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三首ppt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0古诗三首 人教(部编版)(共53张PPT)演示PPT课件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同学们,你们 知道关于愁绪的 古诗吗?
秋浦歌 唐·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同学们,你们 知道关于思乡的 古诗吗?
泊船瓜洲
作者:王安石 (宋)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会认字
mínɡ huà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叶赫那拉氏,字容 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 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 “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 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助读资料
同学们,你们 知道关于秋天的
朗读古诗,展示古诗。
古诗吗?
20 古诗词三首
RJ部编版·五年级上册
作者简介
王维:唐朝河东蒲州人,著名诗人、画家,字摩 诘,号摩诘居士。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代表诗作 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 集》、《画学秘诀》。
张继:字懿孙,汉族,湖北襄州人。唐代诗人,与 刘长卿为同时代人。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 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但可惜流 传下来的不多。他的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
唐代诗人,与刘长卿为同时代人。
秋浦歌
句意: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
读一读,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说说哪些景物是静态的,哪些是动态的。
原指贵族子弟,此处指诗人自己。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寄扬州韩绰判官
句意: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
同学们,你们知道关于思乡的古诗吗? tínɡ bó sì miào shuì mián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词三首》精美课件(共126张PPT)

主要作品:《竹里馆》《山居秋暝》等。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维晚年隐居辋川时所作,写秋晚山景, 借以表达作者对纯朴安静、放纵山林生活的热爱。诗人 描绘了山中秋雨过后清朗明净的月夜:松间的明月、石 上的清泉、竹林中的浣女、溪中的渔舟有机地构成了一 幅明丽的画图。
学习目标
1.会写“孙”字。(重点) 2.在读中感悟《山居秋暝》这首诗描绘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重点) 3.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
能,激发对秋天的美的欣赏,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难点)
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 句子是否通顺。
理解词语
【暝】 【空山】 【新】 【竹喧】 【浣女】
课文结构
山居秋暝
空山、明月、松间 流、喧、归、动、下 留
静态 动态 归隐
诗中有画
课文主旨
《山居秋暝》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 的绮丽风光和山中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 情山水田园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
课堂小结
《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 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 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 会美。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 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 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 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颔联一静一动,一光一声。先视觉后听觉,写出了山间自 然景物的幽静。明月的清辉从松林间隙照射下来,林地上 洒满了斑驳的光点;清冽的山泉,在山石间淙淙流泻,诗 人以动写静,以有声写无声,巧妙地写出了山林的幽静。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维晚年隐居辋川时所作,写秋晚山景, 借以表达作者对纯朴安静、放纵山林生活的热爱。诗人 描绘了山中秋雨过后清朗明净的月夜:松间的明月、石 上的清泉、竹林中的浣女、溪中的渔舟有机地构成了一 幅明丽的画图。
学习目标
1.会写“孙”字。(重点) 2.在读中感悟《山居秋暝》这首诗描绘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重点) 3.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
能,激发对秋天的美的欣赏,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难点)
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 句子是否通顺。
理解词语
【暝】 【空山】 【新】 【竹喧】 【浣女】
课文结构
山居秋暝
空山、明月、松间 流、喧、归、动、下 留
静态 动态 归隐
诗中有画
课文主旨
《山居秋暝》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 的绮丽风光和山中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 情山水田园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
课堂小结
《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 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 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 会美。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 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 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 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颔联一静一动,一光一声。先视觉后听觉,写出了山间自 然景物的幽静。明月的清辉从松林间隙照射下来,林地上 洒满了斑驳的光点;清冽的山泉,在山石间淙淙流泻,诗 人以动写静,以有声写无声,巧妙地写出了山林的幽静。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词三首》PPT课件

2024/3/2
层次梳理
明月松林
山
山居之景
(动静结合) 明月清泉
居
清幽
留
秋 暝
浣衣之女
(隐居)
山居之人
(以动衬静)
渔舟之人
2024/3/2
主旨概括
此诗描绘了秋日傍晚雨后山林柔和美好的风光和 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__山__水__田__园____ 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
2024/3/2
2024/3/2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苏轼
2024/3/2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024/3/2
注释: 【暝】日落时分,天色将晚。
【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 【新】刚刚。 【喧】声音喧哗。 【浣女】洗衣物的女子。 【随意】任凭。 【春芳】春天的花草。 【歇】尽。 【王孙】原指贵族子弟,此处指诗人自己。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静夜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宋】苏轼《水调歌头》
2024/3/2
泊船瓜洲
王安石
2024/3/2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下阕以“风一更,雪一更”气候上的转变来细致描写将士们的心理。夜的 静谧更显出风雪的声音之聒耳,睡梦被无情地打断,睡意全无,思乡之情油然 而生。听着帐外的风声雪声,感受着阵阵寒意,更加怀念故乡的温暖、宁静和 祥和。“故园无此声”虽寥寥几个字,却是把将士的内心世界袒露无余,使思 乡之情自然酣畅地流淌出来。
层次梳理
明月松林
山
山居之景
(动静结合) 明月清泉
居
清幽
留
秋 暝
浣衣之女
(隐居)
山居之人
(以动衬静)
渔舟之人
2024/3/2
主旨概括
此诗描绘了秋日傍晚雨后山林柔和美好的风光和 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__山__水__田__园____ 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
2024/3/2
2024/3/2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苏轼
2024/3/2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024/3/2
注释: 【暝】日落时分,天色将晚。
【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 【新】刚刚。 【喧】声音喧哗。 【浣女】洗衣物的女子。 【随意】任凭。 【春芳】春天的花草。 【歇】尽。 【王孙】原指贵族子弟,此处指诗人自己。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静夜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宋】苏轼《水调歌头》
2024/3/2
泊船瓜洲
王安石
2024/3/2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下阕以“风一更,雪一更”气候上的转变来细致描写将士们的心理。夜的 静谧更显出风雪的声音之聒耳,睡梦被无情地打断,睡意全无,思乡之情油然 而生。听着帐外的风声雪声,感受着阵阵寒意,更加怀念故乡的温暖、宁静和 祥和。“故园无此声”虽寥寥几个字,却是把将士的内心世界袒露无余,使思 乡之情自然酣畅地流淌出来。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词三首》优质课件(共215张PPT)

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
◎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唐】杜牧《江南春》
在今江苏苏州。
枫桥夜泊 ▲
点明时间。
[唐]张 继
张继 生卒年不详,唐代诗 人。他的诗多登临记行之作,不 事雕琢。有诗集《张祠部诗集》 流传后世,其中以《枫桥夜泊》 一首最著名。
山中的幽静。
() √
2.《枫桥夜泊》中诗人在寂静的夜里听到山寺钟
声,心中感到十分安慰。
( )×
3.《长相思》中词人巧用叠词,含蓄地表达了孤
寂凄凉的思乡之情。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枫桥 夜泊》。
朗读指导:《山居秋暝》可采用对比朗 读的方式感受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静态描 写的诗句要读得轻缓一些,动态描写的诗句 要读得活泼一些。
词意:将士们翻过一座座山,涉过一条条河, 向山海关那边进发。夜已深,营地里上千顶帐篷 都亮着灯。风刮了一更又一更,雪下了一更又一 更,诗人被风雪交加的声音吵醒,不禁思念起故 乡来。因为故乡是那么温暖、宁静、祥和,哪有 这样的寒风朔雪之声。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 思念。出征塞外,面对“风一更,雪 一更”的荒寒景象,词人自然会想起 京师故园的温暖、宁静,不由得生发 无限乡愁。
所闻
钟声 (动)
以动衬静,表现出 诗人孤寂忧愁的心情。
小结 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表现出诗人怎样的 情感?
月 乌 霜 江枫 渔火 钟声
秋夜的寂静、 烘托 凄清、朦胧
羁旅者孤孑寂 寥、愁绪满怀
所见: 月落、江枫、渔火 所感: 霜满天 所闻: 乌啼、钟声
《枫桥夜泊》通过对深秋江边景物 的描写,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孤寂与忧 愁的情怀。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 21 古诗词三首(共19张PPT)人教部编版

统编本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21 古诗词三首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王维,盛唐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 诗人,字摩诘,号摩诘居士。苏轼称 赞他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张晓风《不朽的失眠》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小组合作学习 读一读:
读通诗句,读出古诗的节奏和韵律;
枫桥夜泊
找一找:
【唐】张继
找出景物,描绘画面,组内交流。 想一想:
月落乌啼霜满天, 哪些景物是静态的,哪些是动态的?
江枫渔火对愁眠。 悟一悟:
姑苏城外寒山寺, 诗人想表达怎样的情感?读出这种情感。
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21 古诗词三首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王维,盛唐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 诗人,字摩诘,号摩诘居士。苏轼称 赞他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张晓风《不朽的失眠》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小组合作学习 读一读:
读通诗句,读出古诗的节奏和韵律;
枫桥夜泊
找一找:
【唐】张继
找出景物,描绘画面,组内交流。 想一想:
月落乌啼霜满天, 哪些景物是静态的,哪些是动态的?
江枫渔火对愁眠。 悟一悟:
姑苏城外寒山寺, 诗人想表达怎样的情感?读出这种情感。
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PPT课件

山居秋暝
动静结合
浣衣之女
渔舟之人
留
结构梳理
明月松林
清泉岩石
枫桥夜泊
月落
乌啼
江枫
渔火
钟声
结构梳理
愁
《山居秋暝》描绘了 后傍晚时分山村柔和美好的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 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心情。
主题概括
秋雨初晴
山水田园
在《枫桥夜泊》这首诗中,诗人勾画了_________、_________、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抒发了自己漂泊在外的____________ 。
课后作业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长相思
观察《长相思》和前两首诗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长相思[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词
词牌名
上阙
下阙
纳兰性德 字容若。纳兰明珠长子。清朝词人。清词三大家之一。有《纳兰词》《通志堂集》等流传。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
作者简介
这首诗当作于王维隐居终南山下辋川别业时,此时已是“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终南别业》)的后期了。公元736年(开元二十四年),唐玄宗时期最后一个开明的宰相张九龄被李林甫等排挤罢官,朝政日趋昏暗,王维的政治热情冷却下来,对政治抱着消极的态度。公元740年(开元二十八年)后,他在终南山构筑了别墅,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场面清冷、寂静,能感受到诗人因为避难他乡、远离故土而产生的孤独感。
诗人感受到了什么?眼前的景色又给你怎样的感觉?
孤独
凄凉
你觉得诗中的哪一个字最能表达诗人此时此刻的情感?
动静结合
浣衣之女
渔舟之人
留
结构梳理
明月松林
清泉岩石
枫桥夜泊
月落
乌啼
江枫
渔火
钟声
结构梳理
愁
《山居秋暝》描绘了 后傍晚时分山村柔和美好的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 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心情。
主题概括
秋雨初晴
山水田园
在《枫桥夜泊》这首诗中,诗人勾画了_________、_________、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抒发了自己漂泊在外的____________ 。
课后作业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长相思
观察《长相思》和前两首诗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长相思[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词
词牌名
上阙
下阙
纳兰性德 字容若。纳兰明珠长子。清朝词人。清词三大家之一。有《纳兰词》《通志堂集》等流传。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
作者简介
这首诗当作于王维隐居终南山下辋川别业时,此时已是“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终南别业》)的后期了。公元736年(开元二十四年),唐玄宗时期最后一个开明的宰相张九龄被李林甫等排挤罢官,朝政日趋昏暗,王维的政治热情冷却下来,对政治抱着消极的态度。公元740年(开元二十八年)后,他在终南山构筑了别墅,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场面清冷、寂静,能感受到诗人因为避难他乡、远离故土而产生的孤独感。
诗人感受到了什么?眼前的景色又给你怎样的感觉?
孤独
凄凉
你觉得诗中的哪一个字最能表达诗人此时此刻的情感?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21 古诗词三首 人教部编版 (共35张PPT)

诵读指导
注意节奏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描绘了哪几幅山村晚景图?请以示例展开想象,用 自己的语言描述这几幅图画。
提示:可从光、色、形、静态、动态等方面展开联想。
示例:第一幅“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初秋的傍晚,山雨初霁,万物一新,树木繁茂, 空气清新,高山寂静,宛若世外桃源。
21 古诗词三首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朝是一个诗的时代。它不仅在诗体上创造出了五七言 近体诗(律诗和绝句),还完善了七言古体诗,孕育了一个灿若星河的庞大诗人群 体。其中除了李白、杜甫、白居易这三颗才冠古今、光耀千秋的巨星外,还有很多 才华横溢的诗人,在唐诗的天空熠熠闪光。王维就是其中的一颗,今天让我们一起 走近王维,去聆听他的诗歌。
1.题目的含义是什么?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
“山居”:山中的居所。点明了地点 “秋暝”:秋天的傍晚。点明了时间
本诗写了秋天傍晚的山景。
《山居秋暝》诗意
一阵新雨过后,青山翠谷越发显得静幽,夜幕降临, 凉风习习,更令人感到秋意浓厚。
明亮的月光照映着松林,泉水从石上潺潺流过。 竹林中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原来是洗衣少女们归来, 莲叶浮动,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 尽管那春天的芬芳早已逝去,我陶醉在这美妙的秋 色中,依然向往长留。
①
①扈从:随从,扈hù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风一更,雪一更” 作作者再叠用“一更”来突出塞外风狂雪骤的荒寒景象。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聒碎乡心”呼应“千帐灯”并交代深夜不寐的原因。 最后一句话直接表达了词人对故乡的深深怀念。
五年级上册语文PPT优质课件 - 21 古诗词三首(共19页)人教部编版

——张晓风《不朽的失眠》
五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 - 21 古诗词三首(共19页)人教部编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 - 21 古诗词三首(共19页)人教部编版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五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 - 21 古诗词三首(共19页)人教部编版
2.同学们,相信你们大多数同学都有旅游的 经历, 请大家 交流一 下,到 过哪些 名山大 川,有 什么感 受?大 自然中 的山水 ,不仅 能给我 们带来 美感也 给我们 带来灵 感,今 天让我 们从诸 子大家 对山水 的体悟 中,学 习为人 为事的 道理。
3.说起胡同,我们并不陌生,有的甚至熟视 无睹了 ,不论 是农村 还是城 镇,往 来于胡 同之中 的经验 是有的 。但对 于胡同 中蕴含 的文化 内涵却 不大注 意。
五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 - 21 古诗词三首(共19页)人教部编版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五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 - 21 古诗词三首(共19页)人教部编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 - 21 古诗词三首(共19页)人教部编版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五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 - 21 古诗词三首(共19页)人教部编版
山居秋暝 【唐】王维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五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 - 21 古诗词三首(共19页)人教部编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 - 21 古诗词三首(共19页)人教部编版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五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 - 21 古诗词三首(共19页)人教部编版
2.同学们,相信你们大多数同学都有旅游的 经历, 请大家 交流一 下,到 过哪些 名山大 川,有 什么感 受?大 自然中 的山水 ,不仅 能给我 们带来 美感也 给我们 带来灵 感,今 天让我 们从诸 子大家 对山水 的体悟 中,学 习为人 为事的 道理。
3.说起胡同,我们并不陌生,有的甚至熟视 无睹了 ,不论 是农村 还是城 镇,往 来于胡 同之中 的经验 是有的 。但对 于胡同 中蕴含 的文化 内涵却 不大注 意。
五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 - 21 古诗词三首(共19页)人教部编版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五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 - 21 古诗词三首(共19页)人教部编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 - 21 古诗词三首(共19页)人教部编版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五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 - 21 古诗词三首(共19页)人教部编版
山居秋暝 【唐】王维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月落、是乌啼、是江枫…… 抓住这些词语读出感觉。 月落----失落感、孤独感 乌啼---凄凉 霜满天-----寒冷
21 古诗三首
抓一“对”字,感悟“愁”思
(1)读“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思考:这里的“对”字是什么意思?
21 古诗三首
“对”在这里的意思是“面对、对着、陪伴” 的意思,那么请你们纵观全诗,是什么在陪伴 着孤独的诗人呢? 哦,是冷月、悲鸦与寒霜在和诗人做伴,是江 枫、渔火和钟声在与诗人作陪,这一对,对出 了什么?
21 古诗三首
首联与诗题有什么联系? 明确:首联紧扣诗题,点出了时间、地点、 季节
21 古诗三首
3、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和颈联“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都是写景,有什么 不同?
明确:颔联用了“明月、松、清泉、石”等意 象,表现出山村的自然美。颈联用了竹、莲、 浣女、渔舟等意象,表现出了山村的生活美。 颔联侧重写物,颈联侧重写人。
21 古诗三首
张继到底在愁什么?此时此刻你到底在想些什 么呢?
21 古诗三首
请问,这午夜的寒山寺的钟声似乎在向张继述 说着什么呢?请拿起笔,写下你的述说。
21 古诗三首
枫桥夜泊 月落----失落感、孤独感 乌啼---凄凉 霜满天-----寒冷 江枫、渔火---半夜钟 对 愁
21 古诗三首
再见
21 古诗三首
朗读指导: “到——客——船”,这 节奏一放慢,声调一降低,就有一种 余音袅袅的感觉。来,一起来读后两 句。
21 古诗三首
感“眠”悟“愁”,“对”出愁思 1、抓一“眠”字,进入情景。
(1)请同学们默读古诗,哪些字眼哪些词语向我们透露出 张继没有睡觉的消息? (2)学生默读、圈划。 (3)谁来说说你从哪些字眼看出张继的不眠?
21 古诗三首
月落。他看到月亮落下去了。 乌啼。他听到了乌鸦的啼叫。耳闻乌啼,所以未眠啊。 霜满天。张继他还看到了霜满天的景象。满天的霜有谁看见过?哦, 霜满天其实写的是作者的?对,是诗人感觉到的。诗人身感霜气的 降临,他怎么能睡得着呢?
诗人看到了枫树和渔火, 张继因为未眠,所以他听到了寒山寺的钟声响起。
21 古诗三首
既然说“诗中有画”,我们就把诗还原为一幅 古典的卷轴画。
21 古诗三首
1、我们首先找出诗中的写景部分。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21 古诗三首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首联写出了什 么样的意境?
明确: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 的傍晚,空气清新,景色美妙。给全诗创造 了一个寂静,清新,幽雅的环境。
21 古诗三首
颔联与首联有何联系?
空气清新方可见月光之皎洁;新雨之后才能 显清泉之声响。
21 古诗三首
4、颈联写得十分热闹,这与作者要创造 一个寂静,清新,幽雅的环境是否和谐? 并说说原因。
明确:是。浣女、渔舟的热闹,正是为了烘 托出山村环境的寂静、清幽。如同“蝉噪林逾 静,鸟鸣山更幽”一样。人们从这些热闹的景 物中,很自然地体味出一种和平恬静,体味 出恬静中的一遍勃勃生机。有动有静,动静 结合,以动衬静。
21 古诗三首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教师课堂用语辑录(收藏打印版,此页右键可以删除) 教师课堂用语在学科专业方面重在进行“引”与“导”,通过点拨、搭桥等方式让学生豁然开朗,得出结论,而不是和盘托 出,灌输告知。一般可分为:启发类、赏识类、表扬类、提醒类、劝诫类、鼓励类、反思类。 一、启发类 1. 集体力量是强大的,你们小组合作了吗?你能将这个原理应用于生活吗?你的探究目标制定好了吗? 2. 自学结束,请带着疑问与同伴交流。 3. 学习要善于观察,你从这道题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4. 请把你的想法与同伴交流一下,好吗? 5. 你说的办法很好,还有其他办法吗?看谁想出的解法多? 二、赏识类 1. 说得太好了,老师佩服你,为你感到骄傲! 2. 你的设计(方案、观点)富有想象力,极具创造性。 3. 我非常欣赏你的想法,请说具体点,好吗? 4. 某某同学的解题方法非常新颖,连老师都没想到,真厉害! 5. 让我们一起为某某喝彩!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也要敢于猜想,善于猜想,这样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三、表扬类 1. 你真让人感动,老师喜欢你的敢想、敢说、敢问和敢辩,希望你继续保持下去。 2. 这么难的题你能回答得很完整,真是了不起!你是我们班的小爱因斯坦。 3. 你预习的可真全面,自主学习的能力很强,课下把你的学习方法介绍给同学们,好不好? 4. 哎呀. 通过你的发言,老师觉得你不仅认真听,而且积极动脑思考了,加油哇! 四、提醒类 1. 你虽然没有完整地回答问题,但你能大胆发言就是好样的!
21 古诗三首
自学提示
1、听朗读。 2、结合注释,读懂全诗。 3、诵读全诗。
21 古诗三首
朗读指导
诗的首联点题,交代时间、地点,可用叙述口吻读。 颔联、颈联是诗的主体部分,写的是傍晚时分山村 的旖旎风光,同时寄托了诗人闲适的感情,当用轻 快的调子诵读。 尾联出句是陪衬,对句“王孙自可留”是全诗主旨所在, 要用肯定的语气缓慢读出,表现诗人对隐居生活的 满足心情。
21 古诗三首
5、六句写景的句子,哪几句可以作为画面的 主体?学生概括。
明确: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 女,莲动下渔舟。
21 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枫桥夜泊
“泊”: 停泊。
21 古诗三首
初读诗意
1、看能不能读出诗的节奏与新的感觉来。 2、学生自学自读。 3.指名生读。请大家认真听,听一听他的朗读停山居秋暝”,“山居”即其隐居的别墅,点明 了地点;“秋”点明了季节;“暝”,傍晚,点明了具 体时间。整首诗所写的景物即秋天傍晚在山居所见 的景物。
21 古诗三首
诗中有画
诗人用淡淡的几笔就勾画出一幅雨后山村的晚景图, 清新宁静而又洋溢着和平安乐的气氛,犹如世外桃 源一般。
21 此古页诗为防三盗首标记页(下载后可删)对提问思考学生激励性语言(收藏打印版,此页右键可以删除)
1、你的眼睛真亮,发现这么多问题! 2、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来,真了不起! 3、会提问的孩子,就是聪明的孩子! 4、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我们可以共同研究一下! 5、这种想法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请再说一遍好吗? 6、多么好的想法啊,你真是一个会想的孩子! 7、猜测是科学发现的前奏,你们已经迈出了精彩的一步! 8、没关系,大声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我知道你能行! 9、你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 10、你又想出新方法了,真会动脑筋,能不能讲给大家听一听? 11、你的想法很独特,老师都佩服你! 12、你特别爱动脑筋,常常一鸣惊人,让大家禁不住要为你鼓掌喝彩! 13、你的发言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真谢谢你! 14、瞧瞧,谁是火眼金睛,发现得最多、最快? 15、你发现了这么重要的方法,老师为你感到骄傲! 16、你真爱动脑筋,老师就喜欢你思考的样子! 17、你的回答真是与众不同啊,很有创造性,老师特欣赏你这点! 18、××同学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同学! 19、你的思维很独特,你能具体说说自己的想法吗? 20、这么好的想法,为什么不大声地、自信地表达出来呢? 21、你有自己独特想法,真了不起! 22、你的办法真好!考虑的真全面! 23、你很会思考,真像一个小科学家! 24、老师很欣赏你实事求是的态度! 25、你的记录很有特色,可以获得“牛津奖”!
(4)在这深秋之夜,张继他目睹月落,耳闻乌啼,身感霜气的降 临,他怎么睡得着呢?带着失眠者的心态读《枫桥夜泊》。
21 古诗三首
抓一“愁”字,感受愁意。
(1)旅途本辛劳,本应该早点歇歇,张继却久 久不眠,为什么? 一个字,愁。学生说带“愁”字的词语。
21 古诗三首
请你看看古诗,到底是什么勾起了张继的 愁思、愁绪和愁怀?是什么拨动了诗人的 愁心与愁弦呢?
21 古诗三首
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人教五年级上册
21 古诗三首
激趣导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是谁的一首古诗?对,是王维,我们来学习王维的一 首诗《山居秋暝》。
21 古诗三首
作者简介
王维(约701-约761),字摩诘, 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唐代山 水田园诗人。其诗似浅而实深, 似淡而实腴,体物精细,状写传 神,具有独特成就。他又精通绘 画,擅作平远之景,擅绘人物、 丛竹等。有《王右丞集》。
21 古诗此三页首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教师精彩课堂用语(听说读问写)(收藏打印版,此页右键可以删除)
1、谢谢大家听得这么专心。 2、大家对这些内容这么感兴趣,真让我高兴。 3、你们专注听讲的表情,使我快乐,给我鼓励。 4、我从你们的姿态上感觉到,你们听明白了。 5、我不知道我这样说是否合适。 6、不知我说清了没有,说明白了没有。 7、我的解释不知是否令你们满意,课后让我们大家再去找有关的书来读读。 8、你们的眼神告诉我,你们还是没有明白,想不想让我再讲一遍? 9、会“听”也是会学习的表现。我希望大家认真听好我下面要说的一段话。 10、从听课的情况反映出,我们是一个素质良好的集体。 1、谢谢你,你说的很正确,很清楚。 2、虽然你说的不完全正确,但我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 3、你很有创见,这非常可贵。请再响亮地说一遍。 4、××说得还不完全,请哪一位再补充。 5、老师知道你心里已经明白,但是嘴上说不出,我把你的意思转述出来,然后再请你学说一遍。 6、说,是用嘴来写,无论是一句话,还是一段话,首先要说清楚,想好了再说,把自己要说的话在心里整理一下就能说清楚。 7、对!说得很好,我很高兴你有这样的认识,很高兴你能说得这么好! 8、我们今天的讨论很热烈,参与的人数也多,说得很有质量,我为你们感到骄傲。 9、说话,是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表达出来,与别人交流。说时要想想,别人听得明白吗? 10、说话,是与别人交流,所以要注意仪态,身要正,不扭动,眼要正视对方。对!就是这样!人在小时候容易纠正不良习惯,经常 注意哦。
21 古诗三首
抓一“对”字,感悟“愁”思
(1)读“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思考:这里的“对”字是什么意思?
21 古诗三首
“对”在这里的意思是“面对、对着、陪伴” 的意思,那么请你们纵观全诗,是什么在陪伴 着孤独的诗人呢? 哦,是冷月、悲鸦与寒霜在和诗人做伴,是江 枫、渔火和钟声在与诗人作陪,这一对,对出 了什么?
21 古诗三首
首联与诗题有什么联系? 明确:首联紧扣诗题,点出了时间、地点、 季节
21 古诗三首
3、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和颈联“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都是写景,有什么 不同?
明确:颔联用了“明月、松、清泉、石”等意 象,表现出山村的自然美。颈联用了竹、莲、 浣女、渔舟等意象,表现出了山村的生活美。 颔联侧重写物,颈联侧重写人。
21 古诗三首
张继到底在愁什么?此时此刻你到底在想些什 么呢?
21 古诗三首
请问,这午夜的寒山寺的钟声似乎在向张继述 说着什么呢?请拿起笔,写下你的述说。
21 古诗三首
枫桥夜泊 月落----失落感、孤独感 乌啼---凄凉 霜满天-----寒冷 江枫、渔火---半夜钟 对 愁
21 古诗三首
再见
21 古诗三首
朗读指导: “到——客——船”,这 节奏一放慢,声调一降低,就有一种 余音袅袅的感觉。来,一起来读后两 句。
21 古诗三首
感“眠”悟“愁”,“对”出愁思 1、抓一“眠”字,进入情景。
(1)请同学们默读古诗,哪些字眼哪些词语向我们透露出 张继没有睡觉的消息? (2)学生默读、圈划。 (3)谁来说说你从哪些字眼看出张继的不眠?
21 古诗三首
月落。他看到月亮落下去了。 乌啼。他听到了乌鸦的啼叫。耳闻乌啼,所以未眠啊。 霜满天。张继他还看到了霜满天的景象。满天的霜有谁看见过?哦, 霜满天其实写的是作者的?对,是诗人感觉到的。诗人身感霜气的 降临,他怎么能睡得着呢?
诗人看到了枫树和渔火, 张继因为未眠,所以他听到了寒山寺的钟声响起。
21 古诗三首
既然说“诗中有画”,我们就把诗还原为一幅 古典的卷轴画。
21 古诗三首
1、我们首先找出诗中的写景部分。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21 古诗三首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首联写出了什 么样的意境?
明确: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 的傍晚,空气清新,景色美妙。给全诗创造 了一个寂静,清新,幽雅的环境。
21 古诗三首
颔联与首联有何联系?
空气清新方可见月光之皎洁;新雨之后才能 显清泉之声响。
21 古诗三首
4、颈联写得十分热闹,这与作者要创造 一个寂静,清新,幽雅的环境是否和谐? 并说说原因。
明确:是。浣女、渔舟的热闹,正是为了烘 托出山村环境的寂静、清幽。如同“蝉噪林逾 静,鸟鸣山更幽”一样。人们从这些热闹的景 物中,很自然地体味出一种和平恬静,体味 出恬静中的一遍勃勃生机。有动有静,动静 结合,以动衬静。
21 古诗三首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教师课堂用语辑录(收藏打印版,此页右键可以删除) 教师课堂用语在学科专业方面重在进行“引”与“导”,通过点拨、搭桥等方式让学生豁然开朗,得出结论,而不是和盘托 出,灌输告知。一般可分为:启发类、赏识类、表扬类、提醒类、劝诫类、鼓励类、反思类。 一、启发类 1. 集体力量是强大的,你们小组合作了吗?你能将这个原理应用于生活吗?你的探究目标制定好了吗? 2. 自学结束,请带着疑问与同伴交流。 3. 学习要善于观察,你从这道题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4. 请把你的想法与同伴交流一下,好吗? 5. 你说的办法很好,还有其他办法吗?看谁想出的解法多? 二、赏识类 1. 说得太好了,老师佩服你,为你感到骄傲! 2. 你的设计(方案、观点)富有想象力,极具创造性。 3. 我非常欣赏你的想法,请说具体点,好吗? 4. 某某同学的解题方法非常新颖,连老师都没想到,真厉害! 5. 让我们一起为某某喝彩!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也要敢于猜想,善于猜想,这样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三、表扬类 1. 你真让人感动,老师喜欢你的敢想、敢说、敢问和敢辩,希望你继续保持下去。 2. 这么难的题你能回答得很完整,真是了不起!你是我们班的小爱因斯坦。 3. 你预习的可真全面,自主学习的能力很强,课下把你的学习方法介绍给同学们,好不好? 4. 哎呀. 通过你的发言,老师觉得你不仅认真听,而且积极动脑思考了,加油哇! 四、提醒类 1. 你虽然没有完整地回答问题,但你能大胆发言就是好样的!
21 古诗三首
自学提示
1、听朗读。 2、结合注释,读懂全诗。 3、诵读全诗。
21 古诗三首
朗读指导
诗的首联点题,交代时间、地点,可用叙述口吻读。 颔联、颈联是诗的主体部分,写的是傍晚时分山村 的旖旎风光,同时寄托了诗人闲适的感情,当用轻 快的调子诵读。 尾联出句是陪衬,对句“王孙自可留”是全诗主旨所在, 要用肯定的语气缓慢读出,表现诗人对隐居生活的 满足心情。
21 古诗三首
5、六句写景的句子,哪几句可以作为画面的 主体?学生概括。
明确: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 女,莲动下渔舟。
21 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枫桥夜泊
“泊”: 停泊。
21 古诗三首
初读诗意
1、看能不能读出诗的节奏与新的感觉来。 2、学生自学自读。 3.指名生读。请大家认真听,听一听他的朗读停山居秋暝”,“山居”即其隐居的别墅,点明 了地点;“秋”点明了季节;“暝”,傍晚,点明了具 体时间。整首诗所写的景物即秋天傍晚在山居所见 的景物。
21 古诗三首
诗中有画
诗人用淡淡的几笔就勾画出一幅雨后山村的晚景图, 清新宁静而又洋溢着和平安乐的气氛,犹如世外桃 源一般。
21 此古页诗为防三盗首标记页(下载后可删)对提问思考学生激励性语言(收藏打印版,此页右键可以删除)
1、你的眼睛真亮,发现这么多问题! 2、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来,真了不起! 3、会提问的孩子,就是聪明的孩子! 4、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我们可以共同研究一下! 5、这种想法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请再说一遍好吗? 6、多么好的想法啊,你真是一个会想的孩子! 7、猜测是科学发现的前奏,你们已经迈出了精彩的一步! 8、没关系,大声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我知道你能行! 9、你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 10、你又想出新方法了,真会动脑筋,能不能讲给大家听一听? 11、你的想法很独特,老师都佩服你! 12、你特别爱动脑筋,常常一鸣惊人,让大家禁不住要为你鼓掌喝彩! 13、你的发言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真谢谢你! 14、瞧瞧,谁是火眼金睛,发现得最多、最快? 15、你发现了这么重要的方法,老师为你感到骄傲! 16、你真爱动脑筋,老师就喜欢你思考的样子! 17、你的回答真是与众不同啊,很有创造性,老师特欣赏你这点! 18、××同学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同学! 19、你的思维很独特,你能具体说说自己的想法吗? 20、这么好的想法,为什么不大声地、自信地表达出来呢? 21、你有自己独特想法,真了不起! 22、你的办法真好!考虑的真全面! 23、你很会思考,真像一个小科学家! 24、老师很欣赏你实事求是的态度! 25、你的记录很有特色,可以获得“牛津奖”!
(4)在这深秋之夜,张继他目睹月落,耳闻乌啼,身感霜气的降 临,他怎么睡得着呢?带着失眠者的心态读《枫桥夜泊》。
21 古诗三首
抓一“愁”字,感受愁意。
(1)旅途本辛劳,本应该早点歇歇,张继却久 久不眠,为什么? 一个字,愁。学生说带“愁”字的词语。
21 古诗三首
请你看看古诗,到底是什么勾起了张继的 愁思、愁绪和愁怀?是什么拨动了诗人的 愁心与愁弦呢?
21 古诗三首
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人教五年级上册
21 古诗三首
激趣导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是谁的一首古诗?对,是王维,我们来学习王维的一 首诗《山居秋暝》。
21 古诗三首
作者简介
王维(约701-约761),字摩诘, 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唐代山 水田园诗人。其诗似浅而实深, 似淡而实腴,体物精细,状写传 神,具有独特成就。他又精通绘 画,擅作平远之景,擅绘人物、 丛竹等。有《王右丞集》。
21 古诗此三页首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教师精彩课堂用语(听说读问写)(收藏打印版,此页右键可以删除)
1、谢谢大家听得这么专心。 2、大家对这些内容这么感兴趣,真让我高兴。 3、你们专注听讲的表情,使我快乐,给我鼓励。 4、我从你们的姿态上感觉到,你们听明白了。 5、我不知道我这样说是否合适。 6、不知我说清了没有,说明白了没有。 7、我的解释不知是否令你们满意,课后让我们大家再去找有关的书来读读。 8、你们的眼神告诉我,你们还是没有明白,想不想让我再讲一遍? 9、会“听”也是会学习的表现。我希望大家认真听好我下面要说的一段话。 10、从听课的情况反映出,我们是一个素质良好的集体。 1、谢谢你,你说的很正确,很清楚。 2、虽然你说的不完全正确,但我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 3、你很有创见,这非常可贵。请再响亮地说一遍。 4、××说得还不完全,请哪一位再补充。 5、老师知道你心里已经明白,但是嘴上说不出,我把你的意思转述出来,然后再请你学说一遍。 6、说,是用嘴来写,无论是一句话,还是一段话,首先要说清楚,想好了再说,把自己要说的话在心里整理一下就能说清楚。 7、对!说得很好,我很高兴你有这样的认识,很高兴你能说得这么好! 8、我们今天的讨论很热烈,参与的人数也多,说得很有质量,我为你们感到骄傲。 9、说话,是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表达出来,与别人交流。说时要想想,别人听得明白吗? 10、说话,是与别人交流,所以要注意仪态,身要正,不扭动,眼要正视对方。对!就是这样!人在小时候容易纠正不良习惯,经常 注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