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7单元 生命的延续与进化 第23章 第2节《生物进化的历程》导学案1(新版)苏科版
苏科版八年级生物教材下册双语目录(中英文对照)

【八下】第7单元生命的延续与进化Unit 7 Continuity and Evolution of Life第19章植物的生殖和发育Chapter 19 Rep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lants第1节植物的生殖 Section 1 Reproduction of plants第2节植物的生长发育Section 2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plants第20章动物的生殖和发育Chapter 20 Rep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nimals第1节动物的生殖 Section 1 Reproduction of animals第2节动物的发育 Section 2 The development of animals第21章人的生殖和发育Chapter 21 Human rep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第1节人的生殖Section 1 Human reproduction第2节人的个体发育Section 2 Individual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being 第22章遗传信息的延续性Chapter 22 Continuity of Genetic Information第1节生物的遗传 Section 1 Genetics of Living Things第2节生物的变异Section 2 Variations of Living Things第23章生物的进化Chapter 23 Evolution of Living Things第1节生命的起源 Section 1 The Origin of Life第2节生物进化的历程Section 2 The Evolution of Living Things第3节生物进化的原因 Section 3 Causes of Biological Evolution第4节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Section 4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Man第8单元健康地生活Unit 8 Healthy Living第24章人类对疾病的抵御Chapter 24 Human resistance to disease第1节人体的免疫防线Section 1 The human body's immune defense第2节传染病的预防Section 2 Prevent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s第25章现代生活与人类的健康Chapter 25 Modern Life and Human Health第1节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Section 1 Choose a healthy lifestyl第2节关注家庭生活安全Section 2 focus on the safety of family life第9单元保护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Unit 9 Protection of the common home of mankind and other living things第26章留住碧水蓝天Chapter 26 Keep the blue sky第1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Section 1 Impact of population growth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第2节保护生物多样性 Section 2 Protecting biodiversity第3节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Section 3 Sustainable use of natural resources第4节建设生态家园 Section 4 Building Ecological Homela。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必背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必背知识点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一.植物的生殖1.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
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发育成新个体,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只有母体的遗传特性。
例如: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
1)扦插:剪取植物的一段枝条,把枝条的下部插入湿润的土壤中,在适宜的温度下,不久,枝条下部长出不定根,上部发芽,最后长成一个新个体。
天竺葵、葡萄、月季2)嫁接: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接穗,砧木嫁接分为:枝接,芽接,嫁接的关键:确保接穗的形成层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3)组织培养:(1)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植物体的任何一个活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都有分化并发育成完整植物体的能力。
(2)组织培养的过程:人工配置的营养物质→植物组织→愈伤组织→分化出根和芽→试管苗→移栽→植物体(3)组织培养的优点:可以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繁殖速度快;可以培育出无病毒的植株;不受季节的影响;易于诱导变异,有利于科研与生产。
二.昆虫的生殖和发育1.家蚕的生殖和发育家蚕的生活史:卵、幼虫、蛹、成虫变态发育: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家蚕的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2.其他昆虫的发育1)完全变态发育: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
例如:蜜蜂、菜粉蝶、蝇、蚊。
2)不完全变态发育:一生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例如:蝗虫、蟋蟀、蝼蛄、螳螂。
三.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1.青蛙生殖和发育的特点:都在水中进行,有性生殖水中产卵,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2.发育过程: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3.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环境被污染不利于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四.鸟类的生殖与发育1.鸟卵的结构:卵壳保护内部结构卵壳膜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所需要的水分和养料卵黄膜卵细胞卵黄:提供胚胎发育用的养料胚盘:含细胞核,胚胎发育的部位卵黄系带:固定卵细胞气室:提供空气2.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画线部分是必不可少的)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一.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1.生物性状:遗传学中把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统称为形状。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一节植物的生殖1.有性生殖: 是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发育来的,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3.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4、探究:扦插材料的处理问题:适宜扦插的材料,需要怎么样处理才容易成活呢?假设:茎段上方的切口剪成水平的,下方的切口剪成斜向的易成活。
组织培养:利用无性生殖的原理,是植物组织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通过细胞的增值和分化,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高新技术手段。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1.变态发育: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2、完全变态: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叫完全变态。
举例:家蚕、蜜蜂、蝶、蛾、蝇、蚊3.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像这样的发育过程叫不完全变态。
举例:蝗虫、蝉、蟋蟀、蝼蛄、螳螂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1.变态发育:卵→蝌蚪→幼蛙→成蛙2.特点:卵生,体外受精。
第四节鸟的生殖和发育1.过程: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
2.特点:卵生体内受精3.鸟卵的结构:一个卵黄就是一个卵细胞。
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
卵壳和卵壳膜——保护作用,卵白——营养和保护作用,卵黄——营养作用。
胚盘——胚胎发育的场所。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
变异:是指子代和亲代个体间的差异。
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1 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2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3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例:转基因超级鼠和小鼠。
4 生物遗传下来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
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1.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 片段。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7单元生命的延续与进化第23章第2节《生物进化的历程》教案2(新版)苏科版

1.例题一:分析以下化石图片,指出它们所代表生物的种类,并推测其生活环境。
答案:
(1)恐龙化石:代表生物为恐龙,生活环境为陆地。
(2)鱼化石:代表生物为鱼类,生活环境为水域。
(3)鸟化石:代表生物为鸟类,生活环境为陆地。
(4)哺乳动物化石:代表生物为哺乳动物,生活环境为陆地。
2.例题二:根据以下生物的特征,判断它们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位置,并说明理由。
(3)鸟类:位于生物进化过程中的高等阶段,因为鸟类具有复杂的身体结构和适应陆地环境的特征。
课堂
课堂评价通过提问、观察、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具体方法包括:
(1)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生物进化基本概念、规律和原因的理解程度。
(2)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注意力集中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作业点评:在作业批改过程中,对学生的优点进行表扬,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出并给出改进建议。
(3)作业反馈:在课堂上,将作业中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4)鼓励学生:在作业批改过程中,发现学生的进步和亮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3.理解生物进化的规律,包括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等。
4.了解生物进化的原因,包括自然选择和遗传变异等,并能够解释其作用和意义。
5.通过对具体生物进化案例的分析,深入了解生物进化的特性和重要性。
6.能够运用生物进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解释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性的形成。
学生将通过课堂讨论、实验观察、小组合作等教学活动,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生物进化的知识,培养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同时,学生将能够将生物进化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提高对生物进化的认识和理解,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7单元生命的延续与进化第23章第2节生物进化的历程教学课件新版苏科版

第2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
思考
? 1.科学的推测需要有确凿的_证__据__ ,还需
要有严密的逻辑,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 2.米勒的实验说明了生命起源从_无__机__物_ 到__有__机__物__是完全能够实现的。
? 3.原始生命是在_原__始__海__洋__中形成的。
一、生物进化的证据—— 化石(直接证据)
3、从进化水平上: 由低等到高等
生物进化的历程
原始生命
原核生物(细菌和蓝细菌) 真核生物
原始藻类植物
原始单细胞动物
真菌类 各类植物
各类动物
回忆已学习过的植物的几大类群,将它们从低等 到高等的顺序排列。
被子植物 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5
种子植物 裸子植物 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被 4
蕨类植物 有根、茎、叶
不同地质年代的地层
里的生物化石,真实的记 录了生物进化的历程。
分析
图式模石化层地同不
分析
近期形 成地层
早期形 成地层
地层中化石有何特点?
早期地层:成为化石的生物简单、低 等
近期地层:成为化石的生物复杂、高
等
1861年,在德国发现了一种动物的化石—— 始祖鸟化石。
目前,世界上
只发现5例原始鸟
类的化石。这5例
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体温不恒定
3
变态发育,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营
两栖类 水陆两栖,一般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的 作用;体温不恒定
2
鱼类 终生生活在水中;体表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 1 用鳍游泳
哺乳类 体表被毛;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四腔; 5 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
3
孢子植物 苔藓植物 有茎、叶,无根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7单元生命的延续与进化第23章第2节《生物进化的历程》教案3(新版)苏科版

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板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清晰地理解生物进化的历程和原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板书设计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生物进化的证据:
-化石:展示不同地层中的化石,说明化石的形成和分布规律。
-比较解剖学:列举一些具有相似结构和功能的器官,如鸟类和哺乳动物的牙齿。
-分子生物学:介绍DNA和蛋白质的相似性,展示不同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2.生物进化的原因:
-自然选择:阐述自然选择的概念和原理,举例说明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遗传变异:介绍遗传变异的概念和类型,展示变异对生物进化的影响。
3.生物进化树:
-展示一个简洁明了的生物进化树,突出不同生物类群之间的演化关系。
3.例题三:请描述遗传变异的概念及其对生物进化的影响。
答案:遗传变异是指生物体基因的序列发生改变,导致新的遗传特征出现。遗传变异为自然选择提供了原材料,使得生物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从而推动生物进化。
4.例题四:请解释生物进化树的概念及其在生物分类中的作用。
答案:生物进化树是一种展示生物进化关系的图表,通过分析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构建生物的分类体系。生物进化树能够帮助我们理解生物的演化历程和各类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7单元生命的延续与进化第23章第2节《生物进化的历程》教案3(新版)苏科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八年级生物下册第7单元生命的延续与进化,第23章第2节《生物进化的历程》。本节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生物进化的证据:通过化石、比较解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证据,引导学生理解生物进化的历程。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归纳归纳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课本中每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对我们的学习很有好处。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的归纳,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一节植物的生殖1.有性生殖: 是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发育来的,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3.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4、探究:扦插材料的处理问题:适宜扦插的材料,需要怎么样处理才容易成活呢?假设:茎段上方的切口剪成水平的,下方的切口剪成斜向的易成活。
组织培养:利用无性生殖的原理,是植物组织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通过细胞的增值和分化,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高新技术手段。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1.变态发育: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2、完全变态: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叫完全变态。
举例:家蚕、蜜蜂、蝶、蛾、蝇、蚊3.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像这样的发育过程叫不完全变态。
举例:蝗虫、蝉、蟋蟀、蝼蛄、螳螂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1.变态发育:卵→蝌蚪→幼蛙→成蛙2.特点:卵生,体外受精。
第四节鸟的生殖和发育1.过程: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
2.特点:卵生体内受精3.鸟卵的结构:一个卵黄就是一个卵细胞。
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
卵壳和卵壳膜——保护作用,卵白——营养和保护作用,卵黄——营养作用。
胚盘——胚胎发育的场所。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
变异:是指子代和亲代个体间的差异。
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1 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2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最新版)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最新版)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一节植物的生殖1.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
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有性生殖的过程:开花→传粉→受精→结实→新一代植株。
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应用:扦插、嫁接、压条、分株、组织培养等。
(1)扦插:甘薯、葡萄、菊、月季。
(2)嫁接:苹果、梨、桃等果树。
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穗)接在另一个植物体砧木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嫁接有枝接和芽接两种。
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1.昆虫的生殖:卵生、有性生殖、体内受精。
2.变态发育: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1)完全变态:同家蚕一样,蜜蜂、菜粉蝶、蝇、蚊、蛾等昆虫的发育也要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
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
图丨完全变态发育(2)不完全变态蝗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像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
不完全变态的昆虫还有蝉、蟋蟀、蝼蛄、螳螂、蟑螂。
图丨不完全变态发育特殊:由蝗虫的受精卵孵出的幼虫,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仅有翅芽,能够跳跃,称为跳蝻,这样的幼虫叫做若虫。
3.完全变态与不完全变态的比较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1. 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体营水陆两栖,用肺呼吸,兼辅皮肤呼吸。
代表动物: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
2. 蛙变态发育经过程: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3. 生殖特点;有性生殖、卵生、体外受精、水中变态发育。
4. 雄蛙鸣叫的意义是求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7单元生命的延续与进化第23章第2节《生物进化的历程》导学案
1(新版)苏科版
一、学习目标:
1、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生物进化的证据。
2、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二、重难点:重点: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生物进化的证据难点: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三、教材助读:独学课本 P57—蜥蜴有什么相同点?它属于鸟类动物还属于爬行动物呢?比较化石始祖鸟的形态特征,可以判断始祖鸟是动物向进化的中间过渡类型。
3、下表是5种生物的细胞色素C与人的细胞色素C的组成比较,请分析表中数据后回答(1)从表中数据可发现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和生物的亲缘关系是:亲缘关系越近,细胞色素C 的氨基酸组成差异越。
(2)从上表看,人和的亲缘关系最远,因为两者的细胞色素C的差异最。
(3)上述对生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的组成比较,是从分子生物学方面为生物的提供了证据。
(4)、研究生物的进化时,用到的最常见的方法是法。
5、根据以上的资料分析,你能对生物进化的历程作出怎样的推测?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1、进化方向:根据营养方式不同,分别向着植物和动物两个方向进化;单细胞藻类植物→苔藓→蕨类→种子植物原始生命单细胞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是:古代的鱼类进化成古代的,之后又出现了爬行类,古代爬行类的一支进化成被覆羽毛的,另一支进化成胎生哺乳的。
2、右图表示的是“生物进化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下列代号所表示的生物类群:
A、
B、
C、
D、 (2)、从图中可以看出,哺乳动物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
(3)、从图中可以看出,所有生物之间都存在着或远或近的
关系,他们具有共同的原始祖先。
(4)1861年,在德国发现了一种始祖鸟化石,始祖鸟的身体结构既和______有相同之处,又和_______有相同之处。
(5)事实上,生物进化问题的研究,是建立在对许多科学领域(如__ _ __、__ ____、_____ _和__ _____等)的研究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的,涉及许多研究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是_________。
(6)比较是生物学研究的常用方法,通过比较,可以把握事物之间的_______,认识事物的
_________。
3、技能训练中哪些是支持假说A的,哪些是支持假说B的?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