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流行音乐与民族音乐》

合集下载

九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九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九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欣赏各种音乐风格和作品,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2. 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民族音乐1. 《茉莉花》2. 《康定情歌》3. 《赛马》4. 音乐知识:民歌的分类与特点第二单元:古典音乐1. 《梁祝》2. 《月光奏鸣曲》3. 《黄河大合唱》4. 音乐知识:古典音乐的发展历程及代表人物第三单元:流行音乐1. 《再见警察》2. 《海阔天空》3. 《千里之外》4. 音乐知识:流行音乐的起源与发展1. 《突然想起你》2. 《普通DISCO》3. 《岁月神偷》4. 音乐知识:摇滚音乐的特点及代表人物第五单元:电影音乐1. 《天空之城》2. 《泰坦尼克号》3. 《复仇者联盟》4. 音乐知识:电影音乐的作用及发展三、教学方法1. 欣赏法:通过欣赏各种风格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2. 讲解法:讲解音乐知识,帮助学生了解音乐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3. 实践法:让学生参与音乐活动,提高他们的音乐实践能力。

4.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音乐交流,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

2. 音乐知识掌握程度:通过测试或提问,检查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情况。

3. 音乐实践能力:评估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演唱、演奏等。

4. 音乐欣赏能力:通过课堂讨论或写作,了解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欣赏水平。

五、教学时间第一单元:2课时第三单元:2课时第四单元:2课时第五单元:2课时六、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播放一首与本节课主题相关的音乐,引发学生的兴趣,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

2. 欣赏与分析:播放几首代表性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注意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并在欣赏后进行简单的分析讨论。

湘艺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案《中国流行音乐》

湘艺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案《中国流行音乐》

《中国流行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简要历程,并能说出每个发展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流行音乐作品。

2.尝试演唱2—3首教材上的中国流行歌曲,如《春天里》《黄土高坡》《外婆的澎湖湾》等,体验歌曲的情感和韵味。

3.聆听感受中国流行歌曲的风格特色,能指出中国流行音乐创作中所融入地域或民族风格的音乐元素。

二、教学重点难点:学习和探究中国流行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了解掌握流行音乐的时代特点和它所包含的地域以及民族特色。

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欣赏歌曲《夜上海》设问:是否熟悉歌曲?大概是什么时候的歌曲?属于流行歌曲吗?2.师生交流探讨后老师小结这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现在中国上海歌厅的舞曲,也是中国最早的流行歌曲之一。

今天就让我们主要以时代为背景来了解每个时期流行音乐的特点。

(二)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可以说历经时代的锤炼和洗礼,成就了一个五彩缤纷的音乐世界。

纵观历史,我们大致把它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前第二阶段: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第三阶段:改革开放后(三)新中国成立前的流行音乐1.介绍这一时期中国歌曲创作的大致分类。

①以聂耳、冼星海为代表的的大众进步歌曲。

②以黎锦晖和贺绿汀为代表的通俗歌曲。

2.欣赏贺绿汀的《春天里》。

看谱跟唱,感受歌曲韵味3.介绍贺绿汀贺绿汀(1903—1999),湖南邵东人,我国著名的作曲家、音乐家。

在近八十年的音乐生涯中,他把自己的音乐活动与人民的革命斗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创作了很多不朽的音乐作品,在我国音乐届产生重大影响。

他的创作,构思严谨周密,结构完整紧凑,手法简洁洗练,感情真挚自然,有鲜明的时代感使他成为人们永远不会忘记的一位优秀的人民音乐家。

4.再次聆听歌曲思考:旋律有什么特点?歌曲传播方式是什么?5.小组讨论,老师小结歌曲特点:这首作品是电影《十字街头》的插曲,歌曲以轻松活泼、简洁明快的节奏表现了年轻人虽然处于饥寒交迫的困境当中,仍对未来充满信心,决心迎着困难为美好的明天大干一场的乐观主义精神。

高一音乐鉴赏教案第十三节流行音乐

高一音乐鉴赏教案第十三节流行音乐

高一音乐鉴赏教案第十三节流行音乐教学目标- 了解流行音乐的定义和特点- 分析流行音乐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发展和影响- 探讨流行音乐与青少年文化之间的关系教学内容1. 流行音乐的定义和特点:- 定义:流行音乐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流行于大众间的音乐形式。

- 特点:简单易懂、节奏感强、歌词通俗易懂、曲风多样化。

2. 流行音乐的发展和影响:-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流行音乐:介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流行音乐风格,如美国的摇滚乐、英国的流行乐等。

- 流行音乐对社会的影响:讨论流行音乐对时尚、艺术、文化的影响,以及流行歌曲对情感表达和社会话题的关注。

3. 流行音乐与青少年文化:- 流行音乐在青少年生活中的地位:分析青少年喜爱的流行音乐类型和原因,探讨流行音乐对青少年情感、价值观以及社交活动的影响。

- 分享流行音乐资源:鼓励学生在研究之余分享自己喜爱的流行音乐作品,增加音乐交流和欣赏的机会。

教学步骤1. 引入流行音乐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流行音乐的定义和特点。

2. 呈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流行音乐风格,通过音乐片段和视频展示让学生感受不同的曲风和文化特色。

3. 讨论流行音乐对社会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流行音乐与时尚、艺术、文化的关系,并分析流行歌曲对社会话题的关注。

4.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喜爱的流行音乐类型和原因,同时探讨流行音乐对青少年生活的影响。

5. 指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分享自己喜欢的流行音乐作品,增加音乐交流和欣赏的机会。

6. 小结今天的研究内容,鼓励学生对流行音乐保持开放心态,同时注重审美和文化素养的培养。

教学评估- 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深度- 学生分享的流行音乐作品质量和多样性- 学生对流行音乐与青少年文化关系的理解程度拓展活动- 组织学生自行策划并表演自己喜爱的流行音乐作品- 请音乐专业人士或乐队成员来学校分享流行音乐的创作与演奏经验参考资源备注本教案假设学生已有一定音乐鉴赏基础,适用于高一音乐鉴赏教学。

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拓展。

流行音乐推进民族音乐进课堂的实践与研究

流行音乐推进民族音乐进课堂的实践与研究

流行音乐推进民族音乐进课堂的实践与研究2023-10-29contents •引言•流行音乐与民族音乐的相关性•流行音乐推进民族音乐进课堂的实践•流行音乐推进民族音乐进课堂的影响与挑战•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目录01引言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目的与方法02流行音乐与民族音乐的相关性流行音乐(Popular Music)是指那些广泛传播于大众、具有商业性质和娱乐性质的音乐形式。

特点流行音乐具有时尚性、大众性、商业性、娱乐性等特点,通常与现代生活和媒体技术紧密相连。

定义民族音乐(Folk Music)是指那些由民间创作、传承和演出的音乐形式,通常反映特定民族的文化和传统。

特点民族音乐具有文化性、传统性、地域性、艺术性等特点,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流行音乐与民族音乐的融合融合方式01实践案例02研究意义0303流行音乐推进民族音乐进课堂的实践流行音乐在民族音乐教学中的选择与应用结合民族音乐特点考虑学生兴趣和需求精选流行音乐作品流行音乐在民族音乐教学中的实践案例案例一在二胡教学中,引入流行歌曲《菊花台》,通过流行音乐的现代演绎方式,让学生感受二胡的音色和演奏特点。

案例二案例三提高学生兴趣增强学生参与度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流行音乐在民族音乐教学中的效果评估04流行音乐推进民族音乐进课堂的影响与挑战03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流行音乐推进民族音乐进课堂的影响01丰富音乐课堂教学内容02增强学生音乐兴趣流行音乐推进民族音乐进课堂的挑战教学内容的筛选和整合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学生的接受程度1应对策略与建议23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注重民族音乐和流行音乐的结合。

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让他们更好地引导学生欣赏和理解流行音乐和民族音乐。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多媒体教学、互动式教学等,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民族音乐》教学设计及反思

《民族音乐》教学设计及反思

《民族音乐》教学设计及反思1. 教学背景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民族音乐则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瑰宝。

通过学习民族音乐,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民族音乐知识,培养学生的民族音乐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2. 教学目标1. 了解我国各民族音乐的特点及代表作品。

2. 掌握民族音乐的基本理论知识,如音阶、调式、节奏等。

3. 培养学生的民族音乐鉴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4. 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3. 教学内容1. 民族音乐的基本概念:民族音乐、民间音乐、民族器乐等。

2. 民族音乐的分类:民歌、民间歌舞、说唱、戏曲、民族器乐等。

3. 各民族音乐特点及代表作品:汉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回族等。

4. 民族音乐的基本理论知识:音阶、调式、节奏等。

5. 民族音乐鉴赏方法。

4.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民族音乐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等。

2. 示范法:播放各民族音乐代表作品,让学生感受音乐魅力。

3. 实践教学法:教授民族乐器演奏技巧,让学生亲身体验民族音乐。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民族音乐鉴赏方法,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5. 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中考试:民族音乐知识测试。

3. 期末演出:小组表演民族音乐节目。

6. 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深入地讲解了民族音乐知识,是否注重了各民族音乐的代表性。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

3. 反思教学评价:评价方式是否合理,是否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4. 改进措施: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方式,以提高教学质量。

{content}。

初中运动会的流行音乐教案

初中运动会的流行音乐教案

初中运动会的流行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欣赏流行音乐,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2. 通过运动会主题的流行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3. 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流行音乐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运动会主题的流行音乐作品欣赏3. 流行音乐的基本演唱技巧和舞蹈动作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流行音乐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关注运动会主题的流行音乐作品。

2. 作品欣赏(15分钟)教师播放运动会主题的流行音乐作品,如《青春飞扬》、《追梦赤子心》等,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这些作品的艺术特点和运动会氛围。

3. 演唱技巧教学(15分钟)教师教授流行音乐的演唱技巧,如气息控制、音准把握等,并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演唱,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

4. 舞蹈动作教学(15分钟)教师教授与流行音乐相关的舞蹈动作,如街舞、啦啦操等,并引导学生进行实践表演,提高学生的舞蹈能力。

5.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流行音乐在运动会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培养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运动会主题的流行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

3. 学生参与演唱和舞蹈实践的表现。

五、教学资源1. 流行音乐作品音频、视频资料。

2. 演唱、舞蹈教学视频资料。

3. 音乐器材如吉他、键盘等。

六、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2.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创作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结合学校运动会,组织学生进行流行音乐演唱和舞蹈表演,展示学生的才华,增强集体荣誉感。

中国流行音乐教案

中国流行音乐教案

中国流行音乐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鉴赏》教材第四章《流行音乐的魅力》第三节《中国流行音乐》,主要详细内容为: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探讨其音乐特点及社会影响。

具体包括经典歌曲欣赏、歌手介绍、音乐风格分析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掌握各个时期的主要代表作品及音乐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流行音乐的鉴赏能力,提高音乐审美水平。

3. 通过对中国流行音乐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我国音乐文化的热爱,培养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对中国流行音乐不同时期音乐特点的理解和掌握。

重点:掌握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熟悉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音响设备、钢琴、吉他学具:笔记本、笔、教材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经典的中国流行歌曲《月亮代表我的心》,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2. 回顾与导入:简要回顾上一节课内容,引出本节课主题——中国流行音乐。

3. 知识讲解:(1)介绍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结合教材第四章第三节内容,讲解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及音乐特点。

(2)播放经典歌曲,引导学生感受不同时期的音乐风格。

4. 实践情景引入:(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己喜欢的中国流行歌曲,分享歌曲背后的故事。

(2)小组展示:每组推荐一首歌曲进行现场演唱或播放,并简要介绍歌曲及其音乐特点。

5. 例题讲解:(1)分析歌曲《小城故事》的音乐特点,引导学生学会鉴赏。

(2)讲解歌曲创作背景,加深学生对歌曲内涵的理解。

6. 随堂练习:(1)让学生尝试分析其他中国流行歌曲的音乐特点。

(2)进行歌曲演唱练习,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六、板书设计1. 中国流行音乐2. 内容:(1)发展历程(2)代表作品(3)音乐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析中国流行歌曲《平凡之路》的音乐特点。

(2)谈谈你对中国流行音乐的认识。

2. 答案:(2)答案开放,可从个人喜好、音乐风格、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阐述。

音乐教案欣赏不同音乐风格的曲目

音乐教案欣赏不同音乐风格的曲目

音乐教案欣赏不同音乐风格的曲目音乐教案:欣赏不同音乐风格的曲目引言:音乐是一种全球性的语言,它能够以旋律、和声和节奏表达感情和思想。

丰富多样的音乐风格让我们有机会体验不同文化的魅力。

本教案旨在通过欣赏不同音乐风格的曲目,帮助学生拓展音乐领域的知识,并培养音乐鉴赏力。

一、古典音乐古典音乐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复杂的结构。

以下是几首经典的古典音乐曲目:1. 贝多芬 - 第九交响曲《合唱交响曲》这是贝多芬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以其雄壮的气势和深邃的情感感染了世界各地的听众。

2. 莫扎特 - 《小夜曲》这首乐曲以其优美的旋律和华丽的和声而闻名,被认为是莫扎特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二、流行音乐流行音乐是最受广大群众喜爱的音乐类型之一,它常常用简单易懂的歌词和动感的节奏赢得听众的青睐。

1. 迈克尔·杰克逊 - 《Billie Jean》这首流行经典曲目展示了迈克尔·杰克逊出色的歌唱才华和舞蹈实力,风靡全球,并对流行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蕾哈娜 - 《Umbrella》《Umbrella》是蕾哈娜的代表作之一,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独特的嘻哈风格,成为流行音乐界的经典之作。

三、爵士音乐爵士音乐是一种融合了非洲音乐传统和西方音乐元素的形式,以其独特的即兴演奏和复杂的和声结构而闻名。

1. 路易斯·阿姆斯特朗 - 《What a Wonderful World》这首爵士名曲以其温暖的旋律和简洁的歌词,表达出了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和欣喜之情。

2. 爵士乐鼓手 - 巴迪·里奇 - 《Take Five》这首由巴迪·里奇演绎的爵士作品以其独特的5/4拍节奏和精湛的即兴演奏技巧,成为了爵士音乐的经典之作。

四、民族音乐民族音乐反映了某个特定文化或地区的独特音乐风格,以其独特的乐器、歌曲和舞蹈形式而脱颖而出。

1. 中国古筝 - 《广陵散》这首中国传统音乐以其悠扬的旋律和细腻的演奏技巧,展现了中国古筝音乐的独特魅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行音乐与民族音乐》课堂实录分析
这是一节音乐鉴赏课。

教学目标:通过学生对音乐的对比欣赏,感受流行音乐的民族化和民族音乐的流行化给人们带来的新的感受。

通过整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有一个新的认识。

教学过程如下:
一、导入
教师:在上课之前呢,我们先来欣赏两段音乐,同学们考虑这两首歌曲的伴奏乐器是什么?类别有什么不同?
(教师播放《遇见》和《倩女幽魂》两首流行歌曲的片段)
【引导学生自主的听辨出不同乐器的音色及其分类,为课题的导入做好铺垫。

】(“点评”用方括号表示,下同)
学生1:这两段音乐里有钢琴,吉他,琵琶和笛子。

学生2:钢琴与吉他属于西洋乐器,琵琶与笛子属于中国民族乐器。

教师:在通俗歌曲中加入了民族乐器,能够突显音乐的内容和风格,顺应了时代的发展。

现在很多的流行音乐人在自己的音乐作品中加如了民族音乐的元素,来凸显自己的音乐风格,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来共同感受的在流行音乐中迅速发展的中国民族音乐。

二、加入民族音乐元素的通俗音乐
教师:看大屏幕,我们刚才欣赏的《倩女幽魂》属于哪一类?
(大屏幕显示三大类别:加入民族音乐元素的通俗歌曲,通俗化的民歌,民族器乐的演奏新形式)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己找出准确答案,为下面的内容做铺垫。


学生:《倩女幽魂》属于“加入民族音乐元素的通俗歌曲”这一大类别。

教师:非常好,回答的很准确。

那我们今天就先来学习加入民族音乐元素的通俗歌曲。

同学们能否应用以前学过的中国民族器乐的知识为笛子和琵琶进行分类呢?
【通过归类法让学生参与对中国传统民族乐器的复习。


学生1:笛子属于吹管类乐器。

学生2:琵琶属于弹拨类乐器。

教师:同学们对我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掌握的很牢固,请同学们继续聆听一段音乐,仔细听辨是用哪种乐器演奏的?
(教师播放学生熟悉的歌曲《东风破》里的二胡片段。


【在这个地方,教师并没有显示画面,只播放声音,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


学生:这种乐器是二胡。

教师:很好,那你能说出二胡属于我国民族乐器的哪一类别吗?
学生:应该是属于拉弦类乐器。

教师:同学们考虑一下,二胡的音色有什么特点呢?
(教师播放二胡曲片段,尽情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感受二胡的音色特点。


学生1:很连贯,很动听。

学生2:缠绵,委婉,哀伤。

学生3:悲哀,伤感。

教师:以上几名同学对于二胡音色的总结都很准确。

有没有熟悉《东风破》这首歌曲的同学来回答一下,这首歌曲要表达的是怎样一种情绪呢?
【利用歌曲《东风破》的普及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学生:这是一首怀旧的歌曲,里面有着淡淡的忧伤。

教师:同学们想一下,如果这首《东风破》里的二胡片段改为用古筝弹奏,还能否有那种忧伤的感觉呢?
(教师用古筝来弹奏《东风破》二胡片段的旋律,引导学生进行音色对比。

学生积极听辨二胡于古筝的音色差别。


【通过辅助的民族乐器古筝让学生自主地感受音乐形象。


学生:古筝的音色清脆,明亮,优美动听。

但是并没有让我感受到悲伤的情绪。

教师:两种乐器音色上的差异,导致了在《东风破》这段乐曲中二胡应用的必要性。

这说明了什么呢?
学生:说明了音乐人在对通俗歌曲的编配上不是随便地应用民族乐器的,一定是要表达某种特定的情绪才使用某种与音乐情绪相匹配的乐器。

教师:这首《东风破》除了加入民族乐器还有哪些民族音乐元素在其中?
(教师出示谱例,并带领学生对谱例进行视唱练习。


教师:这段音乐的调式有什么特点?
学生:运用了五声调式,里面没有“4”和“7”,是中国的民族调式。

(通过教师的提示,使学生充分地认识到此段音乐应用的传统的五声调式,为教师后面的总结做好了铺垫。


教师:第一个标题中的“民族音乐元素”包括哪两种因素?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最后找一名同学进行总结性回答。


学生:包括了民族乐器和民族调式。

三、通俗化的民歌
教师:现在越来越多的音乐人在我国民族音乐的宽阔海洋中吸取音乐素材,来为自己的作品增添光彩,那么接下来老师要给大家唱一首歌曲,同学们考虑一下,老师运用了哪种演唱方法?
(教师运用民族唱法演唱歌曲《珊瑚颂》。


【教师演唱的很动听,学生听得也很认真。


学生:这首歌曲运用了民族唱法。

教师:很准确,这首歌曲是我国上世纪创作的一首民歌《珊瑚颂》,同学们再接着听下一段歌曲,仍然是这首《珊瑚颂》,辨别一下它又运用了哪种演唱方法呢?
(教师播放由黑鸭子组合演唱的《珊瑚颂》,加深学生对于歌曲演唱方法不同而产生的效果不同的印象,并为引导学生认识民歌的通俗化做好铺垫。


【感觉的确大不相同!】
学生:运用了通俗唱法,感觉也很好听。

教师:除了演唱方法改变之外,还有哪些手段可以使民歌通俗化?接下来我们再欣赏两段歌曲,考虑这个问题。

(教师播放两个不同版本的新疆民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学生认真聆听,并随乐曲节奏有规律地击掌,感受两首《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不同点。


【采用师生互动式教学,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的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使学生在动中学,在动中创。


学生1:这两首歌曲的演唱方法不同,伴奏乐器也不同。

学生2:第一首《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节奏比较缓慢,运用了民族乐队伴奏;而第二首《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很有节奏感,运用了很现代的乐器来伴奏,比如说有吉他,爵士鼓,电贝司等。

教师:看来我们同学的听辨能力很强,说的都非常有道理。

那同学们总结一下,使民歌通俗化,都可以运用哪些手段?
【鼓励了学生,也提出了问题,一举两得也!】
学生1:演唱方法不同。

学生2:配器不同。

四、民族器乐的演奏新形式
教师:聆听一段乐曲,想一想这首乐曲由谁演奏的?
(教师播放由女子十二乐坊演奏的《自由》片段。

利用学生比较熟悉的女子十二乐坊引出新民乐的课题。


学生:这首乐曲是由女子十二乐坊演奏的。

教师:女子十二乐坊是我国最近流行起来的一个民族器乐组合,她们不仅在国内受到了广大听众的欢迎,而且还在美国、日本等国家引起了轰动,我们也把这种音乐形式称为新民乐。

我们再来观赏她们演奏的《自由》片段,同学们边看边考虑:这种新民乐到底新在哪里?
(教师播放《自由》的视频,学生分组进行热烈地进行讨论,并选出代表进行回答。


【使学生在一种民主、和谐的气氛中自创、互学。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讨论的非常热烈,使我也有一种想参与进去的冲动。


学生1:形式新,曲目新。

学生2:包装新,配器新。

【还有个别的学生在下面争论不休,但是结论基本上能够保持一致。


教师:回答的非常准确!除了女子十二乐坊,我国还有哪些类似的组合?
学生1:有“芳华十八”,还有“新东方女子乐团”。

学生2:还有“红樱束女子打击乐团”。

教师:好,那我们就来欣赏一下红樱束女子打击乐团表演的一首《红尘》,同学们来验证一下我们刚才总结出来的四新是否正确,并找出里面的中国传统打击乐器。

【打击类乐器终于出现了!到这里为止,中国民族乐器的四大类均出现在课堂内容里了。


(教师播放《红尘》视频,学生认真聆听,并讨论。


学生:这首乐曲里我看到了中国的堂鼓和大鼓。

五、课堂练习
教师:好,我们今天流行音乐与民族音乐结合的三大类型,为了巩固一下我们的学习成果呢,下面我们来做几个练习,大家只要能分辨出哪首音乐属于哪种类型的就可以了。

【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消化本堂课学习的内容,加深学生的印象。


(教师播放歌曲《独一无二》并提问:属于哪一类?)
学生:属于“加入民族音乐元素的通俗歌曲”。

(教师播放女子十二乐坊演奏的《维多利亚的微笑》。


学生:属于民族器乐的演奏新形式。

(教师播放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学生:属于民歌的通俗化。

【学生能够马上反应出正确答案,对于课堂内容掌握的很扎实,很牢固。


六、课堂总结
教师:我们的民族音乐是以民族性为主要目的的。

我们加入许多新手段来使得更多的国家和民族以及青年人能够认同它,理解它,喜欢它,它也可以作为一种世界性的音乐语言,所以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希望通过这节课,大家可以对我国的民族音乐有一个新的认识,好,下课!
【教师的这段结束语,不仅很好的总结了这堂课的教学内容,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绪,使学生认识到民族音乐的重要性,给本节课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点。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