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范文之余映潮作文结构
余映潮写作教学3-将短话写长,把结构写美

将短话写长,把结构写美——余映潮老师作文教学文/微巍心语上课前,余老师向学习的舜耕中学中学的学生们简要说明上本节课的几个意图:1.请同学们感受优美的作文形式;2.体会作文构思的角度。
3.使同学们感受到中考记叙文某一方面得到提升。
余老师用四篇选文为例一一作了具体全面地分析。
第一篇《冰天雪地挖莲藕》。
余老师提出:如何把它还原成一句话,如何把它写成一篇短文。
把事物的细节写具体,文章就可以写长。
把文章写长的目的余老师说得很直白:因为中考作文讲究字数。
“插入”是把短文章写长的方法之一。
具体做法是,要有层次地一步步地把动作细致描写;把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细节的内容进行有意地表达。
用“切分”的方式展开。
余老师让学生读“两个老人向……走去……天寒地冻……能卖个好价钱……”一段话,分析其写法:老人心理活动的描写,作者替他们表达。
用得是“穿插”感觉的描写。
余老师总结出两点写作技巧和启迪:1.按时间的顺序“切分”过程。
2.让巧妙“穿插”显现魅力。
这篇范文给我们的启迪:重在“巧用材料”。
余老师还补充,为了让文章再写得更长,可以插入“去年”的“挖”;也可以利用“对话”等,这样,细节更具体。
但描叙、切分、穿插、巧用材料的运用要根据需要,理性对待。
第二篇《掌声》。
余老师引领学生分析例文所运用的写作方法。
“掌声”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插入引用使文章更具表现力,结构严密,细节生动;伏笔铺垫,前后照应对比等让人物形象突出。
作者有意安排“新老师”,他不知道“英子”的身体状况,让她“上黑板”,第四段在全文中的重要作用,采用倒序,是英子由自卑到开朗的关键,以小见大的写法,看出了作者的善良、乐于助人,表现了美丽的瞬间;语言的表达也很有技巧“早早来,晚离开”等等。
余老师得出《掌声》的三点写作技巧和启迪:1.起笔暗示故事的发展趋向。
2.详写略写各有重要的作用。
3.结尾着意利用人物的话语。
这篇范文给我们的启迪:重在“表达作用”。
余老师补充:例文的精彩之处还在于重点突出英子精神上的巨大变化(说、笑、跳舞),用“几年以后”写英子对此事的印象深刻(虚实结合)。
余映潮散步作文五步构思法

余映潮散步作文五步构思法哎呀呀,说起散步,那我可太有感触啦!
记得有一次呀,我和家人一起去公园散步。
那天气真是好得不得了,阳光暖洋洋地洒在身上,舒服极了。
公园里的花开得那叫一个艳,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真是美不胜收。
我们沿着小路慢悠悠地走着,一边走一边欣赏着周围的美景。
走着走着,看到前面有个小亭子,我们就进去坐了会儿。
在亭子里,我看到一只小麻雀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和我们打招呼呢。
我就悄悄地走近它,想看看它长啥样,结果它“呼啦”一下就飞走了,把我吓了一跳。
哈哈,这小麻雀可真机灵!
在散步的过程中,我还看到了好多有趣的人和事儿呢。
有老两口手挽手慢慢地走着,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有小朋友在草地上嬉笑打闹,那欢快的笑声传得老远老远;还有人在湖边静静地钓鱼,那专注的神情让人不忍心去打扰。
我就这么一边走一边看,感觉时间都好像变慢了。
散步呀,真的是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儿。
它能让你放松身心,忘掉烦恼,还能让你发现生活中那些小小的美好。
就像余映潮说的那样,散步就是在享受生活的点滴乐趣呀!最后呀,我想说,我爱散步!哈哈!。
余映潮作文的基本模式

余映潮作文的基本模式The writing style of Yu Yingchao's essays is both meticulous and profound, reflecting his deep thoughts and unique perspectives on various topics. 余映潮的作文风格既细致又深刻,反映了他对各种主题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
His essays are characterized by a strong sense of narrative and a keen observation of details, which allow readers to immerse themselves in the world he portrays. 他的作文以强烈的叙事感和对细节的敏锐观察为特征,使读者能够沉浸在他描绘的世界中。
Through his writing, Yu Yingchao manages to convey complex emotions and ideas in a clear and concise manner, making his essays both engaging and thought-provoking. 通过他的文字,余映潮成功地以清晰简洁的方式传达了复杂的情感和思想,使他的作文既引人入胜又发人深省。
One of the key elements of Yu Yingchao's writing style is his ability to interweave personal anecdotes with broader philosophical reflections, creating a rich and multi-layered narrative that resonateswith readers on a deep level. 余映潮写作风格的一个关键元素是他能够将个人轶事与更广泛的哲学反思交织在一起,创造出丰富多层次的叙事,与读者在深层次上产生共鸣。
余映潮关于范文的积累

余映潮关于范文的积累你知道余映潮老师关于范文积累那可是相当有一套呢!首先啊,余映潮老师强调范文积累得有个明确的方向。
就像我们去寻宝,不能瞎找,得知道自己缺啥样的宝贝。
比如说,如果你写记叙文老是干巴巴的,那就多积累些情节丰富、人物描写生动的记叙文范文。
这就像是对症下药,缺啥补啥。
然后呢,在积累的过程中,他肯定不是让咱走马观花地看一遍就完事儿。
那得多仔细地去研究啊!从文章的结构开始,看看人家是怎么开头吸引人,中间层层递进,结尾还能让人回味无穷的。
就像拆一个精致的小玩具,每个零件都得瞧清楚。
比如有些范文开头就来个悬念,像“那天晚上,我听到了一个奇怪的声音,这个声音从此改变了我的生活……”你看,一下子就把人胃口吊起来了。
再说说文章的内容,那些好词好句简直就是宝藏。
余映潮老师会倡导咱们把这些闪光点都挖出来。
比如说描写风景的句子,“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地上像是铺满了碎金。
”这形容得多妙啊,要是咱写作文的时候能把这样的句子积累起来,用在合适的地方,那文章档次“嗖”地就上去了。
而且啊,他还重视范文中体现的不同写作手法。
像什么对比手法,把两个事物或者人物放在一起,一对比,特点就更鲜明了。
比如说写两个人物,一个勤奋一个懒惰,通过描写他们日常的行为,在对比中把两个人的形象刻画得清清楚楚。
这就值得咱们去学习,把这种手法积累下来,以后自己写作文的时候就可以信手拈来啦。
还有哦,余映潮老师肯定觉得范文积累不是一时的事儿,得是个长期的工程。
就像存钱一样,今天存一点,明天存一点,积少成多。
咱们得养成习惯,看到好的范文就赶紧收集起来,没事就拿出来看看,这样才能真正把范文里的精华转化成自己的东西呢。
最后呢,他还可能会提醒咱们要把范文积累和自己的实际写作结合起来。
不能光积累,不会用。
就像你有一堆食材,但是不会做菜,那可不行。
要在写作文的时候有意识地去运用从范文里学到的东西,这样积累范文才真正有意义嘛。
余映潮五笔作文法

余映潮五笔作文法作文,对于许多学生来说,是语文学习中的一大难题。
如何让作文变得有条理、有内容、有深度,是大家都在探索的问题。
余映潮老师提出的“五笔作文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写作思路和方法。
“五笔作文法”,顾名思义,是将文章的结构分为五个部分,就像五笔输入法中的五个基本笔画一样,各自有着独特的作用和功能。
这五个部分分别是:轻点一笔、交代一笔、穿插一笔、详写一笔、深化一笔。
轻点一笔,往往是文章的开头部分。
它就如同一个引子,轻轻一点,引出下文。
这一笔可以是一个简洁的场景描写,也可以是一句发人深省的话语,或者是一个小小的悬念。
其目的在于迅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让他们产生继续读下去的兴趣。
比如写“一次难忘的旅行”,开头可以这样轻点一笔:“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我手中那张陈旧的车票上,它仿佛在低声诉说着即将开启的未知之旅。
”交代一笔,则是对相关的背景、人物、环境等进行必要的介绍。
通过这一笔,让读者对文章的基本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仍以“一次难忘的旅行”为例,在交代一笔中,可以说明旅行的时间、地点、同行的人物以及出行的原因等。
比如:“那是在一个炎热的暑假,我和好友_____决定逃离城市的喧嚣,前往宁静的乡村,寻找内心的片刻安宁。
”穿插一笔,是在叙述的过程中,适时地插入一些与主题相关的内容,起到丰富文章、调节节奏的作用。
这一笔可以是一段回忆、一个联想、一处细节描写,或者是一点议论抒情。
比如,在描写旅行中的风景时,可以穿插一笔自己曾经在类似地方的经历,或者是对这片风景所引发的关于人生的思考。
详写一笔,是文章的重点部分,需要浓墨重彩地进行描绘。
这一笔要详细地叙述事件的经过、人物的表现、景物的特点等,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到其中的精彩。
在“一次难忘的旅行”中,详写一笔可以是旅行中遇到的一件特别的事情,比如帮助一位迷路的老人找到回家的路,或者是在山顶看到的令人震撼的日出美景。
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细致,把景物的形状、颜色、声音、味道等描绘生动。
余映潮的五步作文

余映潮的五步作文
《余映潮的五步作文真有趣》
哎呀呀,说起余映潮的五步作文,我可太有感触啦!就拿上次我写一篇关于我家猫咪的作文来说吧。
我家那只猫咪啊,长得那叫一个可爱,浑身毛茸茸的,就像一个小毛球。
我就想着,得好好把它写进作文里呀。
我按照余映潮老师说的第一步,先仔细观察它。
嘿,我就蹲在它旁边,看它懒洋洋地躺在太阳下面,时不时还伸个大大的懒腰,那小模样,太逗了。
然后呢,我开始想它平时的那些趣事,有一次它居然偷偷钻进了衣柜里,等我找了半天发现它在里面呼呼大睡呢,把我笑得不行。
第二步,我就开始构思啦,怎么把这些好玩的事儿串起来呢。
我想啊想,决定按照它一天的活动来写。
第三步,我开始写草稿啦,写着写着,哎呀,有些地方不知道怎么表达了,这时候我又想起了余映潮老师说的方法,慢慢琢磨着把那些感觉写出来。
第四步,修改,我可是一个字一个字地看呀,看看有没有不通顺的地方。
最后一步啦,完成定稿,看着自己写出来的作文,心里那叫一个美呀。
嘿,你还别说,用了余映潮的五步作文法,我真的感觉写作文变得有意思多啦,也不那么犯愁了呢。
这就是我对余映潮五步作文的真实体验呀,真的超棒的哟!
怎么样,余映潮的五步作文是不是很厉害呀,哈哈!。
短文两篇》(余映潮板块式)

《山海经》简介
• 《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一 般认为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理、 物产、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 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全书18卷。 《五藏山经》5卷、《海外经》4卷、 《海内经》4卷、《大荒经》及《大荒 海内经》5卷 。
一、整体感知,自主学习
• 1、自主读文,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 2、自主译文,借助工具书、结合课下 注释翻译全文
朗读节奏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 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 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重点词语解释
•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渴,欲得饮,饮于河、渭; 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 化为邓林。
重点词语解释 1 逐走: 竞跑,赛跑。 2 入日: 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短文两篇》
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积累一些文言 词汇。 2、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解两篇文 章的主旨,明确文中蕴涵的哲理。 3、了解夸父、共工的勇敢、坚强, 自我牺牲的精神,以及改造山河的大 无畏精神。
课前准备:关于神话 • 关于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的 故事,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 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 和美丽的向往。
相关资料:
据传说,颛顼是黄帝的孙子,他 聪明敏慧,有智谋,他统治的地盘很 大,在民众中有很高的威信。与颛顼 同时,有个部落领袖,叫做共工氏。 (传说他是人首蛇身,长着满头的赤发, 他的坐骑是两条龙。)据说共工氏姓姜, 是炎帝的后代。他对农耕很重视,尤 其对水利工作更是抓紧,发明了筑堤 蓄水的办法。 颛顼部不赞成共
当堂背诵
背 诵 思 路
走(逐)
渴
饮
死
化
“弃其杖,化为邓林”的理解
余映潮“读美文、学作文”系列之三《小石潭记》:记游作文优秀范例

余映潮“读美文、学作文”系列之三《小石潭记》:记游作文优秀范例《小石潭记》:记游作文优秀范例(余映潮)说明:本学习内容适用于游记类的记叙文。
《小石潭记》是我们写游记作文的优秀范例。
它有三个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先来读课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小石潭记》这篇精美的文言短文,描摹了小石潭及其地理位置、周围景物,分层描写了潭石、青树、潭水、游鱼和潭外小溪,并以石、水、鱼为重点描写对象,表现了小石潭及其周围清幽秀丽的风景,是一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佳作。
从学作文的角度看,它至少有三个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它的结构与布局。
请看,它的结构层次是多么清晰:第一段,写小小的石潭、奇丽的景色。
第二段,写清澈的潭水、快乐的游鱼。
第三段,写蜿蜒的小溪、参差的石岸。
第四段,写凄清的景物、孤寂的感受。
第五段,写同游的朋友、跟随的小生。
二、它的观察方式与描述手法。
请看,作者观察视角的变化和表现的手法真是太漂亮了:第一段的写法是移步换景,动静结合。
作者边走边发现,先是未见其形,就闻其声;再是伐竹取道,俯视小潭,看到静立在潭边的千奇百怪的石头;然后将视线移到“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的青树翠蔓之上。
这一段在文章中的作用是对景物进行分层描写,小小石潭的清秀美好,层层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第二段的写法就变化了。
它叫做定点特写,一笔两用。
作者用特定镜头的方式,集中笔力描写了清澈的石潭之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余映潮作文结构【篇一:余映潮的作文理念与做法】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语文教师作文教学的基本素养语文教师作文教学的基本素养,主要由八个方面的“能力”构成:能从各类文体的角度,对写作技法进行综合的研究。
能收集、整理、收藏大量的范文并欣赏其精妙之处。
能从阅读教材中提炼出精巧实用的句、段、篇的写作形式。
能对写作过程中的不同环节进行细致的指导。
能设计不同类型的有训练实效的作文详案。
能创造与实践灵动多姿的日常写作训练形式。
能策划中考或高考作文复习的详细计划或系列的训练点。
能用多种方法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评改,能组织很好的作文评讲课。
今天着重与大家分享四个方面:对不同的写作环节进行细致的指导、设计有训练实效的作文详案、创造灵动多姿的写作训练形式、关注作文评语的魅力等四个方面的教学素养问题。
一、在不同的写作环节中进行细致的指导在学生习作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作文的不同环节进行细致的指导,这是作文教学最基本的要求之一。
这对语文教师的功底、实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语文教师有必要在如下作文指导和方方面面提升自己的教学素养。
(扣题、立意、选材、结构、抒情、表达六个方面解读)(1)精细审题,准确扣题。
审题,是开展写作的第一关。
没有认真周密的审题,谈不上准确扣题。
题目审读清楚了,可以确保扣题的质量,可以确保心情的舒畅和写作过程的顺畅。
为此,我们必须做到如下主要的两点:①精细审读。
审题力求精细,要认真读题,一字不漏,从头到尾反复领会、研读,不得忽略一处。
每一个作文题,不论其题型如何,都有具体的写作要求。
这些“要求”透露出来的,大多是“警告性信息”,它们的作用,是提醒我们防止“技术犯规”,保护我们少失分。
另外,题目中关于要注意字数、要规范地书写、标点要占格、要把文题补充完整以及如何运用文题所提供的材料、图画等,也会作出说明,在审题中均应予以注意。
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最重要的就是写作中扣题的问题了。
先说说扣题的第一个层面的问题。
扣题的反义就是走题。
作文一旦走题,则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所以说,扣题要准确,要掌握好自己作文的方向盘。
扣题的技巧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看:技巧之一,就是全文写作的内容与作文题目紧紧相联,如写“微笑原来如此重要”这个题目,表达的内容就要突出“微笑重要”几个字。
技巧之二,就是在写作的形式上注意扣题,再以“微笑原来如此重要”这个题目为例,可以在文章开头处回扣一下标题,可以在文章中间回扣一下标题,还可以在文章的收束之处回扣一下标题。
如果我们在内容与形式上都注意了扣题,作文就基本上不会走题。
再说扣题的第二个层面的问题。
有很多时候,学生不能很好地扣题的原因是读不懂作文题或者读不懂作文题的材料。
连题目都读不懂,自然就谈不上扣题了。
有时作文命题会给我们带来难以下笔的苦恼。
所以说,在扣题方面,还应该有意识地进行一些克服难点的训练。
如:①如何看懂作文材料中漫画或者图形的含义。
②如何读懂作文材料中文字材料的意思或含义。
③如何懂得比较偏而难的话题或题目的含义。
④如何应对题目写作的要求与自己的生活积累相去甚远的困难。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胸有成竹地扣题写作。
(2)灵动思维,多角立意。
对作文的立意,人们往往有“立意要准确”、“立意要深刻”、“立意要新颖”等说法。
其实,这些说法都只说对了一小半。
还有一大半在哪里呢?在作文题中。
离开了作文题这个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谈立意,可能都只是空话。
作文立意的一个基本意识就是提醒自己关注“多角度立意”。
多角度立意的技法适用于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等各种作文题型。
多角度立意的技法是一切立意技法的“总管”,它带给我们的是“最优立意”的意识,它要求我们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立意之初,就应该多几种角度。
如写读后感,就可以从三五个不同的角度立意,然后选出自认为最优的一种进行写作。
作文“立意”的基本技法有:①填题式立意。
此种立意技法适用于半命题作文。
这种题型从本质特点上讲,只是划定了一个写作范围,很多时候没有在题目中表明立意的要求,而是把选材、立意的自由让给了写作者。
在这种情况下要非常珍惜自己的读题感受,在读题、填题的过程中思考自己的立意。
如“我生活在之中”这个题目,就可选填“高兴”、“幸福”、“激动”、“快乐”、“温暖”、“烦恼”、“痛苦”、“遗憾”之类的词语或含有这些意义的短语,要以“立得住,站得稳”为原则,认真考虑立意角度,写出自己最真切的感受,表达自己的心声。
③提炼式立意。
此种技法适用于多个材料的作文,适用于多幅或者单幅图画的看图作文。
此时或者阅读文题中的材料,体味材料的含义,从中提炼观点,再进行立意;或者观察文题中的图画,品析含义,提炼主题,确定立意角度。
④扣词式立意。
此种技法适用于那些题目中已经明确点示了立意方向的命题作文或者半命题作文。
这种题目用“关键词”的形式确立了立意的方向,我们只能扣住这个关键词、沿着这个方向进行生发,再选择一个点作为自己的立意。
如文题“美在课余”,这个“美”字已经限定了立意的方向,就要在自己的作文究竟表达“什么美”上用心思。
⑤自由式立意。
此种技法适用于命题作文、话题作文。
一般来说,这样的题目都很“大”,有的看起来也浅显,比较便于立意。
此时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注意立意的深度与高度,不要太肤浅,不要太俗套。
(3)斟酌比较,精心选材。
没有好的材料,就没有好的作文。
所以作文的选材与构思紧密相连,与表达紧密相连,也与作文的得分紧密相连。
一般地说,作文的选材有“四要”:材料要真实,材料要新鲜,材料要精致,材料要有味。
然而仅仅知道这“四要”还不行,还要知道如何选材。
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做好选材的工作。
①选材要“合”题。
大量的作文题都是让我们自由选材,所以选材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合乎题目的表达要求。
如此才能支撑题目,才能顺利成文。
如文题“我最好的朋友”、“把写在”,都要在选材上仔细斟酌,以“口子小,角度新”为原则,反复比较,筛选出自己最熟悉、最有意义、最容易写好的材料,完成题目并进行写作。
②选材要“扣”题。
即所选材料要紧扣题目的表达要求,不能顾左右而言他。
如文题“春节里的故事”,所有的材料必须扣住“春节”二字才有意义,否则费力不讨好。
③选材要“就”题。
也就是要就着题目的意思来选材,而不要与之相别扭。
如题目“有那么一次”,出题者所要求的只是写好一次经历,写好一件事情,写好一个故事。
我们应当而且只能或者记叙一次经历,或者表现一个事件,或者讲述一个故事,而不能去写“几”次,“几”个。
凡写几次、几个的,一律是“自作多情”,不合题目要求。
④选材要“美”题。
有的题目从表面看是平淡的,是没有什么感情色彩的,我们所选的材料就应当让这个文题活跃起来,美好起来,生动【篇二:余映潮一节作文课教学实录】余映潮一节作文课教学实录【教育感言】课堂教学艺术的高层次境界是“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
创新的教学设计的不同寻常之处是:板块式,主问题,诗意手法,一课多案。
在教学艺术上孜孜探求这样的境界:强化课型创新,优化教材处理,简化教学思路,细化课中活动,诗化教学语言,美化教学手段。
语文教师的第一“课外”阅读是语文专业报刊;语文教师的第一科研能力是提炼能力。
时间:2007年1月14日地点:吉林大学附中师:我们今天上一节中考作文指导课大家一起来,把材料的一、二节念一念(大屏幕显示)生(齐读):什么是感悟?感悟,就是对事物有所感触而领悟到的某种道理、某种哲理、某种诗化了的思想。
什么是作文中的感悟?作文中的感悟,就是通过对人、事、景、物与生活现象的抒写来表现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与领悟因此,感悟类作文有时会更有深度,表现出动人心弦的作用。
师:有时候作文中的感悟或者作品中的感悟,用一句话来说,叫做画龙点睛之笔,或者是卒章显旨之妙这次的作文训练,我们就通过几种不同类型的美文的品读,来感受这种感悟的角度。
我们先来品读美文《篱笆上的铁钉》。
这是一篇写家庭生活的文章我们先读这篇文章,然后给这篇文章加上恰当的表达感悟的话这样,我们就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大家先把这篇文章朗读一遍。
生(齐读):从前,有一个脾气很坏的男孩,他的爸爸给了他一袋钉子,告诉他,每次发脾气或者跟别人吵架以后,就在院子的篱笆上钉一颗钉子第一天,男孩钉了37颗钉子以后的日子里,他慢慢学着控制自己的脾气,每天钉的钉子逐渐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实际上比钉钉子要容易得多终于有一天,一颗钉子都没有钉,他高兴地把这件事告诉了爸爸爸爸说:“从今以后,如果你一天都没有发脾气,就可以从篱笆上拔掉一颗钉子”日子一天天过去,最后篱笆上的钉子被拔光了爸爸带他来到篱笆边,对他说:“儿子,你做得很好,可是,看看篱笆上的钉孔吧,它们永远也不可能恢复原来的样子了就像你和一个人吵架,说了些难听的话,你就会在他心里留下一个伤疤,像这个钉子的洞一样”是啊,师:“是啊”后边是什么话呢?那就请你们想了——请用点题的方式表达你的感悟。
(生思考)生1:是啊,心灵上的伤和心灵上的伤疤总不可能像手中沙粒随风飘散,因为它是人心中永远的痛。
师:嗯,如果你伤着了人家,就给人家心里留下了永远的痛!生2:是啊,拔掉人心中的钉子很容易,但留下的创伤又怎么能轻易抚平呢?师:你用一个反问来表达自己的感悟。
生3:是啊,如果你不想别人的心一次又一次地受伤害,一次又一次地千疮百孔的话,就请你管好自己的嘴,做一个平易近人的人不要让那篱笆上的铁钉成为你永远的悔恨!师:你从另一个角度,即从为人的角度讲了怎么把自己的嘴封紧一点。
生4:是啊,虽然昨天已随时间消失在记忆中,但是我们永远也无法弥补我们昨天犯下的错误!正如钉子能拔去却要留下钉孔一样,我们能做的只有再也不要在别人心上留下伤痕或是痛苦的回忆。
生5:是啊,恶语伤人六月寒,这种留在心里的伤痕岁月难遮,这是一种难以愈合的创伤。
师:刚才大家的表述是很准确的我们来看一看原文,原文的结尾是这样的。
(大屏幕显示)是啊,你伤害了人家,无论怎么道歉,伤疤总是留在那儿要知道,心灵上的伤疤和身体上的伤疤一样难以恢复。
师:我觉得我们有的同学比原文上说得更好!应该说心灵上的伤疤更难以恢复我认为,坏脾气是一柄双刃剑,它在伤害别人的时候,同时也伤害着自己就像那个篱笆上的钉子一样。
再看第二篇文章,这篇文章是一篇写社会见闻的作品:(大屏幕显示,师深情朗读)雄赳赳的父子这次登黄山,使我感慨万千的是一对雄赳赳的父子上山途中,父亲对儿子说:“再苦再累也要自己上,我一定不帮你!”奶声奶气的儿子则挺了挺胸:“再苦再累也不许你帮我——咱们说好了的!”也就是在即将登临天都峰顶的那段最困难的攀登途中,我亲眼目睹了这对父子的悲壮先是儿子摔倒了,父亲伸手要扶他,满头大汗的儿子摆摆手,拒绝了可毕竟摔得挺重,摇摇晃晃的难站稳,父亲又想伸手扶他,但却毅然把那只手收了回来。
我怦然心动,我看到了一道风景,一道用父亲的理智与儿子的坚毅画就的最美的风景!一步一个脚印,就这么勇敢坚定地向前走终于,他们登上了天都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