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病例分析

合集下载

口腔病例分析

口腔病例分析

口腔病例分析(总7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一、患者,男,68岁。

主诉:戴全口义齿8年,咀嚼无力二年。

检查:上、下颌8—8缺失,全口义齿修复。

义齿易脱落,面重度磨损,息止颌间隙5mm。

义齿摘除后,见基托所覆盖区域的粘膜潮红。

生活史:饭后不清洁义齿,夜间不摘取。

病例分析1、主诉疾病的诊断:上、下牙列缺失2、非主诉疾病的诊断:义齿性口炎3、分析咀嚼无力的原因:①镶复时间长,基托与粘膜不贴合,义齿固位稳定差。

②面重度磨损,垂直距离过低。

4、若重新修复,确定垂直距离的方法有:①利用息止颌间隙确定②面部比例平分法③面部外形观察法④旧义齿作参考⑤拔牙前的记录。

5、校对垂直距离的方法:①指感髁状突撞击法②指感颞肌纤维收缩法③面部外形观察法6、非主诉疾病发生的原因:①义齿清洁差②夜间不摘取。

二、患者,男,56岁。

主诉:上前牙修复二年变色,影响美观。

检查:左上1烤瓷冠,外形如图(显示冠颈缘变黑),全口牙结石(++— +++),X片如图(显示牙槽骨水平吸收)。

病例分析:1、主诉疾病的诊断:上颌牙体缺损2、非主诉疾病的诊断:慢性牙周炎3、主诉疾病的治疗设计:①拆除修复体②重新制作4、非主诉疾病的治疗设计:①龈上洁治术②龈下刮治术③口腔卫生宣教④定期复查,维持疗效。

三、患者,女,52岁。

主诉:下前牙缺失三个月。

检查:下颌1│1缺失,下颌3│3稳固,下唇及颊粘膜处可见3~4个溃疡点。

上颌│2邻面龋。

X片如图(显示:龋达牙本质浅层)。

既往史:溃疡有反复发作史。

病例分析:1、主诉疾病的诊断:下颌牙列缺损2、非主诉疾病的诊断:①复发性口腔溃疡(单纯型)②左上2中龋。

3、主诉疾病的修复设计:①固定义齿②可摘局部义齿③种植义齿④粘结桥4、非主诉疾病的治疗设计:①消炎止痛,促进愈合②局部、全身用药③消除病因④左上2垫底充填。

5、非主诉疾病的诊断依据:①溃疡3~4个②有自限性③周期性反复发作④红、黄、凹、痛⑤左上2邻面龋达牙本质浅层。

口腔住院病例展示范文

口腔住院病例展示范文

口腔住院病例展示范文
一、病例概要
患者姓名:王××
年龄:45岁
性别:男
住院日期:2023年5月10日至2023年5月18日
主诉:右侧上颌龈肿痛伴发热3天
诊断:慢性根尖周围炎
二、病史资料
患者于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上颌龈部肿痛,伴有发热,体温38.5℃。

就诊后予以抗生素治疗,但症状无明显缓解。

为进一步治疗,经医嘱入院。

三、检查结果
1.体格检查:右侧上颌龈部可见约1.5cm×2cm大小的肿物,肿胀质硬,压痛明显。

2.口腔X线檢查:右侧上颌第一前磨牙根尖周围可见骨质破坏及透射影。

四、诊断分析
根据病史资料、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诊断为慢性根尖周围炎。

该病主要由牙髓感染引起,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根尖周围骨质破坏、
肿胀疼痛等症状。

五、治疗经过
1.口服抗生素及消炎药物治疗5天,控制感染;
2.行根管治疗,清创根管;
3.注射消炎针控制肿胀;
4.术后遵医嘱口服抗生素,加强口腔卫生。

六、出院时情况
患者在住院期间经过积极治疗,肿胀逐渐消退,疼痛症状明显减轻。

出院时已无明显不适。

嘱其继续口服抗生素,定期口腔检查,以预防感染反复发作。

七、体会与反思
此病例提示慢性根尖周围炎需要及时根管治疗,以避免继发感染扩大。

同时应重视牙龈卫生,定期检查。

医生诊疗态度认真负责,处理得当值得学习。

口腔典型病例分析

口腔典型病例分析
分析:本例头两天有阵发性疼痛史,到第 3 天晚上有 持续性痛,为典型的牙髓炎症状,且有发展到牙髓坏
死的可能;┗7 虽有近期充填史,冷热刺激有反应, 很容易误认为病变牙,但无不可复性牙髓炎的检查结 果及叩痛,故诊断难以成立。┗6 虽冷热刺激无反应, 但有轻度叩诊痛,结合昨晚有持续性疼痛,应考虑到 牙髓炎晚期牙髓已坏死的可能。本例诊断难处在于 面无磨损,牙折初发生裂隙小,无明显的痕迹,故视 诊未发现,又未能找到其它感染途径。后经碘酒染色 试验才得以发现,为牙髓坏死的诊断提供了依据。 本例开髓后可及坏死的残髓,且有腐臭味,扩大针进 入远中颊根近根尖处尚有痛感,验证了牙髓坏死的诊 断。
侧牙龈轻度萎缩,冷热试验(+),但较轻而迟钝。追 问病史:┗5 半年前曾在他院治疗过,治疗时有剧痛, 后注射麻药,治疗后未再疼痛过。 处理:予以去除残留根充剂,扩大针探无疼痛反应, 根管有偏舌侧现象,再详细探查,颊侧根管探痛明显。 予以浸润麻醉下拔髓,FC 处理后棉球置髓室暂封,2 天后复诊患者诉未再疼痛过。
一些个体牙医常有将三叉神经痛误诊为牙痛,错误的 拔除牙齿;而将牙髓病误诊为三叉神经痛者亦不少见, 其主要原因是对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表现认识不足,或 对病史的了解分析不够,检查时亦不够仔细,因而造 成误诊误治。
病例 3:女性,45 岁 主诉:左下磨牙冷热刺激痛月余。 现病史:患者诉近一个多月来每于进冷热饮食就出现 左下磨牙疼痛,每次痛数秒钟即缓解;有时夜间亦觉 疼痛,张口吸气时尤甚,因此自觉心烦、不爱进食、 睡眠也差。曾到某医院就诊,诊断为慢性牙髓炎,拟 行局麻去髓术,但因患者惧怕注射拒绝治疗,今转诊 本科。 检查:左侧上下牙无龋坏,┏ 6 中度磨损,牙龈萎缩, 近中根暴露少许,表面牙骨质稍缺损,探针轻划即有 较强烈酸痛;冷热试验敏感,但刺激移去后疼痛立即 消失;叩诊患者有痛感,但叩击邻牙疼痛程度相同。 初诊:牙本质敏感症。 予以脱敏治疗 2 次症状消失,随访 1 年未再复发,牙 髓活力检测正常。

口腔内科学病例分析

口腔内科学病例分析

口腔内科学病例分析口腔内科是一门研究口腔疾病的学科,包括口腔黏膜疾病、牙齿疾病、颌面部疼痛等。

本文将分析一个口腔内科的病例,从病史、检查、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分析。

病例患者是一名35岁的女性,主诉左下颌牙齿疼痛伴有腮腺肿胀已经一周。

患者没有其他明显不适症状,之前没有类似的疼痛经历。

根据病史,我们可以初步判断这可能是一种急性腮腺炎引起的症状。

在体格检查中,我们可以观察到患者左下颌腮腺区肿胀,压痛明显。

口腔内检查中,可以观察到左下颌腮腺口出血,颌下淋巴结无明显异常。

进一步询问患者,未发现有任何潜在的致病因素,如病毒感染、唾液分泌不畅或口腔卫生差等。

根据患者的病史和体格检查结果,我们可以初步诊断这是急性腮腺炎。

急性腮腺炎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腮腺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

常见的病原体是腮腺炎病毒,通过飞沫传播引起感染。

症状包括腮腺肿胀、腮腺疼痛、咀嚼困难等。

针对这个病例,我们需要考虑一些治疗方案。

首先,我们应该建议患者休息,并避免咀嚼困难的食物,以减轻疼痛。

其次,可以建议患者多喝水,保持口腔湿润,促进病毒的排出。

防止交叉感染,可以嘱患者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和毛巾,并嘱咐患者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

如果疼痛较重,可以给予非处方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但要遵循剂量和用药时长的建议。

对于这种急性腮腺炎病例,预后通常良好,大多数患者在几天到一周内会自愈。

然而,我们还是需要告知患者密切关注症状的变化。

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伴随有高热、出血、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

综上所述,本文对口腔内科的病例进行了分析。

通过病史、检查、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分析,我们初步诊断患者为急性腮腺炎,并给予了相应的治疗建议。

这个病例对于了解口腔内科疾病的病程和治疗非常有帮助。

口腔修复病例分析2篇

口腔修复病例分析2篇

口腔修复病例分析2篇口腔修复病例分析1患者,男性,32岁。

主诉:右侧下颌疼痛、咀嚼功能下降。

检查发现患者右侧下颌骨质量明显减少,右下颌第一磨牙已开始松动,右下颌第二磨牙已经缺失,右下颌前牙区依次缺失三颗牙齿。

经过全面检查,我们确诊为患者右侧下颌部存在严重的骨质丢失,导致牙齿龈下支持不足而失去,需要进行口腔修复治疗。

治疗方案为:1. 颞骨内侧冠状切开术取骨。

2. 确定牙位形,制作颊侧金属支架种植体,并埋入颞骨内侧取骨处。

3. 术后,定期随访,对种植体进行固定的修复治疗。

首先进行左侧修复治疗,待左侧修复治疗完成后再进行右侧修复治疗。

治疗过程中,我们首先进行了右侧颌骨内侧冠状切开术取骨,以获得足够的骨组织修复右侧缺失的牙齿。

接着我们根据患者的口内情况和口腔修复治疗的需要,制作颊侧金属支架种植体并埋入颞骨内侧取骨处,以确保牙位的稳定性。

我们通过数次术后随访和治疗,最终成功地进行了右侧口腔修复治疗。

治疗过程顺利,患者的牙位稳定,咀嚼功能得到了恢复。

口腔修复病例分析2患者,女性,40岁。

主诉:左上颌第二臼齿疼痛。

检查发现患者左上颌第二臼齿龋齿严重,导致牙髓炎并引发了严重的牙周炎,牙龈已出现明显红肿。

根据患者口内情况和病情,我们决定进行口腔修复治疗。

治疗方案为:1. 治疗炎症,清除龋齿,并进行根管治疗。

2. 制作左上颌第二臼齿冠。

首先我们对患者的牙周炎进行了有效的治疗,清除了龋齿并进行了根管治疗。

接着我们根据患者的口内情况制作了左上颌第二臼齿冠,以恢复牙的形态和功能。

整个治疗过程进行顺利,患者的疼痛明显减轻,龋齿和炎症得到有效治疗,口腔修复也取得了明显效果。

通过数次术后随访和治疗,我们最终成功地完成了患者的口腔修复治疗。

口腔内科典型病例分析

口腔内科典型病例分析

口腔内科典型病例分析病例 1 患者,男,17 岁,学生。

刷牙时牙龈出血2年。

2年前开始患者每日刷牙时发生牙龈少量出血,未曾治疗。

近一年接受口腔正畸治疗,出血症状加重,并且牙龈肿胀明显,故来我院就诊。

既往史:无全身慢性系统疾病史,无药物过敏史。

个人史:无特殊嗜好,每日刷牙两次。

家族史:家人身体健康,无类似疾病。

口腔检查:口腔中戴有固定矫治器,软垢(+),上下前牙牙龈色鲜红,水肿光亮,牙龈乳头成球状突起,肿胀增生,覆盖部分牙冠,探诊出血,探诊龈沟深度4mm未探及附着丧失。

辅助检查:血象检查无异常,X 线片显示牙槽嵴顶无吸收。

诊断:青春期龈炎诊断依据:1.青春期男性患者2.牙龈炎症程度与局部刺激物程度不成正比3.牙龈乳头球状增生线片正常。

治疗:1. 口腔卫生宣教2. 进行牙周基础治疗3. 定期复查复治4. 手术治疗 病例 2患者 男 42 岁两年来,牙龈经常出血,咬东西无力,下前牙松动,偶有牙床 流脓,经口服“消炎药”后症状缓解。

近两周来,后牙遇冷热 痛。

无自发痛、夜间痛。

否认全身疾病及家族史。

检查:全口牙龈红肿,点彩消失, ? 龈乳头退缩,质软。

牙石 (+++) , 牙周袋3〜4mm 探诊出血,可探及龈下牙石,附着丧失 3〜5mm 下 前牙松动n 度。

X 线片显示:全口牙槽骨水平吸收n 度,牙周膜间隙 增宽,个别牙的骨硬板消失。

诊断:广泛型中度慢性牙周炎牙龈退缩伴牙本质过敏诊断依据: 牙龈出血牙齿松动,下前牙松动,牙床肿胀,流脓,后牙遇冷热痛, 全口牙龈红肿,点彩消失,龈乳头退缩,质软,牙石 (+++) ,牙周袋3〜4mm 探诊出血,可探及龈下牙石,附着丧失 3〜5mm 下前牙松 动n 度°x 线片显示:全口牙槽骨水平吸收n 度,牙周膜间隙增宽, 个别牙的骨硬板消失 治疗方案全口龈上洁治主诉: 牙龈出血牙齿松动两年余。

病史:肿胀,全口龈下刮治药物治疗下前牙松牙固定定期复查口腔卫生宣教病例 3 患者,男,56 岁主诉:左下后牙自发痛、持续性胀痛一天。

口腔执业医生病例分析

口腔执业医生病例分析

试题 1 答案患者,男,8 岁主诉:上前牙被门把手撞伤 1 天(母代诉)。

检查:上唇轻度肿胀,1|1冠完整,松(Io),叩(++),X 线片示根尖1/3根折线。

余未见异常。

答案1)诊断:1|1 根折2)诊断依据:外伤史;X 线片示根尖1/3 根折线。

3)治疗:固定1|1,范围321|123;定期复查,监测牙髓活力状态。

试题 1 答案患者,男,59 岁。

主诉:左颊部白色斑块 1 个月。

现病史:于 1 个月前发现左颊部有白色斑块,无任何自觉症状。

检查:左颊部粘膜咬合线处有一1.0cm×0.5cm 的长方形病损,呈灰白色,略高于粘膜面,触诊病损粘膜较硬。

组织病理检查:上皮单纯增生。

答案1)诊断:白斑(均质型)2)诊断依据:①无明确发病原因。

②口腔粘膜单发的白色斑块。

③组织病理所见证实。

3)鉴别诊断:①口腔白色角化病:一般有明显的局部刺激因素;损害基底部柔软,致病因素去除后,损害常在 2 周内消失。

②白色水肿:一般无自觉症状,发生于双颊咬合线附近。

呈半透明或乳白色薄膜,牵拉时变浅,扪之柔软。

4)治疗:①切除局限病损。

②定期追踪复查。

试题 1 答案患者,男,23 岁主诉:右下后牙胀痛 3 天,伴张口受限 1 天。

现病史: 3 天前患者自觉右下后牙胀痛,后渐有咀嚼及吞咽时疼痛加重等症状,1天前出现张口受限,无冷热刺激痛及牙齿浮出感。

检查:双侧面部对称,右面部嚼肌区无红肿热痛,张口度一指。

8| 近中阻生,周围软组织及牙龈发红,水肿明显,龈瓣边缘糜烂,触痛明显,龈瓣内有脓溢出。

答案1)诊断:8| 智齿冠周炎。

2)诊断依据:右下后牙区肿痛 3 天,右下智齿近中阻生,冠周牙龈红肿、溢脓,开口受限。

3)鉴别诊断:右下磨牙后区或颌骨中枢恶性肿瘤继发感染:该患者无肿瘤特征表现,病史有较长的牙痛史,抗生素治疗有效。

4)治疗:局部冲洗上药,消炎后择期拔除8| 。

试题 1 答案患者,女,36 岁。

主诉:右上后牙自发性疼痛 1 天。

口腔病例分析

口腔病例分析

第一节龋病浅龋(1)患者一般无主观症状,接受外界的物理、化学刺激时也无明显反应。

(2)窝沟浅龋部位透出墨浸状,用探针检查时有粗糙感或能卡住探针尖端。

(3)平滑面浅龋呈白垩色点或斑,或黄褐色斑点。

(4)邻面的平滑面龋早期不易察觉,用探针或牙线仔细检查,配合X线片可能作出早期诊断。

中龋(1)患者对酸或甜食物较为敏感,冷、热饮食也可引起酸痛感觉,以冷刺激为明显,刺激去除后症状立即消失。

(2)深及牙本质浅层的龋洞,内有黄褐或深褐色的病变组织和食物残渣等。

(3)龋洞探诊质软,可有酸痛感或无明显的感觉。

(4)颈部牙本质龋的病变浅而宽,探痛症状较明显。

深龋(1)患者遇冷、热刺激时,产生的疼痛比中龋显著。

引起疼痛以温度刺激为主,温度刺激入洞可引起疼痛。

(2)刺激除去后,疼痛立即消失。

温度测试反应同对照牙。

(3)深及牙本质深层的龋洞,内有大量深褐色的病变组织和食物残渣等。

(4)龋洞内探诊质软,可有痛感。

猛性龋猛性龋又名猖獗龋,是特殊类型的急性龋。

(1)短期内(6~12个月)多个牙、多个牙面,尤其在一般不发生龋的下颌前牙甚至是切端的部位均发生龋。

(2)见于患者唾液腺功能被破坏或障碍时,如头颈部放疗后出现的龋损增加或患口干症时,前者又称为放射性龋。

(3)可分别出现浅龋、中龋和深龋的症状或无明显自觉症状。

继发龋(1)已有修复体的边缘或底部发生的龋。

(2)可分别出现浅龋、中龋和深龋的症状。

(3)X线片见修复体周围或底部牙组织密度降低。

静止龋(1)无明显自觉症状。

(2)或曾经有过中龋的症状,现无任何自觉症状。

(3)邻面龋呈浅碟状,轻度着色,表面光亮。

(4)探诊质地坚硬同正常组织。

再发龋指原发龋损修复后在同一牙其他部位发生的龋损。

诊断1.问诊了解患牙遇冷、热、酸、甜刺激后有无不适感,或进食疼痛等。

2.视诊观察牙表面有无色泽变化和形态缺损。

3.探诊探查视诊所见的异常牙面或视线不易达到的隐蔽部位,了解龋洞深度、质地、范围,是否卡住探针,患者对探诊的反应如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患者,男,68岁。

主诉:戴全口义齿8年,咀嚼无力二年。

检查:上、下颌8—8缺失,全口义齿修复。

义齿易脱落,面重度磨损,息止颌间隙5mm。

义齿摘除后,见基托所覆盖区域的粘膜潮红。

生活史:饭后不清洁义齿,夜间不摘取。

病例分析
1、主诉疾病的诊断:上、下牙列缺失
2、非主诉疾病的诊断:义齿性口炎
3、分析咀嚼无力的原因:
①镶复时间长,基托与粘膜不贴合,义齿固位稳定差。

②面重度磨损,垂直距离过低。

4、若重新修复,确定垂直距离的方法有:
①利用息止颌间隙确定②面部比例平分法③面部外形观察法
④旧义齿作参考⑤拔牙前的记录。

5、校对垂直距离的方法:
①指感髁状突撞击法②指感颞肌纤维收缩法③面部外形观察法
6、非主诉疾病发生的原因:
①义齿清洁差②夜间不摘取。

二、患者,男,56岁。

主诉:上前牙修复二年变色,影响美观。

检查:左上1烤瓷冠,外形如图(显示冠颈缘变黑),全口牙结石(++ — +++),X片如图(显示牙槽骨水平吸收)。

病例分析:
1、主诉疾病的诊断:上颌牙体缺损
2、非主诉疾病的诊断:慢性牙周炎
3、主诉疾病的治疗设计:①拆除修复体②重新制作
4、非主诉疾病的治疗设计:①龈上洁治术②龈下刮治术③口腔卫生宣教④定期复查,维持疗效。

三、患者,女,52岁。

主诉:下前牙缺失三个月。

检查:下颌1│1缺失,下颌3│3稳固,下唇及颊粘膜处可见3~4个溃疡点。

上颌│2邻面龋。

X片如图(显示:龋达牙本质浅层)。

既往史:溃疡有反复发作史。

病例分析:
1、主诉疾病的诊断:下颌牙列缺损
2、非主诉疾病的诊断:①复发性口腔溃疡(单纯型)②左上2中龋。

3、主诉疾病的修复设计:①固定义齿②可摘局部义齿③种植义齿
④粘结桥
4、非主诉疾病的治疗设计:①消炎止痛,促进愈合②局部、全身用药③消除病因④左上2垫底充填。

5、非主诉疾病的诊断依据:①溃疡3~4个②有自限性③周期性反复发作④红、黄、凹、痛⑤左上2邻面龋达牙本质浅层。

四、患者,男,36岁。

主诉:左下后大牙咬合痛,面部肿胀三天。

检查:下颌8近中阻生,龈袋内有少量渗出物。

左下7远中邻面龋,探达髓腔痛(-),叩(+++),颊侧龈沟变平。

左下5远中邻面龋,探(-)。

X片如图(显示:左下7根尖部有阴影,左下5龋达牙本质浅层)。

病例分析:
1、主诉疾病的诊断:左下7慢性根尖周炎急性发作(骨膜下脓肿期)。

2、非主诉疾病的诊断:①左下8慢性智齿冠周炎②左下5中龋。

3、主诉疾病的诊断依据:①左下7远中邻面龋,探达髓腔,探(-)
②咬合痛,叩(+++)③颊侧龈沟变平④X片
4、非主诉疾病的诊断依据:①左下8近中阻生②龈沟内少量渗出物
③X片④左下5远中邻面龋⑤X片显示龋达牙本质浅层。

5、主诉疾病的治疗设计:
①左下7应急处理(开放髓腔,局麻下脓肿切开)
②待急性炎症消除后行R.T。

6、非主诉疾病的治疗设计:①左下8择期拔除②左下5垫底充填
五、患者,男,60岁。

主诉:上、下颌后牙缺失两个月。

检查:缺失,,X片如图(牙槽骨吸收)。

病例分析:
1、主诉疾病的诊断:上、下牙列缺损
2、非主诉疾病的诊断:慢性牙周炎
3、做支架式可摘局部义齿,该患者的印模类型是:功能性印模
4、确定颌位关系的方法:利用托确定
5、在上设计的卡环类型:
①尖牙卡环② RPI 回力卡环 RPA
6、上颌前后腭杆的设计:
①前腭杆:距上前牙腭侧至少6mm,厚1mm,宽8mm.
②后腭杆:位于前颤动线前方,两端弯于67之间,厚1.5mm,宽5mm.
7、若下颌的口底深度为9mm,可设计:舌杆
8、若下颌的口底深度小于7mm,应设计:舌板
六、患者,女,38岁。

主诉:上颌前牙缺失三个月。

检查:1│1缺失,余牙体固。

口角颊粘膜处见一明显白色条索样瘢痕。

既往史:有口腔溃疡反复发作史。

病例分析:
1、主诉疾病的诊断:上颌牙列缺损
2、非主诉疾病的诊断:腺周口疮
3、主诉疾病的治疗设计方法:①可摘局部义齿②种植义齿
③ 32│23为基牙的固定义齿。

4、非主诉疾病的治疗原则:消炎止痛,促进愈合。

5、非主诉疾病的鉴别诊断:①白斑②扁平苔藓③白色角化病④白色水肿
七、患者,男,68岁。

主诉:牙齿松动,咀嚼无力数日,牙齿Ⅰ—Ⅲ松动,牙周袋3—5mm。

检查:全口牙齿颈部牙石(++~+++),下颌6│6 根分叉裸露,全景片如图(显示牙槽骨吸收)。

既往史:烟酒嗜好史
病例分析:
1、主诉疾病的诊断:成人牙周炎
2、非主诉疾病的诊断:根分叉疾病(Ⅳ类)
3、主诉疾病的诊断依据:①牙石(++~+++)②牙周袋形成③牙齿松动④X片显示牙槽骨吸收。

4、非主诉疾病的诊断依据:①下颌6│6根分叉裸露(Ⅳ类)②X 片显示,根分叉处牙槽骨吸收。

5、主诉疾病的治疗设计:①龈上洁治②龈下刮治③口腔卫生宣教
④定时复查,维护疗效⑤戒烟限酒。

八、患者,男,68岁。

主诉:口干,有烧灼感两天。

检查:颊、舌、腭、口底见乳白色丝绒状斑片,似凝乳状,不易剥离,涂片显示:见菌丝。

左上6邻面深龋,探已露髓,痛(-),X片如图(根尖部有阴影)。

既往史:有抗生素大量应用史
病例分析:1、主诉疾病的诊断:雪口病(鹅口疮)
2、非主诉疾病的诊断:左上6慢性根尖周炎
3、主诉疾病的诊断依据:①口干,烧灼感②凝乳状白色绒状斑片
③涂片见菌丝
4、非主诉疾病的诊断依据:①左上6邻面深龋,已露髓,探(-)
②X片显示根尖部骨质破坏
5、主诉疾病的鉴别诊断:①白斑②扁平苔藓③白喉
6、主诉疾病的治疗设计:①停药或更换抗生素②局部2-4% NaHco3 清洁口腔③口服制霉菌素
7、非主诉疾病的治疗设计:左上6行根管治疗术
九、患者,男,32岁。

主诉:左下颌肿痛三天。

检查:左面颊部肿胀,压痛,张口受限,左下7远中龈瓣红肿;左下
6面深龋坏,左下5远中邻面龋坏,X片如图(左下8低位近中阻
生,左下6已露髓,根尖部有阴影区,左下5龋达牙本质浅层)。

病例分析:
1、主诉疾病的诊断:左下8急性智齿冠周炎
2、非主诉疾病的诊断:①左下6慢性根尖周炎②左下5中龋
3、主诉疾病的诊断依据:
4、非主诉疾病的诊断依据:
5、主诉疾病的治疗设计:①局部冲洗上药②全身抗炎治疗③择期
拔除
6、非主诉疾病的治疗设计:①左下6根管治疗②左下5垫底充填
十、患者,男,16岁。

主诉:左侧进食痛,出血数日。

检查:左下6面龋坏,如图(显示龋洞内有息肉),左下7面龋坏,探敏感,冷刺激一过性痛,左下5远中邻面龋坏,探(±),X 片如图(显示龋坏达牙本质中层)。

病例分析:
1、主诉疾病的诊断:左下6慢性牙髓炎(增生型)
2、非主诉疾病的诊断:①左下7可复性牙髓炎②左下5中龋
3、主诉疾病的鉴别诊断:①深龋②牙龈息肉③溃疡性牙髓炎
④闭锁性牙髓炎⑤可复性牙髓炎
4、主诉疾病的治疗设计:左下6根管治疗
5、非主诉疾病的治疗设计:①左下7安抚治疗,观察1-2周,无症状后垫底充填②左下5垫底充填。

Welcome To Download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