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茅根中药材详细说明书

合集下载

10441白茅根生产工艺规程

10441白茅根生产工艺规程
,不影响和污染物料;
4.2.2.4未用完的物料要及时封扎,并标出品名、批号、取样量、剩余量等。
4.2.2.5所有物料称量均要求一人称量,一人复核,谨防差错,并由称量人、复核人签字。特殊物料的称量需QA人员复核签字。
4.2.2.6每称完一料要将所用衡器归零复位。
装盘厚度2-3cm,干燥温度不得超过设定的+5℃,水分不得超过标准规定。
QA全程监控,时时抽检,超标做偏差处理。
每批
净选
碎屑、焦屑、败片、异形片
碎屑、焦屑不得超过2.0%
QA全程监控,时时抽检,超标做偏差处理。
随时/每班
包装
品名、规格、数量、批号、标签(合格证)、密封性
1.品名、规格、数量、批号、标签(合格证)和样稿无误。
4.2.3物料进入作业区及标示
4.2.3.1物料进入作业区必须严格遵守物料进入作业区程序;
4.2.3.2被拆去外包装的物料,应重新对物料进行标示,(可挂物料标示卡),内容包括:名称、规格、数量、批号、拆封日期等。
4.3净选:将按中药饮片批生产指令领取的中药材移至净选岗位“待加工”区域。将药材置于药材净选台上人工挑选,去除非药用部位,杂质.一次倾置量不能太多。净制好的药材装入洁净容器内,称量,挂好物料标签,并移至“已加工”区域,杂质、灰末倒入废弃桶内。
4
干燥
中药材干燥岗位标准操作程序
FYJ-8烘房标准操作、维护保养程序
FYJ-8烘房清洁标准操作程序
5
筛选
中药材筛选岗位标准操作程序
SYJ-B筛选机标准操作、维护保养程序
SYJ-B筛选机清洁标准操作程序
6
包装
中药材包装岗位标准操作程序
——
——
7.2 SOP执行要求

中药白茅根功效

中药白茅根功效

中药白茅根功效文章目录*一、中药白茅根功效1. 中药白茅根功效2. 中药白茅根的作用3. 白茅根服用注意事项及副作用*二、白茅根的日常用法*三、白茅根的泡水喝的禁忌中药白茅根功效1、中药白茅根功效主治:凉血止血,清热解毒。

用于吐血,尿血,热淋,水肿,黄疸,小便不利,热病烦渴,胃热呕哕,咳嗽。

内服,煎汤10-15g(鲜者加倍),捣汁或研末。

体虚者用量宜适当。

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

治热病烦渴,吐血,衄血,肺热喘急,胃热哕逆,淋病,小便不利,水肿,黄疸等号功效。

2、中药白茅根的作用白茅根有止血作用:白茅根粉能明显缩短兔血浆的复钙时间,临床用白茅根治疗鼻衄。

白茅根有抗菌作用:白茅根对福氏及宋内氏痢疾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白茅根对于急性肾炎有较好效果:服用白茅根后通常在1~5天内小便即显着增多,随之水肿即渐消失,高血压及尿检变化亦渐好转而趋正常。

白茅根对于急性传染性肝炎的治疗作用:服用白茅根后,肝脾肿大会减轻,谷丙转氨酶经45天后有80%的患者降至正常,黄疸指数也会明显的下降。

白茅根对于高血压病的治疗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他还可以治疗上消化道出血。

3、白茅根服用注意事项及副作用 3.1、用于热病烦渴,胃热呕哕,肺热咳嗽。

茅根能清肺胃之热,故适用于上述诸症,常作辅助药应用。

又在麻疹出疹期与恢复期,均可用茅根煎汤作饮料,取它清热生津的功效。

3.2、用于血热妄行、吐衄尿血等症。

本品有凉血止血作用,治血热妄行之症,可以单用,也可配小蓟、藕节等同用3.3、此外,本品尚有利尿作用,可用于水肿,热淋,黄疸等症。

宜:急性肾炎,急性肾盂炎,膀胱炎,尿道炎等泌尿系感染者宜食;咯血,鼻出血,小便出血者宜食;高血压病人宜食;急性发热性病人烦热口渴者宜食;急性传染性黄疸肝炎者宜食;小儿麻疹者宜食。

忌:茅根性寒,故脾胃虚寒、腹泻便溏者忌食。

白茅根的日常用法日常用量:12~25g;水煎服、捣汁或研末。

1、煮粥:鲜白茅根、大米各50克,鲜白茅根洗净切碎入锅,加适量水煎煮取汁去渣,再入大米、冰糖煮至粥熟即可。

中药白茅根性味归经、功效作用及应用

中药白茅根性味归经、功效作用及应用

中药白茅根性味归经、功效作用及应用
中药白茅根功效分类
凉血止血类中药
中药白茅根说明
中药白茅根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茅的根茎。

全国多数地区均有分布。

春秋两季采挖,冼净鲜用,或晒干切短节生用。

中药白茅根性味归经、白茅根功效主治
白茅根性味归经:甘,寒。

归肺、胃、膀胱经。

白茅根功效:凉血止血,清热利尿。

白茅根主治:用于血热出血证,热淋,水肿,黄疸,热病烦渴。

中药白茅根作用
1、调节免疫功能
2、镇痛作用
3、祛痰作用
4、利尿作用
5、止血作用
中药白茅根功效作用的应用参考
1、中药白茅根性寒,功擅凉血止血。

用于血热妄行所致的吐血、咯血、衄血、尿血等,单味煎服,亦可配伍其它药物同用。

用于血热吐衄,可与大蓟、小蓟、牡丹皮等同用;又能清热利尿,用于膀胱蕴热尿血之证,常与小蓟、侧柏叶、蒲黄等同用。

2、中药白茅根能清热利湿,利水通淋。

用于水肿、热淋、小便涩痛,可与车前子、滑石等同用。

用于湿热黄疸,常与茵陈蒿、栀子、黄柏等同用。

3、中药白茅根甘寒,能清泄肺胃蕴热,生津止渴。

故可用于热病烦渴,胃热呕秽及肺热咳嗽等证,常与芦根合用。

中药白茅根用法参考
以鲜品为佳。

用量:10-30克,鲜品30-60克。

白草根的功能主治图片

白草根的功能主治图片

白草根的功能主治白草根的简介白草根,又称白茅根、白酒茅根、白茅根、白明根,是瑞香科植物白草的根茎,是一种传统的中草药材。

白草根长有12-18厘米,直径0.4-0.8厘米,质地坚硬,一般呈半条状,有鳞茎状的匍匐茎节,表面灰白或淡黄色。

白草根的功能与主治白草根具有很多药用价值,主要用于消炎、解毒、止血等方面。

它可以用于治疗感冒、咳嗽、肺炎、痢疾、发热等症状。

以下是白草根的主要功能和主治:1.消炎:白草根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症症状。

它可以用于治疗皮肤炎症、口腔炎症等。

对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等有明显的疗效。

2.解毒:白草根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中和体内的毒素,促进毒素的排出。

它可以治疗痢疾、肠炎、腹泻等症状。

3.止血:白草根具有收敛止血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出血症状,如鼻衄、咳血、便血等。

4.降火:白草根具有清热降火的作用,可以降低体内的炎热症状,如高热、口渴、尿赤等。

5.利尿:白草根具有利尿排湿的作用,可以帮助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减轻水肿症状。

6.抗菌:白草根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减轻细菌性感染症状。

如何使用白草根白草根可以以各种形式使用,例如:•煎汤:将白草根洗净切片后,放入锅中加水煮沸,煮至汤液变浓时即可。

可以适量加入其他草药进行合理搭配。

•泡水:将白草根放入开水中浸泡,可以喝水代茶饮用。

也可以加入其他草药进行泡饮,具有更好的疗效。

•外敷:将煮熟的白草根敷于患处,可以减轻炎症反应,并促进伤口愈合。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白草根时应根据具体病情和个体差异进行剂量调整。

如果症状较重,建议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

白草根的功效临床研究白草根作为传统中草药,已经有一些临床研究证实了其药理和功效。

例如,一项由王某等人进行的研究,发现白草根提取物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并减轻炎症症状。

还有一项由李某等人进行的研究,证实白草根能够抑制细菌的生长,具有抗菌作用。

尽管有一些研究支持白草根的药理作用和功效,但仍需要进一步的临床试验验证其安全性和疗效。

白茅根简介及鉴别方法

白茅根简介及鉴别方法

白茅根简介及鉴别方法【白茅根简介】:【白茅根的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白茅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mperatacylindrica(L.)Beauv.var.major(Nees)C.E.Hubb.采收和储藏:春、秋季采挖,除去地上部分和鳞片状的叶鞘,洗净,鲜用或扎把晒干。

搜|索整理【白茅根的原形态】白茅,多年生草本。

高20-100cm.根茎白色,匍匐横走,密被鳞片。

秆从生,直产,圆柱形,光滑无毛,基部被多数老叶及残留的叶鞘。

叶线形或线状披针形;根出叶长几与植株相等;茎生叶较短,宽3-8mm,叶鞘褐色,无毛,或上部及边缘和鞘口具纤毛,具短叶舌。

圆锥花序紧缩呈穗状,顶生,圆筒状,长5-20cm,宽1-2.5cm;小穗披针形或长圆形,成对排列在花序轴上,其中一小穗具较长的梗,另一小穗的梗较短;花两性,每小穗具1花,基部被白色丝状柔毛;两颖相等或第1颖稍短而狭,具3-4脉,第2颖较宽,具4-6脉;稃膜质,无毛,第1外稃卵状长圆形,内稃短,第2外稃披针形,与内稃等长;雄蕊2,花药黄色,长约3mm;雌蕊1,具较长的花柱,柱头羽毛状。

颖果椭圆形,暗褐色,成熟的果序被白色长柔毛。

花期5-6月,果期6-7月。

【白茅根的鉴别方法】:白茅根性状鉴别:根茎长圆柱形,有时分枝,长短不一,长30~60cm,直径2-4m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有光泽,具纵皱纹,环节明显,节上残留灰棕色鳞叶及细根,节间长1-3cm.体轻,质韧,折断面纤维性,黄白色,多具放射状裂隙,有时中心可见一小孔。

气微,味微甜。

以条粗、色白、味甜者为佳。

显微鉴别根茎横切面:表皮为1列类方形小细胞,有的含硅质块。

皮层较宽,最外为1-4列纤维,壁厚,木化;叶迹维管不10余个,环列,有限外韧型,具束鞘纤维,其旁常有裂隙;内皮层细胞内壁增厚,有的有硅质块。

中柱内散有多数维管束,有限外韧型,近中柱鞘的维管束小而密,由纤维相连成环。

中央常成空洞。

白茅根粉末特征:黄白色。

白茅根

白茅根
白茅根
白茅根,中药名。为禾本科植物白茅的干燥根茎。春、秋二 季采挖,洗净,晒干,除去须根和膜质叶鞘,切段生用或炒 炭用。 白茅根又名茅根、地管、茹根、蓝根等,是野外随处可见的 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茅的根茎,属于止血药。 白茅根是广东民间春夏间常用以入汤羹的药食兼备之品,其 性寒味甘,入肺、胃、小肠经,为利水渗湿之物,具有凉血、清 热、利尿的效用。 据《本草纲目》记载,白茅根对除口臭、解酒毒、降血压有 良好的效果。
联合用药:肾复康胶囊 (急性肾炎) 鸡骨草肝炎颗粒 (急性传染性黄疸肝炎) 三金片(膀胱炎)
配生地:清热凉血,化瘀透邪。用于热邪入营,身热不退,发斑发疹,血热妄行之吐衄。白茅根甘寒入血 分,凉血透邪,善能化瘀利水;生地入血分,清热凉血滋阴生津。两者合用,凉而不滞,透邪外出,对热 入营血诸证用之最宜。


【成份与生理特性】

成份:含多量蔗糖、葡萄糖,少量果糖、木糖及柠檬酸、草酸、苹果酸等, 又含21%的淀粉。另有报道,从本品分离出白头翁素。
根茎含甘露醇、葡萄糖、果糖、蔗糖、柠檬酸、苹果酸、薏苡素及芦竹素、 印白茅素等

生理特性:呈长圆柱形,长30~60cm,直径0.2~0.4cm。表面黄白色或淡 黄色,微有光泽,具纵皱纹,节明显,稍突起,节间长短不等,通常长 1.5~3cm。体轻,质略脆,断面皮部白色,多有裂隙,放射状排列,中柱 淡黄色,易与皮部剥离。气微,味微甜。
白茅根的常见吃法
1.白茅根瘦肉汤 药膳功效:清热生津,利湿退黄;急性黄疸型肝炎属淡热者,症见面目俱黄, 色泽鲜明,小便不利,色如浓茶饮食减少,亦可用于泌尿系感染而属湿热下注 者;脾胃虚寒者不宜饮用本汤。 2.胡萝卜竹蔗茅根瘦肉汤 药膳功效:具有清热利尿,润燥解毒的作用。出水痘的小孩除了药物治疗之 外,也可用此汤给小孩子饮用作食疗。 3.白茅根竹蔗煲猪骨 适用人群:在暑热天,出汗较多、口干口渴、唇干咽燥、心胸烦热、尿短尿 黄的人群最适合饮用这款汤。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白茅根和竹蔗都比较寒凉, 因此,脾胃虚寒,小便多者应慎服。 4.白茅根甘蔗甜饮 药膳功效:本品清热生津、消暑止渴,特别适于经常口渴的人,暑热引起虚 火上升,流鼻血或尿少,色深黄等患者饮用。但脾胃虚寒、拉肚子者忌饮。 5.鲜白茅根猪肝汤 药膳功效:鲜美清香可口,有清热、养肝、疏泄之功效,且男女老少 皆宜。 6.白茅根雪梨猪肺汤 药膳功效:清热润肺、化痰止咳、凉血、助消化。用于秋季身体燥热、流鼻 血、咳嗽,或干咳无痰,或痰中带血、痰稠黄浓、喉痛、声音嘶哑、唇舌干燥、 便秘。又适宜肝炎、肝硬化、气管炎及肺炎患者饮用。

白茅根的作用和功效

白茅根的作用和功效

04
CATALOGUE
白茅根的食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白茅根的食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 白茅根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尿通淋等功效。下面详细介绍白茅根的食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THANKS
感谢观看
02
CATALOGUE
白茅根的药理作用
抗炎作用
缓解炎症反应
白茅根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 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能有效缓解炎 症反应。
抑制炎性因子
白茅根可抑制炎性因子的产生和释放 ,减轻炎症部位的肿胀和疼痛。
抗氧化作用
清除自由基
白茅根富含多种抗氧化成分,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保护 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白茅根的作用和功 效
目 录
• 白茅根概述 • 白茅根的药理作用 • 白茅根的临床功效 • 白茅根的食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01
CATALOGUE
白茅根概述
白茅根的来源和产地
来源
白茅根来源于禾本科植物白茅的 根茎。
产地
白茅根主要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 ,生长在路旁、山坡、草地上。 道地产区主要为浙江、福建等地 。
白茅根的形态特征
根茎
白茅根为多年生草本,根茎肥壮 ,呈乳白色,横走于地下,密集 ,节部生有鳞片生,集于 基部,老时基部常有破碎呈纤维
状的叶鞘。
花果
叶片扁平,条行或条状披针形, 夏季开花,圆锥花序圆柱状。花 银白色,分枝密集,小穗长3-4 毫米,具柄。颖果椭圆形,暗褐
色。
白茅根的化学成分
糖类成分:白茅根中含有丰富的多糖 类成分,如葡萄糖、果糖等。
酚酸类成分:白茅根中还含有一些酚 酸类成分,如咖啡酸、香草酸等,这 些成分对于人体健康也有积极的影响 。

药材:白茅根

药材:白茅根

药材:白茅根别名:茅根、茅草根、地节根、白茅、丝茅、茹根、甜草根性味:味甘,性寒。

归经:归肺、胃、膀胱经。

古籍:白茅根古籍记载白茅根的功效与作用凉血止血,清热利尿。

用于血热吐血,衄血,尿血,热病烦渴,湿热黄疸,水肿尿少,热淋涩痛。

用法用量:9~30g。

白茅根主治用于血热吐血,衄血,尿血,热病烦渴,湿热黄疸,水肿尿少,热淋涩痛及胃热呕秽、肺热咳嗽等。

现代常用于急性肾炎、急性传染性肝炎、上消化道出血、泌尿系感染、流行性出血热等。

炒炭多用于鼻衄、吐血、咯血、尿血。

白茅根现代药理研究1.白茅根具有止血作用,可缩短出血及凝血时间。

2.白茅根水浸液有降低血管通透性作用。

3.白茅根有利尿作用。

4.白茅根煎剂在试管内对福氏、宋内氏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

5.白茅根水醇缩合提取物使小鼠心肌86Rb的摄取量增加。

展开白茅根成分主含葡萄糖、蔗糖、果糖、木糖等以及淀粉、酸类、三萜类、5-羟色胺、类胡萝卜素及叶绿素、维生素等。

具有利尿、止血及对痢疾杆菌的抑制作用。

白茅根用法用量日常用量:12~25g;水煎服、捣汁或研末。

本品用于麻疹、急性肾炎可水煎代茶饮。

白茅根禁忌脾胃虚寒、尿多不渴者忌服。

切制白茅根忌用水浸洗,以免钾盐流失。

湿痰停饮,发热者不宜服用。

孕妇忌用。

本品用于麻瘆、急性肾炎可水煎代茶饮。

白茅根选方1、治病毒性肝炎:白茅根60g。

水煎两次,药液混合,分两次服。

每天1剂。

2、乳糜尿:白茅根100g,鱼腥草60g,车前草60g。

每日1剂,煎水1000ml,代茶饮。

蒋仁发共治疗12例患者,痊愈6例,好转6例。

白茅根日常食用方法茅根炖猪皮材料:猪皮500g,白茅根60g调味料:冰糖适量做法:1、将猪皮去毛洗净;白茅根洗净,加水先煎,滤去渣滓得白茅根汁。

2、以白茅根汁与猪皮一起炖熟,再加入冰糖拌匀。

分4?5次食用,每日1次,连续食用数日。

养身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茅根粥材料:白茅根30g,大米100g,白糖适量。

做法:白茅根浸泡5~10分钟,水煎取汁,加大米煮成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茅根
药材名称:
白茅根
拼音名称:
BAIMAOGEN
别名:
茅根、兰根、茹根、地菅、地筋、白花茅根、地节根、茅草根、甜草根、丝毛草根。

科属:
为禾本科植物白茅的根茎。

产地:
全国各地均有产,但以华北地区较多。

性味:
[性味、归经]甘,寒。

归肺、胃、膀胱经。

功效:
凉血止血,清热利尿,清肺胃热。

中成药:
共有79种中成药使用白茅根:肾复康胶囊宁泌泰胶囊清降片金梅感冒片六和茶清热凉茶复方黑蚁健肾酒罗浮山凉茶颗粒痤疮涂膜剂肾炎舒片等。

应用:
1、血热出血证。

本品味甘性寒入血分,能清血分之热而凉血止血,可用治多种血热出血之证,且单用有效,或配伍其它凉血止血药同用。

如《妇人大全良
方》治鼻衄出血,《千金翼方》治吐血不止,皆以茅根煎汁或鲜品捣汁服用;若治咯血,与藕同用,均取鲜品煮汁服,如二鲜饮(《医学衷中参西录》)。

本品不仅善治上部火热之出血,又因其性寒降,入膀胱经,能清热利尿,导热下行,故对膀胱湿热蕴结而致尿血、血淋之证,尤为适宜。

如《圣惠方》治小便出血,单用本品煎服;若血尿时发,属虚而有热者,常配人参、地黄、茯苓同用,如茅根饮子(《外台秘要》)。

2、水肿、热淋、黄疸。

本品能清热利尿,而达利水消肿、利尿通淋、利湿退黄之效。

如《肘后方》治热淋,《医学衷中参西录》治水肿、小便不利,均单用本品煎服,也可与其它清热利尿药同用;治湿热黄疸,常配茵陈、山栀等同用。

3、胃热呕吐、肺热咳喘。

本品既能清胃热而止呕,又能清肺热而止咳。

用治胃热呕吐,常与葛根同用,如茅根汤(《小品方》);用治肺热咳喘,常配桑白皮同用,如如神汤(《圣惠方》)。

配伍效用:
1、白茅根配伍芦根:二者均为甘寒凉润之品,功能清肺胃之热。

但白茅根甘寒清热,走血分可凉血生津,善清血分之热;入膀胱利水导热下行,利水而不伤阴。

芦根甘寒生津,走气分清肺胃之热,长于清气分之热;生津止渴,生津而不恋邪。

二者合用,可两清气血之热,其清热利尿、生津止咳之功效更著,用于治疗外感或内伤发热、不明原因之低热;肺胃阴伤之咽干口渴、咳嗽气逆以及小便不利、血尿、尿频等。

2、白茅根配伍藕节:白茅根凉血止血、清热利尿;藕节收敛、止血、化淤。

二者生用相伍,则有凉血止血之功;二者炒炭入药合用,则有收敛止血之效。

可用于治疗多种出血证。

用法用量:
煎服,15~30G,鲜品加倍,以鲜品为佳,可捣汁服。

多生用,止血亦可炒炭用。

注意事项:
脾胃虚寒,溲多不渴者忌服。

鉴别用药:
白茅根、芦根均能清肺胃热而利尿,治疗肺热咳嗽、胃热呕吐和小便淋痛,且常相须为用。

然白茅根偏入血分,以凉血止血见长;而芦根偏入气分,以清热生津为优。

采收加工:
春、秋季采挖,除去地上部分和鳞片状的叶鞘,洗净,鲜用或扎把晒干。

炮制工艺:
1、干茅根:拣净杂质,洗净,微润,切段,晒干,簸净碎屑。

2、茅根炭:取茅根段,置锅内用武火炒至黑色,喷洒清水,取出,晒干。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含多量蔗糖、葡萄糖、少量果糖、木糖及柠檬酸、草酸、苹果酸等:尚含淀粉。

从白茅的根茎中分离出芦竹素、白茅素、羊齿醇、似砂醇、
白头翁素等。

2、药理作用:
(1)利尿作用:白茅根水浸剂给正常家兔口服有利尿作用,再服药5~10
天时最明显。

其利尿作用可能与白茅根中所含丰富钾盐有关。

(2)抗菌作用:煎剂在试管内对福氏、宋内痢疾杆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但对志贺痢疾杆菌则无作用。

(3)止血作用:研究表明:白茅根可加速凝血过程的第二阶段,即促进凝血酶原的形成,因而有止血作用。

有人认为,白茅根的止血作用在于能缩短出血
及凝血时间。

(4)其他作用:白茅根水浸液有降低血管通透性的作用。

临床应用:
1、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白茅根150G,丹参20G,芦根30G,黄柏10G,
佩兰15G,丹皮10G,随症加减,水煎服,每日1~3剂频服。

治疗60例,全
部度过少尿期,死亡2例(1例死于多尿期高血压颅内出血,1例死于肠麻痹)。

与用环磷酰胺治疗的60例作对照,对照组死亡9例。

〔《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6(4):212〕
2.治疗急性肾盂肾炎柴胡12G,黄芩15G,蒲公英、红藤、车前草、白茅根
各30G。

临床可随证加减。

每日1剂,水煎分3次口服。

高热者前方加紫花地丁、青蒿、野菊花,每日2剂,水煎分4~6次口服。

15天为1个疗程。

治疗
32例,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痊愈28例,无效4例。

〔《人民军医》1990;(3):59〕
3.治疗小儿急性肾炎干白茅根250G(1剂量),加水500ML,缓火煎一沸,移置炉边静置10分钟,弃渣,温热内服。

每日1剂,分2~3次服。

连服至水
肿消失,尿蛋白、红细胞、管型阴转为止。

治疗11例,痊愈9例,好转2例;平均每例服42剂,少者服32剂,多者服59剂。

〔《广东医学》1965;(3):23〕
茶疗食谱:
1、胡萝卜甘蔗茅根瘦肉汤
[材料]胡萝卜250克,甘蔗150克,白茅根120克,瘦猪肉120克,盐3克。

[做法]胡萝卜去皮、蒂,切厚件,用水洗净;甘蔗去皮,斩段,劈开;茅根,瘦猪肉用水洗干净;将以上全部材料,放入已经煲滚了的水中,用中火煲3小时,然后以少许细盐调味,即可以饮用了。

[养生提示]胡萝卜竹蔗茅根瘦肉汤,味美鲜香,有促进机体正常生长繁殖、维持上皮组织、防止呼吸道感染与保持视力正常、治疗夜盲症和眼干燥症等功能。

2、白茅根茶
[材料]白茅根、车前子各30克,白糖15克。

[做法]前二味洗净,捣碎,置保温瓶中,冲入适量沸水泡闷15分钟,取汁和
入白糖,不拘时代茶频饮。

每日1剂。

[功效]清热利尿,凉血止血。

[用途]尿血血淋,小便热涩刺痛,尿色紫红,或夹有血块,或心烦、苔黄、脉滑数。

3、白茅根甘蔗甜饮
[材料]白茅根1两,甘庶半斤。

[做法]将甘蔗洗净切片,白茅根洗净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盖过药材),浸泡10分钟,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煮20分钟,去渣取汁。

[养生提示]煮好的白茅根甘蔗甜饮,可以热饮,也可以冰过后当茶喝,是夏季清热生津、消暑止渴的好饮料,尤其是经常口渴的人特别适合。

对夏天暑热引
起虚火上升,流鼻血或尿少,色深黄等症状也非常有效。

但脾胃虚寒、容易拉
肚子的人不适合喝这道饮品。

4、白茅根炖肉
[材料]鲜白茅根50克,猪精肉500克
[做法]白茅根、猪肉洗净,肉切片,白茅根切成小段,一同入砂锅中,加葱、姜、清水适量,先用大火烧沸,再用小火婉至肉熟烂,除去葱、姜、白茅根,
加入精盐、味精,吃肉喝汤。

[养生提示]清热利湿;适用于肝胆湿热,胆道结石,胁痛隐隐。

5、白茅根藕节煎
[材料]鲜白茅根60克,鲜藕节60节。

[做法]将白茅根挖采后洗净,切段。

将鲜藕挖采后,切下藕节,洗净,切片,与白茅根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

上下午分服。

[养生提示]本食疗方有清热凉血,收敛止血功效。

适用于血热引起的各种出血证。

6、白茅根莲子汤
[材料]马兰头15克,白茅根15克,莲子15克,干枣15克,白砂糖5克。

[做法]把马兰头、白茅根择去杂质,分别用水洗净同放入锅,加入水适量,煎煮1小时,去渣;然后加入水发去心莲子、红枣,再次调整水量煎煮2小时即
可食用。

一次或分吃莲子、红枣,加糖喝汤。

[养生提示]马兰头清热凉血,白茅根凉血止血,莲子、红枣补脾中。

四料配伍,可祛邪扶正并举,以达到止血清热的功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