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科学养殖方案

草鱼科学养殖方案
草鱼科学养殖方案

十亩池塘养殖经营方案

———草鱼科学养殖方案

草鱼是我国的四大家鱼之一,它能耐粗食,生长速度快,养殖成本低,因此它的养殖一直被人们所重视。草鱼的体型较长,身体呈圆筒形,草鱼的身体呈茶黄色,背部青灰,腹部银白色,胸、腹鳍略带灰黄。与鲤鱼、鲢鱼相比,草鱼的鳞片大而圆,每一鳞片都有黑色边缘。草鱼的头部平扁,口呈弧形,上颌略长于下颌,没有须。

草鱼的生活习性:

草鱼喜欢在多水草的水体中生活,栖息于水体的中下层,生性活泼,行动迅速,游动很快。草鱼的食量很大,往往成群的觅食,遇到食物的时候互相抢食。草鱼对水温的适应性比较强,在0.5~38℃水中都能生存,适宜水温为20~32℃,最适合的水温是27~30℃,在27~30℃的时候摄食量最大,水温低于20℃时摄食量降低,低于5℃则停止摄食,水温低于0.5或高于40℃便开始死亡。草鱼喜欢较清瘦的水,对低氧具有一定的适应力。水中溶氧量5毫克/升时可正常生长发育,溶氧量1.6毫克/升时呼吸受抑制。

草鱼年龄与生长:

草鱼生长迅速。体重增长在2~3龄最快,5龄后生长明显变慢,平均2龄鱼体重3.6千克,3龄5.4千克,4龄7千克,在长江中捕获的最大个体达35千克。

草鱼的食性:

草鱼是典型的草食性鱼类,在自然生长条件下,主要以水草和其他植物性饵料为食。草鱼吃草量很大, 有“斤鱼斤草”的说法,。给草鱼喂水草, 主要是轮叶黑藻和苦草, 发现每天吃食时间长达2~3个小时, 排泄较快, 每餐间隔时间相应短到1个多小时。草鱼在一天中, 上午食量比下午小, 黄昏后吃食量最大。每餐食量变化范围在14%~23%之间; 每天食量也有变化, 变化范围在48%~61%。

吃颗粒饲料的草鱼, 开始投喂时, 鱼抢食十分强烈, 30 ~40分钟后摄食减慢,1小时后喂料和摄食量极少, 表明摄食基本结束。草鱼摄食大约2小时后开始排粪。春季和秋末水温偏低, 大约在15~22℃, 每天投喂饲料两次, 上午9时、下午3时各喂一次较为合理。草鱼摄食量与水中溶氧量的关系。溶氧量小于3mg/L时, 草鱼停食任何饲料; 3~4mg/L时吃食量明显减少, 大约为正常食量的一半; 5~8mg/L时吃食量都处于正常状态, 无多大差别。午夜至凌晨, 草鱼停止摄食, 可能与溶氧量有关。阴雨天气对草鱼摄食次数和摄食量有影响, 早上觅食时间推迟, 夜间食草。

草鱼的养殖周期是两年,第一年春天鱼苗下池塘,到第二年春天能长到0.5—0.8公斤,这个阶段叫苗种养殖阶段;从第二年春天第二年秋天,草鱼能长到三至四公斤,这个阶段叫成鱼养殖阶段。现在,我们先来看看草鱼苗种养殖技术。

池塘和水质:

池塘条件:要求池塘远离污染源,面积10亩,池底平坦,底质最好为壤土,稍有渗

漏为佳,底泥10~20厘米,水深2米左右。每口池塘应配备3千瓦叶轮机式增氧机一台,4寸水泵一台,以备及时换水与增氧。

清塘消毒是在池塘进水前进行药物消毒,杀死塘底淤泥中的有害生物和野杂鱼类。清塘消毒一般在秋冬季节进行,可以采用生石灰干法消毒,按每亩75—150公斤的用量全池泼洒,再经日光暴晒3—5日。池塘是草鱼生活栖息的场所,也是草鱼病原体的贮藏场所。池塘环境的清洁与否,直接影响到草鱼的健康,所以一定要重视池塘的清整工作,它是预防鱼病和提高鱼产量的重要环节和不可缺乏的措施之一。清塘消毒20天以后,可以注入新水。

养鱼先养水。能否培育好水质,是养鱼者的基本功。池塘放入新水之后,采用施肥的方法,可以培养鱼苗放养后需要的生物饵料。施肥采用全池泼洒生物制剂的方法。目前,市场上有各种用来肥水的生物制剂,含有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生物制剂能调节水中营养成分比例,使之有利于藻类的生长繁殖,进而培育出优良的浮游动物,供放养的鱼苗摄食。当池塘里已经可以清楚的看到浮游生物,堤岸四周随处可见成群结队小浮游动物的时候,就是投放鱼苗的最佳时期了。

因为草鱼鱼苗的人工繁殖比较麻烦,渔民一般从大规模的繁育场引进,可以购买刚刚孵化出的鱼苗。草鱼种应选择体色金黄,外表无伤,活泼健壮,体重在100克左右的个体。同时,由于草鱼出血、肠炎两大病均易感染当年鱼种,所以在苗种选择上应以2龄苗种为佳。

放养时间在5月上、中旬,这时的鱼苗只有5毫米左右,一亩水面放养15万至20万尾,鱼苗养殖期间,只能养殖单一的草鱼鱼苗,不能与其他鱼类混养。

开始的时候,一般每天上午合下午各投喂一次人工豆浆饲料,投喂的豆浆只有一小部分被直接吃食,更多的还是起到肥水作用,培育肥水繁殖大量的天然饵料供鱼苗摄食。鱼苗下池塘的第一周,每亩投喂3~4千克豆浆,一周后增加到5~6千克,并根据天气情况灵活掌握用量,如果天气闷热,要下雷阵雨或暴雨时,一定要少喂或停喂。

20天以后,鱼苗就长到了2到3厘米,因为草鱼的生长快,食量大,仅仅依靠投喂豆浆已经不能满足营养需求了,这个时候,就要采用配合饲料来饲喂了。因为这时侯的鱼苗还比较小,不能吞食颗粒饲料,所以只能把配合饲料加工成粉料投喂,投喂的时候也是全池泼洒的方式。2个月的草鱼苗,长得快得能长到20厘米,长得慢的也有10厘米了,草鱼的身体强壮了,游泳能力也增强了,这个时候,要训练着鱼苗定点饲喂。

每个池塘设一到两个投饵机,开始时沿搭设饵料台岸边投喂,逐渐缩小范围,慢慢形成定点投饵。将配合饲料加工成颗粒饲料,由投饵机均匀地撒出,每天投喂3到4次。这个阶段投喂饲料一定要坚持四定投喂的原则,即定时,定点,定质,定量投喂,每次投喂半小时左右,投喂量以60-70%的草鱼吃饱,不再摄食为宜。

2个月以后的草鱼苗,消化机能逐渐增强,食量也逐渐增大,为了节省成本,可以在白天加喂一次草料。鲜嫩草料营养丰富、纤维素少、易被消化。从鱼苗下池塘算起,8

个月以后,天气逐渐寒冷,当水温低于20℃时,草鱼的摄食量开始降低,这时,可以根据草鱼的摄食情况,减少投喂饲料的次数,从每天投喂三到四次,逐渐减少到一至两次。水质控制是一项关键的技术环节,保持良好的水域生态环境是生产无公害草鱼的重要要求。养殖苗种养殖期间的水质指标为:透明度30~40厘米,溶解氧4ml/l以上,氨氮含量不超过0.2毫克/升,pH值7~8.5。

从第一年春天草鱼的鱼苗放养算起,到了第二年的春天,草鱼已经长到一龄了,渔民们把这之前的草鱼都叫做鱼种,从这往后的养殖,则叫成鱼养殖。

分塘管理:第二年3、4月份的时候,首先要将草鱼分塘养殖,0.5公斤左右的草鱼,控制在一亩水面2000尾左右。

二月份“立春”以后,随着天气的日渐变暖,草鱼也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三月底开始,草鱼便进入了快速生长期,一龄草鱼的摄食量极大,如果光喂草料,有斤草斤鱼的说法。当然不能光喂草料了,为了让草鱼长得越快越好,从三月底开始,增加投喂饲料的次数,由一天1至2次慢慢增加到3至4次。伴随着春天的来临,各种水草也渐渐多了起来,为了满足草鱼的食量要求,每天可以再增加一次草料的投喂。

成鱼养殖期间最怕的是缺氧,所以到了成鱼养殖的时期,就必须在池塘里加增氧机了,平常在测水质的时候,要同时检测水中的溶氧量。池塘里的溶解氧要在5ml/l以上。导致溶氧不足的原因,一个就是高温;另外就是养殖密度太大,挤得鱼多,耗氧量大,溶氧就容易低。如果发现溶氧低了,最好最方便的办法就是注入新水。有条件的可使用增氧机增氧。开机的原则就是:晴天中午开,阴天清晨开,连绵阴雨半夜开。草鱼养殖期间,水的透明度要保持在30~40厘米,氨氮含量不超过0.3-0.5毫克/升,pH值7~8.5。

经过两年的养殖,第二年秋天,草鱼长到4至6斤,便是收获的好时节了,这个时候,便可以拉网捕获了。

鱼病害防治:

鱼病以预防为主,这也是草鱼精养的关键。因此,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大部分精力要放在鱼病防治上,严格把好每个环节的消毒关,并定期投喂药饵。

草鱼最常见的病是肠炎病。尤其是那些个体大、抢食凶的鱼,往往会因为抢食过多消化不了而引起肠炎病,得了肠炎病的草鱼腹部膨大,肛门外突出红肿。

肠炎病大多发生在炎热的夏季,所以从6月份开始,可以采取投喂药饵的方法预防和治疗肠炎病。目前,市场上有专治草鱼肠炎病的中草药制剂,其中含有葛根、山楂、雪胆、地榆、五倍子等中草药,可以按照说明书的用量兑水,搅拌均匀后撒在颗粒饲料上,制作药饵时要一层一层均匀地泼洒,防止有的饲料浓度高,有的饲料浓度低,药饵的使用一般每月一次,可以有效的防止肠炎病的发生。

草鱼还有一种常见病是烂腮病,烂腮病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寄生虫性烂腮病,一种是细菌性烂腮病.发病后病鱼游动缓慢,食欲下降,鱼腮充满粘液,腮丝及腮盖骨内表皮均有出血现象,腮丝会很快由红变白,逐渐腐烂最后整个腮部全部腐烂。草鱼得烂腮病的原因多是因为水中的细菌过多,预防的措施,是使用生石灰或二氧化氯等药物对水体消毒。

科学养殖草鱼的五个关键技术要点

1、选择适口性饲料 草鱼的饲料要选用正规大型厂家及公司的产品,以保证质量的稳定性。目前饲料有颗粒料、膨化饲料、粉料,但最好要选择膨化料,其次为颗粒料。然后根据水体中草鱼规格选用好颗粒饲料的粒径,使草鱼吞食适口。一般规格为50~100克的鱼应选用饲料粒径为 2.5毫米,200~400克的鱼应选用饲料粒径为 3.5~5毫米,500克以上的鱼应选用饲料粒径在 5.5毫米以上。如果选择不当,过大过小粒径的饲料都会影响鱼类吞食效果,降低饲料利用率。 2、选择投喂量 要根据温度、溶氧、水质等因素,选择每天饲料投喂量。一般应选择晴天太阳出来2小时后,溶氧达到一定时开始投喂,效果较好,持续阴雨天、鱼类浮头天气尽量少喂或不喂。 具体投喂量是: 水温在18℃~20℃时,每天投喂量约占吃食鱼总重量的1%~ 1.5%。水温在22℃~26℃,每天投喂量约占吃食鱼总重量的2%~3%。水温在26℃~32℃时,每天投喂量约占吃食鱼总重量的3%~5%。水温在32℃以上时,每天投喂量约占吃食鱼总重量2%~ 2.5%。 3、做到“xx三看” 即定时、定位、定量、定质,看天气、看水质、看鱼情。一般要求配置投饵机投喂,使养殖成鱼规格整齐一致。驯化鱼摄食时一定要使鱼类上浮水面抢

食,否则不能进行饲料投喂。一般一台投饵机最大投喂鱼体重量约5000公斤。投饵机设置在水体水深2~4米范围。 4、搭配青饲料 在投喂配合饲料的同时,可搭配投喂青饲料。青饲料有利于增强鱼类体质,降低养殖成本。青饲料以黑麦草、墨西哥玉米、高丹草为佳。投喂青料每天1次,以喂完配合饲料后2小时为好,或者晚上进行投喂。 5、定期检查食场 要通过察看水底有无剩余饲料,观察草鱼的生长情况,以便及时调整饲料喂养的重量和质量。

草鱼的养殖管理技术大全

草鱼的养殖管理技术大全 1.环境与池塘消毒草鱼最容易生病,养殖无公害草鱼应有专门的养殖基地,并形成一定的规模,基地周围无污染源。养殖基地应具备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符合《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进排水畅通,鱼塘之间互不相通,交通运鱼方便,饲料资源丰富,生态环境条件良好。 2.优质鱼种的放养要想养好草鱼,必须选用健康活泼的优质鱼种,自繁自育的鱼种的亲本应来源于有资质的国家认定的原料场,苗种经无公害培育而成,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具备品种优良性状,条件具备的最好自繁自育为好,如从外地引进鱼种须经检疫合格方能引入。鱼种放入前须经消毒处理,可选用二氧化氯每5-10分钟20 -40毫克/升、食盐每5-20分钟用1%-3%、每15-30分钟用8毫克/升,高锰酸钾每15-30分钟10-20毫克/升等药物浸泡消毒。放养比例按80∶20放养模式投放鱼种,即主养草鱼占80%,配养鱼(鲢、鳙、鲤、鲫等)占20%。 3.科学投饵草鱼在自然水域主要取食水草,在池塘无公害养殖中,适宜采用配合科学配比的颗粒饲料,减少残饵对水质的污染,充分提高饵料利用率。生产草鱼颗粒饲料,应加入一定量的草鱼粉,既可降低饵料成本,又能满足草鱼对纤维素等特殊营养的需求,促进草鱼生长。搭配投喂的水旱草、应柔嫩、新鲜、适口。饼粕类及其他类饵料,要无霉变、无污染、无毒性,并经粉碎、浸泡、煮熟等方式处理后,制成草鱼便于取食、易于消化的饵料。投喂饵料要坚持定时、定位、定质、定量的投饵原则,还要通过观察天气、水体情况及鱼的吃食量确定合理的投喂量。

4.合理投喂渔药渔药是用于预防和治疗水产动植物病虫害的物质,如果使用不当,极易在鱼体内残留,造成鱼的质量不合格,因此要目前最好的壮阳药慎重使用。渔药一般包括杀菌剂、灭虫剂、水质改良剂等,目前一些传统渔药已被禁用,如氯霉素、呋喃唑酮、五氯酚钠、孔雀石绿、磺胺噻唑、泰乐菌素、喹乙醇、磺胺脒、杀虫脒等32种渔药,不能在水产养殖中使用,在选用渔药时应特别注意。在农业部颁布的行业标准中列出了宜用渔药26种,如二溴海因、优氯净、漂白粉、氯化钙、强氯精,并规定了用途及用法,休药期和注意事项,在使用时可参考。 一是多投喂鲜嫩草料。鲜嫩草料营养丰富、纤维素少、易被消化,草鱼摄食鲜嫩草料,长得快、少生病,能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草料的种类,应是平行脉的长叶青嫩草,不宜投喂网状脉的团叶草料。以投喂种的黑麦草、苏丹草等牧草和采集的野生长叶嫩草为好。平时,要对草鱼吃草情况进行观察,草鱼喜食的草类应多投喂,反之应不喂或尽量少喂。 二是减少水生水草的投喂。据水产养殖专家介绍,草鱼吃15公斤陆生水草就可以长1公斤肉,而吃60~80公斤水生水草才能长1公斤肉。因此,在陆生水草来源不足的情况下,可少喂或不喂水生水草。 三是按鱼类口径大小不同投喂的草料。草鱼在幼鱼阶段口径小,不能投喂粗大、坚硬的草料,宜投喂莎莎草、小浮萍等草料,或将鲜嫩的长叶草铡碎后投喂。以后,随着鱼龄增大,口径逐渐增大,便可过渡到投喂鲜嫩草料。 四是投喂方法要得当。对草鱼喂草,每天要定时、足量、均匀投喂,力求将草料撒开,让鱼吃饱、吃好、吃匀,以提高养殖效果。要

池塘主养草鱼规范化养殖技术

池塘主养草鱼规范化养殖技术 草鱼具有喜清水,耐高氧,贪食暴长和多病的特点,加之其养殖技术在许多方面不够规范,导致养鱼风险增大,甚至亏本。根据多年的试验经验,我们认为“要想养好一池鱼,就要调好一池水,鱼病是防重于治”。现将主养草鱼成鱼规范化养殖技术综述如下。 1、池塘条件。池塘位置应选择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电力充沛的地方;池形以东西长、南北短的长方形池为好,池深3m,水深应保持2~2.5m,面积以10亩左右为宜;渔用水源要符合国家渔业生产标准,注、排水方便;池塘土质保水保肥力强;在池塘长边处设有投料台;还应备有3kw的增氧机。 2、鱼种投放。所投放的鱼种要求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无病无伤,有条件的应使用自己培育、驯化的鱼种,外购的鱼种也要来源相同。放养模式以草鱼为主,适当配养花白链、鲫鱼、鲂鱼等;鲫鱼利用饲料碎屑能力强,在摄食时能翻动底泥,可促使有机物矿化,改善水质,且不与草鱼争食,可以作为次养鱼;鲤鱼由于抢食比草鱼强会影响草鱼吃食,所以要少放或不放,需放养时,鲤鱼种规格应小于草鱼种,数量每亩最多不超过100尾。主养草鱼净产1000公斤/亩的放养模式是:100g/尾的草鱼700尾,50g/尾的鲢鱼300尾,50g/尾的鳙鱼80尾,10g/尾的鲫鱼500尾,25g/尾的鲂鱼300尾,鲤鱼夏花100尾。 3、投喂技术。鱼种采用颗粒饲料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性驯化后,应继续坚持“四定”、“四看”的投喂原则。所用饲料应为草鱼专用颗粒饲料,使用蛋白过高或过低的饲料,会造成养殖成本增加或饲料营养成分不足。所用青料要鲜嫩、不变质。投喂颗粒饲料最好采用投饵机,使饲料撒落均匀,分布面广,避免因池鱼集中抢食,使规格小、体质弱的鱼吃不到或吃不饱;投喂颗粒饲料的次数为3~4月份每天三次,即早上8时半,中午11时半,下午3时;5~9月份每天四次,即早上8时,中午11时,下午1时半和3时半,每次投喂30分钟左右,投喂量以80%的草鱼吃饱为宜;投喂青草建议在傍晚或夜间进行,因白天投草,草鱼吃饱后,对颗粒饲料的摄食就差些。 4、水质管理。由于草鱼喜清水,食量大、排泄多,所以,池水要经常加水和排水,排出池中的排泄物和残饵,防止水质恶化,要保持池水透明度在30cm以上。从6月份开始,鱼池每20天左右的早上8-9点,每亩池塘泼洒15-25公斤磷肥来调节水质,以促使浮游生物的进一步形成。石灰与磷肥要间隔15天使用。在高温季节5天加水一次,每次加水不低于20cm,除勤加水外,每15天左右抽水一次,抽水前要先加水10cm,再抽老水。为了防止由于天气突变而浮头,一般阴天、雨天不抽水。池塘出现兰藻或“红水”时不能使用生石灰或氮肥,可大量换水后,再用磷肥来调节水质。如鱼类发病可用药物来治疗,但首先要把水质调节好。 5、鱼病防治。鱼病以预防为主,这也是草鱼精养的关键,因此,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大部分精力要放在鱼病防治上,严格把好每个环节的消毒关,并定期投喂药饵。根据经验,谷雨至立夏投喂药饵是预防鱼病的“黄金季节”。具体操作规程是: 在投放鱼种前一周,放水20cm后,亩用生石灰125公斤化浆后全池泼洒,做到“三白”,即:池底白、池埂白、池水白,以杀灭有害菌、寄生虫及野杂鱼,改良池塘底质,改善水质。 4月底,每亩鱼池水面要用0.5公斤敌百虫加5公斤食盐,用凉水化开后进行第一次全池泼洒,并在三天后加水一次。 6月底至7月初,鱼池再施用第二次敌百虫加食盐,用法、用量同上,三天后加水一次。如泼洒敌百虫后突遇阴雨天气,要及时加水。5月初,鱼池要投喂加有敌百虫和食盐的药饵,以防止鱼类寄生虫和肠炎的发生。药饵的制作和使用具体方法是:将150-250克敌百虫碾成面用10公斤凉水化开后拌入50公斤麸皮中,等半干后,再把1.5公斤食盐拌入,20分钟后即可投喂,连服3天。 水质恶化、老化、污染、饲料霉变等易使草鱼得病。草鱼患烂鳃、赤皮、肠炎病,可先加水,抽走部分老水后重用一次生石灰,每亩75-100公斤,第二天大量加水。对患烂鳃病严重的池塘可在施用石灰一星期后,每亩用0.5公斤敌百虫和5公斤食盐化水后全池泼洒,2-3天后大量加水一次。 治疗草鱼中华鳋,水深1m的每亩施敌百虫0.5公斤,1.5m的施0.6公斤,2m的施0.75公斤,再加0.75公斤硫酸铜和0.2公斤的硫酸亚铁全池泼洒,如遇阴雨天要及时加水,防止浮头、泛塘。 6、日常管理。坚持每天早、中、晚3次巡塘,及时发现和了解吃食情况、浮头情况、水质好坏、鱼体活动情况、有无鱼病发生等;及时清除池中残草及死鱼;高温季节,夜间要轮流值班,保证每小时巡塘一次,必要

草鱼科学养殖方案

十亩池塘养殖经营方案 ———草鱼科学养殖方案 草鱼是我国的四大家鱼之一,它能耐粗食,生长速度快,养殖成本低,因此它的养殖一直被人们所重视。草鱼的体型较长,身体呈圆筒形,草鱼的身体呈茶黄色,背部青灰,腹部银白色,胸、腹鳍略带灰黄。与鲤鱼、鲢鱼相比,草鱼的鳞片大而圆,每一鳞片都有黑色边缘。草鱼的头部平扁,口呈弧形,上颌略长于下颌,没有须。 草鱼的生活习性: 草鱼喜欢在多水草的水体中生活,栖息于水体的中下层,生性活泼,行动迅速,游动很快。草鱼的食量很大,往往成群的觅食,遇到食物的时候互相抢食。草鱼对水温的适应性比较强,在0.5~38℃水中都能生存,适宜水温为20~32℃,最适合的水温是27~30℃,在27~30℃的时候摄食量最大,水温低于20℃时摄食量降低,低于5℃则停止摄食,水温低于0.5或高于40℃便开始死亡。草鱼喜欢较清瘦的水,对低氧具有一定的适应力。水中溶氧量5毫克/升时可正常生长发育,溶氧量1.6毫克/升时呼吸受抑制。 草鱼年龄与生长: 草鱼生长迅速。体重增长在2~3龄最快,5龄后生长明显变慢,平均2龄鱼体重3.6千克,3龄5.4千克,4龄7千克,在长江中捕获的最大个体达35千克。 草鱼的食性: 草鱼是典型的草食性鱼类,在自然生长条件下,主要以水草和其他植物性饵料为食。草鱼吃草量很大, 有“斤鱼斤草”的说法,。给草鱼喂水草, 主要是轮叶黑藻和苦草, 发现每天吃食时间长达2~3个小时, 排泄较快, 每餐间隔时间相应短到1个多小时。草鱼在一天中, 上午食量比下午小, 黄昏后吃食量最大。每餐食量变化范围在14%~23%之间; 每天食量也有变化, 变化范围在48%~61%。 吃颗粒饲料的草鱼, 开始投喂时, 鱼抢食十分强烈, 30 ~40分钟后摄食减慢,1小时后喂料和摄食量极少, 表明摄食基本结束。草鱼摄食大约2小时后开始排粪。春季和秋末水温偏低, 大约在15~22℃, 每天投喂饲料两次, 上午9时、下午3时各喂一次较为合理。草鱼摄食量与水中溶氧量的关系。溶氧量小于3mg/L时, 草鱼停食任何饲料; 3~4mg/L时吃食量明显减少, 大约为正常食量的一半; 5~8mg/L时吃食量都处于正常状态, 无多大差别。午夜至凌晨, 草鱼停止摄食, 可能与溶氧量有关。阴雨天气对草鱼摄食次数和摄食量有影响, 早上觅食时间推迟, 夜间食草。 草鱼的养殖周期是两年,第一年春天鱼苗下池塘,到第二年春天能长到0.5—0.8公斤,这个阶段叫苗种养殖阶段;从第二年春天第二年秋天,草鱼能长到三至四公斤,这个阶段叫成鱼养殖阶段。现在,我们先来看看草鱼苗种养殖技术。 池塘和水质: 池塘条件:要求池塘远离污染源,面积10亩,池底平坦,底质最好为壤土,稍有渗

池塘主养草鱼规范化养殖技术

池塘主养草鱼已成为山西省运城市淡水养殖的主要模式 由于草鱼具有喜清水,耐高氧,贪食暴长和多病的特点,加之其养殖技术在许多方面不够规范,导致养鱼风险增大,甚至亏本 根据多年的试验经验,我们认为“要想养好一池鱼,就要调好一池水,鱼病是防重于治”现将主养草鱼成鱼规范化养殖技术综述如下 1.xx条件 池塘位置应选择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电力充沛的地方;池形以东西长、南北宽的长方形池为好,池深3m,水深应保持2~2保担恚面积以8亩左右为宜;渔用水源要符合国家渔业生产标准,注、排水方便;池塘土质保水保肥力强;在池塘长边处设有投料台;还应备有3kw的增氧机 2.鱼种投放 所投放的鱼种要求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无病无伤,有条件的应使自己培育、驯化的鱼种,外采的鱼种也要来源相同。 放养模式以草鱼为主,适当配养花白链、鲫鱼、鲂鱼等;鲫鱼利用饲料碎屑能力强,在摄食时能翻动底泥,可促使有机物矿化,改善水质,且不与草鱼争食,可以作为次养鱼;鲤鱼由于抢食比草鱼强会影响草鱼吃食,所以要少放或不放,需放养时,鲤鱼种规格应小于草鱼种,数量每亩最多不超过100尾。 主养草鱼净产1000kg/亩的放养模式是: 草鱼100g/尾700尾,鲢鱼50g/尾300尾,鳙鱼50g/尾80尾,442001年第6期《中国水产》鲫鱼10g/尾500尾,鲂鱼25g/尾300尾,鲤鱼夏花100尾。 3.投喂技术 鱼种采用颗粒饲料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性驯化后,应继续坚持“四定”、“四看”的投喂原则。

所用饲料应为草鱼专用颗粒饲料,使用蛋白过高或过低的饲料,会造成养殖成本核算或饲料营养成分不足。 所用青料要鲜嫩、不变质。 投喂颗粒饲料最好采用投饵机,使饲料撒落均匀,分布面广,避免因池鱼集中抢食,使规格小、体质弱的鱼吃不到或吃不饱;投喂颗粒饲料的次数为3~4月份每天三次,即早上8时半,中午11时半,下午3时,5~9月份每天四次,即早上8时,中午11时,下午1时半和3时半,每次投喂30min左右,投喂量以80%的草鱼吃饱为宜;投喂青草建议在傍晚或夜间进行,因白天投草,草鱼吃饱后,对颗粒饲料的摄食就差些。 4.水质管理 由于草鱼喜清水,而其食量大、排泄多,所以,池水要经常加水和排水,排出池中的排泄物和残饵,防止水质恶化,要保持池水透明度在30cm以上。 具体操作规程是:4月1日至5日的晴天鱼池开始第一次泼洒生石灰,水深1m的池塘每亩施50kg,1保担淼氖150kg,2m的施200kg,根据水深具体掌握 泼洒生石灰后的第二天要大量加水一次。 5月底鱼池要施用第二次生石灰,每亩50-60kg,第二天大量加水。 从6份开始起,鱼池每20d左右的早上8-9点,每亩池塘泼洒1保担2保担耄缌追世吹鹘谒质,以促使浮游生物的进一步形成石灰与磷肥要间隔15天使用。 鱼种池要在6月20日左右重用一次生石灰,每亩水面60-75kg,第二天大量加水。 7-9月的高温季节,池塘要保持最高水位,透明度不能低于30cm。

草鱼养殖可行性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草鱼养殖可行性报告 篇一:****鱼塘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 高青鱼塘养殖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高青鱼塘养殖建设项目 项目建设单位:****养鱼场 项目建设地点:淄博市******** 建设性质:新建 项目负责人:张**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该项目建设有利于高青县低洼盐碱地资源保护利用,按照统 一勘察、分区规划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划分功能区域布局,使低洼盐碱地资源得到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形成优势特色产业带,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良好态势,优化资源配置,使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实现双赢。

渔业是我县的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之一,水产品也是我县的“拳头”产品之一,在市场经济的锤炼下,渔业在大农业中的特色产业地位得到不断的巩固和强化。水产品是我县“产得下、卖得出、受欢迎、叫得响”的农产品。项目建设有利于高青县水域与低洼盐碱地资源保护和利用,对做大做强渔业特色产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重要意义。 渔业是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农业产业,它既能利用生态环 境,又可以改造、优化生态环境。平罗县地处西北内陆,生态环境脆弱,发展生态渔业对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植被覆盖率、改良盐渍化土壤、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更具现实意义。近年来,我县利用低洼盐碱地“以渔改碱”、湖泊湿地“以渔养水”生态渔业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利用低洼盐碱荒地,发展“以渔改碱”生态养殖,形成种养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生产系统,有效遏制了土壤盐渍化。利用湖泊湿地,按照比例科学投放草食性、滤食性、吃食性鱼类,发展“以渔养水”生态养殖,在发展渔业生产的同时,可降低水域富营养化程度,可有效地保护水域生态环境。 渔业是推动人类农业文明进步的重要产业。渔业在繁荣区域经济,促进农业增效,增加农民收入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从农民收入看,多年来全县从渔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农民人均收入1倍以上,一些养殖大户要高出几倍,成为农村

大规格草鱼种的科学养殖技术-畜牧渔业论文

大规格草鱼种的科学养殖技术-畜牧渔业论文 大规格草鱼种的科学养殖技术 王春华 (杭州市农业技术学校,浙江杭州310022) 大规格草鱼是饭店制作“鱼片”菜肴的重要材料,也是老百姓家中红白喜事必 需的几道传统菜肴。因此,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规格草鱼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然而,传统的草鱼养殖方法,一条大规格草鱼需要3-4年才能上市。杭州市郊区杨河养鱼场经过多年的探索,在培育“鱼种”上下功夫,因为只有大规格鱼种,才能饲养出大规格的商品鱼。经过他们培育的草鱼种提供给饲养户后,一般1年半到2年就能长成大规格草鱼,大大缩短了养殖周期,养殖效益也有很大提高。现把他们的养殖技术简介如下。 1池塘的选择与清整 鱼种培育池不宜过大,以选择面积0.13?0.33 hm2的池塘较好。池塘要求保水性能好,能保持水深1.2?2.0 m,泥沙底质,池底平坦,池形规整,为东西向长方形;此外,还要具备水源充足,水质清新,进排水方便,附近无污染源,进水渠道与排水渠道分开,塘内进排水口用过滤装置密封等条件。 在池塘清整方面,要做到以下措施:在鱼种放养前15 d干塘清淤,使池底淤 泥厚度小于15 cm ;暴晒池底5 d后加水至水深5 cm左右,用生石灰1 500 kg/hm2进行消毒,做到“底白、坡白、水白”,不留边角,次日再用草绳或其他工具搅动池底一遍,以彻底杀灭淤泥中的病菌、害虫;消毒 3 d后,池内注水 1 m深左右,施发酵腐熟有机肥4 500kg/hm 2 以培肥水质,等待鱼种下塘。 2鱼种放养技术

多年的实践证明,要培育大规格草鱼种必须选用优质的草鱼夏花进行放养。鱼种要求体质健壮、规格整齐、鳍鳞完整、无病无伤、游动活泼、溯水能力强。同池放养的草鱼夏花应为同一来源的鱼种,避免品种混杂、规格不齐而影响鱼种生长。杨河养鱼场在培育大规格草鱼种时,采用规格4 cm左右的草鱼夏花,6月初就放苗入池,放养18万?22.5万尾/hm2。草鱼夏花放养20 d后,再搭配放养鲢鱼夏花30 000尾/hm2、鳙鱼夏花7 500尾/hm2。鱼种放养前均需用10?20 mg/L高锰酸钾溶液浸浴消毒20 min。鱼种放养时水温温差不超过2 C,以减小夏花鱼种入池的应激反应。 3饵料投喂方法 培育鱼种,饵料投喂是关键。大规格草鱼种培育宜采用专用的全价配合颗粒饵料,定人、定塘管理。具体措施如下:在鱼种刚入池阶段,采用蛋白含量为35% 的微颗粒饵料进行驯化,开始阶段投喂采用满塘撒的方式,逐步过渡到定点投喂。鱼种驯化成功后,定时、定点投喂;鱼种规格达8 cm以上时,改投蛋白含量为32%的饵料,日投饵 3?4次,每次当大多数鱼种离开食场时停止投喂,以鱼种吃七八成饱为好。 当鱼种规格达到20 g/尾以上时,可以改用蛋白含量为30%左右的饵料,这样既满足鱼种的营养需求,又不浪费饵料。 应注意根据鱼种的生长状况,及时调整颗粒饵料的粒径,确保鱼种摄食适口。饵料的日投喂量一般为存塘鱼种体重的4%?10%,投喂时要根据天气、水温、鱼种的活动情况以及吃食情况适当调整。 4池塘水质的调节措施 在整个鱼种培育期,要求水质清新、溶氧丰富。水质具体指标如下:水温尽可能保

无公害生态草鱼的养殖技术

无公害生态草鱼的养殖技术 1xx 准备 池塘应选择在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的地点,并配备专用的进水及排水渠道生态环境良好。面积以10?20亩为宜,水深能够达到2m左右。另外,池塘应该按每亩 0.4kw 配备增氧机,一个池塘配自动投饵机1 台。鱼种放养前10?15天,用 7kg/亩?10kg/亩漂白粉清塘消毒,或用75kg/亩生石灰兑水趁热全池泼洒。清池后3?5 天,注水入池达 0.8m?1m,注水时用xx 0.6mm筛网过滤,1天后施放绿肥400kg/亩,或施放腐熟的有机肥250kg,5~ 7 天后即可放养鱼种。塘周围种植一定面积的青饲料。 2 鱼种的放养 2.1 鱼种选择与消毒 选择规格整齐,体质健壮,体表光滑完整,无畸形,无病伤的苗种放养。自繁鱼 种应具备优良性状,经无公害培育而成。如从外地引进鱼种须经检疫合格方能引入。放养前应该严格消毒苗种,全部鱼种均用4%食盐水浸浴消毒10min?15min, 以预防各种细菌性疾病和水霉病。短途运输的苗种可直接浸泡消毒,而经长途运 输的苗种最好经过一段时间的吊养后再浸泡消毒。 2.2 放养时间 一般在11 月至春节前后放,因为深秋、冬季水温较低,鱼体亦不易患病,开春水温回升即开始投饵,鱼体很快得到恢复,增强了抗病力,提早生长发育。 2.3 放养密度 按8 : 20放养模式投放鱼种,即草鱼占80%适当混养鲤、鳙、鲢、鲫等鱼作 搭配鱼,搭配鱼占20%。这样遗留在水中的饲料和草鱼排出的废物,可以培养浮游

生物,作为鲢、鳙的饲料,净化水质。另外可配养少量青虾等优质品种,以充分利用水域空间及残饵,提高养殖效益。 2.4 免疫接种 鱼种放养时注射灭活疫苗,可降低出血病和三病”的发生,提高成活率15%~ 20%,减少生产中使用鱼药量及残饵,提高养殖效益。 2.4 免疫接种 鱼种放养时注射灭活疫苗,可降低出血病和“三病”的发生,提高成活率15%~ 20%,减少生产中使用鱼药量及药残量。已患病草鱼不宜进行注射免疫。注射器、针头以及稀释器皿须用75%的酒精消毒或用开水煮沸消毒。 3 养殖管理 3.1 饲料投喂 草鱼在池塘无公害养殖中提倡安全环保的颗粒或膨化配合饲料。配方为: 豆粕18%,菜粕28%,棉粕8%,麦芽根8%,次粉28%,米糠6%,磷脂粉 1.2%,食盐 0.6%,豆油1%,氯化胆碱 0.2%,磷酸二氢钙1%。鱼的摄食能力与水温高低密切相关。从3月底开始, 投喂次数由一天1~2 次增加到3~ 4 次,坚持少量多餐,每餐只喂八成饱。如遇闷热、寒流、大暴雨等天气可酌情减量,每日投喂 2 次。随着春夏各种水草的增多, 每天可以增加一次草料的投喂。平时注意在饲料中适量添加维生素等,避免草鱼患肝胆综合症等疾病而造成大量死亡。 3.2 水质管理 80 : 20的生态养鱼模式,管理工作主要是保持良好、稳定的水质,重点防缺氧泛塘。养殖草鱼的水质指标为: pH 值7~

池塘精养草鱼高产养殖管理技术

池塘精养草鱼高产养殖管理技术 池塘养殖草鱼,成本低,费工少,生长快,易管理,而且鲜美厚实的肉质逐步成为消费热点。因此,利用池塘进行草鱼的养殖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可行之路。现将草鱼的养殖方法介绍如下,供养殖户参考。一、池塘条件要求池塘远离污染源,面积5~10亩,池底平坦,底质最好为壤土,稍有渗漏为佳,粘土次之,砂土最差。鱼搪的形状,以长方形为好,长与宽之比可为2-4:1,东西边长,南北边宽,宽的一边最好不超过50米,这样的池塘,可接受较多的阳光和风力,也便于操作和管理。底泥10~20厘米,水深2米左右,在鱼塘周围不宜有高大的树木和建筑物,以免遮光、挡风和妨碍操作。池水总硬度是5—8,总硬度是碱土金属中钙、镁与弱酸、强酸结合的量。硬度较高的水,能促进鱼体骨骼的正常生长,增强鱼类对饲料的消化吸收和浮游植物的生长繁殖。池水pH值为7.5~8.5,池水溶氧保持在3—7mg/升,高温生长季节池水透明度在20—30cm。每口池塘应配备3千瓦叶轮机式增氧机一台,4寸水泵一台,以备及时换水与增氧。鱼塘都应当有独立的注、排水道,才能做到及时注水和排水,以便调节和控制水质,促进鱼类生长和保证鱼类安全。在水源充足的条件下,还可实行流水养殖,以增加单位放养量,达到高产稳定的目的。 二、放养前的准备草鱼自身病害较多,池塘更易爆发流行病。因此要严格做好消毒工作,同时消除杂鱼是保障草鱼正常摄食、节约饲料的重要举措。具体做法是:1、清塘消毒⑴冰冻暴晒法:入冬后,将池水排干出鱼,铲除污泥、杀草,让其在阳光下暴晒、冰冻,减少有害物及利用空中紫外线杀菌。⑵药物清塘消毒法:①生石灰消毒:干池消毒每亩用量80-100斤,选晴天进行,排干池水,留积水5-6寸,全池泼洒石灰浆,并用木耙擂动,使石灰分布均匀,消毒彻底,7天左右药性消失。

池塘主养草鱼规范规模化养殖技术

池塘主养草鱼规范规模化养殖技术 城口县葛城镇兽医站彭小波 由于草鱼具有喜清水,耐高氧,贪食暴长和多病的特点,加之其养殖技术在许多方面不够规范,导致养鱼风险增大,甚至亏本。根据多年的试验经验,我们认为“要想养好一池鱼,就要调好一池水,鱼病是防重于治”。 现将主养草鱼成鱼规范化养殖技术综述如下。 1.池塘条件 池塘位置应选择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电力充沛的地方;池形以东西长、南北宽的长方形池为好,池深3m,水深应保持2~25m,面积以8亩左右为宜;渔用水源要符合国家渔业生产标准,注、排水方便;池塘土质保水保肥力强;在池塘长边处设有投料台;还应备有3kw的增氧机。 2.鱼种投放 所投放的鱼种要求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无病无伤,有条件的应使自己培育、驯化的鱼种,外采的鱼种也要来源相同。放养模式以草鱼为主,适当配养花白链、鲫鱼、鲂鱼等;鲫鱼利用饲料碎屑能力强,在摄食时能翻动底泥,可促使有机物矿化,改善水质,且不与草鱼争食,可以作为次养鱼;鲤鱼由于抢食比草鱼强会影响草鱼吃食,所以要少放或不放,需放养时,鲤鱼种规格应小于草鱼种,数量每亩最多不超过100尾。主养草1鱼净产1000kg/亩的放养模式是: 草鱼100g/尾700尾,鲢鱼50g/尾300尾,鳙鱼50g/尾80尾,442001年第6期《中国水产》鲫鱼10g/尾500尾,鲂鱼25g/尾300尾,鲤鱼夏花100尾。 3.投喂技术 鱼种采用颗粒饲料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性驯化后,应继续坚持“四定”、“四看”的投喂原则。所用饲料应为草鱼专用颗粒饲料,使用蛋白过高或过低的饲料,会造成养殖成本核算或饲料营养成分不足。所用青料要鲜嫩、不变质。投

草鱼饲养管理大全

草鱼饲养管理大全 1、用草喂草鱼 多投喂鲜嫩草料。鲜嫩草料营养丰富,纤维素少,草鱼喜食、易消化,能使草鱼长得快、少生病,可减少投喂量,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因此,投喂草鱼的草料,应尽量选用鲜嫩的草料。草料的种类,应是平行脉的长叶青嫩草,不宜投喂草鱼厌食的网状脉的团叶草料。以种植黑麦草、苏丹草等和采集野生的长叶嫩草投喂为好。要对草鱼吃草的情况进行观察,喜食的草类应多投喂,以满足它的生长发育需要;厌食的草应不喂或尽量少喂。 减少水生草的投喂。据水产专家试验,草鱼吃陆生水草15公斤,就可以长1 公斤肉;而吃水生水草,需要吃60-80公斤,才能长1公斤肉。因此,在水生水草来源不足的情况下,可少喂或不喂水生水草。 2、环境与池塘消毒 草鱼最容易生病,养殖无公害草鱼应有专门的养殖基地,并形成一定的规模,基地周围无污染源。养殖基地应具备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符合《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进排水畅通,鱼塘之间互不相通,交通运鱼方便,饲料资源丰富,生态环境条件良好。 3、优质鱼种的放养 要想养好草鱼,必须选用健康活泼的优质鱼种,自繁自育的鱼种的亲本应来源于有资质的国家认定的原料场,苗种经无公害培育而成,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具备品种优良性状,条件具备的最好自繁自育为好,如从外地引进鱼种须经检疫合格方能引入。鱼种放入前须经消毒处理,可选用二氧化氯每5-10分钟20-40毫克/升、食盐每5-20分钟用1%-3%、每15-30分钟用8毫克/升,高锰酸钾每15-30分钟10-20毫克/升等药物浸泡消毒。放养比例按80∶20放养模式投放鱼种,即主养草鱼占80%,配养鱼(鲢、鳙、鲤、鲫等)占20%。 4、科学投饵 草鱼在自然水域主要取食水草,在池塘无公害养殖中,适宜采用配合科学配比的颗粒饲料,减少残饵对水质的污染,充分提高饵料利用率。生产草鱼颗粒饲料,应加入一定量的草鱼粉,既可降低饵料成本,又能满足草鱼对纤维素等特殊营养

草鱼养殖综合管理方案

草鱼养殖综合管理方案 九月份按二十节气可分为白露和秋分:每年9月7日或8日,节气特点天气渐凉,昼夜之间温差达10度或更多;秋分的节气特点昼短夜长,昼夜温差进一步加大,幅度变大,冷空气开始入侵,慢慢步入深秋,温度适宜。 草鱼养殖过程在九月份白露节气时,会出现“白露瘟”。“白露瘟”一般指白露前后发生鱼病的统称,“白露瘟”来势凶,病害种类多, 往往造成养殖水产养殖对象死亡的重大损失,应做好“白露瘟”预 防工作,“白露瘟”的产生多方面因素综合的。 首先,在此节气下,昼夜温差大,一般昼夜温差大于5度以上时,会引起鱼体的应激反应,同时也破坏水体养殖环境,使水质恶化或变化剧烈,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最后导致鱼病害的产生。 第二,白露节气下,白天温度较高,草鱼的投喂量也大,在此高温条件下,高负荷的投喂水平下,会导致的鱼的肝肠等消化系统负担大,会出现肝胆综合症,肠炎等问题,故造成鱼体质下降,若不良环境或气候条件,会出现病害甚至大面积的死鱼现象; 第三,此节气下,病原微生物易大量繁殖,同时昼夜温差大,破坏水体养殖环境,使水质恶化,导致缺氧、氨氮,亚盐上升,这时水质的变化也会为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提供了适宜条件。因此要做好消毒的同时也做好抗应激和保持水体环境的稳定; 第四,九月份是草鱼养殖中后期,经过高强度投喂后,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有机物碎屑等比较高,水体生态环境较脆弱,遇到天气变化时,易打破此平衡,使养殖环境的水质或底质恶化。故在此阶段应做好水质和底质的维护。 综合所述,在白露节气,我们应做好水质维护,保持水环境稳定,另外也要增强鱼体质,改善肝肝,提高消化吸引能力,同时由于应激较大也要做好抗应激的处理。

2017草鱼最大养殖密度

2017草鱼最大养殖密度 【篇一:2017草鱼最大养殖密度】 草鱼是水产行业提及最频繁、养殖人群最多、养殖范围最广的品种。当大家都把草鱼作为主养鱼,抱怨其赚不到钱的时候,有时不是鱼 不好,而是您的方法不对!那么,如何才能逆袭而上,突破养殖瓶颈,最大限度提高亩效益呢?背景介绍:2016年年中迎来了华中养 殖史以来鱼价顶峰,许多养殖户朋友都有感而发,连续低迷的行情 迎来了“鱼抬头”,连续几年养殖微利及略亏的局面迎来新的曙光, 大家在年底又开始迷茫。 分析原因:1、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的取缔拆除大湖网箱及围网养殖,大量鱼上市冲击市场,造成暂时性市场供过于求的假象,市场行情 一路下滑; 2、热血沸腾转产、专养,养殖行业进入多元化发展新局面,就拿近两年火爆的小龙虾,成为水产养殖行业变革多元的转折点,从而相继引发特种养殖一波波高潮(如养娃娃鱼、养泥鳅、养 黄鳝、田螺、养水蛭等),同时也缔造许多财富神话;3、产业调整、养殖品种的多元,相继衍生出许多食品加工企业,如藕带厂、田螺 肉半成品加工厂、鱼糜厂、藕粉厂、冷冻即食虾厂等扎根乡镇,扎 根原料产地,进一步助推水产养殖行业朝多元化形式发展。 朋友你好我家以前也是养过鱼。 大概一亩的话可以养10000左右 等到鱼大概半斤的时候就要分啦。 【篇三:2017草鱼最大养殖密度】 一般喜栖居于江河、湖泊等水域的中、下层和近岸多水草区域。具 油河湖洄游的习性,性成熟的个体在江河、水库等流水中产卵,产 卵后的亲鱼和幼鱼进入支流及通江湖泊中,通常在被水淹没的浅滩 草地和泛水区域以及干支流附属水体(湖泊、小河、港道等水草丛 生地带)摄食育肥。 冬季则在干流或湖泊的深水处越冬。草鱼性情活泼,游泳迅速,常 成群觅食,性贪食,为典型的草食性鱼类。其鱼苗阶段摄食浮游动物,幼鱼期兼食昆虫、、藻类和浮萍等,体长约达10厘米以上时, 完全摄食水生高等植物,其中尤以禾本科植物为多。草鱼摄食的植 物种类随着生活环境里食物基础的状况而有所变化。 2017养草鱼赚钱吗?

草鱼池塘高产养殖技术

草鱼池塘高产养殖技术 【篇一:草鱼池塘高产养殖技术】 草鱼生长迅速,体长增长最迅速时期为1~2龄,体重增长则以2~3龄为最迅速。当4龄鱼达性成熟后,增长就显著减慢。在自然状态下1冬龄鱼体长为340毫米左右,体重为750克左右,2冬龄鱼体长约为600毫米,体重3.5公斤,3冬龄鱼体长为680毫米左右,体重约5公斤,4冬龄鱼体长为740毫米左右,体重约7公斤,5冬龄鱼体可达780毫米左右,体重约7.5公斤,最大个体可达35公斤左右。 养殖条件 1、池塘条件:面积5~10亩,池底平坦,底质壤土,底泥10~20厘米,水深2米左右。池塘选择东西走向,每口池塘配备3千瓦叶轮机式增氧机一台,4寸水泵一台。 2、清野消毒:在干塘情况下(积水5~10厘米)亩用生石灰100公斤化浆全池泼洒或亩用漂白粉10公斤,温水溶解后全池泼洒,做到不留死角死面,彻底杀灭致病细菌。 3、水质:ph值7.5~8.5,养殖盛季(6~9月份)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0厘米左右,有机物耗氧量(cod)为18~20毫克/升。 4、鱼种选择:草鱼种应选择体色金黄,外表无伤,活泼健壮,体重在100克/尾左右的个体。同时,由于草鱼出血、肠炎两大病均易感染当年鱼种,所以在苗种选择上应以2龄苗种为佳。 5、鱼种放养 a、放养时间:采用春季放养或秋季放养两种方式,春季放养时间为水温回升到12℃以上,秋季放养为水温在15~12℃之间投放苗种。 b、放养模式:放养模式分主养和混养两种,以主养模式为主。主养模式草鱼占80%~85%,搭配20%~15%的鲢、鳙、鲂、鲫鱼。 c、放养规格及密度:草鱼放养规格全长在15~20cm时,放养密度以1400~1600尾/亩为宜。草鱼放养规格全长在20~25cm时,放养密度以1200~1400尾/亩为宜。 5、鱼种消毒:鱼种放养前用3%~4%的食盐水或高锰酸钾20mg/l 或聚维铜碘(含有效碘1%)20~30mg/l浸浴5~10分钟。 6、鱼用饲料:池塘精养草鱼所用饲料采用以配合饲料为主占85%,青饲料为辅占15%的方式。

草鱼一龄鱼种高产养殖技术

草鱼一龄鱼种高产养殖技术 1、池塘准备 要求池塘面积在1300--2000平方米,水深1.50米左右,排注水方便,水质良好,池周围无杂草。每亩池塘用生石灰125--150千克消毒。鱼苗下塘前1周注水50厘米深,每亩施发酵人畜粪肥250--400千克。 2、鱼苗放养 施肥1周后,水色呈淡黄色或淡油绿色时,鱼苗下塘。用尼龙袋运鱼苗的,应先把尼龙袋放在鱼池水面上1小时左右,使袋内水温与池水水温大致相同,然后把鱼苗放到纱布网箱内暂养,半小时后投喂熟蛋黄水1次,等鱼苗饱食后,轻翻网衣,使鱼苗自然游入塘内。若鱼苗运到时,遇风雨或低温天气,要将鱼苗放在室内水缸等容器内暂养,暂养密度为100千克水放10万尾鱼苗,第二天上午9时后喂1次蛋黄水后再将鱼苗入池。每亩池塘可放养鱼苗8--10万尾。 3、鱼种培育 每天上午9--10时,下午2--3时各泼洒1次豆浆,要沿池边均匀泼洒,每亩鱼池每天用大豆2.50--3千克。鱼苗入池饲养10天后,除每天按时泼洒豆浆外,中午11时再在池周滩脚上,抛豆饼浆1次,用量以鱼苗能在下午4--5时吃完为标准。 4、鱼苗分养 6月初当鱼苗长到体长2.70厘米时分养。分养前要拉网锻炼两次,然后放入一龄鱼种池,每亩放养2万尾。一龄鱼种池面积1300--2000平方米,水深 2米左右,水质良好,排注水方便,在放入鱼苗前,要对池底进行清淤并曝晒。每亩鱼种池用150千克生石灰消毒,并在鱼种分养前1周用0.7()毫克/千克浓度的硫酸铜液杀灭寄生虫,再用含氯30%的漂白粉以1毫克/千克的浓度全池泼洒,杀灭细菌性鱼病病原体。7月中旬,每亩再搭配放养体长5厘米的白鲢 800尾。如果面鱼池套养,要在6月底至7月初,待草鱼种体长达到8厘米时,按每亩300--400尾的密度将草鱼种放入成鱼塘。夏花草鱼种分养后,每天泼洒磨细的菜饼或豆浆两次,连泼1周,以后用菜饼浆和浮萍等投喂。6月中旬起开始在固定的地点投喂颗粒饲料和紫背浮萍或切细的嫩草。8月中旬到9月中旬是鱼病盛发期,精料投喂量要减少40%9月下旬起再投足饲料,促使鱼种保膘出塘。 5、水质管理 每口鱼池都要配增氧机,高温季节从晚上12时到第二天上午8时轮流开机,使水体溶氧保持在每升4毫克以上。每隔2--3天,换水15厘米深。 6、鱼病防治

草鱼怎么养殖草鱼养殖技术与鱼塘管理

草鱼怎么养殖草鱼养殖技术与鱼塘管理 草鱼怎么养殖?草鱼是中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池塘养殖草鱼具有成本低、费工少、生长快、易管理等养殖特点,而且草鱼鲜美厚实的肉质也逐步成为消费热点,因此利用池塘进行草鱼的养殖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可行之路。 养殖池塘准备 1.池塘条件 要求池塘远离污染源,面积5~10亩,池底平坦,底质**好为壤土,稍有渗漏为佳,底泥10~20cm,水深2m左右,每口池塘应配备3千瓦叶轮机式增氧机一台,4寸水泵一台,以备及时换水与增氧。 2.清污消毒

草鱼自身病害较多,池塘更易爆发流行病,同时消除杂鱼是保障草鱼正常摄食、节约饲料的重要举措,具体做法是在干塘情况下(积水5~10cm)亩用生石灰100kg化浆全池泼洒,或亩用漂白粉10kg温水溶解后全池泼洒,做到不留死角死面,彻底杀灭致病细菌。 3.水质要求 池塘水质要求pH值为7.5~8.5,养殖盛期(6~9月份)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0cm左右,有机物耗氧量为18~20mg/L。 草鱼怎么养殖? 1.苗种选择 苗种池塘观察鱼群的游动情况,爬边,离群独游,吃料时有无炸群等,这些都是鱼苗患病的征兆。体色以深草绿色为佳,体色发黑的鱼苗不能要。建议选择规格整体,游动迅捷,体色一致的鱼苗。

2.水质管理 (1)定期泼洒生石灰:一般每半月按每亩水面,每米水深20公斤或者施用漂白粉1PPM全池池洒。 (2)有计划地加水换水:每10天注入新水一次,每次注入20~30厘米,到7月中旬,视实际情况换水一次,换水量为1/2。 (3)每天开动增氧机:6月~8月中旬。草鱼容易缺氧浮头,在此时节,晴天中午开机2~3小时,凌晨开机3~4小时,阴天半夜开机一次,以预防鱼类浮头。 (4)认真巡塘:及时掌握池鱼活动、吃食状况,掌握水质变化情况,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 (5)清理池中杂物,捞出草鱼吃剩的青饲料茎、叶等。 3.鱼病预防 鱼病以预防为主,这也是草鱼精养的关键。因此,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大部分精力要放在鱼病防治上,严格把好每个环节的消毒关,并定期投喂中草药,免疫增强剂制成的药饵进行保健,每月拌料2-3次,每次投喂2-3天。 草鱼得病的原因主要是水质恶化、老化、污染饲料霉变、季节性细菌和寄生虫的暴发等。对草鱼所患的烂鳃、赤皮、肠炎病,**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内服+外用的方法,在预感暴发性疗病到来时可采用注射的办法。

水产养殖实施方案

尤溪下游流域水产养殖整治工作方案 根据《尤溪下游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要求,为了彻底解决尤溪下游水产养殖污染问题,改善尤溪流域水环境质量和生态状况,维护广大群众的环境权益,特制定尤溪下游流域水产养殖污染整治工作方案。 一、整治目标 集中二个月时间,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通过制定水产养殖规划,实施尤溪下游流域水产养殖污染整治,引导水产养殖业有序发展,使水产养殖污染得到有效治理。 二、整治时间 7月5日—9月20日,对尤溪干流雍口电站坝下至闽江汇合口流域的网箱养殖进行全面整治。 三、组织实施 网箱养殖污染整治工作由养殖户所在地的西滨、尤溪口镇政府负责组织实施,县畜牧兽医水产局负责制定治理技术措施,镇、村干部负责监管落实。 整治工作共分四个阶段 ㈠宣传发动阶段(2011年7月5日—7月15日)由西滨、尤溪口镇政府分别召开网箱养殖污染治理工作会议,传达省、市、县政府关于尤溪下游流域水产养殖污染整治的会议精神。组织县、乡镇、村干部进村入户开展网箱 养殖污染整治工作宣传,同时做好养殖户的思想工作,广泛争取群众和养殖户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与养殖户算经济、生态、社会效益账,让网箱养殖户看到实实在在的治理效益和好处,增强做好污染治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水产养殖污染治理成为广大养殖户的自觉行动。积极鼓励和支持公众参与环境保护,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参与库区网箱养殖污染治理的良好氛围,促使养殖业主早准备、早安排,尽早完成雍口电站坝下至闽江汇合口沿河的网箱养殖污染治理工作。 ㈡全面整治阶段(2011年7月16日-9月10日) 1、由镇政府与水产养殖户签订网箱整治协议书,并监督水产养殖户落实清理水面过密网箱,全面禁止投饵类网箱养殖。 2、对于当前达到商品鱼规格的各种鱼要动员养殖户及时上市,对于投饵类养殖网箱的商品鱼上市之后,必须严格禁止投放投饵类苗种,并立即拆除投饵类养殖网箱和辅助设施,彻底退出养殖。 3、要按照尤溪下游流域水产养殖规划,引导水产养殖有序发展,科学确定水产养殖规模、养殖密度和养殖品种,除应保留的,其余养殖网箱限期退出,禁止开展投饵类网箱养殖。 ㈢检查验收阶段(2011年9月11日至18日) 由县监察、环保、财政、畜牧水产等部门组成检查验收小组,严格按照尤溪下游流域水产养殖规划进行检查验收,对在养殖规划区内按规划要求开展网箱养殖的养殖户给予验收。对验收合格的养殖户由县政府予以发放《滩涂水域使用证》。 ㈣整治总结阶段(2011年9月19日至20日) 对尤溪下游流域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工作进行总结,对水产养殖治理污染取得的好做法、好经验予以总结、推广,以推进全县水库网箱养殖治理工作。 四、具体措施 1、统一思想认识。各有关乡(镇)和部门要深刻认识开展尤溪下流域养殖网箱整治工作的重大意义,统一思想认识,明确责任分工,保证政策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人员到位,确保整治工作如期完成。 2、强化责任落实。要将挂包村的乡镇分管领导和干部具体人员落实挂包到养殖户中,督促养殖户限期治理到位。通过明确目标,强化责任,落实措施,确保尤溪下游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工作全面落实。 3、加大执法力度。探索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依法整治,严格执法。对于未经许可或不按规划进行网箱养殖的,发现一处,取缔一处,并严肃追求养殖者责任,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实

草鱼的养殖(成鱼)

草鱼成鱼的年度生产养殖计划 池塘基本情况: 广西大学水产教学科研基地,有鱼塘9口,总面积约17.5亩,无补充水源,靠积集雨水补充,平均水深1.6m左右。 一、确定生产目标: 草鱼栖息于平原地区的江河湖泊,一般喜居于水的中下层和近岸多水草区域。性活泼,游泳迅速,常成群觅食。为典型的草食性鱼类。在干流或湖泊的深水处越冬。生殖季节亲鱼有溯游习性。已移殖到亚、欧、美、非各洲的许多国家。因其生长迅速,饲料来源广,是中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 二、养殖技术 1、养殖条件及放养前准备工作 保持水深常年在1.5m左右,塘中淤泥不超过15cm,因基地无补充水源,而且池塘的水无流动性,故配备1.5KW的叶轮式增氧机9台 池塘在放鱼种前10~15天,用150公斤/亩生石灰化成浆全池均匀泼洒,进行干法清塘消毒。第3天加注水至池水深1.5m左右,由于基地的鱼塘旁边有许多“大草”,故可直接利用其来增加有机肥,清塘10天左右待生石灰毒性完全消失后放入鱼种。 2、鱼种放养 放养时间选在4月,一般清塘10天后开始放苗,放养时间在晴天的上午最佳。从市场上购买规格为约17CM的草鱼鱼种,放养密度

约为600尾∕亩,所放鱼种应要求规格整齐、色泽鲜艳、体表光滑、无病无伤、体质健壮。入池钱需要用5%盐水浸洗10分钟。待草鱼鱼种在池塘内养殖20天左右后,每亩套养100g规格的鲢鱼100尾、鳙鱼80尾和三两左右的甲鱼30只。 3、饵料投喂 鱼种刚下塘时,池塘中浮游动物较多,开始几天不用投料,在苗种入池3天后采用人工投饵驯化,驯化时配以固定的投饵信号,进行定点、定时投饲训练。经耐心驯化5~7天后即可正常投喂。喂养草鱼用的饲料含粗蛋白质约28%的颗粒饵料,颗粒直径大小以适合鱼类摄食为准。50g的鱼种喂长度4mm~5mm的颗粒饲料,成鱼养殖过程中,根据个体大小可选择粒径4mm~6mm,长度6mm~8mm饲料投喂。投喂饲料不宜过多,混合着投喂些鲜嫩人工种植草料,因为鲜嫩草料营养丰富、纤维素少,容易消化,能够使草鱼长得快、少生病,同时还可以减少投喂量。以黑麦草、苏丹草等草料为主。 根据养殖期的水温、气温、水质、天气和鱼的摄食情况灵活增减投饵量,具体投喂量以黄颡鱼吃完而不剩为宜。 投喂时应坚持“四定”“四看”原则。即(定质、定量、定食、定位)和(看天气、看水质、看鱼情、看水温)。水温低的月份,一天喂2次,上午投一次草料,下午喂一次精料;7-9月旺食季节,一天喂3次,一次草料,二次精料,第三次可在傍晚进行。 饲料投喂具体如下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