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二年级语文下册《妈妈的爱》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2024年二年级语文《妈妈的爱》教案设计

2024年二年级语文《妈妈的爱》教案设计

2024年二年级语文《妈妈的爱》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妈妈的爱。

学会本课的生字和生词。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朗读、表达和合作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母爱的伟大,学会感恩。

培养学生对家人的关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生字和生词。

2.教学难点:感受妈妈的爱,学会感恩。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联系生活,让学生谈谈自己眼中妈妈的爱。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妈妈的爱》。

2.初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教师辅导,纠正读音,让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

4.朗读课文学生齐读课文,感受妈妈的伟大。

学生个人朗读,展示自己的朗读水平。

5.学习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

教师讲解生字词的意思,学生理解并运用。

6.感受母爱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眼中妈妈的爱。

7.小组活动学生分小组,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妈妈的爱。

各小组展示,全班交流。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学会感恩。

9.课后作业写一篇关于妈妈的爱的小作文。

为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分享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了妈妈的爱。

2.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较高,能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

3.教师在课堂上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

4.课后作业的设计有助于巩固课堂所学,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五、教学资源1.课文《妈妈的爱》2.生字词卡片3.课后作业模板六、教学时间1课时七、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发言积极性等。

2.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文质量和完成情况。

3.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满意度,收集意见和建议。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在朗读课文环节,设计分角色朗读,让学生分别扮演文中角色,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对话示例:教师:“同学们,谁来扮演妈妈,谁来扮演孩子?让我们一起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妈妈的爱。

二年级下《妈妈的爱》优秀教案

二年级下《妈妈的爱》优秀教案

二年级下《妈妈的爱》优秀教案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妈妈的爱》优秀教案1
教学内容:《妈妈的爱》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0个汉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并用喜欢的方法自主识字。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妈妈平日的爱,懂得要尊重关心家长不让家长操心。

教学重点:体会诗的感情,有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并用喜欢的方法自主识字。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同学随唱,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体会“妈妈的爱”。

二、自学初读课文,鼓励同学自主阅读识字。

三、识字
1、认读生字卡片。

2、“让我考考你”
四、交流
1、分小节感知
2、妈妈的爱是什么?从哪儿能看出妈妈的爱?
3、自主合作:以小组为单位,自选小节读文。

并讨论:妈妈的爱是什么?从哪儿能看出妈妈的爱。

五、诵读通过朗读,背诵课文,感受妈妈的爱。

六、评价。

自主、全方位评价。

七、写字
1、认读生字卡片并扩词
2、同桌合作,自认识较简单的字
3、向困难挑战。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2024年二年级语文《妈妈的爱》教案设计

2024年二年级语文《妈妈的爱》教案设计

2024年二年级语文《妈妈的爱》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二年级语文教材第四单元《妈妈的爱》。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妈妈的爱;学会生字词,掌握句子朗读;通过课文学习,培养感恩妈妈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能够复述出妈妈的爱表现在哪些方面。

2. 学会本课生字词,并能熟练朗读课文。

3. 培养学生感恩妈妈的情感,懂得珍惜妈妈的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妈妈的爱。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词,掌握句子朗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生字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妈妈爱的小故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妈妈的爱表现在哪些方面。

3. 讲解生字词:讲解本课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4.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内容,让学生感受妈妈的爱。

5. 例题讲解:选取课文中的典型句子进行讲解,指导学生朗读。

6. 随堂练习:让学生仿照课文,用自己的话描述妈妈的爱。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妈妈的爱》2. 生字词:爱、妈妈、辛苦、照顾、关心、陪伴3. 重点句子:妈妈的爱像阳光,温暖着我的心。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述一下你的妈妈是如何爱你的。

答案示例:我的妈妈每天早晨都会早早起床为我做好早餐,晚上陪我一起做作业,生病时照顾我,她很辛苦,但从来不抱怨。

2.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画出妈妈的爱。

答案示例:画出妈妈在照顾孩子、陪伴孩子、关心孩子的场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课教学中,学生能否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妈妈的爱?教学过程中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感?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回家后,给妈妈一个拥抱,对妈妈说一句感谢的话,将感恩妈妈的情感付诸实践。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置。

2.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3. 作业设计,尤其是作业题目的答案示例。

《妈妈的爱》教学设计(优秀7篇)

《妈妈的爱》教学设计(优秀7篇)

《妈妈的爱》教学设计(优秀7篇)《妈妈的爱》教案篇一一,个性朗读,创设情感的氛围1,课前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自己的妈妈吗那你们有没有数过我们一天中会喊多少次妈妈其实细想一下,我们每一次在喊妈妈的时候的感情都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今天我考试考到了一百分,回到家,你会怎么喊妈妈妈妈生病了,走进病房,你又会怎么喊妈妈呢今天下大雨了,别的小朋友都回家了,教室里只留下你一人,这是你突然发现,妈妈拿着雨伞从远处走来,你又会怎么喊妈妈(你很兴奋,妈妈终于来了,她已经走到你跟前了,你再仔细看看,妈妈从头到脚都已经淋湿了,这时你会怎么喊妈妈)2,是呀,我们每个人喊妈妈时都有自己的感受,那就带着自己不同的感受一起来喊一声妈妈吧!出示:妈妈3,为什么妈妈这普普通通的两个字,会包含了我们小朋友这么多的感情呢今天我们就来深深地体会体会我们的妈妈对我们的爱。

出示:妈妈的爱。

来,我们再读一遍!二,真实体验,感悟诗歌的内涵1,请小朋友放声朗读这首小诗,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诗读流利了。

跟同桌小朋友相互合作,读的小朋友读仔细了,听的小朋友听认真了,帮助他把诗歌读的更好。

也可以给读的好的小朋友一个笑脸。

2,我觉得小朋友合作的特别好,还有很多小朋友都得到了笑脸呢。

是我们已经读通了,现在就让我们静下心来,好好得来品味它。

这一次老师建议你们轻轻的读,用心来感受妈妈的爱。

3,你喜欢这首小诗吗4,看来,小朋友们都已经张开了想象的翅膀,被这首充满着真情与真爱的小诗打动了。

就让我们带着这份无言的感动,好好读读这首诗,然后把你最有感触的地方读给你的小伙伴听。

5,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呢交流第二小节:交流第三小节:交流第二小节:交流第四小节:整体朗读:1, (交流搜集的照片)课前我们小朋友还带来了很多和妈妈拍的照片,我也翻遍了家里所有的照片,却发现我找不到一张和妈妈的合影,我的妈妈在我小时侯曾经为我留下了一个个精彩的瞬间,却把她留在了照片的外面。

二年级语文下册《妈妈的爱》教学设计(通用11篇)

二年级语文下册《妈妈的爱》教学设计(通用11篇)

二年级语文下册《妈妈的爱》教学设计二年级语文下册《妈妈的爱》教学设计(通用11篇)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语文下册《妈妈的爱》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语文下册《妈妈的爱》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妈妈的爱》是一首儿童诗。

这首诗选择了五个生活片段,前三节分别从妈妈在暑天为孩子扇扇子,在雨天为孩子送伞,抱孩子去医院几个生活细节上给孩子无私的爱,后两节,妈妈的爱体现在对“我”思想成长的关怀和帮助上,同时也抒发了孩子对妈妈的爱。

全诗充满亲情爱意,朴实无华、文质兼美,以通俗易懂的诗歌语言,密切地联系孩子的生活实际,致力于引导学生理解母亲,体验母爱,感受亲情。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学会在平凡的生活中去发现母爱,体会母爱,感悟亲情。

2.综合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认识生字7个,包括1个多音字。

会写8个。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认识12个生字,会写9个字。

教学难点:用真实的体会感悟诗歌内涵。

仿写一节小诗。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羽毛扇等。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初读诗歌《妈妈的爱》,了解妈妈对我们无微不至的爱。

2.能够初步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随文理解、认识“湿透”“遮”等生字词。

4.仿写诗歌。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读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妈妈的爱,仿写诗歌。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再现爱(2分钟)1.有一种爱,它倾尽所有,毫不保留,为你付出一切,不求回报。

在音乐家眼里,它是一串串跳动的音符(播放音乐),在画家眼里,它是诗意浓浓的画卷(展示图片),在诗人眼里,它是一个个浓缩的文字。

我们的今天要学的就是这样一首诗。

二年级语文《妈妈的爱》教案设计

二年级语文《妈妈的爱》教案设计

二年级语文《妈妈的爱》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妈妈的爱》。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

学生能够认识生字词并会正确书写。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朗读和讨论,培养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提高阅读理解和思维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培养对父母的感恩之心。

学生能够体会到亲情的重要性,培养和谐的家庭关系。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妈妈的爱》内容简介:《妈妈的爱》是一首描绘母爱的诗歌,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真挚的抒发,展现了妈妈对子女无私的爱和关怀。

2.2 生字词列表:妈妈、的爱、花朵、阳光、遮阳、沐浴、怀抱、守护、甜蜜、心间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能够正确书写和运用生字词。

3.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母爱的伟大和无私,体会到亲情的重要性。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对父母的感恩之心。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温馨的氛围,引导学生感受母爱。

采用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朗读,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4.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相关的图片和动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使用生字词卡片,进行认字和写字练习。

第五章:教学过程设计与步骤5.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幅母爱为主题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母爱的理解和感受。

5.2 朗读课文:学生集体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的表达。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描绘母爱的句子,并分享感受。

5.3 学习生字词:学生分组进行生字词卡片游戏,通过认字和写字练习,巩固生字词的记忆。

教师选取几个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书写示范。

5.4 讨论与思考:学生分组讨论,思考母爱对他们成长的影响和重要性。

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并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妈妈的爱》教案设计

《妈妈的爱》教案设计

《妈妈的爱》教案设计教案设计:《妈妈的爱》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来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27课《妈妈的爱》。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感受妈妈的爱,体会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妈妈的爱。

3.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妈妈的爱。

难点: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妈妈为孩子付出的场景,如妈妈为孩子做饭、洗衣、讲故事等,引导学生感受妈妈的爱。

2. 自主学习(5分钟)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词,可以借助课下注释或词典查找。

3. 合作学习(10分钟)4. 课堂讲解(10分钟)5. 随堂练习(5分钟)设计一些有关课文内容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场完成,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6. 课堂小结(5分钟)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的理解和感受,引导学生认识到妈妈的爱是伟大而无私的。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妈妈的爱1. 做饭、洗衣2. 讲故事3. 陪伴成长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妈妈的爱”造句。

(2)写一篇关于“我的妈妈”的短文。

2. 作业答案:(1)妈妈的爱如同阳光,温暖我的心房。

(2)我的妈妈是一位勤劳、善良、无私的人,她用自己的爱陪伴我成长,让我感受到了世间最美的情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理解,让学生感受到了妈妈的爱。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部分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字词训练。

拓展延伸:让学生回家后,为妈妈做一件小事,如给妈妈倒一杯水、给妈妈一个拥抱等,让学生用实际行动来回报妈妈的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妈妈的爱》这篇课文主要描绘了妈妈为孩子付出的种种,包括生活中的照顾、教育、陪伴等。

二年级语文《妈妈的爱》教案设计

二年级语文《妈妈的爱》教案设计

二年级语文《妈妈的爱》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妈妈的爱》。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理解妈妈的爱是无条件的,学会感恩和回报。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合作和表达能力。

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培养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学生通过朗读和表演,培养表达和表演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到妈妈的爱是无私的,学会珍惜和感激。

学生能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的感受。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妈妈的爱》是一首描绘妈妈无条件爱的诗歌,通过形象的描绘和感人的语言,展现了妈妈对孩子的深深爱意。

课文内容主要包括妈妈对孩子的关怀、呵护、教导和期望,以及孩子对妈妈的感激和回报。

2.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如“妈妈的爱”、“无条件的爱”等。

学生能够通过朗读和表演,表达出对妈妈的爱和感激之情。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朗读法: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表达能力。

3.2 讨论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3.3 观察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教师通过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思考母爱的伟大和无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朗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3 解析课文:教师对课文内容进行解析,引导学生理解妈妈的爱是无私的,学会感恩和回报。

4.4 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第五章:作业设计5.1 家庭作业: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朗读课文,感受妈妈的爱,并家长签名确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语文下册《妈妈的爱》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下册《妈妈的爱》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妈妈的爱》是一首儿童诗。

这首诗选择了五个生活片段,前三节分别从妈妈在暑天为孩子扇扇子,在雨天为孩子送伞,抱孩子去医院几个生活细节上给孩子无私的爱,后两节,妈妈的爱体现在对“我”思想成长的关怀和帮助上,同时也抒发了孩子对妈妈的爱。

全诗充满亲情爱意,朴实无华、文质兼美,以通俗易懂的诗歌语言,密切地联系孩子的生活实际,致力于引导学生理解母亲,体验母爱,感受亲情。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学会在平凡的生活中去发现母爱,体会母爱,感悟亲情。

2.综合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认识生字7个,包括1个多音字。

会写8个。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认识12
个生字,会写9个字。

教学难点:用真实的体会感悟诗歌内涵。

仿写一节小诗。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羽毛扇等。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初读诗歌《妈妈的爱》,了解妈妈对我们无微不至的爱。

2.能够初步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随文理解、认识“湿透”“遮”等生字词。

4.仿写诗歌。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读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妈妈的爱,仿写诗歌。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再现爱(2分钟)
1.有一种爱,它倾尽所有,毫不保留,为你付出一切,不求回报。

在音乐家眼里,它是一串串跳动的音符(播放音乐),在画家眼里,它是诗意浓浓的画卷(展示图片),在诗人眼里,它是一个个浓缩的文字。

我们的今天要学的就是这样一首诗。

它是?
2.板书课题(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体味爱(8分钟)
1.老师特别想听你们读这首诗歌。

请同学们先自由读一
读这首诗歌,一会儿请五位学生各读一个小节。

2.同学们基本能够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达到了
我们预习的要求。

那生字词是不是也已经掌握了呢?
请三个小老师带读。

男女生比赛读。

每一个字都是一朵小花,让我们把它献给我们的妈妈吧!开火车读。

3.字词都回到诗歌里了,短短的诗歌,却表现出妈妈浓
浓的爱!孩子们把你们的声音静下来,把心沉下来,闭上眼睛听老师读一读。

五节诗歌就是五个小故事。

在诗人刘丙钧的笔下妈妈的
爱是什么?(板书:清凉的风、遮雨的伞、滴落的泪、责备的目光、亲切的教诲)
三、联系生活,读出爱(20分钟)
1.是啊,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是遮雨的伞、是滴落的泪,是责备的目光,还是亲切的教诲。

孩子们在诗歌中有妈妈的爱,在你的生活中更充满了妈妈的浓浓深情。

在听诗歌朗诵时,你是不是也回想起了妈妈为你做的事情呢?你是不是也有和文中差不多的故事呢?请同学们从诗歌中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个小节读一读,想着你是在对着你最爱的妈妈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教师巡视大概了解学生选择的小节。


2.学生交流自己感受较深的小节。

(按学生交流的顺序,讲三个小节。


(1)我对第一小节感受特别深
预设:学生说自己的经历,教师给予引导学生读出自己
的感受。

再问这小节诗歌什么地方最让你感动?引入下一个预设。

预设:妈妈为了给我扇扇子,热得衣裳都湿透了。

这是一个怎样的夜晚?出示字卡“很热”和“很热很热”对比读,体会叠词的作用(起强调作用,读起来也比较有节奏感),指导朗读。

诗歌中还有两个这样的叠词,你发现了吗?(很凉很凉、很烫很烫)学生自己读这两个词语。

现在经济条件好了,很少用扇子了。

你热了,妈妈会给
你开风扇,开空调。

可是,老师这一代人小的时候确实是在妈妈的扇子下度过了闷热的夏夜。

老师对这一小节的感受也很深。

(师范读)
妈妈的这一动作给我带来了清凉的风,让我甜甜地入睡,而妈妈却加倍的热呀,汗水湿透了妈妈的衣裳。

妈妈为了让我们休息好,宁肯让汗水湿透衣衫,可见,妈妈的爱多么无私!从这里你们能体会妈妈的爱吗?齐读
(2)我对第二小节感受最深。

预设:学生谈自己的经历,个别读,教师指导。

为了给我遮雨,雨水全打在妈妈的身上。

你们观察过妈妈的伞是朝那一边倾斜吗?
是啊,妈妈怕孩子淋了雨着凉,可是妈妈就不会着凉感
冒吗?这就是我们的妈妈,在我们需要时能为我们遮风挡雨的好妈妈。

(有和妈妈一起遮伞的经历的站起来,一起读读这个小节。

读出对妈妈的感谢。

在这个“遮”中,也藏着妈妈的爱。

多么无私的妈妈呀,我们的妈妈不也是这样吗?她们不论晴天雨天都会在校门口等着你,让你即使在糟糕可怕的雨天也不觉得担心害怕。

你们能读出对妈妈的爱吗?女生读。

(3)我对第三小节感受比较深。

学生谈经历,个别体会读,教师指导。

预设2:哪里让你特别感动?
妈妈着急地哭了。

妈妈为什么哭?可能想些什么?从“哭”中,我们体会
到了妈妈最深沉的爱。

你生病的.时候,妈妈是怎样做的?谈经历后,带着你
的感受读一读。

(4)我对第四小节感受最深
妈妈在生活上处处关心我们,我们也能感受到妈妈的爱,然而从妈妈责备的目光中,你是不是也能感受到妈妈的爱呢?谁愿意读读第四小节。

什么是“责备”,在这个小节中有一个同义词。

(批评)
妈妈批评、责备我,是因为心疼暖瓶吗?那是为什么?
我们做错事时,妈妈的批评是更深的爱,她希望孩子成
为诚实人,希望孩子做品质高尚的人。

那你再把这一小节读一读。

在你的生活中是不是也犯过一些错误,妈妈是怎么做的?请你和同桌说一说。

带着你的感悟读一读这一小节。

在你们犯错误的时候,妈妈严厉地批评你,甚至打你,
你都能理解妈妈是为了你好,是为了帮助你改正缺点,是不是?你们真是理解妈妈的好孩子。

谁愿意读读这一小节,表示对妈妈的理解。

(5)我对第五小节感受最深
自由读读第五小节,你又读懂了什么?
妈妈爱我,我也爱妈妈!祖国是养育我们所有人的妈妈,我们也爱祖国妈妈!感恩妈妈,也应该回报祖国,长大后建设我们的国家。

让我们齐读这一小节。

四、仿写诗歌,抒发爱(10)
1.是啊,在不同的时候,妈妈的爱是不同的感觉。

很热
很热的夜晚,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在很凉很凉的雨天,妈妈的爱是遮雨的伞;生病的时候,妈妈的爱是滴落的泪水;在犯错误的时候,妈妈的爱是责备的目光。

孩子们,在你的生活中一定也有许多妈妈关心爱护你的事,谁想来说一说?学生交流,教师引导“那么在你眼里妈妈的爱就是……”
2.是呀,妈妈的爱是一个小小的动作,是一件件小事情,是生活中说不完的点点滴滴,(展示妈妈图片)妈妈每天都细心的照顾我们,所以我们大家都生活得很幸福。

在你的眼里,妈妈的爱是什么?
3.请四个同学上台读诗歌。

4.了让我们健康的成长,妈妈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

妈妈的爱是那么伟大,那么深沉,让我们在音乐中深情地为我们每个人的妈妈朗诵这首诗歌。

总结:这一课,我们能够理解诗歌的内容,有感情地朗
读这首诗歌,更难得的是我们懂得了从生活中的小事体会妈妈的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