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生物进化的原因检测试题及答案
初中生物进化试题及答案

初中生物进化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进化的原因是:A. 环境变化B. 遗传变异C. 适者生存D. 人工选择答案:C2. 以下哪一项不是生物进化的证据?A. 化石记录B. 比较解剖学C. 人工培育D. 胚胎学答案:C3. 物种形成的基本单位是:A. 个体B. 种群C. 基因D. 细胞答案:B4. 以下哪种生物进化方式不属于自然选择?A. 人工选择B. 性选择C. 环境选择D. 突变选择答案:D5.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A. 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B. 个体数量的增加C. 物种的灭绝D. 环境的适应答案:A6. 以下哪一项不是生物进化的内因?A. 基因突变B. 基因重组C. 环境变化D. 自然选择答案:C7. 以下哪种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是由外部环境引起的?A.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B. 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C. 现代综合进化论D. 突变论答案:B8. 以下哪种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是由内部因素引起的?A.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B. 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C. 现代综合进化论D. 突变论答案:D9. 以下哪种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是由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A.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B. 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C. 现代综合进化论D. 突变论答案:C10. 以下哪种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是由突变引起的?A.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B. 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C. 现代综合进化论D. 突变论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个基本观点。
答案: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适者生存2.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是_______和_______。
答案:基因突变、基因重组3. 物种形成的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个阶段。
八年级生物生物进化原因检测试题及答案

.精选文档 .八年级生物生物进化的原由检测试题及答案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由兴趣导读你见过中华枯叶蝶吗(图片或标本)?它是世界有名的拟态昆虫,它的翅酷似一片枯叶,翅上杂有黑点和灰斑,很象是叶片上的病斑,与平常枯叶上所见到的菌斑没有什么两样,真是绝妙之至!当它双翅合拢暂停于枝条上时,很难与将要凋零的枯叶差别开,连鸟类也难于发现其所在。
这类自然界的奇观是如何出现的?学习了本节课,你将会有科学的认识。
智能点拨例题: 20 世纪 40 年月以,开始使用青霉素等抗生素治疗一些细菌感染及炎症,颇见收效。
跟着使用时间的推移,成效渐渐降落。
于是人类又不停开发新的抗生素,但都是开始有效,此后越越差,这类现象的产生是因为()A.抗生素的生产质量越越差B.致病微生物会自然产生抵挡抗生素的变异.致病微生物产生并遗传下抵挡抗生素的变异D.抗生素选择了致病微生物中能抵挡该抗生素的变异分析:该题意在考察对达尔自然选择学说的理解和运用。
可抵挡抗生素的微生物自该物种的变异,正常状况下,它们不过少许存在。
可是在使用抗生素后,正常微生物被大批地杀灭,这些变异种类却被抗生素选择而保存下,经过大批生殖并成为常有种类。
所以,其实不是抗生素的质量越越差,也不是抗生素无效。
答案:D随堂反应一、点睛之笔1.动物的体色与四周环境的色彩特别相像,这类体色被称为,这样的动物不易被其余动物所发现,这对它敌害或许猎物都是十分有益的。
2.因为过分生殖,任何生物要生计下去,就得为获得足够的食品和空间而进行。
3.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只有那些拥有的个体,在生计斗争中才简单活下,并将这些变异给下一代,而拥有的个体则简单被。
4.自然界的生物,经过强烈的生计斗争,适应者生计下,不适应者被裁减掉,这就是。
二、慧眼识珠1.致使生计斗争的原由是()A.生物之间相互排斥或残杀B.有益变异的个体和不利变异的个体相互竞争.生物赖以生计的食品和空间有限 D .生物不可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2.生物进化的内在要素是()A.生计斗争 B .人工选择.自然选择 D .遗传和变异3.金鱼是由鲫鱼演变而的,其原由是()A.过分生殖 B .人工选择.自然选择 D .生计斗争三、是非分明1.自然选择留下的变异永久都是有益于生物生计的。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生物进化的原因

7.3.3 生物进化的原因同步卷4一.选择题(共5小题)1.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进行的特征是()A.快速地进行,短期内会产新的物种B.进行得十分缓慢,经过许多亿年才进化成今天丰富的生物界C.使低等动物得以人淘汰,高等动物得以生存D.使水生生物逐渐淘汰,陆生生物得以生存2.用达尔文进化观点分析,动物的保护色是()A.环境变化的结果B.人工选择的结果C.自然选择的结果D.动物聪明的表现3.自然选择能正确解释的是()(1)生长发育(2)遗传变异(3)进化的原因(4)适应性(5)多样性.A.(3)(4)(5)B.(1)(3)(4)C.(1)(3)(5)D.(2)(3)(5)4.20世纪60年代用DDT来杀灭稻螟的效果较好,但是到了80年代DDT杀灭稻螟的效果越来越差.对此解释,合理的一项是()A.农药中的有效成分更改,导致效果不显著B.长期使用DDT导致稻螟体内产生抗DDT的抗体C.稻螟长期沾染DDT,体表形成抵抗DDT的保护膜D.选择作用使稻螟种群中抗DDT的比例增大5.长期使用同一种杀虫药会引起害虫的抗药性,这是因为()A.自然选择B.人工选择C.药力失效D.生存竞争二.填空题(共5小题)6.通过激烈的,适者,不适者被的过程,达尔文在他的进化理论中将它称为.7.自然选择是生物产生变异的原因..8.根据人类的需求和爱好,经过不断选择而形成生物新品种的过程,叫.9.自然选择总是倾向于使动物从所发生的行为中获得最大的收益..10.鹿和狼在长期生存斗争中相互进行选择,结果发展了自己的特征..三.解答题(共5小题)11.在加拉帕戈斯雀进化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什么?12.开始使用某种杀虫剂时,效果较好,长期使用,害虫则表现出越来越强的抗药性.实验证明,害虫种群中原来就存在着抗药性突变个体.这证明:(1)害虫种群中个体抗药性的体现了生物变异一般是.(2)杀虫剂的使用对害虫起了作用,而这种作用是.(3)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通过害虫与杀虫剂之间的来实现的.13.为探究保护色的成因,某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组长将红、黄、蓝、绿四色纸片各100张均匀的撒在蓝色布上,小组同学背对蓝色布,每转身一次随机捡一张看到的纸片,2分钟后停止并统计四色小纸片的数目如下:小纸片的颜色红黄蓝绿幸存数目18248145(1)该探究中,蓝色布相当于生物的,四色纸片相当于,组长是监督者,小组同学是捕食者.(2)据实验数据可得出,具有与生活环境相似体色的动物不易被发现,这对它和是十分有力的.(3)该小组的结论为:.14.在非洲南部的一些地方,人们常会在乱石丛中看到一些灰黑色的“鹅卵石”.有时,这些“鹅卵石”上竟会开出美丽的鲜花.原来,这并不是鹅卵石,而是一种植物!这种植物生长在石头丛中,只有几片着地而生的肥厚叶子.它的叶子无论是颜色还是形状上都活象鹅卵石,人们就给它起了个名字叫生石花,意思是生长在石头上的花朵.(1)用达尔文的观点解释,生石花出现上述性状是的结果.(2)上述现象在生物学上叫做拟态,你能举出生物拟态的例子吗?15.恐龙曾经作为地球上的“霸主”达1亿多年,但是,它们却在距今6500万年前突然神秘的灭绝了.为什么同时期的其他一些动物能够存活并发展下来,而恐龙却灭绝了呢?多年来,科学家们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很多研究,主要提出了“小行星撞击地球”、“彗星撞击地球”、“气候骤变”三种不同的假说.材料1:在6500万年前,由于地壳的运动,北冰洋与其他大洋开始相通.由于北冰洋海水温度很低,在海洋中形成了一层冷流,使大陆上空的空气变冷,并最终导致地球的气候骤然变得寒冷和干燥起来.材料2:美国科学家通过实验验证“某些种类的爬行动物的受精卵,在不同温度下发育的后代的性别比例”时,得出了如下图所示的结果.(1)倘若把材料一和材料二作为证据,你认为这些证据支持哪种假说?(2)运用材料一和材料二,请你对恐龙的灭绝作出符合逻辑的较合理的解释.7.3.3 生物进化的原因同步卷4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5小题)1.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进行的特征是()A.快速地进行,短期内会产新的物种B.进行得十分缓慢,经过许多亿年才进化成今天丰富的生物界C.使低等动物得以人淘汰,高等动物得以生存D.使水生生物逐渐淘汰,陆生生物得以生存【分析】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要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解答】解:达尔文的进化论揭示自然选择的规律是“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7.3.3生物进化的原因同步练习(含解析)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一、选择题1、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是()。
A、化石证据B、胚胎发育上的证据C、解剖证据D、结构方面的证据2、金鱼是由鲫鱼演变而来的,其原因是()A、过度繁殖B、人工选择C、自然选择D、生存斗争3、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自然选择的结果是()A、保留了高等的生物类群,淘汰了低等的生物类群B、保留了新出现的物种,淘汰了低等的生物类群C、保留了有益于人类的物种,淘汰了有害于人类的物种D、保留了适应环境的物种,淘汰了不适应环境的物种4、下列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评价正确的是()A、它能正确解释生物的多样性,但不能阐明其适应性B、它能正确解释生物遗传性和变异性,但不能解释生物的多样性C、它能正确解释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但不能对遗传和变异作本质说明D、它能正确解释自然选择的作用,但不能阐明生物多样性的原因5、20世纪40年代以来,开始使用青霉素等抗生素治疗一些细菌感染及炎症,颇见成效。
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效果逐渐下降。
于是人类又不断开发新的抗生素,但都是开始有效,以后越来越差,这种现象的产生是由于()A、抗生素的生产质量越来越差B、致病微生物会自然产生抵抗抗生素的变异C、致病微生物产生并遗传下来抵抗抗生素的变异D、抗生素选择了致病微生物中能抵抗该抗生素的变异6、如果某一种昆虫,缺乏适应变化着的环境所需要的变异,它可能()A、进化为另一新种B、进化到更高等形式C、退化到低级种类D、灭绝7、自然选择过程中,对生物起选择作用的是()A、其他生物;B、环境条件C、人类D、同种其他个体8、“基因突变,对绝大多数个体是不利的,但却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你认为这一说法()A、对,基因突变虽对多数个体不利,但它为定向的自然选择奠定了基础B、对,基因突变虽对多数个体不利,但基因突变的方向与生物进化的方向是一致的C、不对,因为基因突变不利于个体的繁殖,易绝种D、不对,因为基因突变易导致个体死亡,不会产生进化9、能在沙漠中生活的植物,一般根系特别发达,或叶片变为刺,那些吸水、保水功能差的植物在沙漠中不能生存,达尔文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A、生物个体间存在着差异B、生物具有遗传的特性C、生物的变异对生存是不利的D、适应环境的变异个体易生存10、用达尔文的观点解释长颈鹿的长颈形成的原因是()。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生物进化的原因

7.3.3 生物进化的原因同步卷2一.选择题(共10小题)1.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理论是()A.用进废退B.生存竞争,适者生存C.遗传变异D.生命起源2.家畜、家禽新品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选择B.人工选择C.上帝创造D.生存斗争3.用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分成,动物的保护色是()A.环境变化的结果B.自身努力的结果C.自然选择的结果D.人工选择的结果4.根据自然选择学说,实现自然选择的动力是()A.过度繁殖B.生存斗争C.变异D.遗传5.对以下各种现象的解释,符合达尔文的进化理论的一项是()A.长颈鹿的颈很长,是因为要取食树叶、反复不断伸长的结果B.奔跑速度慢的羚羊会被捕食,生存下来的都是奔跑速度快的C.长臂猿由于经常锻炼,因此双臂逐渐变得很长D.鱼类由于经常游泳,因而身体变成梭形6.加拉帕戈斯群岛的13种地雀的喙形和大小不同说明()A.它们都不适应当地的环境B.它们吃不到食物C.喙形和大小都与它所吃的食物相适应D.它们不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7.在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有许多无翅或残翅的昆虫,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昆虫的无翅和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C.无翅或残翅这种性状可以遗传给后代D.与正常翅相比,无翅或残翅都是不利的变异8.菊花栽培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其中“山村春色”、“黄鹤云飞”、“七宝楼台”“仙露蟠桃”、“古都瑞雪”等优良品种为群芳中的佼佼者。
由此,菊花品种多样性的形成是()的结果。
A.定向变异B.人工选择C.环境变化D.自然选择9.牧民怀特在自家羊群中发现了一只腿短且略弯曲的雄绵羊,经过他精心选育,一个新的绵羊品种﹣安康羊产生了。
下列情况中与安康羊的产生相似的是()A.工业革命之后数量增加的深灰色桦尺蠖B.生活在海拔高处血红蛋白浓度高的藏獒C.人工培养的头顶有瘤状物的金鱼D.能够黏住昆虫的捕蝇草10.枯叶蝶形似枯叶,这种拟态形成的原因是()A.人工选择的作用B.自然选择的作用C.繁殖方式不同D.取食方式不同二.解答题(共5小题)11.由长颈鹿的进化过程,按照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理论对其进行分析:(1)长颈鹿中存在着不同体型的个体,随着环境的不断改变,一些颈和前肢长些的个体,能够吃到树上高处的叶子,在缺乏青草的时期,颈和前肢长的个体,在中获胜,得以生存、繁衍.可见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2)环境对长颈鹿起了作用,而这种作用是的,它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3)上述进化过程表明,自然选择的动力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是.12.如图为长颈鹿进化示意图,据图回答:(1)图①说明古代长颈鹿祖先的全体之间颈长存在着.(2)图②说明地球环境变得干旱、缺乏青草时,颈长的个体容易获得食物而生存下来.属于有利变异的是(选填“长颈的”或“短颈的”).(3)图①﹣③说明: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适应者,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13.图是某校学生利用计算机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进行的虚拟实验.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在图中界面上随机分布有数量相同的四种不同颜色的猎物,模拟某种动物的体色具有四种不同的类型.(2)学生通过操作鼠标指针点击所发现的猎物,模拟该种动物的天敌进行.(3)当界面上的猎物被捕食到一定数量时,计算机自动统计各种颜色的猎物幸存的数量,并按1比3的比例增加猎物的数量,模拟猎物.(4)通过几代的繁殖与捕食后,幸存者数量最多的是具有与色彩相近的体色类型.(5)通过上述实验可知,动物的保护色是在动物环境过程中形成的.14.现在大部分马体格高大,奔跑如飞。
【八年级】八年级生物生物的进化检测题(含参考答案)

【八年级】八年级生物生物的进化检测题(含参考答案)第三章生物的进化审查摘要:典例解析:例1。
在未受损地层中,以下关于化石分布的错误信息是()a、古老地层中的生物化石简单低等b、更高级的生物化石也可以在非常古老的地层中发现c、新近地层中的生物化石复杂高等d、在最近的地层中也能发现低等生物化石解析: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里按一定顺序出现的事实,是生物进化最可靠的证据之一。
一般说,在越早形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在越晚形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
但在现代仍有低等生物生活着,所以,在新近的地层中可以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
可是在极古老的地层中是不可能找到高等生物的化石的。
回答:B。
例2、开始使用杀虫剂时,对某种害虫效果显著,但随着杀虫剂的继续使用,该种害虫表现出越越强的抗药性。
实验证明害虫种群中原就存在具有抗药性的个体。
这证明()(1)害虫种群中个体耐药性的变化反映了生物多样性,这是普遍存在的。
(2)杀虫剂的使用对害虫起了作用,而这种作用是的。
(3)害虫抗性的增强是通过害虫和杀虫剂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
解析:按照达尔的自然选择学说,可以知道生物的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有的产生具抗药性的变异,有的产生不具抗药性的变异。
但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这儿应理解为人工使用的杀虫剂是定向,杀虫剂定向地选择了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生存,而不具抗药性的个体死亡。
这是害虫和杀虫剂之间生存斗争的结果。
由此可见,生物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的选择材料,生物的遗传使有利变异在后代里得到积累和加强。
所以说,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着生物的进化方向。
答:(1)差异无取向(2)选择取向(3)生存挣扎例3.19世纪中叶,生活在英格兰曼彻斯特的桦尺蛾大多是浅灰色的,但一百年后,曼彻斯特变成了一个工业城市,而此时生活在此地的桦尺蛾大多数是深黑色的。
桦尺蛾的这种变化是()a、人工选择的结果B.自然选择的结果c.工业粉尘染黑的结果d。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第七单元第三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课时练(含答案)一、选择题1.在关于物种进化原因的各种解释中,目前人们普遍接受的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下列有关自然选择学说的关键词,正确的组合是( )①物种不变②过度繁殖③用进废退④生存竞争⑤遗传变异⑥适者生存A①②③④ B.②④⑤⑥ C.②③④⑤ D.①③⑤⑥2.如果某一物种缺乏适应环境所需要的变异,则它可能( )A.进化为另一新物种B.进化到更高等形式C.退化到低级物种D.灭绝消失3.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长颈鹿的进化过程是:4.以下哪一生物现象,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A.转基因超级鼠的出现B.蝙蝠能飞C.蛔虫有角质层D.青蛙有保护色5.下列选项中与达尔文进化学说相符的是( )A.长颈鹿的长颈是经常吃高处的树叶形成的B.雷鸟的保护色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C.抗生素的使用导致细菌出现抗药性D.蛇的四肢由于长期不用而退化,因而获得匍匐爬行的习性6.如图是鸡的进化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不同品种的鸡都具有共同的祖先B.原鸡的所有变异都能遗传给后代C.原鸡基因的变异不定向D.鸡的进化是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结果7.节肢动物鳃的进化如下图。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鳃进化出的结构是不同的B.鳃的进化有利于适应生存环境C.鳃的进化与遗传、变异无关D.鳃的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变异永远都是有利于生物生存的B.有些蛾类幼体体表有鲜艳的色彩和斑纹,并长有毒毛,这不利于它们生存C.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D.不变异的个体易生存下来9.化石证明:许多物种只存活了相当短暂的时代就逐渐灭亡了,最能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A.缺乏产生变异的能力B.人类利用遗传学改变了这些生物C.繁殖能力太低而逐渐灭亡D.缺乏能适应环境变化的可遗传变异10.鱼和鲸是不同的动物,但它们具有相似的外部形态,这是由于( )A.自然界的偶然巧合B.进化方向相同C.有共同的祖先D.相同环境自然选择的结果11.研究发现多数新型农药应用10年后就逐渐失效.根据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害虫在繁殖过程中会产生变异,这些变异经逐代积累和加强便产生了抗药性B.害虫在争夺食物和空间时进行生存斗争,强壮的个体生存下来,产生了抗药性C.农药逐代选择具有抗药性变异的个体,使抗药性害虫数目逐渐增多D.部分害虫可以对农药进行选择性逃避通过学习行为,产生抗药性12.20世纪60年代用DDT"来杀灭稻螟的效果很好,但到了80年代DDT杀稻螟的效果不好,其原因是( )A.80年代所用的DDT品质较过去差B.稻螟长期沾染DDT;体表形成抵抗DDT的保护膜C.选择作用使种群中抗DDT的稻螟比例增大D.长期使用DDT导致稻螟体内产生抗DDT的抗体二、非选择题13.青霉素是一种抗生素几十年来,由于反复使用使某些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越来越强,请回答下列问题.(1)青霉素使用之前,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存在,患者使用青霉素后,体内绝大多数细菌被杀死,这种现象是 ,极少数抗药性强的细菌存活下来并繁殖后代,这种现象称为适者生存。
初二生物生物进化的原因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生物生物进化的原因试题答案及解析1.按照达尔文的观点,奶牛产奶多是()A.适应环境的结果B.自然选择的结果C.生存竞争的结果D.人工选择的结果【答案】D【解析】人工选择是指根据人类的需求和爱好,经过不断选择而形成生物新品种的过程,奶牛产奶多是人工选择的结果,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进化的原因。
2.生活在非洲大草原的角马,繁殖季节雄性角马往往用尖锐的角作为争夺配偶的武器(如图)。
按照达尔文的观点,现代角马的角发达的原因是A.代代使用的结果B.发生了定向变异的结果C.繁衍后代的结果D.自然选择的结果【答案】D【解析】A、自然选择是不断地进行,通过一代代的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故现代角马的角发达不是代代使用的结果,A错误;B、古代的雄鹿的鹿角存在着发达和不发达的变异,雄鹿之间为争夺配偶要进行生存斗争,由于生存斗争,有发达鹿角的个体能够得到配偶并把这种变异遗传下去,不是定向变异的结果,B错误;C、物种变异被定向地向着一个方向积累,于是性状逐渐和原来的祖先不同了,这样新的物种就形成了,不是繁衍后代的结果,C错误;D、达尔文认为,没有发达鹿角的个体因争夺不到配偶,其变异就不会遗传下去,经过一代代的进化下去,就成了今天的有发达鹿角的雄鹿,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正确;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进化的原因。
3.生物生存必然发生生存竞争的原因是()A.生物好斗的本性B.竞争是自然存在的C.生物生存所需要的食物、空间等有限D.为了产生更好的后代【答案】C【解析】自然界中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从而能产生大量的后代.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是有限的,生物为了获取食物和空间,要进行生存斗争.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只有那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被淘汰.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故选:C【考点】本题考查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理解.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4.在农田中施用某种农药来防治某种害虫,人们发现随着使用年数增长,防治效果越来越差,下列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农药使害虫发生了抵抗农药的变异B.农药选择了害虫中能抵抗农药的变异C.害虫会自然发生并巩固抵抗农药的变异D.农药的质量越来越差【答案】B【解析】首先害虫存在两种变异品种:抗药能力强的害虫与抗药能力差的害虫.农药使害虫中抗药能力差的害虫死亡,而抗药能力强的害虫活了下来.这样控制抗药能力强的基因得到积累与加强,使用时间越长,效果越差,是因为农药选择了害虫中能抵抗农药的变异.【考点】生物进化的原因5. 1937年,有人把原产于丹麦和德国的三叶草移到瑞典南部栽培,这里气候比较寒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生物生物进化的原因检测试题及答
案
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
趣味导读
你见过中华枯叶蝶吗(图片或标本)?它是世界著名的拟态昆虫,它的翅酷似一片枯叶,翅上杂有黑点和灰斑,很象是叶片上的病斑,与寻常枯叶上所见到的菌斑没有什么两样,真是绝妙之至!当它双翅合拢停息于枝条上时,很难与将要凋谢的枯叶区别开,连鸟类也难于发现其所在。
这种自然界的奇迹是怎样出现的?学习了本节课,你将会有科学的认识。
智能点拨
例题:20世纪40年代以,开始使用青霉素等抗生素治疗一些细菌感染及炎症,颇见成效。
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效果逐渐下降。
于是人类又不断开发新的抗生素,但都是开始有效,以后越越差,这种现象的产生是由于()A.抗生素的生产质量越越差
B.致病微生物会自然产生抵抗抗生素的变异
.致病微生物产生并遗传下抵抗抗生素的变异
D.抗生素选择了致病微生物中能抵抗该抗生素的变异
解析:该题意在考查对达尔自然选择学说的理解和运用。
可抵抗抗生素的微生物自该物种的变异,正常情况下,它们只是少量存在。
但是在使用抗生素后,正常微生物被大量地杀灭,这些变异类型却被抗生素选择而保存下,经过大量繁殖并成为常见类型。
所以,并不是抗生素的质量越越差,也不是抗生素失效。
答案:D
随堂反馈
一、画龙点睛
1.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这种体色被称为,这样的动物不易被其他动物所发现,这对它敌害或者猎物都是十分有利的。
2.由于过度繁殖,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为获取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而进行。
3.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只有那些具有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活下,并将这些变异给下一代,而具有的个体则容易被。
4.自然界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
二、慧眼识珠
1.导致生存斗争的原因是()
A.生物之间相互排挤或残杀B.有利变异的个体和不利变异的个体互相竞争
.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有限 D.生物不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2.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是()
A.生存斗争 B.人工选择.自然选择 D.遗传和变异
3.金鱼是由鲫鱼演变而的,其原因是()
A.过度繁殖 B.人工选择.自然选择 D.生存斗争
三、明辨是非
1.自然选择留下的变异永远都是有利于生物生存的。
()2.体表具有鲜艳的色彩和斑纹并长有毒毛的毛虫,容易被发现,这种体色不利于毛虫的生存。
()
3.动物的保护色一经形成,终生不变。
()
4.容易受到攻击的动物才会有保护色。
()
课后沟通
一、思考与练习
家养的动物与同种的野生动物相比(如家猪和野猪),往往会发生较大的变异,请解释其原因。
二、资料分析
1.下图是长颈鹿进化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情景,回答下列问题。
如上图,古代的长颈鹿,有颈长的和颈短的,颈的长短是可以的。
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如缺乏青草的时候,颈
长的可以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并繁殖后代。
颈短的长颈鹿吃不到足够的树叶,活下的可能性就很小,留下的也更少,经过许多代以后,颈短的就被。
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长颈鹿都是的。
这种说法是按照学说解释的。
2.在印度洋的南部有个克格伦岛,岛上经常刮风暴。
当年达尔在这个岛上发现昆虫一般呈现出两种类型:多数昆虫翅膀退化不能飞(如图),少数昆虫翅膀异常发达。
试分析这种两极分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课外阅读
自寒武纪的进化难题
大约5~6亿年前,在地球学家称为寒武纪的开始之时,绝大多数无脊椎动物在几百万年的很短时间内出现了。
起先是寒武纪初小壳化石的爆发性发展,继之被大型带壳动物取代。
这一时期出现的生命的形状同今天的生物已很相近,从星形对称的海星到左右对称的甲壳纲动物,甚至出现了具备脊椎雏形的动物。
是什么原因使得早期寒武纪世界能够激发这样的生命“爆发”?长期以这是古生物学研究中的一大难题。
古生物学家为此做出大量的努力,有人提出,或许是因为大气中积累了足够的有利于呼吸作用的氧;全球环境变化有利于后生动物的生存;海洋化学物质的变化积累了大量的磷酸盐,使得软体动物有可能演化出保护性的骨骼。
当然有关“寒武纪”的研究没有停止,相信在不久的将,其中
的奥秘会被揭开。
答案:
随堂反馈
一、画龙点睛 1.保护色躲避捕食 2.生存斗争 3.有利变异不利变异淘汰 4.自然选择
二、慧眼识珠 1. 2.D 3.B
三、明辨是非 1.× 2.× 3.× 4.×
课后沟通
一、思考与练习
这是人工选择的结果.以猪为例,家猪与野猪相比,头部变小,身体中后部变肥,其原因是,原始人驯化野猪时,根据自己的需要对野猪的世代进行了选择,最终使野猪样变成了家猪样.
二、资料分析
1.遗传生存后代淘汰颈长自然选择
2.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由于这个海岛经常刮风暴,那些有翅却不够强大的昆虫,就常常被大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较少,所以被保留下的会呈现两个极端:一类翅膀退化,不能飞翔,就不容易被风吹到海里;另一类是翅膀异常发达,飞行能力很强,也不容易被风吹到海里,所以这样的两类昆虫,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就多。
本中考链接
试题:右图表示植物进化历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原始海洋中最先出现的植物类群是甲
B.受精作用脱离了水限制的是丁和戊
.具有根、茎、叶分化的植物是丙
D.具有双受精现象的植物是丁和戊
解析:只要把握住植物五大类群的进化顺序,以及各类群植物的主要特征,此题就不难选择。
按所给示意图的顺序,我们可判断出“甲——藻类植物,乙——苔藓植物,丙——蕨类植物,丁——裸子植物,戊——被子植物。
”其中双受精是被子植物特有的现象,显然选项D的叙述是不正确的。
答案:D
课题研究
题目:恐龙灭绝之我见
方法与步骤:你知道恐龙灭绝的假说有多少种?你最信服其中的哪种(或几种)学说?请尽力搜集这方面资料,并进行富有逻辑性地阐述,整理成一篇科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