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成本法在医院项目成本测算中运用
作业成本法在医院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中的应用研究

作业成本法在医院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中的应用研究作业成本法是一种较为常用的管理会计方法之一,它逐步通过逐项披露成本相关信息,将不同层次的成本进行定量化,以达到更为精准、准确的成本核算。
随着医院管理的不断深入,作业成本法在医院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作业成本法在医院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中的应用研究进行探讨。
一、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与优势作业成本法相对于其他成本核算法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产品基本成本核算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实用性。
作业成本法能够按照不同作业的特点,对每个作业的成本进行准确的核算,能更加精准的确定不同作业的成本占比,从而可以为医院管理者提供更准确的决策支持。
2、精确测算定价基础。
通过精确测算作业成本,医院管理者可以为医疗服务项目的价格制定提供基础。
从而使得医院的价格更加公正合理,也有利于制定有针对性的差异化价格,增加医院收益。
3、提高管理效率和精细化管理水平。
作业成本法能够识别对整个生产过程有决定性作用的“瓶颈点”和“浪费点”,从而帮助医院管理者决策更加科学。
通过对作业成本的核算,医院可以洞悉哪些费用是可以优化的,从而有效控制医院的成本,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
1、确定医疗服务项目的成本对象。
考虑到医院的医疗服务项目经常不同,为了制定成本核算方案,首先需要确定成本对象,如内科、外科、急诊科等,做到总设备梗概核算,按照每个科室服务提供的项目,对每项项目进行明确的核算。
2、核算成本对象的直接成本。
所谓直接成本,就是直接与项目相关的成本。
如果我们来考虑医院内科服务的项目,可以考虑直接成本包括医师工资、用药成本、实验室检查费用、医疗设备的折旧费、临床试验的研究费、护理人员的工资、水电气等费用等。
3、核算成本对象的间接成本。
所谓间接成本,是指跨越多个项目的支出费用。
针对内科服务项目,可以考虑间接成本包括高层管理人员工资、租赁费用、会计费用、行政管理费用等。
4、核算成本对象的情境成本。
作业成本法在医院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中的应用研究

作业成本法在医院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中的应用研究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将成本与产品或服务的不同工序或环节相关联的成本核算方法。
在医院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中,作业成本法可以帮助医院准确计算不同医疗服务项目的成本,并为医院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
作业成本法可以帮助医院划分不同的作业和作业成本驱动因素。
医院的医疗服务项目可以被视为不同的作业,例如:门诊、住院、手术等。
每种作业都有其独特的作业成本驱动因素,例如:门诊的成本可能与医生的诊治时间有关,住院的成本可能与病人的住院天数有关。
通过使用作业成本法,医院可以将成本驱动因素与医疗服务项目相联系,更加准确地计算成本。
作业成本法还可以帮助医院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医院管理者在决策时,往往需要考虑每个医疗服务项目的成本效益。
使用作业成本法,医院可以将不同医疗服务项目的成本与其产出相对比,从而评估项目的效益。
管理者可以根据这些分析结果,决定是否继续提供某个医疗服务项目,或者调整项目的服务方式,从而提高成本效益。
作业成本法可以帮助医院进行成本控制和预算编制。
通过使用作业成本法,医院可以确定每个医疗服务项目的成本构成,并进行成本控制。
管理者可以监测项目的成本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在成本超出预算时进行调整。
作业成本法还可以为医院的预算编制提供参考,根据之前的成本数据和项目预测,预测未来的成本,并进行合理的资源分配和预算规划。
作业成本法在公立医院成本核算中的运用

作业成本法在公立医院成本核算中的运用近年来,我国公立医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制度改革,更好地适应了当前市场经济与社会飞速发展要求。
但是作为公立医院成本核算作为我国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其在实际核算过程中往往存在核算方法简单、方式单一等不足,导致公立医院在成本预算分配与结果不能很好地满足医院的成本核算要求。
在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公立医院唯有实施成本核算改革,才能实现有效的财务管理。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采用间接分配费用的方式进行财务核算的方法,在降低公立医院运行成本方面有着较为显著的运用效果,能够为公立医院的运行管理提供具体、翔实的财务数据,确保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
一、公立医院作业成本法及其运用价值相关概述作业成本法,指的是一种可以把间接成本以更为准确的方式,有效地分配到各个环节的成本分配方法,它能够有效解决间接成本占比不断增加却又不能实现准确计量的问题。
较之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作业成本法更为注重作业而不是最终产品,其核心思想是作业消耗资源产生产品,消耗的资源即为成本。
作业成本法在医疗领域的运用,涉及所有的医疗服务过程,包括登记、检查、护理等过程,用于实现作业的人员、设备等生产要素,借助资源动因对医护人员薪酬、设备折旧等产生的间接费用合理地分配到相应的作业成本当中,再结合资源动因分析,让成本归集到相应的对象当中。
作业成本法在公立医院成本核算中的运用有着较为重要的价值。
一是实现对补偿机制的有效深化。
公立医院具备公益性质,因此需要依靠相应的补偿机制进行运营和管理过程实现一定的补偿。
采用作业成本核算能够为政府对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补助提供精确的成本数据辅助,为规范医疗服务较高、调整财政补助、发挥医院价值作用提供有效保障。
二是能够有效促进医院实现精细管理。
较之传统成本核算,作业成本法的运用能够实现对流程与作用的有效划分,更好地使医院管理深入到具体业务,实现业务与成本的有效联系,分析成本结构,实现对作业流程的有效优化、充足,优化医院资源配置,更好地将成本控制落到点上。
作业成本法在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测算中的应用研究

* 基金项目: 黑龙江省卫生厅资助项目( 2006- 244) .
①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通讯作者: 韩玉珍
查阅文献
成 本 核 算 研 究 方 法 设计
作业成本法 是一种科学的分配 间接费用的方法, 由 “数 量基础计算”到 “作业基础成本计算”, 是成本与管理会计发 展的必然 趋势。作业成本法 能提供更为准确的医 疗服务项目 成本核算 信息, 有利于医院 管理者有效地进行成 本管理、成 本控制, 有利于提高医院整体管理水平[6]。
参考文献
1 费 峰. 作业成 本法及 其在医 院的 应用 [J]. 卫生 经济 研究,2003
耗费 。 ( 2) 将资源费用按照资源动因归入作业成本库。 ( 3) 将作业成本库的成本按作业动因分配给成本。
2.4 应用作业成本法进行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测算的研究目的 通过 对医疗服务项目的 成本测算, 了解医 疗服务项目成
本的大小和构成, 分析 影响和决定医疗服 务项目成本的主要 因素 。
3 技术路线 本次研究的技术路线图如图 1 所示。
资料收集
常 规 统 计 报表
专项调查
成本核算
作 业 成 本 核算
全成本核算
研究结果
图 1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测算研究的技术路线
4.1 确认作业并设计流程 ( 1) 分析确认作业, 64 排 CT 检 查项目可划归为 “医技诊
疗类” 这一作业中心。 ( 2) 设计检查服务 流程,描述 出医院从 购置 64 排 CT 这一
首先确定单位成本。比如, 通过 64 排 CT 医 技人员的每 月工资 和奖金以及他每月 的工作时间, 可以计算出 64 排 CT 每一医技 人员每一分钟的劳 动成本。然后算出每 项作业成本 ( 作 业成本= 单位 成本×成本 动因 量) , 将 所有 作业 的成 本累 加, 得到整个流程即该项服务的全成本。 5 讨论
公立医院成本核算应用案例——基于作业成本法的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

公立医院成本核算应用案例——基于作业成本法的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一、基本情况甲医院作为A市市属综合医院,在2009年,按照市里统一整体规划、统一理论方法(作业成本法)、统一组织实施的模式启动项目成本核算工作。
甲医院在财务处成本核算办公室设置了专门的成本核算岗和成本管理岗,成本核算岗主要负责成本核算数据采集、报表及分析上报等工作。
2021年医院参与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的科室共72个,其中医技科室22个,门诊科室20个,住院科室30个;参与核算的院级医院服务项目数量为3762个。
成本管理岗人员通过作业认定、成本动因分析以及对作业效率、质量和时间的计量,揭示资源、作业和成本之间的联动关系,为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作业、流程和作业链(或价值链)的持续优化提供依据,也为医院更有效地开展规划、决策、控制、评价等各种管理活动提供数据支撑。
二、应用条件(一)核算需求。
医院在科室成本核算的基础上,采用统一的核算原则和方法核算医疗服务项目成本,为价格主管部门制定相关价格或收费标准提供依据和参考;同时,精准核算医疗服务项目成本也有利于临床、医技科室及时掌握医疗服务项目的实际开展及资源消耗情况,通过医疗服务项目作业库的迭代更新,不断优化临床路径。
(二)核算对象。
医院依据政府部门发布的医疗服务收费项目价格规范,建立统一的医疗服务项目分类、名称和编码,规范医疗服务项目字典。
以临床服务类科室、医疗技术类科室实际开展的医疗服务项目作为核算对象,归集和分配各项成本费用,计算各医疗项目的单位成本和总成本。
(三)核算条件。
作业成本法以作业为中心,根据作业对资源的消耗情况,将资源的成本分配到作业,然后根据医疗服务所耗用的作业情况,最终将成本分配到医疗项目中。
通过追踪所有资源费用到作业,然后再到医疗流程、临床路径、不同患者等成本对象,就需要医院提供全口径、多维度的更加准确的成本信息。
例如,需要医疗专家根据经验,提供核算科室开展的每一个医疗服务项目的作业步骤、操作人员职称、数量、操作时间、使用的仪器设备、消耗的材料等资料信息。
作业成本法在医院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中的应用研究

作业成本法在医院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中的应用研究
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简称ABC)是指通过对医院医疗服务项目进行细分,针对每个项目的作业过程、资源消耗以及作业引起的成本进行精确核算和管理的一种成本核算方法。
本文将对作业成本法在医院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作业成本法将成本与作业活动联系起来,通过对作业活动的跟踪和成本核算,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医院的各项服务项目的成本,并为成本控制和效益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在医院医疗服务中,不同的项目可能具有不同的作业活动过程和资源消耗,因此采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可以更加精确地了解每个项目的成本构成和资源利用情况。
通过作业成本法可以准确核算医院医疗服务项目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指与特定作业活动直接相关的成本,如医生工资、医疗设备的维护费用等;而间接成本是指无法直接分配给特定作业活动的成本,如医院管理人员的工资、房屋、供暖等费用。
通过作业成本法,可以将这些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准确地分配给各个医疗服务项目,使成本核算更加准确。
作业成本法还可以为医院的绩效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作业成本法,可以了解每个医疗服务项目的成本构成和资源利用情况,从而对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估。
还可以通过与实际效益指标进行比对,评估医院各项服务项目的绩效和投资回报情况。
这对于医院的管理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他们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提高医院的整体绩效和竞争力。
作业成本法在医院成本核算中应用研究

国 医 院成 本 核 算 中 的应 用 现 状及 存 在 问题 。 方 法 检索 中 国 知 网 与 万 方 数 据 知 识 服 务 平 台 , 按 照 纳 入 与 排 除 标
准进 行 文 献 的 筛选 , 对 文 献 内容 进 行 归 纳 、 分 析 。 结 果 选 出 文 献 1 5 2 篇, 其 中前景研究 2 6篇 , 方 法研究 6 O篇 ,
Li t e r a t u r e s t u d y o n t he a p pl i c a t i o n o f a c t i v i t i e s 。 b a s e d c o s t me t h o d i n h o s pi t a l c o s t a c c o u n t i n g
关键 词 : 作 业 成 本 法 ;医 院 ;成 本 核 算
中图分类号 : R 1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9 — 5 5 5 1 ( 2 0 1 6 ) 1 2 — 1 5 8 0 — 0 3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9 — 5 5 5 1 . 2 0 1 6 . 1 2 . 0 2 4
CNKI a n d W ANFANG DATA ,s u mm a r i z e a n d a n a l y z e t h e l i t e r a t u r e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i n c l u s i o n a n d e x c l u —
s i o n c r i t e r i a .Re s u l t s Se l e c t 1 5 2 1 i t e r a t u r e,i n c l ud i n g 2 6 pr o s p e c t r e s e a r c he s ,60 me t ho d r e s e a r c h e s a nd 6 6 e mp i r i c a l r e s e a r c he s .Th e a c c ou nt i n g me t ho d s ma i nl y a r e ABC ,TDABC a n d ABC b a s e d o n v a l ue c ha i n. Co n c l u s i o n Th e a pp l i c a t i o n o f ABC i n h os p i t a l c os t a c c ou nt i n g i s s t i l l i n t he e x pl o r a t o r y s t a ge .ABC r e —
作业成本法在医院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中的应用研究

作业成本法在医院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中的应用研究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计算成本的方法,它将成本分为各个作业单元,然后根据每个作业单元的使用成本进行计算,从而得出整个项目的成本。
在医院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中,作业成本法可以有效地帮助医院管理成本,为医院管理者提供更好的决策依据。
首先,作业成本法可以使医院更好地掌握不同项目的成本。
在医院中,不同的医疗服务项目所需的人力、设备等资源是不同的,如果将这些项目整体计算,可能会掩盖各个项目的差异性。
而作业成本法可以将不同服务项目分为不同的作业单元,从而更好地掌握各个项目的成本,为医院管理者提供更好的决策依据。
其次,作业成本法可以帮助医院管理成本更为精细。
在医疗服务中,一些项目的服务时间相对较短,但是需要较为专业的医疗团队和设备,例如手术等,而一些项目的服务时间相对较长,但是医疗团队和设备要求相对较低。
如果将这些项目整体计算,可能会使医院对成本的掌控不够精细,而作业成本法可以将不同项目的服务时间、医疗团队和设备要求等因素考虑进去,从而使医院更好地掌控成本。
最后,作业成本法可以帮助医院制定更加全面的成本收费策略。
在医院中,收费标准通常是按照项目收费,而作业成本法可以使医院更加清楚地了解每个项目的成本,从而制定更加全面的收费策略。
例如,在制定手术项目的收费标准时,医院可以考虑手术所需的人力、设备成本等因素,从而制定更加合理的收费标准。
总的来说,作业成本法在医院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医院更加精细地管理成本,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成本法在医院项目成本测算中运用
作者:吴迎春王洪霞
来源:《财会学习》2016年第10期
摘要:探讨在医院的成本核算中采用作业成本法,对医疗项目进和精细成本核算方式。
文章介绍了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的运用,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及运用。
通过实例的方式说明了,作业成本法在医疗项目测算中的运用,建立资源库,确定作业中心,明确作业动因,分摊作业成本,测算出医疗项目成本,分析了降低成本的方向。
关键词:医疗项目成本;作业成本法;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手术室;剖宫产
随着国家医疗改革的深入和医疗保险制度的推行,成本核算重要性日益凸现,掌握自身经营状况,降低成本费用,寻求新的增长点,需要精细化准确的成本核算方式。
作业成本法的运用能更精准的核算医院诊疗项目,对医院诊疗项目的定价提出有力证据,同时对医院运营管理提供详实的信息。
一、作业成本法的概述
作业成本法主要通过“作业”的形式,对间接费用进行系统的归集,并详细的确认和计算相应的资源动因,而后将其资源费用在作业中归集、体现,并确认和计量作为动因。
作业成本法的计算,在直接成本的核算方法上与传统成本核算方法上没有不同之处,其特点主要体现在间接费用的核算上,其本质就是要确定分配间接费用的合理基础。
作业成本法的计算分配原理:1.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2.生产导致作业的发生,作业导致成本的发生。
二、作业成本法在医疗项目成本测算中的具体运用
医疗项目的成本一直是医院成本核算中的难题,作业成本法的运用对医疗项目成本的计算,提供了新的方法。
现以剖宫产手术成本项目的核算为例。
(一)建立资源成本库
据《医院会计制度》的要求,医院医疗支出项目有十多项,通过对财务人员、手术室人员、物资管理部门的走访、调查,本着合理性、重要性、差异性原则,通过对成本项目内容的分析、合并,最终对设立出人员成本、固定资产折旧、卫生材料、日常业务费、维修费、其它费用共六大资源成本。
(二)确定作业,建立手术室作业中心并确定作业动因
作业成本核算要深入到手术室工作中去,在具体工作中,要结合手术室内部管理制度的要求,还要对科室工作人员进行走访,特别是在和工作人员走访中,要重点了解几个问题:工作内容、消耗材料、耗费时间、工作人数等。
通过以上方法,确定某医院手术室的作业流程,分为接送作业、台上作业、准备作业、管理作业。
接送作业和准备作业的作业动因是总手术台次,管理作业的分配是通过手术室人数进行分配。
(三)分配资源消耗,形成作业中心成本
在分配所消耗资源时,能确定为某一作业所消耗资源,则直接确认为该项作业成本。
若是多项作业共同耗费资源,就需要合适的资源动因将其分配到各作业中去。
具体分析各作业中心成本。
(见表一、表二、表三)
通过与手术室工作人员的走访,调查,测算,对剖宫产手术直接成本进行了归集,既台上作业成本库的归集。
作业成本法原则: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
在对人员成本的计算中,将作业时间确定为作业动因,估算出总作业时间,来估算单位时间费用率,估计作业单位时间数,计算成本发生因素的单位费用,来测算人员成本在某项作业的人员成本,也既是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
根据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对人员成本进行测算。
手术室共有护士33人,根据职工薪金收入、科室排班表及节假期安排,共有25名护士参与日常工作,测算如下:
理论全年作业时间:
25人*12月*22.5天*8小*60分= 3240000分钟
假定有效工作时间效率为80%,则测算有效工作时间为:
3240000*80%=2592000分钟
手术台上作业人员成本:
首先分摊管理作业成本:54473532人÷32人*30人=510689元
全年手术作业成本3044828元+管理作业分摊成本510689元=3555517元
有效作业时间:2592000分钟
单位作业时间价值:3555517÷ 2592000=1.37元/分
剖宫产手术需要手术护士2人,而平均手术时间90分种,则一台剖宫产手术直接人员成本为:
2人*90分钟*1.37元/分=246.6元
折旧费用的测算,常规手术设备折旧为1,305,984元,按总手术台次分摊;专用手术设备折旧费,按照使用该设备的手术的手术台次分摊。
总手术台次为13848台次,则单台次手术折旧费用为1305984/13848=94.3元。
房屋折旧费为11间*80平方米*115元/平方米=101200元,单台手术房屋折旧费为101200÷13848=7.3元。
固定资产折旧费为94.3元+7.3元=101.6元
卫生材料按剖宫产手术直接统计,平均为1010元。
水电费根据有效作业时间,分摊计算得出为8元。
物业管理费用的发生与作业面积想关,按作业面积分配,11间*80平方米*150元/平方米=132000元。
单台次物业管理费用为:132000÷ 13848=9.5元
设备维修费分为,如是常规手术设备维修按总手术台次分摊,专用手术设备按照使用该设备的手术的手术台次分摊。
单台次常规手术设备维修费为25000元÷13848次=1.8元(见表四)
(四)据作业动因,分摊次要作业成本
根据各项作业的作业动因,分摊各项作业成本的依据。
(见表五)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核算就手术室产生的成本费用进行核算,没有含有手术医生及麻醉医生的人力成本。
管理手术作业成本分摊的作业动因是手术室职工人数,所以管理作业成本作为间接成本分摊到各作业成本的人力成本中(见表三)。
在接送作业成本和准备作业成本中共有8 名工人参与到作业在,因这8名工人是由第三方物管公司管理,则不参与到管理作业成本的分摊。
通过对表四、表五的分析,可以看出剖宫产术的成本中,材料成本的比重达到了
61.88%,要降低剖宫产术成本,主要还是从降低材料成本入手。
采用作业成本法对医疗项目进行测算,对成本的分摊可以更细化、更具体化、成本核算更精确;对作业流程的分析,从根源上找到成本形成的原因,更加有利于加强成本核算,减少不必要的内耗,精简作业链,从而降低成本。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高级会计实务[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
[2]桑生娟,陆萍,蒋文伟.作业成本在医院成本核算中应用[J].财会通讯,2010,(11):125-126.
[3]章程.作业成本法在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测算中的应用及作业成本管理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
[4]傅美芳,费峰,冯正等.内部转移价格在医院部门成本分配中的应用[J].卫生经济研究,2010(12):45-46.
(作者单位:都江堰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