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诗五首》课件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下《诗五首》ppt课件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 参
一、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岑参(715—770), 江陵(今湖 770), 江陵( 岑参(715 770 北江陵县)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 北江陵县)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 与高适齐名,并称为“高岑” 与高适齐名,并称为“高岑”,是边塞诗 派的重要作家。其诗早年以风格绮丽见长, 派的重要作家。其诗早年以风格绮丽见长, 后来历参戎幕,往来边陲,风格大变, 后来历参戎幕,往来边陲,风格大变,诗 中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 中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
白雪歌 送武判官归京
漫天大雪图(前10句) 遍 大 地 银 妆 飞 纷 受 雪 忍 寒 淡 以 天 奇 云 惨 冰 封 慨 别 难 雪 愁 沙 漠 感 饯 惆 怅 别 寓 雪 送 寄 设 宴 限 惜 无 依 图(
8句) 依
七、拓展阅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客舍青青柳色新, 客舍青青柳色新, 渭城朝雨浥轻尘。 渭城朝雨浥轻尘。 劝君更尽一杯酒,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西出阳关无故人。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将军角弓不得控, 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 都护铁衣冷难着。
岑 参
一、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岑参(715—770), 江陵(今湖 770), 江陵( 岑参(715 770 北江陵县)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 北江陵县)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 与高适齐名,并称为“高岑” 与高适齐名,并称为“高岑”,是边塞诗 派的重要作家。其诗早年以风格绮丽见长, 派的重要作家。其诗早年以风格绮丽见长, 后来历参戎幕,往来边陲,风格大变, 后来历参戎幕,往来边陲,风格大变,诗 中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 中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
白雪歌 送武判官归京
漫天大雪图(前10句) 遍 大 地 银 妆 飞 纷 受 雪 忍 寒 淡 以 天 奇 云 惨 冰 封 慨 别 难 雪 愁 沙 漠 感 饯 惆 怅 别 寓 雪 送 寄 设 宴 限 惜 无 依 图(
8句) 依
七、拓展阅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客舍青青柳色新, 客舍青青柳色新, 渭城朝雨浥轻尘。 渭城朝雨浥轻尘。 劝君更尽一杯酒,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西出阳关无故人。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将军角弓不得控, 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 都护铁衣冷难着。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30.诗5首ppt优质课件

解释: 居住在喧嚣的尘世,为什么生活是如此的平静、心灵是如 此的安宁呢?原来是自己保留着一颗远离俗世的心。这几句语 言朴实,却道出了他自己身居闹市、心灵宁静的心态。
ppt精品课件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解释: 自己在东篱下采菊,俯身看菊赏花,不经意间 看见了南山。七、八句写南山的优美景致:山中的 落日,回巢的飞鸟,都显得那样美妙,那么富有人 情,暗示诗人回归田园的怡然自得。
其五这一首的格调最为闲雅有致。Βιβλιοθήκη ppt精品课件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ppt精品课件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ppt精品课件
饮 酒(其五)
行路难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己亥杂诗
ppt精品课件
学习目标
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意境美,理解作 者的思想感情。 2. 品味诗句,了解诗歌情景交融、情趣盎然的特点,体会 诗歌不同的艺术风格。 3.朗读背诵五首诗,积累名句。
ppt精品课件
饮 酒(其 五)
ppt精品课件
己亥杂诗
龚自珍
ppt精品课件 背景 龚自珍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学家,道光十九年(1839),也 就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他已48岁,对清朝统治者大失所望,毅然 决然辞去官职,回归故里。一路上,他有所思,有所感,就用鸡毛 写在账簿纸上,投入一个竹筐里。后来共“得纸团三百十五枚,盖 作诗三百十五首也” ,这就是著名的《己亥杂诗》──那一年是己亥 年。 这首诗是《己亥杂诗》的第五首,写诗人离京的感受。虽然载 着“浩荡离愁”,却表示仍然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
ppt精品课件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解释: 自己在东篱下采菊,俯身看菊赏花,不经意间 看见了南山。七、八句写南山的优美景致:山中的 落日,回巢的飞鸟,都显得那样美妙,那么富有人 情,暗示诗人回归田园的怡然自得。
其五这一首的格调最为闲雅有致。Βιβλιοθήκη ppt精品课件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ppt精品课件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ppt精品课件
饮 酒(其五)
行路难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己亥杂诗
ppt精品课件
学习目标
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意境美,理解作 者的思想感情。 2. 品味诗句,了解诗歌情景交融、情趣盎然的特点,体会 诗歌不同的艺术风格。 3.朗读背诵五首诗,积累名句。
ppt精品课件
饮 酒(其 五)
ppt精品课件
己亥杂诗
龚自珍
ppt精品课件 背景 龚自珍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学家,道光十九年(1839),也 就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他已48岁,对清朝统治者大失所望,毅然 决然辞去官职,回归故里。一路上,他有所思,有所感,就用鸡毛 写在账簿纸上,投入一个竹筐里。后来共“得纸团三百十五枚,盖 作诗三百十五首也” ,这就是著名的《己亥杂诗》──那一年是己亥 年。 这首诗是《己亥杂诗》的第五首,写诗人离京的感受。虽然载 着“浩荡离愁”,却表示仍然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
诗五首课件1(47页PPT)(人教版八年级下)

诗五首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江南春》 《登飞来峰》 《望岳》 《观沧海》
李白 杜牧 王安石 杜甫 曹操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作者简介 - 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唐宗室,凉武昭王
九世孙,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甘肃天水 县),先世于隋末流徙中亚,诞生在中亚的碎叶 (前苏联)。五岁随父迁绵州的彰明县(四川江油) 清廉乡。青年时接近过戴天山的道士和纵横家赵蕤, 也受过儒家的影响。二十五岁“仗剑去国,辞亲远 游”,后寓居安陆。
• 自七十年代以来,中美两国关系总 地来说是向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的,但也不时地受到来自不同方面 的干扰。江主席两次引用“不畏浮 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诗 句,旨在中美双方要站得高,看得 远,把握住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着眼于两国关系大局,着眼于世界 大局、着眼于把一个繁荣、稳定、 和平的世界带入二十一世纪。
•
• 这是一首短短四句的抒情短章,感情的分量却相 当沉重。它一开头便择取两种富有地方特征的事 物,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 恻的气氛。杨花即柳絮。子规是杜鹃鸟的别名, 相传这种鸟是蜀王杜宇的精魂所化,鸣声异常凄 切动人。龙标在这里指王昌龄,以官名作为称呼 是唐以来文人中的一种风气。五溪在唐代,这一 带还被看作荒僻边远的不毛之地,也正是王昌龄 要去的贬所。读了这两句诗,我们不难想象出: 寄游在外的诗人,时当南国的暮春三月,眼前是 纷纷飘坠的柳絮,耳边是一声声杜鹃的悲啼。此 情此景,已够撩人愁思的了,何况又传来了好友 远谪的不幸消息?这起首二句看似平淡,实际却 包含着比较丰富的内容,起到多方面的作用:它 既写了时令,也写了气氛,既点明题目,又为下 二句抒情张本。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江南春》 《登飞来峰》 《望岳》 《观沧海》
李白 杜牧 王安石 杜甫 曹操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作者简介 - 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唐宗室,凉武昭王
九世孙,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甘肃天水 县),先世于隋末流徙中亚,诞生在中亚的碎叶 (前苏联)。五岁随父迁绵州的彰明县(四川江油) 清廉乡。青年时接近过戴天山的道士和纵横家赵蕤, 也受过儒家的影响。二十五岁“仗剑去国,辞亲远 游”,后寓居安陆。
• 自七十年代以来,中美两国关系总 地来说是向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的,但也不时地受到来自不同方面 的干扰。江主席两次引用“不畏浮 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诗 句,旨在中美双方要站得高,看得 远,把握住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着眼于两国关系大局,着眼于世界 大局、着眼于把一个繁荣、稳定、 和平的世界带入二十一世纪。
•
• 这是一首短短四句的抒情短章,感情的分量却相 当沉重。它一开头便择取两种富有地方特征的事 物,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 恻的气氛。杨花即柳絮。子规是杜鹃鸟的别名, 相传这种鸟是蜀王杜宇的精魂所化,鸣声异常凄 切动人。龙标在这里指王昌龄,以官名作为称呼 是唐以来文人中的一种风气。五溪在唐代,这一 带还被看作荒僻边远的不毛之地,也正是王昌龄 要去的贬所。读了这两句诗,我们不难想象出: 寄游在外的诗人,时当南国的暮春三月,眼前是 纷纷飘坠的柳絮,耳边是一声声杜鹃的悲啼。此 情此景,已够撩人愁思的了,何况又传来了好友 远谪的不幸消息?这起首二句看似平淡,实际却 包含着比较丰富的内容,起到多方面的作用:它 既写了时令,也写了气氛,既点明题目,又为下 二句抒情张本。
八年级语文下《诗五首》ppt课件(人教版)完美版

采菊 包 含 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 俗 然
然的情趣。自我高洁的 的 合
表现。悠然自得的心情 天 一
南为陶诗意境、风格的名句, 然 我
宋代大诗人苏轼赞叹:“因采菊见山, 的 合
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
意一
而王国维称其为“无我之境”,这时 趣 的
物我合一,浑然一体。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dǒ。u)十千: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一山斗。酒值十千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钱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据风《破史浪记-会-齐有太公时世,家直》 挂合云用帆这济两沧句海典。故,是
载,吕尚(姜太公)曾
在到渭周比水文边王喻垂,远钓 被大,重后用抱来遇 负得以实现
饮
酒
行茅 路屋
难 秋为
白 雪
风 所
己破 亥歌
歌 送 武 判 官
杂归
诗京
饮酒 陶渊明
朗 读 欣 赏
饮酒
陶渊明(365-427),一名 潜,字元亮,世号靖节先生。
陶渊明 东晋文学家。浔阳柴桑人。二
十九岁时开始出仕,任江州祭
酒,不久归隐。后陆续做过镇
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小官,过
着时隐时仕的生活。四十一岁
思考讨论
5、《饮酒》最后两句应怎样理解?
这两句说的是这里边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 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忘言”通俗地 说,就是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至情言语即无声”,这里强调一 个“真”字,指出辞官归隐乃是人生的真谛。
小结
在人境
(果) ←心远地自偏(因)
无车马喧
悠然 → 超脱尘俗,热爱自然、高洁
然的情趣。自我高洁的 的 合
表现。悠然自得的心情 天 一
南为陶诗意境、风格的名句, 然 我
宋代大诗人苏轼赞叹:“因采菊见山, 的 合
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
意一
而王国维称其为“无我之境”,这时 趣 的
物我合一,浑然一体。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dǒ。u)十千: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一山斗。酒值十千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钱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据风《破史浪记-会-齐有太公时世,家直》 挂合云用帆这济两沧句海典。故,是
载,吕尚(姜太公)曾
在到渭周比水文边王喻垂,远钓 被大,重后用抱来遇 负得以实现
饮
酒
行茅 路屋
难 秋为
白 雪
风 所
己破 亥歌
歌 送 武 判 官
杂归
诗京
饮酒 陶渊明
朗 读 欣 赏
饮酒
陶渊明(365-427),一名 潜,字元亮,世号靖节先生。
陶渊明 东晋文学家。浔阳柴桑人。二
十九岁时开始出仕,任江州祭
酒,不久归隐。后陆续做过镇
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小官,过
着时隐时仕的生活。四十一岁
思考讨论
5、《饮酒》最后两句应怎样理解?
这两句说的是这里边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 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忘言”通俗地 说,就是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至情言语即无声”,这里强调一 个“真”字,指出辞官归隐乃是人生的真谛。
小结
在人境
(果) ←心远地自偏(因)
无车马喧
悠然 → 超脱尘俗,热爱自然、高洁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诗词曲五首》ppt课件(52页)

❖ 咏史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类型。许 多咏史诗,不仅是对历史沧桑的歌咏,更包 孕了作者的认识和感情,即所谓名为咏史, 实为咏怀。在这首诗中,赤壁之战已不是作 者关注的重点,历史兴亡之感才是本诗所要 表达的情感,只是表现得形象含蓄而已。
扬
树”自比遭贬;“千帆过”与“万木春”则 比喻被贬后,新贵们仕途得意。但这两句诗
州
在客观上饱含着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充满
初
了哲理,或可理解为诗人心胸豁达。后人用
逢
பைடு நூலகம்
此诗句,并不和刘诗原意契合,而指新生事
席
物无比美好,社会总是向前发展。
上
4.结合诗题,说说尾联的用意。
见
回应题目,点明酬谢之意,答谢友人并与之共勉, 表现诗人虽遇挫折而意志不衰,积极乐观的思想
会关着二乔。 ❖ 这两句诗是说,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
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
❖ 历史上一般怎样评价赤壁之战? 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
周瑜火烧赤壁,是历史上以少
赤 胜多的著名战役,多赞美之词。诗 壁 人不以成败论英雄。认为赤壁之战
的胜利,不过是借助东风而已,有 很大的偶然性,否则就会有相反的 结果。
赠
境界。
首联:回顾贬谪生活 颔联:感慨世事变迁 颈联:预示发展前景 尾联:与友乐观共勉
坚定乐观 豁达进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 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 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 和乐观精神。
杜牧
杜 牧 (803—852) 晚唐诗人。字牧之。
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人。因晚年曾居长安城 南樊川别墅,后世因此 称之为“杜樊川”。与 李商隐齐名,并称“小 李杜”。
扬
树”自比遭贬;“千帆过”与“万木春”则 比喻被贬后,新贵们仕途得意。但这两句诗
州
在客观上饱含着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充满
初
了哲理,或可理解为诗人心胸豁达。后人用
逢
பைடு நூலகம்
此诗句,并不和刘诗原意契合,而指新生事
席
物无比美好,社会总是向前发展。
上
4.结合诗题,说说尾联的用意。
见
回应题目,点明酬谢之意,答谢友人并与之共勉, 表现诗人虽遇挫折而意志不衰,积极乐观的思想
会关着二乔。 ❖ 这两句诗是说,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
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
❖ 历史上一般怎样评价赤壁之战? 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
周瑜火烧赤壁,是历史上以少
赤 胜多的著名战役,多赞美之词。诗 壁 人不以成败论英雄。认为赤壁之战
的胜利,不过是借助东风而已,有 很大的偶然性,否则就会有相反的 结果。
赠
境界。
首联:回顾贬谪生活 颔联:感慨世事变迁 颈联:预示发展前景 尾联:与友乐观共勉
坚定乐观 豁达进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 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 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 和乐观精神。
杜牧
杜 牧 (803—852) 晚唐诗人。字牧之。
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人。因晚年曾居长安城 南樊川别墅,后世因此 称之为“杜樊川”。与 李商隐齐名,并称“小 李杜”。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诗五首》课件PPT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下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馀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A.“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写“田家”虽然贫困,但尚有 “丝”、“谷”可卖。 B.“眼前疮”和“心头肉”是比喻的写法,“眼前疮”喻眼前急难, “心头肉”喻“丝”、“谷”等农家命根。这两句入木三分地提 示出血淋淋的社会现实。 C.“绮罗筵”与“逃亡屋”构成鲜明对比,更增强了诗的艺术力量。 D.全诗言简意足,充满诗人对田家的同情、对君王的讽刺。
破前
动下厦
受突
安寒千
冻兀
如士万
死见
山俱间
亦此
。欢,
足屋
颜
!,
,
诗人推己及人,希冀“广厦千万间”,使“天下寒士俱欢 颜”,表达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
现实
水 到 渠 成
理想
秋风破屋 心情苦痛
风 白天 屋外 事
关
群童抢茅 无可奈何
心 自己 民
长夜沾湿 忧思不绝
雨 黑夜 屋内 人
推 己 及
对人生与社会态度。 D、 本诗是借惜别的话题, 以游仙诗的形式, 表现
诗人的政治态度和生活理想。
杜甫(712-770),字子美,因居少
陵,自称少陵布衣、少陵野老,因其做左拾 遗、检校工部员外郎,称杜拾遗、杜工部,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有 《杜工部集》,与李白并称“李杜”,又因 有别于杜牧,亦称“老杜”。杜甫生活在唐 王朝由盛转衰之时,其诗反映社会动乱和人 民疾苦,被称为“诗史”。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馀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A.“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写“田家”虽然贫困,但尚有 “丝”、“谷”可卖。 B.“眼前疮”和“心头肉”是比喻的写法,“眼前疮”喻眼前急难, “心头肉”喻“丝”、“谷”等农家命根。这两句入木三分地提 示出血淋淋的社会现实。 C.“绮罗筵”与“逃亡屋”构成鲜明对比,更增强了诗的艺术力量。 D.全诗言简意足,充满诗人对田家的同情、对君王的讽刺。
破前
动下厦
受突
安寒千
冻兀
如士万
死见
山俱间
亦此
。欢,
足屋
颜
!,
,
诗人推己及人,希冀“广厦千万间”,使“天下寒士俱欢 颜”,表达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
现实
水 到 渠 成
理想
秋风破屋 心情苦痛
风 白天 屋外 事
关
群童抢茅 无可奈何
心 自己 民
长夜沾湿 忧思不绝
雨 黑夜 屋内 人
推 己 及
对人生与社会态度。 D、 本诗是借惜别的话题, 以游仙诗的形式, 表现
诗人的政治态度和生活理想。
杜甫(712-770),字子美,因居少
陵,自称少陵布衣、少陵野老,因其做左拾 遗、检校工部员外郎,称杜拾遗、杜工部,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有 《杜工部集》,与李白并称“李杜”,又因 有别于杜牧,亦称“老杜”。杜甫生活在唐 王朝由盛转衰之时,其诗反映社会动乱和人 民疾苦,被称为“诗史”。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诗五首》课件PPT

2.语言表达与交流 4.增强形象思维能力 6.提升思维品质 8.鉴赏文学作品 10.传承中华文化 12.关注、参与当代文化
杜甫忧国忧民的诗歌名句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 而显得伟大 ,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系深深地 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朝代、人 类的器官和代表。
--〔前苏联〕别林斯基
杜公祠
震民振世
撼间笔上
诗歌诵读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咏怀古迹五首之三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 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 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 发展,以及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 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
文化传承与理解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继承 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 义先进文化,理解和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 化,拓展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觉,提升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热爱祖国语言文字, 热爱中华文化,防止文化上的民族虚无主义。
生 忧
人
国
广厦千万间
天下寒士
忧 民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首诗作于代宗广德元年(763)春。延续七年多 的安史之乱终于结束了。诗人在剑南喜闻蓟北光复,想到 国家可以重新安定,人民可过安定生活,自己可以携眷还 乡,喜极而涕。诗人的“喜”,从另一个方面表现了他忧 国忧民的深沉情感。全诗毫无点饰,情真意切。读首诗, 我们可以想象作者当时对着妻儿侃侃讲述捷报,手舞足蹈, 惊喜欲狂的神态。因此,历代诗论家都极为推崇这首诗, 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称赞它是杜甫“生平第一首快 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写“田家”虽然贫困,但尚有 “丝”、“谷”可卖。 B.“眼前疮”和“心头肉”是比喻的写法,“眼前疮”喻眼前急难, “心头肉”喻“丝”、“谷”等农家命根。这两句入木三分地提 示出血淋淋的社会现实。 C.“绮罗筵”与“逃亡屋”构成鲜明对比,更增强了诗的艺术力量。 D.全诗言简意足,充满诗人对田家的同情、对君王的讽刺。
水 到 渠 成
理想
秋风破屋 心情苦痛
风 白天 屋外 事
关
群童抢茅 无可奈何
心 自己 民
长夜沾湿 忧思不绝
雨 黑夜 屋内 人
推 己 及
生 忧
人
国
广厦千万间
天下寒士
忧 民
2020年10月5日
6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2020年10月5日
10
诗歌诵读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2020年10月5出日 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首诗作于代宗广德元年(763)春。延续七年多
的安史之乱终于结束了。诗人在剑南喜闻蓟北光复,想到
国家可以重新安定,人民可过安定生活,自己可以携眷还
乡,喜极而涕。诗人的“喜”,从另一个方面表现了他忧
国忧民的深沉情感。全诗毫无点饰,情真意切。读首诗,
我们可以想象作者当时对着妻儿侃侃讲述捷报,手舞足蹈,
惊喜欲狂的神态。因此,历代诗论家都极为推崇这首诗,
长夜沾湿 忧思不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2020年10月5日
4
吾何呜风大安
庐时呼雨庇得
独眼!不天广
破前
动下厦
受突
安寒千
冻兀
如士万
死见
山俱间
亦此
。欢,
足屋
颜
!,
,
诗人推己及人,希冀“广厦千万间”,使“天下寒士俱欢
颜”,表达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
2020年1Leabharlann 月5日5现实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称赞它是杜甫“生平第一首快
诗。” 2020年10月5日
7
杜甫忧国忧民的诗歌名句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 而显得伟大 ,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系深深地
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朝代、人 类的器官和代表。
12
谢谢您的指导
THANK YOU FOR YOUR GUIDANCE.
感谢阅读!为了方便学习和使用,本文档的内容可以在下载后随意修改,调整和打印。欢迎下载!
2020年10月5日
汇报人:XXXX 日期:20XX年10月10日
13
--〔前苏联〕别林斯基
2020年10月5日
8
杜公祠
2020年10月5日
震民振世
撼间笔上
郭 沫
人疾疾疮 心苦呼痍
若 。,。,
题 笔诗
成 底中
都 杜 甫 草
波圣 澜哲 ,,
堂 百社
诗 姓会
史 疾病
堂 联
苦态 ,,
9
诗歌鉴赏练习
1.下边对晚唐诗人聂夷中的《伤田家》,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却割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 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复习 作者 2020年10月5日 讲课 小结 升华 练习
茅 屋 为 秋 风 所 破 歌
1
对《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C
A、 本诗以七言为主, 句式多变, 节拍有缓急, 其
目的是表达自由奔放的情感。 B、 本诗在构思和表现手法上, 类似楚辞, 极富有
浪漫主义色彩。 C、 本诗反映了诗人蔑视权贵的反抗精神, 积极面
有别于杜牧,亦称“老杜”。杜甫生活在唐
王朝由盛转衰之时,其诗反映社会动乱和人
民疾苦,被称为“诗史”。
杜甫生于士大夫家庭,怀有“致君尧舜
上”的理想,却因奸臣李林甫当道,屡试不
第,756年才得一小官,“安史之乱”时被
俘,757年逃出虎口,投奔肃宗,任左拾遗。
759年,关内大饥,遂弃官西行至成都,在
西郊浣花溪盖一间茅屋栖身。后遇大风吹破
此屋2,020年乃10月作5日此歌。
3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
秋风破屋 心情苦痛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
群童抢茅 无可奈何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对人生与社会态度。 D、 本诗是借惜别的话题, 以游仙诗的形式, 表现
诗人的政治态度和生活理想。
2020年10月5日
2
杜甫(712-770),字子美,因居少
陵,自称少陵布衣、少陵野老,因其做左拾
遗、检校工部员外郎,称杜拾遗、杜工部,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有
《杜工部集》,与李白并称“李杜”,又因
11
咏怀古迹五首之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下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馀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020年10月5日
水 到 渠 成
理想
秋风破屋 心情苦痛
风 白天 屋外 事
关
群童抢茅 无可奈何
心 自己 民
长夜沾湿 忧思不绝
雨 黑夜 屋内 人
推 己 及
生 忧
人
国
广厦千万间
天下寒士
忧 民
2020年10月5日
6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2020年10月5日
10
诗歌诵读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2020年10月5出日 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首诗作于代宗广德元年(763)春。延续七年多
的安史之乱终于结束了。诗人在剑南喜闻蓟北光复,想到
国家可以重新安定,人民可过安定生活,自己可以携眷还
乡,喜极而涕。诗人的“喜”,从另一个方面表现了他忧
国忧民的深沉情感。全诗毫无点饰,情真意切。读首诗,
我们可以想象作者当时对着妻儿侃侃讲述捷报,手舞足蹈,
惊喜欲狂的神态。因此,历代诗论家都极为推崇这首诗,
长夜沾湿 忧思不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2020年10月5日
4
吾何呜风大安
庐时呼雨庇得
独眼!不天广
破前
动下厦
受突
安寒千
冻兀
如士万
死见
山俱间
亦此
。欢,
足屋
颜
!,
,
诗人推己及人,希冀“广厦千万间”,使“天下寒士俱欢
颜”,表达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
2020年1Leabharlann 月5日5现实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称赞它是杜甫“生平第一首快
诗。” 2020年10月5日
7
杜甫忧国忧民的诗歌名句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 而显得伟大 ,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系深深地
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朝代、人 类的器官和代表。
12
谢谢您的指导
THANK YOU FOR YOUR GUIDANCE.
感谢阅读!为了方便学习和使用,本文档的内容可以在下载后随意修改,调整和打印。欢迎下载!
2020年10月5日
汇报人:XXXX 日期:20XX年10月10日
13
--〔前苏联〕别林斯基
2020年10月5日
8
杜公祠
2020年10月5日
震民振世
撼间笔上
郭 沫
人疾疾疮 心苦呼痍
若 。,。,
题 笔诗
成 底中
都 杜 甫 草
波圣 澜哲 ,,
堂 百社
诗 姓会
史 疾病
堂 联
苦态 ,,
9
诗歌鉴赏练习
1.下边对晚唐诗人聂夷中的《伤田家》,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却割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 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复习 作者 2020年10月5日 讲课 小结 升华 练习
茅 屋 为 秋 风 所 破 歌
1
对《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C
A、 本诗以七言为主, 句式多变, 节拍有缓急, 其
目的是表达自由奔放的情感。 B、 本诗在构思和表现手法上, 类似楚辞, 极富有
浪漫主义色彩。 C、 本诗反映了诗人蔑视权贵的反抗精神, 积极面
有别于杜牧,亦称“老杜”。杜甫生活在唐
王朝由盛转衰之时,其诗反映社会动乱和人
民疾苦,被称为“诗史”。
杜甫生于士大夫家庭,怀有“致君尧舜
上”的理想,却因奸臣李林甫当道,屡试不
第,756年才得一小官,“安史之乱”时被
俘,757年逃出虎口,投奔肃宗,任左拾遗。
759年,关内大饥,遂弃官西行至成都,在
西郊浣花溪盖一间茅屋栖身。后遇大风吹破
此屋2,020年乃10月作5日此歌。
3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
秋风破屋 心情苦痛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
群童抢茅 无可奈何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对人生与社会态度。 D、 本诗是借惜别的话题, 以游仙诗的形式, 表现
诗人的政治态度和生活理想。
2020年10月5日
2
杜甫(712-770),字子美,因居少
陵,自称少陵布衣、少陵野老,因其做左拾
遗、检校工部员外郎,称杜拾遗、杜工部,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有
《杜工部集》,与李白并称“李杜”,又因
11
咏怀古迹五首之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下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馀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020年10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