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练习题(新)
第三章 练习题答案

第三章练习题一、判断正误并解释1.所谓商品的效用,就是指商品的功能。
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商品的效用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2.不同的消费者对同一件商品的效用的大小可以进行比较。
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同一个消费者对不同商品的效用大小可以比较。
但由于效用是主观价值判断,所以同一商品对不同的消费者来说,其效用的大小是不可比的。
3.效用的大小,即使是对同一件商品来说,也会因人、因时、因地而异。
分析: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同一商品给消费者的主观心理感受会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4.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消费者消费某种消费品时,随着消费量的增加,其最后一单位消费品的效用递减。
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必须在某一特定的时间里,连续性增加。
5.预算线的移动表示消费者的货币收入发生变化。
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只有在收入变动,商品价格不变,预算线发生平移时,预算线的移动才表示消费者的收入发生了变化。
6.效应可以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并且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总是反向变化。
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是同向变化的。
二、选择1.当总效用增加时,边际效用应该:(A )A.为正值,但不断减少;B.为正值,且不断增加;C.为负值,且不断减少;D.以上都不对2.当某消费者对商品X的消费达到饱合点时,则边际效用MUχ为:(C )A.正值B.负值C.零D.不确定3.正常物品价格上升导致需求量减少的原因在于:(C )A.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B.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C.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D.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
4.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C )A.消费者收入;B.所购商品的价格;C.消费者偏好;D.商品效用水平的大小。
5.无差异曲线为斜率不变的直线时,表示相组合的两种商品是(B )A.可以替代的;B.完全替代的;C.互补的;D.互不相关的。
第三章-练习题

第三章 练习题一、填空题3-1 一根长度为L 的轻杆AB (其质量可忽略),两端分别固定质量为m 1和m 2的两个小球,此系统绕通过其中心O 并垂直AB 连线的轴转动时,其转动惯量为 。
3-2 一质量为M ,半径为R 的转台,以角速度ω1转动,转动摩擦不计,有一质量为m 的蜘蛛垂直落在转台边缘(转台的转动惯量221MR J =)。
此时转台的角速度ω2为___ _____;若蜘蛛慢慢爬向转台中心,至离转台中心的距离为r 时,转台的角速度ω3为___ ______。
3-3 一转速为1200r/min 的飞轮,因制动而均匀的减速,经10s 停止转动,则飞轮的角加速度为 ,从开始制动到停止转动飞轮转过的圈数为___ __ _;开始制动后5s 时飞轮的角速度为___ ______。
设飞轮转动惯量为J ,其制动力矩为__ _______。
3-4 自由刚体共有6个自由度,其中3个 自由度,3个 自由度。
3-5 一均匀细杆AB ,长为l ,质量为m 。
A 端挂在一光滑的固定水平轴上,它可以在竖直平面内自由摆动。
杆从水平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摆,当下摆至θ角时,B 端速度的大小B V = 。
3-6 一质量为M ,长为L 的均匀细棒绕通过中心与棒垂直的转轴转动,其转动惯量等于 ;若细棒绕通过一个端点与棒垂直的转轴转动,其转动惯量等于 。
3-7 一飞轮的转动惯量为20.125kg m ⋅,其角动量在1.5s 内从213.0kg m s -⋅⋅减到212.0kg m s -⋅⋅ 在此期间作用于飞轮上的平均力矩M = ,飞轮作功为A = 。
3-8 一质量为m 的小球固定在一质量不计、长为l 的轻杆一端,并绕通过杆另一端的水平固定轴在竖直平面内旋转。
若小球恰好能通过最高点而作圆周运动,则在该圆周的最高点处小球的速度=v ;如果将轻杆换成等长的轻绳,则为使小球能恰好在竖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小球在圆周最高点处的速度=v 。
3-9 长为L 质量为m 的均匀细棒可绕通过其一端并与棒垂直的光滑水平轴O 转动.设棒从水平静止位置开始释放,则它摆到竖直位置时的角加速度为 ;角速度为 。
副本-第三章本量利分析练习题(答案)(最新整理)

第三章练习题一、单选1、(A)是本—量—利分析最基本的假设,是本—量—利分析的出发点。
A、相关范围假设B、模型线性假设C、产销平衡假设D、品种结构不变假设2、在各种盈亏临界图中,(B)更符合变动成本法的思路。
A、传统式B、贡献毛益式C利量式D、单位式3、在单位盈亏临界图中,产品销售单价线与(A)的交点即为盈亏临界点。
A单位成本线B单位固定成本线C单位变动成本线D利润线4、已知A企业为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企业,A 企业计划年度销售量为1000件,销售单价为50元,单位变动成本20 元,固定成本总额20000 元,则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各因素的敏感程度由高到低排列是(A)A、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B、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C、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销售量D、单价>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5、在利量式盈亏临界图中,若横轴代表销售额,则利润线的斜率代表(C)A、单位边际贡献B、变动成本率C、边际贡献率D、单位变动成本6、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36 元,固定成本总额4000 元,产品单位售价56 元,要使安全边际率达到50%,该企业的销售量应达到(A)件。
A、400B、222C、143D、5007、下列各式中,其计算结果不等于变动成本率的是(B)A 、1-边际贡献率B、1-达到盈亏临界点的作业率C、单位变动成本/单价×100%D、变动成本/销售收入×100%8、下列措施中只能提高安全边际而不能降低盈亏临界点的是(B)A、提高单价B、增加销售量C、降低单位变动成本D、压缩固定成本开支9 某单位某产品的单价为40 元,单位变动成本为30 元,固定成本为20000 元,目标净利润为26800 元,所得税税率为33%,则实现目标净利润的销售量为(A)。
A、6000 件B、5000 件C、4680 件D、5500 件10、下列因素单独变动时,不会导致盈亏临界点随之变动的是(A)A、销售量B、单位变动成本C、固定成本D、单价11、下列各项指标中,其数值越小,说明企业经营的安全程度越大的是(D)A、安全边际率B、经营杠杆率C、边际贡献率D、达到盈亏临界点作业率12、某企业只经营一种销量不稳、单位边际贡献大于零、盈亏临界点销售量为1600 件的产品。
第3章练习题(答案)

第三章练习题(答案)一、填空题常用光源LD是以受激辐射为基础发相干(激)光,LED以自发辐射为基础发非相干(荧)光。
光与物质的粒子体系的相互作用主要有三个过程是:受激吸收,自发辐射,受激辐射;产生激光的最主要过程是:受激辐射。
激光器由工作物质、激励源(泵浦源)和光学谐振腔三部分组成。
激光振荡器必须包括增益介质、激励源和光学谐振腔。
LD的P-I特性具有阈值特性,其阈值电流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当其增大至原来的 1.5 倍时,LD寿命告终。
在半导体激光器P-I曲线中,工作电流小于阈值电流的范围对应于荧光区,工作电流大于阈值电流的范围对应于激光。
光电检测器的作用是进行光/电转换,PIN管本质上是外加反向(或负)偏压的PN结。
常用的导体光电检测器主要有PIN光电二极管(PIN-PD)和雪崩光电二极管(APD)两种,基本原理是通过受激吸收(光电效应)过程实现光电转换。
无源器件主要有光纤连接器、光耦合器、光隔离器、光波分复用器、和光波长转换器、光开关等。
光纤连接器的主要性能指标有插入损耗(介入损耗)、回波损耗、互换性、插拔寿命、重复性、稳定性等。
表示光纤耦合器性能指标的参数有隔离度、插入损耗和分光比等。
二、选择题光纤通信系统中使用的光器件主要有:( D )A 激光器、发光二极管;B 分布反馈激光器、PIN光电二极管;C 半导体激光器、光检测器、分布反馈激光器;D 光源、光检测器、光放大器。
光纤通信系统中常用的光检测器主要有:( B )A. 激光器、发光二极管B. PIN光电二极管、APD雪崩光电二极管C.分布反馈激光器、PIN光电二极管D. PIN光电二极管、半导体激光器LD光源的作用是:( B )A 产生输入光波信号;B 将电信号电流变换为光信号功率,即实现电-光转换;C 产生输入光功率;D 光波对电信号进行调制,使其载荷信息在光纤中传输。
发光二极管LED产生的光:( A )A 是荧光而不是激光;B 是激光而不是荧光;C 是自然光而不是激光;D 是相干光而不是荧光。
2022-2022现代文理学院分子生物学章节练习题第3章练习题

2022-2022现代文理学院分子生物学章节练习题第3章练习题第三章生物信息的传递-从DNA到RNA练习题一、【单项选择】1.转录终止因子为A.σ因子B.α因子C.β因子D.ρ因子E.γ因子2.转录的含义是A.以D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B.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C.以R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D.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E.以D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3.关于DNA指导的RNA聚合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以DNA为模板合成RNAB.是DNA合成的酶C.以四种NTP为底物D.催化3‘,5‘–磷酸二酯键的形成E.没有DNA时,不能发挥作用4.关于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都以dNTP 为底物B.都需要RNA引物C.都有3‘→5‘核酸外切酶活性D.都有5‘→3‘聚合酶活性E.都有5‘→3‘核酸内切酶活性5.关于DNA复制和转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都以DNA为模板B.都需核苷酸作原料C.遵从A—T配对,G—C配对D.都需依赖DNA的聚合酶E.产物都是多核苷酸链10.下列对转录的描述错误的是A.RNA链延伸方向5‘→3‘B.转录多以一条DNA链为模板C.合成的RNA都是前体D.转录延长过程中RNA聚合酶是全酶E.真核生物的结构基因是断裂的,有些基因的顺序不表达在相应的mRNA中15.关于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RNA聚合酶Ⅰ的转录产物是45S–rRNAB.RNA聚合酶Ⅱ转录生成hnRNAC.利福平是其特异性抑制剂D.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是由多个亚基组成E.RNA聚合酶催化转录时,还需要多种蛋白质因子16.在真核生物中,RNA聚合酶Ⅲ催化的转录产物是A.tRNA、5–rRNA和nRNAB.hnRNAC.28–rRNAD.5.8–rRNAE.nRNA21.关于真核生物mRNA的聚腺苷酸尾巴,错误的说法是A.是在细胞核内加工接上的B.其出现不依赖DNA模板C.维持mRNA作为翻译模板的活性D.先切除3‘末端的部分核苷酸然后加上去的E.直接在转录初级产物的3‘末端加上去的22.关于外显子和内含子叙述错误的是A.外显子是基因中编码序列,并表达为成熟RNA的核酸序列B.外显子能转录,内含子不能转录C.去除内含子,连接外显子的过程叫拼接D.基因中外显子加内含子的长度相当于hnRNA的长度E.基因中外显子和内含子相互间隔排列37.大肠杆菌RNA聚合酶的亚基中Aα亚基用于识别不同的启动子Bβ亚基用于识别不同的启动子Cβ'亚基用于识别不同的启动子Dω亚基用于识别不同的启动子Eσ亚基用于识别不同的启动子38.大肠杆菌RNA聚合酶的亚基中Aα亚基执行聚合反应,催化磷酸二脂键形成Bβ亚基执行聚合反应,催化磷酸二脂键形成Cβ'亚基执行聚合反应,催化磷酸二脂键形成Dω亚基执行聚合反应,催化磷酸二脂键形成Eσ亚基执行聚合反应,催化磷酸二脂键形成39.转录是A.以DNA双链中一股单链为模板B.以DNA双链为模板C.以RNA链为模板D.以编码链为模板E.以前导链为模板49.下列关于mRNA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三类RNA中分子量最小B.由大小两个亚基组成C.更新最快D.占RNA总量的85%E.含大量稀有碱基50.比较RNA转录与DNA复制,叙述错误的是A.都以DNA为模板B.都依赖DNA的聚合酶C.原料都是dNTPD.新链延伸方向都是5′→3′E.都遵从碱基配对规律51.RNA的剪接作用A.仅在真核发生B.仅在原核发生C.真核原核均可发生D.仅在rRNA发生E.以上都不是52.原核生物经转录作用生成的mRNA是A.内含子B.单顺反子C.多顺反子D.插入序列E.间隔区序列53.真核mRNA后加工的顺序是A.带帽.运输出细胞核、加尾、剪接B.带帽、剪接、加尾、运输出细胞核C.剪接、带帽、加尾、运输出细胞核D.带帽、加尾、剪接、运输出细胞核E.运输出细胞核、带帽、剪接、加尾54.转录真核细胞rRNA的酶是A.RNA聚合酶ⅠB.RNA聚合酶ⅡC.RNA聚合酶ⅢD.RNA聚合酶Ⅰ、ⅢE.RNA聚合酶Ⅱ、Ⅲ55.RNA病毒的复制由哪一种酶催化A.RNA聚合酶B.RNA复制酶C.DNA聚合酶D.反转录酶E.核酸酶56.DNA复制与RNA转录中的不同点是A.合成体系均需要酶和多种蛋白因子B.新生子链合成方向均为5′→3′C.聚合过程都是核苷酸间生成磷酸二酯键D.RNA聚合酶缺乏校正功能E.遵从碱基配对规律57.以下反应属于RNA编辑的是A.转录后碱基的甲基化B.转录后产物的剪接C.转录后产物的剪切D.转录产物中核苷酸残基的插入、删除和取代E.以上反应都不是58.以下对tRNA合成的描述,错误的是A.RNA聚合酶Ⅲ参与tRNA前体的生成B.tRNA前体加工除去5′和3′端多余核苷酸C.tRNA前体中含有内含子D.tRNA3′端需添加ACC-OHE.tRNA上有些碱基还需进行特征性修饰【单项选择】参考答案1.D2.B3.B4.D5.C6.C7.B8.C9.A10.D11.C这个题目的问题是一个同学提出来的,值得表扬。
第三章 真题题

• 刘某按“招股说明书”的要求向设立中的东风房地产股份有限公 司缴纳了3万元的股款。依《公司法》规定,刘某不能抽回其股 本,若要抽回股本,须发生的情形有 • A.公司未按期募足股份 • B.公司发起人之一更换出资形式 • C.公司副董事长人选还未确定 • D.发起人未按期召开创立大会 • E.创立大会决议不设立公司 •( ADE ) 公司法92条,3-58
• 无论设立何种公司,章程的绝对必要记载事项必须包括 • A.公司名称 B.公司住所 • C.公司经营范围 D.公司股东人数 • ( ABCE )3-49
• 甲和乙打算设立某贸易责任有限公司,设立该公司必须具备的基 本条件有 • A.发起人为甲和乙 B.依法制订公司章程 • C.依法确定公司住所 D.依法进行设立登记 • E.依法进行公司名称的预先核准的登记 • ( ABCDE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某国有企业准备改建为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以募集方式设立.注册 资本为6000万元,其股份金额为每股1元,股份总数为6000万股。 该公司发起人认购股份的最低限额为【 】 • A.2100万股 B.3000万股 • C.1200万股 D.600万股 • A 3-54
• 设立公司,除具备法定的一般要件外,还须经政府行政主管机关 审查批准,这属于 • A.自由主义设立原则 B.特许主义设立原则 • C.核准主义设立原则 D.准则主义设立原则 • ( C ) 3-45
• 下列关于公司设立方式的表述,正确的有【 】 • A.募集设立只适用于股份有限公司,不适用于有限责任公司 • B.发起设立既适用于有限责任公司,也适用于股份有限公司 • C.发起设立只适用于有限责任公司,不适用于股份有限公司 • D.募集设立既适用于股份有限公司,也适用于有限责任公司 • E.各种公司都可以自由选择发起设立或募集设立方式 • 正确答案:AB(2分)教材P53
物理化学 第03章习题(含答案)

第三章 化学平衡测试练习题选择题:1、化学反应若严格遵循体系的“摩尔吉布斯函数—反应进度”曲线进行,则该反应在( A )[A].曲线的最低点[B].最低点与起点或终点之间的某一侧[C].曲线上的每一点[D].曲线以外某点进行着热力学可逆过程.2、有一理想气体反应A+B=2C ,在某一定温度下进行,按下列条件之一可以用θm r G ∆直接判断反应方向和限度:( C )[A].任意压力和组成[B].总压101.325kPa ,物质的量分数31===C B A x x x [C].总压303.975kPa ,31===C B A x x x [D].总压405.300kPa ,41==B A x x ,21=C x 3、298K 的理想气体化学反应AB=A+B ,当温度不变,降低总压时,反应的转化率( A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4、已知气相反应)()(3)(126266g H C g H g H C =+在373K 时的143.192-⋅-=∆mol kJ H mr θ,当反应达平衡时,可采用下列哪组条件,使平衡向右移动( C )[A].升温与加压 [B].升温与减压[C].降温与加压 [D].降温与减压5、化学反应的平衡状态随下列因素当中的哪一个面改变? ( A )[A].体系组成 [B].标准态 [C].浓度标度[D].化学反应式中的计量系数νB6、在相同条件下有反应式(1)C B A 2=+,(θ1,m r G ∆);(2) C B A =+2121,(θ2,m r G ∆)则对应于(1),(2)两式的标准摩尔吉不斯函数变化以及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为:( B )[A].θθ2,1,2m r m r G G ∆=∆,θθ21K K =[B].θθ2,1,2m r m r G G ∆=∆,221)(θθK K =[C].θθ2,1,m r m r G G ∆=∆,221)(θθK K =[D].θθ2,1,m r m r G G ∆=∆,θθ21K K = 7、反应)()()()(222g H g CO g O H g CO +=+,在600℃、100 kPa 下达到平衡后,将压力增大到5000kPa ,这时各气体的逸度系数为09.12=CO γ,10.12=H γ,23.1=CO γ,77.02=O H γ。
第三章 运动系统---躯干 练习题

第三章运动系统---躯干练习题(一)、是非题1.椎骨间连接即椎体与椎体的连结。
( )2.脊柱由24块椎骨和23块椎间盘组成。
( )3.成人脊柱由椎骨、骶骨、尾骨及24块椎间盘组成 ( )4.前纵韧带位于椎体和椎间盘的前面。
( )5.前纵韧带是全身最长的韧带。
( )6.后纵韧带可限制脊柱过度前屈。
( )7.前纵韧带限制脊柱过度后伸。
( )8.仰卧起坐是发展腹肌力量的练习。
( )9.推铅球时侧向转体动作是由同侧的腹内斜肌和对侧的腹外斜肌协同完的。
( )10.躯干向左回旋主要是左侧的腹外斜肌和右侧的腹内斜肌在下固定时收缩完。
( )11.膈肌收缩时,圆顶上升,帮助呼气。
( )12.用力呼气时,所有呼吸肌都参与呼的运动。
( )13.成人脊柱是由26块椎骨构成。
()14.椎管是椎间孔和低观骶管共同组成的长管。
()15.椎间孔内有脊神经通过。
()16.胸椎的主要特征是横突上有横突孔。
()17.前纵韧带限制脊柱过度后伸,后纵韧带限制脊柱过度前屈。
()18.脊柱侧面观是一条直线。
()19.颈椎最明显的特征是有椎孔。
()20.成年人共有23个椎间盘。
()21.胸廓是由1块胸骨、12对肋骨和全部椎骨及关节、韧带共同围成。
()22.后天形成的脊柱生理弯曲为颈曲和腰曲。
()23.第1颈椎也称枢椎。
()24.全部椎孔连成椎管,内藏脊髓。
()25.膈肌收缩时,胸腔容积增大,实现吸气。
()26.主动完成呼吸功能的肌肉称为固有呼吸肌。
()27.仰卧起坐练习主要可发展背肌的力量。
()28.竖脊肌是人体强大的伸脊柱肌肉。
()29.颅骨是由8块脑颅骨、15块面颅骨和6块听小骨组成。
()30.推铅球侧向转体动作是同侧腹内斜肌和对侧腹外斜肌共同收缩完成。
()(二)单选择题1.颈椎与胸椎、腰椎不同,因颈椎上有 ( )A.椎体B.棘突C.椎孔D.横突孔2.下列除哪一项外,都是正确的 ( )A.胸椎的棘突长,向后水平伸出B.颈椎的椎体最小,横突有孔C.胸椎的最大特征是椎体两侧及横突末端有肋凹D.腰椎的椎体肥大,棘突呈宽板状3.脊柱 ( )A.中央有椎管,两侧有椎间孔B.可绕矢状轴外展内收C.每两个椎骨间均夹有一块椎间盘D.有颈、胸、腰、骶、尾五个生理弯曲4.前纵韧带 ( )A.是连结椎弓的韧带B.位于椎管的前壁C.可限制脊柱前屈D.脊柱伸时,可发展其伸展性5.躯干运动时,前纵韧带主要限制脊柱过度 ( )A侧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测题(第三章)一、单项选择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已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到( C )A.社会主义社会B.封建社会C.新民主主义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2.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C )A.资本主义体系B.封建主义体系C.社会主义体系D.前资本主义体系3.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了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必然走向(A )A.社会主义社会B.资本主义社会C.封建主义社会D.共产主义社会4.1952年,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提出了加快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 B )A.土地革命的总路线B.过渡时期的总路线C.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5.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其中”一化”是指社会主义( D )A.农业化B.商品化C.现代化D.工业化6.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就是把农民的个体所有制和手工业者的所有制,改变成为( C )P62-63A社会主义个体所有制B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C 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D国有经济7.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特点是( C )A.加工订货B.统购统销C.和平赎买D.公私合营8.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结果,是使之成为了社会主义的(D )P66A个体企业B私营企业C集体企业D国营企业9.标志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基本完成是实现了( C )65A.手工业合作社的建立B.农业合作化C.全行业公私合营D.生产责任制10.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属于( C )性质P67A无产阶级革命B新民主主义革命C社会主义革命D社会主义建设11.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初步确立是在(C )A.1949年B.1952年C.1956年D.1958年1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D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国民经济的恢复与调整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D.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13.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及颁布施行,表明我国(D )P70A由旧中国转变为新中国 B 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C 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为新民主主义社会 D 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14、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 B )基础71A理论B制度C法律D道德15.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的时间是(B )P67A.1955年B.1956年C.1957年D.1958年16.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加强了我国的( C )A.资本主义经济基础B.新民主主义经济基础C.社会主义经济基础D.共产主义经济基础二、多项选择题1.土地改革完成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前,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B )A.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B.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D.先进的生产关系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E.中国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2.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作用有(ABC )A.奠定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经济基础B.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准备了物质力量C.为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物质基础D.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E.有利于解放农村生产力3.构成建国初期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有(ABC )A.没收的官僚资本企业B.接收的帝国主义在华企业C.解放区的公营企业D.被改造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E.被改造的手工业工场4.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其中”三改”是指(ABC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对知识分子的社会主义改造5.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ABCD )A.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B.实现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实现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E.实现对资本家和地主的改造6.我国对个体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必须遵循的原则有(ABC )A.自愿互利B.典型示范C.国家帮助D.公私兼顾E.重点突破7.我国农业合作化的三个步骤是(ABC )A.建立带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农业生产互助组B.建立初级农业合作社C.组织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合作社D.建立人民公社E.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8.1954年12月,中共中央提出的农业合作化时期的阶级政策是(ABC )A.依靠贫农B.团结中农C.限制并改造富农D.消灭地主阶级E.消灭富农9.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大体上经历了(ABC )几个阶段P62A互助组B初级社C高级社D供销合作社10.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经济所采取的政策是(ABE )A.利用B.限制C.团结D.教育E.改造11.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国家采取了“和平赎买”的方法。
所谓“赎买”是指(BD )P64A国家无偿地将私营企业改变为国营企业B国家有偿地将私营企业改变为国营企业C将资本主义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私有制D将资本主义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三.判断题(只判断正误)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我国经历的一个独立社会形态P562.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P573.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公有制经济已经居于主体地位4.国家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同时,也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了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P665.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
从此,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6.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立即建立起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
P70四、辨析题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3.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帝国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P57五、简答题1、什么是新民主主义社会?2.新民主主义社会中有哪五种经济成分?其中主要经济成分的是哪三种?P573.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完整表述内容是什么?P564.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是什么?P71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 2.C 3.A 4.B 5.D 6.C 7.C 8.D 9.C 10.C11.C 12.D 13.D 14.B 15B. 16.C二、多项选择题1.AB 2.ABC 3.ABC 4.ABC 5.ABCD 6.ABC 7.ABC 8.ABC 9.ABC 10.ABE 11.BD三.判断题(只判断正误)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我国经历的一个独立社会形态P56(×)2.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P57(×)3.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公有制经济已经居于主体地位。
(×)4.国家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同时,也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了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P66(√)5.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
从此,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6.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立即建立起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
P70(×)四、辨析题1.错。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进入的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只是开始了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才正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2.错。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广大人民群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国民党反动派残余之间的矛盾。
1952年底土地改革完成,地主阶级已被消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重要矛盾。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3.答:错。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不是帝国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
五、简答题1.什么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答: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在中国的特殊国情下,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一种社会形态,其本质属于社会主义体系,是逐步向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政治上,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经济上,实行在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文化上,实行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2、新民主主义社会中有哪五种经济成分?其中主要经济成分的是哪三种?P57答:要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其中主要的经济成分是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
3.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完整表述内容是什么?答:1953年,中共中央根据毛泽东的建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简称"一化三改"、"一体两翼"。
一化是主体,即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是两翼,即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二者相互促进,体现了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总路线,有助于推动我国社会迅速地向社会主义过渡,符合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客观规律。
4、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是什么?P71答: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使占世界人品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这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它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正确运动和创造性发展的,它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