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油库危险源辨识
油库区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过程

油库区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过程油库区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过程油库区作为石油存储和供应的核心区域,具有较高的危险性。
为了确保油库区的安全,需要对其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估和控制。
本文将详细介绍油库区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过程,主要包括确定辨识范围、识别危险因素、评估风险程度、确定重大危险源、制定防控措施、实施整改措施、定期检查与更新、培训与教育等方面。
一、确定辨识范围首先,要明确油库区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范围。
这包括油库区内的储存设施、输油管道、装卸设施、消防设施等。
在确定辨识范围时,应结合当地的法规、安全管理制度以及现场实际情况。
辨识范围应具有全面性和可操作性,以确保所有可能存在危险的区域都被纳入考虑。
二、识别危险因素在确定了辨识范围后,需要对油库区内的危险因素进行识别。
这些危险因素可能包括:1.防火安全问题,如火源控制不严、消防设施不足或失效等;2.泄露事故,如管道或储存设施损坏导致的石油泄露;3.爆炸事故,如油气混合物达到爆炸极限导致的爆炸;4.人员安全问题,如操作失误、缺乏安全培训等。
三、评估风险程度在识别出危险因素后,需要对它们的风险程度进行评估。
评估应考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危害程度以及可能的损失范围。
例如,储存设施的火灾风险可能较高,因为火灾可能导致大量石油燃烧和严重的人员伤亡。
而装卸设施的石油泄露风险可能较低,但泄露量可能较大,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四、确定重大危险源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可以确定油库区的重大危险源。
这些重大危险源可能包括防火安全问题、管道和储存设施的泄露事故、达到爆炸极限的油气混合物以及人员操作失误等。
针对这些重大危险源,应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五、制定防控措施针对确定的重大危险源,应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例如:1.严格控制火源,加强火源管理,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有效;2.对管道和储存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防止石油泄露事故的发生;3.安装可燃气体报警装置,实时监测油气混合物浓度,防止达到爆炸极限;4.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油库危险源辨识及分析方法研究

油库危险源辨识及分析方法研究摘要:虽然我国现在安全工作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每年因为安全事故而死伤的人数并没有减少很多。
石油化工行业最近几年也相继有事故发生,究其原因,是人们对危险的认知度不够。
本文就结合本人的工作特点,对油库危险源的辨识与分析方法做了简单的阐述与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危险源;辨识;油库中图分类号:x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04-0222-01石油化工行业是具有一定危险的行业,石油具有易燃、易爆的特点,在石油的生产、储存与运输工作中,经常会出现突发的险情。
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将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安全,而且会给国家带来巨大的损失。
因此,对重大的危险源的辨识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国内外重大危险源研究的发展历史最早研究重大危险源的国家是英国。
为此,英国专门成立了重大危险源咨询委员(acmh),并对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方法进行研究和评价。
之后,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等欧共体成员国,都颁布了有关重大危险源控制相关文件和章程。
国际劳工大会于通1993年通过了《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这是建立国家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的基础。
在此以后,国际劳工组织(ilo)通过在曼谷召开重大危险源控制区域性研讨会,相继让印度、印尼、泰国、马未西亚和巴基斯坦等国,建立了国家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
韩国也在同一时间建立了危险源控制系统。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重视对重大危险源的评价和控制,并列入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
为我国开展重大危险源的普查、评价、分级监控和管理提供了良好的科学基础,并将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时间,我国在重大危险源控制领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对促进企业安全管理、减少和防止伤亡事故起到了良好作用。
2001年4 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由国家经贸委安全生产局提出的国家标准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为我国有效地控制重大危险源辨识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油库危险源辨识及分析方法研究

油库危险源辨识及分析方法研究摘要:虽然我国现在安全工作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每年因为安全事故而死伤的人数并没有减少很多。
石油化工行业最近几年也相继有事故发生,究其原因,是人们对危险的认知度不够。
本文就结合本人的工作特点,对油库危险源的辨识与分析方法做了简单的阐述与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危险源;辨识;油库中图分类号:x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04-0222-01石油化工行业是具有一定危险的行业,石油具有易燃、易爆的特点,在石油的生产、储存与运输工作中,经常会出现突发的险情。
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将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安全,而且会给国家带来巨大的损失。
因此,对重大的危险源的辨识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国内外重大危险源研究的发展历史最早研究重大危险源的国家是英国。
为此,英国专门成立了重大危险源咨询委员(acmh),并对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方法进行研究和评价。
之后,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等欧共体成员国,都颁布了有关重大危险源控制相关文件和章程。
国际劳工大会于通1993年通过了《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这是建立国家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的基础。
在此以后,国际劳工组织(ilo)通过在曼谷召开重大危险源控制区域性研讨会,相继让印度、印尼、泰国、马未西亚和巴基斯坦等国,建立了国家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
韩国也在同一时间建立了危险源控制系统。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重视对重大危险源的评价和控制,并列入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
为我国开展重大危险源的普查、评价、分级监控和管理提供了良好的科学基础,并将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时间,我国在重大危险源控制领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对促进企业安全管理、减少和防止伤亡事故起到了良好作用。
2001年4 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由国家经贸委安全生产局提出的国家标准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为我国有效地控制重大危险源辨识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油库危害因素识别

油库危害因素识别引言油库是存放和处理大量石油产品的重要设施,但它同时也存在一些潜在的危害因素。
这些危害因素可能对人身安全和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对油库危害因素进行准确的识别和评估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油库危害因素,并提供识别和评估这些因素的方法和工具。
1. 油库危害因素在识别油库危害因素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些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油库危害因素:1.1 火灾和爆炸油库中存放的石油产品具有可燃性和爆炸性,一旦发生泄漏或意外情况,可能导致火灾和爆炸。
这种情况对人身安全和设施造成的破坏都是巨大的。
1.2 泄漏和污染油库中的储罐和管道可能会出现泄漏问题,导致油品污染土壤和水源。
这种污染不仅对环境造成危害,还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1.3 气体和化学品泄漏除了油品泄漏外,油库中还可能存在气体和化学品泄漏的风险。
这些泄漏可能引起毒气释放和化学反应,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
1.4 结构破坏和倒塌油库中的储罐和建筑物可能会出现结构破坏和倒塌的风险。
这种情况可能导致人员被困、设施损坏和环境污染。
2. 油库危害因素识别方法2.1 审查历史记录和数据油库的历史记录和数据对于识别危害因素非常重要。
通过审查油库的历史记录和数据,可以了解过去发生的事故和问题,并根据这些信息评估潜在的危害因素。
2.2 现场勘察和检查现场勘察和检查是识别油库危害因素的另一种重要方法。
通过现场勘察和检查,可以直接观察油库的设施和设备,发现潜在的危害因素,并进行评估和处理。
2.3 采用现代技术和工具现代技术和工具为油库危害因素的识别提供了很多便利。
例如,使用无人机进行航拍可以帮助检查油库设施的状况,使用气体检测仪可以快速检测出可能存在的气体泄漏。
3. 油库危害因素评估工具3.1 安全风险评估安全风险评估是识别和评估油库危害因素的一种常用方法。
通过对油库设施和操作过程进行综合评估,可以确定潜在的危害因素和对人身安全的威胁,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油库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油库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1危险化学品理化性质1汽油2 柴油3煤油2自然危险有害因素辨识1 地震**省地震局作过地震基本烈度鉴定报告。
地理位置处在**盆地中部,属太平洋地震带,有记载的人类历史上曾发生过二次8级以上强烈地震,是地震多发区。
霍州油库库址处于**盆地内。
从历史地震情况看,新构造运动一直到近期仍活动频繁,具有继承性。
一是发生地震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二是有可能发生基本烈度为8度强的地震;1.1地震对油罐区及其设施设备的影响地震灾害的特点是突发性强;破坏性大;社会影响深远;防御难度大。
分直接灾害和次生灾害。
直接灾害对油库造成的灾害是:如地震波引起的强烈震动、地震断层的错动和地面变形等所造成的灾害,主要表现为断裂、隆起、平移或凹陷等形式。
断裂是指由于地震原因而引起的地裂。
隆起是指由于板块挤压而使局部陆地隆起而形成的现象。
凹陷也是地震所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
这些现象除了对建筑物、地面破坏外,还对生命线工程如交通、通讯、供水、排水、供电、供气、输油等破坏外,对油库的储罐还有极大的破坏作用。
可以使油罐倾斜,严重时能够使油罐倾覆,造成破坏,漏油起火,以致酿成重大火灾事故。
平移是由于剧烈地震发生时,移动了罐体,以致改变罐与罐之间的安全距离,或发生碰撞,产生火花,油料泄漏,形成事故。
次生灾害是由于地震时酿成的油管破裂、起火等因,造成人员伤亡,铁路、公路中断。
1.2地震对管线、阀门的影响地震除了对油罐产生危险以外,还可能由于其震动力量,对油库罐与罐之间的连接管道、法兰造成破坏,管道与其连接法兰由于地震作用,发生扭曲变形,造成油管破裂,油品泄漏,酿成重大事故。
2雷电雷电是自然界中的声、光、电现象,它给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带来很大的影响。
对于油库来说,能引起火灾和爆炸事故。
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来,仅全国石油贮罐发生雷击事故就有20余起,其中黄岛油库遭雷击引起爆炸燃烧,大火延续了104小时,烧掉原油36000吨,烧毁油罐5座,造成19人死亡,79人受伤。
油库危害因素识别

安 全 措 施 备 注
油罐 流量计不工作或读数有误 高液位报警器故障 收油时液位过高 开错阀门或阀门不严 运油车卸油时未接静电接地 鹤管静电接地不良 冬季栈桥、槽车上湿滑 油车卸油时,作业人员在油罐上检 查 作业人员未按规定着工作服 作业人员在危险场所穿脱衣服 …… 储存作业 携带不防爆的电子设备 倒油时液位过高 倒油作业开错阀门 计量人员在油罐测量孔测量油高 …… 输送作业 油泵空载运行 …… 两条高压电缆被挖断或故障,导致 供电局供电中断,现场无备用发电 供配电系统 机, 油库电力中断不能及时恢复。 机坪供油中断 高压进线停电故障 变压器和母联同时发生故障时,自 控系统存在断电风险。 变压器维护后,变压器材料质量引 起合闸困难。 各种低压开关柜故障导致相应泵 机、电动阀门等不能运作。 未穿绝缘靴、戴手套等防护用具进 行高压操作。 电气检修时无人监护 电气检修不挂“有人工作,禁止合 闸”牌子 供电电缆绝缘损坏 工作接地不良 防雷接地不良 电缆故障 维修路灯 …… 人员触电、设备损毁 人员触电 人员触电、设备损毁 人员触电、设备损毁 造成生产停止 人员高空坠落 人员触电 发生伤害后无人发现、报 告 影响供电及时性 机坪供油中断 机坪供油中断 部分供电中断,正常作业 及办公受到影响 火灾危险 火灾隐患 溢油 混油或溢油 身体带静电引发火灾 静电引发火灾 静电引发火灾 计量不准、溢油 溢油 溢油 混油或溢油 静电引发火灾 静电引发火灾 人员从栈桥上掉下 人员从运油车油罐上掉下
系统故障或瘫痪,且员工不熟悉手 自控系统 设备维修 动操作发油程序。 …… 工具、器具倾倒或坠落 物件从高处坠落 进入罐体检修 检修泵、阀门、管线 明火作业 …… 进入油罐的泡沫管电动阀渗漏,每 周消防泵试运转和每月试出水时, 操作阀门不当直接导致水或泡沫进 油品质量 入油罐。 油库员工操作不当,误将未化验合 格油品直接发出等原因导致多个油 罐受到污染造成断供。 油罐内油品为未时排放,产生微生 物 …… 人员技能及配 置 现有人员配置不能正常运作。 油库电工数量不足,尤其是高压电 工,且部分缺乏操作经验,在发生 意外情况时处理能力较弱,造成无 法及时供油。 油库操作员技能不全面,部分人仅 掌握了计量、消防、油品质量检查 要求,不能满足自控、ERP 操作、 电工、(外场)驾驶员等多种操作, 影响电气、管线应急。 油库缺乏自控系统的管理和维护能 力 …… 其他 作业时攀登扶梯 作业时接触毛刺、锐器、易碎品 长期使用对讲机 人员超负荷、高强度工作 人员将手机、打火机等火种带入禁 区 井坑、水池未标识 井坑、密闭室内作业 …… 食堂 不正确使用压力容器 人员炸伤 火灾 人员坠落 人员窒息 人员被脚踏板碰伤、划伤 人员扎伤、划伤 人员受电磁辐射伤害 影响正常的生产运作及应 急 影响正常的生产运作及应 急 供配电系统管理薄弱,应 急能力不足,供油中断 设备维护检查困难,应急 能力不足 油品受到污染造成断供 油品受到污染造成断供 油品受到污染造成断供 人员被砸伤 人员被砸伤 人员吸入油气导致中毒 人员吸入油气导致中毒 火灾隐患 机坪供油中断
成品油库危险源辨识及安全管理对策

成品油库危险源辨识方法得到改进和完善, 提高了危险源识别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建立了更加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机制,形成 了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的安全管理格局。
研究展望
进一步深入研究成品油库危险 源的辨识方法和安全管理对策 ,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和措施。
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与合 作,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经验, 提高成品油库安全管理的整体 水平。
针对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 的应用,及时调整和更新安全 管理手段,确保成品油库的安 全生产。
开展更为深入的研究,从理论 和实践两个方面不断完善成品 油库危险源辨识及安全管理对 策体系。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3
对新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教育,使他们 了解成品油库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 规程。
对在岗员工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教育 ,不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 平。
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教育 ,确保他们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能。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
定期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发现和整 改安全隐患。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对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估和分级,针对不 同等级的危险源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某成品油库火灾事故分析
事故概述
某成品油库发生了一起火灾事故,造成了一定的人员伤亡和财产 损失。
事故原因
经过调查,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电器线路短路,引发了火花,进而 引燃了可燃物。
事故教训
应定期检查电器线路是否老化、破损,及时更换和维修。同时, 加强消防设施的维护和保养,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有效。
某成品油库爆炸事故分析
危险源分类
危险源可分为两类,分别是固有危险源和过程危险源。固有危险源包括油罐、油泵、油罐车等,过程危险源则 包括油品储存、运输、装卸等过程。
油库危害因素辨识

火灾爆炸 财产损失 环境污染 财产损失 火灾爆炸 财产损失 火灾爆炸 油品泄漏 高处坠落 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 火灾爆炸 车辆伤害 现在 正常 现在 正常 现在 正常 现在 正常 现在 正常 现在 正常 现在 正常 现在 正常 现在 异常 现在 正常 按规范要求设计、建造 加强日检工作 穿越处用非燃烧材料严密填实 按规范要求设置,加强检查维护保 养 加强检查维护保养 加强检查维护保养 按规范要求选用,按规程操作 严格落实各项管理制度 严格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加强监督 检查 按要求对外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后 方可进入油库 按入库限速和规定线路行驶
是
1
3
3
一般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卸油区 卸油区 卸油区 卸油区 卸油区 卸油区 卸油区 卸油区 库外 库外 油罐区
卸油员 卸油员 卸油员 泵工 泵工 泵工 安全监督 安全监督
是 是 是 是 是 否 是 是 是 是 是
1 2 2 2 2 2 2 2 2 2 2
是否违 规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评价
风险
L
1 2 1 1 2 1 1 1 1 2 2 1
S
5 3 3 3 3 4 3 5 3 5 5 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工作表
□观察□访谈□个别交流□查阅记录□现场检测
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工作表
□观察□访谈□个别交流□查阅记录□现场检测
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工作表
□观察□访谈□个别交流□查阅记录□现场检测
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工作表
□观察□访谈□个别交流□查阅记录□现场检测
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工作表
□观察□访谈□个别交流□查阅记录□现场检测
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工作表
□观察□访谈□个别交流□查阅记录□现场检测
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工作表
□观察□访谈□个别交流□查阅记录□现场检测
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工作表
□观察□访谈□个别交流□查阅记录□现场检测
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工作表
□观察□访谈□个别交流□查阅记录□现场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