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氧化修复技术

合集下载

原位化学氧化(ISCO)修复技术重点与关键问题

原位化学氧化(ISCO)修复技术重点与关键问题

原位化学氧化(ISCO)修复技术重点与关键问题一关于原位化学氧化法修复技术(ISCO)需要掌握的技术重点如下:1.ISCO基本原理:ISCO是通过氧化剂释放电子或激发出的自由基(Radical)来进行修复。

化学反应一般反应速率较快,当剂量及反应时间充足,最终产物为水、二氧化碳或氯离子(修复含氯有机溶剂的污染时)。

ISCO反应过程中,若氧化剂剂量足够,且接触污染物时间充分,则反应较完全。

部份氧化剂需配合催化剂使用。

2.氧化剂主要基本注入方式:依注入管道分:注入井、Direct Push、抽注井群、地下水循环井(Groundwater Circulation Well)。

依注入型式分:重力注入、加压注入。

依注入深度分:单深度注入井、多深度注入井。

注意:需根据项目情况,进行不同的组合方式使用3.影响ISCO 修复成效的主要因子(1)氧化剂的氧化能力、(2)氧化剂与污染物的接触时间、(3)氧化剂的施加方式、(4)氧化剂与污染物的浓度。

如何把氧化剂均匀的布散于含水层中,仍是执行化学氧化修复最大的挑战,这也是在执行化学修复过程中,现场操作化学氧化的人员,需有很丰富的经验,否则会对修复时间、经费,造成很大的影响,甚至造成修复的失败。

4.主要氧化剂及去除污染物类型目前主要(常用)的氧化剂种类共有4种:过氧化氢(液态)、过硫酸盐(固或液态)、过锰酸盐(固或液态)、臭氧(气态)。

近年来,过氧化氢结合过硫酸盐、臭氧结合过氧化氢及缓释性氧化剂有进一步的发展,尤其缓释性氧化剂可能有助于ISCO会发生的污染物浓度反弹(拖尾)现象的缓解。

(1)过氧化氢(H2O2)过氧化氢使用于ISCO有几种形式:过氧化氢溶液、Fenton、Fenton–lik&#101、固体过氧化钙、过氧化镁、过碳酸钠。

可处理三氯乙烷、PCE、TCE、DCE、VC、BTEX、MTBE、氯苯、总酚等污染物,在采用ISCO时,一般过氧化氢注入浓度大约是0.5%-12%。

有机污染土壤化学氧化修复技术综述

有机污染土壤化学氧化修复技术综述

摘要:总结了目前有机污染土壤修复常用的氧化药剂,且从技术适用范围、药剂投加方式和设备分别描述了污染土壤原位和异位修复技术的异同,为污染土壤化学氧化技术的优化工程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污染土壤;有机污染;化学氧化;原位;异位引言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农用化学物质种类、数量的增加,国内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污染程度不断加深,由此造成的健康与环境生态问题引起广泛关注。

有机污染场地类型主要包括焦化类场地、农药类场地、染料类场地、煤制气类场地及加油站类场地等,主要污染物为苯系物、石油烃、卤代烃及PAHs 等。

有机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主要包括热脱附[3-4]、水泥窑焚烧[5-6]、化学氧化[7-8]及生物修复[9]等。

有机污染土壤化学氧化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较为成熟和成功的修复技术,在国内外有大量成功的工程应用案例,是一种高效且成本适中的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修复技术。

1土壤中有机污染种类和来源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可分为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和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两类。

常见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有汽油、苯、甲苯及二甲苯等,有机磷农药、有机氯农药、石油烃、多环芳烃及多氯联苯等都是土壤中常见的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

2化学氧化药剂有机污染土壤化学氧化技术是指向污染土壤添加氧化剂,通过氧化作用,使土壤中的污染物达到修复目标值的过程。

常用的化学氧化药剂包括高锰酸钾、芬顿试剂、臭氧以及过硫酸盐等[10]。

高锰酸钾主要通过直接氧化的方式降解有机污染污染物,其氧化还原电位为1.70V ,反应受pH 影响较小,作为固体,它的运输和存储较为方便,而且它在水中的溶解度高,可通过水溶液的形式导入土壤的受污染区,适宜的浓度一般为0.1%~2%,通常不超过4%[11]。

芬顿试剂是在过氧化氢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种更为有效的氧化剂。

它主要是通过亚铁离子与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氢氧自由基来降解有机污染物的。

氢氧自由基的氧化还原电位为2.8V ,氧化能力强,且适用范围广。

原位化学氧化修复技术

原位化学氧化修复技术

原位化学氧化修复技术
原位化学氧化修复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环境修复技术,它通过化学
反应来修复地下水和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常用于溶解性烃类、氯化
溶剂和多环芳烃等污染物质。

原位化学氧化修复技术将氧化剂喷洒至污染地下水或土壤中,然
后通过氧化剂与污染物质的反应来达到净化的效果。

该技术不仅可以
快速地降解有机污染物,而且可以有效的控制污染物的扩散。

此外,
该技术还可以在污染源处实施治理,无需将污染物地面上检测后再进
行处理,为环保工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性。

在实施原位化学氧化修复技术时,需要根据污染物质的种类和程
度来选择合适的氧化剂。

例如,对于氯化溶剂类的污染物质,可以选
择高氧化还原电位的氧化剂。

对于多环芳烃等难降解污染物质,可以
使用较强的氧化剂进行处理。

实施该技术时,需要对地下水、土壤、氧化剂浓度等进行持续监测,确保修复的效果。

此外,为了防止修复过程中,氧化剂溢出未被
处理,在使用时需要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

若修复效果没有达到预期,需要针对问题进行重新评估和修复。

总的来说,原位化学氧化修复技术是一种较为成熟的地下水和土
壤污染修复技术,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管理和技术壁垒的挑战。

因此,科研人员需要进一步完善该技术,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污染物质的
环保需求。

同时,企业也要注重环保和健康安全,加强环保意识,积极探索实施原位化学氧化修复技术的最佳路径。

有机污染土壤及地下水原位化学氧化修复技术介绍

有机污染土壤及地下水原位化学氧化修复技术介绍

有机污染土壤及地下水原位化学氧化修复技术介绍有机污染土壤及地下水是当今环境保护领域中的一大挑战。

有机污染物如石油、溶剂、农药等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了威胁。

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人员开发了原位化学氧化修复技术,用于降解有机污染物,恢复土壤和地下水的健康状态。

原位化学氧化修复技术是指在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中注入化学氧化剂,通过氧化剂与有机污染物进行反应,将其降解成较为无害的物质。

常用的化学氧化剂包括高锰酸钾(KMnO4)、过硫酸盐(S2O82-)、过氧化氢(H2O2)等。

这些氧化剂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能够有效地降解有机污染物。

原位化学氧化修复技术的步骤如下:1.侦查与评估:针对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范围、程度和类型进行侦查和评估,包括有机污染物的种类、浓度、空间分布等方面的信息收集。

2.氧化剂注入:根据土壤和地下水的特性,确定合适的氧化剂类型、剂量和注入方式。

通常采用直接注入或钻孔注入的方式,将氧化剂均匀地注入到污染源区域。

3. 反应与降解:氧化剂与有机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将其降解成较为无害的物质。

氧化反应常常 BegunBegunBegunBegun服从自由基反应动力学,因此通常需要在反应过程中加入催化剂或表面活性剂,以增强反应速率。

4.监测与评估:进行持续的监测与评估,跟踪化学氧化修复的效果。

通过采样和分析,确定有机污染物浓度的减少情况,评估修复效果的持久性和稳定性。

原位化学氧化修复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高效性:化学氧化剂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能够迅速降解有机污染物,加快修复速度。

2.适应性:原位化学氧化修复技术适用于多种类型的有机污染物,可以对不同化学结构和性质的污染物进行有效降解。

3.环保性:该技术主要依靠化学反应进行修复,不需要大规模的土方开挖和土壤堆放,减少了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4.经济性:相比传统的土壤和地下水修复技术,原位化学氧化修复技术成本较低,可以节约修复成本。

原位化学氧化修复土壤或地下水的药剂及其使用方法与设计方案

原位化学氧化修复土壤或地下水的药剂及其使用方法与设计方案

原位化学氧化修复土壤或地下水的药剂及其使用方法与设计方案原位化学氧化修复土壤或地下水的药剂是一种常用于环境修复的技术,它通过引入氧化剂来氧化、分解或转化污染物,从而降低其毒性和可溶性。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原位化学氧化药剂、使用方法和设计方案,以帮助实施土壤或地下水的修复。

一、常用的原位化学氧化药剂1.高锰酸钾(KMnO4):高锰酸钾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可以有效地氧化有机污染物。

其在水中溶解后能够释放出氧气,并产生羟基自由基等强氧化剂,从而降解有机物。

2.过氧化氢(H2O2):过氧化氢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能够迅速分解成水和氧气。

在修复土壤或地下水中,过氧化氢可以将有机污染物氧化成无机物或者低毒的物质,起到修复效果。

3.臭氧(O3):臭氧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可以迅速氧化有机污染物。

一般采用臭氧气体或臭氧溶液进行氧化修复,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氧化分解有机物,生成低毒的物质。

二、使用方法1.注入法:将药剂溶液通过注射器或喷洒设备注入到受污染的土壤或地下水区域中。

注入法可以实现局部污染点的修复,但需要考虑药剂的喷射深度和时间,以及药剂的扩散范围。

2.渗透法:将药剂溶液均匀地渗透到受污染土壤或地下水中,以实现整个污染区域的修复。

渗透法适用于土壤或地下水的广泛污染,并可以通过合理的渗透方式和时间来控制修复效果。

3.慢释法:将药剂制成慢释剂,通过慢慢释放药剂来实现修复效果。

慢释法可以延长药剂的作用时间,减少药剂的使用量,并且可以适应长时间修复的需求。

三、设计方案1.根据实际情况评估:在进行原位化学氧化修复之前,需要进行地下水或土壤的污染评估,明确污染物种类、浓度和分布情况,以及修复目标。

2.选择适合的药剂:根据评估结果选择适合的原位化学氧化药剂,考虑其氧化能力、稳定性和安全性,确保能够达到修复目标。

3.设计合理的注入或渗透方案:根据修复区域的大小和形状,设计合理的注入或渗透方案,保证药剂能够充分接触到受污染的土壤或地下水。

化学氧化修复技术

化学氧化修复技术
微孔隙, 而到达更深层的地下环境中, 且与水共存时 形成具有明显交界面的两个独立系统, 导致治理工作 更加困难。案例 Nhomakorabea案例

原位化学氧化(ISCO)就是将化学氧化剂注入到地下 环境中, 通过它们与污染物之间的化学反应将地下水
或土壤中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化学物质的方法。
事实证明, 它能够有效地处理TCE污染的地下水和土 壤。目前用于ISCO的氧化剂主要有以下4种不同的 类型: 高锰酸盐(MnO4-), Fenton试剂(Fe2+/H2O2), 过硫酸盐(S2O82-)和臭氧(O3)。
案例

许多研究人员已经在野外和室内进行了一系列采用 高锰酸盐处理TCE 污染场地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pH 值在4~ 8时, 经KMnO4氧化处理8小时后大部分
的TCE都转化为CO2。

高锰酸盐氧化法的缺点是还原物MnO2会在注射井附 近的积累, 影响污染物的质量转移并可能堵塞含水层 介质。
案例

Fenton氧化法是一种高效的、应用最广泛的高级氧 化法,在处理一般氧化剂难氧化、难生物降解的有 毒有机物时具有独特的优势。
概述

1894年法国科学家H.J.H.Fenton在一项科学研究中 发现酸性水溶液中当亚铁离子和过氧化氢共存时可
以有效地将苹果酸氧化。这项研究发现为人们分析
还原性有机物和选择性氧化有机物提供了一种新的 方法。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将Fe2+/ H2O2命名为Fenton试剂,使用这种试剂的反应称为 Fenton反应。
地下水。
案例

与传统的Fenton氧化法相比, 此类反应不仅不需要额 外加入Fe2+ , 而且最重要的是并非只在酸性条件下

土壤修复化学氧化

土壤修复化学氧化

土壤修复化学氧化1. 引言土壤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提供着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水分,并支撑着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行。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许多土壤遭受了污染,导致土壤质量下降、植物生长受限甚至环境生态失衡。

因此,土壤修复成为当今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土壤修复化学氧化是一种常用的土壤修复技术,通过引入化学氧化剂来降解和转化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以恢复土壤生态功能和减轻环境污染。

本文将详细介绍土壤修复化学氧化的原理、方法、应用和未来发展方向。

2. 原理土壤修复化学氧化是利用化学氧化剂将有机污染物氧化为无害或低毒的化合物,从而降低其毒性和生态风险。

化学氧化剂在土壤中与有机污染物发生氧化反应,将其转化为更稳定、更容易降解的物质,从而达到修复土壤的目的。

常用的化学氧化剂包括过氧化氢、高锰酸钾、过硫酸铵等。

这些化学氧化剂可以通过氧化反应释放出氧气或活性氧,与有机污染物发生氧化反应,将其分解为无害的水、二氧化碳和无毒的化合物。

3. 方法土壤修复化学氧化的具体方法包括原位化学氧化和堆肥化学氧化两种。

3.1 原位化学氧化原位化学氧化是将化学氧化剂直接施加到受污染土壤中,通过与有机污染物发生氧化反应来修复土壤。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较低的优点,适用于小面积且污染程度较轻的土壤。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调整土壤pH值,使其适应化学氧化剂的使用要求。

2. 将化学氧化剂均匀撒布在受污染土壤表面,或通过喷洒、注入等方式加入土壤中。

3. 保持土壤湿润,以利于化学氧化剂与有机污染物的接触和反应。

4. 定期监测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浓度变化,评估修复效果。

3.2 堆肥化学氧化堆肥化学氧化是将化学氧化剂与堆肥材料混合,形成堆肥堆,利用堆肥过程中的温度和微生物活动来促进化学氧化剂与有机污染物的反应,从而修复土壤。

该方法适用于大面积且污染程度较重的土壤。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将化学氧化剂与堆肥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堆肥堆。

芬顿氧化破络

芬顿氧化破络

芬顿氧化破络芬顿氧化破络是一种常用的环境修复技术,通过芬顿试剂的氧化作用,能够有效地降解有机污染物。

本文将介绍芬顿氧化破络的原理、应用及其优缺点。

一、芬顿氧化破络的原理芬顿氧化破络是通过Fenton试剂的氧化还原反应来实现的。

Fenton 试剂是由过氧化氢和铁离子组成的混合物,通过加入适量的铁离子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生成羟基自由基(·OH),这些自由基具有强氧化性,能够与有机污染物发生反应,将其分解为无害的物质。

芬顿氧化破络的反应过程可以用以下化学方程式表示:Fe2+ + H2O2 → Fe3+ + ·OH + OH-这一反应是一个自由基链反应过程,其中·OH是高度活性的自由基,具有非常强的氧化能力。

二、芬顿氧化破络的应用芬顿氧化破络广泛应用于环境修复领域,特别是对于一些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如苯系化合物、酚类、农药等具有良好的降解效果。

其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土壤修复:芬顿氧化破络可以有效地降解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对于重金属污染物也有较好的修复效果。

通过将Fenton试剂喷洒或注入到土壤中,使其与有机污染物发生反应,达到修复土壤的目的。

2. 水体净化:芬顿氧化破络可以用于水体的净化和废水的处理。

将Fenton试剂加入到水体中,与有机污染物发生氧化反应,可以将有机物降解为无害的物质,提高水体的水质。

3. 大气污染治理:芬顿氧化破络也可以用于大气污染的治理。

将Fenton试剂喷洒到空气中,与空气中的有机污染物发生反应,降解为无害的物质,净化大气环境。

三、芬顿氧化破络的优缺点芬顿氧化破络作为一种环境修复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 高效性:芬顿氧化破络能够高效降解有机污染物,对于难降解的有机物也能够取得显著的降解效果。

2. 广谱性:芬顿氧化破络对于不同种类的有机污染物都具有较好的降解效果,适用范围广。

3. 操作简便:芬顿氧化破络的操作相对简单,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和工艺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氧化技术
概述
• 定义:化学氧化修复技术是利用氧化剂的氧化性 能,使污染物氧化分解,转变成无毒或毒性较小 的物质,从而消除土壤和水体环境中的污染。 • 氧化剂能使污染物转化或分解成毒性、迁移性或 环境有效性较低的形态。常用于修复的化学氧化
剂包括高锰酸钾、臭氧、过氧化氢和Fenton试
剂等。
概述
案例
• H2O2曾作为氧气的来源应用于土壤生物修复过程中以促
进微生物的生长, 后来又作为氧化剂用于处理土壤中的污
染物, 近年来则更多地应用于氯代溶剂(TCE, PCE)的原 位氧化处理。一些学者发现, Fe2+与H2O2在酸性条件下 ( pH=2~3)会发生反应, 生成具有非选择性强氧化还原能 力的· OH, 并放出大量热。其反应式如下:
案例
• 臭氧主要用于去除低氧化态的氯代烯烃, 其主要机制分为
两类: 臭氧直接与C=C 发生反应, 或是通过· OH的亲核取
代反应, 反应式如下: 2O3 + 3H2O2→4O2 + 2· OH + 2H2O • 一些学者研究发现臭氧也可以分解TCE。然而· OH 较低 的浓度和与其它溶解物的反应仍然是一个问题。
案例
案例
• 原位化学氧化(ISCO)就是将化学氧化剂注入到地下环境
中, 通过它们与污染物之间的化学反应将地下水或土壤中
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化学物质的方法。事实证明, 它能 够有效地处理TCE污染的地下水和土壤。目前用于ISCO 的氧化剂主要有以下4种不同的类型: 高锰酸盐(MnO4-), Fenton试剂(Fe2+/H2O2), 过硫酸盐(S2O82-)和臭氧
案例
• 研究指出有4种途径可以提高臭氧的氧化能力: 1.pH的变
化; 2.添加· OH; 3.紫外射线;4.过氧化氢和紫外射线的联
合应用。结果表明当过氧化氢与臭氧以0.5~ 0.7:1(w/w) 的比例加入的时候, 其氧化速率能够提高2~3倍。由此证 明,在特定环境下采用臭氧对TCE 进行氧化, 是一种非常 有前途的去除过程。
COD值为3600mg/L。经混凝处理后,取上层清液作为
试验用水, COD值为1640mg/L。取100ml试验用水, 加 入氧化剂和催化剂, 达到设定氧化时间, 取中间液分析。 • 根据正交试验结果分析pH为4 、 H2O2(30%)加量 1mL、FeSO4· 7H2O加量为0. 05g、反应时间为4h是本
种有机物,反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H2O2环境友好且易
于处置,会缓慢分解为氧气和水,H2O2的加入可以提供 一部分溶氧,而且铁的来源丰富、无毒、易于去除,减少
了体系的处理成本,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相对于其它高级
氧化法,Fenton反应成本较为低廉,有毒副产物产生的 几率显著降低,缺点是H2O2利用率低,有机物矿化不充 分,运行成本高。
案例
• 许多研究人员已经在野外和室内进行了一系列采用高锰酸
盐处理TCE 污染场地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pH 值在
4~ 8时, 经KMnO4氧化处理8小时后大部分的TCE都转 化为CO2。 • 高锰酸盐氧化法的缺点是还原物MnO2会在注射井附近的 积累, 影响污染物的质量转移并可能堵塞含水层介质。
修复TCE污染的土壤和地下水。
案例
• 与传统的Fenton氧化法相比, 此类反应不仅不需要额外
加入Fe2+ , 而且最重要的是并非只在酸性条件下
(pH=2~4)才能发生反应。研究结果表明, Fenton-like 法在天然pH条件下可直接氧化DNA PL相的TCE, 在通 过7个孔隙体积的H2O2后, 残留在柱中的TCE DNA PL 去除率可达到91% , 在柱顶部更高达97% 。
成为现今发展最为迅速的土壤和地下水修复技术。从根本
上来说, 随着这项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日益完善, 它将会对 实际污染场地的修复做出更大的贡献并降低修复的成本。
案例
• 案例:Fenton试剂在钻井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钻井作业后期产生含有大量钻井液添加剂的钻井废水具有
高色度、高有机物、高矿物油等特点, 一直是影响和制约 着正常钻井生产的不利因素, 经对川渝两地钻井废水处理 情况统计表明, 仅仅采用常规混凝法处理, 不能满足钻井 后期废水达标排放。目前对于钻井废水深度处理研究中,
→2· SO4S2O82- + M en+→· SO4-+M e(n+1)++SO42• 与· OH不同, · SO4-更为稳定, 且适用的pH范围更为广泛, 约在2.5~11之间。
案例
• 最近研究和发展的一种过硫酸盐活化技术是将H2O2和
Na2S2O8相结合的双氧化系统。在这个系统中,H2O2在一
显减少。
案例
• Fenton试剂处理源区前后含水层介质中微生物活性 的变化趋势
案例
• 过硫酸盐是近年来最新研究的一种ISCO氧化剂, 地下水
温度环境下(15℃), 过硫酸根离子(S2O82-)是带有2个电子
的强氧化剂。它在一些特定的催化剂的诱导下, 可以生成 硫酸根自由基(· SO4-)与· OH, 其反应式如下: S2O82-+热
高锰酸钾
高锰酸钾在酸性溶液中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反应 式为: MnO4- + 8H+ + 5e- = Mn2+ + 4H2O 其标准氧化还原电位为E0=1.51V。 高锰酸钾在中性溶液中的氧化性要比在酸性溶液 中低得多,反应式为: MnO4-+ 2H2O + 3e-=MnO2 + 4OH其标准氧化还原电位为E0=0.588V。
现酸性水溶液中当亚铁离子和过氧化氢共存时可以有效地
将苹果酸氧化。这项研究发现为人们分析还原性有机物和 选择性氧化有机物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后人为了纪念这 位伟大的科学家,将Fe2+/H2O2命名为Fenton试剂, 使用这种试剂的反应称为Fenton反应。
概述
• Fenton反应有以下优点:产生的· OH可迅速氧化去除多
(O3)。
案例
• 高锰酸盐作为一种强氧化剂, 通常以水溶液的形式注入到
土壤和地下水的受污染区域, 将污染物最终氧化为无害的
化学物质, 反应式如下: MnO4- + 4H+ + 3e-→MnO2 + 2H2O
• KMnO4不仅能够氧化水溶液中的TCE, 而且还能够氧化
多孔土壤介质中的TCE污染物。与其他氧化剂相比, KMnO4在环境中的存在时间更为持久, 且适用的pH 值 更为广泛。
次设计的最优组合。
案例
• 当pH为4, FeSO4· 7H2O加量为0. 05g,反应时间为
4h,H2O2加量与COD去除率关系。
案例
• 当pH为4,H2O2加量为1mL,反应时间为
4h,FeSO4· 7H2O加量与COD去除率关系。
案例
• 当H2O2加量为1mL,FeSO4· 7H2O加量为0.05g,反应时
案例
• 综上,该工艺可实现废水处理达标, 出水主要指标达到污
水综合排放标(GB8978-1996) 一级标准, 以Fenton试
剂为氧化单元的工艺在处理钻井废水中具有较高的推广应 用价值。
最后
些催化剂的激活作用下会生成· OH,· OH 会催化过硫酸盐 生成· SO4- , 同样,· SO4-与水反应生成· OH。这种连锁反 应会保证整个系统中的氧化剂的浓度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 态。这对于多种污染物混合的DNA PL是一种有效的去除
方法。
案例
案例
• 综上所述, 近10年来ISCO技术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 并且
间为4h,pH值与COD去除率关系。
案例
• Fenton试剂催化氧化为基础, 将混凝、沉淀、氧化、吸
附、反渗透技术结合, 集成形成了一套处理钻井废水的处
理工艺。
案例
• 将该工艺在龙岗某井现场实验, 处理后的钻井废水监测表
明, 水质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
值。 • 在常温下,介质pH3~4, 30%的H2O2投加1%, FeSO4· 7H2O投加0. 05%,反应3~4h,氧化工艺环节钻井 废水COD去除率可达到75%以上。
常用于修复的化学氧化剂包括高锰酸钾、臭氧、过氧化 氢和Fenton试剂等,它们已在修复工程中被广泛应用。
氧化性强弱对比如下:氟>羟基自由基>臭氧>过氧化氢
>高锰酸根>次氯酸>二氧化氯>氯气>氧气
概述
• 普通氧化法就是向被污染的土壤或水体中喷撒或注入化学氧化剂,使其与污染物质发 生化学反应,使污染物去除或转化为低毒、低移动性产物来实现净化目的。 • 一些氧化性物质(包括各种基团、离子)氧化性强弱对比如下:氟>羟基自由基>臭 氧>过氧化氢>高锰酸根>次氯酸>二氧化氯>氯气>氧气
Fe2++H2O2→Fe3++· OH +OH-
案例
• 铁催化过氧化氢主要分为2种类型: 利用溶解性铁作为催
化剂, 如Fe2+的Fenton氧化法, 此种方法最大的局限就是
pH值的范围; 以铁氧化物作为催化剂, 如Fenton-like氧 化法。近年来, Fenton-like氧化法已经被逐渐应用于土 壤和地下水的污染治理, 因为土壤和含水层本身含有大量 的天然铁矿物, 由其催化的Fenton-like反应能够有效地
案例
• 此外在适当的环境下, Fenton 试剂处理过的源区同样会
导致氯代烯烃污染羽的减小。美国佐治亚州金海湾(King
Bay)的市立垃圾处理厂在对污染源处理前, PCE污染源的 浓度高达4500g/L, 其污染羽中的VC浓度达到800g/L。 经过Fenton试剂的原位化学氧化, 源区的PCE浓度降低 到100g /L以下, 且污染羽中VC的浓度在处理6年后有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