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三)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模拟分项汇编专题13 文言文阅读(含答案解析)

中考语文模拟分项汇编专题13 文言文阅读(含答案解析)

专题13 文言文阅读一、(2016届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第二中学九年级上学期五校协作12月月考)阅读文言文,完成第10-13题。

(17分)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①而啜其醨②?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③,受物之汶汶④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⑤乎!”乃作《怀沙》之赋。

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史记·屈原列传》(节选)注释:①糟:酒渣。

②醨(lí):薄酒。

③察察:洁白的样子。

④汶(mén)汶:浑浊的样子。

⑤温蠖(huò):尘滓重积的样子。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被发行吟泽畔()(2)举世混浊而我独清()(3)屈原既死之后()(4)其后楚日以削()1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渔父见而问之曰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B.众人皆醉而我独醒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C.皆好辞而以赋见称不以物喜(《岳阳楼记》)D.数十年竟为秦所灭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12、翻译下列句子。

(6分)(1)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3)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捕蛇者说》)13、屈原被流放的原因是(用原句回答)。

(2分)屈原投江的原因是(用自己的话回答)。

(2分)【答案】10、(1)同“披”,披散(2)全(3)已经(4)一天天地(每词1分,共4分)11、B (3分)12、(1)但他们都效法屈原辞令委婉含蓄的一面,始终不敢直言进谏。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附带答案)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附带答案)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附带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运用(共20分)1.下列句中空缺处的关联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____疫情影响多么严重,还是世界环境动荡不安,都无法阻挡中国前进的步伐。

②我不觉感到悲凉,这种不可的凄凉之感,使我无论作何设想也提不起任何兴致。

A. 不是驱除更正更正C. 不是祛除更改D. 不管驱除更改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中国作家曹文轩获得2016年度国际安徒生奖,他的获奖充分证明:一个作家只有立足于自己的民族、自己的生活,写出生活的真实与美好,才能获得世界的认可。

B.对于机器人是否比人类聪明,未来是否可能替代人类,假如机器人产业完全替代人类生产,人还能做些什么等问题,来合肥参加会议的专家学者的回答是肯定的。

C.把研究方向聚焦在威胁人类生命乃至健康的重大传染病防治上,把目标定位在提高药物的临床疗效上,加上大团队合作,这些为青蒿素的发现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D.国家林业局着手编订《国家储备林建设规划》,计划在2016年至2050年间,完成东南沿海、长江中下游、黄淮海、西南、京津冀及东北地区六大储备林建设基地。

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为了堵住汩汩往外喷涌的缺口,消防队员前仆后继....,终于形成一道人墙,封住了洪水,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B. 水质污染,水位急速下降,空气能见度降低,我们不能再竭泽而渔....,要停止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做法。

C.三娘这刺绣的手艺可是一绝,绣的那花仿佛就要开在眼前,绣的那鸟仿佛就要展翅高飞,这手艺精彩..绝伦..。

D.话剧《屈原》上演之后,观众口碑不错,都说人物形象性格鲜明,表演到位,引人入胜....。

5.填空。

(5分)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中表明作者在朋友的热情关怀下,要振奋精神,重新投入新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5-2016语文中考二模试题【市北】

2015-2016语文中考二模试题【市北】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九年级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欢迎你参加本次考试,祝你答题成功!本试题共三道大题,含23道小题。

其中,第1—7小题为“语言积累及运用”;第8—22小题为“阅读”;第23小题为“写作”。

所有题目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其中,选择题要求用2B铅笔正确涂写在“客观题答题区”。

一、语言积累及运用【本题满分27分】(一)诗文默写与理解【本题满分13分】1.根据提示默写。

(10分)①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

(《水调歌头》苏轼)②因思杜陵梦,。

(《商山早行》温庭筠)③,野渡无人在舟自横。

(《滁州西涧》韦应物)④晴川历历汉阳树,。

(《黄鹤楼》崔颢)⑤,风多杂鼓声。

(《从军行》杨炯)⑥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

(《三峡》郦道元)⑦,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李商隐)⑧了却君王天下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⑨,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⑩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爱这土地》艾青)2.下列选项中,对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西北边塞,秋风萧瑟,长烟落日,词人范仲淹面对此景写下了“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的诗句,既有怀念家乡亲人的愁思,又有深沉的忧国爱国之情。

B.《归园田居》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两句诗,写出了诗人的感慨:衣服沾湿了并不可惜,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

表达了诗人坚持人生理想的坚定信念。

C.《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两句,写诗人兵败被俘,面对强敌,他舍生取义。

同时又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南宋朝廷的不满和壮志未酬的感叹。

D.唐朝诗人白居易看到西湖早春的生机勃勃景象,喜悦之情油然而生,于是写下了《钱塘湖春行》,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语言运用与名著阅读【本题满分14分】3.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美观地填写汉字。

语文中考全真模拟考试(含答案)

语文中考全真模拟考试(含答案)

语文中考综合模拟检测试题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满分120 分。

考试用时120 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5题;共41分)请在答题卡相应的田字格中或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

(第1—4题每句1分,第5题、第6题每小题1分,第7题2分)1、________,路远莫致之。

(《庭中有奇树》)2、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

(《无题》)3、人们常用曹操《龟虽寿》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来比喻人虽老了却仍有雄心壮志。

4、《三峡》中总括三峡春冬之时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2016年“两会”上,有委员提出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废除中国大陆通行的简体字,恢复繁体字。

“繁简之争”再一次进入人们视野。

请你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综合性学习任务。

材料一:网上流传的“段子”中说:“汉字简化后,親不见,愛无心,產不生,厰空空,麵无麦,運无车,導无道,有雲无雨,開関无门……”(注:以上提及的繁体字与简体字的对应关系:親—亲,愛—爱,產—产,厰—厂,麵—面,運—运,導—导,雲—云,開—开,関—关。

)材料二:说汉字简化导致表意功能弱化的看法看似很有文化,其实是对汉字知识的无知……例如那个“愛”,早在晋代就有“爱”的写法了,这是由行书演化而来的——几千年来,汉字发展的主流就是由繁到简。

况且“愛”字最初表达的意思是依依不舍、舍不得的样子。

而“愛”中的“心”,是声旁的一部分,跟意思无关。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推行汉字简化,同一系列政治改革和社会革新有密切关系,是为政治改革和社会革新服务的,简化汉字便于书写,便于提高人民的普遍文化水平这在当时有其必要性,而现在大陆使用简体字,而港澳台地区使用繁体字,这不利于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祖国的统一。

(1)请从材料中概括出赞成和反对简化汉字的理由各两条。

(2)针对“繁简之争”,校报委托你采访语言学家赵教授,请你事先准备两个采访问题。

广西梧州市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_含答案)

广西梧州市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_含答案)

2106年广西省梧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卷说明:1.本试卷共8页(试题卷分Ⅰ、Ⅱ卷,共6页,答题卡2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请将准考证号、姓名、座位号写在答题卡制定位置,答案涂、写在答题卡相应的区域内,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28分)(共14小题,均为选择题,每小题2分)一、积累运用和古诗词赏析(16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家醅.(pēi)琐屑.(xiāo)熹.微(xǐ)叱咤.风云(chà)B.阴霾.(mái)真谛.(dì)赫.然(hè)正襟.危坐(jīn)C.发窘.(jiǒng)窒.息(zhì)点缀.(zhuì)随声附和.(hě)D.馈.赠(kuì)诘.问(jí)芳馨.(xīng)更胜一筹.(chóu)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牟取追塑袖手旁观故名思义B.眶骗拮据慷概淋漓五彩斑斓C.娇奢隐匿头晕目眩脑羞成怒D.帷幕盘缠长途跋涉天伦之乐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政府不断加大反腐力度,“打老虎”“拍苍蝇”,让腐败分子无处遁形....。

B.梧州粤桂合作试验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铺开,产业项目建设风生水起....。

C.春节期间,很多人津津乐道....地在微信朋友圈抢、发红包,却忽视了亲情。

D.细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发现其中对古典诗句的引用俯拾即是....。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菲律宾单方面提交南海国际仲裁案,不是为了解决争端,而是妄图否定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

B.能否真正做到精准扶贫,是农村贫困户受益的根本保证。

C.通过开展高雅音乐进校园,粤剧进校园等活动,我市师生文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D.《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将诗词文化带到人们生活中,有利于更多人走进、了解、研究古诗词。

5.下列关于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未尝识书具”出自《伤仲永》一文,“书具”指笔、墨、纸、砚,世人称之为“文房四宝”。

专题08 综合性学习-5年(2016-2020)中考1年模拟语文试题分项详解(全国通用)(原卷版)

 专题08 综合性学习-5年(2016-2020)中考1年模拟语文试题分项详解(全国通用)(原卷版)

专题08 综合性学习5年中考【2020年】1.【2020年中考安徽卷】九年级(1)班开展“走进博物馆”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请按提示修改“实践活动注意事项”。

实践活动注意事项敬爱的同学们:为保证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请注意以下事项。

1.严格尊重活动安全的各项规定,确保人身、财物安全。

2.按照规定的时间,准时到达指定地点。

3.举止文明,保持安静,听从指挥,有序参观。

4.仔细观察,认真听讲,勤于记录,积极参与互动。

2019年10月15日九年级(1)班班委会①注意事项中用语不得体的一处是“__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

②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你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注意事项的格式有一处不规范,请提出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活动中的三道题,请你回答。

①在“建筑文化展厅”,导游介绍古代建筑亭、台、楼、阁时,给同学们出了一道题,请你填写相应建筑的名称。

欧阳修宴饮________,笑谈“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陈子昂驻足________,慨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崔颢置身________,吟咏“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王勃凭栏滕王阁,激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②在“文化名人展厅”,展示屏上有一道古代文化名人“名”与“字”的搭配题,请你将正确选项填入表格。

名人的“字”:A.幼安B.子美C.孔明③在“戏曲文化展厅”,大屏幕正在插放鲁迅小说《社戏》中演戏场景的视频,视里有一个涂成黑脸挂着长胡子的男子,还有一个咿咿呀呀唱戏的年轻女子。

这两个角色分别是“小旦”“老生”中的哪一个?请你回答。

涂成黑脸挂着长胡子的男子是___________;咿咿呀呀唱戏的年轻女子是___________。

2.【2020年中考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盛唐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全盛时期。

山水诗清新闲雅,空灵淡泊。

专题03 病句辨析(解析版)-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分项详解

专题03   病句辨析(解析版)-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分项详解

专题03 病句辨析(解析版)【1-2020年天津市中考语文】3.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①电子产品越来越普及,更新换代也越来越快。

②许多家庭都有弃用的旧手机、旧电脑等电子垃圾。

③这些电子垃圾如果回收处置不当,就会污染环境。

④因此,相关部门要继续完善垃圾分类回收体系,增强对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处理能力和范围。

A. 第①句B. 第②句C. 第③句D. 第④句【答案】D【解析】D.搭配不当,可改为:增强对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处理能力,扩大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处理范围。

故选D。

【2-2019年天津市中考语文】3.下面一段话有语病的一句是()①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高居今年春节档电影票房排行榜首位。

②这部影片讲述了太阳即将毁灭,人类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

③影片体现的英雄情怀、故土情结和国际合作理念,带给我们许多启示。

④由于《流浪地球》的热映,使中国科幻电影事业迈向一个新时代。

A.第①句B.第②句C.第③句D.第④句【答案】 D【考点】成分残缺【解析】④句主语残缺,去掉“由于”或“使”。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

答题时应注意,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

【3-2018年天津市中考语文】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各级医院先后采用了互联网挂号、电话预约等办法,改善医疗服务水平。

B. 作为年轻一代,我们要担负起发扬、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C. 随着新媒体发展和信息化提速,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D. 天津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在我国制造业发展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答案】D【解析】A搭配不当,“改善”改为“提高”。

B语序不当。

“发扬”与“继承”对调。

C残缺主语。

去掉“随着”或“使”。

点睛:病句有不同的类型,常见的有词语选用不当、语义失当、句法错误这几大类。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三(含答案)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三(含答案)

2021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模拟测试(三)语文温馨提示: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请在答题卡密封线内填写学校、班级、姓名、考号,请勿遗漏。

3、全卷由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组成。

答题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5、考试结束后,上交答题卡。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0分)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共4分)古人① 情于山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世间鲜.有何物能匹敌山之高② 伟岸、海之茫无际涯。

登山③ 海,常让人顿悟天地之阔大、人生之渺小,于是心胸为之豁.然,眼界为之高远。

①依次给上面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xiǎn huōB.xiǎn huòC.xiān huòD.xiān huō②在上面文字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①钟②竣③邻B.①衷②峻③临C.①衷②竣③邻D.①钟②峻③临2、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诗经》多采用重章叠句的手法,即上下句或上下段的字数、结构基本相同,具有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

B.古人称谓有尊称和谦称的区别,如“尊君”“令堂”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严”“家君”是对自己父亲的谦称。

C.消息的最大特点是真实、客观、时效性强,它的正文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安排的,即所谓“倒金字塔结构”。

D.剧本的主体部分一般是台词,也就是戏剧中人物所说的话,它是推进剧情、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主要手段。

3、下列关于名著的人物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2分)A.“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

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

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

”《红星照耀中国》中所描绘的这个人,就是国民党悬赏8万元要通缉的毛泽东。

B.“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藐视。

”“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第I卷(选择题共30分)一、(共12分,每小题3分)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或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 猝.然(cù) 望眼欲穿.吹毛求疵.驰骋.(chěng )B. 沮.丧(jū)鸦鹊.无声屏.气凝神落寞.( mò)C. 辗.转(zhǎn ) 自怨自艾.亭亭..玉立晕.圈( yùn )D. 殉.职( xùn) 入不敷.出汗流浃.背焦灼.( zhuó)2.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大器之人,语气,性格,气势,举止,静得优雅,动得从容,行得洒脱。

A. 不猥不琐不张不扬不惊不惧不骄不躁B. 不张不扬不猥不琐不骄不躁不惊不惧C. 不惊不惧不骄不躁不张不扬不猥不琐D. 不骄不躁不张不扬不惊不惧不猥不琐3. 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中国传统道德要求必须将“善”在现实生活中全面推进,以实现以人为本。

B. 在优秀文学作品的影响下,你会发现自己少了一份庸俗,多了一份雅致。

C. 汪国真的诗作曾点燃了一代人的青春梦想,他猝然长逝,怎不让人扼腕叹息?D. 调查表明,我国有近百分之九十左右的青少年认为“诚实守信”是优秀的传统美德。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A. 俄国大文豪屠格列夫写过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诗,题目就叫《俄罗斯语言》。

B. “妈,你不去,我会害怕的。

”彤彤说,“你在台下看着我,我就有底气了。

”C. 物理学家在研究物质结构的时候,也遇到了一个类似的问题:最里面是什么?D. 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做了也不说;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言行一致。

二、(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5~7题。

外科手术中的“微创”与“无创”“微创”外科一词顾名思义,要比“腔镜”、“小切口”、“小径路”、“内镜”外科更为广泛,它是要达到造成最小的创伤(局部及全身)的外科,而不是限于哪一种方式或哪一种工具。

可以说,微创外科是指在任何外科创伤应急情况下,达到最佳的内环境稳定(局部及全身)。

外科学的发展总是离不开当时的科技背景。

20世纪后期,基于微电子学、光学、现代先进技术和工艺的发展,出现了内镜、腔镜技术,这为实现微创外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内镜技术的发展,终于使外科能够有一条“绿色通道”来实施。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征是走向综合化、社会化,并且速度在加快,这是不可抗拒的。

事实上,腹腔镜技术在妇产科中已出现多年,但由于器械上的原因迟迟未用,直到1986年计算机集成电路微型摄像机的出现,使腹腔镜显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1987年法国的普通外科及妇产科医生莫丽特,首次在腹腔镜下完成了首例胆囊切除术,奠定了腹腔镜外科的基础。

此后,腹腔镜外科便有力地推动了微创外科的发展。

技术的实施是服务于概念的运用,而新技术亦将引发新的概念。

“外科微创化”作为贯彻于外科各领域的概念,将促使微创外科技术的全面发展。

“微创”一直是外科学追求的境界,但以往无法克服小切口与显露不充分的矛盾。

内镜技术引出新概念:小入路,有限制的充分显露。

完善的外科需要手术视野的完善显露,并不是需要大切口。

内镜解决了手术入路并不改变外科实质。

广义的微创外科应是缩小外科所带来的局部和全身的伤害性效应,不管是采用何种方法。

所以微创外科概念应该并非只是限于内镜术和腹腔镜术,而有更广阔的视野。

21世纪的微创外科,前景是非常激动人心的。

在这个信息时代,传统的外科操作可能被微创的、准确的器械操作所代替。

其趋向将是从微创到无创的发展,外科医生可能从用手操作过渡到用计算机操作,可以完全不接触病人,实现从当前的腔镜手术,到机器人辅助的手术,再到远距离操纵的手术。

当前发展很快的如虚拟技术、三维立体可视技术和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手术,可以比外科医生的手更为准确并确保无误。

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由生物学、信息学和物理学互相融合的生物智能时代,但随之又会出现新问题,就是在21世纪外科医生该怎么办?看来这是不可避免的,外科医生只能抱着开放的心情,学习和融合到新的科技发展的潮流中去!5. 对“微创外科”技术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 它是不限于哪一种方式或工具的达到造成最小创伤的外科。

B. 任何外科创伤应急情况下,达到最佳的内环境稳定。

C. 仅限于内镜外科和腹腔镜外科。

D. 缩小外科所带来的局部和全身的伤害性效应,而不管采用什么方法。

6.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 “微创外科”是在腔镜、小切口、小路径、内镜外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们才是外科学发展的基础。

B. 由于虚拟技术、三维立体可视技术和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发展很快,因此,它们比外科医生的手术更为准确。

C. “外科微创化”作为贯彻于外科各领域的概念,促使微创外科技术全面发展,并成为外科学追求的最高境界。

D. 微创外科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21世纪的微创外科,前景是非常激动人心的”,即是针对广义的微创外科而言的。

7.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21世纪是信息时代,微创的、准确的器械操作将代替传统的外科操作。

B. 生物智能时代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带来新问题,那就是21世纪外科医生应该怎么办?C. 现代科学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外科学的发展,腹腔镜技术的运用就说明了这一点。

D.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外科学将由微创发展到无创,外科医生可能由手工操作手术过渡到用计算机操作以至远距离操纵手术。

)三、(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

真宗皇帝时,向文简①拜右仆射。

麻下②日,李昌武③为翰林学士,当对④。

上谓之曰:“朕自即位以来,未尝除仆射⑤。

今日以命敏中此殊命也敏中应甚喜。

”对曰:“臣今自早候对,亦未知宣麻,不知敏中何如。

”上曰:“敏中门下,今日贺客必多。

卿往观之,明日却对来,勿言朕意也。

”昌武候丞相归,乃往见。

丞相方谢客,门阑⑥悄无一人。

昌武与向亲近,径入见之。

徐贺曰:“今日闻降麻,士大夫莫不欢慰,朝野相庆。

”公但唯唯⑦。

又曰:“自上即位,未尝除端揆⑧,此非常之命。

自非勋德隆重,眷倚殊越,何以至此?”公复唯唯,终未测其意。

又力陈前世为仆射者勋劳德业之盛、礼命之重,公亦唯唯,卒无一言。

既退,复使人至庖厨中,问今日有无亲戚宾客饮食宴会,亦寂无一人。

明日再对,上问:“昨日见敏中否?”对曰:“见之。

”“敏中之意何如?”乃具以所见对。

上笑曰:“向敏中大耐官职。

”【注释】①向文简:即向敏中,官至宰相,进右仆射。

②麻下:指宣布任命书。

唐宋皇帝诏书用麻纸书写,颁诏又称“降麻”。

③李昌武:即李宗谔,官至翰林学士。

④对:入对,晋见皇帝。

⑤除仆射:除,任命官职;仆射,官职名称。

⑥门阑:大门前的栅栏。

⑦唯唯:应而不置可否的样子。

⑧端揆:指尚书省长官,即仆射。

8. 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今日以命.敏中命:任命B. 昌武候.丞相归候:等待C. 自.非勋德隆重自:从D. 乃具.以所见对具:详细9. 为文中划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今日以命敏中此殊命也敏中应甚喜A. 今日以命敏中/此殊命也敏中/应甚喜B. 今日/以命敏中此殊命/也敏中应甚喜C. 今日以命敏中/此殊命也/敏中应甚喜D. 今日/以命敏中此殊命也/敏中应甚喜10. 下面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皇上以右仆射一职授予向敏忠,这是一项非同寻常的任命。

B.皇上派李昌武暗中观察向敏忠,说明皇上对向敏忠并不完全信任。

C. 向敏忠接受任命后,前去祝贺的官员并不多,向敏忠也没有大宴宾客。

D. 向敏忠接受任命后泰然处之,说明他宠辱不惊。

第II卷(非选择题共90分)11. 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4分)卿往观之,明日却对来,勿言朕意也。

12 填空。

(共10分,每空2分)(1)出师未捷身先死,。

(杜甫《蜀相》)(2)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杨慎《临江仙》)(3) ,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两章》)(4)曹操《龟虽寿》诗中,“烈士暮年,志在千里”的“烈士”指的是人。

这句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

五(18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6题。

向上心情朱以撒①寻找已经被杂草遮埋的小道,拨开两旁不断伸出的带刺枝条,一脚深一脚浅,也就到了山腰。

②从这里可以看到我们来时的两部黑色轿车,现在已经显得那么小巧,有几个人正在车外聊天,他们的话题肯定与爬山无干——常常是这样,到了山脚下总有一部分人毫无兴致,他们大度地说:你们上去吧,我们在下边等着。

这种情绪产生了作用,使上山的人数骤然减了下来。

③一个人在平地的时日居多,倾斜陡峭对于行路者而言,消耗精神和体力。

人们在攀援时难以健步如飞,而且随着高度的提升,萌生出难乎为继的悲观,往往一念之差,有人就登不到顶。

此时,他认为最适宜的就是坐下来歇歇。

坐下来多么舒适啊,甚至此顶上风光更有诱惑力,使人乐意调整原先拟定的计划,改变目标,使上山前的心高气傲稍稍打点折扣,甚至就很自然地找一个理由,解脱了自己。

行程中有着许多变数,都会本着随意而调整甚至推翻,这也往往削弱了我们所应有的毅力和意志。

往往一咬牙可以持守的,继续的,都轻易地放弃了,还不觉得有何不妥。

时日久了,顺势成了惯性,也就对于难度有意地回避,以为人生如此可谓明智。

④我的体力未必过于同行者,速度也不快,只是不愿意停下,渐渐就升到了高处。

我对陌生的高处有一种好奇,它们是以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存在的呢?这一点,只有亲见才能解悬,也就不能吝惜自己的脚力。

这使我向上的心情里充满喜悦和期待,从未怨艾山势陡峭山径狭隘。

如果一座山和平地一样便于行走,那就名不副实了。

人们沿着不同的倾斜度,在递进中移步换景,那些平地的寻常情绪如薄雾般退去,而那种如朝阳升起时的豁亮,突然充满了胸腔。

⑤我看到许多迎着秋风摇曳的植物,由于土壤贫瘠,沙石颗粒中不管是灌木还是藤葛,显出峥嵘兀傲品相。

摘下几枚已经深褐色的山枣放在口中,核大而味涩。

那些带倒钩的刺,把人的裤脚扯住,死活不肯放手。

风吹日晒,枝条都那么坚韧,这就是通常言说的生命力吧。

在很不适宜的环境下生长,一步不落地与季节相应,春荣秋枯,绿黄有时,于岑寂中开出一堆细碎金黄的花朵,也不失为秋日清景了。

⑥登顶之后,终于松了一口气。

虽然山顶上只有巨石,相互依靠、叠嵌,坚实无移,并无瑰奇风光可睹,只是山风清冽,气息清幽,异于平地。

齐鲁大地已经卸去了万千重负,现在,是无数的青青麦苗,探出了土层,对于越发坚硬的秋风和未来的霜雪,迎了上去。

而更远处,我的视力就不济了,我后悔没有把那架精美的望远镜带在身边,借助它我可以看得更深远一些。

不过,我已经很满足了,由于站立在这个高度,俯视下方,清晰朦胧,常态异态,都已得到充分享用。

⑦这无疑是对我持有的向上心情良好的奖赏。

13. 通读全文,第①段中“这种情绪产生了作用,使上山的人数骤然减了下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