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生产蛋鸡生产

合集下载

蛋鸡生产产蛋期2课件(共56张PPT)《家禽生产技术》

蛋鸡生产产蛋期2课件(共56张PPT)《家禽生产技术》
• 采用优质全价配合饲料 要按照饲养标准配 合日粮,既满足营养需要,又不致造成过 多的浪费。要特别注意各营养之间的合理 配比。
21
• 按需给料 鸡的不同生长阶段和不同产蛋水 平对各种营养成分的需要量是不同的,要 按照鸡本身的营养需要量投料。
• 饲料的添加 我国大多数养鸡场使用料槽, 人工加料,在添加饲料时,要注意添加量 不能高于料槽深度的1/3。正确掌握投料方 法,不能将饲料抛撒在料槽外边。
蛋鸡生产
产蛋期饲养管理
1
(2)产蛋高峰期的管理 优良的蛋鸡品种, 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产蛋率80% 以上可达1年之久,产蛋率90%以上也 可达6个月。产蛋高峰是蛋鸡的黄金生产 期,这一时期管理的重点是在营养满足 的条件下加强管理,使鸡群充分发挥其 遗传潜力,以达到理想的生产水平。
2
(3)产蛋后期的管理 产蛋鸡经过较长的 产蛋高峰期后,随着日龄的增长,产蛋 机能减退,产蛋率降到80%以下,蛋重 变大,鸡对钙的吸收能力下降,蛋壳变 薄,颜色变浅,发白,破损率明显上升, 脱肛和腹膜炎的鸡增多。因此,在产蛋 后期的死淘率明显上升,在管理上应采 取相应措施。
3
• 调整饲料的营养水平 原日粮的能量水平不 变或适当提高,粗蛋白质水平降低1%~ 2%,钙由原来的3.5%提高到4%,有效磷 水平下降到0.35%, B族维生素水平提高 10%~20%,维生素E提高一倍。
4
பைடு நூலகம்
• 加强管理 及时挑出低产鸡、停产鸡和 病鸡。最好能在55~60周龄对鸡群逐只 挑选,挑出过肥、过瘦及其他有缺陷的 鸡。挑出后全部淘汰,以保证鸡群的产 蛋水平。
大小适中、清秀、头顶宽 稍粗短,略弯曲
大、细致、红润、温暖 宽而深,向前突出,胸骨长而直
背长而平,腰宽,腹部容积大 尾羽开展,不下垂

中国蛋鸡养殖发展史

中国蛋鸡养殖发展史

中国蛋鸡养殖发展史中国蛋鸡养殖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经济发展,蛋鸡养殖也发生了许多变化。

以下是中国蛋鸡养殖发展的主要阶段:传统农耕时期:* 在传统农耕社会,家庭农场主要以自给自足为主,蛋鸡养殖规模相对较小,主要是为了满足家庭的需求。

农业合作社时期:* 20世纪50-60年代,中国农业进行了合作社化改革。

在这一时期,农民开始通过农业合作社等形式集体化经营,蛋鸡养殖规模逐渐扩大。

家禽工厂兴起:* 1980年代,中国农业逐渐向市场导向,家禽工厂兴起。

养殖场规模扩大,生产效益提高,蛋鸡品种也逐渐优化。

市场经济时期:* 199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养殖业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

国内外技术和管理经验逐渐引进,蛋鸡养殖逐渐规模化、集约化。

科技进步和种禽改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中国在蛋鸡养殖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科研和技术创新。

蛋鸡品种得到改良,养殖环境得到优化,生产效益大幅提高。

健康养殖和安全生产:* 近年来,社会对食品安全和养殖环境的关注逐渐增强。

中国蛋鸡养殖业致力于推动健康养殖,采用绿色、环保的养殖理念,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当前,中国正在进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

在这一背景下,蛋鸡养殖业也在不断调整和优化,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总体而言,中国蛋鸡养殖业经历了从传统农耕到现代化、科技化的发展过程,规模逐渐扩大,效益逐步提高。

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农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蛋鸡养殖业将继续朝着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家禽生产复习资料蛋鸡产蛋期饲养管理

家禽生产复习资料蛋鸡产蛋期饲养管理

一、产蛋阶段的划分:(集约化商品蛋鸡生产一般饲养至72周龄,种鸡一般饲养至68周龄)1、两段制:45周龄前为产蛋前期,45周龄后则为产蛋后期(以产蛋率高于或低于85%来划分更好)2、三段制:26周龄前为产蛋初期,27~45(或50)周龄为产蛋高峰期, 45(或50)周龄后为产蛋后期二、初产日龄:也称为见蛋日龄,对于个体来说即产第一个蛋的日龄,对于群体来说为大群内产第一个蛋的日龄三、开产日龄:对于个体来说即产第一个蛋的日龄,对于群体来说为大群内产蛋率首次达到或超过50%的日龄四、产蛋高峰期:产蛋率在85%以上的时期五、家禽的饲养管理任务:最终提高经济效益1、提高产蛋量2、降低产蛋期死、淘率3、提高蛋品质量,减少破损4、减少饲料浪费,提高饲料报酬六、产蛋鸡的适宜环境条件1、鸡舍:建筑应有良好的防暑和防寒性能2、温度:15~25℃之间为宜3、相对湿度:60%为宜 45~70%影响不大4、通风换气:防舍内环境差5、光照制度:原则—稳定七、产蛋鸡的产蛋规律:始产期(20~25周龄)(1)时间:从初产到产蛋率达70%以上这一阶段。

(2)特点:始产期内产蛋规律性不强;畸形蛋、双黄蛋、软壳蛋较多,平均蛋重较小,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偏低,多数蛋不适合孵化用。

(3)产蛋率:始产期产蛋率上升幅度较快,每周递增10~15%;体重也有较快增加。

(4)影响产蛋率上升的因素:鸡群育雏期发育不良,体质较差,饲养管理不当,育成期群体均匀度低等。

主产期(26~58周龄)此期间鸡群的平均产蛋率应在85%以上。

在27周龄前后可达到最高产蛋率90%以上,90%以上的高峰产蛋率维持时间8~16周。

蛋重缓慢增加,蛋壳质量稳定,受精率高。

影响高峰期持续的因素:饲料的质量与稳定性、鸡群的健康问题、环境条件控制、饮水管理、饲养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和技术素质等终产期(59~72周龄)59周龄以后,随着产蛋率的下降,蛋重逐渐增大,蛋壳品质有所下降,到72周龄时,产蛋率下降到55%~65%,一个产蛋年结束。

蛋鸡生产育成期课件(共35张PPT)《家禽生产技术》

蛋鸡生产育成期课件(共35张PPT)《家禽生产技术》
10
限质法 即限制日粮中的能量和蛋白质水 平,主要适用于轻型蛋用育成鸡。可采 用低能、低蛋白质日粮,进行自由采食。 例如,代谢能11.72MJ/㎏、粗蛋白质 14%的日粮,对育成鸡群及其以后的产 蛋性能无不良影响。另外,还可采取限 制日粮中氨基酸含量的办法限制饲养。
11
(3) 限制饲养应该注意的事项
– 8~12周龄开始,至18周转群上笼前结 束 。限饲过程中,饲料营养水平和喂料 量应根据体重、发育情况进行调整。
13
二、育成鸡的管理
1.转入育成舍初期管理 从雏鸡舍转入育成舍之前,育成鸡舍的设备
必须彻底清扫、冲洗和消毒,在熏蒸消毒 后,密闭空置3~5d后进行转群。转入初期 必须做好如下工作:
14
蛋鸡生产
育成期饲养管理
1
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育成鸡一般是指7~18周龄的鸡。育成期的目标是 要培育出鸡体健康、体重达标、群体整齐,性成 熟一致、符合正常生长曲线的后备母鸡。从而使 产蛋期生产潜力得以发挥。
2
一、育成鸡的饲养
1.饲养方式及密度
育成期不同饲养方式的饲养密度
品种 周龄
中型蛋鸡
7~12 13~18
16
(3)整理鸡群 转入育成舍后,要检查每笼 的鸡数,多则捉出,少则补入,使每笼鸡 数符合饲养密度要求;同时要清点鸡数, 以便管理。在清点时,可将体小、伤残、 发育差的鸡捉出另行饲养或处理。
17
2.环境控制
最佳生长温度为21℃左右,一般控制在15~25℃。 夏天要做好防暑工作,冬季要做好保温工作; 育成鸡所处的环境以干燥为宜,要防止环境过于潮 湿;要加强育成鸡的通风管理,在深秋、冬季和 初春,由于天气较冷,为了鸡舍保温往往忽视通 风换气,而这期间,因为育成鸡活泼好动,空气 中的灰尘多,造成鸡舍环境差,很容易引起呼吸 道疾病的暴发。所以,在保证温度的条件下,应 随着季节的变换,保证鸡舍一定的通风量。

蛋鸡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最新国标

蛋鸡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最新国标

蛋鸡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蛋鸡生产性能测定的基本条件、测定项目、测定数量和测定方法,描述了证实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对蛋种鸡和商品蛋鸡的生产性能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27404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食品理化检测GB/T40454家禽孵化良好生产规范HJ/T81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NY/T388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NY/T823家禽生产性能名词术语和度量计算方法3术语和定义NY/T82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蛋鸡egg-type chicken以生产食用蛋为目的的鸡及其亲本。

注:包括培育品种、配套系各代次和地方品种。

4基本条件4.1测定场4.1.1卫生4.1.1.1环境卫生质量应符合NY/T388的规定。

4.1.1.2污水、污物处理应符合HJ/T81的规定。

4.1.2测定舍4.1.2.1应为密闭式鸡舍。

4.1.2.2应配备温度、湿度、通风、光照等环境控制系统,宜智能控制鸡舍环境。

4.1.2.3应有满足蛋鸡生产性能测定的适宜笼具和设备。

4.1.3孵化室布局和设施应符合GB/T40454要求。

4.2实验室环境条件应符合GB/T27404的规定,仪器设备能够满足蛋品质测定的要求。

4.3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经具备相应技能,能够承担测定工作。

4.4样品4.4.1.1应来源于饲养管理规范、健康状况良好的群体,且有生产单位、品种类别、种鸡周龄、免疫状况等基本信息。

4.4.1.2种蛋收集与管理应符合GB/T40454的要求,从产出到入孵的时间不宜超过7d。

5测定项目5.1蛋种鸡5.1.1体型外貌5.1.1.1初生雏鸡的绒毛、喙、胫和皮肤等外貌特征;5.1.1.2成年鸡的体型,以及冠、喙、羽毛、胫和皮肤等外貌特征。

第二单元家禽生产项目五家禽饲养管理任务1蛋鸡的饲养管理课件-高一《畜禽生产》教学同步

第二单元家禽生产项目五家禽饲养管理任务1蛋鸡的饲养管理课件-高一《畜禽生产》教学同步

方法: ①在产蛋前期,从18周龄起增加Ca的比例,由青年鸡的1%增至2%,并
逐步改用产蛋料; ②产蛋率达5%时,蛋白增加至14%,Ca增加至3.2% ③产蛋率达50%时,蛋白为15%,Ca为3.4%; ④产蛋率达70%时,蛋白为16.5%,Ca为3.5%; ⑤进入高峰时,蛋白为17.5%,Ca保持不变; ⑥产蛋率开始下降时,逐渐降低蛋白水平,最低不可低于14%,正常情
2.鸡的饲养标准:
项目
生长鸡 (周龄)
蛋鸡及蛋种鸡 产蛋率(%)
肉用仔鸡 (周龄)
代谢能(MJ/kg) 粗蛋白% 蛋能比(g/MJ)
0~6 7~14 15~20 >80
11.92 11.72 11.3 11.5 18 16 12 16.5 15.1 13.6 10.6 14.3
80~65
11.5 15 12.9
: 3 . 终 产 期
时间:55—72周龄; 指标:产蛋后期,产蛋率开始逐渐下降(正常为每周下降 0.5%)直到60%—65% 此期规律性不强,主要表现有: 蛋重则逐渐增大,产蛋间隔变长,且易出现无黄蛋,易过肥(体重 以腹脂的沉积为主)。
鸡的第一个产蛋年的产蛋量最高,经过换羽期后,进入第二个产蛋年,第二年的 产蛋量比第一年下降15%左右,第三个产蛋年又比第二年下降约15%。
肉种鸡: 育雏期:0 - 3周龄 育成期:4 -21周龄 产蛋期:22-66周龄
新课内容
一、蛋鸡产蛋期的饲养管理目标 二、现代蛋鸡的特征 三、产蛋鸡的产蛋规律 四、产蛋前的准备 五、产蛋鸡的饲养 六、产蛋鸡的管理
一、产蛋期饲养管理目标:
1.提高产蛋量和蛋品品质; 2.降低死淘率; 3.降低单位蛋重的耗料量(料蛋比)。
2.主产期(产蛋高峰期):

蛋鸡的生产流程和技术

蛋鸡的生产流程和技术

蛋鸡的生产流程和技术一、引言蛋鸡是指用于产蛋的鸡类,是重要的家禽之一。

蛋鸡的生产流程和技术对于蛋鸡养殖的效益和产蛋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蛋鸡的选种、饲养管理、疾病防控等方面,介绍蛋鸡的生产流程和技术。

二、蛋鸡选种1. 选种目标蛋鸡选种的目标是选择出良好的遗传品种,以提高蛋鸡产蛋性能和抗病能力。

常见的蛋鸡品种有白羽肉鸡、褐羽蛋鸡、红羽蛋鸡等。

2. 选种标准选种标准包括产蛋性能、体型特征、繁殖能力和抗病能力等。

产蛋性能是选种的重要指标,包括蛋重、产蛋率和蛋壳质量等。

体型特征主要包括体重、体长、胸深等。

繁殖能力指的是蛋鸡的孵化率和育雏率。

抗病能力是蛋鸡抵抗疾病的能力。

三、饲养管理1. 场地选择蛋鸡的场地选择要保证通风良好、光照充足、温度适宜、无噪音和异味等条件。

同时要注意场地的卫生和安全。

2. 饲养环境蛋鸡的饲养环境要保持稳定,并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

温度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湿度要保持在30%~70%之间,光照时间要有规律,保证每天至少有16小时的光照时间。

3. 饲料管理蛋鸡的饲料要根据不同阶段的需求进行调配。

日粮中要包含适量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同时,要保证饮水的清洁和充足。

4. 疾病防控蛋鸡养殖过程中要加强疾病防控工作。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和消毒。

同时,要加强对蛋鸡的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问题。

四、产蛋管理1. 产蛋周期蛋鸡从开始下蛋到停产为一个产蛋周期。

一般来说,蛋鸡的产蛋周期为12个月左右。

在产蛋周期中,要进行合理的饲养管理,保证蛋鸡的产蛋性能和健康状况。

2. 蛋壳质量管理蛋壳质量是蛋鸡产蛋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蛋壳质量与蛋鸡的饲养管理和饲料营养有关。

合理的饲养管理和提供适宜的饲料,可以提高蛋壳的硬度和坚固性。

3. 蛋的收集和储存蛋的收集要定期进行,避免蛋的积压和过期。

收集后要进行清洗和消毒,然后储存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以保持蛋的新鲜度和质量。

《家禽生产》学习指南

《家禽生产》学习指南

《家禽生产》学习指南一.学习目的和任务《家禽生产》是畜牧兽医类专业核心专业技能课程之一,是畜牧生产领域中的一个典型工作任务,是针对家禽养殖企业的生产、管理、产品销售、社会技术服务等岗位所需的技能,是一门重要的岗位工种职业技术课程;该课程与动物解剖生理、动物营养与饲料、动物遗传育种、动物繁殖等前导课程相衔接,对后续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和学生岗位能力培养与职业素质养成起主要支撑作用。

该课程90学时,在三年制高职生第5学期开设,课程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学生在养禽场实践1个月,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具备家禽的饲养管理、良种繁育、产品安全、环境保护、禽病预防及禽场的经营管理能力,达到劳动部颁布的家禽饲养工、动物疫病防治员中有关家禽生产部分知识和技能的要求,通过考核获取相应的资格证书。

通过“理实一体化”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使学生具备独立开展岗位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自主创业的素质,为畜牧生产培养合格的饲养人员、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

二.课程学习途径1. 多媒体课件学习。

课题组在广泛搜集素材、资料基础上,制作了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多媒体课件。

课件紧紧围绕从禽场的选择与设计、良种繁育、蛋种鸡生产、肉鸡生产、水禽生产、禽场综合防制技术、禽场经营管理7个项目,26个任务设置,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学习巩固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2. 视频资料学习。

为了能给学生提供更新更全的现代家禽生产技术方面的知识,扩大他们的知识面,课程组精心挑选了一些国内外现代化家禽生产方面的视频资料、行业企业案例,在任务教学过程中及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观看与学习,加强学生对现代家禽生产管理的直观认识。

3. 课程网站。

课程建有课程网站,网站配有课程全程教学录像、动画、在线测试等丰富资源,资源生动、形象,弥补了现场教学的不足,学习者可以利用课程网站提供的大量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师生可以互相沟通,提高学习效果。

4. 实训基地现场学习。

本课程目前已配套了多功能实训室,校内建有国家级水禽基因库、江苏丰达水禽育种场两个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数量稳定在20家左右,并以规章制度和合作协议的形式确保基地的有效性,保障了课程教学的顺利开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种评价及开发利用】该鸡种个体小, 骨骼纤细,有较高的屠宰率,肉鲜美可口, 特别是产蛋后期淘汰的母鸡,仍具有一定 的肉用价值。
2、白耳黄鸡
2、白耳黄鸡
【中心产区】江西上饶地区广丰、 上饶、玉山和浙江省江山县
【体型】体型矮小,体重较轻, 后躯宽大,属蛋用型鸡种体型。 公鸡体呈船形;母鸡呈三角形, 结构紧凑。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动物科学系) 禽类养殖
情境三 蛋鸡生产技术
前言
鸡的主要生活习性
(1)喜欢温暖干燥的环境,不喜欢炎热潮湿的环境。鸡没有汗腺,主要靠呼吸散
热,所以,鸡的耐热能力较差。
(2)喜欢登高栖息,习惯在栖架上休息。光线能直接影响鸡的活动力。当光线 由弱到强,鸡的活动能力逐渐增强;相反,光线渐弱时活动能力减弱,完全黑 暗则停止活动,登高栖息。 (3)鸡喜欢集群,一般不单独活动。刚刚孵化出来的雏鸡也会找寻群体,脱离 群体就尖叫不止。 (4)胆小怕惊。陌生的声音、动作等突然出现,都会引起鸡的应激反应,惊叫、 逃跑、炸群,甚至乱窜乱撞。 (5)高密集饲养的鸡常出现啄肛、啄羽、啄趾等不良行为,容易给生产带来损 失。 (6)肉种鸡有不同程度的抱窝性。抱窝性影响产蛋量,应注意采取醒抱措施。
地方品种
1、仙居鸡
【中心产区】浙江省仙居县及邻近的临海、 天台、黄岩等县
【体貌概述】属小型蛋用鸡品种。该品种 体型结构紧凑,尾羽高翘,单冠直立,喙 短而棕黄, 趾黄色,少部胫部有小羽。
【生产性能】初生重公鸡为32.7克,母鸡 为31.6克。180日龄公鸡体重为1256克, 母鸡为953克。开产日龄为180天,年产 蛋为160~180枚,高者可达200枚以上, 蛋重为42克左右,壳色以浅褐色为主,蛋 形指数1.36。
标准品种
1.单冠白来航鸡 白色单冠来航为来航鸡的一个品
变种,原产于意大利,1835年由意 大利的来航港运往美国,现分布于全 世界,是世界著名的蛋用型品种。白 来航鸡体型小而清秀,白羽、单冠、 喙、胫、皮肤均为黄色,耳叶白色。 雏鸡出壳140日龄左右开产,72周 龄产蛋220 枚以上,高产的可超过 300枚。平均蛋重56克以上,壳白。 成年公鸡体重 2.5千克,成年母鸡体 重1.75千克左右,活泼好动,易受 惊吓,无就巢性,适应能力强。
3.对饲料营养要求高:鸡生产含这么多营养物质的蛋和肉,加之鸡生命活动 所消耗的营养物质,就必须采食营养丰富的饲料。
4.对环境变化敏感:突如其来的噪音,鸡舍内进入陌生人,环境因素中温度、 湿度、通风换气,光照时间的长短等都对鸡群有影响。
5.抗病能力差:在同样条件下,鸡比鹅、鸭的抗病力差,工厂集约化饲养更 有传播速度快、发病严重、死亡率高的问题。
种。7、个固体始中鸡等,羽毛丰满。雏鸡 绒羽呈黄色,公鸡羽色呈深红色 和黄色,母鸡羽色以麻黄色和黄 色为主,白、黑很少,尾型分为 佛手状尾和直尾两中。 【生产性能】初生重32.8克, 成年体重公鸡为2470克,母鸡 为1780克。开产日龄205天,年 平均产蛋量142枚,平均蛋重为 51.4克,蛋壳褐色,蛋形指数 1.32。 【品种评价及开发利用】产蛋量 较高,蛋品质好,但屠体品质和 产肉性能较差。今后在进行本品 种选育时,应着重建立家系和品 系工作,使之向蛋用方向选育。
【独特特征】三黄一白,黄羽、 黄喙、黄脚为三黄,白耳为一白。
【生产性能】蛋用型。初生重平 均为37克,开产日龄平均为150 天,年产蛋180枚,蛋重为54克, 蛋壳深褐色,蛋形指数1.35~ 1.38。
【品种评价及开发利用 】蛋大, 蛋壳质量好,是蛋鸡育种的素材。
3、固始鸡
【中心产区】河南省固始县 【体貌概述】属于蛋肉兼用型品
情境三 蛋鸡生产技术
项目二 育雏(0-6周龄)
一、雏鸡的生理特点
(一)雏鸡培育的目标 1.高的成活率 2.较快的早期发育 3.较高的合格率 (二)雏鸡的生理特点 1.体温调节机能弱: 刚出壳的雏鸡体温比成鸡低2~3℃,约在10日龄时体 温与成鸡相同,3周龄以后体温调节机能才趋于完善。 2.生长发育迅速、代谢旺盛: 正常条件下2周龄和6周龄时蛋用雏鸡的体重 分别为出壳时体重的3.5倍和12倍。 3.消化能力弱: 雏鸡消化道较短、容积小、食物在消化道内停留时间短。 4.抗病力差: 雏鸡的免疫系统机能低下,对病原微生物的抵御能力差,卫 生防疫措施上的微小疏漏都可能导致雏鸡发病,并易于全群传播。
6.适应工厂化饲养:在畜牧生产中,养鸡的工厂化程度最高。
情境 年代前经过有计划的选种、选育,通过育种组织鉴定承认的品种。 1.蛋用型:白来航鸡(意大利) 2.蛋肉兼用型:洛岛红鸡(美国) 狼山鸡(中国) 澳洲黑鸡(澳洲) 二、地方品种
仙居鸡(浙江) 东乡绿壳蛋鸡(江西) 白耳黄鸡(江西) 固始鸡(河南) 三、现代蛋鸡配套系 白壳蛋鸡系:京白904、星杂288、罗曼白 褐壳蛋鸡系:京红1号、海兰褐、伊莎褐、罗曼褐 粉壳蛋鸡系:京粉1号、海兰灰、星杂444
情境三 蛋鸡生产技术
前言
鸡的经济生物学特性
1.体温高代谢旺盛:鸡的标准体温是41.5℃。心跳很快,每分钟脉搏200~ 350次,每分钟呼吸36次。鸡的基础代谢为马、牛的3倍以上。
2.繁殖能力强:鸡是卵生动物,鸡的卵巢上有多达10000个以上的卵泡,现代 高产蛋鸡年产300枚、大群280枚以上已经实现。
2. 单冠洛岛红鸡
育成于美国洛德岛州,属兼用型,有单冠和 玫瑰冠两个品变种。我国引进的为单冠品变种。 体羽深红色,尾羽黑色。体躯略近长方形。喙褐 黄色,胫、皮肤黄色。性成熟期约180天,年产 蛋量约180枚。蛋重60克,蛋壳褐色。成年公鸡 体重3.70千克,母鸡2.75千克。
现代生产褐壳蛋的商品杂交鸡,在四系配套 杂交组合的父本中,主要是利用洛岛红鸡的高产 品系作A系和B系,即父本父系和父本母系。而 且大都用作伴性遗传的亲本,利用其隐性金黄色 和非芦花羽分别对显性银白色和芦花羽色的伴性 特点,用作繁殖商品蛋鸡的父本,以便使初生雏 能按羽色自别雌雄。因此,洛岛红鸡也被列入褐 壳系鸡种之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