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对人们消费心理的影响 ——基于大学生群体的调查研究
大学生网络购物行为与消费心理分析

大学生网络购物行为与消费心理分析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购物逐渐成为了一种新兴的消费方式。
特别是在大学生群体中,网络购物已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现象。
这一群体不仅拥有充沛的时间和一定的经济能力,其消费心理和行为特征也展现出丰富的内涵。
本文将深入探讨大学生用户在网络购物过程中的行为特点与消费心理,分析影响他们在网络上消费的各种因素。
一、大学生网络购物的现状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平台如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的发展,大学生的网络购物行为日益普及。
一项调查显示,超过80%的大学生表示他们曾经在网上购买过商品,而其中常规网购的频率更是逐年攀升。
购买品类丰富大学生在网络购物中购买的商品种类繁多,包括日常生活用品、电子产品、书籍、服装等。
其中,服装和电子产品是最受欢迎的品类,其背后是大学生对时尚和科技产品的渴望。
消费金额逐渐上升虽然大部分大学生的经济来源有限,但他们在网络购物上的消费额也在不断上升。
调查发现,很多大学生每月的网购支出超过500元,这一数字相较于几年前有了明显增加。
购物方式多样化除了传统的通过电脑浏览网站外,移动端设备(如手机)的使用频率显著提高,使得购物变得更加便利。
许多学生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网购,如通过微信小程序或微博推广的链接进行购买。
二、影响大学生网络购物行为的因素理解大学生的网络购物行为,不仅有助于商家制定精准营销策略,还能促进校园经济的发展。
以下是几种主要影响因素:社会因素大学生正值孤立与社交需求强烈的时期,他们渴望融入集体。
在这种情况下,同学之间的信息分享和互动对网络购物行为有重要影响。
当同学流行某种产品时,其他同学往往也会受到影响而选择购买。
心理因素消费心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购物决策。
一方面,他们追求个性化和独特性,希望通过购买特定商品来表达自我;另一方面,基于从众心理,他们又倾向于选择流行和热门商品。
便利性需求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学生们往往繁忙于学业与活动。
线上消费与消费心理学研究研究线上购物对消费者心理需求和消费决策的影响

线上消费与消费心理学研究研究线上购物对消费者心理需求和消费决策的影响线上消费与消费心理学研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线上购物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线上购物的便利性和多样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
然而,线上购物也引发了一系列消费心理学方面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线上购物对消费者心理需求和消费决策的影响,以及相关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消费者心理需求的影响1.1 商品信息的透明度影响消费者决策线上购物平台提供了丰富的商品信息,包括价格、品牌、规格、评价等,使消费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商品。
然而,信息的透明度也可能给消费者带来选择困难。
在面对过多的选择时,消费者往往容易产生焦虑和犹豫,难以做出决策。
1.2 社交因素对消费决策的影响线上购物平台提供了丰富的社交功能,包括评论、分享、社区等,使消费者可以与其他消费者进行互动。
消费者倾向于查看他人的评价和建议,以此为基础做出自己的消费决策。
社交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对商品的认知和购买意愿。
二、消费者心理需求的满足2.1 便利性的满足线上购物消除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消费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购物。
无论是快节奏的大都市,还是偏远的乡村,都可以享受到同等的购物便利。
这种便利性的满足使得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更加舒适和愉悦。
2.2 多样性的满足线上购物平台提供了海量的商品选择,消费者可以从数以百万计的商品中寻找自己需要的产品。
无论是品牌、型号、价格,还是特殊需求,都可以在线上购物平台中找到满足自己需求的商品。
这种多样性的满足使得消费者感到他们有更多的选择,从而增加了购买的满足感。
三、线上购物对消费决策的影响3.1 消费决策速度的提高线上购物的特点是快速和便捷,消费者可以在几分钟内完成整个购买过程。
相比实体店购物,线上购物省去了很多寻找商品、排队付款的时间,从而提高了消费决策速度。
这对于那些时间紧迫或者偏好高效购物的消费者而言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大学生网上购物情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网上购物情况调查报告大学生网上购物情况调查报告「篇一」互联网形态下的外部大的市场环境日趋成熟,对传统产业的影响不可忽视。
目前我国的大中城市,电脑和网络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
所以本小组展开了这次有关大学生网上购物的调查。
一、调查目的对于许多消费者来说,网上购物已经慢慢地从一个新鲜的事物逐渐变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以其特殊的优势而逐渐深入人心。
其次,网络正在冲击着人们的传统消费习惯和思维、生活方式。
越来越多的人们逐渐习惯于到网上查找信息,当他产生某种需求到网上查找相关产品和企业信息时就成了潜在的客户,当信息能满足他的需要的时候,他就成了客户。
即使暂时不需要产品,等到他需要的时候,他就会再次到网上查看有关资料,成为顾客。
二、调查方法和调查范围基于上述目的,我们在知己知彼网站上放置了一个调查问卷,利用该网站上的分析,可以直接得到我们的调查数据。
这次的调查,我们主要是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在校大学生受教育程度较高,对网络的使用驾轻就熟,对适合在网上销售的满足精神需要的产品具有更多需求,其预期收入也相对较高,因此他们主宰未来网络消费的可能性较大。
三、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有百分之四十的大学生有过网上购物的经历,并对网上购物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另有约百分之二十的同学对网上购物很看好,近期有可能加入网上购物的行列中,还有百分之四十的同学一直持观望的态度。
一方面,在被问及未来是否会选择网上购物时,有过网上购物经历的被访者选择“会”的比例超过了90%,而没有网上购物经历的也有超过60%打算尝试,明确表示“不会”的比例均低于10%。
有购物经历的人未来购买意愿要强于无购买经历的人,说明尝试过网上购物的网民对网上购物的优点具有更强的认同感,会更习惯网上购物的消费方式。
这表明,网上购物所具有的`市场潜力是巨大的。
另一方面,尽管有很多大学生热衷于网上购物,但还是有很大一部分同学不敢尝试,这主要是网上购物人有很多弊端有待改进。
多数学生网上购物最担心的两大问题即交易信用、安全以及商品质量和售后服务。
网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影响调研及对策分析

网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影响调研及对策分析结合实际调查问卷调查所得的结果,分析网上购物行为以及大学生消费心理,并针对大学生网购时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部分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的对策,对大学生网购行为提出一系列引导方法,便于大学生节俭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网上购物消费心理节俭消费正确引导一、大学生网购消费行为中存在的不良现象经过对文献的查阅及对大学生网购数据的分析,得出大学生网购消费行为的现状以理性消费为主流,但部分同学依然存在不良的网购消费行为。
1.部分大学生网购存在浪费现象因为网购有物美价廉、方便快捷等优点,所以大学生花费在网购上的时间和金钱也会增加。
经过调查,部分大学生将时间和金钱过多的花费在网购上。
长此以往,将影响正常作息。
而对于网购回来的物品,只有少数大学生能够做到物尽其用,其余同学或多或少都有浪费现象。
在这个过程中,也反映出一些大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受虚荣心的驱使,攀比心理严重的不良现象。
2.具有跟风性和暗示性及廉价购买过度性大学生往往会受各种广告、报纸、网络、电视传媒等各种信息的引导,跟风在网上购买东西,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且消费具有趋同心理。
大学生们平时生活在一起,消费观念极易受到同宿舍、同班同学、好朋友的影响。
较容易受到各种心理暗示,并且对网上低价商品有过度购买现象。
3.财商观念较弱,维权意识淡薄通过我们访谈得知,大部分大学生对每月支出和收入没有明确的计划和分配。
不能提前做好本月经济预算,部分同学更是成为“月光族”。
大部分大学生没有理财观念,不能很好的将现有资源转化为经济基础。
入不敷出的现象时有发生。
有部分大学生当网购物品不合适或是实物与介绍不同时,选择了不了了之,自认倒霉。
这是维权意识淡薄的表现,没有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二、影响大学生网购消费行为的原因1.自身原因大学生年龄主要分布在17~24周岁,是刚刚成年标新立异的年纪,也是急于证明自我的年纪,往往易受到周围不良因素的影响。
大学生网络购物调查报告3篇

大学生网络购物调查报告3篇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购物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并受到了大学生群体的青睐。
大学生消费群体的扩大,孕育了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为众多的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在网络购物中存在的感知风险是影响在校大学生参与网络购物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本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网络购物调查报告,仅供参考。
大学生网络购物调查报告篇一:一、背景介绍网络购物是借助网络实现商品或服务从商家/卖家转移到个人用户(消费者)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的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有网络的参与,都称之为网络购物。
它是电子商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007年是中国网络购物市场快速发展的一年,网络购物市场销售额第一次冲破零售业的“500亿天花板”,达到全年594亿元人民币,2.1亿网民中有5500万网络购物人群,每人平均消费超过1000元,占2007年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7%,推动中国网购市场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两个:网民数和网购人数的急剧增长,以及上网购物已经成为主流消费人群的消费习惯,并成为主流消费方式之一。
2008年仍是中国网络购物爆发式增长的一年,网购成为网络经济中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
突发性事件基本不影响网购的增长,包括上半年雪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特别是下半年逐渐蔓延的金融危机,对网购市场的负面影响较小,金融危机反而成为网络购物发展的新契机。
网络购物已经成为传统零售市场强有力的补充,网上购物已成为年轻一代主流的购物方式。
2008年中国网络购物交易额规模突破千亿大关,达1281.8亿,相比2007年增长128.5%。
中国庞大的网民基数为中国的在线购物市场描绘了美好的前景,随着在线支付、诚信服务、第三方支付、物流推荐、购物搜索等与网络购物相关的互联网业务的推出及成熟,中国网民对网络购物已经不再恐惧,而是在网络购物方便性的吸引下逐步将在线购物作为自己的主要购物渠道。
未来几年中国网购市场将持续保持快速的增长趋势,2011年中国网络购物交易规模有望达到5690亿元。
大学生网购调研报告三篇

大学生网购调研报告三篇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大学生网购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网购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网购已经成为他们购物的主要方式之一。
为了更深入了解大学生网购的习惯和需求,我们进行了一次关于大学生网购的调研报告。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在校园内发放问卷和线上问卷的形式,共收集了500份有效问卷。
问卷主要涉及到大学生的网购频率、购买偏好、网购平台选择、网购习惯等方面的内容。
三、调研结果1. 网购频率调研结果显示,大学生网购的频率很高,有超过80%的大学生表示自己至少会进行一次以上的网购消费,而其中超过30%的大学生表示自己每周都会进行网购消费。
这说明大学生对网购的依赖程度较高。
2. 购买偏好在购买偏好方面,调研结果显示,大学生的网购消费主要集中在服装、化妆品、数码产品、文具用品等方面。
服装和数码产品是大学生网购的热门商品,占比最高。
3. 网购平台选择对于网购平台的选择,绝大部分大学生选择的是淘宝、京东、天猫等知名电商平台。
这些平台以丰富的商品种类、便捷的支付方式、完善的售后服务吸引了大量大学生用户。
4. 网购习惯在网购习惯方面,超过70%的大学生表示自己更愿意在促销活动期间进行网购消费,而且有超过50%的大学生会在手机端进行网购消费。
近60%的大学生表示会在朋友的推荐下选择购买某些商品。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大学生的网购频率高,网购已成为了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消费习惯;2. 大学生的购买偏好主要集中在服装、数码产品等方面,这也是电商平台需要重点关注的消费热点;3. 大学生更青睐于在淘宝、京东等知名平台进行网购,这对电商平台的品牌建设和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 大学生在网购习惯上更趋向于追求优惠和便捷,这也是电商平台需要在营销和服务上进行更多创新和改进的方向。
网络购物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网络购物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摘要】网络购物已成为大学生消费的主要方式之一,对其消费心理和行为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首先介绍了网络购物在大学生消费中的背景和现状,分析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接着探讨了网络购物对大学生消费心理的影响,以及其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分析了大学生网络购物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大学生对网络购物的态度和偏好。
探讨了网络购物对大学生消费观念和价值观的影响。
结论部分总结了网络购物在大学生消费中的地位,综合分析了其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建议。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网络购物对大学生消费的影响,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网络购物, 大学生, 消费心理, 消费行为, 优势, 劣势, 态度, 偏好, 消费观念, 价值观, 综合影响, 研究方向, 引言, 正文, 结论.1. 引言1.1 背景介绍探究网络购物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对于理解现代大学生消费特点,促进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完。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探讨网络购物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分析其在大学生消费中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深入了解大学生在进行网络购物时所呈现出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模式,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消费习惯、消费偏好以及消费态度。
也可以揭示网络购物对大学生消费观念、消费价值观的塑造与影响机制,为有效引导大学生健康消费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对网络购物在大学生中的影响进行研究,可以为未来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方向,促进学术界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更深入了解。
整体来说,本研究旨在揭示网络购物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机制,为相关学科领域提供有益的研究参考和借鉴。
1.3 意义和价值研究网络购物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有助于深入了解消费者的购物行为和决策过程。
通过分析大学生在网络购物过程中表现出的消费心理特点,可以为企业提供更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提高销售额。
大学生网络购物行为与消费心理分析

大学生网络购物行为与消费心理分析导言如今,互联网的普及使得网络购物成为了大学生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庞大的商品市场中,大学生们通过网络购物来满足各种需求和消费欲望。
然而,网络购物行为背后隐藏着复杂的消费心理因素,这些因素与大学生群体的特点有密切关系。
本文将重点分析大学生网络购物行为及相关的消费心理,希望能更好地了解和把握大学生的消费决策模式。
网络购物对大学生的意义方便快捷相比于传统实体店铺,网络购物具有无时无刻不开门、无地域限制、操作简便等明显优势。
这对于大学生来说,尤其重要。
由于课业繁重和时间限制,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难抽出大量时间去逛商场。
而网络购物可以满足其快速获取商品、避免排队等繁琐程序的需求。
丰富选择网络购物具有丰富多样的商品资源,在商品种类和款式上远远超过了传统实体店。
这对于爱好特殊、追求个性化的大学生来说尤其具有吸引力。
网络购物可以提供更多选择机会,从而满足不同需求和个性化的追求。
价格优势网上购物通常比传统实体店铺价格更为合理和优惠,这对于经济实力相对较弱的大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大部分时候,大学生拥有有限的经济收入,在进入社会之前财务压力较大。
网络购物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以更低廉价格获取商品所需要的平台。
大学生网络购物行为分析购买频率与时间选择根据调查显示,大学生在进行网络购买时,一般会集中在周末和晚上空闲时间。
这是因为平时他们需要忙于课业、考试或者社团活动等事务,只有在这些时间段才有更多的空闲时间进行购物。
此外,在受到限制条件和影响目标方面,年级、性别、个人偏好等都会对大学生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购买频率和时间选择产生影响。
购物决策因素产品特性和质量大学生在进行网络购物时尤其注重产品特性和质量。
他们通常通过浏览商品详情、用户评价等方式来获取相关信息,从而判断出该商品是否符合自己心中的期望。
价格因素虽然大学生作为一个消费群体经济实力相对较弱,但价格依然是他们在网上购物过程中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购对人们消费心理的影响——基于大学生群体的调查研究冰冰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网络的进步,网络购物已经盛行开来,大学生由于具备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和校园特定环境的特点,而使其有着不同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
本文从网络消费行为的基本理论入手,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首先了解了大学生网购的现状和特征,然后按照消费心理学基本理论,进一步从三个层面探讨了网购对人们消费心理的影响,并作出总结。
关键字:网购;大学生;消费行为;消费心理一、引言(一)研究背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正在逐步提高,消费者的消费方式和消费观念也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比较中国的网民年龄分布,网购用户相对较为年轻,30 岁及以下的网民约占 59%,而各网购网站的用户中 30 岁以下的用户占比超过近 60%-70%。
根据艾瑞咨询调研数据显示,在这组数据构成中,18岁至24岁的网购用户所占比例最高,说明大学生群体将成为未来网购最具潜力的消费主体,在极大程度上促进了网络购物产业的繁荣与发展。
作为最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群体,大学生的消费主张具有“高消费”“炫耀新潮消费”“超前消费”的倾向,网络购物的过程正好彰显了他们的这些倾向。
他们在利用网络筛选信息、选购商品和服务、参与网络体验、评价和推广的同时,逐渐形成了本群体的消费心理特点。
由于网购行为具有不同的附加属性,长期而频繁的网购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群体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
(二)研究目的网购作为一种不同于实体店购物的消费行为,具有便捷、舒适、可选择性强等特点,长期频繁的网购行为会使人们的消费心理具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甚至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
大学生群体是未来社会的主力军,他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意识对未来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了解大学生群体的网购行为、分析他们网购时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研究网购行为对他们消费心理的影响,并给出适当可行的建议,引导大学生群体形成积极健康的消费心态。
(三)研究方法1.文献参考法现有的研究都离不开前人的研究基础,在使用或改进相关的理论或方法时,首先应该清楚的了解他们的研究现状、透彻的把握这些方法的实质内涵及相关的逻辑关系,以使其更好的匹配相关的研究领域。
本研究在发放问卷之前首先系统地搜集了有关于网购行为和消费心理的各类文献,形成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本研究中一些理论基础如行为特征分类和消费心理的三个层面等都借鉴了前人的研究。
2.深度访谈法为深入了解大学生群体网购行为和网购行为的影响因素以及频繁的网购行为发生后对整个消费心理的影响,本研究随机均匀地抽取了十六名学生进行深度访谈,其中男生8人,女神8人,大一至大四分别四人。
访谈形式为小组座谈,由笔者主持并记录。
3.问卷调查法调查问卷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信息,用于作为本次调查的调节变量;第二部分为网购基本情况、行为特征和影响因素的信息;第三部分以消费心理的三个层面为理论基础,设计了关于网购行为对消费心理影响情况的李克特量表。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86份,回收率为93.3%,其中男性占46%,女性54%,男女分布比较均匀。
经过分析,问卷信度和效度较好,具有统计意义。
二、大学生网购行为相关内容分析(一)大学生网购的基本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群体网购参与度较高,只有极少数大学生从来没有网购行为,见表1。
进行网购的人群通常都是较高层次的人群,高校大学生是对网络事物较为敏感的群体,已经成为了网上购物中的生力军,并且具有巨大的潜力。
同时,随着网购的普及和网购用户的人数、规模的不断增加,网络商品也越发趋于生活化,相比之下服装类的生活用品网购的群体扩大更加明显。
表1 网购频率大学生网购过程中在网站地址的选择上出现了“一家独大,百家争鸣”的局面。
其中的“一家独大”自然指的是淘宝网,其次就是当当网、京东商城、凡客等商品网站,见表2。
表2 网购渠道情况从性别差异上来看,由于男女间消费偏好、消费习惯、社会期望、消费方式等方面的不同使二者在消费行为上也会存在不同。
据调查统计,女性在网购总人数和消费金额两大方面都远远超过男性,说明女性更加倾向于网购。
在商品的选择上,除商品本身的因素外,商家信誉、快递速度、好评率等因素都会影响学生对商品的选择。
在网购退货的方面来看,大多数人都有退货的经历,此外,相对于女性网购者而言,男生的购物行为更为理智,发生退货的情况相对较少。
(二)大学生网购的行为特征分析网购消费行为因其消费行为的特殊性,使其拥有不同的网购消费行为特征。
首先,网络自身具备的开放性特点使得消费者在和商家进行网上交易时会有一定程度的风险;其次,网络购物需注册才可进行,可能会导致信息泄露;第三,网购尽可以通过图片等视觉形式来感知质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购买行为。
网购本身的特征与大学生群体的特征相互碰撞,使得大学生购物行为具有更明显的特征。
第一,消费多元化。
消费多元化主要是针对传统消费方式而言的,当代大学生由于追求时尚新奇事物、易于接受新事物、独立发展等特点使其消费方式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
第二,消费结构多样化。
这点是由大学生不同需求强度和需求类型引起的,同时还受到多样性因素的影响,大学生消费结构多样化的表现主要是其在购买种类上的增多,学习、生活、娱乐这些大方面的消费比例都在逐年增加。
第三,受价格影响较大。
大学生在网上购物的过程中,最容易受到价格因素的影响,在面对价格时出现了矛盾的心理。
一方面,大学生有限的经济能力使得其更加钟爱物美价廉的商品,在对两种商品进行比较选择时,更乐意挑选价格相对较低的商品。
另一方面,大学生对网购的真实性、可靠性以及网络环境存在的安全问题表示担心,此时就会担心商品价格太低会不会对商品质量带来影响,见表3。
表3 选择网购的原因第四,消费的跟风性和暗示性。
大学生在购买商品的时候容易受到广告、电视传媒等信息的影响,从而就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跟风行为,此时的消费行为比较不理性。
此外,大学生由于生活环境的特殊性,平时生活、学习较为集中导致其容易受到诸如同学、室友、同乡等身边朋友消费偏好的影响,使得消费具有一定的趋同性。
三、网购行为对消费心理的影响探讨(一)属性层面受访者对网购属性方面的认识主要集中在节约、便宜、方便、快捷、选择五个方面。
其中便宜、方便、快捷和选择属于属于网购的具体属性,节约属于抽象属性,即因为网购具有前面四个具体属性,因此消费者也得到了网购节约的属性在现实的网购过程中,网购产品的价格相对传统渠道的价格更加便宜;消费者只要拥有一台电脑甚至手机或其他终端设备就能够达到购物的目的,非常方便;现代社会的物流也非常发达,除了传统的邮政以外,还有其他许多的民营性质的物流公司,他们相比邮政往往速度更快、价格更低、服务更好。
同时很多电商网购企业也在自建物流渠道,如京东商城、凡客诚品等;网购还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产品种类选择,如在淘宝网上输入一项产品,往往能搜索出几十页甚至上百页的产品罗列。
同时,消费者还能通过网购购买到自己在现实中难以购买的产品。
正是因为网购有便宜、方便、快捷、选择这四个特点,网购在消费者心目中也有了节约这一抽象属性。
这一属性使得人们在选择购买渠道时更多会考虑网上购买,同时如果实体店存在价格较贵或不方便等情况,消费者就会产生抱怨。
网购行为的高速普及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对实体店的价格和便利性要求更高。
(二)结果层面结果层即消费者通过网购获得的利益,包括心理性的和社会性的。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数据表4 结果层面构念分类从上表的分类可以看出,在社会性结果方面,消费者通过网购满足了自己的功能性需求,网购行为满足了基本需求的同时提供了更多的价值、学习、时尚、效率、休闲等附加价值。
在社会心理结果方面,消费者希望网购给自己带来心理上的满足感、希望、赞美和提高,同时许多消费者也非常享受网购这一过程。
由于更加追求光鲜亮丽和社会认可,大学生群体在这一点上体现得尤其突出,网购行为使得消费心理从只需要满足核心需求的基础上过渡到不仅要满足功能性需求,还要满足诸如获得赞美、自身提高等心理性需求,享受购物过程等。
(三)价值层面价值层面是根据马斯洛需求而得到的,分为工具价值和终极价值两种,用来表示消费某一产品或服务所期望的最高等级,价值层面构念分类如表5。
表5 价值层面构念分类在工具价值方面,消费者最希望得到的就是高品质生活和成功的形象,在终极价值层面,消费者追求成就感和刺激的生活,网购行为使得大学生群体在进行购买行为的时候更多会考虑产品或服务带来的附加价值,这种追求的根本原因是对内在核心、舒适生活和自由的向往,网购行为使得消费心理从原本低端的产品或服务的需要转变至对本心的追求。
四、结论网购逐渐成为当今大学生主要的消费方式,95%以上的大学生都有网上购物的行为,网购对大学生的生活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大学生选择网购的最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其次是便捷和种类多,最喜欢的购物网站是淘宝网,女生网购此处和消费金额都高于男性,最多为频繁的小额购物。
大学生网购具有明显的行为特征,主要有消费多元化、消费结构多样化、受价格影响较大、跟风严重。
长期而频繁的网购对大学生群体的消费心理有很大的改变,在结构层面,网购使得消费心理更倾向于便利;在结果层面,网购使得消费心理不仅满足于产品或服务的核心属性,而是追求诸如满足感和赞美等附加属性;在价值层面,网购行为使得消费心理更倾向于追求内在的快乐和自由,由低端的需要转变为对本心的追求。
网购行为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潮流,以后会越来越盛行,大学生群体是其中的生力军,大学生应了解自己的购物习惯和购物心理,形成理性的消费观念,社会和学校都要引导大学生形成科学而健康的消费心理。
参考文献[1]张高峻. 基于大学生网购行为的营销策略研究[D].郑州大学,2013.[2]李馈云. C2C电子商务消费倾向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3]王丽荣. 心理距离对网购决策的影响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4]王鹏飞. 网络经济对我国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4.[5]孟泽云. 基于女性网购群体消费心理的营销策略探析[J]. 电子商务,2012,06:46-47.[6]郭姗. 消费者个性对主观规范及网络购买意愿影响的实证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4.[7]曾欣虹. 大学生网络强迫性购物与大五人格、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8]任婕. 基于网购消费者情感因素的风险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12.[9]李纯. 调节聚焦与解释水平对消费者网购意愿影响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10]孙良,赵梓妤,涂艺雯,李海毅,王昌飞. 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环境对大学生网购行为的影响研究[J]. 电子商务,2014,06:93-94.[11]王艳楠. 衡水学院大学生网购心理调查报告[J]. 商,2014,06:265.[12]暴文婷. 传播心理视角下的女性网络购物现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13]张敏,韦明. 网购环境下顾客价值的构成与提升研究[J]. 当代经济,2013,04:124-126.[14]刘丽. 大学生网络购物成瘾行为与心理的疏导教育[J]. 文学教育(上),2013,04:134-135.[15]廖丽达. B2C模式下的网购消费动机及企业营销策略分析[J]. 商业时代,2013,10: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