:桔梗育苗移栽一般在4~6月份均可,过早,由于桔梗苗小影响苗的质量,过晚苗大影响移栽,一般亩用种量10~12kg。

具体方法:选择土地既不能在高坡也不能在低洼田块,最好选择排水良好的田块,土地要精耕细作,施足底肥,最好深翻一尺半以上,整好畦面,以利干旱时喷灌水用,而后将桔梗种子拌好细土均匀地撒播,上面稍作震压,覆盖杂草,保持土壤湿润,一般10~12天即可出苗,待出齐苗后,选择雨天除去覆盖物,以利幼苗生长。

2、移栽:生长期1年。

于当年秋冬季至翌年春季萌芽前进行,选择1年生直条桔梗苗,大、小分级,分别栽植。

栽植时,在整好的栽植地上,按行距20cm开深25cm的沟,然后将桔梗苗呈75度角斜插沟内,按株距6~8cm,覆土压实,覆土应略高于苗头3cm为度。

秋收整地播种关键技术

秋收整地播种关键技术

秋收整地播种关键技术秋收整地播种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关乎到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在秋收整地播种过程中,有许多关键技术需要掌握和应用,以确保农作物的良好生长和丰收。

一、土壤调理技术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基础,土壤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秋收整地播种前,需要对土壤进行调理,主要包括翻耕、松土和施肥等工作。

翻耕可以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促进根系的生长和发育;松土可以打散土壤颗粒,增加土壤的肥力和保水性;施肥则可以为作物提供充足的养分,促进作物的生长。

二、播种技术播种是秋收整地的关键环节之一,直接影响到作物的出苗率和均匀度。

在播种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根据作物的生长习性和气候条件确定最佳播种期;二是选择合适的播种深度,不同作物对播种深度有不同的要求;三是保证播种的均匀性,可以利用播种机具进行机械化播种,也可以采用人工播种,但要保持一定的密度和均匀性。

三、种子处理技术种子是农作物生长的起点,种子的品质和处理对作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影响。

在秋收整地播种前,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对种子进行处理,如种子消毒、浸种、催芽等。

种子消毒可以防治病虫害,保证作物的健康生长;浸种可以提高种子的出苗率和抗逆能力;催芽则可以促进种子的发芽和生长。

四、水肥管理技术水肥是作物生长不可或缺的因素,合理的水肥管理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在秋收整地播种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合理浇水,根据作物的需水量和土壤的湿度确定浇水的时间和量;二是科学施肥,根据作物的养分需求和土壤的肥力状况进行施肥,同时注意施肥的方式和时机。

五、病虫害防治技术病虫害是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主要威胁,对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在秋收整地播种前,需要采取一些措施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如清除田间杂草、翻耕土壤、合理选择农药等。

此外,还可以采用防治措施的综合配套,如轮作、间作、疏果等,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秋收整地播种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掌握和应用关键技术,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大田高标准春整地和播种作业技术要点

大田高标准春整地和播种作业技术要点

大田高标准春整地和播种作业技术要点一、整地技术1.选择地块:选择土层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地作为播种地块,避免选择土质黏重、排水不畅的地块。

2.土壤调理:在整地前,对土壤进行调理,包括施入有机肥、翻耕土壤、调整土壤酸碱度等工作,以保证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

3.整地深度:根据作物的生长特点和根系深度,确定整地深度,通常以20-30厘米为宜。

深度不足会限制作物的根系发育,深度过深则容易影响土壤结构。

4.机械整地:采用机械化耕作设备进行整地作业,保证整地深度和均匀性,提高整地效率和质量。

5.整地平整:整地后应对土地进行平整,消除土壤表面的高低不平,以便后续的播种作业。

二、播种作业技术1.选择品种: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选择适合的作物品种进行播种,确保作物在生长期间能够获得良好的生长环境。

2.播种密度:根据作物的生长特点和株型结构,确定播种密度,保证作物在生长期间有足够的空间和养分供应。

3.播种时间: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作物生长周期,确定最佳的播种时间,避免遭受低温、水浸等不利的气候影响。

4.播种深度:根据作物的种子大小和发芽特点,确定播种深度,保证种子充分接触土壤,并获得充足的养分和水分。

5.播种方式:根据作物的播种特点和种子的形态,选择适当的播种方式,包括直播、穴播、撒播等,保证播种效果和播种均匀性。

三、技术要点1.选择适合的耕作设备:根据地块的规模和土壤特点,选择适合的耕作设备进行整地和播种作业,提高作业效率和质量。

2.注意耕作深度:整地深度和播种深度是影响作物生长的关键因素,因此在作业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耕作深度,保证作物的生长需求。

3.合理施肥:施肥是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需求,合理施入有机肥和化肥,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4.保持土壤湿润:播种后要及时进行灌溉,保持土壤的湿润度,促进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的生长,避免因土壤干旱导致的生长不良。

5.注意病虫防治:播种后的作物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因此要及时采取病虫防治措施,保证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稻茬小麦规范化整地播种技术规程

稻茬小麦规范化整地播种技术规程

DB51/T 2748—2021 稻茬小麦规范化整地播种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稻茬小麦整地播种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和主要技术措施。

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稻茬小麦和长江流域类似生态区的稻茬小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 499 旋耕机作业质量NY/T 500 秸秆粉碎还田机作业质量NY/T 739 谷物播种机械作业质量NY/T 1997 除草剂安全使用技术规范通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稻茬小麦 wheat following rice in a rice-wheat cropping system水稻收获后种植的小麦。

3.2免耕露播覆草栽培技术 surface sowing and rice straw mulching under zero-tillage免耕条件下,采用半机械化免耕播种机将小麦种子播在地表,之后覆盖稻草的种植方式。

3.3免耕带旋播种技术 strip-till sowing under zero-tillage免耕条件下,采用免耕带旋播种机播种小麦的技术。

3.4耕翻播种技术 wheat sowing under rotary tillage or plowing condition旋耕或翻耕整地后进行小麦机械播种的技术。

4 基本要求4.1品种选用适宜当地气候生态条件、耐低温、抗穗发芽和赤霉病的品种。

种子质量应符合GB/T 4404.1的规定。

4.2肥料应符合NY/T 496的规定。

4.3除草剂应符合NY/T 1997的规定。

灌溉水4.4应符合GB 5084的规定。

大田高标准春整地和播种作业技术要点

大田高标准春整地和播种作业技术要点

大田高标准春整地和播种作业技术要点一、春整地技术要点1. 土壤环境调理春季整地前,首先要对土壤环境进行调理。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施肥、施磷、施钾等土壤调理工作,以保证土壤的肥力和养分丰富,并提高作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在土壤酸碱度、有机质含量、矿质元素含量等方面进行调查,调整土壤的PH值及其他相关指标,保持土壤的适宜状态。

2. 土壤翻耕春季整地作业的关键环节是土壤的翻耕。

翻耕要选用合适的机械设备,如旋耕机、翻耕机等进行操作,保证土壤充分松散,培肥均匀,有利于土壤的通气、保水和排水能力。

翻耕深度要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需要进行调整,一般普通作物翻耕深度为15-20厘米,果树翻耕深度为20-25厘米,蔬菜翻耕深度为10-15厘米。

3. 土壤养护春季整地后,要对土壤进行养护和保护工作,以保证土壤的肥力和持水性。

养护工作包括覆盖、浇水和施肥三个方面。

覆盖可采用秸秆、树叶等有机物料进行,保证土壤表面不受风化和水淋,有利于保水和通气。

浇水要注意均匀和适量,保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

施肥要根据作物的需要和土壤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并保证施肥的均匀性和适量性。

二、播种作业技术要点1. 选种和催芽在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选种和催芽处理。

选择寿命长、抗逆性强、产量高的优质种子进行播种,保证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催芽处理可采用温水浸种或温水培肥等方法进行处理,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生长速度。

2. 播种时间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对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般而言,北方地区播种时间为3-4月份,南方地区播种时间为2-3月份。

具体播种时间要根据作物的生长周期和气候条件进行选择,以保证种子的顺利发芽和生长。

3. 播种深度播种深度是影响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而言,播种深度为种子直径的2-3倍为宜。

播种时要保证种子和土壤的接触紧密,避免过浅或过深的播种深度,以减少幼苗的吸收和生长难度。

播种密度是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小麦整地播种质量提升技术

小麦整地播种质量提升技术

小麦整地播种质量提升技术1. 引言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对于确保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而小麦的整地播种质量直接影响着产量和品质。

为了提高小麦的整地播种质量,农业科学家们不断探索和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技术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些小麦整地播种质量提升技术,帮助农民朋友们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2. 土壤改良技术土壤是小麦生长的基础,土壤质量的提升对于小麦的生长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土壤改良技术:2.1. 有机肥的施用有机肥是一种天然的肥料,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持土壤湿度。

农民可以通过施用农家肥、畜禽粪便等有机肥料来改善土壤质量。

2.2. 绿肥的种植绿肥是一种短期生长的植物,可以通过种植绿肥来改善土壤质量。

常用的绿肥植物有豆类、苜蓿等,它们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和提高土壤肥力。

2.3. 秸秆还田秸秆还田是将庄稼的秸秆留在田地上,不进行清理和燃烧,直接还田。

这样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和提高土壤肥力。

3. 播种技术小麦的播种技术对于产量和品质也有很大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播种技术:3.1. 播种机的选择和调整农民在播种时应选择适合的播种机,并根据小麦的品种和土壤条件进行适当的调整。

播种机的选择和调整对于播种的均匀性和密度控制非常重要。

3.2. 播种深度的控制小麦的播种深度对于根系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播种深度应控制在2-4厘米之间,以保证种子能够顺利发芽并生根。

3.3. 播种时间的选择播种时间的选择对于小麦的生长和发育也有很大的影响。

一般来说,早春或秋季是小麦的适宜播种时间,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来确定最佳的播种时间。

4. 灌溉技术适当的灌溉技术对于小麦的生长和发育也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灌溉技术:4.1. 定量灌溉定量灌溉是根据小麦的需水量和土壤湿度来确定灌溉的量和频次。

农民可以通过土壤水分监测仪器来测量土壤湿度,以确保灌溉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小麦整地播种质量提升技术

小麦整地播种质量提升技术

小麦整地播种质量提升技术
小麦整地播种质量提升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土地改良:包括土壤调理、有机肥料施用、病虫害防治等措施,提高土壤肥力和抗逆性,增加小麦产量。

2. 良种选育:通过选育抗病虫害、高产、适应性强的小麦新品种,提高播种质量和产量。

3. 播种技术:采用专业的播种机械进行整地和播种,保证种子的均匀性和深度,提高小麦的群体育性和产量。

4. 施肥技术:合理施用化肥和有机肥,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小麦生长需求,科学施肥,提高小麦的养分吸收效率和产量。

5. 灌溉管理:合理控制灌溉水量和灌溉频率,避免水分过剩或不足对小麦生长产生影响,提高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

6. 病虫害防治:定期巡查和监测,采取合适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防止病虫害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7. 种植管理:包括及时除草、疏苗、追肥、及时修剪等措施,保证小麦群体的均匀性和生长发育的良好状态,提高产量和品质。

通过以上技术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提升小麦整地播种的质量和产量,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

秋收整地播种关键技术

秋收整地播种关键技术

秋收整地播种关键技术一、农田整地技术1. 土壤松软和平整:农田整地的首要任务是使土壤变得松软和平整。

通过翻耕、犁地、耙地等工具和操作,可以打翻土层,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

同时,平整的土壤可以提供良好的播种条件,使种子能够更好地接触土壤,并促进种子的发芽和生长。

2. 去除杂草和秸秆:在整地的过程中,要及时清除农田中的杂草和秸秆。

杂草会竞争养分、水分和阳光,对农作物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秸秆的残留会影响播种质量和作物的生长,容易导致种子发芽不良和病虫害的滋生。

3. 施肥和改良土壤:在整地过程中,可以适量施加有机肥料和化肥,以提供养分供给。

同时,可以根据土壤的特点和作物需求,进行土壤改良,如添加石灰调节酸碱度、施入有机物改善土壤结构等。

这些措施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性,为作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二、播种关键技术1. 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不同作物对播种时间有不同的要求。

一般来说,秋季播种的作物适合在天气适宜、温度适中的时候进行。

在选择播种时间时,需要考虑作物的生长周期、气候条件和土壤状况等因素。

2. 播种方式和密度:根据作物的特点和生长习性,选择合适的播种方式和密度。

常见的播种方式有直播和秧苗移植两种。

直播适合一些耐寒作物和早熟作物,而秧苗移植适合一些灌木类作物和需要较长生长周期的作物。

播种密度的选择要根据作物的品种、生长周期和土壤肥力等因素进行合理的调整。

3. 播种深度和覆土厚度:播种深度和覆土厚度是影响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播种深度要根据种子的大小和作物的要求进行调整,过浅容易导致幼苗倒伏,过深则会影响种子的发芽。

覆土厚度要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既要保护种子免受风吹日晒,又要保证光照和氧气的供应。

4. 水分管理:播种后的水分管理对作物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要根据作物的需水量和土壤的水分状况,合理浇水和灌溉。

一般来说,播种后的土壤要保持适度湿润,避免过湿或过干。

同时,要注意排水和防止水浸泡作物,以防止根部窒息和病害的滋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施足底肥
8
碎土保墒
9
二、土壤耕作质量检查
1、耕深及有无重耕或漏耕。
不漏耕,不留地头,不留地边。 检查翻耕深度、播前耙地、开沟深度等深度指标是否一致。 检查深度可在作业过程中进行,也可以在作业完成后,沿农田对 角线逐点(5点)检查。 重耕会造成地面不平,降低工效,增加能耗;漏耕则会使玉 米出苗不齐、生长不匀,增加田间管理的难度。 生产中如果出现大面积耕作深度不够和漏耕,则需返工。
13
4、整地过程中必须使畦土和粪充分混匀,否则苗生长 不齐,或造成烧苗情况。 5、播种时应防止种子的幼芽被风吹干或晒干,尤其采 用播种速度较慢的点播法时应特别注意。故一般生产 过程中将要播的种子放于水中,随播随从水中取出。 此外,播后应立即覆土。秋播的时正值雨季,要避开 暴雨播种。 6、播种后切忌漫灌,以免使表土形成硬盖,影响幼苗 正常出土。
14
3
重耙灭茬:灭除前作根茬,便于耕地。 施足底肥 深耕:耕深要求达到 25~35cm ,不漏耕,不留地头, 不留地边。 耙平:耙碎土块,碎土保墒,同时将地整平。 一定要选好农机具。目前常用的翻地机械有:覆带式 或轮式拖拉机或旋耕机。
4
重耙灭茬
5
(2)施足底肥
玉米播种前应施足底肥,底肥用量占全生育期 用量肥50%~60%,并且结合土壤肥力情况配合施用N、 P、K等肥料。生产上一般以有机肥、过磷酸钙 (15~25kg/亩、硫酸钾(7.5-10kg /亩)作基肥。
播前整地质量检查
1
玉米播种前,土壤耕作的任务是精细整地,为 提高播种质量奠定基础,为种子萌芽出苗创造 适宜的环境,争取在出苗时做到苗齐、苗匀、 苗壮。 一般要求播种区内地面平整,土壤松碎,无大 土块,表土层上虚下实。
2
一、实践操作
(一)整地技术
1、大田作物整地技术(以玉米为例) (1) 整地程序:前作收获后应立即灭茬,结合 施用有机肥进行深耕。 重耙灭茬→施足底肥→深耕→轻耙碎土耙 平→(旋耕)→待播。
10
2、整地质量要求
墒 平 松 碎 净 齐
11
(4)整地质量检查
现场观察玉米播种前的整地过程。按质量要求对已经 完成整地工序的地块进行质量检查。
12
三、注意事项
1、准备好整地播种质量检查用具:镐,锹,耙,皮尺, 卷尺,水桶,喷雾器,取土铲,记载簿等,联系好正在 进整地播种作业的田块。 2、整地时期:整地时要考虑前茬作物的收获时期。前茬 作物收获后尽早整地,干旱地区冬前深耕后应及时耙耢, 防止跑墒 ;春季耕宜浅不宜深,耕后立即耙耢,避免失 墒。 3、宜耕期:土壤过于粘重、含水量高的地块翻耕后会造 成大量“泥条”,应适当推迟整地时间;土壤过于干旱 的地块应先浇水后再翻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