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北宋初期与中期的词分解讲课讲稿

合集下载

北宋词的发展中国古代文学史演示文稿

北宋词的发展中国古代文学史演示文稿

代表作
《渔家傲》 《念奴娇》 《永遇乐》 《雨霖铃》 《苏幕遮》 《声声慢》 《扬州慢》
宋词流派
• 婉约派词的特点:
1、题材上以男女情事、伤春怨别为主; 2、格调上以柔婉低调、缠绵往复为极致;
结构缜密而绮丽,具有一种阴柔之美。 3、婉约派词人以柳永和李清照为代表 ,有晏
殊、欧阳修、晏几道、秦观、周邦彦等。
宋词流派
豪放派词的特点: 1、题材上纵意抒写,打破“艳科”的藩篱,
无事不可入,无意不可言; 2、风格:气象恢弘,风格雄放,笔力劲健; 3、手法:语词宏富,用典亦较多,以言志抒
怀为目的,表达豪放、旷达之情; 4、豪放派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贺铸、陈
与义、张元干、叶梦得、朱敦儒、张孝祥、 陈亮、陆游、刘过等人。
—《浣溪沙》
因循中求变的欧阳修—醉翁之意不在酒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 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有《欧阳文忠 公集》,词集名《醉翁琴趣外编》,一名《六一 词》。内容主要还是恋情相思,离愁别恨。 欧阳修对此作的革新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扩大了词的抒情功能,沿着李煜词所开辟的方 向,进一步用词来抒发自我的人生感受。
晏殊为宰相,年辈较高,政治地位显 赫,欧阳修等著名词人出其门下,被后人 推为“北宋倚声填词初祖”。
总的来说,晏殊词绝大部分是小令,题材比较 狭窄,基本没有超出唐以来文人词的范围。
• 第一, 经常表现对生命的忧思,浓情中渗透 着理性沉思的特质。写伤春感时、在寂寞中流 连光景之情怀的作品最能反映他的特色。
• 第二,晏殊词典雅工致,语言浅而丽,意境深 厚,情中有思,读之有低回反复之致。
晏殊的词虽写富贵气象却不落鄙俗,写艳情 却不落轻佻,感伤之中还流露出一种闲雅的情 调,或表现出一种旷达的怀抱,有的词还有一 种深沉的理性与明晰的哲思。如《浣溪沙》。

中国古代文学讲义·北宋中期的词

中国古代文学讲义·北宋中期的词

2016级中国古代文学讲义·北宋中期的词从表面上看,词与北宋中期的文学变革没有多大关系,因为在当时文人的理解中,词是“小道”,不是载道的工具或治国平天下的手段。

但是,在北宋诗歌走上“雅正”道路而较少表现纯粹的个人生活情感特别是男女恋情的情况下,词正是以其倾向娱乐艺术的性质、不够堂皇正大却也较少拘谨的地位,补充了诗的不足,从而获得意外的兴旺。

北宋庆历时期以后,词的创作在内容、技巧、体制各方面都获得了飞跃性的发展,涌现出一批卓有成就的词人,其中晏殊、晏几道、张先、欧阳修和柳永尤为出色。

在他们之后,苏轼以其雄大的才力开创了词的新境界与风格,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文人词的面目。

第一节晏殊父子与张先、欧阳修的词在北宋中期的词人中,晏殊的创作较早,可以说是承接北宋词前期与中期的关键人物。

晏殊(991—1055)字同叔,临川(今属江西)人,少年时即以神童应召,赐同进士出身,后来官至宰相,仕途可谓一帆风顺。

他在政治上没有什么突出成就,对文学却格外关心。

据叶梦得《避暑录话》说,他“惟喜宾客,未尝一日不燕饮”,而且每宴饮都有“歌乐相佐”。

晏殊在一首《木兰花》中有句云,“春葱指甲轻拢拈,五彩条垂双袖卷”,就是写一个歌女在宴席上弹琵琶唱小曲的情景。

而参与宴会的文人,也常常作词让歌女演唱。

因此,他的相府其实就是一个与填词有关的文艺沙龙。

有《珠玉词》。

晏殊词的题材比较狭窄,基本上没有超出唐以来文人词的范围。

写伤春感时、在寂寞中流连光景之情怀的作品最能反映他的特色,如下面二首《浣溪沙》:青杏园林煮酒香,佳人初试薄罗裳。

柳丝无力燕飞忙。

乍雨乍晴花自落,闲愁闲闷日偏长。

为谁消瘦减容光。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的人生境遇,在封建士人中可算志得意满,他的词中,诸如“萧娘劝我金卮,殷勤更唱新词”(《清平乐》),“红绦约束琼肌稳,拍碎香檀催急衮”(《木兰花》)之类,常常渗透着他那种满足的心态及雍容闲雅的气质。

宋词讲稿

宋词讲稿

宋词讲稿宋词的发展历史词体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这样一个历史过程:起源于隋唐之际,发展于晚唐五代,昌盛于两宋,衰微于元明,中兴于清代。

唐五代是宋词的准备时期,元明是宋词鼎盛之后的衰微时期,固然不能与宋词比盛;即使是清词号称“中兴”,毕竟是鼎“盛”之后的复“兴”,已落于第二位,难以与宋词之“盛”并驾齐驱。

1、词的产生宋词是在唐五代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最初词被称为曲子词(因为词与诗歌不同,它一般是先有乐,然后按乐填词),作为俗乐的一种。

有一个传统的说法“词为诗余”,诗作为正统的文学形式存在,而词则是从民间的俗曲转化而来。

诗歌可以用来批评朝政、促进社会发展,在孔子那里就有“兴、观、群、怨”的说法。

而词主要用于娱乐、消遣。

一般认为,词的渊源是胡夷之曲和中原里巷之曲融合而成。

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胡夷音乐深受人们的喜爱。

刘禹锡在朗洲作司马时,当地人所唱的竹枝曲被刘禹锡改成了竹枝词。

杨海明先生在《唐宋词史》中认为江南的地域、民情风俗以及政治状况对词产生了很大影响:(1)江南多水,帮助造就了词境的柔媚(2)斜桥红袖帮助造就了词情的香艳(3)江南小气帮助造就了词风的软弱。

2、词发展的基本脉络(1)、北宋初年,很多人认为奢靡轻软的文风助长了社会政治的腐化而导致了前后蜀、南唐的灭亡,再加上当时的官吏选择制度考察的主要是诗、赋、论、策等,而词是不入流的,因而在这个时期词坛沉寂,60年间词人与词作寥寥。

(2)、北宋中期,宋仁宗好词,他在位40年,使词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晏殊、欧阳修、张先等人承袭晚唐五代词风,在风格上以个性化的色彩体现出不同程度的创新。

词发展到柳永,他因为仕途坎坷而自我放纵,沉溺于歌楼妓馆之中,在词的创作中以市民生活入词,并把传统的小令发展为慢词(依慢曲而填的词。

慢曲,唐宋杂曲的四种体制令、引、近、慢之一,每片八拍),丰富了词的体式。

词发展到苏轼,他以旷达超逸的襟怀与深沉的思考开创了词的豪放风格。

同时在题材的选择上不再有任何的局限。

第二章北宋初期与中期的词分解

第二章北宋初期与中期的词分解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 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 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苹汀,十顷波平,野 岸无人舟自横。 西南月上浮云散,轩槛凉 生,莲芰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鸥鹭闲眠,应 惯寻常听管弦。 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 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
上片写行人。由写景到抒情,又从抒情到 写景。在写景的同时,以流不断的春水隐喻 诉不完的离愁。
下片写闺人。由近及远,从思妇楼头到山 外行人。言闺人之怅望。“楼高”一句唤起, “平芜”两句拍合。平芜已远,春山则更远 矣,而行人又在春山之外,则人去之远,不 能目睹,惟存想像而已。写来极柔极厚。
《蝶恋花》:
5.范仲淹(989—1052):
范词气魄较大,但数量 很少。有写边塞风光的,有 写羁旅情怀的,内容与当时 词坛的流行趋势不一致,已 不仅仅将词作为一种娱乐工 具,而且以之抒发悲壮情怀, 拓宽了词的表现功能。对后 来的王安石、苏轼、贺铸有 一定的影响。
此词情柔语丽
代表作是《渔家 傲》和《苏幕遮》:
第二节 北宋词风的演变
一 晏殊
晏殊(99பைடு நூலகம்--1055) 江西抚州临川人,十四岁以“神童” 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仁宗时官至宰 相。性刚简,自奉清俭。能荐拔人才, 如范仲淹、欧阳修均出其门下。他生 平著作相当丰富,计有文集一百四十 卷,及删次梁陈以下名臣述作为《集 选》一百卷。主要作品有《珠玉词》 三卷,存词一百三十余首。
《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 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 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晏殊词艺术特点——含蓄典雅,温润秀洁

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课件

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课件
歌曲欣赏(刘崇德老师译谱)
2)部分交游词展示主题人格,陈雄豪放
• 《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杨》
• 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 • 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 文章太守,挥毫七字,一饮千钟。 • 行乐直须年少,樽前看取衰翁。
注:刘仲原,指刘敞,字原甫,于嘉佑元年出任扬州知州。 《宊史》卷三百十九《刘敞传》:“为文尤瞻敏,掌外制时,
一洗五代旧习。”
王安石的词仅存29首,但去摆脱了晚唐五代以来柔情软调 的固定轨道,注重抒収自我的性情怀抱,幵迚一步表现由 个体人生的感受开始转向表达对历史和现实社会的反思, 使词具有一定的现实感和历史感
第二,晏殊词典雅工致,语言浅而丼,意境深厚,情中有
思,读之有低回反复之致。 第三,晏殊还有一些活泼轻快的境界。
二、欧阳修词
1、欧阳修(1007-1072)生平:字永叔,号醉 翁,晚号六一居士。欧阳修的作词态度和其在 诗文中所表现的“严肃”不同,是“以其余力 游戏”(李之仪《跋吴思道小词》)而为,认 为词的功能是“聊佐清欢”(《采桑子· 西湖念 语》)。
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帘幕无
雨横风狂三月暮。 门掩黄昏,无计

重数。玉勒雕鞍游
冶处,楼高不见章 台路。
留春佳。泪眼问
花花不语,乱红 飞过秋千去。
王国维认为结句表现的是“有我之境”(《人间词话》),在景物中表现人物绵邈的情思和怅然若失的 神态,惟妙惟肖。毛先舒《古今词论》中说:“因花而有泪,此一层意也;因泪而问花,此一层意也; 花竟不语,此一层意也;不但不语,且又乱落,此一层意也。”在重重深意中表现出思妇无法把握自身 命运的深切痛苦。
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见天涯路。 欲寄彩笺 兼尺素, 山长水阔知何处! 《山亭柳·赠歌者》 家住西秦。赌博艺随身。花柳上、斗尖新。偶学念 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

第十讲 北宋词

第十讲 北宋词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 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 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 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 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 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 发征夫泪。 碧云天,黄叶地。秋 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 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 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 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 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 化作相思泪。
(三)柳永词的新变
• 1、体式的革新——慢词的发展与词调的丰富 • 2、内容与审美趣味的革新——表现世俗化的市民 生活情调
• 3、语言的革新——俚俗语言的运用
• 4、表现方法的革新——铺叙和白描
第二节 北宋中后期词坛
• 元祐词坛的两大创作群体: • 一、苏轼和苏门词人群:
黄庭坚、秦观、晁补之等人;晏几道和贺铸,虽然不属 苏门,但与苏门词人过从甚密。
北 宋 词
• 第一节 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 • 第二节 北宋中后期词坛(元祐词坛) • 第三节 • 第四节 • 第五节 南渡词人 中兴词人群 宋末词人
第一节 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
• 一、词在宋代兴盛的原因 •

• 1、宋代城市经济繁荣,士大夫生活优裕
2、宋代文人的人生态度与诗词的分工
3、社会的广泛需求对词人创作热情的刺激
二、北宋之前词的发展状况:
• • • (一) 早期的民间词和文人词 (二) 西蜀:以温庭筠为代表的花间词人 (三) 以李煜为代表的南唐词人
• 晚唐五代以来传统词的风格和体制特点: • 1、以柔情为主的题材取向 • 2、以小令为主的文本体式 • 3、以柔软婉丽为美的审美规范
三、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
(一)对五代词风的因革——晏殊、欧阳修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 江西临川人。词风向诗风靠拢 桂枝香

北宋前期的词ppt课件

北宋前期的词ppt课件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三点 二十三分。
❖ 二、欧阳修
❖ 1. 欧阳修的生平
❖ (1007~1072)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 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仁宗 天圣八年进士。次年任西京留守推官。景佑元年(1034),授任宣 德郎。景佑三年,欧阳修为范仲淹辩护,被贬为夷陵(今湖北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三点 二十三分。
❖ 2.晏殊词的内容 ❖ 晏殊是北宋著名词人,有《珠玉词》传世。
❖ 晏殊其词大多是娱宾遣兴、流连光景之作,有的是描写男欢 女爱、春花秋月,有的是抒写伤春怨时、离情别恨,内容较 为贫弱,但在这些传统题材中,他能脱尽花间词派的脂粉气, 以清新之辞写男女恋情,以闲雅之笔写富贵气象,而且在词 作中能融入自己的主观情感和哲理体悟,努力展现出词人幽 密深邃的内心世界,使其词作赋予了更为浓厚的士大夫气, 显示了由“伶工之词”向“士大夫之词”的进一步转化。
❖ 有些作品已开始突破传统的范围,拓宽了词的创作题材:
❖ 以词歌咏自然风光,如《采桑子》; ❖ 以词抒发个人怀抱,如《朝中措》(平山栏槛倚晴空); ❖ 他还向民歌学习,采用“定格联章”的手法,创作了两
套分咏十二月节气的《渔家傲》“鼓子词”。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三点 二十三分。
❖ 3. 欧阳修词的风格 ❖ 词风深婉清丽,疏宕俊朗。
❖ 3.晏殊的词风
❖ 晏殊的词风温润秀洁,雍容典雅,语言清丽自然,音律宛转和谐。 他善于用精炼的语言捕捉一刹那的情景,并深曲细腻地表现出来, 也善于即景传情,构造出浑然天成、幽约深婉的词境。
❖ 他被后人推为“北宋倚声家初祖”(冯煦《蒿庵论词》)。 代表作品有《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

第二章柳永与北宋前期词

第二章柳永与北宋前期词

张先词主要写“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 如《减字木兰花》:“只恐轻飞,拟倩游丝 惹住伊。” 从词史来看,张先从两个方面改变词的发展 方向,一是大量以词赠别酬唱,扩大了词的 实用功能,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二是率先 用题序,有70多首词用了题序,缘题赋词, 贴近生活,改变了以往词作有调无题的传统 格局,加强了词的纪实性和现实感。 “古今一大转移”。(陈廷焯《白雨斋词 话》)
三、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谥文正。 范仲淹独辟蹊径,写边塞 生活,为词开辟了崭新的 审美境界,也开启了宋词 贴近生活和现实人生的创 作方向;而沉郁苍凉的风 格,则成为后来豪放词的 滥觞。 代表作《渔家傲》。

《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 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 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 征夫泪。 这首词写边地将士生活的艰苦,表达了作 者破敌立功的决心和思念家乡的矛盾心情, 在词的题材上,突破了以往“花间樽前” 的狭窄内容,表现出爱国主题。

《天仙子》(时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 府会)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 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 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 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 明日落红应满径。 《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 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 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 无数杨花过无影。

欧词的特点: 1)中正和婉的气度: 2)清新疏淡、自然工致的语言; 《踏莎行》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 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 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渔家傲
荷叶田田青照水。孤舟挽在花阴底。昨夜萧萧疏雨坠。 悉不寐。朝来又觉西风起。 雨摆风摇金蕊碎。合欢枝 上香房翠。莲子与人长厮类。无好意。年年苦在中心里 。
《采桑子》(十首之五)
春深雨过西湖好,百卉争妍,蝶乱蜂喧。晴 日催花暖欲然。 兰桡画舸悠悠去,疑是神仙, 返照波间,水阔风高扬管弦。
画船载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盏催传。稳 泛平波任醉眠。 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 俯仰流连,疑是湖中别有天。
“无可奈何”一联是传诵的名句,工整精 巧而自然浑成。
《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 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王国维《人间词话》: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 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 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 此第三境也。 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 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晏殊的《珠玉词》
1、娴雅的情调: 2、写富贵而不鄙俗,写艳情而 不纤佻。 3、情中有思的意境。 4、高超的情景交融的技巧。
“北宋倚声家初祖”(冯煦
《蒿庵论词》)
二、欧阳修
欧阳修对词的发展贡献: 1、题材虽写男女爱情,闲情逸趣,但欧
词写男女恋情,离别情绪,摆脱了对女子容 貌、服饰描写,注重描写心理。
——王国维《人间词话》源自《朝中普·平山堂》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中堂 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文章太守,挥毫万 字,一饮千钟。行乐真须年少,尊前看取衰 翁。
展现出他潇洒旷达的风神个性。这种乐 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用词来表现自我情怀的 创作方式对后来的苏轼有着直接的影响。
欧词选讲
《踏莎行》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 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 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2、扩大了词的题材内容,写人生遭遇, 抒发情感。
3、风格创新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扩大了词的抒情功能, 沿着李煜词所开辟的方向,进一步用词抒发自我的 人生感受;二是改变了词的审美趣味,朝着通俗化 的方向开拓,而与柳永词相互呼应。
“永叔‘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 不关风与月’、‘直须看尽洛城花, 始共春风容易别’,于豪放中有沉 着之致,所以尤高。”
第二章北宋初期与中期的词分解
在晚唐五代西蜀、南唐词人的努力下,
词坛上确立了以小令为主的文本体式和 以柔情为主的题材取向、以柔软婉丽为 美的审美轨范。
与晚唐五代词人相比,宋初的一些词人 在词的题材内容方面没有大的变化,所 不同的是词的风格比较清新、淡雅、婉 转。如:
王禹偁《点绛唇·感兴》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 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 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 意。
第二节 北宋词风的演变
一 晏殊
晏殊(991--1055) 江西抚州临川人,十四岁以“神童” 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仁宗时官至宰 相。性刚简,自奉清俭。能荐拔人才, 如范仲淹、欧阳修均出其门下。他生 平著作相当丰富,计有文集一百四十 卷,及删次梁陈以下名臣述作为《集 选》一百卷。主要作品有《珠玉词》 三卷,存词一百三十余首。
晏殊词讲析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 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 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夕阳”、 “落花”两种流逝难返的意 象,象征着年华的流逝和爱情的失落,体现 出作者对时光迫促、生命有限的沉思和体悟。 整首词表现的是一种爱惜春光、爱惜生命、 对人生哲理的认识的情绪。
寇准《踏莎行》
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 梅小。画堂人静雨濛濛,屏山半掩余香 袅。 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尘满 慵将照。依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 连芳草。
林逋《相思令》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对迎。争忍 有离情。 君泪盈。 妾泪盈。罗带同心 结未成。江边潮已平。
这些士大夫之词,能以清丽淡雅的辞句来写 景抒情,不乏个人的佳作,但还没有造成整体 的声势,至于继承五代词风之余绪能加以发 展并有较大影响的作者当推晏殊等。
晏殊词艺术特点——含蓄典雅,温润秀洁
1、脱于鄙俗而写出“气象”,“气象” 指以淡雅之笔写出富贵之态,以清新之笔写 出男女之情。显得神清而气远,蕴藉而雅健。
2、善于捕捉对自然景物敏锐而纤细的感 受,并善于抒发由此而产生的深蕴凄婉的心 情。
3、善于从景物描写中暗示出对人生所持 的人生态度,尤其善于抒发对人生所持有的 旷达之情,因而显得意境格外高远。
欧阳修具有名歌风味的词
在宋代词史上,欧阳修是主动向民歌学习的第一人,他 借鉴和吸收民歌的体裁(“定格联章体”)及表现手法, 使其词具有清新明畅的艺术风格。
渔家傲
花底忽闻敲两桨。逡巡女伴来寻访。酒盏旋将荷叶当。 莲舟荡。时时盏里生红浪。 花气酒香清厮酿。花腮酒 面红相向。醉倚绿阴眠一饷。惊起望。船头搁在沙滩上 。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 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 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 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 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 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 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古今词论》引毛先舒云:
“永叔词云:‘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 飞过秋千去’此可谓层深而浑成。何也?因 花而有泪,此一层意也;因泪而问花,此一 层意也;花竟不语,此一层意也;不但不语, 且又乱落,飞过秋千,此一层意也。人愈伤 心,花愈恼人,语愈浅而意愈入,又绝无刻 画费力之迹,谓非层深而浑成也?”
上片写行人。由写景到抒情,又从抒情到 写景。在写景的同时,以流不断的春水隐喻 诉不完的离愁。
下片写闺人。由近及远,从思妇楼头到山 外行人。言闺人之怅望。“楼高”一句唤起, “平芜”两句拍合。平芜已远,春山则更远 矣,而行人又在春山之外,则人去之远,不 能目睹,惟存想像而已。写来极柔极厚。
《蝶恋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