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光现象
初中物理中考实验复习:光现象

【注意事项】
初中学生缺乏空间想象力,理解反射定律中线和面 的空间关系是一个难点。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帮助学生建 立空间概念,直观地建立起光的反射图象。
激光笔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设计实验
入射光 平面镜
纸板
入反 射射 角角
反射光
改变入射角i,多做几次实验:
次数 1 2 3 ...
入射角i
分析与论证: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反射角r
激光笔 入射光线
光屏
N E
平面镜
O
将纸板
F NOF向后பைடு நூலகம்
或向前折, 在纸板上 还能看到 反射光线 吗?
光的反射定律
N
ir
O
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
(三线共面) 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两角相等)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两线分居)
(在清洁的室内空气中悬浮的微粒少,光 束径迹看不太 清),在黑板的左面(或右面)墙 上打出一个红色的光斑。 (2)向激光束经过的空间喷烟,立即显现出一条鲜艳 的红 色光束。 (3)断开电源,使激光器停止工作。 【注意事项】
严禁有意识地把眼睛直接对着激光束观察,以免损伤眼 睛。
实验二《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实验方法】
B
甲 A
1、使平板玻璃正对着全班同学,在玻璃后
乙
面放没有点燃的蜡烛甲,前面放点燃的蜡烛乙。
移动没有点燃的蜡烛(或点燃的蜡烛)的位置,直到从玻璃前边 的各处看到玻璃后边的蜡烛甲好像也点燃为止。
2.将装置仪器的木板转过90°,让同学看到蜡烛甲并没有点燃, 说明刚才看到蜡烛甲好像点燃的情形,实际是点燃的蜡烛乙在 平板玻璃里成的虚像。虚像是正立的,和物体大小相等,虚像 的位置和蜡烛甲完全重合。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训练—光现象(含解析)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训练—光现象(含解析)1.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A.钻石B.月亮C.教室内的投影幕D.发光的萤火虫【答案】D【详解】A.钻石自身不能发光,反射其它光源发出的光,钻石不属于光源,故A不符合题意;B.月亮自身不能发光,反射其它光源发出的光,月亮不属于光源,故B不符合题意;C.教室内的投影幕自身不能发光,反射其它光源发出的光,教室内的投影幕不是光源,故C不符合题意;D.发光的萤火虫可以自身发光,发光的萤火虫是光源,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如图所示,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晷针影子测量时间的一种计时仪器,晷针影子的形成是()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镜面反射D.漫反射【答案】A【详解】我国古代利用日晷晷针影子变化计时是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与反射现象无关,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太阳和月亮都属于光源B.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C.“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响度大D.“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句话说明了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答案】A【详解】A.能自身发光的物体才是光源,太阳是光源,而月亮不能发光,不是光源,故A错误,符合题意;B.光沿直线传播的前提是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所以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震耳欲聋”表示的是声音的响度,主要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句话说明了当光照在叶片时,由于叶片不透光,挡住了光线的传播,即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垂直,那么反射角是()A.0°B.45° C.50° D.90°【答案】B【详解】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直角,则反射角与入射角之和为90度,即反射角与入射角均为45度,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中考总复习光现象-知识点及习题剖析

光现象知识点1 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1)、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源的分类有:和。
,如太阳、萤火虫;,如篝火、蜡烛、油灯、电灯。
注意:月亮光源。
2、光的直线传播(1)、光在是沿直线传播的。
(2)、光线是为了研究光的传播而引入的一个模型,不是真实存在的。
光线所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是。
3、应用及现象:(1)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无关,与有关,像是的实像(2)取直线: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3)限制视线:坐井观天;一叶障目;(4)影的形成:影子;日食、月食(要求知道日食时在中间;月食时在中间)4、光速(1)、真空中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2)、在计算中,真空或空气中光速c= m/s;(3)、光在水中、空气中、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大小关系为。
(4)、光年:是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光年是单位;1光年≈9.46×1015m;典例精析1、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光源,光源可分为___________光源和___________ 光源.例如太阳就属于_________ 光源.2、在射击时,瞄准的要领是“三点一线”,这是利用______________的原理,光在____________中传播的速度最大.3、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______________来解释.4、太阳光垂直照射到一很小的正方形小孔上,则在地面上产生光点的形状是()A.圆形的B.正方形的C.不规则的D.成条形的5、下列关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B.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C.萤火虫不是光源D.以上说法均不对6、下面四个例子中,哪个不能说明光是直线传播的:()A.看不见不透明物体后面的东西B.射击时的瞄准C.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不发光的东西D.阳光下你身体的影子7、当一个人逐渐走近一盏路灯并离开时,他在路灯下的影子的长度变化是()A.先变长后变短B.先变短后变长C.逐渐变短D.逐渐变长8、下面是关于光的传播快慢的几种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A.光在真空中传播和在空气中传播一样快,速度都是3x108m/sB.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约为3x108m/sC.光在真空中传播比在空气中传播要快些D.光在透明介质内传播比在空气中传播还要慢些9、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物理现象是〔〕A.“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B.太阳光穿过大气层射向地面过程中发生弯曲C.检查一块木头是否直,可闭上一只眼睛,用另一只眼睛沿棱的长度方向看过去D.日食、月食的形成10、以下不能说明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是( )A.手影的形成B.日食、月食的形成C.人工虹的形成D.小孔成像11、如图是表示某地区出现的“日全食”现象的成因,其中B表示的是____________ 位置.(选填“月球”或“地球”)12、用步枪瞄准练习时,当眼睛看到步枪前端的准星和瞄准点三者重合时,就认为三者在同一直线上,这就利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能证明这一道理的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现象。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二讲光现象

27
▶一题过实验
(202X自贡改编)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水平放置平面镜,白
色纸板竖直立在平面镜上,纸板由E、F两部分组成,可以绕ON翻折。
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30°
30°
2
45°
45°
3
60°
60°
28
(1)实验时,把纸板ENF垂直放在平面镜上,入射光线AO的法线是
的入射角大小是
核心素养
4.如图甲所示,碗里放有一枚硬币,小明慢慢后退,
光的直线传
直至眼睛恰好看不到硬币,此时看不到硬币是因
播、光的折
为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沿碗壁慢慢
射
向碗中加水,如图乙所示,小明在同一位置又能看到
硬币,这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产生了 折
射 现象,此时看到的硬币比实际位置 浅 (选填
【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
1.实验装置:
24
2.实验器材:能折转的光屏、平面镜、激光笔、铅笔、量角器等。
3.实验器材的主要作用
(1)平面镜:反射光。
(2)可翻折的粗糙硬纸板:
①可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②可以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
同一平面内
;
③可以显示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情况。
(3)量角器: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
让入射光线紧贴左侧纸板入射到镜面,发现反射光线从右侧纸板上射出;再让入射光线
紧贴右侧纸板入射到镜面,发现反射光线从左侧纸板上射出。多次实验即可得出结论: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8.角度的测量及关系确定:
用铅笔记下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位置后,再用量角器测出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即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光现象必记常考点(共五大类)

③平面镜成像作图时应注意:
(1)像和物对称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要画上垂直符号;
(2)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像点;
(3)只有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用实线表示(镜面除外),其他均用虚线表示。
2、平面镜的应用:①成像;②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3、凸面镜和凹面镜——利用光的反射
在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与折射有关的现象:海市蜃楼、沙漠蜃景;水中的筷子“折断”;水中观鸟鸟变高,岸上看鱼鱼变浅;提前看到日出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①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②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③强烈太阳光照射到玻璃幕墙、磨光的大理石这些光滑表面时,会产生镜面反射,造成“光污染”。
三、平面镜成像
1、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中注意的问题】
①在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找到并确定蜡烛像的位置;
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4)确定发光点的位置。
作图步骤:根据两条或多条反射光线作出入射光线,则入射光线的交点即为发光点。
作图时的注意事项:(1)法线一定要画虚线,光线一定要画实线。(2)当画好光线后,一定不要忘记用箭头标出光线的方向。
初中物理光现象考点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现象(中考复习ppt课件)

5. 在图12中,凸透镜焦距为10厘米。
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当蜡烛在15厘米
刻度 处时,为了在光屏的中心找到像,
应调整屏的
,并将光屏向___
方向移动(选填“远离透镜”或“靠近
透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6. 物体放在焦距为16厘米的凸透镜主光
轴上,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缩
小的像,则该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
是(
)
·人教版
│ 考点整合
·人教版
│ 考点整合
·人教版
│ 知识纵横 知识纵横
·人教版
│ 知识纵横
·人教版
│ 知识纵横
·人教版
│ 知识纵横
·人教版
│ 归类示例 归类示例
·人教版
│ 归类示例
·人教版
│ 归类示例
·人教版
│ 归类示例
·人教版
│ 归类示例
·人教版
│ 归类示例
·人教版
│ 归类示例
• D 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
·人教版
│ 考点整合
·人教版
│ 考点整合
·人教版
│ 考点整合
·人教版
│ 知识纵横 知识纵横
·人教版
│ 知识纵横
·人教版
│ 归类示例 归类示例
·人教版
│ 归类示例
·人教版
│ 归类示例
·人教版
│ 归类示例
·人教版
│ 归类示例
·人教版
│ 归类示例
·人教版
│ 归类示例
·人教版
│ 归类示例
人教版新教材中考复习课件
第2课时 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 第3课时 光的折射、光的色散、看不见的光 第4课时 透镜及其应用
第四章 光现象-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章节分类训练(解析版)

第四章光现象(解析版)知识点1: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1)光源定义: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源分类: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篝火、蜡烛、油灯、电灯。
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光的直线传播:(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早晨,看到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该现象说明: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2)光线: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3)光直线传播的应用:①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
④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4)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
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光年是指光在1年中的传播距离,是距离单位,不是时间单位,也不是速度单位;1光年9.46×1015m。
知识点2: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三线共面,两线两侧,两角相等,光路可逆。
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不发光物体把照在它上面的光反射进入我们的眼睛,所以我们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
3、光的反射分类: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
镜面反射条件:反射面平滑。
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水面特别亮、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定义:射到物体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中考物理必背第四章 光现象-【口袋书】2023年中考物理必背知识手册(思维导图+背诵手册)

第四章光现象【思维导图】【必背手册】★知识点一:光的直线传播一、光源1.光源: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源的分类(1)自然光源:太阳、恒星、萤火虫等。
(2)人造光源:火把、电灯、蜡烛等。
3.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二、光的直线传播1.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通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
(1)光线是人们为了表征光的传播而引进的一个抽象工具,它是一个理想模型,而不是真实存在的。
(2)人眼能看到东西是由于光进入人的眼睛。
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太阳光能通过太空和大气层传播到地球表面,说明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4.光速: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2.99792×108m/s。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近似等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也可以近似为c=3×108m/s。
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c;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近约为c。
3.小孔成像:由于光沿直线传播,经小孔在光屏上就出现了烛焰倒立的实像;像的大小与物(蜡烛)的大小以及光屏所在位置有关。
三、光的直线传播引起的光现象1.影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会使物体后面光不能到达的区域形成一个阴暗区域,即物体的影子。
2.日食和月食(1)日食: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由于光沿直线传播,月球就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
(2)月食:当地球处于月球和太阳之间时,地球挡住了射向月球的光。
3.小孔成像用给一个带有小孔的板遮挡在光屏与蜡烛之间,光屏上就会形成烛焰倒立的像,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小孔成像。
由于光沿直线传播,来自烛焰上方的光通过小孔后就射到了光屏的下部,来自烛焰下方的光通过小孔后就射向了上部。
这样,光屏上就出现了烛焰倒立的像。
像的大小与物(蜡烛)的大小以及光屏所在位置有关。
4.其他应用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在开凿隧道时,工人们可以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使掘进机沿直线前进,保证隧道方向不会出现偏差;士兵瞄准射击;站队时队列排直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1)直尺作用是便于比较物像 到镜面距离 的关系;
(2)两段等长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 大小 的关系;
(3)光屏上不能 接收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虚____像;
(4)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2__mm
(5)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物与像不能重合 。
从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
水中筷子看起来向上偏 岸上人看水中鱼位置偏浅
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 水中鱼看岸上人位置偏高
全反射:光从其他介质射向空气时,入射角增大一定程度
练习1:某人站在穿衣镜前2 m处,他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 距离是_2__m,当他向平镜面的靠近了0.5 m时,人与像的 距离应为__3__m,像的大小_不__变_ 练习2:一只熊猫正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像,此时它看 到的像应是图中的( D )
A.树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皮影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C.倒影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D.摄影时用的照相机是根据凹透镜成像原理制成的
1、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如果入射角为400 ,则平面镜顺时 针转动10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_1_0_0_0 。
2.一束阳光与水平面成40°角,要使其反射光沿水平方 向射出,则平面镜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20或70 度. 3、太阳光与水平地面成300,现在用一平面镜把太阳光反 射到竖直的井底。画平面镜位置及镜面与水平方向所夹角
一叶障目 坐井观天 4、光速:V真空> V空气>V水>V玻璃 真空中的光速:V=3×108m/S
5、光年:长度单位
1光年= 9.46×1012 千米
一、光 的 直 线 传 播
倒 立 的 实 像
一、光 的 直 线 传 播
1,阳光照射很小正方形孔上,则地面上光斑形状_圆__形___, 这种现象叫做小__孔__成__像_,它可以用光__的__直__线__传__播原理来解释。
夹角问题:①入射角为a时,反射角为a ,入反夹角为2a ②入射角减小b时,反射角减小b,入反夹角减小2b 折射问题:光速大的介质中,夹角大(空气>水>玻璃)
二、光 的 反 射 定 律
1、镜面反射 玻璃墙刺眼 水面耀眼 黑板反光
2、漫反射:各个方向都能看清黑板字 3、平面镜成像或改变光路(正立等大左右相反虚像)
2、人沿着街道走向街灯再走远,影子长短变化( D ) A、变长 B先变长再变短 C变短 D先变短再变长
6、一大雁在平静湖面飞翔,有时我们看到大雁好像在
水中游,有时只看到大雁似的阴影在水面移动,则( C )
A、前者光线较强,后者光线较弱,原理相同 B、前者光线较弱,后者光线较强,原理相同 C、前者是大雁的像,后者是大雁的影 D、前者是大雁的影,后者是大雁的像
黑暗环境:使像更清晰
实验方法:等效替代法
多次试验:使结论具有 普遍性,避免偶然性
实验操作和结论:①像不能用光屏承接,证明虚像 ②两只完全相同蜡烛,证明等大
③刻度尺测物像到镜面距离,证明等距 ④量角器测物像连线与镜面夹角,证明垂直
三、光 的 折 射 定 律
如何“刺鱼” ?
海市蜃楼形成原因
渔民叉鱼,总是向看到鱼的下方叉 星光闪烁 海市蜃楼
A、1000 B、1200
C、1400
D、1600
与水面成50°夹角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 D)
A.小于50° B.大于50° C.大于40° D.小于40°
1. “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夏天 乘凉的“树影”;民间皮影戏的“皮影”;岸边景色 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春游时的“摄影”等。正A确 的是( )
r=500
S
A
A’ B’S’
400
A出射点
S
S'
空气
玻 璃 空气
4、如下图所示,S是一个发光点,S’是它在平面镜中 成的像,SA是S发出的一条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 位置和SA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
5、如图所示,物体AB上的点B在平面镜里成的像点为,在
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
镜中花 水中月 自行车尾灯 潜望镜 牙医用的小平面镜
4、凸面镜发散光线(正立缩小虚像) 汽车观后镜(扩大视野) 山路反射灯(扩大视野)
5、凹面镜会聚光线 太阳灶 探照灯 汽车头灯 五官科医生用的额镜
实验1
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玻璃板越薄越好: 两个面成像尽量重合
玻璃板需放正: 便于物像重合
D. 雨后天空出现彩虹
1. 一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60°,入射角是—3—0—度,反 射角是—3—0——度,不改变入射光的方向,而让镜面绕入射 点顺时针旋转10°,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是—4—0—
2、 一光线以平面镜成 300 的角入射到平面镜上,当入 射角增大200 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夹角( D )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__
物和像的大小相等
、
物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
像与物对镜面是对称的
。
(6)实验方法 等效替代
。
5、如图所示光的反射实验:由图甲可得到的信息是: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 由图乙可得到的信息是: _反__射__光__线__、__入__射__光__线__和__法__线__在__同__一__平__面__内__。_
下列各现象分别属于哪类光学现象?
光的直线传播
光在同种均匀介 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
光射到介质表 面被反射的现象
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 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 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一、光 的 直 线 传 播
1、光在 同一种均匀介质 中是沿直线传播。
2、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影子 日食、月食
激光准直
排队
小孔成像
二、光的反射、折射定律
三线、二角、一点
N
O
A
B
O
反 三线共面
射 定
法线居中
律 两角相等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N A
空气
N’
C水
折 三线共面
射 定
法线居中
律 光速大夹角大
垂直时:光沿直线传播
实验1
实验操作和结论:①前后转动F,证明三线共面 ②量角器测量入反射角,证明两角相等
③光逆着反射光线射,证明光路可逆 光屏作用:①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②验证三线共面
练习3、某同学从平A面镜中看B到镜子对面C的电子钟的D示数 如图所示,这时的实际时间是— 10—:—0—5
1.下列成语所反映的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C) A镜花水月 B坐井观天 C海市蜃楼 D.立竿见影
2.下列现象能用光沿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C )
A. 观赏水中的鱼
B. 水中倒影
C. 在树阴下躲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