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平衡常数练习题

合集下载

化学平衡常数 专题

化学平衡常数 专题

化学平衡常数题组1、N2O5是一种新型硝化剂,在一定温度下可发生以下反应:2N2O5(g) 4NO2(g)+O2(g) ΔH>0T1温度时,向密闭容器中通入N2O5,部分实验数据见下表:时间/s 0 500 1000 1500c(N2O5)/mol·L-1 5.00 3.52 2.50 2.5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T1温度下,500 s时O2的浓度为0.74 mol·L-1B.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将容器的体积压缩到原来的1/2,则再平衡时c(N2O5)>5.00 mol·L-1 C.T1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1,T2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2,若T1>T2,则K1<K2D.T1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1=125,平衡时N2O5的转化率为0.52、在一定温度下,固定体积为 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O2(g) 2SO3(g)ΔH<0,n(SO2)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时间/min 0 1 2 3 4 5n(SO2)/mol 0.20 0.16 0.13 0.11 0.08 0.08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v(SO2)=v(SO3)时,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B.用O2表示0~4 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005 mol/(L·min)C.若升高温度,则SO2的反应速率会变大,平衡常数K值会增大D.平衡时再通入O2,平衡右移,O2转化率减小,SO2转化率增大3、已知反应:2D+E3F+2G,用传感器测得该反应在不同pH条件下,物质D的浓度(用每升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表示,单位为mg/L)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pH=6.8时,D的浓度(mg/L)一定最大B.调节pH到8.8,可使该反应正、逆反应速率都为0C.在pH相同的条件下,增大压强,D的浓度(mg/L)增大D.温度相同时,不同pH条件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相同4、用CO合成甲醇(CH3OH)的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 CH3OH(g) ΔH<0,按照相同的物质的量投料,测得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2.2.1 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常数(练习)(解析版)

2.2.1 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常数(练习)(解析版)

2.2.1 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常数练习(解析版)1.在一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测得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1.0mo1•L﹣1、1.0mo1•L﹣1、0.5mo1•L﹣1,当反应达到最大限度时,可能出现的数据是()A.c(SO3)═1.5mo1•L﹣1B.c(O2)=c(SO3)═0.75mo1•L﹣1 C.c(O2)═1.25mo1•L﹣1D.c(SO2)+c(SO3)═1.5mo1•L﹣1【答案】D【解析】A.为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转化,则c(SO3)<1.5mo1•L﹣1,故A错误;B.某一时刻测得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1.0mo1•L﹣1、1.0mo1•L﹣1、0.5mo1•L﹣1,SO3的浓度增大0.25mol/L变为0.75mo1•L﹣1,此时转化的氧气为0.125mol/L,此时c(O2)=1.0mol/L﹣0.125mol/L=0.875mol/KL,故B错误;C.为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转化,结合上述分析可知,c(O2)<1.25mo1•L﹣1,故C错误;D.由S原子守恒可知,c(SO2)+c(SO3)═1.5mo1•L﹣1,故D正确;故选:D。

2.观察图:对合成氨反应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开始反应时,正反应速率最大,逆反应速率为零B.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C.反应到达t1时,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停止D.反应在t1之后,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答案】C【解析】A、反应开始时,反应物的浓度最大,正反应速率最大,生成物的浓度为零,逆反应速率为零,故A正确;B、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浓度降低,则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生成物的浓度增大,则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故B正确;C、反应到达t1时,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但都不为零,反应没有停止,故C错误;D、反应在t1之后,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但都不为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D正确;故选:C。

化学平衡常数及计算练习(附答案)

化学平衡常数及计算练习(附答案)

化学平衡常数练习一、单选题1.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X(g)+bY(g)cZ(g)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为K1;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向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X和Y气体,达到新的平衡后Z的浓度为原来的1.2倍,平衡常数为K2,则K1与K2的大小关系是()A.K1<K2B.K1=K2C.K1>K2D.无法确定2.在300 m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镍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i(s)+4CO(g)⇌Ni(CO)4(g),已知该反应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温度/℃25 80 230平衡常数5×104 2 1.9×10-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上述生成Ni(CO)4(g)的反应为放热反应B.在25 ℃时,反应Ni(CO)4(g)⇌Ni(s)+4CO(g)的平衡常数为2×10-5C.在80 ℃时,测得某时刻,Ni(CO)4、CO浓度均为0.5 mol·L-1,则此时v正>v逆D.在80 ℃达到平衡时,测得n(CO)=0.3 mol,则Ni(CO)4的平衡浓度为2 mol·L-13.在一定温度下,改变反应物中n(SO2),对反应2SO2(g)+O2(g)⇌2SO3(g)ΔH<0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b 、c 点均为平衡点,a 点未达到平衡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B .a 、b 、c 三点的平衡常数K b >K c >K aC .上述图象可以得出SO 2的含量越高得到的混合气体中SO 3的体积分数越高D .a 、b 、c 三点中,a 点时SO 2的转化率最高 4.下列关于化学平衡常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可以用化学平衡常数来定量描述化学反应的限度B .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反应物浓度用起始浓度表示,生产物浓度用平衡浓度表示C .平衡常数的大小与浓度、压强、催化剂有关D .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必定发生变化5.在一定温度下,向2L 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HI ,发生反应:2HI(g)⇌H 2(g)+I 2(g) ∆H>0,测得2H 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t /min123()2n H /mol0.060.10.1A .2 min 内的HI 的分解速度为0.0511mol L min --⋅⋅B .该温度下,平衡时HI 的转化率为10%C .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1K ,温度升高10℃后平衡常数为2K ,则K 1>K 2D .达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压缩容器体积,平衡不移动,()c HI 不变6.关于 C(s)+H 2O(g)CO(g)+H 2(g)的平衡常数(K)书写形式,正确的是( )A .K=22c(C)c()c(CO)c O (H H )B .K=22c(CO)c()c(C)c(H H O)C .K=22c(CO)c()c(H H O)D .K=22c()c(C O O)c(H H )7.吸热反应N 2(g )+O 2(g )2NO (g ),在2000℃时,K =6.2×10-4。

化学平衡常数习题

化学平衡常数习题

训练6化学平衡常数[基础过关]-、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1 •关于化学平衡常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温度一定,一个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不是一个常数B. 两种物质反应,不管怎样书写化学方程式,平衡常数不变C. 温度一定时,对于给定的化学反应,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互为倒数D. 浓度商Q<K 时,v 正<v 逆2 •化学平衡常数可以用 K 来表示,下列关于化学平衡常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K 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小B. K 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C. K 与生成物的浓度有关D. K 与温度有关3.某温度下,可逆反应mA(g)+ nB(g)一pC(g)的平衡常数为 K,下列对K 的说法正确的是()A. 5%B. 17% 三、化学平衡常数的综合应用A . K 值越大,表明该反应越有利于 C 的生成, 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B .若缩小反应器的容积,能使平衡正向移动,则 K 增大C .温度越高,K 一定越大D .如果 m + n = p ,贝U K = 1 4 .当把晶体N 2O 4放入密闭容器中气化,并建立了N 2O 4(g) ■:—2NO 2(g)平衡后,保持温度不C 2(NO 2) C (N 2O 4)变,再通入若干N 2O 4气体,待反应达到新的平衡时,则新平衡与旧平衡相比,其 A .变大 B.不变 C .变小 D.无法确定 二、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 5 .将 4 mol SQ 与 2 mol O 2放入4 L 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 2SO 2 +O2—2SQ ,测得平衡时 SQ 的浓度为 mol I 1。

则此条件下的平衡常数 K 为( A . 4 B.C.D .HX(g)的平衡常数为10。

若将mol 的HX(g 通入体积为L 的密闭容器中,在该温度时 HX(g)的最大分解率接近于 C. 25% D . 33%D .对于反应③,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 2浓度一定减小7 .在淀粉-KI 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l 2(aq) +1 (aq) •—b (aq)。

化学平衡常数习题

化学平衡常数习题

(也叫(也叫 )值越大,表示反应进行得 ,反应物转化率,反应物转化率 ;值越小,表示反应进行得 ,反应物转化率,反应物转化率 。

mA(g)+ nB(g)pC(g)+ qD(g),反应向,反应向进行进行 ,反应向,反应向进行进行 若升高温度,K值增大,则正反应为若升高温度,K值增大,则正反应为 反应1、化学平衡常数只与1、化学平衡常数只与 (g)(g)NH 1/2N 的关系式:的关系式: 。

的关系式:的关系式:。

的关系式:的关系式:O(g)CO )平衡常数的大小反映了化学反应进行的 反应若升高温度,K值减小,则正反应为若升高温度,K值减小,则正反应为 有关,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无关。

有关,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无关。

Fe(s)+CO 。

t ℃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0.6 0.9 1.0 1.7 D 、c(CO) = c(CO 2) E、化学平衡常数K 不变不变F 、单位时间内生成CO 的分子数与生成H 2O 的分子数相等的分子数相等 ⑷某温度下,各物质的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 2)×)×c(H c(H 2)=c(CO)×)=c(CO)×c(H c(H 2O),试判此时的温度为 。

试推导在下列浓度下反应进行的方向试推导在下列浓度下反应进行的方向 序号 CO(mol/L ) H 2O (mol/L )CO 2 (mol/L )H 2 (mol/L )Q C 与K 关系及反应进行方向 1 0.3 0.5 0.4 0.4 2 1.0 0.3 0.5 0.6 3 0.8 1.6 0.7 1.7 7对于反应2SO 2(g)+ O 2(g) == 2SO 3(g) ,若在一定温度下,若在一定温度下,将0.1mol 的SO 2(g)和0.06mol O 2(g)注入一体积为2L 的密闭容器中,当达到平衡状态时,测得容器中有0.088mol 的SO 3(g) 试求在该温度下试求在该温度下(1)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课时作业13:2.3.4化学平衡常数

课时作业13:2.3.4化学平衡常数

第三节化学平衡第4课时化学平衡常数一.选择题。

1.在某温度下,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K越大,达到平衡时反应进行得程度越大B.K越大,达到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C.K随反应物浓度的改变而改变D.K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2.对于可逆反应:C(s)+CO2(g)2CO(g),在一定温度下其平衡常数为K,下列条件的变化中能使K发生变化的是()A.将C(s)的表面积增大B.增大体系压强C.升高体系温度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O2(g)SO3(g)的平衡常数K=50,在同一温度下,反应2SO3(g) 3.某温度时,反应SO2(g)+122SO2(g)+O2(g)的平衡常数K'应为()A.2 500B.100C.4×10-4D.2×10-24.在一定条件下,有下列分子数之比相同的可逆反应,其平衡常数K值分别是①H2+F22HF K=1047;②H2+Cl22HCl K=1017;③H2+Br22HBr K=109;④H2+I22HI K=1。

比较K值大小,可知各反应的正反应进行的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④②③①C.①④③②D.无法确定5.25 ℃时,在含有Pb2+、Sn2+的某溶液中,加入过量金属锡(Sn),发生反应:Sn(s)+Pb2+(aq) Sn2+(aq)+Pb(s),体系中c(Pb2+)和c(Sn2+)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往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金属铅后,c(Pb2+)增大B.往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Sn(NO3)2固体后,c(Pb2+)变小C .升高温度,平衡体系中c (Pb 2+)增大,说明该反应ΔH >0D .25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2.2 6.下列有关平衡常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改变条件,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平衡常数也一定增大B .反应2NO 2(g)N 2O 4(g) ΔH <0,升高温度,该反应平衡常数增大C .对于给定可逆反应,温度一定时,其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相等D .平衡常数为K =c (CO )·c (H 2O )c (CO2)·c (H 2)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 2(g)+H 2(g)CO(g)+H 2O(g)7.已知298.15 K 时,可逆反应:Pb 2+(aq)+Sn(s)Pb(s)+Sn 2+(aq)的平衡常数K =2.2,若溶液中Pb 2+和Sn 2+的浓度均为0.10 mol/L ,则反应进行的方向是( ) A .向右进行B .向左进行C .处于平衡状态D .无法判断8.一定温度下,某气态平衡体系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c (A )·c 2(B )c 2(C )·c 2(D ),有关该平衡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 一定增大B .增大A 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 .增大压强,C 体积分数增加D .升高温度,若B 的百分含量减少,则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9.反应Fe(s)+CO 2(g)FeO(s)+CO(g),700 ℃时平衡常数为1.47,900 ℃时平衡常数为2.15。

化学平衡常数及计算练习(附答案)

化学平衡常数及计算练习(附答案)

化学平衡常数练习一、单选题1.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X(g)+bY(g)cZ(g)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为K1;在温度不变得条件下向容器中通入一定量得X与Y气体,达到新得平衡后Z得浓度为原来得1、2倍,平衡常数为K2,则K1与K2得大小关系就是( )A.K1<K2ﻩB.K1=K2ﻩC.K1〉K2D。

无法确定2.在300 mL得密闭容器中,放入镍粉并充入一定量得CO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i(s)+4CO(g)⇌Ni(CO)4(g),已知该反应平衡常数与温度得关系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得就是( )A.上述生成Ni(CO)4(g)得反应为放热反应B。

在25 ℃时,反应Ni(CO)4(g)⇌Ni(s)+4CO(g)得平衡常数为2×10-5C.在80 ℃时,测得某时刻,Ni(CO)4、CO浓度均为0、5 mol·L-1,则此时v正>v逆D.在80 ℃达到平衡时,测得n(CO)=0、3 mol,则Ni(CO)4得平衡浓度为2 mol·L-13.在一定温度下,改变反应物中n(SO2),对反应2SO2(g)+O2(g)⇌2SO3(g) ΔH<0得影响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得就是()A。

反应b、c点均为平衡点,a点未达到平衡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B.a、b、c三点得平衡常数Kb>K c〉K aC.上述图象可以得出SO2得含量越高得到得混合气体中SO3得体积分数越高D.a、b、c三点中,a点时SO2得转化率最高4。

下列关于化学平衡常数得说法中,正确得就是()A。

可以用化学平衡常数来定量描述化学反应得限度B.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反应物浓度用起始浓度表示,生产物浓度用平衡浓度表示C.平衡常数得大小与浓度、压强、催化剂有关D.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必定发生变化5.在一定温度下,向2L体积固定得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HI,发生反应:2HI(g)⇌H2(g)+I2(g) ∆H>0,测得得物质得量随时间变化如表,下列说法正确得就是()1 2 3A。

化学平衡常数及计算练习(附答案)

化学平衡常数及计算练习(附答案)

化学平衡常数练习一、单选题1.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X(g)+bY(g)cZ(g)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为K1;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向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X和Y气体,达到新的平衡后Z的浓度为原来的1。

2倍,平衡常数为K2,则K1与K2的大小关系是( )A.K1〈K2B.K1=K2C.K1〉K2D.无法确定2.在300 m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镍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i(s)+4CO(g)⇌Ni(CO)4(g),已知该反应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温度/℃25 80 230平衡常数5×104 2 1。

9×10-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上述生成Ni(CO)4(g)的反应为放热反应B.在25 ℃时,反应Ni(CO)4(g)⇌Ni(s)+4CO(g)的平衡常数为2×10-5C.在80 ℃时,测得某时刻,Ni(CO)4、CO浓度均为0.5 mol·L-1,则此时v正〉v逆D.在80 ℃达到平衡时,测得n(CO)=0.3 mol,则Ni(CO)4的平衡浓度为2 mol·L-13.在一定温度下,改变反应物中n(SO2),对反应2SO2(g)+O2(g)⇌2SO3(g)ΔH〈0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b、c点均为平衡点,a点未达到平衡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B.a、b、c三点的平衡常数K b>K c〉K aC.上述图象可以得出SO2的含量越高得到的混合气体中SO3的体积分数越高D.a、b、c三点中,a点时SO2的转化率最高4.下列关于化学平衡常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可以用化学平衡常数来定量描述化学反应的限度B.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反应物浓度用起始浓度表示,生产物浓度用平衡浓度表示C.平衡常数的大小与浓度、压强、催化剂有关D.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必定发生变化5.在一定温度下,向2L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HI,发生反应:2HI(g)⇌H2(g)+I2(g) ∆H〉0,测得2H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t/min 1 2 3()n H/mol0.060.10.1 2A .2 min 内的HI 的分解速度为0.0511mol L min --⋅⋅B .该温度下,平衡时HI 的转化率为10%C .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1K ,温度升高10℃后平衡常数为2K ,则K 1〉K 2D .达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压缩容器体积,平衡不移动,()c HI 不变6.关于 C (s )+H 2O (g )CO(g )+H 2(g )的平衡常数(K )书写形式,正确的是( )A .K=22c(C)c()c(CO)c O (H H )B .K=22c(CO)c()c(C)c(H H O)C .K=22c(CO)c()c(H H O)D .K=22c()c(C O O)c(H H )7.吸热反应N 2(g )+O 2(g )2NO(g),在2000℃时,K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平衡常数练习题1.将固体4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①4I(s)3(g)+(g)②2(g)H2(g)+I2(g)达到平衡时,c(H2)=0.5 ,c()=4 ,则此温度下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 A.9B.16C.20D.25解析:根据题意2(g)H2(g)+I2(g)平衡浓度:4 0.5起始浓度:c()=平衡量+变化量=4 +0.5 ×2=5则c(3)=c()起始浓度=5根据平衡常数定义:K=c(3)·c()=5 ×4 =20 ()2,故C项正确.答案:C2.硝酸生产工艺中,在吸收塔里发生如下反应:32+H2O23+(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为提高2的转化率,理论上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A.减压B.增压C.升温D.加催化剂解析: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且放热,为提高2的转化率,可采用增大压强或降低温度的方法.答案:B3.高温下,某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K=.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B.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减小C.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2+H2解析:由题中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可知该反应为:2(g)+H2(g)(g)+H2O(g),D 项错误;升高温度,H2浓度减小,说明平衡向右移动,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A项正确;该反应为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增大压强对该反应的平衡无影响,增大压强氢气浓度相应增大,B项错误;对任何反应来说,升高温度反应速率都增大,C项错误.答案:A4.下列关于判断过程的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都是放热反应B.高温高压下可以使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自发的化学反应C.由能量判据和熵判据组合而成的复合判据,将更适合于所有的过程D.同一物质的固、液、气三种状态的熵值相同解析:自发进行只能用来判断过程的方向,而不能判断反应的热效应,A项错;高温高压的条件下,低能量的石墨转化为高能量的金刚石,是一个非自发的化学反应,B项错;同一物质的固、液、气三种状态中,气态的混乱度最大,熵值最大,D项错.答案:C5.将H2(g)和2(g)充入恒容密闭容器,恒温下发生反应H2(g)+2(g)2(g)ΔH<0,平衡时2(g)的转化率为a;若初始条件相同,绝热下进行上述反应,平衡时2(g)的转化率为与b的关系是() A.a>b B.a=bC.a<b D.无法确定解析: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在绝热条件下,随着反应的进行,体系温度升高,与恒温下的平衡相比,因为绝热条件下的温度高,平衡左移,因此a>b.答案:A6.反应(g)+(g)(g)ΔH=Q,生成物C的质量分数与压强p和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和Q值符合图象的是()A.a+b<c Q>0 B.a+b>c Q<0C.a+b<c Q<0 D.a+b=c Q>0解析:由温度—时间图象判断,T2>T1(因为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达到平衡所需时间越短),从T1→T2,即升温,降低,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即Q<0;由压强—时间图象判断,p2>p1(因为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快,达到平衡所需时间越短),从p1→p2,加压,降低,平衡逆向移动,即逆反应是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则有a+b<c,故选C.答案:C7.在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3 A和1 B发生反应:3A(g)+B(g)(g),达到平衡后,C在平衡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为φ.若维持温度不变,按1.2 A、0.4 B、0.6 C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压强不变,C的体积分数仍为φ,则x值是() A.2 B.1C.3 D.4解析:本题的条件是恒容装置,现在起始物质不同物质的量的前提下要求达到平衡时C 物质的体积分数φ相等且压强不变,压强不变即物质的量不变,因此属于“等同平衡”,必须用回归定值法,即1.2 +3×0.6 =3 , 0.4 +0.6 =1 ,解得x=1.答案:B8.一定条件下,向一带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2和1 O2,发生下列反应:22(g)+O2(g)23(g),达到平衡后改变下述条件,3平衡浓度不改变的是() A.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1 3(g)B.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1 3(g)C.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1 2(g)D.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1 (g)解析:A项温度和体积不变,充入1 3(g),相当于增大了体系的压强,平衡要移动.B 项温度和压强不变,充入1 3(g),相当于加入1 2和0.5 O2,最终可建立等效平衡.C项温度和压强不变,充入1 2(g),体积增大,平衡要移动.D项温度和压强不变,充入1 (g),相当于减压,平衡要移动.答案:B9.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B(g)3C(g),若反应开始时充入2 A和2 B,达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为.其他条件不变时,若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大于的是() A.2 CB.2 A, 1 B和1 (不参加反应)C.1 B和1 CD.2 A, 3 B和3 C解析:因该反应是一个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因此只要n(A)∶n(B)=1∶1即为等效平衡,因此将选项中各种配比全部转化为起始时A和B的物质的量并与题给平衡进行逐一分析:2A(g)+B(g)3C(g)平衡时φ(A)已知 2 2 0 a%A 0 >B 2 1 0 >C 0 <D 4 4 0 =所以选A、B.答案:10.可用下图所示的图象表示的反应是()反应纵坐标甲乙A2与O2在同温、同体积容器中反应2的转化率2 2和1 O22 2和2 O2B2 2与1 O2在同温、体积可变的恒压容器中反应2的转化率1×1061×105C相同质量的氨在同一固定容积容器中反应氨气的浓度400℃500℃D体积比为1∶3的N2、H2在同温、体积可变的恒压容器中反应氨气的浓度活性高的催化剂活性一般的催化剂2由于乙的压强比甲小,故乙的化学反应速率小,到达平衡时间比甲长,不符合图象;D项中平衡时氨气的浓度应相同,不符合图象.答案:C11.氮化硅(3N4)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它可由石英与焦炭在高温的氮气流中通过以下反应制得:(1)配平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将化学计量数填在方框内);(2)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其还原产物是;(3)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4)若知上述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其反应热Δ零(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升高温度,其平衡常数值(填“增大”“减小”或“不变”);(5)若使压强增大,则上述平衡向反应方向移动(填“正”或“逆”);(6)若已知生成速率为v()=18 (L·),则N2消耗速率为v(N2)=(L·).解析:(1)利用氧化还原反应配平方法不难得出化学计量数分别为3、6、2、1、6.(2)根据化合价变化可判断出N2为氧化剂,3N4为还原产物.(3)根据平衡常数的定义得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4)放热反应,ΔH<0.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5)从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可以看出气态物质的计量数之和是生成物的大于反应物的,故增大压强可使平衡逆向移动.(6)同样从上述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数关系中可以得出v(N2)=×18 (L·)=6 (L·)答案:(1)3621 6(2)N23N4(3)(4)小于减小(5)逆(6)612.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g)+(g)(g),反应经5 达到平衡,测得此时A 的浓度减小了a,而C的浓度增加了a,又知平均反应速率:v(C)=2v(B).(1)写出上述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计量数:m=,n=,p=.(2)压强一定时,C的百分含量()与温度、时间(T表示温度,t表示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由此可知,该反应为(填“吸热”或“放热”)反应.(3)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示式为;升高温度,K值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解析:(1)根据速率之比等于计量数之比,即m∶n∶p=3∶1∶2,故m=3, n=1, p=2.(2)由图象可知T1>T2,升温减小,平衡逆向移动,说明正反应为放热反应.(3)K=,升温K减小.答案:(1)312(2)放热(3)K=减小13.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3 L的密闭容器中,一氧化碳与氢气反应生成甲醇(催化剂为2)∶(g)+2H2(g)3(g).根据题意和所给图象完成下列各题:(1)反应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表达式K=,升高温度,K值(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在500℃,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处于E点的体系体积压缩到原来的1/2,下列有关该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气的浓度减少b.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也加快c.甲醇的物质的量增加d.重新平衡时n(H2)(3)增大(4)据研究,反应过程中起催化作用的为2O,反应体系中含少量2有利于维持催化剂2O 的量不变,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解析:(1)化学平衡常数为在一定温度下,某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由图象可以看出,升高温度,平衡向左移动,K 值减小.(2)v(3)=(L·),v(H2)=2v(3)=(L·).(3)a项缩小体积,无论平衡如何移动,H2的浓度应增大;缩小体积,压强增大,速率加快,平衡正向移动,n(H2)(3)减小.(4)加热时,和H2能够还原2O,根据题给信息,2能够抑制反应的条件,自然得出答案.答案:(1)c2(H2))减小(2)(L·)(3)(4)2O+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