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加固设计计算
建筑物结构加固工程价格怎么计算?

建筑物结构加固工程价格怎么计算?对于很多户主而言,他们不定期检测房屋,在发现房屋有轻度病害时,也不及时联系施工单位的原因之一就是担心会花冤枉钱。
其实,定期检测房屋这项工作很有必要进展,如果不使用专业设备勘察现场,我们又怎么能清楚的认识到房屋现在有什么问题呢?也无法针对性的结构补强。
当对房屋当下所出现的病害一清二楚后,这时不管问题严重与否,都要及时和专业的施工单位取得联系,并且建立合作,委托他们对建筑物加固施工。
大家清楚建筑结构加固工程造价是多少吗?造价费用是怎么一一单项计算并合计规整的呢?一、房屋轻度病害有加固必要吗?有时候,很多户主虽然已经意识到了房屋有了病害问题,但是,却迟迟不去处理,这是因为他们觉得房屋的轻度病害不需要当回事。
当房屋的使用性能不达标时,此时哪怕是不起眼的问题,也要正视,一直不处理,可能短期内看不出来太多的问题,不过,时间长了,问题却是很显著的,而且也会诱发其他多种病害先后出现,到了那时才去想办法处理,也会增加施工难度。
二、建筑结构补强工作是否刻不容缓?如果建筑物毫无问题,哪怕全面勘察了,也没有发现病害和损伤,这类建筑物后续可以继续放心的使用,大家无需为其操心,但是,也有着不少的建筑物出现的问题不是一个两个,面对存在多种棘手问题的建筑结构,加固工作的确刻不容缓,如果此时还继续耽误施工的话,对建筑物造成的很多负面影响也是不可逆的。
三、建筑物加固工程造价是多少,怎么计算?在开展加固工作之前,施工单位会根据现场勘查得到的数据,将各方面的费用开支一一做好工程预算,然后将其合并统计,从而能够计算出施工造价为多少?对于病害不多的房屋而言,精准性补强施工期间,产生的各方面开支都不会太多,另外,也能快速完工,丝毫不会耽误工期。
不过,也有着不少数量的房屋,可能是由于年久失修,也可能是因为建造房屋时没有参照合适的施工方案,亦或者设计理念不当,使用的施工材料不是高品质的等,以上种种原因都将影响到房屋加固工程的总费用支出。
结构加固规范

结构加固规范结构加固规范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旨在确保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可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结构加固规范,以确保建筑物的结构具备足够的抗震能力和承载能力。
1. 抗震设计:建筑物的设计应符合相关的抗震设计规范,考虑到地震力的作用,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2. 载荷计算:在进行结构加固之前,需要计算建筑物的设计载荷,并根据计算结果对结构进行加固。
载荷计算应考虑到重力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等各种荷载。
3. 材料选择:在进行结构加固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加固。
常用的结构加固材料包括钢筋、混凝土、钢材等。
这些材料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满足加固的需要。
4. 增强关键部位:根据结构计算结果,加固工程师应确定建筑物的关键部位,并针对这些部位进行加固。
常见的关键部位包括柱子、梁、墙壁等。
5. 增加层间连接:对于高层建筑或结构较为薄弱的建筑物,可以增加层间连接来提高整体的稳定性。
层间连接可以使用钢筋混凝土梁、承力墙等方式进行加固。
6. 梁柱加固:对于承重梁和柱子,可以通过包覆加固或二次混凝土加固等方式增加其承载能力。
加固材料可以使用钢板、钢筋混凝土等。
7. 地基加固:对于地基较为松散或不稳定的建筑物,需要进行地基加固。
常见的地基加固方式包括加固桩、地基碾压等。
8. 建筑物连接:建筑物的连接部位应采用合适的连接方式,如焊接、螺栓连接等。
连接部位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确保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
9. 监测和维护:结构加固完成后,需要进行定期的结构监测和维护工作。
监测工作可以通过传感器等设备对建筑物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结构变形和裂缝等异常情况。
10. 高质量施工:结构加固的施工应符合相关的施工规范,施工人员应具备专业的技术和经验。
施工过程中需要保证材料的质量和施工质量,以确保结构加固效果的可靠性。
总之,结构加固规范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和承载能力。
在进行结构加固时,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设计载荷、材料选择、关键部位加固、地基加固等方面的要求,同时还需要进行监测和维护工作,以确保加固效果的可靠性和持久性。
原荷载情况不详的混凝土梁加固设计计算

区情况计算 ;
现有碳纤维 u形箍加 固情况 : 2层碳 纤维 布 u形箍 , 10 宽 0, 根据业主要求 , 在待加 固地 下一 层框架梁 上需额 外附加一 集 间距 20, =16 0N m 0 17nn厚 。 0 0 / m ,.6 l I 中荷载 , 中荷载 由在地 下车 库 上方 新 建 的钢框 架结 构 柱脚 产 集 3 1 2 现有梁抗剪承 载力计算 .. 生 , 中荷载标准值 为 110k 。荷 载作 用位置见 图 2 平 面阻 中 集 0 N , 根据 G 0 6 -0 6混凝 土结 构加 固设计规范第 9 33条 : B53 72 0 .. 圆圈标出位置 即为附加集 中荷载作用点 。该梁原荷 载情况不详 。
好的加固效果 , 以期为 同类 工程提供借鉴 。
关键词 : 混凝 土框架梁 , 改造加固 , 载 荷 中图分类号 :U 7 . T 35 1
文 献 标 识 码 : A
同时可操作 性较强 , 计算过程 比较简便 。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 , 人们 对既有建筑物 的改造加 固需求 日益 全 , 增加 , 在改造加 固设 计 中, 而 往往 会遇 到既 有建筑 物资料 不 足 的 附加集 中荷载标准值 110k 0 N
合, 如竖 向恒 、 活荷 载、 水平荷载 ( 地震作 用、 风荷载 ) 而在没有原 ,
结构计算模 型或计算 书资料情况下 , 是无法完全 弄清楚 待加 固构
件 的受力情 况的 。3 情况 1 和情 况 2 均有 。 ) ) )
圈 2 待 加 固 梁 剖 面 图
对于情况 1 尚可采 用 检测 的手段 加 以了解 。但 对 于 情 况 3 加 固设计 计 算 ) 2, ) 则在实际工程 中难 以解决 。本文针对 某地下一 层混凝土框 架 3 1 附加 集 中荷 载产 生的 附加 内力计 算 . 梁, 在该梁原荷载不详 的情况下 , 出了一种分析计 算思路 , 行 提 进 附加集 中荷载设计值估算 : F=13×110=1 - N。按两 . 0 3 k 40 了加 固设计计算 。
房屋建筑维修与加固工程说明及计算规则

目录册说明.土石方工程.砖石工程.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木结构工程.金属结构.屋面及防水、保温工程.装饰工程. 维修加固措施册说明一、编制依据年《四川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定额——房屋建筑维修与加固工程》(以下简称本定额),是根据《全国统一房屋修缮工程预算定额》、《全国统一施工机械台班费用编制规则》以及现行国家产品标准、维修加固工程设计规范、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在《四川省维修工程计价定额》()和年《四川省房屋建筑抗震加固工程计价定额》基础上进行修订、编制的。
二、适用范围本定额适用于四川省行政区域内工业与民用房屋建筑维修及抗震加固工程的计价。
维修工程指房屋建筑局部的维修和改造,与《四川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定额——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执行范围的区别具体详见本册各章节的说明。
抗震加固工程指因地震或其他自然灾害造成房屋建筑结构损坏的修复,也可用于房屋建筑结构的改造、加固工程。
三、消耗量标准本定额的消耗量标准,是根据国家现行设计标准、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以正常的施工条件、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工期、施工工艺为基础,结合四川省的施工技术水平和施工机械装备程度进行编制的,考虑了维修及抗震加固工程施工现场狭窄、零星分散、运输困难,需要保护原有建筑物等因素。
因此,除定额允许调整者外,定额中的消耗量不得变动,如遇特殊情况,需报经工程所在地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同意,并报省工程造价管理总站备查后方可调整。
四、项目的借用本定额未编制维修、抗震加固的拆除项目,按《四川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定额——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相应项目执行,但部分维修项目将拆除工作已综合在了维修工作当中,具体详见各章节说明和定额工作内容。
已含拆除工作的维修项目包含废渣运至室外内地点堆放,有残值的材料其残值的回收由发承包人协商确定。
本册除拆除工作外,如遇定额缺项,可按《四川省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定额》执行,其中,人工乘以系数,材料乘以系数,机械乘以系数,综合费乘以系数。
结构加固计算

产业园工程303号建筑结构加固计算整体结构混凝土标号为C30,f c=14.3N/m2,钢筋为HRB400,fy=360N/m2。
梁保护层厚度为30mm。
单层配筋a s取50mm,双层配筋a s取75mm,三层配筋a s 取100mm。
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ξb= β1 / [1 + f y / (E s* εcu)]=0.518。
加固采用粘贴碳纤维布或钢板按等强度代换并配合构造技术措施进行加固。
碳纤维布选用300g/m2型,计算厚度为0.167mm,抗拉强度不小于3000MPa,弹性模量不小于2.1x105MPa, 伸长率不小于1.5%,碳纤维布强度设计值为1400MPa,利用系数取0.9;钢板选用-5mmQ235B型钢板,抗拉强度设计值为215MPa,有锚栓削弱强度利用系数取0.8,无锚栓削弱时强度利用系数限0.9。
锚栓采用普通定型化学锚栓。
1.B/14-15轴框架梁:b*h=350*750mm,跨中弯距M B=542KN.m,支座弯矩M14=-734KN.m,M15=-574KN.m跨中弯矩M B,按矩形截面梁计算。
受压区高度x=h0-[h02-2M/ (α1 * f c * b)]0.5=177mm相对受压区高度ξ=x/h0=0.252<ξbAs=α1 * f c * b * x / f y=2461mm2现梁跨中实配522,As=1900mm2,不满足,需增补的强度相当于HRB400钢筋2461-1900=561mm2。
561*360=0.9*1400*0.167*b,b=960mm,梁底粘贴350mm 宽碳纤维布三层,b=1050mm。
支座弯矩M14=-734KN.m,受压区已配522,As=1900mm2M1=1900*360*0.625/1000=427.5KN.mM2=734-427.5=306.5KNm受压区高度x=h0-[h02-2M/ (α1 * f c * b)]0.5=98mm相对受压区高度ξ=x/h0=0.145<ξbAs2=α1 * f c * b * x / f y=1360mm2As= 1900+ 1360=3260mm2现支座实配725,As=3436mm2,满足,对该支座粘贴300mm宽碳纤维布双层进行构造加固。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计算算例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计算算例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计算算例一、引言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计算算例是结构工程领域中的重要内容。
在实际工程中,由于结构的老化、使用环境的变化以及设计标准的更新,混凝土结构可能会存在安全隐患,因此需要进行加固设计。
本篇文章将从混凝土结构加固的基本原理、设计计算的方法以及实例分析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二、混凝土结构加固的基本原理1. 加固设计的目的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保证结构的安全可靠性。
2. 加固设计的原则(1)充分了解原有结构的受力特点,遵循“原则上不拆除、局部加固、全面提高”的原则。
(2)采用合理的加固材料和加固方式,保证加固效果。
(3)加固设计应考虑整体的建筑安全性和经济性,不仅要保证结构的安全性,还要降低加固成本。
三、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计算方法1. 结构受力分析结构受力分析是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的第一步,需要通过静力分析、有限元分析等手段,获取原有结构的受力特点,包括受力等级、关键部位等信息。
2. 加固方案确定根据原有结构的受力分析结果,确定加固方案,包括加固材料的选择、加固构件的位置和方式等。
3. 加固设计计算根据加固方案,进行加固设计计算,主要包括承载力计算、受力构件的截面尺寸确定、连接件的计算等。
4. 验算对加固后的结构进行验算,检验加固设计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四、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计算算例分析以某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为例,原有结构的柱截面尺寸为400mm×400mm,现需要对某一层的结构进行加固设计,要求提高该层结构承载能力。
在经过受力分析后得出,需要在原有柱截面的周边加固翼缘,加固材料选择碳纤维布。
1. 加固设计计算(1)根据碳纤维布的材料参数和加固方式,计算加固后的柱截面受力情况。
(2)确定加固布的层数和覆盖范围,保证加固设计的有效性。
2. 加固方案验算对加固后的柱截面进行验算,验证加固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方柱扣加固间距计算

方柱扣加固间距计算摘要:一、方柱扣加固间距计算的背景和重要性二、方柱扣加固间距计算的方法和步骤1.确定加固方向2.计算初始间距3.考虑钢筋直径和混凝土强度的影响4.确定最终的加固间距三、方柱扣加固间距计算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四、总结与建议正文:方柱扣加固间距计算在建筑行业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它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方柱扣加固间距计算的方法和步骤,以及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方柱扣加固间距计算的背景和重要性。
在建筑物的结构设计中,柱子的加固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合理的加固间距可以提高柱子的承载能力,保证建筑物的安全。
因此,掌握方柱扣加固间距计算的方法至关重要。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方柱扣加固间距计算的方法和步骤。
1.确定加固方向:这是计算加固间距的第一步,需要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和受力情况,确定方柱扣加固的方向。
一般来说,加固方向应与柱子的主受力方向一致。
2.计算初始间距:根据建筑规范,柱子加固间距一般为柱子截面尺寸的1/3 至1/2。
因此,可以先计算出初始间距。
3.考虑钢筋直径和混凝土强度的影响:为了更准确地确定加固间距,还需要考虑钢筋直径和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具体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相关建筑规范得出。
4.确定最终的加固间距:综合考虑以上因素,确定方柱扣加固间距。
在实际工程中,方柱扣加固间距计算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新建建筑物的结构设计中,需要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和受力特点,合理计算加固间距,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
在旧建筑物的加固改造中,也需要进行类似的计算,以评估加固方案的可行性。
总之,方柱扣加固间距计算是建筑行业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独立基础加固计算书

独立基础加固计算书
一、引言
独立基础作为建筑物的主要承重结构,其安全性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有时需要对独立基础进行加固。
本计算书旨在为独立基础加固提供理论依据和计算方法,以确保加固后的基础能够满足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求。
二、独立基础加固计算
1. 承载能力计算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独立基础的承载能力。
根据相关规范和标准,基础承载能力应满足以下公式:
P≤βcfc×A
其中,P为基础承载能力设计值,βc为基础承载能力调整系数,fc为基础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A为基础底面积。
如果原有基础的承载能力不足,可以通过增加基础底面积、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或增加配筋等方式进行加固。
2. 抗滑稳定性计算
抗滑稳定性是确保基础不发生滑移的重要因素。
根据相关规范和标准,基础抗滑稳定性应满足以下公式:
K≤R/F
其中,K为基础抗滑稳定性系数,R为基础水平阻力,F为基础底面摩擦力。
如果原有基础的抗滑稳定性不足,可以通过增加基础埋深、增加基础侧面摩擦力或增加配筋等方式进行加固。
三、加固方法及适用范围
1. 扩大基础底面积
当原有基础承载能力不足时,可采用扩大基础底面积的方法进行加固。
该方法适用于各种土质条件,且施工简单、成本低廉。
2. 增加配筋
当原有基础承载能力或抗滑稳定性不足时,可采用增加配筋的方法进行加固。
该方法适用于混凝土基础,可有效提高基础的受力性能和抗剪切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道题.增大截面法加固1)设计资料:某梁截面b×h=300mm×650,原弯矩设计值342KN.M ,原配筋5φ22+1φ25,C25混凝土,现由于功能改变,弯矩设计值增大到500 KN.M ,用增大截面法进行加固。
拟将增大梁高度为800mm 。
原弯矩设计值为342KN.M ,为保守起见,计算的原弯矩标准值取为342/1.2=285KN.M (1.2为荷载分项系数)1150.80.4270.93000.0016110.0033 2.1100.0033b s y s cu s cuf E βξαεεε===⨯++++⨯⨯010011.60.6=.6-590s s h h εε⎛⎫=-⨯⨯ ⎪⎝⎭765(10.6)0.00111=0.0016,000100=0.001110.87ks s s M h A E ε==2)加固设计计算根据《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5.2.3()()0000122xx s y s y s M f A h f A h α≤-+-1000c y s s y sf bx f A f A αα=+解得21050mm s A >故配筋4φ20 (21256mm s A =),相应受压区高度为296mm<0327b h mm ξ=,此时弯矩承载力为526.3KN.M钢筋净距为73mm>25mm ,故满足要求。
本工程加固设计综合为:截面加大为300*800mm ,底部增加4φ20钢筋。
型钢加固设计:第二道题:轴力受压问题:1)设计基本资料:某框架底层中柱为轴心受压构件,柱计算高度H=5m ,截面尺寸500mm×600mm ,C25级混凝土,钢筋共配4φ20+4φ18,因设计时荷载取值漏项,使用中发现柱子有纵向裂缝,经核算后其承受的轴向荷载标准值,Fgk=146kN ,Fqk=3150kN 。
要求采用型钢加固设计计算。
2)加固结构设计计算N1=1.2 Fgk+1.4 Fqk=1.2×146+1.4×3150=4852.2KN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0版)表6.2.15L0/b=5000/500=10,稳定系数φ取为0.98 原柱极限承载力''0.9()c y s Nu f A f A ϕ=+=0.9×0.98×(11.9×500×600+300×2273)/1000=3750KN<N1不满足要求,必须加固,采用外粘型钢进行加固(Q235B )。
''10.9u a a a N N N f A ϕα=-='a A =64542mm角钢选用4L120×8,'a A =74242mm 。
横向缀板采用100×3@200/300,两者连接采用焊接连接,角钢与基础连接处缀板加密(加密区高度1200mm ),节点处加宽缀板加宽。
3)在施工角钢前,应先对纵向裂缝处理。
当裂缝深度小于3mm ,凿除混凝土,采用环氧树脂灌浆。
当裂缝深度大于3mm ,凿除混凝土,采用环氧树脂灌浆,并且贴碳纤维格栅(双向)。
第三道题:大偏心受压问题:1)设计资料:已知矩形截面柱,柱计算长度l0=5m ,截面尺寸500mm×400mm ,C25级混凝土,钢筋共配HRB335,每边4φ16,轴力设计值为600KN ,弯矩设计值为300KN.M (截面短方向),试进行型钢加固设计计算,保护层厚度取为25mm 。
'35s s a a mm ==fc=11.9N/mm2,fy=300 N/mm2。
2)加固工艺①用电动砂轮将原柱面打磨平整,四角磨出小圆角,并用钢丝刷毛,用压缩空气吹净。
②将已除锈加固角钢贴附于柱四周圆角并用夹卡紧。
③将缀板紧贴在原柱平面并焊牢。
④用丙酮插净型钢,用环氧树脂胶泥将型钢外边缘与混凝土表面交接处封闭,留出气孔,并在有利于灌浆处黏贴灌浆嘴,间距为2-3m 。
⑤待灌浆嘴牢固后,测试是否漏气,若无漏气,用0.2-0.4MPa 的压力将粘钢专用胶压入灌浆嘴。
⑥最后在加固面用1:2的水泥砂浆粉刷封闭。
3)加固设计计算结构计算只需计算最不利情况,即截面短边长方向。
原结构h0=365mm 。
10.0021b ycu scuf E βξεε=++=0.55假定为大偏心受压,0s σ=0y f '根据《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8.2.2条100000c y s s s a a a a a a N f bx f A A f A A ασαασ''''≤+-+- (8.2.2-1) a σ在此近似取为0s σ,a α=0.9可得,受压区高度X=100.8mm<00.55365200.7b h mm ξ=⨯=,并且X>2's a 故假设成立,为大偏心受压。
()()()100000000002c y s ss s s a a a a a x Ne f bx h f A h a A a a f A h a ασα⎛⎫''''''≤-+-+-+- ⎪⎝⎭(8.2.2-2)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6.2.17条0400max(20,)22302i a h h M he e a e e a a N =+-=++-=++-=500+20+200-35=685mm 式 8.2.2-2 化为: 411KN.M=188.7KN.M+79.6KN.M+()0a a a a f A h a α'''- 采用Q235B 型钢加固,初定aa '=10mm 可得'a A =2126.8mm2,这是1边角钢的面积,单个角钢面积为1063.4mm2故采用4L100×8(单个角钢面积1536mm2)第四道题:贴钢板加固1)设计资料:某梁截面b×h=250mm×500,跨中最大弯矩设计值230KN.M (初始弯矩135 KN.M ),原配筋3φ25(受拉)+3φ16(受压),C25混凝土,现由于功能改变,弯矩设计值增大到500 KN.M ,是否需要加固。
解:ho=460mmfc=11.9N/mm2,fy=300 N/mm2。
''86.7y y s c f f A x mm f bα-==因此这个梁所能承受的弯矩为:'''00()()()211.920086.7300603(50040)3001464(500460)183.s c yo so yo so x M f bx h f A h a f A h h KN Mα=-+---=⨯⨯+⨯⨯--⨯⨯-=此值小于230kn.m ,故不满足要求,需要加固。
2)加固设计计算加固后受压区高度x1应满足:'''0011()()()2s c yo so yo so x M f bx h f A h a f A h h α=-+--- 解得方程 x1=124mm>2d=80mm 满足要求加固后'0.024()s te f fA bh b b h ραξ==+-,查表可得asp=1.17 0,000.001,0.002sp k sp cu s s M E A h αεξ===,,0(0.8/)7.8/cu cu sp sp sp sph x f E εεεψ--==当ψsp>1时,取为1。
根据下式:100000c sp sp sp y s y s spsp f bx f A f A f A f A αψ''''=-+- 可知:A SP =502mm23)当初始弯矩变为35KN.M ,求粘钢板面积Asp ?由上题可知0,000.00026,0.002sp ksp cu s s M E A h αεξ===,0(0.8/) 6.8/cu cu sp sp sp sph x f E εεεψ--==当ψsp>1时,取为1。
则此时加固后满足下式:100000c sp sp sp y s y s spsp f bx f A f A f A f A αψ''''=-+- '11.925012412153006033001473SP A ⨯⨯=⨯⨯-⨯+⨯可得Asp=502mm2由此可知,初始弯矩变化为35kn.M ,所需加固面积不变。
第五道题:预应力加固设计1)设计资料:已知矩形截面柱,柱长度L=5m ,梁间距1m , C20级混凝土,配筋5φ6@200,轴力设计值为600KN ,上板厚80mm ,由于设计失误,弯矩缺失53%,试对此柱进行加固,采用预应力法。
2)预应力拉杆的总截面计算:AS=141mm2, fc=11.9N/mm2,fy=300 N/mm2。
000200141, 2.9,65,0.045,=0.9759.61000y s c xf A f bx x mm h mm Y h ξ⨯======⨯故设计弯矩(0.5) 1.787.y s M f A h x KN m =-= 缺失弯矩53 2.021.10053M M KN m ∆==- 因此2,101132.p est py MA mm f h η∆≥=施工时的预应力控制:拉伸轴力增量:.1322002640P est y N A f N∆==⨯=()2/0.8200160,43p p py p N A f MPa MPaσβσ+∆≤=⨯==上式选2φ12,Ap=226mm2进行计算。
考虑应力损失σp ’=43+50MPa=93Mpa 则横向张拉长度:2(/240.8H L mm∆≤==第六道题:碳纤维加固1)设计资料:某T形梁截面b×h=250mm×600mm,跨中最大弯矩设计值330KN.M(初始弯矩80KN.M),原配筋2φ25(受拉)+2φ22(受压),C25混凝土,翼缘宽度和厚度分别为bf=600mm,hf=100mm,as=35mm。
若采用碳纤维加固,使用高强I级单向碳纤维布,计算该梁的正截面加固量Acf。
碳纤维厚度为0.167mm,Ecf=2.30MPA,fr=2300MPA, 2)首先验算是否需要加固:0091,520,(0.5)272.330.2y su y scf A xx mm h mm M f A h x KN m KN mf bα==-==-=<因此需要加固。
()297.330.2fc fhf b x b KN m KN mα-=<因此x>hf’此界面梁为第二类T形截面梁第一部分所受弯矩1()()173.2fc fhM f b b x h KN mα=--=加固后第二部分所受弯矩21157.M M M KN m=-=1202()()2c y SxM f bx h f A h hα=-+-代入数据后,方程可解的x=126mm加固后pte=0.0083查表的,αf=0.8,0.00088,0.0033()ff cus sMEA h aαεξ===-(0.8/)0.84cu cu fffh xεεεψε--==,当其取值小于1时,取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