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汽车尾气排放控制现状与对策
我国汽车尾气排放控制现状与对策

我国汽车尾气排放控制现状与对策摘要:随着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汽车早已经走进了人们日常的生活之中,成为普遍日常出行的交通工具。
我国目前的汽车保有量已经逼近两亿辆,其中私家车的数量占了一半以上,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汽车的尾气排放量激增,对我国的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如果不对尾气的排放采取相应的措施,将会让我国的环境持续的恶化。
笔者将结合自身多年对汽车尾气排放控制的经验入手,着重的讨论其中的对策。
关键词:汽车尾气;排放控制;现状;对策1.我国汽车尾气排放的现状根据数据显示,2022—2022年期间,我国汽车的保有量增加了4.7倍,平均每年的汽车增加数量超过1100多万辆。
到2022年为止,我国的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将近1.4亿辆,汽车在全部机动车数量中约占54.9%,较之2022年增长了29.9%。
而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汽车在带给大家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有害的物质。
汽车尾气排放物中,有害气体主要包括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等,这些物质对大气的污染十分严重。
我国某城市对该市内的机动车尾气污染曾经做过如下统计,該市拥有13万辆机动车,并且机动车的数量还在以每年15%的增长率增加。
机动车一年内排放的一氧化碳的量为4.4万t,是该市当年工业和企业一氧化碳排放量的46倍。
而根据监测点的检测数值,市区内主要道路交通点有65%的地方一氧化碳超标两倍以上,尤其在高峰期,有些监测点的一氧化碳浓度达到了70kg/m³,超标了6倍。
在车流量较大的火车站,氮氧化合物的检测值为0.059kg/m³,超标了0.18倍。
因此我们不难看出,我国的空气污染情况日益严重,其中污染最大的当属汽车尾气。
资料显示我国大中型城市中的汽车尾气污染,占污染总数的50%以上,且根据检测,尾气排放不合格车辆占了50%~60%。
2.汽车尾气污染的危害科学研究表明,汽车尾气中包含上百种化合物,其中污染物包括固体悬浮微粒、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铅、二氧化碳及硫氧化合物等。
汽车尾气的污染现状与应对措施

汽车尾气的污染现状与应对措施1 我国汽车尾气排放与对策汽车污染排放及控制措施,从汽车研发,到现在已经普及了汽车,人类已经跨入了汽车的时代。
汽车作为人们的步伐工具,在人类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
当人们在享受汽车的舒适,方便的时候,汽车同时也给我们人类、自然、大气、噪音等严重严重的污染。
影响着我们人类的生活与发展。
为了防止汽车的污染,人类已经开始了开发与研究了新能源来替代汽车的污染与破坏。
我国并且对汽车的污染中专门设立了法律法规来控制汽车的污染。
在这些污染中,尾气污染是最严重的,对生态环境平衡及人类身体健康都造成了一定的损害,主要表现在人体患病率的增加以及光化学烟雾的产生,我们应及时对汽车尾气的污染重视起来并加强汽车尾气控制和治理。
尾气排放的有害物质不但增加了大气污染,破坏生态环境平衡,更重要的是这些污染物在一定条件下会生成二次污染光化学烟雾,对人体造成更大的危害,光化学烟雾是机动车排出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在静风,湿度底,温度高,特定的气温条件下,并在阳光长时间照射时会产生一种复杂的烟雾,这种烟雾叫“光化学烟雾”。
早在上世纪初,“光化学烟雾”就给许多发达国家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事故,20世纪40年代,在美国洛杉矶首先发现了“光化学烟雾”。
每到秋冬季节,许多人的眼睛轻度红肿,嗓子疼痛,甚至还有人皮肤出现程度不等的潮红,丘斑疹等;人们还常会呼吸困难和疲乏的感觉。
1955年九月,严重的汽车尾气加上气温偏高,洛杉矶再次出现了光化学烟雾,而且浓度非常高,光化学烟雾不仅影响了人们的呼吸道功能,心、等症状,导致了几千人受害,两天之内就有400多名65岁的老人死亡,生发胸痛、恶吃,水果和农作物减产,大批树木落叶发黄,几万公顷的森林有四分之一以上干枯而死,继1943年,洛杉矶发生世界上最早的光化学烟雾事件之后,在北美、日本、澳大利亚和欧洲一些地区也先后出现了这种烟雾现象,目前,世界上汽车危害被列为“世界八大公害”和“二十世纪十大公害”之一,同时汽车尾气也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虽然只在少数地区发现光化学烟雾,但随着城长在郊区的蔬菜全部由绿变褐,无人敢特别是损伤儿童的肺功能,引市汽车的急剧增加,我国很多城市也都存在着潜在的威胁。
汽车尾气排放控制现状与对策

催化剂材料:贵金属、过 渡金属氧化物等
过滤材料:陶瓷、金属等
排放控制技术发展趋势: 高效、低成本、环保
排放控制材料研究进展: 新型材料、纳米材料等
智能排放控制技术
简介:智能排放 控制技术是一种 先进的尾气处理 技术,通过智能 化手段实现对汽 车尾气排放的精
准控制。
技术特点:采用传 感器、控制器等智 能化设备,实时监 测汽车尾气排放, 并根据实际情况进 行自动调整,确保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政府提供资金 支持,鼓励企 业进行尾气排 放控制技术的
研发
减免税收政策, 降低企业研发
成本
建立产学研合 作机制,推动 企业与高校、 科研机构合作
设立专项奖励 基金,鼓励企
业自主创新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与参与度
政策建议: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汽车尾气排放的危害认识 措施:推广绿色出行方式,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骑行或步行 环保活动:组织公益活动,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与责任感 参与度:倡导市民积极参与汽车尾气排放控制工作,形成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尾气排放控制技术 的种类:催化转化 器、颗粒物捕集器、 燃油蒸发控制等
当前主流技术的特 点:高效、低成本、 可靠性高
新兴技术的发展趋 势:电动汽车、氢 燃料电池汽车等
技术发展面临的挑 战:技术瓶颈、成 本压力、政策法规 等
燃油品质对尾气排放的影响
提高燃油品质
燃油品质提升对尾气排放控制的意 义污染:尾气排放中的有害物质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影响人类健康 温室效应:尾气排放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酸雨:尾气排放中的二氧化硫等物质导致酸雨的形成,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城市雾霾:尾气排放中的颗粒物等污染物导致城市雾霾频发,影响空气质量
我国汽车尾气排放现状与对策

1.1、我国汽车尾气排放现状
2014年国内汽车保有量将近1.4亿,近十年汽车年均增加1100多万辆,是2003年汽车数量的5.7倍,占全部机动车比率达到54.9%,比十年前提高了29.9%。汽车尾气排放物中有害气体主要包括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和氮氧化合物(NO)等。我国某城市对该市的机动车辆尾气污染程度作了如下初步调查:该市目前拥有机动车辆13万辆,并以年增率15%的速度增加。机动车年排放一氧化碳4.4万吨,相当于该市工业企业一氧化碳排放量的46倍。汽车尾气污染日趋严重,现代城市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有资料表明,我国各大中型城市汽车尾气排放物造成空气污染占到50%左右,且对在用车检测结果来看,尾气排放不合格的车辆占被检测车的50―60%。
我国汽车尾气的污染不是一天两天所形成的,需要治理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我们要依靠国家的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来完成,积极加入保护环境的行列。汽车尾气已给人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和提高人们对环境的保护意识,从我做起,还自己一个清新、干净和安全的生活环境。
3.3、发动机外部尾气净化
发动机外部尾气净化措施即汽车尾气由原来有毒气体转变成为无毒气体,再排放到大气中。从而可以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其措施分别为:采用催化剂,将一氧化碳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氮氧化物被还原成氮气等;也可以采用水洗,通过水箱,使汽车尾气中的碳烟粒子经过水洗和过滤及蒸汽的淋浴,可粘住碳粒上的有毒物质,使得碳粒子胀大给予除去。
2.2、汽车尾气危害的原因
汽车保有量增加较快,而且集中在城市;机动车燃料质量差;汽车尾气控制水平低;新生产车缺乏尾气净化装置强制安装措施;在用汽车尾气排放合格率低;汽车排放性能差,汽车保养及淘汰制度不严格;管理职责不明确,政府部门配合不密切;交通道路建设严重滞后
探究汽车尾气污染状况及其控制对策

探究汽车尾气污染状况及其控制对策近年来,汽车尾气污染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尾气污染不仅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城市的发展。
本文将探究汽车尾气污染的现状及其控制对策。
一、汽车尾气污染的现状汽车尾气污染是指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尾气排放出的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
尾气中主要的污染物包括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颗粒物和二氧化碳等。
据统计,当前全球每年约有700万人死于空气污染,其中以汽车尾气污染为主的污染源是导致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
除此之外,汽车尾气污染还会导致光化学烟雾、酸雨、气候变化等一系列问题。
在我国,汽车尾气污染问题尤为突出。
根据环境保护部的数据,我国城市空气质量中80%以上的污染物来自移动源,其中以汽车尾气为主。
此外,我国汽车保有量也在不断增加,尾气排放量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减少汽车尾气污染对环境的影响,各国都采取了一系列的对策。
1. 政策控制政策控制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重要手段。
政府可以采取限制汽车使用、提高燃油税等措施来控制汽车尾气排放。
此外,政府还可以出台各项环保政策,鼓励企业研发环保型汽车。
2. 排放治理技术排放治理技术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重要手段之一。
如运用三元催化转化器、颗粒捕集装置、氮氧化物降解器等技术,可有效降低尾气污染。
3. 推广新能源汽车推广新能源汽车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新能源汽车包括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相比传统的内燃机汽车,其排放量更低,可以有效减少尾气污染。
4.改变交通方式改变交通方式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
像骑自行车、共享单车、公共交通等交通方式,可以减少汽车的使用,从而降低尾气排放。
综上所述,汽车尾气污染是当今社会不可忽视的环保问题之一。
政府、企业、个人都应发挥各自的作用,采取相应的对策,共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创造更加美好的环境。
汽车尾气污染控制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汽车尾气污染控制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近年来,汽车尾气污染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随着汽车数量的爆发式增长,尾气排放对空气质量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因此,在保护环境和改善空气质量方面,汽车尾气污染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分析当前汽车尾气污染控制技术的现状,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目前,汽车尾气污染主要包括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颗粒物和一氧化碳等。
针对这些主要污染物,已经出现了一系列的尾气处理技术来减少其排放。
以下将根据不同污染物进行分析。
首先,氮氧化物(NOx)是由高温燃烧过程中氮和氧反应产生的,一直以来都是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当前,广泛应用的NOx控制技术包括三元催化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和氮氧化物吸附减排(Lean NOx Trap)。
三元催化器是最常见的技术,它通过将NOx转化为无害氮气和水蒸气。
然而,三元催化器在高温和低氧条件下的效果并不理想。
因此,SCR和Lean NOx Trap等新技术应运而生。
SCR利用氨或尿素催化还原NOx,将其转化为氮气和水。
Lean NOx Trap则通过在富氧条件下吸附NOx,并在还原条件下释放出来转化为氮气。
未来,NOx控制技术将更加注重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其次,碳氢化合物(HC)是由未完全燃烧的汽油和柴油产生的有机物。
当前主要的HC控制技术包括氧化催化器和吸附剂。
氧化催化器利用催化剂将HC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有效降低了HC的排放。
吸附剂则通过吸附HC 来减少其排放。
未来,随着新材料和催化剂的应用,HC 控制技术将变得更加高效和可靠。
此外,颗粒物(PM)是由燃料不完全燃烧或机动车辆磨损等产生的微小颗粒物。
为了控制PM的排放,柴油车通常采用颗粒物捕集器(DPF)技术,而汽油车则利用颗粒物氧化催化器。
DPF通过捕集颗粒物并定期进行再生,而颗粒物氧化催化器则将颗粒物氧化为无害物质。
未来,随着纳米材料和新催化剂的发展,PM控制技术将达到更高的效果。
我国汽车尾气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我国汽车尾气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余建峰(上饶市环境保护局,江西 上饶 334000)摘要:我国已连续八年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汽车尾气污染已成为我国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是造成雾霾、光化学烟雾污染的重要原因,汽车污染防治的紧迫性日益凸显。
分析研究我国汽车尾气污染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合理化防治对策及建议显得十分必要。
关键词:汽车;尾气污染;治理对策中图分类号:X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17)09-0032-01DOI:10.16647/15-1369/X.2017.09.018The status quo and countermeasures of automobile exhaust pollution in ChinaYu Jianfeng(Shangra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Shangrao Jiangxi 334000,China)Abstract: China has become the world’s largest automobile production and sales for eight consecutive years, the automobile exhaust pollu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ource of air pollution in China, is an important reason causing haze and photochemical smog pollution, the urgency of the automobile pollution prevention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car exhaust pollution in our country, and put forward the reasonable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s very necessary.Key words:Automobile;Exhaust gas pollution;Control measures1 我国汽车尾气污染现状调查2009-2016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快速增长,2016年汽车销量达2802.8万辆,汽车保有量从2009年的0.57 亿辆增长到2016年的1.84亿辆,年复合增长率约14.8%,汽车保有量居世界第二位。
我国汽车排放控制水平现状及综合对策探析

内燃机与配件1汽车的增长趋势近些年来,汽车工业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汽车数量也一直在不断增加。
据统计,我国在汽车量方面一直在增加,在2013-2018年之间,我国汽车保有量由之前的12572.4逐渐增至23121.8万辆,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3%,在2018年汽车保有量当中,新能源车是比较少的,仅仅占据1.1%,而柴油车以及汽油车的占比更是多达97.8%,在大气污染当中,汽车尾气排放污染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较大威胁。
这些数据都可以清晰的表明我国的汽车保有量一直呈现出非常快速的增长趋势。
在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的过程中,汽车污染物的排放以及浓度也在逐渐的增加,这样以来会对城市的空气质量造成严重的污染,因此由于汽车排放造成的城市空气污染问题变得非常的严重。
2车辆排放的主要成分及危害汽车排放的污染物主要包含燃料以及不完全燃烧等有害产物,主要为: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二氧化硫以及颗粒等有害氧化物,汽车排放的污染物种类与燃烧、发动机机理以及燃油蒸发等情况有非常大的关系。
由于汽油机以及柴油机的燃烧机理存在不同性,它们排放的污染物产生的机理也具备不同性。
汽油发动机排放的污染物主要包含: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以及氮氧化物。
柴油发动机排放的污染物主要包含:微粒以及氮氧化物等,这些污染物将会在不同的程度上对人类健康以及植物生长造成严重的影响。
2.1碳氢化合物碳氢化合物是利用不燃以及不完全燃烧的燃料与润滑油、燃料以及润滑的热解而形成的一种产物。
一些碳氢化合物主要来自于曲轴箱窜气以及燃油系统的蒸发。
汽车尾气排放之后,会导致碳氢化合物的含量大大的增加,因此造成大气环境的污染。
排放碳氢化合物当中包含:醛以及多环芳香烃,醛类主要包含的有甲醛以及丙烯醛等,多环芳香烃主要包含苯并芘等。
醛属于刺激性的气体,可能会对人的眼睛、鼻子粘膜,皮肤以及呼吸道等造成非常严重的刺激。
当醛达到一定的高浓度时,会造成呕吐、恶心、咳嗽、头晕以及其他的症状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机动车排放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日趋严重,给城市和区域空气质量带来巨大压力。
为了抑制这些有害气体的产生,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以及我们的健康,本文着重讲述了汽车尾气排放的现状以及控制方法。
【关键字】:汽车尾气排放对策1引言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21世纪的今天,汽车是人类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但汽车尾气却是大气的主要污染源。
本文的目的在于帮助大家认清汽车尾气污染的危害性,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唤起人们加快治理汽车尾气污染的步伐。
环保和节能,是当今和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
汽车尾气是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我国城市大气污染中,汽车尾气排放所占比例已超过70%,因此,加强汽车排放治理刻不容缓。
我国汽车石油消耗量约占全国石油消费的1/3以上,而且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我国汽车污染物排放总量也日趋上升,汽车排放造成的大气污染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身心健康。
因此,在汽车工业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需要寻求新的平衡。
2我国汽车尾气排放现状从1994年到2003年的十年间,我国私人汽车总量增长了近6倍。
1994年汽车保有量940万辆,私人汽车保有量205万辆;2003年民用汽车保有量约2400万辆,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1200万辆。
而今已达5000万辆,而北京私家车数量截止到2006年11月7日,北京市机动车辆已达282万辆,其中197万辆为小轿车,私家车数量为156万辆。
汽车作为现代化交通工具,给予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带来十分方便的同时,可是它的尾气排放物,给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我国某城市对该市的机动车辆尾气污染程度作了如下初步调查:该市目前拥有机动车辆13万辆,并以年增率15%的速度增加。
机动车年排放一氧化碳4.4万吨,相当于该市工业企业一氧化碳排放量的46倍。
市区主要交通道路中心点一氧化碳超标2倍以上的达65%,在车流量高峰之际,有的监测点一氧化碳浓度高达每立方米70mg,超标6倍。
在车流量比较集中的火车站,氮氧化合物测点平均值为每立方米0.059mg,超标准0.18倍。
因此,汽车尾气污染日趋严重,现代城市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
有资料表明,我国各大中型城市汽车尾气排放物造成空气污染占到50%左右,且对在用车检测结果来看,尾气排放不合格的车辆占被检测车的50—60%3.危害3.1 城市气温急速增高二氧化碳二氧化硫这些气体被称为温室气体,一旦进入空气中,一方面可产生温室效应,促进气温升高;另一方面破坏地球的保护层———臭氧层,让阳光直接照射地球表面,加速气温升高。
3.2 危害人体健康氮氧化物、铅化物进入肺部和血液,极大地损害了呼吸系统,造成各种疾病。
3.3地球气候不正常出现酸雨、黑雨等现象。
4汽车尾气造成危害的主要原因4.1汽车保有量增加过快,而且集中在城市。
2008年,中国民用汽车保有量突破6 000万辆 ,达到6 467万辆,比2001 年增长了300% , 近十年以12%的年均速度增长,到202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将超过1. 5亿辆。
而增加的大多数为化油器型机动车,排气量小,油耗大,未达到环保汽车的要求。
4.2汽车排放性能差,汽车保养及淘汰制度不严格。
中国新车单车排放污染物为先进国家的5倍,随着汽车的使用,在短时间后就为先进国家的10倍或几十倍。
加上没有完善和严格的汽车维修制度和旧车淘汰制度,失修和老旧车运营十分普遍,看看现在红红火火的旧车交易市场,就不难看出汽修行业兴隆的原因之所在。
4.3中国的汽车尾气有关政策法规比较落后。
随着汽车尾气污染的日益严重,汽车尾气排放立法势在必行,世界各国早在六、七十年代就对汽车尾气排放建立了相应的法规制度,通过严格的法规推动了汽车排放控制技术的进步,而随着汽车排放控制技术的不断提高,又使更高标准的制订成为可能。
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中国汽车尾气排放法规起步较晚、水平较低。
5我国汽车污染现状汽车已成为城市大气污染中最重要的污染源,而且其贡献率远远超过其他污染源。
与工业污染排放相比较,汽车尾气污染排放的人体吸入比例更高。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长,汽车污染也日趋严重。
早在“九五”期间,对几个重点城市汽车污染的调查就显示,汽车已成为城市大气中最重要的污染源,而且其贡献率远远超过其他污染源。
研究结果还表明,汽车的浓度分担率高于排放分担率。
由于汽车是近地面排放,在街道环境中不易扩散,易造成道路沿线的污染,直接形成较高污染物浓度的大气污染。
而工业污染源排放一般为高空排放,在高空中易于扩散稀释。
与工业污染排放相比较,汽车尾气污染排放的人体吸入比例更高。
有关近几年汽车污染现状的研究结果尚未公布,但从飞速增长的汽车保有量即可断定:情况要比前些年更加严重。
6我国对汽车尾气的管理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中国汽车尾气排放法规开始采取了先易后难分阶段实施的具体方案。
1983年中国颁布了第一批机动车尾气污染控制排放标准,这一批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标志着中国汽车尾气法规从无到有,并逐步走向法制治理汽车尾气污染的道路; 中国在1989年至1993年又相继颁布了《轻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车用汽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二个限值标准和《轻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测量方法》、《车用汽油机排气污染物测量方法》二个工况法测量方法标准,至此,中国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态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体系;北京市《轻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出台和实施,拉开了中国新一轮尾气排放法规制订和实施的序曲。
2005年国家环保总局公布了五项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新标准,新标准包括: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Ⅲ和IV号排放标准、两项重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加速行驶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
其中,轻型汽车Ⅲ排放标准自2007年7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 IV号标准于2010年7月1日起实施。
7汽车尾气治理的对策由于汽车运行严重的分散性和流动性, 因而也给净化处理技术带来一定的限制。
除了开发在机内净化技术外, 还要大力开发机外净化处理技术。
一是控制技术, 主要是提高燃油的燃烧率, 安装防污染处理设备和采取开发新型发动机; 二是行政管理手段, 采取报废更新, 淘汰旧车, 开发新型的汽车( 即无污染物排放的机动车) , 从控制燃料使用标准入手。
7.1汽车燃油的改用7.1.1采用无铅汽油,以代替有铅汽油,可减少汽油尾气毒性物质的排放量。
首先应抓汽车油的改用。
以无铅汽油代替四乙基铅汽油。
这种汽油是用甲荃树丁醚作渗合剂,它不仅不铅,而且汽车尾气排出的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均会减少。
7.1.2掺入添加剂, 改变燃料成分。
汽油中掺入15%以下的甲醇燃料, 或者采用含10%水份的水- 汽油燃料, 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或者消除CO、NOx、HC 和铅尘的污染效果。
7.1.3选用恰当的润滑添加剂- 机械摩擦改进剂。
在机油中添加一定量( 比例为3%- 5%) 石墨、二硫化钼、聚四氟乙烯粉末等固体添加剂, 加入到引擎的机油箱中, 可节约发动机燃油5%左右。
7.1.4采用绿色燃料同样可减少汽车尾气有毒气体排放量。
用“植物柴油”, 按照比例掺入到普通柴油中, 可供柴油汽车之用。
它可大大减少发动机工作时排放的硫化物、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和烟尘。
据美国的俄亥俄州某研究所用豆油与甲醇、烧碱混合,然后去除其中的甘油,从而可获得“大豆些油”。
用“大豆柴油”,以3∶7的比例掺入到普通柴油中,可供柴油汽车之用。
它可大大减少发动机工作时排放的硫化物、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和烟尘。
故誉作绿色染料。
7.1.5采用多种燃料作为汽车燃料来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确保环境保护法规的实施和节能措施:汽车中可广泛使用新的配方汽油、电力、压缩的天然气体、太阳能以及生态燃料的蓄电池等等。
然而在这种汽车上装上电脑,不断在行驶中早先调拨组合,以使汽车发挥最佳性能。
采用计算机控制点火系统,以便对发动机的不同工况作出快速反应,可取得最佳燃料经济性和发动机动力性能,可减少尾气对大气的污染。
7.1.6节约能源, 有利环境, 大力推广车用乙醇汽油。
根据有关专家指出,开发乙醇代替汽油,即节约能源,又可消化陈粮,使汽车排出的有害汽体减少,是一项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的新课题。
发展、开发使用专用乙醇汽油可解决储存粮食的转化问题,又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代替汽油,缓解我国原油供应的紧张状况。
因乙醇是一种小麦、玉米等原料生产的变性燃料乙醇和汽油以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的汽车燃料,已经列入“十五”发展计划,它与纯汽油比较,汽车尾气中一氧化碳量可降低1/3左右,碳氢化合物降低13.4%。
此计划推广使用,将对改善城市大气污染,保障人民健康起到重要作用。
7.2汽车发动机内部的调试7.2.1减少喷油提前角减少喷油提前角, 可降低发动机工作的最高温度( 1500 摄氏度) , 使NOx 的生成量减少。
7.2.2 改善喷嘴质量控制燃烧条件改善喷油器的质量, 控制燃烧条件( 燃比、燃烧温度、燃烧时间) , 可使燃料燃烧完全, 从而可减少CO、HC 和煤烟。
7.3发动机外部尾气净化发动机外部尾气净化措施即汽车尾气由原有毒气体, 变成为无毒气体, 再排放到大气中。
从而可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7.3.1 采用催化剂将CO 氧化成CO2, HC 氧化成CO2 和H2O, NOx 被还原成为N2 等。
7.4发动机内部净化处理措施7.4.1正曲轴箱通气系统的设计把从汽缸窜入曲轴箱的气体( 主要是未燃气体) 再循环进入进气歧管, 使其再次燃烧, 改变了过去将其直接排入大气所造成的污染。
7.4.2排气再循环设计发动机排气口用控制阀与进气歧管相连接,使排出的气体经过再次循环, 以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量。
7.4.3蒸发排放控制系统的设计将化油器浮子室中的汽油蒸发汽引入进气系统, 而将油箱中的蒸发汽引入储存系统, 可大大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7.5加强行政管理,减少和消除汽车尾气对大气环境的污染7.5.1淘汰旧车,采取报废迎新7.5.2严格执行国家质量技术标准,控制燃油标准按国家规定,不合质量的燃油不能使用,市场上不准出售低劣的燃油。
7.5.3实行车辆分流行驶城市人口稠密区域,交通密度高,汽车尾气的排放在某一时间又比较集中,故会引起该地区域在某一时间内,大气污染的程度会急剧增加,造成危害人类的健康。
这时可采取汽车分流行驶。
一方面可解决交通堵塞、乘车难;另外还可使该局部区域大气环境污染程度有所减少,更好地贯彻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执行。
7.5.4开辟地铁,施行电力牵引行驶尤其在大城市人口稠密的地区,开辟地下通道,同时可解决乘车难问题以及减少大气环境污染。
7.5.5今后现代化的城镇建设,还应考虑自身的循环、多功能的结构形式合理设计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完全以步代车,汽车只用在城外,城内的风能、太阳能、循环水等的高效利用也能使人们在很大程度上摆脱污染和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