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基础刑法教材共97页

合集下载

刑法教学课件ppt

刑法教学课件ppt

案例二:盗窃罪案例分析
总结词
探讨盗窃罪的犯罪构成、量刑标准及辩护要 点
详细描述
通过对一起盗窃罪案例的深入剖析,讲解盗 窃罪的犯罪构成、量刑标准以及在辩护过程 中应注意的要点,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盗窃罪 的法律适用和辩护技巧。
案例三:贪污罪案例分析
总结词
探讨贪污罪的犯罪构成、量刑标准及辩护要 点
详细描述
量刑制度
总结词
量刑制度是指审判机关在审理案件时 ,根据犯罪人的罪行、犯罪情节、悔 罪表现等因素,依法决定对犯罪人适 用的刑罚幅度的制度。
详细描述
量刑制度需要考虑犯罪人的罪行、犯 罪情节、悔罪表现、前科情况、自首 立功等因素,以决定对犯罪人适用的 刑罚幅度。量刑制度还包括从轻、减 轻、免除刑罚等规定。
02 犯罪论
犯罪的定义和构成要件
犯罪的定义
犯罪是违反刑法规定,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 行为。
构成要件
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 、犯罪客观方面和犯罪客体。
犯罪主体
犯罪主体是指实施了犯罪行为并依法应承担刑事 责任的人。
犯罪主观方面
犯罪主观方面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及其后果所 持的心理态度,包括故意和过失。
刑法的目的和任务
总结词
刑法的目的和任务是制定和实施刑法的重要指导思想,包括刑法的立法目的、司 法目的和社会目的等。
详细描述
刑法的目的在于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利和维护国家安全等;而刑法的任务 则是通过惩罚犯罪、预防犯罪和教育改造罪犯等方式来实现这些目的。
刑法的基本原则
总结词
刑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导刑法立法、司法和执法的核心 准则,包括罪刑法定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和适用 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等。

刑法ppt课件

刑法ppt课件
执行程序
包括判决生效后的交付执行、执行过 程中的减刑和假释等程序,以及执行 完毕后的释放和安置帮教等后续措施 。
04
罪刑各论
危害国家安全罪
危害国家安全罪是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国家政权和 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行为。
包括叛变、叛乱、分裂国家的犯罪行为,以及间谍、资敌等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行 为。
危害结果等因素。
共同犯罪
01
02
03
共同犯罪的概念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 同故意实施犯罪行为。
共同犯罪的形式
共同犯罪的形式包括简单 共同犯罪和复杂共同犯罪 ,组织性共同犯罪和任意 性共同犯罪等。
共同犯罪人的分类
根据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 ,可以将共同犯罪人分为 实行犯、组织犯、教唆犯 和帮助犯等。
单位犯罪
处罚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处罚的轻重取决于犯罪行为的 性质、情节和后果等因素。
危害公共安全罪
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危害不特定 或者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公
众生活的平稳与安宁的行为。
包括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 危险物质等行为,破坏公共设施 、交通工具等行为,以及恐怖活
动等行为。
处罚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刑法》的相关规定,处罚的轻罪行为 ,阻碍军人执行职务的犯罪行为等。
处罚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的相关规定,处罚的轻重取决于犯罪行
为的性质、情节和后果等因素。
贪污贿赂罪
贪污贿赂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施贪污、受贿行为,侵犯国家财产所有 权和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廉洁性的犯罪。
包括贪污罪、受贿罪等。
常见的单位犯罪类型
常见的单位犯罪类型包括偷税罪、虚报注册资本罪、环境污染罪等。

刑法基础知识PPT课件

刑法基础知识PPT课件
犯罪预备
第31页/共48页
犯罪未遂是故意犯罪的未完成形态,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犯罪未完成而停止下来。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犯罪未遂
第32页/共48页
犯罪中止是故意犯罪的未完成形态,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而未完成犯罪。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犯罪动机
第19页/共48页
于某与赵某素有嫌隙,一日二人又发生了争吵。于某即到邻居钱某家,谎称劈柴借了一把斧头,然后至赵某家用斧头将赵某砍死。请问,钱某应不应该对赵某的死亡承担刑事责任?
案例分析(目的动机)
第20页/共48页
被告人李某有天驾驶“解放”牌卡车为其岳父拉木材,因手续不符合规定,守门人贾某不允许李某将木材拉出门。李某强行开车,企图将木材拉走。贾某赶来制止,李某一意孤行,仍继续开车出大门,将车前面的贾某推挤到墙根处,贾某顺势爬上汽车保险杠,令其停车。李某不仅不停车反而加速行驶,中途两次急刹车,将贾某摔下。李某见贾某摔下后,也未停车,反而驾车离开现场。贾某被摔成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抢救无效而死亡。请问李某的行为构不构成故意杀人?
第15页/共48页
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16周岁以上精神正常
第16页/共48页
犯罪的主观方面
第17页/共48页
犯罪目的是指犯罪人希望通过实施犯罪行为达到某种危害社会结果的心理态度,也就是犯罪结果在犯罪人主观上的再现。犯罪目的突出影响直接故意犯罪的定罪问题。
犯罪目的
第18页/共48页
犯罪动机是指刺激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以达到犯罪目的的内心冲动或者内心起因。犯罪动机侧重影响量刑。

《刑法》完整课件(精品课件)(2024)

《刑法》完整课件(精品课件)(2024)
刑法具有阶级性、惩罚性和保障 性。它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意志, 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的重 要工具。
4
刑法的历史与发展
01
02
03
古代刑法
古代刑法以惩罚为主,注 重维护社会秩序和等级制 度。
2024/1/29
近现代刑法
近现代刑法逐渐转向预防 和教育,强调保护人权和 公民自由。
当代刑法
当代刑法更加注重人权保 障和社会公正,强调刑罚 的轻缓化和非刑罚化。
妨害司法罪
妨害文物管理罪
扰乱公共秩序罪
2024/1/29
妨害国(边)境管理罪
危害公共卫生罪
21
危害国防利益罪
01
02
03
04
阻碍军人执行职务罪
破坏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 事通信罪
故意提供不合格武器装备、军 事设施罪
过失损坏武器装备、军事设施 、军事通信罪
2024/1/29
22
贪污贿赂罪
贪污罪 行贿罪
30
案例选择与背景介绍
2024/1/29
案例选择
选择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刑事案件 ,如盗窃、抢劫、故意伤害等。
背景介绍
简要介绍案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当 事人及案情经过等。
31
案例分析与讨论
01
02
03
04
犯罪构成分析
从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 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进行
分析。
罪名认定与争议
探讨案件中涉及的罪名认定问 题,如罪名成立与否、此罪与
2024/1/29
13
刑罚的执行与消灭
刑罚的执行
刑罚的执行是指有行刑权的司法机关将 人民法院生效的判决所确定的刑罚付诸 实施的刑事司法活动。不同的刑罚由不 同的机关执行,如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 由监狱执行,死刑由法院执行等。

刑法课件

刑法课件

第一章概述1979年7月1 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修订,实施时间是1997年10月1日共有452条,按照编、章、节、条、款、项组成。

刑法学的研究对象刑法学包括:1、刑法典2、单行刑法3、非刑法中的刑法规范刑法的含义◆广义的刑法学:指所有犯罪与刑罚的学科,包括实体法、程序法、犯罪学、刑事侦查学等。

◆狭义的刑法学:指实体刑法规范,我们研究的主要是狭义的刑法学。

刑法学的研究方法1.注释研究法指对刑法条文逐句进行分析、解释,使刑法的意义得以明确的方法。

2. 历史研究法指对刑法条文进行历史的分析与未来的展望,弄清刑法的来龙去脉,了解刑法的发展动向的方法。

3. 比较研究法指对不同国家的刑法和不同时期的本国刑法进行比较研究,剖析优劣,评述利弊,从而吸取精华,排除糟粕的方法。

4.案例研究法指运用典型刑事案例研究刑法理论的方法。

一.刑法的概念刑法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阶级利益与统治秩序,按照自己的意志,以国家名义颁布,依靠国家强制力来推行的,规定犯罪、刑事责任与刑罚的禁止性法律规范的总和。

二.刑法的性质1、阶级性质原因1.刑法是阶级社会的产物 2.维护利益具有阶级性,它只能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2.法律性质(1)刑法是调整社会关系范围最广泛的法律(2)刑法是强制性最严厉的法律三.刑法的任务《刑法》第2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第三章刑法的的基本原则一、概念刑法的基本原则,指贯彻刑法始终的具有指导意义的根本性准则。

二、基本原则⏹罪刑法定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罪刑相当原则)罪行法定原则,指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刑法》完整课件(课件)

《刑法》完整课件(课件)

《刑法》完整课件(课件)教案:《刑法》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社会》教材,主要涉及第五章第二节《刑法》的相关知识。

本节课将重点讲解刑法的概念、特征、种类及其作用,以及犯罪行为和刑罚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刑法的概念和特征,知道刑法的作用和地位。

2. 使学生掌握犯罪行为和刑罚的基本知识,能够识别不同类型的犯罪行为。

3.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遵守法律的自觉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刑法的概念、特征、种类及其作用,犯罪行为和刑罚的基本知识。

难点:刑法的规定和法律适用,学生对犯罪行为的识别和判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真实的犯罪案例,引发学生对刑法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 知识讲解:(1)讲解刑法的概念: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

(2)讲解刑法的特征:普遍性、强制性、明确性、稳定性。

(3)讲解刑法的作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

(4)讲解犯罪行为:犯罪行为是指违反刑法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5)讲解刑罚:刑罚是对犯罪行为给予的法律制裁。

3. 案例分析:让学生分析案例,判断犯罪行为,了解刑罚的适用。

4. 课堂练习:给出几个犯罪行为的案例,让学生判断其是否构成犯罪,并说明理由。

六、板书设计1. 刑法概念: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

2. 刑法特征:普遍性、强制性、明确性、稳定性。

3. 刑法作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

4. 犯罪行为:违反刑法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5. 刑罚:对犯罪行为给予的法律制裁。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刑法具有哪些特征?(2)刑法的作用是什么?(3)列举几种犯罪行为,并说明其是否构成犯罪。

2. 答案:(1)刑法的特征:普遍性、强制性、明确性、稳定性。

(2)刑法的作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

法律基础课件(刑法)

法律基础课件(刑法)
16
(一)犯罪主体
一要达到刑事责任年龄. 二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
两罚制
17
1.自然人 2.单位
(二)犯罪主观方面
即实施犯罪行为时的 主观心态.(故意?过失?)
1.故意犯罪: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 社会的结果,并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所构成的犯罪
直接故意
间接故意
18
(二)犯罪主观方面
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 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 1、完全刑事责爆任炸年、龄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16周岁 2、相对刑事责任年龄: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 3、无刑事责任年龄:
不满14周岁 4、减轻刑事责任年龄: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
10
对刑事责任能力的规定:
辨认和控制
行为人对其所实
施的危害社会的行 为负刑事责任所必 须达到的年龄。
甲13周岁,盗窃10万元。 乙15岁,盗窃10万元
----不负刑事责任
------不负刑事责任
抢劫杀人。
------负刑事责任
抢劫?
-----不负刑事责任
乙16岁周岁,盗窃10万元。
-----不负刑事责任
9
对刑事责任年已龄满十的四规周定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
即实施犯罪行为时的 主观心态.(故意?过失?)
2.过失犯罪: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 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 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于发 生这种结果。
疏忽大意的过失.
19
过于自信的过失.
思考:
过于自信的过失
1、24岁的张某非常喜欢邻居家4岁的男孩小涛。一日,张某带小涛 到一座桥上玩,张某自恃力大,提着小涛的双手将其悬于桥栏, 小涛边喊:“害怕”,边挣扎,张某手一滑,小涛掉入河中,张 某急忙去救,小涛已溺水而死。张某对小涛的死所承担的主观心 理状态是什么?

法律基础-刑法教材

法律基础-刑法教材

第二,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对任何人
犯罪,无论犯罪人的家庭出身、社会地位、职
业性质、财产状况、政治面貌、才能业绩如何,
在适用刑法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
法律的特权。《刑法》第4条规定:“对任何人
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
有超越法律的特权。”这是宪法“法律面前人 人平等”原则在刑法上的具体体现。
案2 我国一艘海轮,停靠在新加坡。一名新籍 年青人溜到该船盗窃,被我船员发现,在 抓捕中该青年在船上用刀将我一名海员刺 死。 问:依据我国现行刑法我国法院对此有无管辖 权?为什么? 答:我国法院对该案件有管辖权。
因为,我国刑法规定:凡在我国领域内
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都适用我国 刑法。凡在我国船舶或航空器内犯罪的,也 适用本法。
1. 犯罪客体 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 侵害的社会关系。我国的犯罪客体 是指我国刑法 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主义社会关 系。从我国的国家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到公民 的身体健康权和私人财产权等,都是刑法所保护 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 如果没有受到犯罪行为的侵害,则不能成为犯罪 客体;只有当它受到犯罪行为侵害时才能成为犯 罪客体,犯罪客体是犯罪构成的必要条件。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绪论 行政法 民法 (一) 民法 (二) 民法 (三)
第六讲 第七讲
婚姻法 继承法
第八讲
税法
第九讲 第十讲
第十一讲 第十二讲 第十三讲 第十四讲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刑法 (一)
刑法 (二) 民事诉讼法 刑事诉讼法 行政诉讼法
一、刑法概述
1. 刑法的概念 刑法 就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关于什么行 为是犯罪与对犯罪者适用何种刑罚的法律规 范的总和。简言之,刑法就是关于犯罪和刑 罚的法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