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试题二标准答案
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A. 社会现象B. 自然现象C. 艺术现象D. 心理现象答案:C2. 以下哪位哲学家不是美学的奠基人?A. 亚里士多德B. 康德C. 黑格尔D. 牛顿答案:D3. “美是生活”这一观点是由哪位哲学家提出的?A. 马克思B. 尼采C. 黑格尔D. 柏拉图答案:A4. 以下哪种艺术形式不属于视觉艺术?A. 绘画B. 雕塑C. 音乐D. 摄影5.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美学研究的范畴?A. 审美经验B. 艺术创作C. 经济理论D. 艺术批评答案:C6. “艺术是表现”这一观点是由哪位哲学家提出的?A. 克罗齐B. 康德C. 黑格尔D. 柏拉图答案:A7. 以下哪种理论不属于现代美学?A. 形式主义B. 表现主义C. 结构主义D. 古典主义答案:D8. “美是主观感受”这一观点是由哪位哲学家提出的?A. 休谟B. 康德C. 黑格尔D. 柏拉图答案:A9. 以下哪种艺术形式不属于表演艺术?B. 戏剧C. 建筑D. 音乐答案:C10. “美是和谐”这一观点是由哪位哲学家提出的?A. 亚里士多德B. 康德C. 黑格尔D. 柏拉图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学中的“黄金分割”比例是_________。
答案:1:1.6182. 康德在其著作《判断力批判》中提出了_________的概念。
答案:审美判断3. 黑格尔认为艺术的最高形式是_________。
答案:音乐4. 柏拉图在其著作《理想国》中提出了_________的概念。
答案:理念5. 尼采在其著作《悲剧的诞生》中提出了_________的概念。
答案:酒神精神6. 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诗学》中提出了_________的概念。
答案:模仿7. 克罗齐在其著作《美学》中提出了_________的概念。
答案:直觉8. 马克思在其著作《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提出了_________的概念。
美学试题二标准答案

试题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0小题)1.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其最大的合理性就在于(D)A.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精神B.抓住了美具有感性形式这一特点C.肯定了美就存在于人类的生活中D.强调了美的客观实在性2.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对美学的突出贡献是(B)A.把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引入到人的主观精神世界B.揭开了心理无意识这一重要领域C.发现了人的心理结构D.描述了人的审美心理机制3.马克思把美学研究从康德重主观的方向重新转移到重客观的方向,这里的“客观”主要是指(D)A.外在的自然界B.人所改造过的自然界C.人所创造的物质产品D.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4.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
与这段话最切近的美论是(D)A.美在形式B.美在关系C.美在生活D.美在距离5.美感产生于(D)A.游戏B.摹仿C.巫术D.社会实践6.美感的核心是(。
A.情感B.意志C.直觉D.体验7.以下不属于大力倡导美感的非功利性的美学家是(A)A.康德B.王国维C.蔡元培D.柏拉图8.审美关系是人与世界构成的一种(A)A.精神关系B.认识关系C.信仰关系D.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关系9.被比作“水中盐、蜜中花”的美感心理要素是(B)A.通感B.理解C.想象D.情感10.“人闲桂花落”与“飞泉挂碧峰”这两句话所体现的艺术风格是(A)A.优美和崇高B.崇高和优美C.均为崇高D•均为优美11.在中国近代美学史上,将“意境”范畴发展为“境界”的美学家是(A)A.王国维B.吕荧C.严羽D.蔡元培12.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小孩子看事物,只看到物的形象,而不知其为何物,这属于(C)A.知觉B.直觉C.统觉D.感觉13.丑在传统美学中只是一种否定的力量,到了20世纪(D)美学中,丑与荒诞却代替了崇高与滑稽,成为非理性的审美理想的标志。
A.表现主义B.现实主义C.浪漫主义D.现代主义14.曾经提出“内在感官”说的美学家是(A)A.夏夫兹别里和哈奇生B.夏夫兹别里和斯宾塞C.哈奇生和斯宾塞D.柏格森和夏夫兹别里15.西方美学史上,最早讨论到崇高的是(A)A.毕达哥拉斯B・朗吉弩斯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16.“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是贯穿以下哪一部作品始终的一条红线? (B)A.《判断力批判》B.《论崇高》C.《伊安篇》D.《诗学》17.认为想象的快乐有三种:宏伟、新奇和美的美学家是(A)A.爱迪生B・博克C贺拉斯D.黑格尔18.将崇高区分为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的是(B)A.劳鲍特里B・康德C.梅里美D.雨果19.崇高与优美之间的关系是(B)A.对立的B.并列的C.递进的D.同一的20. 18世纪,将文章的风格区分为阳刚与阴柔两类的是(B)A.方苞B.姚鼐C.刘熙载D.王夫之21.亚里士多德著名的关于悲剧原因的理论是(B)A.过失说B.命运说C.永恒公理说D.性格缺陷说22.霍布斯关于喜剧产生原因的学说是(B)A. “乖讹”说B. “鄙夷”说C. “生命的机械化”说D. “游戏”说23.将乖讹区分为“上升的乖讹”和“下降的乖讹”的美学家是(C)A.休谟B.柏格森C.斯宾塞D・弗洛伊德24.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将西方现代艺术正在经历的危机称作是(C)A.审美危机B.形式危机C.范式危机D.范型危机25.在西方美学史上,明确使用“崇高”一词,并把它与优美并立起来成为美学上两个基本范畴的美学家是(A )。
美学试题二标准答案

试题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0小题)1.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其最大的合理性就在于(D)A.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精神B.抓住了美具有感性形式这一特点C.肯定了美就存在于人类的生活中D.强调了美的客观实在性2.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对美学的突出贡献是(B)A.把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引入到人的主观精神世界B.揭开了心理无意识这一重要领域C.发现了人的心理结构D.描述了人的审美心理机制3.马克思把美学研究从康德重主观的方向重新转移到重客观的方向,这里的“客观”主要是指(D)A.外在的自然界B.人所改造过的自然界C.人所创造的物质产品D.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4.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
与这段话最切近的美论是(D)A.美在形式B.美在关系C.美在生活D.美在距离5.美感产生于(D)A.游戏B.摹仿C.巫术D.社会实践6.美感的核心是(C)A.情感 B.意志 C.直觉D.体验7. 以下不属于大力倡导美感的非功利性的美学家是(A)A. 康德B. 王国维C. 蔡元培D. 柏拉图8. 审美关系是人与世界构成的一种(A)A. 精神关系B. 认识关系C. 信仰关系D. 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关系9. 被比作“水中盐、蜜中花”的美感心理要素是(B)A. 通感B. 理解C. 想象D. 情感10.“人闲桂花落”与“飞泉挂碧峰”这两句话所体现的艺术风格是(A)A.优美和崇高 B.崇高和优美C.均为崇高 D.均为优美11. 在中国近代美学史上,将“意境”范畴发展为“境界”的美学家是(A)A. 王国维B. 吕荧C. 严羽D. 蔡元培12.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小孩子看事物,只看到物的形象,而不知其为何物,这属于(C)A.知觉B.直觉 C.统觉D.感觉13.丑在传统美学中只是一种否定的力量,到了20世纪(D)美学中,丑与荒诞却代替了崇高与滑稽,成为非理性的审美理想的标志。
福师《美学与美育》在线作业二15秋满分答案

正确答案:B 15. 下列艺术观中,不是由现代美学家提出的学说是( ) A. 集体无意识说 B. 有意味的形式说 C. 符号说 D. 娱乐说 正确答案:D 16. 孕育意象所需要的“虚静”并不排除或超越( ) A. 功利 B. 逻辑 C. 日常自我 D. 自由 正确答案:D 17. 中国古代的“风骨”范畴,类似于现代美学范畴中的( ) A. 优美
B. 休谟 C. 博克 D. 康德 正确答案:D 13. 唯物辩证法对于美学研究具有( ) A. 总的指导意义 B. 具体方法的意义 C. 重要启示意义 D. 实践意义 正确答案:A 14. 陶渊明认为,欣赏自然美景时“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指的是( ) A. 审美的非功利性 B. 审美的非自觉性 C. 审美的具象性 D. 审美的个性
B. 兴象 C. 喻象
D. 抽象 正确答案:B 3. 下列美学家中不主张模仿说的是( ) A. 柏拉图 B. 亚里士多德 C. 贺拉斯 D. 席勒 正确答案:D 4. 在艺术接受中,意象的重建过程主要在于( ) A. 读 B. 悟 C. 观 D. 品 正确答案:D 5. 把山水作为绘画、文学等艺术样式的题材,这标志着( )
A. 艺术开始进入自觉的时代 B. 审美活动开始走向独立 C. 人对自然审美意识开始觉醒 D. 人对现实审美关系的建立 正确答案:C 6. “燕山雪花大如席”中雪花的形象属于( ) A. 仿象 B. 兴象 C. 喻象 D. 抽象 正确答案:C 7. 再现论是西方延续时间最长的一种艺术概念,下列不属于其主要形式的是( ) A. 单纯的模仿 B. 本质的模仿 C. 理想的模仿
C. 独创性 D. 逻辑性 正确答案:B 30. 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说不同于柏拉图“美在理念”说的主要特点是( ) A. 突出了美的感性因素 B. 强调了美的理性内容 C. 注入了辩证法的精神 D. 更具有思辨的意味 正确答案:C 福师《美学与美育》在线作业二 二、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悲剧总体上可分为 英雄 悲剧和 小人物 悲剧( ) A. 错误 B. 正确
美学原理-尔雅通识-作业考试题满分答案

什么是美学(一)1“美学”这一名称最早由谁提出A、黑格尔B、康德C、鲍姆嘉通D、海德格尔正确答案: C2宗白华认为,中国形而上学属于()的体系。
A、唯美B、生命C、唯心D、意趣正确答案: B3“以美育代宗教”的说法是由谁提出的A、王国维B、梁启超C、鲁迅D、蔡元培正确答案: D4西方美学的历史开始于1750年。
正确答案:×5以下著作中不属于朱光潜的是A、《美学散步》B、《文艺心理学》C、《西方美学史》D、《谈美》正确答案: A6下列对《诗论》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用西方诗论来阐释中国古典诗歌B、它用中国诗论来印证西方诗论C、它是一本介绍诗歌创作的著作。
D、它分析了中国诗走向律诗的原因正确答案: C7西方美学历史的创始是谁:A、苏格拉底B、鲍姆嘉通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正确答案: C8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国美学大讨论的思维模式是:A、主客二分B、天人合一C、主客统一D、天人分离正确答案: A9宗白华的美学立足点是()。
A、西方形而上学B、西方美学C、中国形而上学D、中国美学正确答案: D10离开人的生活世界而专注于语义分析,会从根本上取消美学。
正确答案:√11美学研究的对象是:A、美好事物B、积极事物C、审美活动D、美丽景色正确答案: C12中国古代是不存在美学的。
正确答案:×13宗白华认为:艺术家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风景交融渗透。
()正确答案:√14不是中国近代美学家的是A、梁启超B、蔡元培C、王国维D、华罗庚正确答案: D15王国维的作品不包括A、《宋元戏曲考》B、《人间词话》C、《谈美》D、《红楼梦评论》正确答案: C16朱光潜的《悲剧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没有介绍的理论是:A、叔本华的悲剧理论B、里普斯的移情说C、弗洛伊德精神分析D、荣格的心理学理论正确答案: B17集中反映朱光潜先生致力于中西美学融合的是:A、《诗论》B、《西方美学史》C、《美学散步》D、《判断力批判》正确答案: A18西方美学是从鲍姆嘉通开始的。
美学期末试题及答案(两篇)2024

引言概述:美学是研究美的本质、起源、价值和表现形式的哲学学科。
在美学课程中,期末试题及答案是考核学生对美学理论和实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的重要方式。
本文将针对美学期末试题及答案(二),从五个大点展开详细阐述。
一、美学理论界的争议1. 艺术的定义争议- 传统定义:艺术是对美的表达和再现。
- 扩展定义:艺术是对各种体验的表达和再现,不仅限于美。
- 结论:应尊重不同的定义,理解艺术是多样的。
2. 美的主观性与客观性- 主观性:美的感受因人而异,没有统一标准。
- 客观性:存在普遍认同的美和审美原则。
- 结论:美的主观性和客观性在实践中相互交织。
3. 美的价值争议- 相对主义:美的价值是主观而变化的。
- 客观主义:美的价值是客观且不变的。
- 结论:美的价值是主观与客观的相互作用结果。
二、不同学派的美学观点1. 哲学美学学派- 古希腊美学:关注完美、和谐和对称的作品。
- 康德美学:关注审美判断的普遍性和纯粹性。
- 结论:哲学美学学派着重于美的概念和原则的探讨。
2. 心理学美学学派- 情感美学:关注艺术作品引发的心理情感。
- 认知美学:关注艺术作品的认知过程。
- 结论:心理学美学学派研究人类心理对美的感知及体验。
3. 社会学美学学派- 文化美学:关注艺术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 阶级美学:关注阶级对艺术和美的不同理解和偏好。
- 结论:社会学美学学派强调社会背景对美学观点的影响。
4. 实用美学学派- 创造美学:关注艺术与实践相结合的创造性。
- 品味美学:关注个体的审美能力和素养。
- 结论:实用美学学派注重美在实践中的作用和实际应用。
5. 文化批评美学学派- 后现代美学:关注对传统美学观点的批判和重新解读。
- 女性美学:关注女性对美和艺术的独特视角。
- 结论:文化批评美学学派促进了美学研究的多元和包容性。
三、美学实践与创新1. 艺术的实践性- 艺术是一种实践行为,通过创作、表演、欣赏等活动实践美学。
- 各种艺术形式的实践活动对于培养美学素养至关重要。
美学专业测试题及答案

美学专业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学作为一门学科,其研究对象是:A. 美学理论B. 美学历史C. 美学实践D. 美学理论、历史与实践的统一2. 以下哪位哲学家提出了“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观点?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康德D. 黑格尔3. 以下属于审美经验的要素是:A. 情感B. 想象C. 理解D. 所有选项4. 美学中的“形式美”主要关注:A. 艺术作品的内容B. 艺术作品的外在形式C. 艺术作品的社会功能D. 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5. 以下哪部作品不是关于美学理论的?A. 《美学原理》B. 《艺术哲学》C. 《悲剧的诞生》D. 《人类简史》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6. 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
(对)7. 审美经验只涉及视觉感受。
(错)8. 康德认为美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对)9. 美学研究不包括艺术批评。
(错)10. 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是完全独立的两个过程。
(错)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1. 简述美学研究的主要领域。
答:美学研究的主要领域包括艺术美学、审美心理学、审美文化研究、艺术哲学、艺术批评等。
12. 解释“审美距离”的概念。
答:审美距离是指在审美活动中,观众与艺术作品之间保持的一定的心理和情感距离,以保持客观的审美态度。
13. 什么是“艺术的模仿说”?答:艺术的模仿说是一种古老的艺术理论,认为艺术是现实生活或自然世界的模仿和再现。
14. 描述“形式主义”在美学中的含义。
答:形式主义在美学中强调艺术作品的形式特征,如线条、色彩、结构等,认为艺术的价值在于其形式美,而非内容或功能。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5. 论述康德在美学中的主要贡献。
答:康德在美学中的主要贡献包括提出了“审美判断”的概念,强调审美经验的主观性和无目的性,以及提出了“美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的观点,对后世美学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
16. 分析现代美学与传统美学的主要区别。
美学课程考试试卷答案2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在每小题列出五个备 选项中有二——五个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 选或未选均无分。 1.美学史上,人们划分艺术类型,往往依据的标准有( )
A.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B.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 C.艺术作品自身的存在方式 D.艺术作品与创作者之间的关系 2.美育的特点表现在( A.以感性方式感化人 ) B.寓教于乐 C.以情动人 E.通过陶冶性情或泄导身心的方式培育人 ) E.艺术作品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系统的具体要求:
(1) 编程简单、可现场修改程序; (2) (3) 维修方便、采用插件式结构; 可靠性高于继电器控制系统;
25
(4) 体积小于继电器控制盘; (5) 数据可直接送入管理计算机; (6) 成本可与继电器控制盘竟争; (7) 输入为市电; (8) 输出为市电、输出电流在 2A 以上; (9) 扩展时原系统改变最少; (10) 用户存储器大于 4KB。
2.简述审美价值与一般价值活动的共性及其特殊性。
3.为什么说审美是艺术最核心的功能?
第5 页
4.意象世界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5.简述优美的主要特征。
五、论述题: (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2 分,共 24 分) 1. 为什么说审美活动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基础。
第6页
2.举例论述荒诞审美形态的特征。
5.天才独特的艺术创造力主要表现为( A.艺术敏感 D.艺术灵感 B.艺术想象力 E.艺术意境 第3 页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 1.审美惊异
2.移情说
3.“有意味的形式”说
4.意象
第4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题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0小题)1.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其最大的合理性就在于(D)A.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精神B.抓住了美具有感性形式这一特点C.肯定了美就存在于人类的生活中D.强调了美的客观实在性2.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对美学的突出贡献是(B)A.把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引入到人的主观精神世界B.揭开了心理无意识这一重要领域C.发现了人的心理结构D.描述了人的审美心理机制3.马克思把美学研究从康德重主观的方向重新转移到重客观的方向,这里的“客观”主要是指(D)A.外在的自然界B.人所改造过的自然界C.人所创造的物质产品D.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4.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
和这段话最切近的美论是(D)A.美在形式B.美在关系C.美在生活D.美在距离5.美感产生于(D)A.游戏B.摹仿C.巫术D.社会实践6.美感的核心是(C)A.情感B.意志C.直觉D.体验7. 以下不属于大力倡导美感的非功利性的美学家是(A)A. 康德B. 王国维C. 蔡元培D. 柏拉图8. 审美关系是人和世界构成的一种(A)A. 精神关系B. 认识关系C. 信仰关系D. 物质和精神的统一关系9. 被比作“水中盐、蜜中花”的美感心理要素是(B)A. 通感B. 理解C. 想象D. 情感10.“人闲桂花落”和“飞泉挂碧峰”这两句话所体现的艺术风格是(A)A.优美和崇高B.崇高和优美C.均为崇高D.均为优美11. 在中国近代美学史上,将“意境”范畴发展为“境界”的美学家是(A)A. 王国维B. 吕荧C. 严羽D. 蔡元培12.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小孩子看事物,只看到物的形象,而不知其为何物,这属于(C)A.知觉B.直觉C.统觉D.感觉13.丑在传统美学中只是一种否定的力量,到了20世纪(D)美学中,丑和荒诞却代替了崇高和滑稽,成为非理性的审美理想的标志。
A.表现主义B.现实主义C.浪漫主义D.现代主义14.曾经提出“内在感官”说的美学家是(A)A.夏夫兹别里和哈奇生B.夏夫兹别里和斯宾塞C.哈奇生和斯宾塞D.柏格森和夏夫兹别里15.西方美学史上,最早讨论到崇高的是(A)A.毕达哥拉斯B.朗吉弩斯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16.“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是贯穿以下哪一部作品始终的一条红线? (B)A.《判断力批判》B.《论崇高》C.《伊安篇》D.《诗学》17.认为想象的快乐有三种:宏伟、新奇和美的美学家是(A)A.爱迪生B.博克C.贺拉斯D.黑格尔18.将崇高区分为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的是(B)A.劳鲍特里B.康德C.梅里美D.雨果19.崇高和优美之间的关系是(B)A.对立的B.并列的C.递进的D.同一的20.18世纪,将文章的风格区分为阳刚和阴柔两类的是(B)A.方苞B.姚鼐C.刘熙载D.王夫之21.亚里士多德著名的关于悲剧原因的理论是(B)A.过失说B.命运说C.永恒公理说D.性格缺陷说22.霍布斯关于喜剧产生原因的学说是(B)A.“乖讹”说B.“鄙夷”说C.“生命的机械化”说D.“游戏”说23.将乖讹区分为“上升的乖讹”和“下降的乖讹”的美学家是(C)A.休谟B.柏格森C.斯宾塞D.弗洛伊德24.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将西方现代艺术正在经历的危机称作是(C)A.审美危机B.形式危机C.范式危机D.范型危机25.在西方美学史上,明确使用“崇高”一词,并把它和优美并立起来成为美学上两个基本范畴的美学家是(A )。
A.博克B.毕达歌拉斯C.郎吉弩斯D.康德26.西方美学史上关于喜剧性产生的原因有多种说法,其中就有(A)的“突然荣耀说”。
A.霍布斯B.康德C.柏格森D.佛罗伊德27.美感开始于(C)A.异性的吸引B.游戏的冲动C.工具的制造和使用D.祭奠的崇拜28.从历史发展的观点看,美感(B)A.没有起点B.有一个起点,却没有终点C.既无起点,也无终点D.有起点,也有终点29.俗话说“对牛弹琴”,它说明美感的形成依靠于(B)A.感官B.审美能力C.想象D.灵性30.审美情感和日常生活情感的区别在于更具有(C)A.个人性和情绪性B.非理性和偶然性C.社会性和理性D.历史性和时代性31.审美经验的生成是(D)A.有明确目的的B.毫无目的的C.有时有目的,有时无目的D.有目的和无目的的辨证统一32.所谓审美形态的贯通性是指其(B)A.历史生成和个体相对性生成B.哲学思想对审美形态的统摄性C.多种审美因素构成的有机体的感性凝聚D.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33.以下哪种自然现象最能使人产生崇高感?(C)A.和风细雨B.流水潺潺C.惊涛拍岸D.春花秋月34.喜剧的主要特点是(C)A.能够紧追时尚B.机智地批判社会现实C.形式和内容悖离D.社会大众喜闻乐见35.审美活动和一般精神活动的区别在于(B)A.是主体和对象的精神联系B.最具个性化C.具有内在的规律性D.产生现实的社会后果36.审美对象的“非实体性”是指(C)A.它是精神性实体B.它是不存在的C.它是一种独特意象D.它在历史中不断变迁37.审美惊异和日常惊奇的区别在于(C)A.有新奇的外在特征B.需要理性思考C.有内在的精神召唤D.需要特定主体38.“移情说”的代表人物是(C)A.维特根斯坦B.亚里士多德C.里普斯D.阿恩海姆39.苏轼的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在艺术想象上体现为(C)A.接近联想B.对比联想C.类似联想D.自由联想40.指出“喜剧是将那人生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是(C)A.贝克特B.莫里哀C.鲁迅D.老舍41.托尔斯泰笔下的人物形象聂赫留朵夫属于意象中的(A)A.仿象B.兴象C.喻象D.抽象42.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严格地区别了美感和快感的美学家是(D)A.莱辛B.休谟C.洛克D.康德43.美感是(D)A.生理欲望的满足所产生的快感B.理性认识的成功所产生的快感C.基于利他行为的道德判断的快感D.由形式直观所引起的超功利的精神愉悦44.古人说:“宁可食无鱼,不可居无竹”,实际上表达了一种(A)A.审美需要B.审美经验C.意象结构D.物质诉求45.在下列言论中,体现审美对象的开放性这一认识的是(C )A.夺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垒块。
B.练于骨者,析辞必精;深乎风者,述情必显。
C.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意外。
D.文章得其微,物象由我裁。
46.意境不同于一般意象的特点是(D)A.具有象外之境、言外之意B.意和象恰好完全匹配C.理和象的统一D.象、情、理的统一47.审美活动得以发生的真正前提是(A )A.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活动B.接触艺术作品C.源于生物本能D.情感和想象的萌动来源:考48.陆机在《文赋》中说:“诗缘情而绮靡”,这道出了( A)A.诗歌和优美的关系B.诗歌和崇高的关系C.诗歌和荒诞的关系D.诗歌和丑的关系49.下列学说中,隐含着灵感理论特点的是(A)A.柏拉图的迷狂说B.席勒的游戏说C.亚里士多德的净化说D.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50.以下线条哪种能使人产生优美感(D)A.粗犷的直线B.锐角的折线C.平直的虚线D.纤巧的曲线51.广义的荒诞实质是(A)A.对人的异化和局限性的表现B.对庸人行为的嘲弄C.对社会流行的批判D.对人生命运的揭示52.在审美感知中起主导作用的感官是( A)A.视觉和听觉B.嗅觉和味觉C.触觉和知觉D.平衡觉和重力觉53.在发生认识论看来,用原有的心理图式去进行审美活动是(C)A.同化过程B.调节过程C.想象过程D.感悟过程54.关于审美惊异,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A.它是一种鲜活的生命感B.它是一种理性的求知欲C.它主要表现为一种内在的精神召唤D.它和被打断的生活之间依然保持一种内在的深刻联系55.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奠定悲剧理论基础的是古希腊的(B)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苏格拉底D.毕达哥拉斯56.具有小巧、轻缓、柔和等形式特征的审美形态是(A)A.优美B.崇高C.荒诞D.乖巧57.叔本华说:“国王和乞丐从窗口看夕阳,两者都可以感觉到美”。
这是在强调(B)A.美有绝对一致的评判标准B.美的普遍性和超功利性C.审美是纯粹的知性活动D.审美和社会地位毫不相干58.最重要的审美途径是(D)A.自然B.社会C.人生D.艺术59.陶渊明认为,欣赏自然美景时“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指的是(B)A.审美的非功利性B.审美的非自觉性C.审美的具象性D.审美的个性60.春光明媚和冰天雪地给人以不同的美感,这说明了(B)A.美感的主体差异B.形式因素在美感中的中介作用C.美感的一般特点D.美感的感觉特征61.“环肥燕瘦”十分生动地说明了审美现象具有(A)A.历史性B.民族性C.阶级性D.地域性62.孕育意象所需要的“虚静”并不排除或超越(D)A.功利B.逻辑C.日常自我D.自由63.提出“神思”的理论家是(C)A.司马迁B.司空图C.刘勰D.严羽64.“红杏枝头春意闹”在美感心理构成上主要是(B)A.直觉B.通感C.想象D.表象65.所谓审美形态的贯通性是指其(B)A.历史生成和个体相对性生成B.哲学思想对审美形态的统摄性C.多种审美因素构成的有机体的感性凝聚D.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66.《庄子·达生》中讲了"佝偻者承蜩"的故事,说佝偻者"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这可以用来说明直觉的(C)。
A.直接性B.突然性C.专注性D.透明性67.喜剧的主要特点是(C)A.能够紧追时尚B.机智地批判社会现实C.形式和内容悖离D.社会大众喜闻乐见68. 悲剧性冲突源于(A)。
A.正义和邪恶的矛盾B.人物的过失C.自然的灾难D.日常生活的不幸69.审美经验的生成是(D)A.有明确目的的B.毫无目的的C.有时有目的,有时无目的D.有目的和无目的的辨证统一70.审美趣味的两重性是指(A)A.个体性和社会性B.相对性和个体性C.社会性和时代性D.相对性和历史性71. 车斯托威尔指出:"如果不是月亮、太阳和星星真的照耀着天空,我们决不会被灿烂的朝霞、宁静的落日或者闪烁着光辉的神秘的夜所激动。
"这段话所针对的美论是(B )。
A.美在理念B.美在移情C.美在关系D.美在完满72. 构成悲剧内涵的三个核心因素是(B)A.厄运、失败、悲哀B.冲突、抗争、毁灭C.怜悯、恐惧、净化D.罪孽、焦虑、悲痛73.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
”这里的“解放”是指人的(D)A.社会关系的解放B.生活方式的变革C.思想观念的自由 D.创造性的发挥74.“红杏枝头春意闹”在美感心理构成上主要是(B)A.直觉B.通感C.想象D.表象75.霍布斯的喜剧主张是(A)A.突然荣耀说B.预期失望说C.生命的机械化D.心理能量消耗的节省76.中国古代的“风骨”范畴,类似于现在美学范畴中的(B)A.优美B.崇高C.悲剧D.喜剧77.通感是(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