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平衡试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平衡试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平衡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下列哪种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A. 2NO₂(g) ⇌ N₂O₄(g)B. 3H₂(g) + N₂(g) ⇌ 2NH₃(g)C. 2H₂O(l) ⇌ 2H₂(g) + O₂(g)D. 2CaO(s) + CO₂(g) ⇌ CaCO₃(s)2. 根据勒沙特列原理,当温度升高时,下列哪个反应的平衡会向左移动?A. 2H₂(g) + O₂(g) ⇌ 2H₂O(g)B. 2NO₂(g) ⇌ N₂O₄(g)C. 2H₂O(l) ⇌ 2H₂(g) + O₂(g)D. 4NH₃(g) ⇌ N₂(g) + 6H₂O(g)3. 在一个可逆反应中,如果增加反应物的浓度,根据勒沙特列原理,平衡将如何移动?A. 向左移动B. 向右移动C. 不移动D. 无法确定4. 化学平衡常数K只受温度的影响,以下哪个因素不会影响化学平衡常数?A. 反应物的浓度B. 生成物的浓度C. 压力D. 温度5. 一个反应的平衡常数K=1.0,当反应物的浓度增加时,生成物的浓度会如何变化?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无法确定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化学平衡状态是指反应物和生成物的_________相等的状态。

7. 当一个反应达到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和_________速率相等。

8. 勒沙特列原理描述了当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系统受到_________变化时,系统将如何调整自身以减少这种变化的影响。

9. 化学平衡常数K是描述反应_________的物理量。

10. 一个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说明该反应是一个_________反应。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解释什么是化学平衡,并给出一个实际的例子。

12. 描述如何通过改变外部条件来影响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化学反应,并解释其原理。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已知一个反应的平衡常数K=100,初始时反应物A的浓度为0.5 mol/L,求平衡时生成物B的浓度。

高中化学化学平衡单元测试及参考答案2023

高中化学化学平衡单元测试及参考答案2023

高中化学化学平衡单元测试及参考答案2023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说法关于化学平衡是正确的?A. 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相等时达到化学平衡B. 化学平衡只能在恒定温度下发生C. 化学平衡只涉及液相反应D. 化学平衡不受压力的影响参考答案:B2. 化学平衡与下列哪个物质浓度无关?A. 反应物浓度B. 生成物浓度C. 压力D. 溶液酸碱度参考答案:C3. 在化学平衡条件下,下列哪个因素的改变不会引起平衡位置的移动?A. 反应物浓度改变B. 温度改变C. 压力改变D. 催化剂的添加参考答案:D4. 下列哪个说法关于平衡常数是正确的?A. 反应物之间的惰性气体浓度不影响平衡常数B. 平衡常数的值可以通过改变反应温度来改变C. 反应速率与平衡常数无关D. 将反应物浓度加倍会使平衡常数增大一倍参考答案:B5. 在化学平衡下,添加一个产生反应物的化学物质会导致下列哪项结果?A. 反应向左移动B. 反应向右移动C. 平衡不受影响D. 环境温度升高参考答案:B二、填空题1. 在下列反应中,是那一种气体对平衡常数的测定比较有用?A. CO2B. O2C. N2D. H2参考答案:A2. 当浓度倍增时,平衡常数的值是原来的多少倍?参考答案:4倍3. 铵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生成硝酸铵的方程式是什么?参考答案:NH4+ + NO3- → NH4NO34. 当温度升高时,正面熵变更大的反应朝哪个方向移动?参考答案:正面熵变更大的反应朝右方移动三、计算题1. 对于以下反应:2A + B ⇌ 3C + D,已知反应物的浓度为[A] = 0.2 mol/L,[B] = 0.3 mol/L,生成物的浓度为[C] = 0.4 mol/L,[D] = 0.1 mol/L。

求平衡常数Kc的值。

参考答案:Kc = ([C]^3[D])/([A]^2[B]) = (0.4^3 * 0.1)/(0.2^2 * 0.3) = 2.672. 以下反应在特定温度下处于平衡:2SO2(g) + O2(g) ⇌ 2SO3(g)。

【高二】化学平衡测试题(附答案)

【高二】化学平衡测试题(附答案)

【高二】化学平衡测试题(附答案)第三节化学平衡同步测试一、:1、可逆反应n2+3h22nh3的也已、逆反应速率需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去则表示。

以下各关系中能表明反应已达至平衡状态的就是()a.3υ正(n2)=υ正(h2)b.υ正(n2)=υ逆(nh3)c.2υ正(h2)=3υ逆(nh3)d.υ正(n2)=3υ逆(h2)2、.压强变化不会使下列化学反应的平衡发生移动的是()a.h2(g)+i2(g)2hi(g)b.3h2(g)+n2(g)2nh3(g)c.2so2(g)+o2(g)2so3(g)d.c(s)+co2(g)2co(g)3、对于反应2so2+o22so3,以下推论中恰当的就是()a.2体积so2和足量o2反应,必定生成2体积so3b.其他条件维持不变,减小应力,均衡必定向右移动c.平衡时,so2消耗速度必定等于o2生成速率的两倍d.均衡时,so2浓度必定等同于o2浓度的两倍4、在一定温度下,向a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x气体和2moly气体,发生如下反应:x(g)+2y(g)2z(g)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容器内应力不随其时间变化b.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c.容器内x、y、z的浓度之比是1∶2∶2d.单位时间消耗0.1molx同时生成0.2molz5、未知反应a2(g)+2b2(g)2ab2(g)的△h<0,以下观点恰当的就是()a.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应速率减小b.增高温度有助于反应速率减少,从而延长达至均衡的时间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d.达至均衡后,减少温度或增大应力都有助于该反应均衡正向移动6、在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no(g)+co(g)1/2n2(g)+co2(g);δh=-373.2kj/mol,达到平衡后,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正确措施是()a.提催化剂同时增高温度b.提催化剂同时减小应力c.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d.降低温度同时增大压强7、对已超过化学平衡的以下反应:2x(g)+y(g)2z(g)增大应力时,对反应产生的影响就是()a.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均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均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8、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nb.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c.t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d.t1时,n的浓度是m浓度的2倍9、一定温度下,反应2so2+o22so3达至均衡时,n(so2)∶n(o2)∶n(so3)=2∶3∶4。

高二化学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及的答案.doc

高二化学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及的答案.doc

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共9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2A+B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υ(A)=0.5 mol/(L·s)B.υ(B)=0.3 mol/(L·s)C.υ(C)=0.8 mol/(L·s)D.υ(D)=1 mol/(L·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大B.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C.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D.催化剂不影响反应活化能但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增大反应速率3.过程的自发性的作用是A.判断过程的方向B.确定过程是否一定会发生C.判断过程发生的速率D.判断过程的热效应4.在2升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g)+ B(g) 2C(g)+D(g) 。

若最初加入的A和B都是4 mol,在前10秒钟A的平均反应速度为0.12 mol/(L·s),则10秒钟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A. 1.6 molB. 2.8 molC. 2.4 molD. 1.2 mol(g)+B2(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5.一定条件下反应2AB(g) AA.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2,同时消耗2n molABB.容器内,3种气体AB、A2、B2共存C.AB的消耗速率等于A2的消耗速率D.容器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不随时间变化<P2)下,可逆反应2X(g) 2Y(g) + Z(g)中,生成物Z在反应混合物中6.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的体积分数(ψ)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有以下图示,正确的是7.α1和α2分别为A 、B 在两个恒容容器中平衡体系A(g)2B(g)和2A(g)B(g)的转化率,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均增加A 的物质的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α1、α2均减小 B .α1、α2均增大 C .α1减小,α2增大 D .α1增大,α2减小 8.对可逆反应4NH 3(g )+ 5O 2(g(g )+ 6H 2O (g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达到化学平衡时,4υ正(O 2)= 5υ逆(NO )B .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 的同时,消耗x mol NH 3 ,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 .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少,逆反应速率增大D .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υ正(NH 3)= 3υ正(H 2O ) 9.已知反应A 2(g )+2B 2(g2AB 2(g )△H <0,下列说法正确的A .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应速率减小B .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C .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D .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10.常温常压下,在带有相同质量活塞的容积相等的甲、乙两容器里,分别充有二氧化氮和空气,现分别进行下列两上实验: (N 2O2NO 2 △H > 0)(a )将两容器置于沸水中加热 (b )在活塞上都加2 kg 的砝码在以上两情况下,甲和乙容器的体积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A .(a )甲>乙,(b )甲>乙B .(a )甲>乙,(b )甲=乙C .(a )甲<乙,(b )甲>乙D .(a )甲>乙,(b )甲<乙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高二化学 第二章《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 选修四

高二化学 第二章《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 选修四

高二化学第二章《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选修四一、选择题(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54分。

)1.在可逆反应2A(气) + B(气)2C(气) △H<0,中,为了有利于A的利用,应采用的反应条件是()A.高温、高压 B.高温、低压 C.低温、低压D.适当温度、高压2.能增加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的是A.升高温度 B.使用催化剂 C.增大压强 D.增加浓度3.下列四个数据是在不同条件下测出的合成氨反应的速率,其中最快的是A.V(H2)=0.1 mol·Lˉ1·minˉ1 B.V(N2)=0.1 mol·Lˉ1·minˉ1C.V(NH3)=0.15 mol·Lˉ1·minˉ1 D.V(N2)=0.002 mol·Lˉ1·sˉ14.一定量的锌粉和6mol·L-1的过量盐酸反应,当向其中加入少量的下列物质时,能够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产生H2总量的是()①石墨②CuO ③铜粉④铁粉⑤浓盐酸⑥无水乙酸A.①③④B.①③⑤C.②④⑥D.②⑤⑥5.在下列平衡体系中,保持温度一定时,改变某物质的浓度,混合气体的颜色会改变;改变压强时,颜色也会改变,但平衡并不移动,这个反应是A.2NO+O 2 2NO2 B.N2O4 2NO2C.Br2(g)+H2 2HBr D.6NO+4NH3 5N2+3H2O6.可逆反应:3 A ( g ) 3 B ( ? ) + C ( ? ) △H>0,随着温度升高,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有变小趋势,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①B和C可能都是固体;②B和C一定都是气体;③若C为固体,则B一定是气体;④B和C可能都是气体;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7.在一定条件下,向2 L密闭容器中充入3 mol X(g)和1 mol Y(g)进行反应:2X(g)+Y(g) 3Z(g)+2W(g),某时刻测定产物的浓度,不可能...的是 ( )A. Z=0.75 mol / LB. Z=1 mol / LC. W=1 mol / LD. W=0.8 mol / L 8.如图是表示:2X+Y Z+R △H<0的气体反应速率(υ)与时间(t)的关系,t1时开始改变条件,则所改变的条件符合曲线的是 vA.减少Z物质 B.加大压强C.升高温度 D.使用催化剂9.一定条件下将2mol SO2和2mol SO3气体混合于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O2 2SO3,01平衡时SO3为n mol,在相同温度下,分别按下列配比在上述容器中放入起始物质,平衡时SO3的物质的量可能大于n的是A.2 mol SO2+ 1 mol O2 B.4 mol SO2+ 1 mol O2C.2 mol SO2+ 1 mol O2+ 2 SO3 D.3 mol SO2+ 1 mol O2+ 1 SO310.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2(g)+3B2(g) 2AB3(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 .容器内每减少1mol A 2,同时生成2mol AB 3 B .容器内每减少1mol A 2,同时生成3mol B 2C .容器内A 2、B 2、AB 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2D .容器内A 2、B 2、AB 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1 11.对于可逆反应 2AB 3(g) A 2(g) + 3B 2(g) △H>0,下列图像正确的是12.在一定条件下,向5L 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A 气体和1mol B 气体,发生可逆反应:2A(g)+B(g)2C(g),达到平衡时容器内B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 ,则A 的转化率为A .67%B .50%C .25%D .5% 13、下列事实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开启啤酒瓶后,瓶中马上泛起大量泡沫 B .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C .工业合成氨时常用通过量氮气的方法提高氢气的转化率D .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利用率 14、可逆反应a A (s )+b B (g ) c C (g )+d D (g ),反应过程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C 的百分含量(C %)与温度(T )和压强(P )的关系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达平衡后,加入催化剂则C %增大 B .达平衡后,若升温,平衡左移 C .化学方程式中b >c +dD .达平衡后,增加A 的量有利于平衡向右移动15.尿酸是人体的一种代谢产物,关节炎形成的原因就是在关节的滑液中形成尿酸钠(通常用NaUr 表示)晶体:HUr+H 2OUr -+H 3O+① Ur -+Na+NaUr ②第一次关节炎发作的时间大都在寒冷季节,发病部位常常是手指的关节处,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 .反应②是吸热反应B .热敷可以使关节炎的症状减轻有一定的道理C .NaUr 易溶于水D .关节炎发病时关节滑液的pH 降低16、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充有等物质的量的SO 2和O 2,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2SO 2 + O 22SO 3并达到平衡。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单元测试--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单元测试--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1.下列叙述及解释正确的是 A .2242NO (g)(红棕色)N O (g)(无色) 0H ∆<,在达到平衡后,对平衡体系采取缩小容积、增大压强的措施,因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体系颜色变浅 B .22H (g)+I (g)2HI(g) 0H ∆<,在达到平衡后,对平衡体系采取增大容积、减小压强的措施,因为平衡不移动,故体系颜色不变 C .22C(s)+O (g)2CO(g),在达到平衡后,加入碳,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 .223N (g)+3H (g)2NH (g),在达到平衡后,保持压强不变,充入2O ,平衡向左移动2.可逆反应mA(s)nB(g)pC(g)qD(g)++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C 的质量分数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2T T > 放热反应B .12T T > 吸热反应C .12T T < 吸热反应D .12T T < 放热反应3.湿法烟气脱氮工艺中常用到尿素,其反应原理为NO (g )+NO 2(g )+CO (NH 2)2(s )2N 2(g )+CO 2(g )+2H 2O (g ) △H<0,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条件,反应速率(v )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4~t5引起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升高温度B.CO2含量最高的时间段是t1~t2C.t2~t3引起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增加反应物浓度D.t6引起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加入催化剂4.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A B.B C.C D.D5.我国学者采用量子力学法研究了钯基催化剂表面吸附CO和2H合成3CH OH的反应,其中某段反应的相对能量与历程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的TS1~TS5为过渡态,吸附在钯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3(g)(g)催化剂2H +CO CH OH(g) -1ΔH=-65.7kJ molB .图中决速步骤的能垒(活化能)为91.5kJ/molC .催化剂在该历程中参与反应并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D .该历程中经过TS3时的反应速率比经过TS5时的反应速率慢 6.硫化氢与甲醇合成甲硫醇的催化过程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过程①放出能量B .过程①中,只形成了C—S 键C .硫化氢与甲醇合成甲硫醇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D .该催化剂可降低反应活化能,反应前后没有变化,并没有参加反应 7.在容积固定的2 L 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g)+2H 2(g)CH 3OH(g) ①H =a kJ·mol-1,若充入2 mol CO(g)和4 mol H 2(g),在不同温度、不同时段下H 2的转化率如下表:(已知a 1≠a 2) 15分钟 30分钟 45分钟 1小时 T 1 45% 75% 85% 85% T 2 40%60%a 1a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T 1①下,45分钟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 .根据数据判断:T 1<T 2C .T 2①下,在前30分钟内用CO 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1.20 mol/(L·h)D .该反应的①H>08.将2mL 0.1mol·L -1 FeCl 3溶液和2mL 0.01mol·L -1 KSCN 溶液混合,发生如下反应:FeCl 3(aq)+3KSCN(aq)Fe(SCN)3(aq)+3KCl(aq),为了使平衡状态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应选择的条件是:①再加入2mL1mol·L -1FeCl 3 溶液 ① 加入KCl 固体 ① 加入适量的铁粉 ① 再加入2mL0.4mol·L -1KSCN 溶液A .①①B .①C .①①D .①①①9.2N 分子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的一系列转化如图所示。

高二化学平衡单元试题

高二化学平衡单元试题

高二化学《化学平衡》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一定条件下反应N 2(g)+3H2(g) 2NH3(g )在10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测得2min内,N2的物质的量由20mol减小到8mol,则2min内N2的反应速率为A.1.2mol/(L·min) B.1mol/(L·min)C.0.6mol/(L·min) D.0.4mol/(L·min)2.能够充分说明在恒温下的密闭容器中,反应 2SO 2 + O2 2SO3 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SO2、O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 B.SO2和SO3的浓度相等C.容器中SO2、O2和SO3共存 D.反应器内压强不再随时间发生变化3.在2A+B 3C+4D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υ(A) = 0.5mol·L-1·S-1 B.υ(B) = 0.3 mol·L-1·S-1C.υ(C) = 0.8mol·L-1·S-1 D.υ(D)= 1 mol·L-1·S-14.能增加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的是A.降低温度 B.使用催化剂 C.增大压强 D.增加浓度5.可逆反应N2+3H22NH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下列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3v正(N2)= v正(H2) B.v正(N2)= v正(NH3)C.2v正(H2)=3 v逆(NH3) D.v正(N2)=3 v逆(H2)6.在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3A(g)+B(g) 2C(g)的反应,若最初加入A和B都是4mol,10s后,测得υ(A)=0.12mol·(L·S)-1,则此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A.3.6mol B.3.2mol C.2.8mol D.1.6mol7.在下列平衡体系中,保持温度一定时,改变某物质的浓度,混合气体的颜色会改变;改变压强时,颜色也会改变,但平衡并不移动,这个反应是A.2NO+O2 2NO2 B.Br2(g)+H2 2HBrC.N2O4 2NO2 D.6NO+4NH3 5N2+3H2O8.在某温度下,反应ClF(g)+F2(g)ClF3(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

高中化学平衡试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平衡试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平衡试题及答案1. 某化学反应可表示为:2A(g) + B(g) ⇌ 3C(g) + D(g),如果开始时A、B、C、D的浓度分别为0.1 mol/L、0.3 mol/L、0.1 mol/L、0.1 mol/L,反应达到平衡时,A的浓度变为0.05 mol/L,求平衡时B、C、D的浓度。

答案:根据化学平衡的等效平衡原理,起始时A的浓度减少0.05mol/L,因此B的浓度减少0.025 mol/L,C的浓度增加0.075 mol/L,D的浓度增加0.025 mol/L。

所以平衡时B的浓度为0.275 mol/L,C的浓度为0.175 mol/L,D的浓度为0.125 mol/L。

2. 已知一个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Kc为100,反应物A和B的初始浓度分别为1 mol/L和2 mol/L,求平衡时A和B的浓度。

答案:设A和B的浓度变化量分别为x mol/L,则平衡时A的浓度为(1-x) mol/L,B的浓度为(2-x) mol/L。

根据平衡常数的定义,有Kc = [C]/[A][B],代入数值得到100 = [1-x]/(1)(2-x),解得x = 0.6 mol/L。

因此,平衡时A的浓度为0.4 mol/L,B的浓度为1.4 mol/L。

3. 某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为v = k[A]^2[B],其中k为速率常数,[A]和[B]分别为反应物A和B的浓度。

若初始时[A] = 0.1 mol/L,[B] = 0.2 mol/L,且反应速率为0.01 mol/(L·s),求速率常数k。

答案:将初始浓度和反应速率代入速率方程,得到0.01 =k(0.1)^2(0.2),解得k = 50 L^2/(mol^2·s)。

4. 一个化学反应的活化能Ea为50 kJ/mol,温度T为300 K,求该反应的速率常数k。

答案:根据阿累尼乌斯方程,k = Ae^(-Ea/RT),其中A为指前因子,R为气体常数,T为温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绵阳南山中学双语学校高2009级化学平衡测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60分)1.反应A(g)+3B(g)2C(g)+D(g),在某段时间内以A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度为1mol·L -1·min-1,则此段时间内以C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A.0.5mol·L-1·min-1B.1 mol·L-1·min-1C.2 mol·L-1·min-1D.3 mol·L-1·min -12.已知A+3B2C+2D,在不同条件下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A)=0.5mol/L B.v(B)=0.9mol/L C.v(C)=0.6mol/L D.v(D)=0.8mol/L3.对于反应M+N P,如果温度每升高10 0C,反应速率增加为原来3倍。

在10 0C时完成反应的10℅需要54min,将温度提高到40 0C完成反应的10℅需要的时间为A.2min B.3min C.6min D.9min4.100mL浓度为2mol/L的硫酸跟过量的锌片反应,为减慢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采用的方法是A.换用浓硫酸B.加入数滴浓盐酸C.加入适量硝酸钠溶液D.加入适量氯化钠溶液5.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t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B.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 ND.t1时,N的浓度是M浓度的2倍6.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2(g)+B2(g)2AB(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单位时间生成n mol的A2同时生成n mol的ABB.容器内的总压不随时间变化C.单位时间生成2n mol的AB同时生成n mol的B2D.单位时间生成n mol的A2同时生成n mol的B27.可逆反应N2+3H22NH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3v正(N2)=v正(H2) B.v正(N2)=v逆(NH3) C.2v正(H2)=3v逆(NH3) D.v正(N2)=3v逆(H2)8.将A g块状碳酸钙跟足量盐酸反应,反应物损失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的实线所示,在相同的条件下,将Bg (A>B)粉末状碳酸钙与同浓度盐酸反应,则相应的曲线(图中虚线所示),正确的是9.压强变化不会..使下列化学反应的平衡发生移动的是A.H2(g)+I2(g)2HI(g) B.3H2(g)+N2(g)2NH3(g)C.2SO2(g)+O2(g)2SO3(g) D.C(s)+CO2(g)2CO(g)10.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 B(g)+C(s),且达到化学平衡。

当升高温度时其容器内气体的密度增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则A为非气态B.若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则A为气态C.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则A为气态或液态D.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则A为非气态11.在某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HI气体,发生反应2HI(g)H2(g)+I2(g),(正反应吸热)。

在t1时达到平衡,t2时加热升温并保温,到t3时又达到新平衡,符合这一变化的图像是HI%12.反应2NO2(g)N2O4(g),(正反应放热)。

欲测量NO2相对分子质量,合适的条件是A.高温高压B.低温低压C.高温低压D.低温高压13.常温常压下在带有可移动活塞的甲、乙容器(如图)里分别充有二氧化氮和空气,反应2NO2(g)N2O4(g),(正反应放热)。

现分别进行下列两个实验:①将两容器置于沸水中加热,②在活塞上都加2千克的砝码,在以上两情况下,甲和乙容器的体积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A.①甲>乙②甲>乙B.①甲>乙②甲<乙C.①甲<乙②甲>乙D.①甲>乙②甲=乙14.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2(g)+2B2(g)2AB2(g)(正反应放热)。

升温,逆反应速率增加,正反应速率减小B.C(s)+H2O(g)CO(g)+H2(g)(正反应吸热)。

达平衡后降温,混和气平均分子量减小C.C+CO 22CO(正反应吸热),反应速率V1。

N2+3H 22NH3(正反应放热),反应速率V2。

如升温,V1减少,V2增大D.同温同压下,2NH3(g)N2(g)+3H2(g),反应物分解了a%时,总体积一定增加a%15.右图是温度和压强对X+Y2Z反应影响的示意图。

图中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平衡混合气体中Z的体积分数。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Y、Z均为气态B.上述可逆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C.X和Y中只有一种为气态,Z为气态D.上述反应的逆反应吸热16.从下列事实,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溴水中有下列平衡Br2+H2O HBr + HBrO,当加入AgNO3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B.对2HI(g)H2(g)+I2(g),平衡体系增大压强可使颜色变深C.反应CO+NO 2CO2+NO,(正反应放热)。

升高温度可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合成NH3反应,为提高NH3的产率,理论上应采取低温度的措施17.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都充有等物质的量的SO2和O2,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并达到平衡。

在这过程中,甲容器保持体积不变,乙容器保持压强不变,若甲容器中SO2的转化率为p%,则乙容器中SO2的转化率A.等于p% B.大于p% C.小于p% D.无法判断18.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A(g)+3B(g)2C(g)(正反应放热)。

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下图: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A.图I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乙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B.图Ⅱ研究的是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压强较高C.图Ⅱ研究的是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温度较高D.图Ⅲ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乙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19.在恒温时,一固定容积的容器内发生如下反应:2NO2(g)N2O4(g),达平衡时,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的NO2(g),重新达到平衡后,与第一次平衡时相比,NO2的转化率A.不变B.增大C.减小D.无法判断20.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A和1molB发生反应:2A(g)+B(g)xC(g),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w。

若维持容器容积的温度不变,按0.6molA、0.3molB和1.4molC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也为w,则x的值为A.2 B.4 C.2或4 D.2或3第Ⅱ卷非选择题21.(8分)(1)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CO(g)+NO2(g)CO2(g)+NO(g),(正反应放热),达到平衡后,只改变其中一个条件,对平衡的影响是:①增大容器的体积,平衡移动(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不”),反应混合物的颜色。

(填“变深”“变浅”“不变”)②通人CO2气体,平衡移动,反应混合物的颜色。

③加入催化剂,平衡移动。

(2)钾是—种活泼的金属,工业上通常用金属钠和氯化钾在高温下反应制取。

该反应为:Na(l)+KCl(l)NaCl(l)+K(g),(正反应吸热)①在常压下金属钾转变为气态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的最低温度约为,而反应的最高温度应低于。

②在制取钾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原料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22.(8分)一定条件下,向容积不变的某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A和B两种物质,发生反应mA(气)+nB(气) pC(气)+qD(气)至达平衡。

对此有以下叙述:①单位时间内消耗m mol A同时生成q mol D;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B同时生成p mol C;③A的转化量不随时间变化;④C的体积分数不随时间变化;⑤混合气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⑥混合气的平均摩尔质量不随时间变化;⑦容器内总压不随时间变化。

这些叙述中,能作为该反应达平衡的标志是:(1)当m+n=p+q时,有(填序号);(2)当m+n≠p+q时,有。

23.(12分)某化学反应2A(g)B(g)+D(g),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投入反应物A,B、D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L)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1)在实验1,反应在20至30分钟时间内平均速率为mol/(L·min)。

(2)在实验2,反应经20分钟就达到平衡的原因可能是。

A的初始浓度C2 1.0mol/L(填>、=、<)(3)设实验3的反应速率为V3,实验1的反应速率为V1,则V3V1(填>、=、<),且C3 1.0mol/L(填>、=、<)(4)从实验4可推测该反应是反应(选填“吸热”“放热”)。

理由是24.(12分)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气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正反应放热)(1) 降低温度,二氧化硫转化率,化学反应速度(以上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600℃时,在一密闭容器中,将二氧化硫和氧气混合,反应过程中SO2、O2、SO3物质的量变化如图,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是。

(3)据图判断,反应进行至20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用文字表达)。

10min到15min的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填写编号)。

a.增加SO3的物质的量b.缩小容器体积c.降低温度d.加了催化剂(4) 20min时,若改变温度使平衡正向移动,反应重新达平衡后O2物质的量取值范围为参考答案21、⑴①不;变浅②逆向;加深③不⑵①770℃;890℃②升温,或将K蒸气及时蒸出22、(1)②③④;(2)②③④⑤⑥⑦23、⑴0.01 ⑵催化剂;= ⑶>;>⑷吸热;升高温度,A的浓度降低,所以平衡正向移动,因此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24、⑴增大;减小⑵15—20 min;25—30 min⑶增大氧气浓度;b、d ⑷0<n(O2) <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