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习作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统编教材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7单元教案

统编教材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7单元教案

统编教材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7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简单了解古代传说故事,如《白蛇传》。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文学欣赏能力。

3.情感目标:帮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了解《白蛇传》的故事情节。

2.熟悉古文阅读方法。

三、教学难点1.理解古代传说所表达的文化内涵。

2.通过古代文学作品拓展学生阅读广度。

四、教学准备1.课本《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7单元教材。

2.多媒体课件。

3.各种学生互动游戏或活动。

五、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复习前几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课的故事内容,并向学生简单介绍《白蛇传》。

2.教学展开1.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白蛇传》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聆听,了解故事的背景及主要人物。

2.分组讨论故事情节,每组选择一个片段进行朗读。

3.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人物性格、情节发展等,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细致品味能力。

3.活动设计1.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发表对《白蛇传》的感想。

2.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的故事人物,体验故事情节。

4.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白蛇传》的读后感,并做一幅插图。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以《白蛇传》为主要内容,通过故事的讲述和学生的参与,激发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同时,通过活动设计,促进了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引起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培养其综合能力。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习作:我的自画像(共2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习作:我的自画像(共2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习作:我的自画像(共2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自画像的概念,明确自己的特点和优点;2.能够通过文字描写展现自己的特征和个性;3.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自画像的意义和方法,进行写作表达;2.教学难点:如何用文字描绘自己的特征和个性。

三、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教具:黑板、彩色笔、教学PPT;3.学生自备:笔、纸。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幅名人的自画像引导学生了解自画像的概念,并引出本堂课要写自己的自画像。

学习与讨论(15分钟)1.讲解自画像的写作要点,包括外貌特征、性格特点等;2.学生观察自己的相片或面镜,自行描绘自己的外貌特征,老师帮助学生提取关键词。

产生思路(10分钟)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共同收集归纳各自的特征和性格特点。

任务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在家辅导下,写一篇《我的自画像》。

第二课时学生展示(15分钟)学生轮流展示自己写的《我的自画像》,其他同学可以给予评价和建议。

修改完善(20分钟)老师就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导学生修改完善,着重指出表达不清晰的地方。

总结(10分钟)让学生总结本课学到的内容,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提高表达能力。

五、课堂作业1.完善并修改自己的《我的自画像》;2.背诵你的自画像,准备口头展示。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两堂课的教学,学生对自己的特点和优点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要继续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引导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

以上就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习作:我的自画像(共2课时)》的教学设计内容。

注意:每个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调整教学流程和内容。

紧扣年级特点 把准习作要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习作七”教学设计

紧扣年级特点 把准习作要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习作七”教学设计

熹 教 学

动 中, 这 也 正 是 课 标 对 第 二 学 段 学 生 习作 的要 求 。 而 ] ( ) 二 明确 任 务— — 选 人 觅 事 诱 情
《 神 贯 注 》 文 是 怎 么 表 现 罗 丹 的 全 神 贯 注 的 全 一
( 客 、 客 、 客 一 事 中的 细 节描 写把 罗 丹 的 全 神 贯 请 待 忘
课 提 供 参 考 的 . 但 是 因 为 所 有 类 别 的 不 同 学 段 的 习 作 教 学 , 要 在 双 册
课 文 中找 到相 应 的 编排 有 一 定 困 难 ,所 以 ,在 尽 量保 证 所 刊 发 的教 学 设 计 是 双 册 课 文 内容 的 前 提 下 .
有 少数 主题
重 清 楚 。 楚 又 完 整 则 是 五 、 年 级 的 要 求 。 清 六 ]
( ) 试 迁 移 — — 说 一 事 赞 一 点 四 尝
也 应 当 敬 佩 他 。比如 , 某 同 学 虽 然 考 试 成 绩 总 不 是 某
很 理 想 , 时 也 挨 老 师 的 批 评 , 是 , 看 他 是 那 么 有 但 你
题 的 研 究 和 实 践 中 。 这 让 我 们 甚 为
欣 慰 。 问 题 是 , 认 识 层 面 或 许 可 以
通 过 几 组 专 题 探 讨 梳 理 大 概 的 样
貌 . 并 逐 步 深 入 人 心 , 但 实 际 教 学 中 .要 怎样 落 实切 合 学段 目标 的 教 学 呢 ? 说 易 行 难 , 诚 如 斯 言 。 基 于
在 这 些 同学 中 , 最佩 服 谁 的 特 长 7 什 么7 你 为 你 最 欣 赏 谁 的 爱 好 ? 这 爱 好 能 给 你 带 来 什 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七单元习作-教学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七单元习作-教学
热爱学习 宽宏大量 光明磊落 持之以恒 乐于助人 拾金不昧 *老师上课很幽默。每次给我们上课,我们就像是在看 《猫和老鼠》,或看《快乐大本营》那样精彩,有时我们 像一朵快凋谢的花儿一样,老师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时开个小玩笑就像给 花儿浇上了水,小花就提起精神来了。
作业: 1 认真誊写第六单元作文。 2背诵阶梯A册P55《秋》、 《冬》古诗。
我们正要跑下去问个究竟,门一开, 看到了满头白发的王爷爷正上楼呢!王爷 爷问我们:”这么热的天,不在家里猫着, 出来干什么?”我们姐弟两个抢着说空调 停了,可能是停电了。王爷爷决定去看一 看。 到了楼道里,我们看见王爷爷打开了一 个木头的盒子,里面有几根电线,王爷爷拿 着工具把一根根电线弄直。天气热的可怕, 王爷爷脸上、脖子上都是汗,一件白色短褂 上全湿了,但他还是继续帮我们修电,没有 停下来擦把汗水。终于,听见姐姐从窗户里 说:“好了,空调好了!”王爷爷才擦了一 把汗,脸上流露出快慰的笑容。
心理描写
外貌
外在
神态 动作 语言
外貌描写
人 物
心理 品质 内在 气质 修养
方 法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
人 物
看 外貌 神态 动作
全面 观察
听 想 感
语言 联想 心理 感受
兢兢业业 平易近人 省吃俭用 胸怀大志 手不释卷 不骄不躁 力争上游 舍己为人 锲而不舍
拾金不昧 和蔼可亲 德高望重 知错就改 宽宏大度 勤俭持家 救死扶伤 为国捐躯 见义勇为 自强不息 勤勤恳恳 无私奉献 废寝忘食 坚持不懈 勤学好问 全神贯注 聚精会神 专心致志 不甘示弱 乐于助人 奋不顾身 铁面无私 大公无私 一视同仁 持之以恒 坚强不屈 视死如归
神态
语言 动作
《全神贯注》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作文教学设计完整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作文教学设计完整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作文教学设计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设计习作训练七:我敬佩的一个人习作要求: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值得敬佩的人。

他可能是每天利用业余时间刻苦学习外语的妈妈,也可能是苦练书法的小伙伴;可能是不畏寒暑、默默工作的清洁工人,也可能是自强不息、努力拼搏的叔叔、阿姨……选择其中的一位,通过具体事例,夸夸他们执着追求的精神。

如果你觉得他的其他品质令你敬佩,也可以说一说。

要把事情说清楚,表达出自己的敬佩之情。

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写一篇习作,要把自己所写的人的精神风貌表现出来。

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

写完以后要认真修改。

教学目标:1、通过交流,学习运用积累的词句来确立并表达人物的优秀品质。

2、能甄选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使用个性化语言,抒发自己真情实感。

3、能够把事件写具体,突出人物的个性形象。

教学重点:选择具体事例,通过具体的描写,表达敬佩之情。

教学难点:语言、动作和神态的具体描写。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师:同学们,在本组中,我们认识了一个个具有优秀品质的人,有十七世纪执着追求真理的伽利略,如痴如醉全神贯注工作的罗丹,勤奋专注让鱼游到了纸上的聋哑青年,坚持不懈、勤劳朴实的农民。

2.他们都让我们肃然起敬。

其实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在我们的身边就有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的人。

在你的身边有这样的人吗?他们为什么让你敬佩?这次,咱们看看同学们各自心目中敬佩的人,他的事迹是不是也能让大家都佩服呢?你最敬佩的人是谁?(思考后,指明说)(二)明确要求我们说出了自己心中最敬佩的人。

我们就来写一写。

习作之前,我们一起先来看看这次的习作要求:1.选择身边的令人敬佩的人,通过具体事例,表达出自己的敬佩之情,要把事情说清楚。

2.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

(三)成语引趣1.老师让大家搜集了一些描写人物优秀品质的词写在积累本上,谁能说说你积累的词有哪些?2.不仅是同学们,老师也特意搜集了一些写人的佳句,大家读一读。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教学设计(总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教学内容教材第82~89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小学阶段“图形的运动”共安排了三次,“图形的运动(二)”是第二次学习这一内容,主要是对平移和轴对称图形的再认识,是在第一学段整体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单元分为两个小节:第一小节是对于轴对称图形的再认识,第二小节对于平移的再认识。

每个小节都安排了两个例题:第一小节由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和补全轴对称图形组成;第二个小节是由画平移后的图形和运用平移知识解决问题组成。

教学目标1.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2.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感受平移运动的特点,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建议1.关注知识形成过程,把握核心内容。

2.借助“方格图”学习轴对称和平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设计活动,重视数学思考。

课时安排第1课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第2课时图形的平移第3课时运用平移知识解决问题第1课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教学内容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教材第82~83页例1、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会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掌握画图的方法和步骤:先画出几个关键的对称点,再连线。

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轴对称图形。

3.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动手操作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审美观念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画图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能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轴对称图片:师:这些图片好看吗为什么好看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因为对称而让人觉得美的物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些美丽的对称图形。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图形的运动(二)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图形的运动(二)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图形的运动(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图形的运动(二)”主要包括平移和旋转两种图形的运动。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掌握它们的基本性质和特点,学会用图形运动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平移和旋转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图形的初步知识,具备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积累了丰富的关于平移和旋转的实例。

但学生对平移和旋转的概念、性质和特点的理解还有待提高,同时,运用平移和旋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需要加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移和旋转的概念,知道它们的基本性质和特点,能够运用平移和旋转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和思考,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掌握它们的基本性质和特点。

2.难点:运用平移和旋转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引导发现法、合作交流法和练习法进行教学。

通过实物、图片、模型等直观教具,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和思考,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图片等。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直尺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平移和旋转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平移和旋转的概念、性质和特点,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知识。

同时,教师进行讲解,让学生明确平移和旋转的定义。

3. 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分析平移和旋转的现象。

学生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四下七单元习作教案

四下七单元习作教案

四下七单元习作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掌握四下七单元所学的词汇和语法知识;(2)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习作写作。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堂教学、小组合作等方式进行教学;(2)通过示范、引导、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1)掌握四下七单元所学的词汇和语法知识;(2)进行习作写作,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2. 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进行习作写作;(2)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介绍一些有趣的故事、情景或者展示一些精彩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

2. 复习所学知识。

通过复习四下七单元所学的词汇和语法知识,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为写作做好铺垫。

3. 示范写作。

教师可以进行一篇示范习作写作,让学生了解写作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同时引导学生如何进行观察、思考和表达。

4. 小组合作。

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习作写作。

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互相学习、交流,共同完成习作写作。

5. 个别指导。

针对一些写作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进行个别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写作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写作水平。

6. 作品展示与评价。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习作作品,进行互相交流和评价,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同时让学生在展示和评价中得到成长。

7. 总结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反思自己的写作过程,为今后的写作积累经验。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通过创设情境、复习知识、示范写作、小组合作等方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个别指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当的帮助和引导,提高写作水平。

同时,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作品展示与评价,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让学生在展示和评价中得到成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最敬佩的人》习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观察和了解身边的人,寻找他们身上值得你敬佩的地方,课外收集写人的好文章积累好词好句好段。

2.努力做到通过一件具体事例,让人物形象鲜活起来,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

注意对人物进行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的描写,写真人真事,表达自己的敬佩之情,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3.先说后写,完成后运用多种形式的赏识性评价,进一步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领悟体会写好人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1.观察和了解身边的人,寻找最让自己佩服的闪光点。

2.搜集和阅读写人物的好文章,摘抄积累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在本单元的教材中,我们认识了敢于追求真理,有独立人格的伽利略,如痴如醉、执着追求艺术的罗丹,勤奋专注、画技高超的聋哑青年,执着、勤劳在荒凉贫瘠的山坡上开辟菜园的父亲。

他们让我们敬佩,他们坚持不懈的品质深深地感染了我们,他们的音容笑貌也在我们的
脑海中浮现。

今天,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写一写我们身边的值得你敬佩的人。

二、出示习作要求,把握习作主旨
1.默读习作要求,了解本次习作的要求。

我敬佩的一个人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值得敬佩的人。

他可能是每天利用业余时间刻苦学习外语的妈妈,也可能是苦练书法的小伙伴;可能是不畏寒暑、默默工作的清洁工人,也可能是自强不息、努力拼搏的叔叔、阿姨……选择其中的一位,通过具体事例,夸夸他们执着追求的精神。

如果你觉得他的其他品质令你敬佩,也可以说一说。

要把事情说清楚,表达出自己的敬佩之情。

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写一篇习作,要把自己所写的人的精神风貌表现出来。

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

写完以后要认真修改。

2.学生回答总结归纳。

3.教师提出:写人,就是要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表现人物值得敬佩的特点。

抓住中心词“敬佩”,具体说就是“我”为什么敬佩他(她)?他(她)是怎样一个人?有什么事让“我”敬佩?
抓住中心词“敬佩”,具体说就是他(她)是怎样一个人?我为什么敬佩他(她)?有什么事让我敬佩?
4.深入理解“敬佩”的含义:说一说值得你敬佩的地方一般指哪些方面?
学生举例如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热爱劳动、关心集体、刻苦学习、能歌善舞、认真负责、尊老爱幼、持之以恒、身残志坚、舍己为人、大公无私、努力拼搏等等。

三、由说到写,逐步完成习作
1.学生开始构思,简单写出自己的思路和提纲。

2.小组合作说一说自己佩服的人,鼓励每个人都大胆地说。

然后从组中选出说得最好的一个人,参加集体交流。

3.参加集体交流以后,大家一起评价写得好的方面,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一整段,鼓励学生使用自己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好段,共同商讨欠缺部分,使文章写得更完美。

四、总结,下节课接着完成
感谢那些令人敬佩的人,让我们心灵受到启迪;感谢同学们,用语言描绘美丽。

罗丹说过:“生活中不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


让我们用眼睛去发现生活中更多的美丽,用心去感受更精彩的人生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