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第三章传播材料论

合集下载

传播学概论第三章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

传播学概论第三章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

(二)美国源流:
1.杜威----约翰·杜威 (John Dewey,1859--1952)是美国最有声望 的哲学家、社会学家, 实用主义的主要代表之 一。
2.库利: 查尔斯·库利(Charles Cooley,1864--1929) 自我发展理 论的创始人 ——“镜中自我”。我 们是在人际传播中通过别人的反映 (反馈)来评价自己的行为。与他人 的信息交流犹如一面镜子,能帮助 自我概念的形成。
定的科学方法加以揭示 人类有能力开发设计出揭示社会现象客观性的科学方
法 任何关于社会现象的理论和假设,都能通过一定的科
学方法得到证明或否定
美国传播学研究的主流学派,也称传统 学派。主要代表学者有拉斯维尔,拉扎 斯菲尔德,霍夫兰,克拉帕,施拉姆等。 这个学派主要是从行为科学的角度出发, 采用经验性实证方法研究传播现象,因 而成为经验学派。
创立的“场论”和“群体动力 论”——,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 应用性
最先提出“守门行为”和“守门 人”概念,成为揭示新闻或信息 传播过程内在的控制机构的重要 理论
3.霍夫兰
卡尔·霍夫兰(Carl Hovland,1912----1961),教授, 著名实验心理学家,宣传与传播研 究的杰出人物。 著作: 《大众传播实验》 《传播与劝服》
库利认为:人类传播是历史前进的 动力,跨越时代的整个社会改革机 车的发动机就在信息交流中。
3.帕克(1864~1944) 美国社会学最具影响的人, 第一位大众传播研究者, 影响实证主义的方向。
4.米德:乔治·赫伯特·米德
(George Herbert.Mead,186象
《人民的选择》(1948) 《美国士兵-----述评》(1949) 《社会科学中的数学思想》(1954) 《社会研究的语言》(1955)

大众传播学第三章

大众传播学第三章

• 香农—韦弗模式 • 《传播的数学理论》
拉斯韦尔的传播过程模式
• WHO • Says what • In which channel • 谁(传播者) • 说什么(讯息) • 通过什么渠道(媒介)
• To whom
• With what effet
• 对谁说(受传者)
• 有什么效果(效果)
拉斯韦尔的五个W模式

人际传播的动机、目的和功能最终都要 落实在人际关系上。 • 人际关系P90
(二)人际传播与自我表达
身势语的传播功能
• • • • • 强调语言 补充语言 代替语言 控制语言 表达超语言的意义


外观形象与自我表达
外观形象既包括身高、体形、脸型、 发型等身体特征,也包括通过服装、饰物、 随身携带品的使用等形成的氛围特征。
三、人际传播与库利 的“镜中我”
库利在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一书中提出“镜中自我”概 念: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 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 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透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
镜中我包括三层意思:
• 1、我们想象自己在周围人们心目中的个人形象。 • 2、我们对他人的这种认识进行解释。 • 3、由此形成自我和自我意识。
感受器: 动物体表、体腔或组织内能接受内、外环境刺激,并将之转换 成神经过程的结构。 效应器: 传出神经纤维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一起称为效应器。
人体有: 信息接收装臵——感官系统 信息传输装臵——神经系统 记忆和处理装臵——大脑 输出装臵——发声等表达器官及控制这些 器官的肌肉神经
人内传播的特性(P85)

《传播学概论》第三章

《传播学概论》第三章

欧洲: 古埃及:纸莎草 ——公元前3000年 阿拉伯人:羊皮纸


唐朝,中国造纸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1150年在阿拉伯人统治下的西班牙开设欧洲 第一个造纸厂 法国、意大利在13世纪,德国在14世纪,英 国在15世纪末,荷兰在16世纪,美国费城 (当时英属)在1609年先后造纸


1946年,埃克特等人研制成功的世界第一台 电脑主机 “埃尼阿克”

在电话高度网络化的基础上形成 它除了具有其它传播的特点之外,还具有自己 的主动性、参与性、交谈性和操作性特点



有声语言、图像、文字、声音、传真通信、娱 乐性服务融为一体 报纸、广播、电影、电视的网络化、数字化 交流方式的改变、生活方式的改变

自我传播(人内传播) 人际传播 组织传播 大众传播

自我传播: 个体对信息的加工过程,即个体自我进行的思 维活动。 思考;自言自语;陶醉——心理活动

人际传播: 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传播活动,即个人与个人之 间互相沟通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社会行为。

组织传播: 组织内部及内部与外部的信息交流。 内部:协调关系; 外部:适应环境。
4,大众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 19世纪开始 电报、电话、留声机、无线电、广播、电影、 电视、通讯卫星

1920年的美国,匹兹堡的KDKA电台; 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开始定时播出电视节 目; 1946年,美国无线电公司推出了NTSC彩电制 式; 1962年7月美国发射“电星一号”通信卫星。

从世界范围看,印刷传播时代是与现代化、 现代性、 现代文明这一系列事物的生成相一 致、相同步的。


“正是印刷术的发明(而不是别的) 使历史从 中世纪发展到近代; 这期间, 能够阅读的大 众日益增多导致了思想的广泛传播, 思想的 广泛传播又推动了哲学与科技的变革。这些变 革最终推翻了 教士和贵族的统治,从而产生 了崭新的政治、 经济、社会、文化和宗教制 度。” ——[美]阿特休尔:《权力的媒介》

胡正荣《传播学总论》 课后习题及其答案

胡正荣《传播学总论》 课后习题及其答案

播,其主体是人或组织,客体是信息。属于组织传播。) (8)报纸是一种重要的新闻传播媒介。(传播学意义上的传播,其
主体是人,客体是信息。属于大众传播。)
第三章 传播材料论 一、填空 1.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说:“信息就是信息,不是 _______ ,也 不是 _______ 。”它们是构成客观世界的三种基本要素。 2.“三论”指的是: _______ 、 _______ 和 _______ 。 二、名词解释 1.信息 2.符号 3.讯息 三、简答 1.信息有哪些特性?举例说明。 2.符号有哪些特性?举例说明。 3.信息、符号、讯息三者的关系如何? 四、练习 1.思考一下,这个客观世界当中,哪些东西是物质的,哪些是能 量的,又有哪些是信息的呢?属于信息范畴的东西能否单独存在? 2.例:甲有一个苹果,乙有一个苹果,两个人交换,各自拥有几 个苹果?甲有一个单位的信息,乙有一个单位的信息,两个人交换,各 自拥有几个单位的信息?上述例子,说明信息的交换,与物质、能量的 交换有什么根本不同? 3.看到红色 ■■■■,你会联想到什么?列举十个你联想到的事 物、意义、观念等。据此,以红色作为符号的一个例子,思考符号的定 义、特性。 4.你和朋友的一次面对面交谈中,使用了哪些符号?在一次电话 交谈中,使用了哪些符号?在一场古代战争中,信息的传播会使用哪些 符号?在一份报纸的版面中,使用了哪些符号?在一期广播节目中,使 用了哪些符号?在一期电视节目中,使用了哪些符号?在一个网站的网 页中,使用了哪些符号?
习题答案 一、填空 1.“传播”的英文是: communicate(动词) communication(名词) 。 2.传播的四种基本类型包括: 自我传播 、 人际传播 、 组织传播 和 大众传播 。 3.人类传播的历史演进可分为六个时代: 符号与信号 时代、 说 话和语言 时代、 文字 时代、 印刷 时代、 大众传播 时代和 网络传播 时代。 二、名词解释 传播:信息的流动过程。 三、论述 简述人类传播历史演进的过程,它有什么基本规律? 答:(1)人类传播的演进可以分为六个阶段: ①符号和信号时代 ②说话和语言时代 ③文字时代

《传播学》第三章

《传播学》第三章

《传播学》第三章传播学第三章传播学作为一门关于传播现象和传播过程的学科,对于理解和分析现代社会中的信息传递和意义生成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章是《传播学》这门学科中的关键章节,它主要涉及到传播学中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本文将对传播学第三章的内容进行全面详述,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门学科。

一、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在第三章中,我们首先要了解传播学的基本概念。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之间信息传递的科学,它关注的是通过符号系统进行的信息沟通和交流活动。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媒介、受众、信息源等要素,并通过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揭示出信息传播的规律和特点。

其次,还需要了解传播学的核心概念——传播过程。

传播过程是指信息从一个源头传递到接收者的过程,它包括了识别信息、编码信息、传输信息和解码信息等环节。

传播过程是信息传递的基本单元,了解传播过程的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读信息的意义。

二、传播学的理论框架在第三章中,我们还需要了解传播学的理论框架。

传播学的理论框架是对传播现象进行解释和分析的理论体系,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信息传播的规律和机制。

其中,传播效果理论是传播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

它研究了信息传播对接受者的影响和效果,包括认知效果、情感效果和行为效果等。

通过研究传播效果,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信息对受众的影响程度,为传播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另外,还有传播流动理论和传播行为理论等。

传播流动理论研究信息在社会中的流动和传播过程,以及不同信息载体之间的互动关系;传播行为理论则研究人们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行为和决策过程,分析人们在信息接受和传递中的动机和行为特征。

三、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在第三章中,我们还需要了解传播学的研究方法。

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两种主要方法。

定量研究是通过量化的数据和统计方法进行研究的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大规模受众的行为和态度等;定性研究则是通过深入访谈、观察和文本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的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受众的观点和认知过程。

传播学第三章

传播学第三章

第三节 传播制度研究
• 传播制度: • 指社会制度中对大众传播活动直接或
间接地起着制约和控制作用的部分, 一定的社会制度对大众传播的控制体 现着与之相一致的传播制度。
“那种认为媒介是独立的力量,能够随意影响 和型造社会的老看法,过于简单而且已经 过时。所有的制度都必然在某种程度上对 它们的媒介加以管制和控制。基本的原则 是,在任何社会对它的传播机构所施加的 控制都是从这个社会中产生出来并代表它 的信仰和价值观的。”
思想源泉:马列主义-斯大林理论,混合了黑格尔的 思想与19世纪俄国人的思想
主要目的: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制度的成功和发展做贡 献,特别要服从政党的专政
媒介使用者:忠诚和正统的党员
媒介控制:政府采取政治手段来监督并控制经济命 脉
媒介禁忌:批评党的目标
媒介所有权:公有
与其他三者的主要区别:国有并被严格控制,媒介 只作为国家工具而存在
– 2、接近性——议题和事件距离受众有多近?
– 3、重要性——议题和事件对本地受众来说有多重 要?
– 4、人情味——议题和事件能激发多少感情?
– 5、显著性——议题和事件中的人物有多出名?
• 6、反常性——议题和事件发生的不可能性和令人 惊讶的程度如何?
– 7、冲突性——在个人、组织、国家之间,或者人类和 环境之间有多少分歧与破坏?
主要目的:提供信息、娱乐,进行销售,但主要用于 了解真相、监督政府
媒介使用者:任何有经济力量可以使用媒介的人
媒介控制:依靠“思想自由市场”实现“真理的自 我修正过程”
媒介禁忌:诽谤、亵渎、无礼,战时煽动叛乱
媒介所有权:主要为私有
与其他三者的主要区别:监督政府的工具,也满足 其他社会需要
弊端:

第3章 传播过程与传播模式

第3章 传播过程与传播模式

传播过程线形模式的共同缺陷: (1)将传播过程视为起于一点,终于另一点的直线, 没有信息的反馈; (2)将传播过程视作非环境互动的静态过程,即内部 发生的活动不考虑人的主观能动性,不与传播所生存的 环境进行任何交换,忽视社会的客观制约性。 (3)直线模式在阐述人类的社会传播过程之际容易把 传播者和受传者的角色、关系和作用固定化。
(二)传播过程的构成因素
信源(source):即信息的来源,是传播过程的开始。
施拉姆的观点
讯息(message):是传播的内容,行将用于交换的信息组合。 编码者(encoder):负责将讯息译制为可用于传输或表达的形式如声音、 电子信号等。 渠道(channel):传播讯息所依赖的介质、通道或信息传输系统。 解码者(decoder):与编码者作用相反,负责将编码者编译过的符号还 原为接收者能够理解的讯息存在形式。 接受者(receiver):是传播的目的地与终端。
反馈(feedback):介于信源与接受者之间的一种结构,是由接受者在 接受讯息后对信源的一种后续的反向传播。
噪音(noise):是信息传播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附加、减损、失真或错误。
较为通行的看法是把传播过程看作由六个要素组成:
信息 源
传播 者 受传 者
讯息 媒介 反馈
任何一次完整的传播活动都必须包含这六个要素,而任何一次完整的传 播活动也都必然是由这六个要素相互作用组成的、不断变化的过程。
(二)传播过程的循环模式
1 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 2 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
1 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The Osgood-Schramm Circular Model ) 奥斯古德首创,施拉姆提出,是一个高度循环的 模式。1954年,施拉姆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 一文中,提出的过程模式,又称为循环模式。

传播学第三章

传播学第三章

• ⑶非此即彼(either-or thinking) • 即走极端。非此即彼只看到两个对立的极端, 而不管两个极端之间还有一系列过渡状态。 • ⑷自我投射(unconscious projection) • 指使用语言表达时,会不自觉地将主观意见投 射到客观事物上,加进个人评价。
• (二)非语言符号 • 非语言符号是指除语言之外的其他所有传 播信息的符号,一般包括鼓声、烽火、标 志、图像、手势、表情、姿态、病症、口 哨、气味等。 • 语言学家爱德华•萨丕尔把非语言符号称 为“一种不见诸文字、无人知晓但大家全 都理解的微妙代码(elaborate code)。”
五、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
• 1、语言的陷阱 • 针对语言与它所表达的实际事物的关系, 普通语义学分析了以下几种情况,对此 如不注意,便会导致传播的偏差,而这 些情况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又恰恰容易 被忽略。 • ⑴语言是静态的,现实是动态的 • ⑵语言是有限的,现实是无限的 • ⑶语言是抽象的,现实是具体的
• 2.视觉性非语言符号 • 视觉性非语言符号中有象征和实义两种。 • 象征符号往往代表一种抽象意义,是特定 文化的结晶和标志,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内 容;而实义符号用简洁明了、形象直观的 方式表达某种比较确定的意义。
注意危险
禁止驶入
人行横道
• 3.听觉性非语言符号 • 凡是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的非语言符号, 都可视为听觉性符号,如鼓声、口哨、汽 笛、乐声等。
• 非语言符号在成功的信息传播中,占有很 大的分量。 • 非语言符号可以分为三类: • 1、体语 • 2、视觉性非语言符号 • 3、听觉性非语言符号
• • • • • •
1.体语 一般说来,体语有三种类型: 一是动态的动作 二是静态的姿势 三是有声无义的“类语言”(Paralanguage) 语言表达明确的信息,体语流露含混的情绪; 语言是有意的传播,体语是无意的显示。但 语言和体语在人际传播中不可分割,缺少哪 一样都会给传播活动带来困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人们在用语言表达事物 时 ,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的主 观认识投射到客观的事物上。
讯息:指传达一个具体内容的一
组信息符号。
信息是客观世界的组成要素,是传 播的基本客体。但它是抽象的,具有载 体性,必须附着在物质载体上才能进行 传播。符号就是这样的物质载体。当一 组符号被用来表示特定的信息,就构成 了一个可以传播的内容,就是讯息。讯 息是传播的基本单位。
一、信息及其实质 1、几种对信息的界定
(一) 信息是人们对事物了解的不确定性的度量,因此, 将信息看作是不确定性的减少或消除。
(二) 信息是控制系统进行调节活动时,与外界相互作 用、相互交换的内容。
(三) 信息作为事物的联系、变化、差异的表现。
(四) 信息表现了物质和能量在时间、空间上的不均匀 的分布。
3、符号的发展性
人类传播所使用的符号是发展的。一方 面,人们每天都在创造着新的符号,以适 应日益丰富的生产及生活实践。这些新的 符号一旦进入社会传播领域,就会成为新 的中介或象征物而被广泛使用。另一方面, 人们旧有的符号也在不断的被改造和淘汰。 有的保持原有符号形式,但赋予新生的意 义;有的包含了原有的意义,却更换了新 的符号形式。
(五) 信息是系统的组织程度,有序程度。
(六) 信息是物理载体与语义构成的统一体。
2、传播学所指的信息是人的精神 产物,它是用以减少或者消除不确定 性的任何事物。
二、信息的特征和功能 1、客观性和普遍性 2、表达性 3、流动性
信息论: 熵 (信息的缺乏) 冗余信息
控制论 :反馈 前馈
系统论
第二节 符号
第五级——牲畜,这是一个更抽象的符号,代表奶 牛以及猪、马、羊等共有的特点
第四级——奶牛,我们用这个符号代表包括贝茜的 所有奶牛
第三级——贝西这头特定的奶牛 第二级——我们所看的奶牛 第一级——科学上知道的微观奶牛和亚微观奶牛
是指人们在使用语言表达事物时 , 只顾整体的一致,而不顾个体的差异。
非此即彼原是一种极端化的思想 方式,它 只看两个对立的极端, 而不管两个极端之间的一系列过渡 性层次。
一、界 定
符号就是用来指称或表达其 他事物的象征物。
二、属性
1、指代性
符号的指代性是指符号是指出事 物,而不是事物本身,简言之,符 号与它指代的事物之间没有必须联 系。符号只是指称和代表某个事物。
2、社会公用性
符号包括符号形式和符号意义两 个方面。符号形式是指人们感官可 以感知到的部分,如文字的字体、 语言、图像等,符号意义是指符号 所包含的内容和概念。
1、死线抽象 是指语言抽象固定在一个“抽象阶梯”
上,只在某一个固定的抽象水平上使用语 言。
抽象阶梯:利用语言进行抽象是分层次的, 有序的,是逐步从低抽象层次走向高抽象 层次的,这便是抽象阶梯。语言抽象层次 越高,离实际事物就越远。
第七级——财富,它包括了农场财产以及其他方面 的所有资产
第六级——农场财产,这个符号代表牲畜以及农场 中其他东西所共有的特点

累觉不爱

女汉子

高大上
普大喜奔
浮云 么么哒
萌萌哒 逗比 且行且珍惜
我也是醉了 也是蛮拼的
我勒个去

人艰不拆
屌丝 赞 给力
伤不起 亲 DUANG控 有木有
伪娘 坑爹 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杯具
有声语言传播 符号
无声语言传播
视觉非语言符号 言符号
动态 静态言符号吓退司马懿的几十万大军 动态的非语言符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