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寓言四则试题
30《寓言四则》

《淮南子》
父子 相保
将胡 马归
转化
祸
吊之
马亡而 入胡
子骑马 折其髀
•
• 学 海 无 涯 苦 作 舟
谢谢大家!
授课人:朱**(将军中学)
书 山 有 路 勤 为 径
二、译一译(1分/词,2分/句)
5、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多 喜欢 大腿 6、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7、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 引弦而战。 入侵 壮年男子 8、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拉开弓箭
十分之九,意思是绝大部分 9、此 独 以 跛 之 故,父 子 相 保。 这个人 因为 保全
3、此 何 遽 不 为 福 乎(1)
/
/
/
二、译一译(1分/词,2分/句)
1、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 亡而入胡。 靠近边塞 擅长术数的人 缘故 逃跑 2、人皆 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都 安慰 怎么就,表反问 指好事 3、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经过 带领
4、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 祝贺 指坏事
试一试,解红色词(1分/词)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2、下车引之
3、不亦说乎
4、子曰
一、读一读(1分/小题)
1、近塞上之人 ( 此何遽不能为祸乎 (
Sà i ) ) jù
2、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 jiāng ) hà o 其子好骑 ( ) 3、堕而折其髀
4、引弦而战 此独以跛之故
(
)( )bì duò xiá n ( ) ( ) bǒ
《淮南子· 人间训》
授课人:朱**(将军中学)
学习目标
1、读一读(注意读音和停顿) 2、译一译(注意重点词语,全文通顺) 3、悟一悟(寓意) 4、背一背 小组竞赛啦,哪个小组厉害呢?
古代中国寓言故事的考题及答案

古代中国寓言故事的考题及答案
1. 《孔融让梨》
考题:
根据《孔融让梨》这个寓言故事,回答以下问题:
1. 寓言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是谁?
2. 为什么孔融要让梨给曹操吃?
3. 这个故事想要表达什么寓意?
答案:
1. 《孔融让梨》这个寓言故事的主要人物是孔融和曹操。
2. 孔融要让梨给曹操吃是因为他希望通过这种谦让的态度来展示自己的品德和修养。
3. 这个故事想要表达的寓意是,以谦让和礼貌的态度来处理人际关系,可以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2. 《韩信点兵》
考题:
根据《韩信点兵》这个寓言故事,回答以下问题:
1. 寓言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是谁?
2. 韩信是如何点兵的?
3. 这个故事想要表达什么寓意?
答案:
1. 《韩信点兵》这个寓言故事的主要人物是韩信和刘邦。
2. 韩信通过让士兵自愿报名的方式进行点兵,而不是按照传统的方式强制征兵。
3. 这个故事想要表达的寓意是,以民主的方式来组织和管理军队,可以激发士兵的积极性和战斗力。
3. 《亡羊补牢》
考题:
根据《亡羊补牢》这个寓言故事,回答以下问题:
1. 寓言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是谁?
2. 为什么农夫要修补围墙?
3. 这个故事想要表达什么寓意?
答案:
1. 《亡羊补牢》这个寓言故事的主要人物是农夫和羊。
2. 农夫要修补围墙是因为羊逃出去了,他意识到围墙破损的问题,于是及时修补围墙,防止其他羊也逃跑。
3. 这个故事想要表达的寓意是,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来解决,可以避免更大的损失和后悔。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评估试题与答案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评估试题与答案
试题一:《乌鸦喝水》
问题:
故事《乌鸦喝水》中,乌鸦是通过什么方法解决了渴的问题?
答案:
乌鸦通过将石子投入杯中,使杯中的水位上升,从而能够喝到水。
试题二:《狼来了》
问题:
故事《狼来了》中,为什么村民们最终不再相信狼的存在?
答案:
村民们不再相信狼的存在,是因为狼曾多次虚假地发出警报,导致村民们对其警报失去了信任。
试题三:《渔夫与小鱼》
问题:
故事《渔夫与小鱼》中,渔夫最后是否放走了小鱼?
答案:
渔夫最后没有放走小鱼,他贪心地想要得到更多的利益而不肯放过小鱼。
试题四:《狐狸与葡萄》
问题:
故事《狐狸与葡萄》中,狐狸为什么说葡萄是酸的?
答案:
狐狸说葡萄是酸的,是因为它无法得到葡萄,为了自我安慰而否定葡萄的价值。
试题五:《青蛙与牛蛙》
问题:
故事《青蛙与牛蛙》中,青蛙为什么想要膨胀成牛蛙?
答案:
青蛙想要膨胀成牛蛙,是因为它嫉妒牛蛙的体型和声音,渴望变得更强大和引人注目。
试题六:《乌鸦和狐狸》
问题:
故事《乌鸦和狐狸》中,狐狸最终获得了乌鸦的什么东西?
答案:
狐狸最终获得了乌鸦嘴中的奶酪。
试题七:《小毛驴过河》
问题:
故事《小毛驴过河》中,小毛驴是如何过河的?
答案:
小毛驴通过背起猴子和老虎两个损友,一起过河。
试题八:《乌鸦喝水》
问题:
故事《乌鸦喝水》中,乌鸦在喝水之前是否试过其他方法?
答案:
乌鸦在喝水之前试过其他方法,但都没有成功。
中国古代寓言测试题

中国古代寓言测试题
中国古代寓言是一种富有哲理和教育意义的文学形式,通过短小的故事来传达
道德准则和人生智慧。
这些寓言常常以动物为主角,通过它们的行为和遭遇来反映人类社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下面将介绍一些中国古代寓言,并进行测试题。
1. 《狐假虎威》:这个寓言讲述了一只狐狸借用虎的威势吓唬其他动物,最终
被识破的故事。
这个寓言告诉人们不要欺骗他人以获取权力和地位,要真诚待人。
2. 《孟母三迁》:这个寓言讲述了孟子的母亲为了让孟子接受良好教育,不惜
搬家三次的故事。
这个寓言告诉人们要注重教育,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学识。
3. 《鹬蚌相争》:这个寓言讲述了鹬和蚌为了争夺海滩上的食物而互相攻击,
最终被渔夫捕获的故事。
这个寓言告诉人们不要因小失大,要懂得妥协和和平相处。
测试题:
1. 请简要描述《狐假虎威》这个寓言的故事内容,并谈谈你从中学到的道理。
2. 《孟母三迁》这个寓言中的母亲为了孩子接受良好教育而搬家三次,你觉得
这种行为有何教育意义?
3. 《鹬蚌相争》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你如何理解这个寓言的寓意?
中国古代寓言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和人生智慧,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些寓言,
可以更好地指导我们的言行举止,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品德观。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和学习中国古代寓言的意义和教育价值。
中国古老寓言故事的测试题目及答案

中国古老寓言故事的测试题目及答案
一、填空题
1. 《孔雀东南飞》是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中的一则,讲述了孔雀的什么行为?
答案:自己美丽的羽毛。
2. 寓言故事《狐假虎威》中,狐狸最初是因为什么原因才敢威胁其他动物的?
答案:虎皮。
3. 《三个和尚》是一则古代寓言故事,故事中这三位和尚分别来自哪三个国家?
答案:中国、印度、日本。
4. 《井底之蛙》是一则中国寓言故事,描述了蛙儿对什么事物的狭隘认识?
答案:世界。
5. 寓言故事《画蛇添足》中,主人公为了弥补自己的错误,做了什么事情?
答案:在画上给蛇增加了脚。
二、选择题
1. 下列哪个不是中国寓言故事《白蛇传》的主要角色?
- A. 白蛇
- B. 许仙
- C. 姜子牙
- D. 青蛇
答案:C. 姜子牙
2. 以下哪个寓言故事是关于勤劳和懒惰的对比?
- A. 《狼来了》
- B. 《卖油翁》
- C. 《鹿和羊》
- D. 《乌鸦和狐狸》
答案:B. 《卖油翁》
3. 寓言故事《小猫钓鱼》中,小猫最终成功地钓到了什么?- A. 鱼
- B. 鸟
- C. 老鼠
- D. 虫子
答案:C. 老鼠
4. 以下哪则寓言故事中讲述了助人为乐的主题?
- A. 《画蛇添足》
- B. 《井底之蛙》
- C. 《三个和尚》
- D. 《狐假虎威》
答案:C. 《三个和尚》
5. 《孔雀东南飞》是一则关于什么品质的寓言故事?
- A. 谦虚
- B. 诚实
- C. 美丽
- D. 勇敢
答案:A. 谦虚。
第22课《寓言四则》练习题(word版有答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寓言四则》练习题年级班姓名:一、集腋成裘:1.下列语句中加横线的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 gài jí),常一人居外。
B. 杞( qí )国有人忧天地崩坠( bēng zhuì ),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C.晓之者曰:“日月星宿( xiù ),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 zhōng )伤。
”D. 若躇( chú)步跐蹈( chǐ dǎo),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2.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起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沾住了。
B.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会对他更尊重些,C.其人释然大喜,硝之者亦舍然大喜。
D.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
若躇步呲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家无井而出溉汲..(打水、浇田) B. 闻.之于宋君(听说)C. 若.屈伸呼吸(如果)D. 身亡.所寄,废寝食者(死亡)4. 下列词语不都属于形容词的一组是()A. 诚实善良美丽顽强 B.飞快兴奋幸福笔直C. 高红缓慢伟大D. 愿意悲伤优秀卑鄙5、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李明见别人在下棋、不免贝增心喜、蠢蠢欲动。
B.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C.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殚精竭虑。
D.这里有良好的水土条件,又有一个团结向上的领导班子,因而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6.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的这句诗词激励着我们青少年学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发奋有为。
B. 中国政府再次发出:"钓鱼岛自古以来是我国神圣的领土,不容任何人侵犯"的警告。
寓言故事全套试题及答案

寓言故事全套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在《守株待兔》的故事中,农夫最终是否得到了兔子?A. 是B. 否C. 不确定答案:B2. 《狐假虎威》中,狐狸是如何欺骗老虎的?A. 狐狸告诉老虎它比老虎更强大B. 狐狸假装自己是老虎的朋友C. 狐狸假装自己身后有更强大的动物答案:C3. 《拔苗助长》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A. 做事要有耐心B. 做事要努力C. 做事要快答案:A二、填空题4. 在《愚公移山》的故事中,愚公决心要移走的是______山。
答案:太行、王屋5. 《刻舟求剑》的故事中,楚人因为______而失去了剑。
答案:在船上刻记号6. 《画蛇添足》的故事中,画蛇的人因为______而失去了酒。
答案:给蛇画了脚三、简答题7. 请简述《井底之蛙》的故事内容。
答案:井底之蛙的故事讲述了一只住在井底的青蛙,它认为井口就是整个世界,直到一只海龟告诉它外面有更大的世界,青蛙才意识到自己的无知。
8. 《掩耳盗铃》的故事寓意是什么?答案:掩耳盗铃的故事寓意是自欺欺人,以为别人不知道,其实别人都看得清清楚楚。
9. 请描述《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并说明其寓意。
答案:《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讲述了东郭先生救了一只被猎人追赶的狼,狼得救后却想要吃掉东郭先生。
故事寓意是不要对坏人仁慈,否则可能会给自己带来危险。
四、论述题10. 请结合《揠苗助长》的故事,谈谈你对“欲速则不达”的理解。
答案:《揠苗助长》的故事告诉我们,过分追求速度和结果,反而会破坏事物的自然发展规律,导致最终的失败。
“欲速则不达”意味着在追求目标时,应该遵循事物的自然规律,耐心地等待,而不是急功近利,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11. 请分析《守株待兔》的故事,并说明它对现代人的启示。
答案:《守株待兔》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能依赖偶然的运气来获得成功,而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争取。
对现代人来说,这个故事启示我们不应该期待不劳而获,而应该通过勤奋和智慧去创造自己的价值。
《中国古代寓言》习题和答案

《中国古代寓言》习题和答案中国古代寓言题和答案
寓言一:《老鼠娶亲》
1. 描写老鼠娶亲的诗句有哪些?
答:诗句有:老鼠结婚成双;新房无人探;人来惊恐走;呜呜洞口弹。
2. 故事中,老鼠夫妻选了哪一个季节结婚?为什么?
答:老鼠夫妻选了秋天结婚,因为秋天天气干燥,洞穴里没有水,容易解决洞穴淹水的问题。
寓言二:《争风吃醋》
1. 寓言中描述了哪些动物的争风吃醋?
答:描述了燕子和乌鸦的争风吃醋。
2. 谁最终得到了那把扇子?
答:最终扇子落到了别的人手中,因为燕子和乌鸦争执不下,扇子被别人夺走了。
寓言三:《一毛不拔》
1. 描述了哪些人物角色?
答:描述了祖父,孙子和孙子的朋友小钱。
2. 为什么孙子和小钱感到无聊?
答:孙子和小钱感到无聊,因为他们什么也不干,整天赖在家里,甚至连一毛钱的零花钱都没有。
寓言四:《千里送鹅毛》
1. 描述了谁从哪里来到哪里?
答:描述了一个人从千里之外的地方来到大陆的一个地方。
2. 他手中拿着什么东西?
答:他手中拿着一根鹅毛。
以上是《中国古代寓言》的习题和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文言四则试题
买椟还珠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俶,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一、解释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①为木兰之.柜。
②辑.以羽翠。
③未可谓善鬻.珠也。
④缀.以珠玉。
二、翻译句子。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俶,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
三、本文选自,作者是,该书是学派的代表作。
四、说说本文所包含的寓意:
五、“买椟还珠”的意思是:作者的原意是:
这是从:的角度来说的;我们还可以从的角度将寓意理解为。
六、
参考答案:
一、①为木兰之柜。
为:做
②辑以羽翠。
辑:同“缉”,连缀。
③未可谓善鬻珠也。
鬻:卖
④缀以珠玉。
缀:连接,装饰
二、略三、略
四、不要本末倒置,要分清主次。
五、、不要本末倒置,要分清主次;讽刺那些本末倒置、主次不分的人。
(人物);(故事情节);(不要喧宾夺主)
画蛇添足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
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
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一、常识。
1 本文选自西汉时期刘向编的《战国策》。
2 有一成语出自本文画蛇添足,它的近义词是多此一举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祭祀)(赏给)
2 舍人相谓
..曰:数.饮之.不足(互相说)(几)(酒)
3 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拿起)(将要)(就)(拿着)
4蛇固.无足,子安能
../为之足(本来;原本)(怎么能)
5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给)(失掉)
三翻译句子
1请画地为蛇,先成者引酒。
要求大家在地上画蛇,先画完的人喝酒。
2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
一个人的蛇先画成,拿起酒壶准备喝酒
3 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画上脚呢?
4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给蛇画脚的人,最后失掉了这壶酒。
三启示:不要多此一举,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可而止。
滥竽充数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悦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闵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韩非子》
二、词语解释:
1、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命令)(一定;总是;必须)
2、南郭处士请为
..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请求)(给)(同“悦”高兴)(用)3、湣王立.,好.一一听之(继承王位)(喜欢)
三、翻译句子:
1、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齐宣王命令别人吹竽,必须要三百个人的合奏。
2、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
齐宣王十分高兴,用几百个人的口粮来供养他一个人。
四、理解:
1、本文从南郭处士角度给我们的启示是:不能以次充好、弄虚作假,要努力使自己具备真才实学。
2、出自本文的成语是:滥竽充数,在今天比喻没有真才实学而混在行家里充数、以次充好、弄虚作假的人。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suì)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nìng)信度,无自信也。
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战国时期韩非编撰的《韩非子》。
二、词语解释:
1、郑人有欲.买履.者(想要)(鞋子)
2、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量)(放在)(同“座”,座位)
3、至之
..市而忘操.之(到)(到,往)(带;携带)
4、吾忘持度
..(带;携带)(尺码)
5、及反
..(等到)(同“返”,返回)
三、翻译句子:
1、至之市而忘操之
到了集市而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
2、何不试之以足
为什么不用脚去试一试鞋子呢?
3、宁信度,无自信也
我宁愿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四、本文给我们的启示是:不要死守教条,要灵活变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