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改后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掌握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2.探索规律寻求新知。
3.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培养学生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无限循环小数的意义和循环节的判断方法。
教学难点: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评价任务:1.认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2.认识循环小数,循环节,会进行循环小数的简写。
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以玩扑克牌的游戏说明摆放顺序重复出现。
2、今天我们将学习与循环有关的知识,板书课题:循环小数。
3、展示目标: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环节二目标展示1.使学生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掌握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2.探索规律寻求新知。
3.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培养学生探究精神。
环节三学习新知1.出示例7(1)板书: 400÷75让学生独立计算.(2)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3)学生交流讨论:第一题可以除尽,2、3题的商除不尽,总也除不完.(4)建立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
(5)归纳总结出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意义。
2.初步认识循环小数。
老师指着400÷75的竖式提问:为什么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它和每次出现的余数有什么关系?总结:我们所说的重复也叫循环,像5.333……这样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的小数,就是循环小数。
4、建立“循环节”的概念,指导循环小数的写法。
让学生任意说出几个无限循环小数,教师板书:5、老师指导书写循环小数的简便写法。
小数的循环部分只写出第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上面各记一个圆点。
环节四训练操作。
做一做第一题矫正:强调循环小数的写法。
小组合作各小组以小组长为中心,把自学所得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循环小数》第2课时

把上面的循环小数用简便方法表示: 7.333… =7.3
0.00707… =0.007 0.471471… =0.471 0.101101… =0.101
把下面的循环小数用简便方法表示:
5.2424… =5.24 0.803803… =0.803 12.0222…=12.02 9.9421421… =9.9421
一选
(1)循环小数( A )无限小数,无限 小数( C )循环小数。 A、是 B、不是 C、不一定是 (2)3.223223 … 的循环节是( B )。 A、233 B、223 C、322
取近似数:
保留整数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数 0.1628 1.4 2.909 0 1 3 0.2 1.4 2.9 0.16 1.44 2.91
循环小数
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 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 数叫循环小数。
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 出现的数字,就是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简便写法: 写循环小数时,小数的循环部分可以只写第 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数 字上面各记一个圆点。
3.33 …
有限小数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 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1.5÷7= 0.2142857142857…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 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根据特点分类 第一类:0.24382438 …… 第二类:3.4666 ……
8.4747 …… 0.44222 ……
循环节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 叫做纯循环小数。
… 2.1313 5.901436 … 9.3737
有限小数
无限小数
循环小数
(1)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
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

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40—44页教学目标:1.创设具体情境,解决实际问题,能通过笔算发现循环小数的特点,掌握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和循环节的概念。
2.会写循环小数,能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3.通过选择生活中的数据信息,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分类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循环小数、无限小数、有限小数的意义难点:使学生学会除不尽时能用循环小数表示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台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解决了“三峡大坝的高度约是八盘峡坝的多少倍?”这个问题,已经用计算器得出结果:185÷33=5.606060……(教师板书)那么这节课咱们就来继续研究大坝的问题。
(课件出示情境图)现在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理解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掌握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和循环节的概念。
2.会写循环小数,能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目标明确了,让自学指导来帮助我们学习。
认真看课本第40页的内容,重点看红点问题的计算过程。
思考:1.仔细观察185÷75,你发现了什么?2.这道题的余数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商有什么特点?3.试着竖式计算8.05÷3.7观察结果有什么特点?(5分钟后看谁能将上述问题讲解清楚)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一)根据算式得出循环小数的概念1.解决问题发现规律教师谈话导入:三峡大坝的高度约是十三陵蓄能坝的多少倍?学生口答算式:185÷75让学生自己计算(教师巡视,学生出现疑问:这个怎么也算不完,后面还有很多位。
)小组交流一下你的答案。
学生汇报:185÷75=2.4666……(板书)生:这道题的余数不断重复,商都是一样的。
师:真棒,观察的很仔细。
《循环小数》小数除法PPT课件(第2课时)

(得数保留整数。)
216÷0.65 ×1≈ 332(g) 答:这面联合国旗帜大约重332g。
(教材第62页“练习十四”思考题)
16÷37=0.432432…在商的小数点后第100 位上的数字是几?
44 30 22
数,循环节是
80
“36”。
66
140 132
80 66
14
要保留两位 小数,看千 分位上的数 字。6>5, 向前一位进1。
22个少先队员采树种47kg,平均每个少先队员 大约采多少千克?(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
47÷22= 2.136 ≈ 2.14(kg)
答:平均每个少先队员大约采2.14kg。
答:平均每u千xue克桃子3.33元。
/
3. 买水果。
我买3千克桃 子用了10元。
(教材第62页“练习十四”第8题)
我用20元买了 7千克李子。
(2)买2kg李子要付多少元?
20÷7≈ 2.86(元) 2.86×2 = 5.72(元) 答:买2kg李子要付5.72元。
(教材第62页“练习十四”第9题)
课后作业
谢谢!
610÷7.2≈ 84.72(km) 答:平均每时大约行84.72km。
:
3. 买水果。
www. 1ppt.
(教材第62页“练习十四”第8题)
cn
我买3千克桃 PPT
子用了10元。
课件 /kejia
我用20元买了 7千克李子。
n/
语文
课件
/kejia
n/yu
wen/
(1)平均每数千学 克桃子多少元? 课件 10÷3 ≈/keji3a.3(3 元) n/sh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循环小数》教学设计 (2)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循环小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认识循环节,能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
(二)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与概括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循环小数,会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
教学难点: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给出故事情境。
(PPT课件适时演示。
)(1)在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
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
讲什么呢?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
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
讲什么呢?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
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
讲什么呢?……(2)你能接着讲这个故事吗?(让几个学生继续讲这个重复的故事。
)2.理解“循环”。
(1)同学们,你们从这个故事中发现了什么规律吗?(随着学生的交流、互动,适时板书“重复出现”“不断”“依次”等。
)(2)像这样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我们把它称为“循环”(板书:循环)。
在实际生活中,也有许多循环的现象,如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每年都是按照这样的规律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你们发现生活中还有哪些循环的现象呢?(PPT课件演示。
)(3)这样的循环现象不仅出现在故事中、生活中,在我们的数学中也有这种有趣的循环现象,你们想了解吗?【设计意图】用有趣的故事和生活中的循环现象导入新课,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同时让学生初步感知“循环”与“无限”。
3.揭示课题。
(1)出示教材第33页例7。
(PPT课件演示。
)(2)引导学生弄清题意,并列出算式400÷75。
(3)组织学生用竖式进行计算,并观察竖式计算的过程,提问:从中你能发现什么?(4)组织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发现400÷75的竖式计算过程有三个特点(PPT课件适时演示):①余数总是重复出现“25”;②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③继续除下去,永远也除不完。
信息窗3 第2课时 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五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小数除法
第2课时 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
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上)
学习目标
1. 创设具体情景,解决实际问题,能通过笔算发现 循环小数的特点,掌握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 限小数和循环节的概念。
2. 会写循环小数,能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3. 培养分析能力、分类能力和概括能力。
【重点】 理解循环小数、无限小数、有限小数 的意义。 【难点】 学会除不尽时能用循环小数表示商。
例如:2.4666···=2.46, 5.606060···=5.60, 2.1756756···=2.1756。
典题精讲
8÷27的商的小数部分第100位上的数字是( )。
想一想,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分析
8÷27 = 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96296···,商是一个循环小数,循 环节是“296”,即3个数字为一个循环; 100÷3=33(组)……1(个),说明循环节一共 循环了33次还多1个数字,所以小数部分第100位 上的数字也就是循环33次后循环节的第1个数字。
如果除下去,永远 也除不完。
350÷6的商怎么表示呢?
350÷6=58.333 …
表示什么意思呢?
省略号表示小数部分 的位数是无限的。
你会计算63÷22和8.05÷3.7吗?
2.86 363 6 3
22 6 3 44
商的小数部分总
63÷22= 2.8636363···
19 0 176
是重复出现 “63”。
1 40
132
80 66
余数总是重复 出现“14”和 “8”。
1 40 132
80 66
1 40 132
80 66
《循环小数》(教案)-2024-2025学年浙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

-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巩固学生对循环小数相关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小组互评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自我纠错能力。
8. 课堂小结
- 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从循环小数的产生到概念的形成,再到循环节、简便写法以及与其他小数的区分,每个环节都让学生在实际计算、观察、分析中逐步掌握知识,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 练习设计层次分明。基础题巩固了循环小数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提高题加深了学生对循环小数在除法运算中的理解,拓展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知识运用能力,书面作业和拓展作业相结合,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认识循环节,能正确判断循环小数。
- 掌握循环小数的简便写法,并能将循环小数按要求进行改写。
- 能正确进行循环小数和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区分。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对小数除法计算结果的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 经历循环小数概念的形成过程,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六、教学过程1. 导入Fra bibliotek课- 教师播放一段四季更替的视频,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看这个视频里四季不断重复出现,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很常见,那在数学里有没有类似这样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呢?” 然后教师写出一道除法算式:1÷3。
-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的循环现象视频引出数学中的循环概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从熟悉的生活情境过渡到数学学习,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第七周第五篇五年级《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西山阴小学

《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39-40页,信息窗3第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初步认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2. 能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并能正确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3. 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4.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能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并能正确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教学难点:经历猜想、验证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教具、学具:教师准备:课件、投影仪等。
学生准备:计算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谈话:这节课我们来探索一些有趣的规律。
先听老师讲一个故事,看你能从这个故事中发现什么规律?(教师讲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住着老和尚和小和尚。
一天,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住着老和尚和小和尚。
一天,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住着老和尚和小和尚。
一天,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学生谈发现:这个故事总是在重复同一个内容。
板书:不断重复问:谁能根据这个特点接着老师的故事继续往下讲?让几个学生继续讲这个重复的故事。
问:照这样讲下去,你发现这个故事还有一个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讨论后回答:像这样重复下去,这个故事永远也讲不完。
随学生的回答板书:讲不完。
师过渡:这种不断重复的现象不但故事中有,在我们的计算中也会遇到。
二、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教师组织学生回忆上节课解决“三峡大坝的高度约是八盘峡坝的多少倍”怎样用计算器计算的。
将你的结果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有什么发现?究竟是怎么回事,你知道吗?学生用计算器计算、交流,可能发现:小数部分数字总是“60、60”重复出现;因为除不尽,小数部分有无数位,而计算器只显示小数部分的前几位。
教师评价:大家很善于观察,这确实是个很有趣的现象。
教师展示39页情境图,解决“三峡大坝的高度约是十三陵蓄能坝的多少倍?”这个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往返一次大约需要29升汽油。
三、自主练习
4.开放练习。
9.2746746…… 小数部分第50位上的数是( 7), 第100位上的数是( 6 )。
三、自主练习
5.找规律,填得数。(可用计算器计算)
1÷9=0.1111······ 3÷9=0.3333······ 5÷9=0.5555······ 7÷9=0.7777······
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
情境导入 合作探索 自主练习
一、情境导入
买了6盒茶 叶,一共花 了350元。
平均每盒茶叶 多少钱?
二、合作探索
平均每盒茶叶多少钱?
350÷6 应58该.怎3样33写…呢? 这里的∙∙∙ 表示什么意思?
=
5 8.3 33 商的小数部分重复出现“3”。
6 350
30
50
48
20
18
余数总是重复 出现“2”。
20 18
20 18
2 如果除下去,永远也除不完。
二、合作探索
你会计算63÷22吗?
余数总是重复 出现“14”和 “8”。
63÷22=2.8636363···
2 .86 36 3 6 3
22 6 3 44
商的小数部分总
19 0 176
是重复出现 “63”。
1 40 132
10÷3 =
… 5÷8 =0.625 1.1÷7 =
…
(3.33)3
(√ )
0.1(57142)
66.1÷0.9 =
…
73.444 ()
4.16÷1.3 =3.2 (√ )
三、自主练习
3.赵叔叔开车外出学习,往返路程为285千米,如果每升汽 油可以行使9.8千米,往返一次大约需要多少升汽油?(得数 保留整数)。
二、合作探索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作有限小数。例如: 12.125。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作无限小数。如: 3.16589…,4.181818…。
像58.333···,2.8636363···,2.1756756756···,小数部 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 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2÷9=0.2222······ 4÷9=0.4444······ 6÷9=0.6666······ 8÷9=0.8888······
小数
有限小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无限小数
循环小数
三、自主练习
1.下面小数中,哪些是循环小数?
0.875 ×
0.6333··· √
2.0818181··· 73.444
√
×
58.333··· √
1.1212 ×
18.222 ×
6.1756756··· √
三、自主练习
2.先用计算器计算,再将得数是有限小数的画“√” 。
80 66
1 40 132
80 66
1 1
4 3
20
80 66
14
二、合作探索
观察比较下面算式的商,你发现了什么?
350÷6=58.333··· 63÷22 2.8636363··· = 8.05÷3.7=2.1756756756···
• 像58.333···,2.8636363···,小数 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 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 小数叫做循环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