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之路】传奇愚园路带你见证旧上海的风风雨雨

合集下载

五条上海老街,带你看遍上海历史风貌

五条上海老街,带你看遍上海历史风貌

五条上海老街,带你看遍上海历史风貌武康路:浓缩上海百年近代史武康路地理位置示意图如果来上海只能去游览一条街道,那么很多老上海都会首推武康路。

它早期由时任南洋公学监院的美国人福开森修筑,被命名为'福开森路',后又被划入法租界。

这里的建筑风格多为西班牙式、法国文艺复兴式,道路两侧摇曳着梧桐疏影,充满欧陆风情的同时,又平添一份清幽。

在电影《色·戒》中,汤唯饰演的王佳芝就是在'福开森路99号'与梁朝伟饰演的易先生幽会。

武康路是一条被誉为'浓缩了上海近代百年历史'的名人路,不少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军事家、实业家、文人墨客曾在此居住过,留下了37处历史建筑或名人故居。

如今,这里颇有些旧貌换新颜的意味,咖啡馆、时尚小店散落其间,让历史光影与现世浮生交融在一起。

不可错过之一:代表性人文景观▼ 武康路858号:武康路标志性的建筑——诺曼底公寓(现名武康大楼)▼ 武康路395号:北平研究院旧址▼ 武康路390号:原意大利领事官邸,国内难得一见的地中海式建筑风格▼ 武康路113号:巴金旧居,他携家庭在此生活数十年▼ 武康路99号:刘靖基旧居,《色·戒》中男女主角的'爱巢'▼ 武康路40弄: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旧居,他也是在这栋宅子里被刺杀身亡▼ '罗密欧阳台':当然,在武康路一定不要错过这样的意式阳台不可错过之二:探店1. WIYF:超级网红冰激凌地址:武康路202号又是一家排队排到地老天荒的小店,和Farine是同一个老板,法国人Frank Pecol。

仿佛一夜之间,这家冰淇淋店火遍了网络,海盐焦糖、黑巧克力杏仁、朗姆酒葡萄干等口味都很值得尝试。

2. Catie Lo:文艺风时尚买手店地址:武康路105号(近复兴西路)这是一家混杂着复古风和娇俏感的潮店,从别致的衣裙到精致的饰品都看得出店主的品位。

店铺本身就是武康路上的一道风景,绘着涂鸦的门面和优雅的铁艺在绿树掩映间相映成趣。

上海愚园路下

上海愚园路下

上海愚园路下标题:探索愚园路的历史与魅力上海愚园路,位于黄浦区卢湾区的一条闻名遐迩的街道,不仅是上海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更是一座富有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的地方。

愚园路的2900米长的道路上,散落着很多具有独特风格的老式建筑物,每一座建筑都见证了这片土地的沧桑和变迁。

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上海的繁华与古朴并存,探索着这条历史街道所蕴含的无尽魅力。

愚园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这里曾是上海法租界的沧桑岁月中的一部分。

作为法租界的一部分,愚园路最初是一条住宅区街道,房屋主要为西式建筑,反映了欧洲影响的建筑风格。

这些建筑物都建于19世纪末,至今仍然保存完好。

沿着愚园路散步,仿佛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中,可以欣赏到各种不同风格和特色的建筑,它们都是那个时代的见证者。

在愚园路上最引人注目的建筑之一是邓肯厅,它建于1924年,是一座纯正的文艺复兴式建筑。

邓肯厅曾是上海最负盛名的娱乐场所之一,吸引了许多上海名流和外国访客。

邓肯厅如今已成为上海音乐学院的所在地,继续为这个城市培养着无数的音乐人才。

另外一座重要的建筑是爱庐,也是一座典型的欧洲风格建筑。

爱庐建于1931年,是一座多层建筑,曾经是上海犹太人的贸易中心。

如今,爱庐已成为一个博物馆,展示着上海犹太人的历史和文化。

除了这些建筑外,愚园路还有许多精美的花园和公园,如愚园、宋庆龄公园等,为这条街道增添了自然的美感。

愚园是愚园路的起点,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底蕴。

这座园林曾是富翁沈若鳞的私人花园,后来由于各种原因,转变为公园。

愚园不仅有精美的建筑和优美的园景,还有许多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吸引着众多游客和艺术爱好者。

通过对愚园路的探索,我们不仅领略到了上海融合西方和东方文化的独特魅力,还了解到了这个城市的历史变迁和发展。

愚园路凝聚了无数上海人的记忆和情感,它是这座城市文化传承的一部分,也是人们心中的一座历史丰碑。

除了历史和文化,愚园路还是一个热闹的购物和美食天堂。

沿途有各种商店,售卖着各式各样的商品。

上海愚园路的老故事

上海愚园路的老故事

上海愚园路的老故事发布者:那尼 | 发表时间:2012-09-05 21:54(那尼按:大家喜欢看老上海的故事,手头有一篇关于愚园路的文章,原文系老同学发来的邮件,整篇文章没有分段,读起来比较吃力,而且文章还相当长,有兴趣的网友非但得慢慢的看,还得仔细的看,其中有的文字弄堂味道比较浓,属于“土得掉渣”的那种。

我把原文全部转载,供大家阅读,以便对愚园路和愚园路人家的陈年旧事有些许了解。

)【紫苏注】这篇带有上海腔味道的“老举三”写得很有味道,实在是好看。

写的是老里八早发生的事体。

上海愚园路江苏路那一带是名人汇集、故事瞎多的“上只角”。

作者的网名叫“三阿姐拉老公”(三姐的老公),这篇文章我也是从网上某个人气帖里一段一段挖出来拼接而成的。

作者凭着记忆,点点滴滴的写,越写越放松,弄堂味道十足,老扎劲的。

去年的《上海文学》杂志(第7期)曾经登过这篇文章的“洁本”,可惜原帖里特有的那些精气神,被小编辑删得精打光、光打精,读起来没劲了,所以我还是把原生态帖子贴上来,文章邪气长,统统在这里,你有胃口就慢慢看吧,横竖日脚长了。

285弄门牌是算在江苏路上的。

老底子这条弄堂绿茵婆娑,庭院深深。

1959年,一场台风把弄堂最末的一堵墙刮倒以后,后面的一条江北棚棚弄堂就突然和花园洋房鼻头碰鼻头。

从此285弄就没有什么好日子,大大小小被折磨了很多次。

285弄28号有两个人近来常常会被提起,一个是吴征,一个是张子静。

吴征就是杨澜的老公,媒体上见到他,总是一只汤婆子面孔,倒梳油头,八字胡增加了他的商贾气。

吴征小名叫东东,小时候很乖,书也读得好,爸妈是教师,管得也严。

吴征爸爸年轻时是个帅哥,头发天然卷,皮肤白皙,像他奶奶。

东东长得像妈妈。

东东有一个伯伯,弄堂里小孩子有点怕他,他有时候会很奇怪地对着电线杆子站几个小时,下大雨都直直的站在那里。

但从来不打人骂人。

吴征一家住三楼,张子静住一楼,偏西一小间。

张子静被媒体提起是因为他的姐姐张爱玲。

上海愚园路的观后感

上海愚园路的观后感

上海愚园路的观后感
嗨呀,跟你们讲讲我去愚园路的感受哈。

一走到愚园路,那种老上海的味道就扑面而来。

街边的老房子,带着岁月的痕迹,就好像在跟你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路两边的梧桐树,那树枝就像是大手,交织在一起,给这条路搭了个天然的凉棚。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地上的光斑一闪一闪的,可有意思啦。

愚园路上的那些小店,真的是太戳我心了!有文艺范十足的咖啡店,门口摆着的小黑板上写着今日推荐,那字体都透着股慵懒劲儿。

还有卖各种小玩意儿的杂货铺,进去逛一圈,眼睛都不够使的,每样东西都想拿起来瞅瞅。

走在路上,能看到穿着时尚的年轻人,也能看到牵着小狗散步的老伯伯。

大家都不紧不慢的,感觉时间在这里都变慢了。

我还在一家小面馆里吃了碗面,那味道,绝了!老板热情得很,一边下面一边跟客人唠嗑,让人心里暖暖的。

愚园路的弄堂也别有一番风味。

窄窄的弄堂里,晾着衣服,孩子们在那儿嬉笑打闹。

这种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让我一下子就爱上了。

在愚园路逛了一天,感觉自己不是个游客,而是这里的一份子。

这里没有那种大城市的喧嚣和匆忙,有的是一份宁静和温馨。

真希望以后能常来,每次来都能发现新的美好。

你们要是有机会,也一定要来感受感受愚园路的魅力,保准让你们也爱上它!怎么样,是不是已经心动啦?。

一城一夏漫游愚园路倾听老房子背后的故事——陈楚湘和他的涌泉坊

一城一夏漫游愚园路倾听老房子背后的故事——陈楚湘和他的涌泉坊

在上海的马路中,有一条路叫做愚园路,2000多米的街道藏着数十种不同的建筑风格,弄堂密布,错综复杂。

愚园路上所有的建筑都是可以阅读的,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在愚园路葱茏的树荫中栖居着一排雅致大气的新式里弄——涌泉坊。

#一城一夏#漫游愚园路倾听老房子背后的故事——陈楚湘和他的涌泉坊涌泉坊位于愚园路395弄,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636年,由华成烟草公司总经理陈楚湘先生出资投资兴建,杨润玉、杨元麟、周济之设计,久记营造厂营造。

弄堂口设过街楼,造型似宫殿城堡,并立有中间大、两旁小的券柱式入口。

和上海很多知名的旧式里弄或是花园洋房一样,涌泉坊亦隐藏着一个名气响当当的大人物,他就是旧上海红极一时的近代民族烟草工业三大公司之一华成烟厂的总经理陈楚湘。

说来华成烟厂可能听起来很耳生,但说到“美丽牌”香烟,即便是90后们,在一些市集或者做旧的餐厅墙上,依旧能看到画着美女像的香烟月份牌。

1925年,陈楚湘偶然在报刊上见到了一张美女照,他请来了著名画家谢之光,精心绘制成了极富女人味的“美丽”牌烟标。

香烟女郎身材丰满,目光婉约,纤纤细指夹着一支香烟,烟雾缭绕中风韵尽显。

孰料,烟标女郎是当时京戏名伶吕美玉,吕瞧见烟标后,以“形象侵犯”的名义打官司。

此事经报纸大肆炒作,反而使“美丽”牌香烟名声大振,销路大开。

最后与吕美玉达成协议,每卖出一箱提取5角钱给吕美玉,吕美玉由此变成了大富婆。

愚园路395弄涌泉坊,因静安寺涌泉得名,共建有住宅6幢西班牙风格的3层新式里弄住宅,1幢为西班牙式独立花园住宅,便是24号烟草大王陈楚湘的私宅,又称“陈家花园”。

这片房子被记住是因为它在上海的新式里弄住宅里所具有的开创性的地位。

所谓新式里弄,是于上个世纪初在上海开始出现的一种结合了中国特点的西化建筑。

建筑一排连为整体,独门独户分为多家,每家一般三层,底楼有小花园,二楼和三楼各自分割,各有功用。

整体上有些类似于今天的联排别墅。

#一城一夏#漫游愚园路倾听老房子背后的故事——陈楚湘和他的涌泉坊#一城一夏#漫游愚园路倾听老房子背后的故事——陈楚湘和他的涌泉坊6幢单体为3层新式里弄住宅,黄色水泥拉毛外墙,各自的室内空间设置不同,建筑的轮廓也不尽相同。

下雨天,不妨去这些上海老弄堂走一走,找找情怀

下雨天,不妨去这些上海老弄堂走一走,找找情怀

下雨天,不妨去这些上海老弄堂走一走,找找情怀伴随着外滩大本钟悠远的钟声,此刻思绪仿佛也被带回到了过去。

上海这座城,承载了太多的记忆。

祥德路弄堂:最具记忆的弄堂上海遍布着弄堂,挂着优秀历史建筑铜牌的却不多,祥德路2弄就是其中之一。

2弄早先叫山阴路“祥德村”,五十年代末划入祥德路,因没有1弄,2弄便成了祥德路开路先锋。

文革后开辟祥德支路,祥德路逐步延长,一直通到高楼林立的曲阳地区。

小贴士主要弄堂:祥德路2弄交通:地铁3、4号线甜爱路弄堂:最甜蜜的弄堂上海虹口区的甜爱路,被誉为上海“最浪漫”的道路。

路口设一只特别的爱情邮筒(爱心邮筒),从这座爱心邮筒投出的每一封信函,都将被盖上一枚英文爱的邮戳,让收件人通过这个邮戳感受一份爱心与浪漫,留作永久的纪念和收藏。

邮筒、邮戳,和道路两侧由28首中外著名爱情诗篇组成的“爱情墙”,将让这条浪漫之路在2009年焕发出新的甜蜜气息。

其独有的寂静和舒缓的情调浸透其间。

这里被誉为“上海最浪漫的马路”,与山阴路不同的是,甜爱路两边多有围墙,抵挡了视线,于是又增添了几分神秘,那可是一个恋人甜蜜拥吻的好去处。

小贴士主要弄堂:起点四川北路,终点甜爱路315弄交通:地铁3、4、8号线愚园路弄堂:最隐秘的弄堂都说愚园路749弄是最狡黠的弄堂,门口是上海最平常的市井图景,摆放着一些卖杂货的小摊,推着自行车的居民进进出出的,还以为是非常普通的一处地方,走进一看,里面就像是迷宫一样,大弄堂分为主弄堂、侧弄堂再分为小侧弄堂,小小侧弄堂,在这条复杂的大弄堂上还有着造型独特、风格迥异的楼房,着实让你感叹一番。

小贴士主要弄堂:愚园路749弄、愚园路395弄、愚园路1376弄交通:地铁2号线思南路弄堂:最具文化氛围的弄堂位于上海的中心地带,但是思南路是低调的,怀旧的。

远离灯红酒绿的霓虹招牌,甘愿淹没在葱郁而沧桑的梧桐树底下,这里汇集了数量相当的花园洋房,也有很多的名人故居还在此保留,名人们闪过的背影、曾经鲜活的面孔一一浮现,脚下的路上还有他们留下的踪迹,在思南路追寻文化、追忆故人、回味历史。

上海特色小街小巷

上海特色小街小巷

上海特色小街小巷文/张海凤春分过后,春意渐浓,不管是淅沥沥的雨天还是暖阳高照的午后都是出行的好时机。

作为一名城市暴走的爱好者在此呼吁宅男宅女,是时候出来晒晒霉、透透气啦。

本版小编将会在未来几期依次推出上海小巷、里弄、名人故居及其周边的深度挖掘经历,全方位感受上海繁华时尚商都的另一面小情小调。

当你开始抵触南京路熙攘的人群,或者从豫园归来便有了轻度密集恐惧症,陆家嘴和外滩的夜景也不再有吸引力的时候,那就转向老城的里弄、小巷,去追寻上海的城市记忆和依稀可见的旧日风景。

倘若你也是资深暴走族的一员或者压马路达人,欢迎向我们爆料你对上海独特的城市印象,期待着你的参与。

七拐八弯的巷子,盘曲成愁肠,藏在少年的心里,和梦一起成长。

当角辫散了,蝴蝶花不再飞翔。

小巷开始寂寞,唯听皮鞋声沉闷,孤独。

——宓月《小巷故事》去年四月份,我第一次来上海。

出火车站乘上轻轨,远眺窗外的景观,高级写字楼,密集的居民区和夹杂其中的公园绿地,除了在暮霭中若隐若现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外,至少在整体的城市规划上,她与北京、广州、深圳并未有太大的区别。

我开始怀疑那些关于上海的故事怎么可能从这些钢筋水泥的正方体中流传出来?究竟鳞次栉比的街旁小弄是什么模样?于是,每当周末有空闲时间,我便开始寻找隐匿于高楼大厦背后的小路弄堂,因为那里才蕴含着真正的上海味道。

意外发现:最静谧的思南路发现思南路是一个意外。

沿淮海路逛下来,都是名牌专卖店,不免唏嘘自己囊中羞涩,只看不买的心情不好受。

就在对沿街名店产生视觉疲劳的那一刻,一条垂直于淮海路的小街出现在眼前,路牌在茂密的梧桐叶中若隐若现,走进细看,原来这就是思南路。

由淮海路拐进来只走几步,便觉得进入了另一个清幽宁静世界。

细长的小路向前延伸,高大的法国梧桐枝叶茂盛,透过路旁的栅栏便是一栋栋老式洋房,阳光下泛着柔和的红色光晕,有些改装成了西餐咖啡馆,有些窗外还挑着细长的晾衣杆,住在里面的人像是大隐于市的文人墨客或者是留恋旧日时光的老人。

沪上充满底蕴的四条老街,感受真正的“老上海”情怀!

沪上充满底蕴的四条老街,感受真正的“老上海”情怀!

沪上充满底蕴的四条老街,感受真正的“老上海”情怀!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坐在一列火车上,沿途跟着一条河,你看着它在晨光暮霭中变换着色彩,看着它洗涤一缕缕阳光,看着它映衬一片片星辉,看着它或是汹涌或是平静,然而一向相随,不离不弃。

其实上海不止有摩天高楼和黄浦江夜景,也不只有熙熙攘攘的城隍庙和南京路。

真正的就是海派风情,隐藏在这些远离宣泄的街巷里,他们曾经见证过十里洋场的繁华。

现如今又染上了岁月的沧桑,如果你想要更好的了解上海,那么就避开人声鼎沸,车水马龙的地方。

只是来到这几片街区附近逛一逛吧,接下来小编就带你领略一下这座城市的历史风貌,感知这片土地的市井烟火。

武康路浓缩了上海百年的近代历史:如果来到上海,只想去游览一条街道的话,那么很多老上海都会为你推荐武康路。

他最早的时候是由南洋公学监院的美国人福开森修建的,被命名为福开森路。

后来又被划入了法租界,这里的建筑风格是西班牙风格和法国文艺复兴的风格。

道路两边都是梧桐的影子,虽然充满了欧陆风情,但是也为她平添了一份清幽。

武康路是一条被誉为浓缩了上海近代百年历史的名人录,不少叱咤风云的人物都曾经在这里居住过。

愚园路:是花园洋房背后的风雨。

愚园路并不是师范的宽阔,但是它的长度却很长,从东端的静安寺一直延伸到了西端的中山公园。

在这条长街上漫步,你可以把两者周围各式精品小店的橱窗,也可以观看身边的弄堂,或许你不会意识到,这辆如此有生活气息的一草一木背后,有着一段段的历史。

关于上世纪那些动荡不安年代的无数故事,就藏在这些花园洋房的深处,无声不息的在一砖一瓦中。

可以静静地在这里等待百年后的脚步匆匆。

新华路:当诗意融进日常。

新华路原来是不叫这个名字的,叫座安和寺路,同样也是在法租界内的。

但或许是因为,就是他紧紧的和法华寺院相连,这里的西洋建筑似乎还带着一丝丝超然尘世的意味。

在沿街的院子中,有很多的匈牙利建筑大师的作品。

道路两边有着非常高的法国梧桐,一到金秋,脚下都是一些落叶的声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安之路】传奇愚园路——带你见证旧上海的风风雨雨愚园路很短,只有2700多米。

1860年,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率军进攻上海,与清军和英法联军作战,静安寺一带战火连天。

当时上海道台在静安寺北侧开辟了一条很短的军路,因路头有座叫“愚园”的园林而得名。

1911年租界当局继续筑路。

之后二三十年间,数以百计风格各异的高级花园、别墅、新里相继而起。

众多社会名流云集于此,八方风云涌动于此,演绎成为沪上一条不同凡响的传奇之路。

愚园路81号刘长胜故居麻将搭子原来是中共书记这座小楼原先在久光百货所在地,整座外墙是卵石墙面。

建筑为砖木结构,沿街三层楼房。

改建时平移200米,从愚园路11号移到了今天的愚园路81号。

1946年至1949年,中共上海局副书记刘长胜就居住在这里,小楼因而成为当年中共地下组织的秘密机关,上海局书记刘晓常到这里和刘长胜讨论开会。

刘长胜家在二楼,当时的地下党市委书记张承宗则住三楼。

每次,地下党在刘长胜家中联络,刘长胜的妻子和孩子都在屋外放哨,一发现动静,便将麻将搓得哗哗响。

时间一久,周围人都以为这位矮胖的老板爱搓麻将,虽然人来客往,却从未引起怀疑。

以至于上海解放后,报上刊出上海市委领导刘长胜的名字,邻居老太惊呼:“伊难道是阿拉格麻将搭子‘刘胖’?!”当时国民党军宪特方面的情报,几乎没有一次不提到刘长胜,把他列为黑名单上的首要分子。

1948年秋,国民党政府换发身份证,就是想搜捕地下党领导。

他们那里知道,刘长胜正安稳地在愚园路81号这幢小楼里搓麻将呢!愚园路218号百乐门潘汉年住处,与魔鬼打交道的人百乐门是旧上海著名的销金窟,全称“百乐门大饭店舞厅”。

1932年,商人顾联承投资七十万两白银,购静安寺地营建Paramount Hall,Paramount一词有“最高、至高”之意,1932年百乐门营建时即用此英文招牌,其原意是突出它的高档,并以其谐音取名“百乐门”,迎合民众心理。

1933年开张典礼上,时任市长的吴铁城亲自出席,张学良、徐志摩都是百乐门的常客;陈香梅与陈纳德的订婚仪式也在此举行,卓别林夫妇访问上海时也曾慕名而来。

抗战期间,百乐门成为获取各种战略情报的重要窗口,也是日伪和国共四方谍战角力的主战场。

1939年9月,一身上海小开打扮得潘汉年化名萧叔安,住进百乐门的豪华套房,周旋于日本特务和汪伪汉奸之间,很快编织成一张卓有成效的情报网络。

他手下的工作人员,各个时期包括内勤外勤不过三四十人左右,队伍短小精干,却富有极强的战斗力,创造了中共情报斗争史上的奇迹!愚园路361弄愚谷邨文人墨客中的秘密联络点愚谷邨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由杨润玉、杨元麟设计,风格上中西合璧。

中式风格主要体现在空间设计上,包括天井等要素可以感受到江南民居的影子;西式风格主要体现在装饰上,包括内部的壁炉、马赛克地砖与铸铁的楼梯等,都是欧洲室内装修的典型。

在愚谷邨曾居住过许多文化名人。

37号是著名画家应野平旧居,65号是著名女作家茹志鹃、王安忆母女的旧居。

121号二楼亭子间是著名电影演员沙莉和凌之浩夫妇住所。

1943年,根据新四军城工部指示,地下党员方行(化名方鹤亭)在上海创建进化药厂和秘密联络点,主要生产新四军急需的药品,地址选在了121号底楼,这里出口众多,便于撤离。

平日里,方行迎来送往、交游广阔,汪伪政权的一些重要人物也常来做客。

周边邻居只晓得这户人家有大来头,想不到来来往往的客人中有许多地下党员。

更令人称奇的是,当时住在三楼的竟是汪伪特工,敌我双方同住一楼数年,居然相安无事,真可谓潜伏中的潜伏。

愚园路395弄涌泉坊烟草大王的童话城堡愚园路395弄涌泉坊,因静安寺涌泉得名,共建有住宅16幢。

其中15幢是西班牙风格的3层新式里弄住宅,1幢为西班牙式独立花园住宅,便是24号烟草大王陈楚湘的私宅,又称“陈家花园”。

1925年,陈楚湘偶然在报刊上见到了一张美女照,他请来了著名画家谢之光,精心绘制成了极富女人味的“美丽”牌烟标。

香烟女郎身材丰满,目光婉约,纤纤细指夹着一支香烟,烟雾缭绕中风韵尽显。

孰料,烟标女郎是当时京戏名伶吕美玉,吕瞧见烟标后,以“形象侵犯”的名义打官司。

此事经报纸大肆炒作,反而使“美丽”牌香烟名声大振,销路大开。

最后与吕美玉达成协议,每卖出一箱提取5角钱给吕美玉,吕美玉由此变成了大富婆。

愚园路483弄愚元坊邓演达旧居农工党早期联络点邓演达是民国时期鼎鼎大名的人物,是黄埔军校总队长、教育长,北伐时任国民革命军政治部主任,在黄埔系中影响力直追蒋介石。

蒋介石叛变革命后,邓演达又是著名的国民党左派,并在上海创立了中国农工民主党。

蒋介石对邓演达又嫉又恨,密派第十一师师长陈诚伪装拥护邓演达的样子,拿出一笔钱给他做活动经费,并让邓演达派人到他的部队工作。

邓演达以为陈诚是自己的旧部,可以争取过来,便将自己的活动情况陆续告诉他。

这些消息,陈诚都原原本本地向蒋介石报告,甚至邓演达给他的信,也原封不动地送给蒋介石拆阅。

这样一来,蒋介石对邓演达的活动便了如指掌。

1931年8月17日,邓演达在愚元坊20号(现址12号)为农工党地方干部培训。

其间有个叫陈敬斋的叛徒,听讲未及一半,假装肚疼离席外出,向警备部侦缉队报告,培训班随即被包围,邓演达等十余人被捕。

在狱中蒋介石软硬兼施,要他宣布解散组织,并许以高官厚禄,邓演达都严词拒绝。

1931年11月29日,邓演达被秘密杀害,时年36岁。

愚园路419弄12号富商郭棣活旧居永安公司郭棣活生于澳大利亚,祖籍广东。

永安集团创始人之一郭葵之子。

1923年郭棣活进入美国麻省纺织学院留学,成为郭氏家族的第一个出洋留学者。

回国后,到永安纺织公司担任副总经理。

新中国成立后,郭选择留在国内。

在抗美援朝中,带头捐款,推动同业完成捐款95亿元(旧币)。

同时将价值250万美元的纺织机械设备和原材料运回祖国,支援国家建设。

1953年2月,毛泽东约见荣毅仁和郭棣活,谈话之中希望他俩在内地办企业。

他即与荣毅仁等人共同出资在合肥组建安徽纺织一厂。

永安纺织公司先后建立了5家纺织厂和1家印染厂。

其中永安二、四厂公私合营后于1958年与国棉八厂合并。

永安三厂于1960年转为上海无线电三厂。

永安五厂于1960年撤并。

永安一厂与永安印染厂在1960年合并,1966年改为上海第二十九棉纺织印染厂。

愚园路404号市西中学市西中学前身为“尤来旬学校”,1869年由具有中英混合血统的尤来旬女士创办,招收在沪外侨子女。

此举得到了上海外籍人士支持,其中英籍商人汉璧礼爵士捐赠了大笔款项,学校得以扩大和改善,校名先后改名为“汉璧礼蒙童养学堂”、“西童公学”。

1946年在“汉璧礼西童公学”基础上,留美博士赵传家建立了市西中学。

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市西中学地下党员顾和积极争取赵传家留在国内。

正是由于她的卓越工作,上海解放时,市西中学的校长赵传家没有离开———不要小看这项工作,这可是当时上海二十多所公立中学中唯一一位留下的校长!不过顾和并不是在自己的学校迎接上海解放的,就在胜利前不久,她刚刚发展的一名新党员刘桂馥被捕了,她只好躲到了愚园路中实新村的同学家里。

那是最难熬的一段日子,她既关心着上海何时解放,又担心着被捕的刘桂馥,1949年5月27日早上,领导终于通知她:上海解放了,你可以解除隐蔽了。

她马上回到市西,第一句话就是:刘桂馥怎样了?还好听到的是一个好消息:就在之前一天,当刘桂馥和另一些被捕的同志被押赴刑场的时候,解放军打进来了……愚园路520弄27号连环画家顾炳鑫旧居顾炳鑫,上海宝山顾村人,是我国著名的连环画家。

他擅长于版画、连环画、中国画。

从事连环画创作40余年,创作100多本连环画作品。

在当时的连环画坛有着重大的影响力,和天津的连环画家刘继卣合称为“南顾北刘”:被誉为“白描圣手”。

人们熟知的连环画《渡江侦察记》、《红岩》、《阿Q正传》、《列宁在十月》、《英雄小八路》等,都出自顾先生之手。

愚园路523弄5号东方经济图书馆旧址现挂愚园路521号门牌许多人都曾有个疑问,抗战后那些被日本人抢走的文物典藏到哪了?实际上,抗战胜利后,军统指派邓葆光任上海敌产处理局逆产组长,负责接收了日本人及汉奸的数十万册书籍和档案资料,又从中挑出七万册善本书。

1947年7月7日,东方经济图书馆开馆。

藏书内容主要为原属日本人所办上海满铁事务所、日本工商会议所所藏的经济门类资料。

此外还有部分线装古籍。

该图书馆虽然附属于特务机构,但在当时混乱情况下,依然保存下大批珍贵文物。

曾为军统特务的邓葆光是湖北红安人,解放后由香港回归大陆,所携文物后来也如数回归。

邓葆光一生风风雨雨,带有强烈的传奇色彩。

描写他的纪实小说书名就有《拂晓归来》、《拂晓前的密电》、《魔窟奇人传》、《少将情报官拂晓归来》、《殊途》等等。

愚园路546号金融大鳄孙衡甫旧居孙家花园546号中有两幢欧式洋房,堪称上海早期花园建筑中西合璧的典范。

它的主人就是民国初年的银行业巨头四明银行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孙衡甫,因此这里也被称为“孙家花园”,现为上海计算机研究所使用。

辛亥革命时,上海四明银行发生挤兑,孙衡甫临危受命担任经理,使该行迅速发展,存款最多时达4000万元,成为当时全国最著名的商办银行。

孙衡甫又大量进行房地产投资,与孙家花园一墙之隔的四明别墅也由其投资建造,并由他的四姨太亲戚居住。

孙衡甫这个四姨太张璧如也是位奇人,她不仅生得十分貌美,而且颇有“旺夫运”:在社会博彩骗局的“白鸽票”发售中,她买的彩票居然中了10万银元的头奖,这笔飞来横财成为了孙衡甫最强大的助力。

张姨太比孙小21岁,虽然大字不识一个,但颇为擅长上流社会社交,成为“不识字好吃饭,不识人头吃不好饭”最好的注脚。

自她进门后,孙再没有娶过新人。

愚园路576弄43号流行音乐之父黎锦晖旧居四明别墅2004年春节,央视播出纪录片《百年歌声》,开篇就响起了黎锦晖《毛毛雨》的旋律,这首歌被公认为中国第一首流行歌曲。

更为家喻户晓的“小兔儿乖乖,把门儿开开,快点儿开开,我要进来!”也是黎锦晖大作。

黎锦晖是上世纪中国流行音乐的教父。

1927年起,他先后创办了“中华歌舞学校”、“中华歌舞团”、“明月歌舞团”,培养出来的人才在当时都红极一时。

尤其是金嗓子周璇、作曲家聂耳,都是他培养拔擢的。

1929年,黎锦晖率领舞校到东南亚巡回演出,造成空前轰动。

但黎锦晖却因学员纷纷被当地挖角而困守新加坡。

他为了赚取回国路费,一口气写了100首“家庭爱情歌曲”,结果不但赚了钱回国,还闯出了事业的新局面,各大唱片公司无不以邀约黎锦晖作曲的音乐为最高目标。

他因此录制了数百张唱片,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流行歌曲,90%是黎锦晖所写。

愚园路579弄刘晓故居中实新村中实新村曾经是中国实业银行高级职员住宅,是砖木结构的新式里弄住宅。

其中44号是刘晓故居。

刘晓是谁?地下党上海局书记!如果你看过《战上海》这部电影,上海解放时镜头中地下党领导人的原型就是刘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