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设计与制作
陶艺设计与制作ppt

3、拉型:开孔后,往孔中加水保持润滑,双手拇指阔孔,由内 向外均匀施力,双手四指护住外壁,同时向上匀速提起,拉出碗形 。
4、拉高、拉薄:左手中、无名指放于碗内壁,右手食指第二关 节处贴于外壁,两手正对,对碗壁均匀施力同时提起,把碗拉高、 拉薄。按自己要求可重复拉坯使碗壁厚薄均匀。
陶土的淘炼 陶体的成型 陶体的装饰 陶品的烧成
陶艺的成型
与儿童陶艺创作创作
• 工具与材料 • 陶体成型方法
• 泥条成型 • 拉胚成型 • 捏雕成型 • 泥板成型 • 模具成型 • 儿童陶艺创作
理论分析部分 名家作品赏析 儿童作品赏析 教学实例分析
工具:
⒈塑型工具 ⒉修型工具(金属环) ⒊锯条 ⒋割线 ⒌喷壶 ⒍帆布(麻布) ⒎磙碾、木条(一对) ⒏陶轮等
1.先将泥搓出长条形 2.将泥条切成几等份 3.调整泥形,注意陶土要保持一定的湿度 4.一手平托陶球,另一手大拇指按人陶球的中心,其余四指在外并拢与大拇指相对。 5.手指按逆时针方向用力均匀地挤压泥,大拇指深按并留出适当厚度的杯底,口部逐渐 向外扩充。扩大幅度不易太大,速度也不可太快,否则口部极易开裂。
(五)拉胚成型法
1、定义: 拉坯是制作陶瓷的七十二道工序之一,也叫做坯,是成型的最
初阶段,也是器物的雏形制作。它是将制备好的泥料放在坯车上, 用轮制成型方法制成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坯件。拉坯是我国陶瓷 器生产的传统方法,凡圆器都用拉坯方法成型。
碗的成型:
1、定中心,取一块加工好的泥团,放置在拉坯机的转盘中心。 打开电闸使转盘转动,双手均匀用力压泥团使之平滑。
1、定义: “模印成型”是用泥巴在模具上压印出来的泥塑,又称“压模泥 塑”,常用于批量生产。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彩塑一般都是压模泥 塑,压模泥塑的主要产品是泥人。
陶艺制作成型手法PPT课件

03 各种成型手法特点与技巧
手捏成型特点与技巧
01
总结词
自由度高,艺术性强
02
特点
手捏成型是最基本的陶艺成型方法之一,通过手捏的方式将陶泥塑造成
各种形状。这种方法自由度高,能够充分发挥作者的创意和想象力。
03
技巧
手捏成型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如用力要均匀,保持手部湿润等,以确
保陶泥能够按照作者的意图塑形。同时,还需要注意细节处理,如对边
04 成型手法应用与实践
手捏成型应用与实践
总结词
手捏成型是一种简单、原始的陶艺成型 手法,通过手捏、塑造和塑形来制作陶 艺品。
VS
详细描述
手捏成型应用广泛,适用于各种形状和大 小的陶艺品制作。通过手捏、塑造和塑形 ,可以创作出具有独特纹理和质感的陶艺 品。在实践中,手捏成型需要掌握一定的 技巧和经验,以获得理想的形状和效果。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注浆成型应用与实践
要点一
总结词
注浆成型是一种快速、简便的陶艺成型手法,通过将泥浆 注入模具中,待泥浆凝固后脱模得作大量相同或相似的陶艺品,如餐具、 装饰品等。在实践中,需要掌握泥浆的配比和粘度,以及 模具的设计和制作,以获得理想的形状和效果。同时,需 要注意注浆的速度和量,以及脱模的时间和技巧,以保证 作品的完整性和美观度。
轮制成型应用与实践
总结词
轮制成型是一种高效、精确的陶艺成型手法,通过在转轮上快速旋转泥块,用手或工具 拉伸出各种形状的陶艺品。
详细描述
轮制成型适用于制作圆形或对称形状的陶艺品,如盘子、碗、杯子等。在实践中,需要 掌握泥块的湿度和粘度,以及转轮的速度和稳定性,以获得理想的形状和效果。同时,
2024年陶艺欣赏与制作课总结(3篇)

2024年陶艺欣赏与制作课总结在已有的考古发现中,唐三彩中挂蓝釉的腾空骑马俑极其稀少。
据现有数据表明,国内收藏的三彩器中,仅此一件挂蓝釉的腾空骑马俑,国外至今未见类似三彩马俑的记录。
提腿马俑也是其中一种。
唐三彩的提腿马俑通常三蹄落地,右前蹄抬起。
这匹挂蓝釉的三彩马设计精巧,三蹄立于三角形底板上,前腿挺直,后腿微曲,右前腿微抬,腿部肌肉凸显出矫健的体态。
唐代工匠巧妙地捕捉到了马的特性,塑造出一匹栩栩如生、异常健美的战马形象。
是马上人俑。
在唐三彩马中,马上人俑是一个重要类别。
三彩的马上人俑坐骑通常为站立姿态,而马上人则姿态各异,既有狩猎射箭者,又有打马球者;既有胡人,也有汉人;既有男性,也有女性。
马上胡人通常具有深目高鼻、落腮胡子的特征,面容粗犷,肌肉发达,展现出强悍豪放的气质。
而马上女俑则身姿曼妙,服饰华丽,发髻高耸,体态丰腴,展现出飒爽英姿。
马拉车俑在三彩马俑中较为罕见。
马拉车俑的马体虽不大,但造型极为逼真,马头高昂,双目圆睁,仿佛在仰天长啸,同时马尾上翘,赋予作品生动的动态感。
五是立马俑,即四腿直立于长方形底板上的三彩马,是唐三彩中最常见的品种,其中也不乏精品。
例如一匹高40厘米的白色三彩马,它伸颈低头,装饰工艺极为精细,马鬃梳理整齐,杏叶形的饰片和鞍鞯上的绿边饰等细节处理得无懈可击。
唐代三彩马的装饰手法丰富多变,使人常看常新,主要包括彩带装饰法、点彩装饰法、贴花装饰法、绞胎装饰法、拉毛装饰法等。
三彩陶骆驼载乐俑也展现出独特的风格。
如一尊高58厘米、长43厘米的三彩乘驼乐俑,出土于____年____的西安墓葬,现藏于____省博物馆。
这尊三彩骆驼乐俑为唐代陪葬品,骆驼通体白色,背上覆盖着绘有菱形纹的长方形毡子,色彩斑斓,背上搭建的平台上有七名男性乐俑,分别持各种乐器,作演奏状,中间立一舞袖女俑,形态生动逼真,仿佛能听到悠扬的乐曲。
唐三彩作为传统工艺品和美术品,不仅在中国陶瓷史和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还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陶艺设计与制作PPT课件

03
04
实用性造型
满足日常使用需求,注重功能 性和舒适性。
装饰性造型
强调视觉效果,追求艺术美感 。
抽象造型
运用抽象元素,表达内在意蕴 和情感。
具象造型
模仿自然形态,再现生活场景 。
装饰设计
刻划法
在陶体表面刻划出各种图案和 文字,具有简洁明快的风格。
彩绘法
用彩笔在陶体表面绘制各种图 案,色彩丰富、表现力强。
01
02
塑形
使用制陶工具将泥料塑造成所需的形 状,这一步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经 验。
03
干燥
将塑形后的陶艺作品放在干燥处自然 干燥,直至达到一定的硬度。
烧制
将上好釉料的陶艺作品放入窑炉中进 行烧制,控制好温度和时间,以获得 理想的陶艺作品。
05
04
上釉
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釉料,给陶艺作 品上釉以增加其美观度和保护性。
02 陶艺设计
设计原则与方法
功能性原则
审美性原则
创新性原则
陶艺作品应满足其实用 性需求,确保其在使用
过程中安全、稳定。
注重作品的造型、色彩、 装饰等视觉要素,使其
具有艺术美感。
鼓励在传统基础上进行 创新,探索新的造型、
材料和工艺。
文化性原则
反映地域文化特色,传 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造型设计
01
02
问题2
陶艺作品表面粗糙。解决 方案:适当增加泥料的细 度,改善烧制环境。
问题3
陶艺作品变形。解决方案: 加强塑形过程中的支撑和 固定,调整烧制温度和时 间。
04 陶艺鉴赏与评价
鉴赏标准与方法
造型美
观察陶艺作品的形态、线条和比例, 是否符合形式美的法则,是否具有独 特的艺术美感。
陶艺的制作方法和过程

陶艺的制作方法和过程
陶艺制作方法分别为泥条盘筑成型法、手捏(雕塑)成型法、泥板成型法、印模(印坯)成型法、拉坯成型法、泥浆铸件成型法。
陶艺制作过程步骤有以下几步。
1、拉坯成型是利用拉坯机产生的离心运动,在旋转过程中,对含水半固化状态的泥料按照设计构思拉伸成型。
2、泥板成型用泥板制作陶艺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容易形成较大的完整的表面,成型速度较快。
泥板成型技术要求很高。
要做好泥板成型作品,必须掌握好泥板制作,对所用泥料的感知,泥板结合等技术问题。
3、泥条盘筑,泥条法是通过泥条来构筑成型的一种盘筑技法。
泥条可以是经手搓成,也可以通过压泥条工具挤压成型。
4、素坯彩绘——用颜料在素烧的花瓶、碗、盘、罐等器物(素坯)上绘画。
5、素烧:等泥坯晾干后进行装窑,并进行第一次素烧,烧到800度左右,使泥坯硬化,再等待冷却,出窑。
6、上釉,素烧过的瓷胎可以进行上釉,先施内釉。
7、正烧,上好釉的瓶子需要再次装入窑中,并进行正烧,正烧需要烧制高温,一般在1280度到1310 度之间。
8、贴花:如瓶子需要商标、酒精度等其他文字说明或图案类的丝网印刷内容,则在烧成的瓶子表面贴上釉上彩的花纸,再放入烤炉进行烤花,大概烤到700 -800 度左右。
陶艺设计与制作-3 陶艺原料处理 2

4/8/2012 10:47 PM
四、一般练泥法
3 .卷回后再用力下压, 卷回后再用力下压, 多次反复, 多次反复,直至陶泥软硬 适中为止。 适中为止。
4 .将炼好的泥揉成塔形 待用。 待用。
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 材料工程系
9
《陶艺作品设计与制作》 陶艺作品设计与制作》
4/8/2012 10:47 PM
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 材料工程系
5
(二)、练泥 )、练泥
《陶艺作品设计与制作》 陶艺作品设计与制作》
4/8/2012 10:47 PM
二、实验原理和方法
(二)、练泥 )、练泥 在了解和掌握过一些练泥的基本常识之后, 在了解和掌握过一些练泥的基本常识之后,也可 灵活运用,并融入表现技法,如有意在表面加入粗料, 灵活运用,并融入表现技法,如有意在表面加入粗料, 处理干裂效果,以及用两种以上, 处理干裂效果,以及用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泥混合 炼制,以产生不同泥色的“绞泥”效果等。 炼制,以产生不同泥色的“绞泥”效果等。
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 材料工程系
13
《陶艺作品设计与制作》 陶艺作品设计与制作》
4/8/2012 10:47 PM
八、实验记录
1.泥料是否干湿,采用的处理手段; .泥料是否干湿,采用的处理手段; 2.采用的练泥方法及练泥过程; .采用的练泥方法及练泥过程; 3.陶艺原料练泥的体会。 .陶艺原料练泥的体会。
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 材料工程系
14
《陶艺作品设计与制作》 陶艺作品设计与制作》
4/8/2012 10:47 PM
思考题 1.陶艺中的练泥和生活中的 和面有哪些异同? 和面有哪些异同? 2.两种练泥方法中哪种容易 操作,为什么? 操作,为什么?
陶艺工艺原理与陶艺创作技巧研究

陶艺工艺原理与陶艺创作技巧研究陶艺工艺原理与陶艺创作技巧研究一、陶艺工艺原理陶艺工艺原理是指在陶艺制作过程中所运用的一些基本原理和规律。
这些原理和规律是由陶艺师们长期实践和总结出来的,对于陶艺制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 原料选择原理:陶艺工艺中所使用的原料包括陶土和釉料。
陶土的选择应考虑其黏性、塑性、收缩性等特性,以及制作的陶器的用途。
釉料的选择则要考虑其着色性、耐火性、陶器表面的光泽度等。
原料的选择直接影响陶艺制作的成败。
2. 制作手法原理:陶艺制作中有多种不同的手法,包括拉坯、捏塑、推坯、轧制等。
不同的手法适用于不同的陶艺作品,通过运用不同的手法可以创造出不同形状的陶器。
3. 烧制原理:陶器的烧制是陶艺制作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通过烧制可以使陶器变得坚硬、耐用,并且改变陶器的颜色和质感。
烧制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高温烧制,然后是低温烧制。
高温烧制可以使陶器成型,低温烧制则可以使陶器的表面更加光滑。
4. 装饰技法原理:陶艺制作完成后,通常需要进行装饰。
装饰技法包括涂绘、刻花、贴花等。
装饰技法的运用可以让陶器更加美观、富有个性,并且可以弥补一些制作过程中的瑕疵。
二、陶艺创作技巧陶艺创作技巧是指陶艺师在陶艺制作过程中所运用的一些方法和手段。
这些技巧可以帮助陶艺师更好地进行创作,使作品更加出色。
1. 造型技巧:优秀的造型是一件陶艺作品成功的关键之一。
要想做出好看的造型,陶艺师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造型技巧,如对称、比例、线条等。
此外,还可以运用一些特殊的造型技巧,如抽象造型、变形造型等,以使作品更加独特。
2. 色彩运用技巧:色彩对于陶艺作品的表现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陶艺师可以通过运用不同的颜料、釉料和瓷釉,以及不同的涂抹、喷洒等技巧,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色彩效果。
3. 瓷釉运用技巧:瓷釉是一种覆盖在陶器表面的一层玻璃状物质。
瓷釉可以增加陶器的耐久性,并且可以增加陶器的观赏性。
陶艺师可以通过调配不同的瓷釉配方,以及运用不同的瓷釉施釉技巧,来创造出不同的瓷釉效果。
陶艺制作的工艺流程

陶艺制作的工艺流程
首先是准备阶段。
在这个阶段,陶艺师需要准备好所需的原材料,通常包括黏土、水、釉料等。
黏土需要经过搅拌和过筛等步骤,以确保黏土质地均匀,没有杂质。
釉料也需要根据需要进行配制和
调色。
接下来是成型阶段。
成型是制作陶艺品的关键步骤,包括手工
成型和机械成型两种方式。
手工成型通常包括拉坯、捏坯、轮盘成
型等技术,而机械成型则通过模具来实现。
在成型过程中,陶艺师
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艺术构思来塑造出作品的形状和结构。
然后是干燥阶段。
成型完成后的陶艺品需要进行适当的干燥,
以去除水分并增强其稳定性。
通常会先进行自然风干,然后再进行
逐步加热干燥,以避免出现开裂或变形。
接着是烧制阶段。
烧制是将干燥后的陶艺品置于窑炉中进行高
温烧制的过程。
烧制的温度和时间取决于所用的黏土和釉料,不同
的烧制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如高温烧制会使陶器更加坚固,而
低温烧制则适合一些特殊的釉色效果。
最后是装饰阶段。
装饰是陶艺制作的点睛之笔,可以包括上釉、彩绘、雕刻等工艺。
装饰不仅可以美化作品,还可以赋予作品更丰
富的艺术内涵和文化意蕴。
总的来说,陶艺制作的工艺流程涵盖了准备、成型、干燥、烧
制和装饰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陶艺师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
经验,才能制作出高质量的陶艺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手捏成型--自由捏塑
传统手工制陶
1 手捏成型--泥条盘筑法
• 作业:泥条盘筑成型 • 要求:制作精细,干燥后基本保持原型
创意新颖,以抽象形式为主 造型语言独特 1-3个,大小不限
1 手捏成型--泥板成型法
利用陶土碾成、拍成或切割成板状,来镶控制作器物 的方法,叫做泥板成型法。
陶陶艺艺设计
陶艺设计
一、陶瓷材料的概述 二、艺术陶瓷的应用 三、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 四、陶艺的基本制作方法
一 陶瓷材料的概述
• 现代三大基础材料之一
A
金属材料
B
有机(高分子)材料
C 无机非金属材料(陶瓷材料)
陶瓷材料特点
• 通过成型和高温烧结所得到的成型烧结体。
• 采用天然原料如长石、粘土和石英等烧结而成,是典型的 硅酸盐材料,主要组成元素是硅、铝、氧。
• 作业:综合成型陶艺创作 • 要求:制作精细,干燥后基本保持原型
创意新颖,以抽象形式为主 造型语言独特,艺术形式统一 1个或一系列,大小不限
思考: 如何将已成型的陶器
装饰得更漂亮?
一、刻、印压
二、贴花
三、 画、嵌花
四、镂空
陶器的装饰方法
一 、刻、印压 二、 贴花 三、 画、嵌花 四、 镂空
2、拉坯成型--轮制成型法
拉坯:也叫"做坯",是成型的最初阶段,也是器物 的雏形制作。它是将制备好的泥料放在坯车上,用 轮制成型方法制成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坯件。
3 综合成型(现代陶艺)
• 根据创作的需要,把泥条成型,泥板成型 ,徒手捏制等成型方法以及多种装饰手段 综合运用到一起。
• 特点是形式灵活,风格多变。
• 高熔点、高硬度、高耐磨性、耐氧化
陶瓷材料的用途
日用 陶瓷
A
建筑 陶瓷
B
工业 陶瓷
C艺术 陶瓷D来自陶瓷材料的用途陶瓷材料的用途
思考:陶与瓷的区别
陶与瓷的区别
01
烧结温度
03
致密度
05
胎料
02
吸水率
04
透光度
秦 始 皇 兵 马 俑
二 艺术陶瓷的应用
陶瓷器皿 陶瓷绘画 建筑构件
拍片法:先将粘土放在泥案上,用泥拍的背部从粘土 的中间向四周拍打。 滚压法:先在陶土下垫一块布,用手掌将粘土丘扁。 然后在粘土的两端各放置一和所需泥板厚度等厚的木 条,用摊面棍前后滚压,直至压到和木条厚度相同为 止。
• 作业:泥板成型 • 要求:制作精细,干燥后基本保持原型
创意新颖,以抽象形式为主 造型语言独特 1-3个,大小不限
陶瓷雕塑 陶瓷装饰壁画 陶瓷装置艺术
讨论:我国陶器的起源?
三 中国陶瓷的起源发展
萌芽-原始社会、夏商周、 春秋战国 发展-秦汉、南北朝
兴盛-隋唐宋
转变-元明清
四 陶艺的制作
• 工具与基本制作方法
基本制作及装饰方法
手捏成型—泥条盘筑、泥板
1 泥片成型、自由捏塑
2 拉坯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