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41白茅根生产工艺规程
白茅根饮片的工艺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新型提供一种白茅根饮片的工艺生产线,包括振动进料器I、提升机、导管I、旋风收集器、杂沉箱、脉冲除尘器、储气室、导管II、液压阀门、支架、导管III、振动进料器II、引风机和电动机,所述振动进料器I上方设置一个提升机,所述提升机分成前后两部分,所述振动进料器I的一端连接导管I,通过焊接将其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具有结构更为简单,效率更高,整个生产线采用机械化作业,提高了中药饮片的生产效率,增加了中药饮片的产量,实现了机械化作业,并且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
技术要求1.一种白茅根饮片的工艺生产线,包括振动进料器I(1)、提升机(2)、导管I(3)、旋风收集器(4)、杂沉箱(5)、脉冲除尘器(6)、储气室(7)、导管II(8)、液压阀门(9)、支架(10)、导管III(11)、振动进料器II(14)、引风机(12)和电动机(13),所述振动进料器I(1)上方设置一个提升机(2),所述提升机(2)分成前后两部分,所述振动进料器I(1)的一端连接导管I(3),通过焊接将其固定,所述导管I(3)的另一端连接着旋风收集器4,其导管I3与旋风收集器4通过焊接固定,所述旋风收集器(4)分为上下两部分,其下端连接着杂沉箱(5),所述旋风收集器(4)的上端连接着导管II(8),在所述导管II(8)的另一端连接着脉冲除尘器(6),通过焊接将其固定,所述脉冲除尘器(6)的下端设置一个液压阀门(9),所述脉冲除尘器(6)上端还设置导管III(11),通过焊接将其固定,在所述导管III(11)的另一端连接着引风机,通过焊接将其固定,所述引风机的后面设置一个电动机,所述引风机的下方设置一个振动进料器II(14),其接口通过焊接固定在引风机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茅根饮片的工艺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阀门(9)控制的另一端设置一个储气室(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茅根饮片的工艺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除尘器(6)的两端设置一对支架(10),通过焊接固定在两端。
中药饮片根及根茎类产品切割生产工艺

中药饮片根及根茎类产品切割生产工艺白茅根生产工艺饮片名称白茅根饮片规格长段生产工序操作过程质量标准使用设备序号名称1 拣选拣去杂草和不能药用部分。
杂质<2% 人工拣选2 洗润洗去泥土,摊于润制处,使松泡,在25±3℃时润制时间最长不超过6小时。
水尽药透,无霉变、无腐败。
浸泡池。
3 切制长度10-15mm。
异型片<10% 剁刀式切药机4 干燥切制后及时干燥,温度<80℃风选机低速分离膜衣和灰屑。
水分含量<13% 风选机5 包装徒手操作密封,无漏气现象成品质量标准符合2005年版《中国药典》巴戟天生产工艺饮片名称巴戟天饮片规格中段生产工序操作过程质量标准使用设备序号名称1 拣选拣去杂质和不能药用者。
杂质<3% 人工拣选2 浸洗洗净,取出,水中逗留时间<5分钟。
杂质<2%。
掏洗池3 蒸制上汽后继续蒸制2小时,取出,趁热除去木心。
无残留木心。
蒸具4 切制冷却后及时切中段,长度1—1.5㎝异型片<10% 往复直线式切药机5 干燥切制后及时干燥,温度<60℃水分含量<13%异型片<10%6 包装徒手操作密封,无漏气现象成品质量标准符合2005年版《中国药典》白及生产工艺饮片名称白及饮片规格薄片生产工序操作过程质量标准使用设备序号名称1 拣选拣去黑色油只、沙土等杂质。
杂质<2% 人工拣选2 浸泡浸泡4-6小时,洗净。
浸泡液色度<黄色2号。
浸泡池滚筒洗药机3 润制覆盖湿布润制,中途每隔4小时喷淋一次,在25±3℃时润制最长不超过24小时。
①无霉变,无腐败。
②未润透和伤水者合计不超过5%浸泡池4 切制切斜片,厚度1-2mm 异型片<10% 大转盘切药机5 干燥切制后及时干燥,温度<80℃用16孔筛筛去灰屑。
水分含量<15%异型片<10%16孔筛6 包装徒手操作密封,无漏气现象成品质量标准符合2005年版《中国药典》白蔹生产工艺饮片名称白蔹饮片规格厚片生产工序操作过程质量标准使用设备序号名称1 拣选除去杂质. 非药用部位、杂质<3% 人工拣选2 浸洗浸30±10分钟,洗净,取出。
GMP白茅根工艺要求

目的:制订白茅根工艺规程,规范白茅根炮制工艺过程,保证白茅根产品质量。
适用范围:白茅根的加工炮制。
责任:生产部按该工艺规程组织生产,质保部负责监督该规程的实施。
内容:1 产品概述:1.1药品名称品名:白茅根汉语拼音:Baimaogen1.2来源:本品为禾本科植物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 Beauv.var.major(Nees)C.E.Hubb.的干燥根茎。
1.3特点:1.3.1性状:本品呈长圆柱形小段,长6-9c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微有光泽,具纵皱纹;1.3.2性味与归经:甘,寒。
归肺、胃、膀胱经;1.3.3功能与主治:凉血止血,清热利尿。
用于血热吐血,衄血,尿血,热病烦渴,黄疸,水肿,热淋涩痛;急性肾炎水肿;1.3.4用法与用量:9~30g,鲜品30-60g;1.3.5规格:2Kg/袋;1.3.6贮藏:置干燥处。
2 依据2.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山东省中药炮制规范》2002年版;2.2制法:白茅根洗净,微润,切断,干燥,除去碎屑。
3工艺流程图4 炮制工艺的操作要求4.1净制4.1.1净制准备4.1.1.1仔细阅读批生产指令;4.1.1.2检查净制间清场状态标志;4.1.1.3检查设备、计量器具清场状态标志;4.1.1.4检查生产用容器、用具清场状态标志;4.1.1.5以上各项均具有清场合格标志,开始净制操作。
4.1.2净制操作4.1.2.1领取待净制原药材,领料时,应逐件核对品名、来货编号、数量、产地、外观质量。
如发现与生产指令不符的,拒绝领用。
核对无误后,将领取的原药材移至净制岗位;4.1.2.2执行《净制标准操作规程》,把药材倾置在中药材净制台上进行净制;4.1.2.2.1除去泥沙、灰屑等杂质;4.1.2.2.2除去残留须根等非药用部分;4.1.2.2.3除去霉变、虫蛀等异变药材;4.1.2.3将净制好的药材以专用容器盛放,检验合格后,移至净制周转间(区),挂上状态标志;4.1.2.4计算物料平衡;4.1.3清场:4.1.3.1清除现场所有生产指令、记录;4.1.3.2清除净制台及设备残留物、杂物;4.1.3.3清洗物料周转容器和工作用具;4.1.3.4打扫工作间卫生,将所有废弃杂物移至废物桶。
白茅根、茅根炭生产工艺规程

XXXXXX有限公司生产工艺规程1目的:建立白茅根、茅根炭生产工艺规程,用于指导现场生产。
2 范围:白茅根、茅根炭生产过程。
3 职责:生产部、生产车间、质保部。
4 制定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修订版)《中国药典》2020年版。
5 产品概述5.1 产品基本信息5.1.1 产品名称:白茅根、茅根炭5.1.2 规格:段5.1.3 性状:本品呈不规则的段。
外表皮灰棕色或棕褐色,可见纵皱纹,有横向或环状断裂痕,皮部与木部易分离。
切面皮部厚,约占1/3~1/2,类白色或粉红色,外侧有紫色斑点散在;木部黄白色,不平坦。
气微,味微苦,有剌舌感。
5.1.4 企业内部代码:5.1 5 性味与归经:甘,寒。
归肺、胃、膀胱经。
5.1.6 功能与主治:凉血止血,清热利尿。
用于血热吐血,衄血,尿血,热病烦渴,湿热黄疸,水肿尿少,热淋涩痛。
5.1.7 用法与用量:9~30g。
5.1.8 贮藏:置干燥处。
5.1.9 包装规格:3g/袋;5g/袋;10g/袋;60g/罐;80g/罐;100g/罐;0.5kg/袋;1kg/袋;10kg/袋;15kg/袋;18kg/袋;20kg/袋;25kg/袋;30kg/袋;50kg/袋。
5.1.10 贮存期限:36个月5.2生产批量:5-10000kg5.3辅料:无5.4生产环境:一般生产区6 工艺流程图:6.1 白茅根生产工艺流程图:6.2 茅根炭生产工艺流程图:6.3 生产操作过程与工艺条件:6.3.1领料6.3.1.1饮片车间根据批准的批生产指令,按照“生产过程物料管理程序”,凭填写品名、编码、领料量、数量的指令单到原料库领取白茅根原料。
6.3.1.2领料过程中必须核对原料品名、编码、件数、数量、合格标志等内容。
6.3.2净制:6.3.2.1取原料,置于不锈钢挑选台上,按照《净制岗位标准操作规程》手工挑选,除去杂质和碎屑。
将净白茅根置净料袋或周转箱。
6.3.2.2净制结束后,称量,标明品名、批号、总件数、总数量。
白茅根炭的炮制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

白茅根炭的炮制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一、立项依据(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并附有主要参考文献)(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中药炮制是中医用药一大特点,是提高疗效的重要环节。
中药饮片炮制机理研究是中药炮制学科的一项重要任务其研究成果将促进中药炮制学科的发展。
明确饮片的炮制机理,可知道饮片的临床应用。
为中药饮片在临床上的准确使用,更大程度地保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甚至发现新用途提供科学依据。
2. 白茅根为禾本科植物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 Beauv var major(Nees) C. E. Hubb.的干燥根茎。
白茅根味甘,性寒。
归心、肺、胃、膀胱经。
白茅根主要含有三萜类、黄酮类、木脂素类、内酯类、糖类、甾体类及有机酸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凉血止血、清热生津、利尿通淋的功能。
生白茅根长于凉血、清热、利尿,常用于血热妄行的多种出血证,热淋,小便不利,水肿,湿热黄疸,热盛烦渴,胃热呕哕及肺热咳嗽及急性肾炎水肿等。
治血热偏盛的出血证可单用大剂量煎服,尤其对尿血可起到利尿与止血二者兼顾的作用。
白茅根炭,味涩,寒性减弱,清热凉血作用轻微,止血作用增强,专用于出血证,并偏于收敛止血,常用于出血证较急者。
如治劳证呕血、吐血、咯血、嗽血的十灰散(《十药》)【1】。
药理研究表明白茅根具有利尿、止血、抗菌及免疫调节等作用。
然而,关于白茅根炮制方法选择及炮制增效原理尚需探讨。
白茅根炒炭后其对小鼠的止血,凝血时间较生品有显著缩短,且炭品的血浆复钙时间也有显著缩短,同时白茅根炒炭后5-羟基糠醛(5-HMF)含量也有显著地增加,虽然目前5-HMF还未在止血方面有所报道,但是我们可以将炒炭后5-HMF 含量的急剧增加作为一个研究方向,为制定白茅根炮制工艺以及研究白茅根炮制机理提供新的思路。
从鞣质含量测定结果表明, 茅根经制炭后鞣质含量均明显升高。
对比药理实验结果发现, 各样品鞣质含量与其止血作用具有较密切的关系, 鞣质含量高者, 其止血作用较强。
白茅根炮制生产工艺规程

1、目的、范围及责任1.1、目的:建立白茅根饮片生产工艺规程,使其生产操作规范化、标准化,符合本公司生产实际和GMP 的管理要求,保证生产出的产品质量均一、稳定。
1.2、适用范围:本工艺规程适用于白茅根炮制的全过程,是各部门共同遵循的技术准则。
1.3、责任:生产车间按该工艺规程组织生产和按该规程编制标准操作程序,生产部、质量管理部负责监督该规程的实施。
2、产品概述2.1药品名称品名:白茅根汉语拼音:Niuxi2.2药材来源本品为禾本科植物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 Beauv.Var.major(Nees)C.E.Hubb.的干燥根茎。
春、秋二季采挖,洗净,晒干,除去须根和膜质叶鞘,捆成小把。
2.3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热利尿。
用于血热吐血,衄血,尿血,热病烦渴,湿热黄疸,水肿尿少,热淋涩痛2.4性味与归经:甘,寒。
归肺、胃、膀胱经。
2.5性状:本品呈圆柱形的段。
外表皮黄白色或淡黄色,微有光泽,具纵皱纹,有的可见稍隆起的节。
切面皮部白色,多有裂隙,放射状排列,中柱淡黄色或中空,易与皮部剥离。
气微,味微甜。
2.6商品名:白茅根2.7 等级/规格:统2.8 包装规格:聚乙烯袋装, 250g/500g/袋。
2.9 复验期:暂定12个月。
2.10贮藏:置干燥处。
3、法定制法和依据3.1法定制法:除去杂质,洗净,微润,切段,干燥,除去碎屑。
3.2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
3.3批量:30kg3.4所用的原辅料清单和处方量:4、生产工艺流程图5、生产操作过程5.1领料车间领料人根据生产指令开具领料单,经车间主任审批签字后,领料人凭领料单去仓库领料,领料时应同发料人一起复核所领物料的品名、批号、数量、质量,然后双方在领料单上签字。
外包装应无破损、受潮、水渍、霉变、鼠咬等现象,如不符合质量要求可拒绝领料,并向有关质量人员反映,待解决后领取。
5.2 净选5.2.1净选准备5.2.1.1仔细阅读批生产指令;5.2.1.2检查净选间清场状态标志;5.2.1.3检查设备状态标志;5.2.1.4检查生产用容器、用具清场状态标志;5.2.1.5领取净选白茅根并核对品名、规格、数量等是否与生产指令一致;5.2.1.6以上各项检查合格后,将清洁状态标志清除,悬挂生产状态标志;开始净选操作。
GMP004白茅根工艺规程 (1)

技术标准----生产工艺规程文件名称白茅根工艺规程编码TS-SC-YP-001-00 页数38-1 实施日期制订人审核人批准人制订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制订部门质保部分发部门生产部目的:制订白茅根工艺规程,规范白茅根炮制工艺过程,保证白茅根产品质量。
适用范围:白茅根的加工炮制。
责任:生产部按该工艺规程组织生产,质保部负责监督该规程的实施。
内容:1 产品概述:1.1药品名称品名:白茅根汉语拼音:Baimaogen1.2来源:本品为禾本科植物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1.3特点:,长6-9c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微有光泽,具纵皱纹;,寒。
归肺、胃、膀胱经;,清热利尿。
用于血热吐血,衄血,尿血,热病烦渴,黄疸,水肿,热淋涩痛;急性肾炎水肿;,鲜品30-60g;;2 依据2.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山东省中药炮制规范》2002年版;技术标准----生产工艺规程文件名称白茅根工艺规程编 码 TS-SC-YP-012-00页 数3-22.2制法:白茅根 洗净,微润,切断,干燥,除去碎屑。
3 工艺流程图检验 4 炮制工艺的操作要求 4.1净制 ; ; ; ;,开始净制操作。
,领料时,应逐件核对品名、来货编号、数量、产地、外观质量。
如发现与生产指令不符的,拒绝领用。
核对无误后,将领取的原药材移至净制岗位; ,把药材倾置在中药材净制台上进行净制; ; ; ;**中药制品公司技术标准----生产工艺规程文件名称白茅根工艺规程编 码 TS-SC-YP-012-00页 数3-2,检验合格后,移至净制周转间(区),挂上状态 标志;白茅根原药材 净 制切 制干 燥 包装入库软化;;;,将所有废弃杂物移至废物桶。
4.2洗药;;;;,开始洗药操作。
,领料时,应逐件核对品名、来货编号、产品批号、数量。
如发现与生产指令不符的,拒绝领用。
核对无误后,将领取的原药材移至洗药岗位;,放水量1-7吨,具体用水量根据药材洗涤效果掌握;;洗药机出料口放置一辆不锈钢沥水推车盛接;,出水管水质澄清,方可放出药材;,检验合格后,移至润药岗位,挂上状态标志;;;;**中药制品公司技术标准----生产工艺规程文件名称白茅根工艺规程编码TS-SC-YP-012-00 页数3-2;,将所有废弃杂物移至废物桶。
白前生产工艺规程

目的:建立白前生产工艺规程,规范白前生产工艺,确保白前生产符合国家标准、GMP要求,保证药品质量。
范围:适用于白前饮片生产全过程的管理。
责任:生产部、质量部对本规程实施负责。
内容:1.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
2.产品概述2.1产品名称及代码产品名称白前代码: C01004-12.2产品特点2.2.1 性状:柱形短段。
表面灰黄色。
根直径约1mm,质较硬。
2.2.2 规格:饮片;3.处方和工艺流程3.1处方白前3.2工艺流程图(见下页)白前生产工艺流程图检查项目图例物料工序检验检查项目4.生产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4.1领料 操作人员按生产指令要求,开具领料单,持领料单从原料库领取药材,并准确称量药材重量。
称量时应一人称量,另一人复核。
4.2净制 将药材倒在净选工作台上,拣去砂石、非药用部位等杂质,需要大小分档的进行分档,把净制处理过的药材放入周转箱,转入中转站或下道工序处理。
4.3洗润 将已净制后的白前用洗药机洗净泥沙,取出放入容器中闷润4~8小时,把洗润处理过的白前放入周转箱,转入切制工序处理。
4.4切制 将已润好的白前用切药机切制成5-10mm 短段,设定厚度:8mm ;把切制处理过的白前放入周转箱,转入干燥工序处理。
4.5干燥4.5.1烘箱干燥:将已切制好的白前用热风循环干燥箱进行干燥。
干燥温度:(60-80℃,设定温度:75℃);厚度:15-20mm。
时间3-4小时,把干燥处理过的白前放入周转箱,由QA检查合格后转入中间站或筛选工序处理。
4.5.2太阳能晾晒房干燥:按《太阳能晾晒房使用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把切制好的饮片均匀摊在太阳能晾晒房中,厚度在20-30mm,晒干。
由QA检查合格后,装洁净容器中,挂物料标签,转入中转间或下道工序。
注意:干燥过程中应每隔1-2小时,翻动一次。
4.6筛选将已干燥好的白前,用网孔孔径为2mm的筛网筛去碎末,筛选过的白前存入周转容器中,转入中转间并挂上待验标志,检验合格后包装成成品白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2.4未用完的物料要及时封扎,并标出品名、批号、取样量、剩余量等。
4.2.2.5所有物料称量均要求一人称量,一人复核,谨防差错,并由称量人、复核人签字。特殊物料的称量需QA人员复核签字。
4.2.2.6每称完一料要将所用衡器归零复位。
装盘厚度2-3cm,干燥温度不得超过设定的+5℃,水分不得超过标准规定。
QA全程监控,时时抽检,超标做偏差处理。
每批
净选
碎屑、焦屑、败片、异形片
碎屑、焦屑不得超过2.0%
QA全程监控,时时抽检,超标做偏差处理。
随时/每班
包装
品名、规格、数量、批号、标签(合格证)、密封性
1.品名、规格、数量、批号、标签(合格证)和样稿无误。
4.2.3物料进入作业区及标示
4.2.3.1物料进入作业区必须严格遵守物料进入作业区程序;
4.2.3.2被拆去外包装的物料,应重新对物料进行标示,(可挂物料标示卡),内容包括:名称、规格、数量、批号、拆封日期等。
4.3净选:将按中药饮片批生产指令领取的中药材移至净选岗位“待加工”区域。将药材置于药材净选台上人工挑选,去除非药用部位,杂质.一次倾置量不能太多。净制好的药材装入洁净容器内,称量,挂好物料标签,并移至“已加工”区域,杂质、灰末倒入废弃桶内。
4
干燥
中药材干燥岗位标准操作程序
FYJ-8烘房标准操作、维护保养程序
FYJ-8烘房清洁标准操作程序
5
筛选
中药材筛选岗位标准操作程序
SYJ-B筛选机标准操作、维护保养程序
SYJ-B筛选机清洁标准操作程序
6
包装
中药材包装岗位标准操作程序
——
——
7.2 SOP执行要求
7.2.1 操作者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本工序及相关管理制度,严禁违规操作。
4.1.1.8其他有关执行文件。
4.1.1.9上述文件均应为现行文件。
4.1.2物料准备
4.1.2所用物料与中药饮片批生产指令或中药饮片批包装指令或工艺规程相符。
4.1.2.1核对领(配)料单或物料标签等内容,如物料名称、批号、检验报告书(检验单号)等,应准确无误。
4.1.2.2检查物料外包装或容器,应完好、清洁、物料无污染,并称量、复核。
频 次
配料
品名、规格、数量、状态标志
品名、规程、状态标志符合标准规定,称量数量不得超过+2%
双人复核,超标做偏差处理。
每批
洗润
润制程度
药材内外水份一致
双人复核,超标做偏差处理。
每批
切制
长度
长度控制5-10mm,异形片不超过10%
QA全程监控,时时抽检,超标做偏差处理。
随时/每班
干燥
装盘厚度、干燥温度、水份
4.1.3现场检查
4.1.3.1检查生产场所清洁、卫生、应符合该区卫生要求,有清场合格证。
4.1.3.2需用的设备、设施应完好,有正常标志。
4.1.3.3容器具应符合清洁要求,并有“已清洁”标志。
4.1.3.4计量器具测试范围符合生产要求,并有“检定合格证”,对生产用的测试仪器、仪表按要求进行必要的调试,符合生产需要。
7. 产品生产过程SOP及执行要求
7.1 生产过程执行SOP表
表1
序号
工序
岗 位
标准操作程序
设 备
标准操作、维护保养程序
设 备
清洁操作程序
1
净选
中药材净制岗位标准操作程序
——
——
2
润药
中药材洗润岗位标准操作程序
——
——
3
切药
中药材切制岗位标准操作程序
QYJ-100直切式切药机标准操作、维护保养程序
QYJ-100直切式切药机标准操作程序
5.4.3干燥:装盘厚度为2~3cm,干燥温度为设定为75℃, 干燥途中每隔两小时翻药一次。检测药材水份不得超过11%。
5.4.4筛选:筛去碎屑、焦屑,挑去败片、异形片。
5.4.5包装:标签打印应正确、清晰,封口温度5档,封合应严密,不漏气。
5.5质量风险控制点和控制措施
工 序
监控项目
质量风险点
控制措施
8.4.1.2 详见《药用低密度聚乙烯袋内控质量标准》。
8.4.2 标签等包装材料
8.4.2.1主要指标签(合格证)。
1.7贮存:置干燥处。
2.处方依据及制法
2.1 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江西中药炮制规范》(2008年版)。
2.2 处方
白茅根
2.3 批量
每批按100kg进行换算物料消耗定额。
2.4制法
取原材料,洗净,微润,切段,干燥,除去碎屑.
3.生产工艺流程图
4.饮片批过程、工艺条件及质量风险控制点和风险控制措施
4.1.4记录
4.1.4.1操作人员检查后填写检查记录,并签名。
4.1.4.2岗位负责人对检查结果进行复核,符合要求签名确认。
4.1.5安全检查
4.1.5.1班前要进行检查,有安全检查表的要依安全检查表进行检查。对运转设备要进行试车听诊、视诊,必要的润滑,和防护措施的检查。要排除设备的安全隐患。要做好防冻或降温工作,电气设备要防止漏电伤人、短路或过载起火。
②包装容器内无标签或物料标识卡、合格证;
③因包装被损坏、内容物已受到污染;
④已霉变、虫蛀、鼠蛟烂;
⑤在仓库存放已过复验期,未按规定进行复验;
⑥其他有可能给产品带来质量问题的异常现象。
4.2.2物料的称量:
4.2.2.1称量原辅料的衡器应经校验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4.2.2.2物料称量所用的容器要求不影响物料的化学性质。严禁用同一容器两次(或多次)称量不同的物料;
8.2.2检验规程:白茅根中间产品检验规程。
8.3成品质量标准和检验规程
8.3.1质量标准:白茅根饮片内控质量标准。
8.3.2检验规程:白茅根饮片成品检验规程。
8.4包装材料质量标准
8.4.1药用低密度聚乙烯袋
8.4.1.1 外形:外表应平整,无污染,允许有轻微的皱纹,但热合处不允许有。不允许有划伤、烫伤、气泡等现象。
4.4润药:手工润药,将净选好的白茅根放于润药池内,用水将药材淋透,置于周转框内,放置约30分钟,至药材内外软硬一至,,挂好物料标签,移入下一岗位。
4.5切制:药材润好后移至切制岗位,倾入调试好的直切式切药机中切制成短段(5~10mm),切片时应注意刀距和刀的锋、钝程度,及时调整刀距和磨刀,以减少败片的产生。切好的短段装入洁净容器内,称量,挂好物料标签,交下道工序。
4.1.1.4生产场所应有卫生要求的文件规定和卫生清洁标准操作程序。
4.1.1.5使用设备应有相应的设备操作、维护保养、清洁标准操作程序。
4.1.1.6容器具清洁应有相应的标准操作程序。
4.1.1.7应有岗位所需生产记录(含清场),工序运行状态标志、设备运行状态标志、物料领料单、工序操作记录等空白表格。
⑤品名不得简写;
⑥与其他岗位、班组之间有关的操作记录应做到一致性、连贯性;
⑦操作者,复核者应填写全姓名,不得只写姓或名;
⑧填写日期一律横写,并不得简写。
5.3.3车间工艺员将整理好批生产记录及时交质量部经理审核。
5.4各工序工艺要点
5.4.1润药:药材内外水份一致。
5.4.2切制:切段长度控制5-10MM,调整厚度为8mm。连刀片、掉刀翘刀片、异形片不得超过10%。
4.1生产准备
4.1.1 文件准备
4.1.1.1中药饮片批生产指令明确了饮片批品名、批号、生产批量、炮制加工基本流程、原药材进厂编号及检验单号、投料量等。
4.1.1.2中药饮片批包装指令明确了包装品种名称、规格、批号、包装规格、包装批量、包材用量等。
4.1.1.3生产品种应有质量标准、工艺规程、岗位标准操作程序等相关文件。
2.密封性完好,不漏料。
QA、质量部、生产部进行三级审核,核对无误才能使用。进行密封性抽查,无漏气现象。
随时/每班
6.工艺卫生和环境卫生
6.1 环境卫生:生产区环境卫生按照《一般生产区卫生管理制度》执行。
6.2 工艺卫生
6.2.1 一般生产区卫生要求
6.2.1.1 本区域按《一般生产区卫生管理制度》执行。
5.1.3整理室内器具,清除废物贮器中的废物。
5.1.4按相应净化级别清洁要求对室内设备、器具、场所进行清洁。
5.1.5 QA人员按要求进行清场检查、评价,符合要求发给清场合格证,不符合要求,按程序重新清场。
5.2结料与退料
5.2.1每个工序每批产品生产结束后,都必须进行物料使用情况的统计,应符合规定定额;
4.6干燥:将切制好的短段按从上往下的顺序,置于烘箱托盘上,药材装盘要铺平,控制装盘厚度为2~3cm。装盘完毕,把托架推入烘箱中。设置干燥温度75℃,打开蒸汽,干燥过程中,每间隔1小时,应打开排湿阀排湿5~10分钟。干燥途中每隔两小时翻药一次。干燥结束,先关加热装置,开门降温40℃左右,再关风机,移出推车,至晾片区晾凉。检测药材水份不得超过11%。待药材温度降至室温后装入容器内。称量,挂好物料标签。移至下工序。
4.2备料
4.2.1 领用前的核对与计算
4.2.1.1备料人员根据中药饮片批生产指令或中药饮片批包装指令核对所需领物料的品名、批号、规格、数量及合格标志等;
4.2.1.2核对无误后,开出领料单由车间管理人员审核、签字,到仓库领料;
4.2.1.3发现以下问题时领料不得进行;
①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物料;
7.2.2 生产管理人员、QA检查员、工艺技术员必须严格按照相关SOP及管理制度检查、落实。
8. 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和成品质量标准及检验规程
8.1原辅材料质量标准和检验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