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四文档:专题六 杰出的中外科学家6-1含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6单元杰出的科学家学案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6单元杰出的科学家学案含答案

选修四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德清三中王月英整理第一课: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考纲:本课为阅读课文第二课: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考纲:本课为阅读课文第三课: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考纲:李四光的主要事迹,科学成就及社会贡献。

★考点:了解李四光的主要事迹:留学归来报效祖国、创建地质力学、推动中国石油和其他矿产资源的开采。

认识李四光的科学成就对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

★阅读内容:★基础知识一.留学归来报效祖国1.早年留学__________,选择_________专业,立志增强祖国的海军事业。

2.辛亥革命后,再次离开祖国,赴______________________留学,选择了_______学专业,希望中国人能自己开发自己的矿藏,不受外国人摆布。

回国到北京大学,一面从事科研,一面培养地质人才。

二.科学成就及贡献(一)地质力学创立过程及运用1.萌芽:1926年,他发表《___________________》,对大块大陆运动的方向性提出假说。

2.正式提出:1945年在《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书中正式提出“___________”名词。

3.载入史册:1948年在伦敦国际地质学大会上作《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报告,地质力学这一新学科正式载入史册,他被公认为地质力学的奠基人。

4.系统总结:20世纪60年代初,《________________》成为地质力学的代表作和里程碑。

5.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找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大油田,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能源保障。

6.以地质力学理论为指导,寻找___________资源,为发展我国核能事业作出贡献。

7.运用地质力学理论,对_______的生成和预测作了大量研究,有效加强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预防。

(二)古生物学研究及运用1.创立___________科化石鉴定化石10条标准。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4专题六 杰出的中外科学家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4专题六 杰出的中外科学家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5小题,每题3分,共计45分)1.下表为一部世界伟人传记的部分目录。

该传记的主人公是()A. 伽利略B. 牛顿C. 普朗克D. 爱因斯坦【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时空理论的变革”、“犹太人、犹太复国运动和美国之行”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D正确。

ABC均不合题干主旨,排除。

故选D。

2.1999年,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设立最大奖——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大奖。

该大奖以詹天佑名字命名的主要原因是()A. 他是“中国铁路之父”B. 他主持修建了中国第一条铁路C. 他支持了保路运动D. 他修建了19世纪中国最长的铁路大桥【答案】A【解析】分析题干,给出了相关情境,之所以以詹天佑的名字命名,是因为他在这方面的重大成就,此题实际上是在考查詹天佑在中国土木工程方面的重大成就和基于此对他的评价,故A正确;B不符合史实,中国第一条铁路是1975年英国在中国修建的吴淞铁路,排除B;C项符合史实,但和题干土木工程这一主题没有关系,排除;D项符合史实,但只是詹天佑重大成就的一方面,但和A项比较并不全面,排除。

故选A。

3.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高度赞扬一位科学家,指出他的“新眼光改变了基础物理的发展进程。

”其理论“宏伟,美妙,广邃,催生了令人敬畏的宇宙学……”杨振宁所赞扬的科学家是()A. 牛顿B. 瓦特C. 普朗克D. 爱因斯坦【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杨振宁指出这位科学家改变了基础物理的发展进程,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以知道爱因斯坦的理论将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角度。

故选D。

4.英国学者W.C.丹皮尔在《科学史》中提到:在牛顿的时代(科学知识的第一次大综合时代),光不再是弥漫、纯粹、无色的神秘物质,不再是上帝的住所,而成了一个物理现象……宗教信仰的寄身之所由心转移到头脑中,神秘主义被数学所驱逐。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四人物评说课时练习 6杰出的科学家 含答案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四人物评说课时练习 6杰出的科学家 含答案

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姓名1.“生命有长短,命运有沉升,初建路网的梦想破灭令我抱恨终天,所幸我的生命能化成匍匐在华夏大地上的一根铁轨。

”此中人物是指A.牛顿 B.詹天佑 C.李四光D.爱因斯坦2.鸦片战争后,不少仁人志士远涉重洋,奔赴欧美、日本等地寻求新知,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近代第一次大规模的出国留学运动开始于A. 两次鸦片战争期间B. 洋务运动期间C. 19世纪末20世纪初D. 俄国十月革命后3.1872年,詹天佑随第一批幼童赴美留学。

留美期间,他深感中西方发展的差距,决心学好西方科技,报效祖国。

詹天佑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成功建造了19世纪末中国最长的铁路大桥——滦河大桥B. 设计修建中国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C. 创造中国铁路史上的奇迹——设计修建京张铁路D. 支持保路运动和推动铁路建设4.滦河大桥的桥墩采用的建造法是A. 打桩法B. 气压沉箱法C. 直井施工法D. 混凝土沉箱法5.英、俄未能插手京张铁路修建的主要原因是A. 中国政府的抗议B. 詹天佑的才华出众C. 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D. 英、俄两国相互争斗6.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时,面临的困难局面有①沿线重峦叠嶂,面临许多技术难题②修路工具简陋,缺乏现代化的施工设备③清政府严令按时通车,且处处掣肘④外国人冷眼旁观,且不断进行舆论攻击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7.为解决八达岭隧道的施工困难,加快施工进度,詹天佑①设计了“人”字形路线②改进了施工机械③采用了直井施工法④购置了现代通风设备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8.詹天佑在担任协约国“联合监管远东铁路委员会”辖下的技术部委员期间,为争取实现中国对中东铁路的全权管理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但仅争回了极微小的权利。

主要原因在于A. 北洋政府软弱无能B. 中国筑路技术太差C. 中国铁路里程太短D. 西方人歧视中国9.詹天佑事业未竟的根本原因在于A. 时间紧迫,身体不佳B. 帝国主义的刁难C. 当时社会动荡D. 身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0.打破了经典物理学的绝对化思维模式,为人们提供了辩证地看待世界途径的成就是A. 进化论的提出B. 相对论的提出C. 量子理论的提出D. 光电效应的提出11.有人说“牛顿在实验中得出结论后,还要在进一步的实验中证明自己所得出结论的正确性”。

历史 专题六《杰出的中外科学家》学案汇总(人民版选修4).doc

历史 专题六《杰出的中外科学家》学案汇总(人民版选修4).doc

专题六杰出的中外科学家一中国科技之光1、李时珍是中国古代卓越的医药学家,____朝人,世称“医中之圣”,被奉为世界文化名人。

他所著的《_________》集中国古代医药学之大成,系统总结了中国____世纪以前医药学的经验和成就,大大丰富了中国的药物品种,是中国古代______学、_______学的宝贵遗产,对中国乃至世界医药学的发展都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被誉为“_____________”,名扬海内外。

它首创了按_____________逐级分类的纲目体系,这种分类思想是现代生物分类学的重要源泉之一,比现代植物分类学创始人_____的《自然系统》早了一个半世纪。

达尔文曾将这部书称为“中国的百科全书”。

2、詹天佑与京张铁路(1)是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1905—19,他成功主持修建了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

这是中国第一条完全由_____________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2)从小就对机器构造感兴趣;1872年,他考取了清政府筹办的“__________________班”,成为中国第一批官办留学生中的一员。

他17岁考入美国________大学土木工程系,专攻_______工程。

(3)在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中,詹天佑在三个关键问题上做出了突出贡献。

首先是______问题。

其次是发明了“________”。

第三是发明了________。

京张铁路是中国第一条不借助外国力量修建的铁路,它的成功建成,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给藐视中国的列强以猛烈的回击,詹天佑也因此名扬中外,成为第一位被选入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的中国工程师。

(4)詹天佑一生致力于中国的铁路建设事业,并为维护国家铁路权益与列强斗争,被称为“中国铁路工程师之父”,周恩来赞誉他为“___________”。

3.李四光与地质力学(1)李四光原名李仲揆,1889年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一个贫寒家庭。

19李四光因成绩优异,被派往_____留学,留学期间,他接受了_______思想,成为_____会中年龄最小的会员。

新人教版历史选修四:6.1《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练习及答案

新人教版历史选修四:6.1《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练习及答案

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第1课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基础达标(36分)1.李时珍选择从医的直接原因是( )。

A.当时社会重视医学,学医地位高B.不愿参加科举考试做官C.屡次参加举人考试不中、家庭影响及个人爱好D.为谋生存被迫从医解析由于屡次落榜,再加之从小受父亲的影响,耳濡目染,使李时珍越来越喜爱医药专业,最终选择了从医。

答案 C2.《本草纲目》附有大量的药物形态图(如下图),李时珍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

A.使自己的著作图文并茂B.介绍用文字无法表述的药物C.使药物分类更直观清晰D.增加人们对药物的感性认识解析本题属于图文结合式选择题,主要考查对历史现象的准确认识。

药物形态图能够为人们提供直观明了的信息,可以把许多形状复杂的药物描绘出来,从而增加对各种药物的感性认识,故D项符合题意;A项不符合“主要是为了”的要求,B项与药物学著作的自身特点相悖,C 项与图中没有反映药物分类的信息不符。

答案 D3.有人将明清时期的中西方科技比喻为“近代科学的曙光和传统科技的晚霞”。

这里的“晚霞”是指( )。

A.涌现出了集大成的科技巨著B.官方编纂了大型图书C.出现了一批近代实验科学D.出现了早期的民主启蒙思想解析16、17世纪西方近代科技兴起,中国传统科技走向辉煌,各个领域出现了集大成的科技著作。

此后中国科技便归于暗淡,因此这一时期的辉煌被称为“晚霞”。

答案 A4.下列关于李时珍编纂《本草纲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编纂《本草纲目》历时27年,足迹遍及大江南北B.对药物的观察采取了“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的方法C.对各种药材的形状、产地的描述具有较高的文学色彩D.严谨治学,《本草纲目》正式出版后他又亲自修订了三次解析《本草纲目》正式出版时,李时珍已去世三年。

答案 D5.明朝著名文学家王世贞在《本草纲目》序言中写到:“上自坟典,下及传奇,凡有相关,靡不备采。

”这说明( )。

A.《本草纲目》内容比较全面详实,并涉猎多科B.《本草纲目》流传范围广泛,传到海内外且时间长C.《本草纲目》分类比较科学D.李时珍知识比较渊博解析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中所给材料的理解,题干中所给材料说明《本草纲目》内容全面。

2023人民版选修4专题六《杰出的中外科学家》ppt

2023人民版选修4专题六《杰出的中外科学家》ppt

【答案】(1)没有失去光辉。因为:①牛顿力学体系一 直被称作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②爱因斯坦只是否定了牛 顿的绝对时空论,从本质上修正了由狭隘经验建立的时空 论,同时也发展了牛顿力学,牛顿力学只是相对论力学在 低速运动状态时的一个特例。而牛顿创造的概念至今仍指 导着我们的物理学思想。牛顿提出的关于运动的三大定 律,仍是整个力学的基础。
Download prompt: This PPT courseware has been carefully prepared by our store. We hope that after downloading, it can help everyone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fter downloading the PPT courseware, i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答案】(1)他创立的相对论为科学发展带来了革命性 的变化;根据相对论得出的质量能量公式为原子弹的研制 提供了理论依据;他提出的光量子假说推动了量子力学的 发展,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他在宇宙学、统一 场论等领域的成果是人类自然科学史上的一次革命。 (任 3 点)
(2)爱因斯坦的观点:①原子能用于战争给人类的生存 造成威胁;②原子弹的威胁使人类在国际事务中更加注重 秩序,不轻易发动战争。 认识:①原子能的和平利用,为人类提供了新的能源;② 大国间的核军备竞赛对世界和平造成威胁; ③核能的放 射性污染可能严重破坏环境,对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 发展造成重大危害。
(2)主要观点:爱因斯坦:科学可以制造战争,也可以 制止战争,关键取决于人类本身。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生 产力。侧重点:爱因斯坦侧重于科学与战争的关系(或科学 对战争的影响);邓小平侧重于科学与生产之间的关系。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4专题六 杰出的中外科学家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4专题六 杰出的中外科学家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1933年纳粹上台,爱因斯坦发表了《不回德国的声明》:“国家是为人而建立的,而人不是为国家而生存的”,“真善美的理想将我脚下的道路点亮,同时不断地赋予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面对生活。

”上述言论体现了爱因斯坦的()A. 科学成就B. 人文精神C. 爱国情怀D. 学术宽容【答案】B【解析】材料“国家是为人而建立的,而人不是为国家而生存的”、“真善美的理想将我脚下的道路点亮”明显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故B正确。

A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

依据材料“国家是为人而建立的,而人不是为国家而生存的”、“真善美的理想将我脚下的道路点亮”可知C说法片面,故排除。

D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

故选B。

2.唐山机务段《火车头记》纪念碑文上写道:“公元一七七四年,英人瓦特发明使用蒸汽机。

四十年后,史蒂芬逊发明蒸汽机车,因其行进中喷火,故称‘火车头’。

”据此,中国人自办的第一条铁路比“史蒂芬逊发明蒸汽机车”要晚大约()A. 30年B. 50年C. 70年D. 90年【答案】D【解析】依据课本知识,可知京张铁路修建于1905-1909年,史蒂芬发明蒸汽机车为1814年,两者相差大约90年;3.他所建立的体系不仅能说明已有的理论已经说明的现象,而且能说明并解释已有的理论不能说明的现象,更重要的是,他的理论能预见到新的物理现象和物理事实,并能以天文观测或实验证实它们的正确性”。

这一理论体系是()A. 自由落体定律B. 经典力学理论C. 光电效应理论D. 量子理论【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近代西方自然科学。

根据“并能以天文观测或实验证实它们的正确性”可知该理论体系反映了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运动规律。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4第六单元 杰出的科学家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4第六单元 杰出的科学家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爱因斯坦发展了牛顿的理论主要表现在()A. 揭示了时间、空间并非绝对不变的属性B. 否定了牛顿的力学原理C. 修正了能量、质量相对转化的理论D. 揭示了新的研究方法【答案】A【解析】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对牛顿力学体系的继承和发展,牛顿力学是相对论在低速状态下的一个特例,因此不能说相对论出现后,牛顿力学体系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了空间、时间的辩证关系,加深了人们对物质和运动的认识,如果物体的运动速度增加,它的质量也增加,运动物体的长度会缩短,甚至时间也会变慢。

故选A。

2.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时,身为总办兼总工程师的他,所面临的困难有()①沿线重峦叠嶂,面临许多技术难题②修路工具简陋,缺乏现代化设备③清政府严令按时通车,且处处掣④外国人冷眼旁观,准备坐收渔利。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答案】C【解析】清政府支持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故③错误;①②④均符合题意,故①②④正确.故选C.3.20世纪初,提出著名的质量能量公式E=mc²,为核能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的科学家是()A. 伽利略B. 牛顿C. 爱因斯坦D. 普朗克【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E=mc²是爱因斯坦质能方程,揭示了物质质量与能量的关系。

质能等价理论是爱因斯坦质能方程,揭示了物质质量与能量的关系。

故选C。

4.海王星的发现是根据()A. 牛顿理论的推测B. 哥白尼日心说的推算C. 爱因斯坦对时间、空间属性的揭示D. 普朗克量子论的提出【答案】A【解析】A.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按照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推论,人类发现了海王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中国科技之光预习导引知识点一李时珍与《本草纲目》1.从医之路(1)出身世家:明朝蕲州的医学世家,其祖父和父亲都是当地名医。

(2)专心从医:连续三次乡试落第后,专心学医,把行医当做自己的终生职业。

(3)宫廷御医:成名后,曾被推荐到京师太医院。

2.编写《本草纲目》(1)动因:医疗实践和采集药物的过程中,发现古医书中的错误、遗漏,决心重编医药学著作。

(2)问世:历经27年总结,发现和研究,1578年完成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

(3)内容:全书52卷,分为16部,62类,共190多万字,载有1 892种药物,110 96个药方及1 160幅药物形态图。

(4)影响⎩⎨⎧ ①是中国古代医药学、植物学的宝贵遗产,推动了 中国乃至世界医药学的发展。

②1606年《本草纲目》传入日本和朝鲜,以后又陆续被译 成拉丁文、法文、俄文、英文等多种文字。

知识点二 詹天佑与京张铁路 1.詹天佑:中国第一批官办留学生中的一员,回国后任中国铁路公司工程师。

2.修建京张铁路(1)背景:英、俄插手中国铁路的修建;国内民众反对强烈;詹天佑受命全权负责京张铁路的修筑。

(2)过程⎩⎨⎧ ①1905年,詹天佑亲率工程技术人员开始艰苦勘测,确定路线。

②创造性地设计出“之”字形线路。

(3)结果:1909年,京张铁路提前两年全线通车。

(4)地位:是中国第一条完全由本国工程技术人员独立设计施工而建成的铁路。

3.评价 为中国铁路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周恩来说他是“中国人的光荣”。

[深化拓展] 京张铁路的建成令外国人折服的原因第一,工程难,连外国工程师都不敢轻易尝试的工程,却由中国工程师完成了。

第二,工期短,原计划六年,结果只用了四年就提前完成。

知识点三 李四光与地质力学1.求学生涯(1)少年时代:1889年出生于湖北黄冈,后考入武昌高等小学堂学习。

(2)留学经历 ①在日本留学期间,接受民主革命思想,加入同盟会。

②后转赴英国学习采矿和地质,1918年获自然科学硕士学位。

2.主要贡献(1)发现第四纪冰川遗迹①发现:1921年,在太行山的沙河县、山西大同盆地附近,发现了第四纪冰川遗迹。

②意义:为研究地质构造、古生物变化和地下水文构造,提供了重要依据,是中国第四纪冰川地质学和气候学研究上的一个里程碑。

(2)创立地质力学:20世纪20年代起,先后出版《中国地质学》、《地质力学概论》等,创立了地质力学。

(3)石油勘探①背景:新中国成立初,李四光组织实施地质普查勘探工作,发展地质事业。

②依据:李四光创立“构造体系”的基本理论。

③成就: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勘探部门相继找到大庆、大港、胜利、华北等大型油田。

④意义:支援了国家的工业化建设,保证了国家的能源安全。

[思维导图]李四光的主要贡献主题一詹天佑与京张铁路【史料探究】史料一詹天佑回国前,曾有美国同学劝他留下,对他说:“贵国贫穷,既无筑铁路之器材,亦无筑路之人才,以君之学识,如应聘美、英,当可宏图大展,阁下之生活亦可丰裕。

”詹天佑谢绝了,回答道:西方国家虽富,那是外国,我要学习其先进的科学知识,却不能眷恋其物质生活享受;中国虽贫虽弱,她却是生我养我的祖国,现在正需要我回去贡献所学,把她建设得富强起来。

如不以所学报国,何以对祖国人民与家乡人民?史料二京张铁路全长200多千米,沿途大部分是高山峻岭,“石工最多,又有7000余尺桥梁,路险工艰为他处所未有”。

中国人修建京张铁路的消息传开后,一些西方人讽刺说:“中国人能够修这条铁路的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他们甚至攻击詹天佑“狂妄自大”“不自量力”。

詹天佑顶着压力,表示:“中国地大物博,而于二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我以为耻!”思考(1)据史料一指出,詹天佑为什么会留学美国?(2)史料一中的对话反映了詹天佑怎样的爱国情怀?(3)据史料二指出,中国人自修京张铁路,当时面临哪些困难?(4)詹天佑面对西方人的讽刺,表现了中国人怎样的精神?答案(1)1871年,清政府为推进洋务事业,宣布招收幼童赴美留学,培养洋务人才,詹天佑赴香港考试通过。

1872年,随其余29名幼童作为第一批留美学生踏上赴美航船。

(2)面对外国丰厚和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詹天佑不为所动,他从小立志报国,赴美学习的目的是更好地研究和掌握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以期学成归来报效祖国。

詹天佑一直以救国救民为己任,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爱国心,值得我们永远尊敬。

(3)京张铁路沿线地理环境十分恶劣,但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连接华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而当时中国的筑路条件非常困难;政府拨款少,工具落后,技术水平差,工期紧。

(4)詹天佑不畏艰难与压力,不顾讥讽和嘲笑,毅然接受了京张铁路这一背负祖国荣辱的历史使命,他要用自己的智慧和毅力挑战这一艰巨任务,用实际行动和结果来回击西方人的嘲笑,在他身上体现了中国人捍卫祖国尊严、自立自强的爱国主义精神。

【史论拓展】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的主要成就、社会价值及优良品质主题二李四光与地质力学【史料探索】史料一李四光是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早年受孙中山“要努力学习,蔚为国用”的勉励,后两度出国留学,在新中国成立之际冲破重重阻碍回到祖国,他打破了两个“洋神话”,被誉为中国的“地质之光”。

史料二李四光在日本留学,学习造船,而后,又到英国学习采矿,后又转学地质,甲午战争中,中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他要立志发展中国的造船业,有朝一日雪国耻。

造船需要钢铁,钢铁开采需要地质知识。

思考(1)史料一中李四光在研究领域打破了两个“洋神话”指什么?(2)由李四光学习内容的转变说一说他追求的目标。

(3)由史料及所学,说一说李四光体现出的伟大人格魅力。

答案(1)李四光推翻了外国人作出的“中国不存在第四纪冰川”的错误结论,确定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并得到国际学术界的公认。

在他地质力学理论的指导下,中国成功地发现了许多大型油田,推翻了外国人的中国“贫油论”。

(2)李四光由一个同盟会最小的会员到北洋政府的高官,再到英国留学,后回到国内从事地质研究,从政治转移到学术。

说明了其追求民主的精神,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国家的富强。

(3)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少年大志的精神,敢于挑战权威,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严谨治学的精神。

【史论归纳】1.地质力学地质力学是一门边缘科学,按李四光的说法,“它的一条腿站在地质学方面,另一条腿站在力学方面。

反映地壳运动的一切现象是地质力学考察和研究的对象。

”地质力学的研究对矿产的分布规律、工程地质、地震地质等方面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这一理论,我国相继找到了大庆、华北等大油田。

这样,不仅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也有力地证明了李四光独创的地质力学理论。

2.李四光对地质力学的运用(1)寻找石油资源——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能源保障。

(2)寻找铀矿资源——发展核能事业。

(3)探索地震预报——加强各种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预防。

(4)运用冰川学理论为成昆铁路选线、攀枝花钢厂选址等重大工程服务。

1.公元1578年(明万历六年),李时珍终于以极其顽强的意志和超人的毅力撰写完成《本草纲目》这部宏伟巨著。

李时珍为编写《本草纲目》付出的努力有() ①博览群书②出国交流③亲自实践④虚心求教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 C解析李时珍为写《本草纲目》跋涉无数高山深谷,足迹遍及祖国大江南北,但没有出国。

故排除②。

2.《本草纲目》附有大量的药物形态图(如图),李时珍这样做主要是为了()A.使自己的著作图文并茂B.介绍用文字无法表述的药物C.使药物分类更直观清晰D.增加人们对药物的感性认识答案 D解析为了把许多形状复杂的药物描绘出来,使读者看得更加明了,增加人们对各种药物的感性认识,李时珍绘制了1 160幅图附在自己的书中。

3.京张铁路的建成在中国铁路建设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主要是因为() A.它是中国人自行修建的第一条铁路B.它是中国人完全用自主的技术和力量,由中国自筹款项,独立自主建成的第一条铁路干线C.它为中国科技界在世界上争得了一席之地D.它为中国铁路事业的自主发展开创了新的方向解析本题考查了京张铁路修建的历史意义。

A项表述不正确,中国人自行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是唐胥铁路。

C、D两项是B项的具体解释,B项最能表明京张铁路的划时代意义。

4.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位教授在中国作了一番地质调查以后,发表文章断言:中国东南部找到石油的可能性不大;西南找到石油的可能性更是遥远;西北部不会成为一个重要的油田;东北地区不会有大量的石油。

从理论和实践上批驳了这一中国“贫油”论的是()A.李时珍B.李四光C.詹天佑D.毛泽东答案 B5.李四光以其独创的理论,不仅推翻了外国人的错误结论,还为中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能源保障。

该理论是()A.古生物学理论B.石油地质理论C.冰川学理论D.大陆漂移理论答案 B解析石油是工业发展的重要资源。

冰川学理论对工农业生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解决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有关问题方面。

大陆漂移说是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在20世纪初提出的,李四光在《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中,提出的是大块大陆运动的方向性假说。

6.阅读下面材料:李时珍,字东璧,蕲州人。

好读医书,医家《本草》,自神农所传止三百六十五种,梁陶弘景所增亦如之,唐苏恭增一百一十四种,宋刘翰又增一百二十种,至刘禹锡、唐慎微辈,先后增补合一千五百五十八种,时称大备。

然品类既烦,名称多杂,或一物而析为二三,或二物而混为一品,时珍病之。

乃穷搜博采,芟烦补阙,历三十年,阅书八百余家,稿三易而成书,曰《本草纲目》。

增药三百七十四种,厘为一十六部,合成五十二卷。

首标正名为纲,余各附释为目,次以集解说其出产、形色,又次以气味、主治附方。

书成,将上之朝,时形遽卒。

未几,神宗诏修国史,购四方书籍。

其子建元以父遗表乃是书来献,天子嘉之,命刊行天下,自是士大大家有其书。

时珍官楚王府奉祠正,子建中,四川蓬谿知县。

——《明史》卷二九九·列传一八七(1)根据材料,简要说明明朝以前我国中医药发展的情况。

(2)根据材料,简要说明《本草纲目》成书经过、特点及其影响。

答案(1) 中国中医药学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从传说的神农氏所传的365种药物,历经南朝、唐朝、宋朝等许多医学家的努力,中药的种类达到1500多种,达到相当完备的程度,但其中存在不少错误。

(2)经过:李时珍在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对原有书籍“芟烦补阙”,历经27年,经过三次修订而定稿。

特点:《本草纲目》按照纲、目、集解纲目体系逐级分类,并附有主治药方,便于查找和应用。

影响:《本草纲目》以其丰富的内容和多方面的成就,受到高度评价,对中国乃至世界医学的发展都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和理解历史材料的能力。

解答此类问题,应结合题目的设问,找出材料中的关键性词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