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试题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培训试题及答案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培训试题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1、未开展网络直报的医疗卫生机构,在签发《死亡证》( C )日内将纸质《死亡证》第一联复印件报送至辖区公立基层医疗机构,公立基层医疗机构在收到《死亡证》复印件7日内代为网报。
A、3B、5C、10D、152、医生填写好《死亡证》后,网报人员应于填写后( D )日内网报。
A、3B、5C、10D、153、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对象( D )。
A.辖区内常住居民B.户籍居民C.35岁以上居民D、覆盖辖区内全人群4、死亡漏报调查在次年( A )前,完成本年度辖区内死因监测数据的核查和补漏工作,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A.1月31日B.3月31日C.5月31日D.6月30日5、心脑血管事件监测中脑卒中的监测不含ICD-10编码中的( C )。
A.I60B.I61C.I62D.I636、我县各肿瘤登记处应收集和补充自( B )年1月1日肿瘤随访登记工作开展以来,辖区内人口中(包括户籍和非户籍)恶性肿瘤、原位癌和中枢神经系统良性肿瘤的新发病例、死亡病例。
A.2018年B.2016年C.2017年D.2020年7、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第( A )联由填报单位留存。
A.一B.二C.三D.四8、恶性肿瘤当年粗发病率>( A ),当年粗死亡率>120/10万。
A.180/10万B.150/10万C.160/10万D.120/10万9、儿童伤害监测的监测对象是:因伤害休假(休学)( A )天以上的学生。
A.1B.2C.3D.410、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指定科室及专(兼)职人员收集“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卡”信息,病历归档后( C )个工作日内单卡录入或者批量导入国家信息系统。
A.3B.5C.10D.1511、脑卒中、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仅报有手术治疗的病例)以发病( C )天为期,按一次发病事件记录为一个病例。
A.7B.14C.28D.3012、辖区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登记率应≥( D )。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知识与技能培训试题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知识与技能培训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是指()A. 具有传染性的疾病B. 具有急性发作特点的疾病C. 病程较长,病因复杂,不构成传染的疾病D. 无法治愈的疾病2. 下列哪项不是慢性病的主要特征?()A. 病程长B. 病情迁延不愈C. 具有传染性D. 病状明显3. 慢性病的发生与下列哪项因素无关?()A. 年龄B. 性别C. 遗传D. 环境污染4. 下列哪种生活方式对预防慢性病有益?()A. 吸烟、酗酒、暴饮暴食B. 平衡膳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C. 长时间熬夜、过度劳累D. 沉迷网络、缺乏社交5. 慢性病的防控策略不包括()A.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B. 提高居民健康素养C. 强化慢性病疫苗接种D. 加强慢性病监测和健康管理6. 下列哪种疾病不属于慢性病?()A. 高血压B. 糖尿病C. 流感D. 肺结核7. 慢性病的危害主要包括()A. 导致残疾、影响生活质量B. 增加医疗费用C. 引发社会不安定因素D. 以上都对8. 下列哪项不是慢性病防控的目标?()A. 降低慢性病发病率和死亡率B. 提高居民健康素养C. 强化慢性病疫苗接种D. 消除慢性病9. 慢性病的防控原则不包括()A. 政府主导、部门协作B. 社会参与、全民共建C. 强化疫苗接种D. 综合防控、分级管理10. 下列哪项不是慢性病防控措施?()A. 健康教育B. 健康促进C. 加强慢性病疫苗接种D. 开展慢性病风险评估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慢性病的危害包括()A. 导致残疾、影响生活质量B. 增加医疗费用C. 引发社会不安定因素D. 以上都对2. 慢性病防控的目标包括()A. 降低慢性病发病率和死亡率B. 提高居民健康素养C. 强化慢性病疫苗接种D. 消除慢性病3. 慢性病防控的原则包括()A. 政府主导、部门协作B. 社会参与、全民共建C. 强化疫苗接种D. 综合防控、分级管理4. 慢性病防控措施包括()A. 健康教育B. 健康促进C. 加强慢性病疫苗接种D. 开展慢性病风险评估5. 下列哪些行为与预防慢性病有关?()A. 平衡膳食B. 适量运动C. 戒烟限酒D. 定期体检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慢性病具有传染性。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答案

THANKS。
鼓励减轻压力、保持乐观心态 ,通过心理咨询、瑜伽、冥想
等方式进行心理调节。
早期筛查和干预
定期检查
建议进行定期健康检查,及早发 现血压、血糖、血脂等慢性病危
险因素。
危险因素评估
通过评估个人病史、家族史、生活 习惯等,确定个体化的慢性病风险 。
干预措施
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干预措 施,如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 心理咨询等。
考虑到公平性,政府应特别关注弱势群体,确保他们能够获得公平的医疗保健服务 。
06
研究进展和未来趋势
新型技术和方法的运用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风险进行 预测和评估,提供个性化预防和治疗方案。
精准医学
通过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技术,研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 机制,实现精准诊断和治疗。
02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
健康生活方式的推广
均衡饮食
提倡摄入低盐、低糖、低脂、 高纤维的食物,多食用新鲜水
果、蔬菜和全谷物。
适量运动
鼓励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如快 走、游泳、慢跑等,保持每天 至少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戒烟限酒
倡导戒烟,限制酒精摄入,以 降低心血管疾病、肺癌等慢性 病的风险。
心理平衡
预防和控制
早期发现和干预危险因素 ,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和 措施是预防和控制慢性病 的关键。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影响
健康损害
慢性病会导致身体器官的 损害,影响生理功能,严 重时可能导致死亡。
心理影响
慢性病往往需要长期治疗 和管理,给患者带来巨大 的心理压力和情绪困扰。
社会经济影响
慢性病的医疗费用和对社 会经济的影响巨大,给家 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知识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知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chronic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NCDs)已成为我国人口健康面临的重要挑战。
其主要包括心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慢性肾脏疾病。
这些疾病的高发率和死亡率严重影响着人民的健康和社会发展。
因此,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我们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原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同于传染性疾病,是由生活方式不良、疾病遗传和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导致的疾病。
主要有以下几点:1.生活方式不良:缺乏体育锻炼、饮食结构不合理、吸烟、酗酒等生活习惯不良都可以导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2.疾病遗传:有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遗传有关,如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
3.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也可以导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如住在污染严重的城市,饮用不安全的水等。
二、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方法1.饮食健康:均衡饮食是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应摄取足够的蔬菜、水果、谷物、蛋白质等食物,并注意减少高盐、高脂、高糖等不健康食物的摄入量。
2.加强体育锻炼:适当的身体活动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和身体抵抗力,降低患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风险。
3.不吸烟、不酗酒:吸烟、饮酒对健康的危害极大,应尽量避免。
4.接种疫苗: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疫苗的接种可以有效预防某些疾病的发生,如流感、肝炎等。
5.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充足的睡眠、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劳累等都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和保持健康。
三、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意义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对于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1.对于个人: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维护人体健康的重要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降低患病风险,提高生活品质,并降低医疗费用。
2.对于社会:与传染性疾病不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对社会的影响更为深远,如肿瘤、糖尿病等不仅影响患者本人,也会对家庭、社会造成很大负担。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试题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单项选择题]l、下列不是最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危险因素的是()A.吸烟B.饮酒C.饮食不合理D.熬夜E.锻炼身体参考答案: E[单项选择题]2、慢性病的三级预防措施是()A.病因预防、“三早“预防、对症防治B.病因预防、“三早“预防、心理治疗C.早发现、早治疗、预防并发症D.早发现、早治疗、对症防治E.早发现、对症治疗、心理治疗参考答案: A参考解析:本题主要是明确三级预防的定义及其包含的内容。
[单项选择题]3、在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中,最大的困难是()A.医疗条件差B.对慢性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案不依从C.病人经济困难D.医患关系不好E.宣传力度不够参考答案: B[单项选择题]4、慢性病的发病及相关资料收集的作用不正确的是()A.描述疾病分布B.已被彻底消灭传染源C.向卫生部门报告疾病流行状况D.制定卫生政策E.研究疾病病因参考答案: B[单项选择题]5、疾病监测属千哪项研究()A.前瞻性研究B.病例对照研究C.描述性研究D.实验性研究E.队列研究参考答案: C[单项选择题]6、下列关千慢性病叙述错误的是()A.慢性病一般不会爆发流行B.慢性病的发生与社会经济条件相关C.随访前瞻性研究是研究慢性病的好方法D.社区管理模式适合我国慢性病防治的国情E.病原体感染与慢性病的发展没有关系参考答案: E[单项选择题]7、下列危险因素中属千慢性病危险因素的是()A.吸烟、喝酒B.脂肪的摄入太多C.体力劳动、运动过少D.工作中接触的毒物太多E.肥胖的增加参考答案: D[单项选择题]8、为预防伤害,美国一些州规定为儿童设置特殊座,属千()A.一般干预B.特殊干预C.主动干预D.被动干预E.选择型干预参考答案: E[单项选择题]9、某男士,58岁,糖尿病患者,医生劝其进行规律体育锻炼,饮食合理,以预防冠心病的发生,这属千()A.一级预防B.二级预防C.三级预防D.四级预防E.以上都不对参考答案: A参考解析:糖尿病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对病因采取有针对的手段预防疾病的发生属千一级预防。
预防医学面试题

预防医学面试题在预防医学领域中,面试是评估考生知识和能力的重要环节。
为了帮助考生提前做好准备,下面将针对预防医学面试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
一、个人介绍1. 请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背景和学术经历。
2. 为什么选择预防医学作为您的专业?答:个人介绍是面试的开场白,需要简洁明了地介绍自己的学术背景和经历,以及对预防医学的选择动机。
可以适当提及相关实习、论文或项目经验,突出自己在预防医学领域的热情和能力。
二、预防医学的定义和意义1. 您认为预防医学的定义是什么?2. 预防医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答:预防医学是通过科学方法和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和传播,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学科。
预防医学在现代医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它不仅能减少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还能大大降低医疗成本,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三、流行病学1. 请简述流行病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2. 怎样判断某个疾病是否为流行病?答: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群体分布及其与环境、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关系的学科。
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疾病的发生规律、传播途径、防控策略等。
一个疾病被认为是流行病,通常需要满足以下条件:在一定人群或地域范围内,某种疾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水平,并且存在明确的病因。
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1. 请列举几种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2. 预防和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策略和方法有哪些?答: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
预防和控制这些疾病的策略和方法主要包括健康教育、行为干预、药物治疗、健康政策制定等。
通过宣传健康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加强医疗保健体系建设,可以有效降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五、预防接种1. 请介绍一下预防接种的原理和目的。
2. 目前社会上存在哪些对预防接种的误解和抵制现象?答:预防接种是通过注射疫苗,激活人体免疫机制,提高人体对某种疾病的抵抗能力,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预防接种可以有效防控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保护个体和群体的健康。
预防医学习题及答案

预防医学习题00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预防医学模式是:环境一人群一健康2•现代医学模式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3•医学模式对临床预防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四个扩大,其中不正确的是:从社会服务扩大到技术服务4•第一级预防的措施是5•第二级预防的措施是6•第三级预防的措施是低毒原料代替高毒原料高危人群的重点监护心理咨询和指导7•以下各项中不适合采取第一级预防的是:病因不明,难以察觉预料的疾病8•以下哪一项顸防重点在第-级预防,同时还应兼顾第二级预防和第三级预防: 病9•预防职业病最有效的措施是开展:第一级预防10.以下不属于四大健康决定因素的是:群体因素11.第-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传染病12.第二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慢性病二、判断题1•预防医学的研究重点为人群健康与环境、工作、生活、社会环境的关系。
2•第一次卫生革命的对象是传染病。
3•预防医学的发展趋势将在重视躯体性疾病预防的同时,与注重心理、精神、行为因素性疾病预防相结合。
4•医学模式对临床顼防的影响其核心是突出社会因素的决定性作用。
5•计划免疫属第-级预防范畴。
三、简答题1•预防医学的特点?①研究对象是人群,包括个体和群体,以群体为主,主要着眼于健康和无症状患者;②突出预防为主观念,强调积极预防疾病具有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③重视与临床医学结合,将预防贯穿于临床实践全过程,实施三级预防策略和措施;④研究方法上注重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按生物-心理-社会现代医学模式,从整体论出发,研究自然、社会和心理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⑤研究重点是健康影响因素与人群健康的关系,制定预防对策与措施,达到控制或消除病因,防制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
2•三级预防?①第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或根本性预防。
非特异性预防,特异性预防;②第二级预防:亦称临床前期预防,是在疾病出现临床症状或体征之前所开展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工作。
2020年疾病控制中级职称考试题库【章节题库】(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第5章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第5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试卷大题名称:A1/A2型题试卷大题说明:以下每—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我国目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患病、死亡呈现的趋势是()。
A.降低B.不稳定C.波动D.增长E.减缓【答案】D【解析】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城市化的进展及危险因素暴露水平的增加,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患病、死亡呈现增长趋势。
2.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主要包括以生活方式、环境危险因素为主引起的以下哪些疾患等为代表的一组疾病?()A.肺结核、心脏病、脑梗、癌症B.胃癌、冠心病、白血病、艾滋病C.慢性阻塞性肺、高血压、肺结核、肺癌D.癌症、糖尿病、艾滋病、甲减E.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答案】E【解析】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病因复杂,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主要包括以生活方式、环境危险因素为主引起的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等为代表的一组疾病。
3.关于“慢性病”。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慢性病”起病突急,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B.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也属于“慢性病”C.“慢性病”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简称D.“慢性病”以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等疾病为代表E.大多数“慢性病”都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答案】A【解析】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病因复杂,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主要包括以生活方式、环境危险因素为主引起的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等为代表的一组疾病。
虽然该类疾病的病因复杂或未确切明了,但大多数疾病却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
4.下列不属于致癌的生物因素的是()。
A.乙型肝炎病毒B.甲型肝炎病毒C.幽门螺杆菌D.日本吸血虫E.人乳头状瘤病毒16型【答案】B【解析】ACDE四项,均属于导致癌症的生物感染因素,其中乙肝病毒(HBV)感染与肝癌有关、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癌有关、日本血吸虫感染与直肠癌有关、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子宫内膜癌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