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活动:祖国之最

合集下载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中国之最》[推荐5篇]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中国之最》[推荐5篇]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中国之最》[推荐5篇]第一篇: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中国之最》《大班主题教案《中国之最》》这是优秀的大班主题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主题教案《中国之最》!活动目标:1、让幼儿在交流的过程中,了解中国最有名的建筑、事情、人物、动物等。

2、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发动幼儿收集有关图片、照片、实物、VCD等;投影仪、电视。

活动过程:一、幼儿相互交流各自收集的材料,说说自己所了解的有关“中国之最”的事物。

二、观看图片展览、VCD及实物,了解长城、四大发明、长江、黄河等。

三、通过抢答的形式让幼儿进一步了解“中国之最”。

1、中国最有名的建筑是哪里?(长城)2、中国最有名的发明是什么?(印刷术、火药、指南针、造纸)3、中国最有名的人是?(毛泽东、邓小平……)(.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4、中国最有名的动物是什么?(熊猫、金丝猴)[/b]5、中国最有名的瓷器?(景德镇瓷器)6、中国最长的江是?(长江)7、中国最长的河是?(黄河)8、中国有世界上最高的山脉是?(珠穆朗玛峰)9、中国最大的城市是?(上海)四、幼儿间在区域中探讨:1、语言区:看图片、图书、照片讲述中国有名的景点、名胜古迹。

2、美工区:幼儿小组制作“长城组画”。

[/b]3、科学区:将铁片、铁针磁化后放入水中,观察其方向;尝试印刷。

大班主题教案《中国之最》这篇文章共1540字。

第二篇:大班主题活动中国之最教案大班主题活动中国之最活动形式:分组活动目的:1、让幼儿在交流的过程中,了解中国最有名的建筑、事情、人物、动物等。

2、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发动幼儿收集有关图片、照片、实物、VCD等;投影仪、电视。

过程观察:一、幼儿相互交流各自收集的材料,说说自己所了解的有关“中国之最”的事物。

大班语言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祖国之最》

大班语言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祖国之最》

大班语言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祖国之最》教学目的1.增强孩子对祖国的认识和热爱,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

2.提高孩子语言运用能力,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课文:《祖国之最》教学准备1.课文教材及资料。

2.课前设计的教案及所需材料。

3.语言运用类的教学方法。

教学步骤第一步:整合知识1.让孩子们分享自己对祖国的认识和喜爱。

2.向孩子们介绍《祖国之最》这篇文章。

第二步:阅读课文1.将《祖国之最》这篇文章逐段逐节地阅读给孩子们听。

2.解释生词和理解不易的词汇。

3.对关键词加以分析解释,提高孩子们对文章的理解。

第三步:教学反思1.让孩子们阐述自己听了《祖国之最》这篇文章,对祖国和自己的感受。

2.引导孩子们思考如何更好地去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敬意。

3.整理孩子们的表达方式和思路,关注语文表达,以及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第四步:练习1.让孩子们有序进行朗读练习以及文意解读,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涵。

2.培养孩子们语言表达能力,逐步培养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1.整节课程紧凑有序,有助于孩子们对祖国及文本的理解。

2.孩子们通过朗读、解释、及自我表达,能更好地执行这节课的目的,理解和认识到祖国之美。

3.教学计划的设计一定要重视情感教育,以及语文表达和思维能力的提高。

总结这是一段寓意深刻的故事,我们应该就这个故事告诉孩子们不同的价值观。

我们应该让自己的孩子们理解到祖国之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也是教育学的目的之一。

《祖国之最》大班教案

《祖国之最》大班教案

一、教学目标:1. 了解我国的地理特点,认识祖国之最。

2. 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认识祖国之最:最高的山、最长的河、最大的湖、最长的桥等。

2. 观察祖国之最的图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 创作一首关于祖国之最的诗歌。

三、教学准备:1. 图片:珠穆朗玛峰、长江、青海湖、南京长江大桥等。

2. 纸、笔、彩色笔等绘画工具。

3. 诗歌模板。

四、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珠穆朗玛峰,介绍其作为世界最高峰的地位。

展示珠穆朗玛峰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想象登顶的场景。

2. 讲解长江,介绍其作为我国最长河流的地理特点。

展示长江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想象长江的壮观景象。

3. 讲解青海湖,介绍其作为我国最大湖泊的美丽风光。

展示青海湖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想象湖边的景色。

4. 讲解南京长江大桥,介绍其作为我国最长桥梁的建筑特点。

展示南京长江大桥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想象走在桥上的感受。

5. 创作诗歌:邀请幼儿一起创作一首关于祖国之最的诗歌,可以将刚才介绍的地理特点融入诗歌中。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观察图片时的反应,了解他们对祖国之最的认识。

2. 评价幼儿在创作诗歌过程中的参与度和想象力。

3. 总结教学,强调幼儿对祖国地理特点的认识和热爱。

六、教学内容:1. 认识祖国之最:最大的沙漠、最深的峡谷、最长的城墙等。

2. 观察祖国之最的图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 创作一首关于祖国之最的绘画作品。

七、教学准备:1. 图片:塔克拉玛干沙漠、雅鲁藏布大峡谷、长城等。

2. 绘画纸、画笔、彩色笔等绘画工具。

3. 诗歌模板。

八、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塔克拉玛干沙漠,介绍其作为我国最大沙漠的地理特点。

展示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想象沙漠中的景象。

2. 讲解雅鲁藏布大峡谷,介绍其作为我国最深峡谷的壮丽景色。

展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想象峡谷的壮观。

大班社会教案《祖国之最》及教学反思

大班社会教案《祖国之最》及教学反思

大班社会教案《祖国之最》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及边境情况;2.了解中国的国土面积、人口数量、语言分布等情况;3.认识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植被、动物和自然资源;4.形成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国家荣誉感。

二、教学重点1.中国的地理位置及边境情况;2.中国的国土面积、人口数量、语言分布等情况;3.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植被、动物和自然资源。

三、教学难点形成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国家荣誉感。

四、教学准备1.教学PPT;2.中国地图、世界地图;3.国旗、地图教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古诗、现代诗词等各种文艺形式来激发大班幼儿对祖国之最的认识和热爱,如《早春赋》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让幼儿在启蒙环节就对祖国有最初的认识。

2. 课堂讲解1.祖国的地理位置及边境情况讲解中国所在洲、国家间的地理关系,及中国边境线的长度、与哪些国家相邻等情况。

2.中国的国土面积、人口数量、语言分布等情况梳理近年来中国国土面积、人口数量、中国的46个少数民族及语言分布等基础知识,让孩子们对中国有一个清晰且基础的认识。

3.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植被、动物和自然资源通过丰富的图像展示让孩子们更深刻地理解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多样性、中国的动物、植被等多样性以及对勘探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态度。

3. 案例分析在先前学习过程中,将在课上设计一些案例分析,如:孟加拉湾油漏污事件的启示,以及西藏的生态保护策略等等,让孩子明白祖国需要保护的方面以及每一个人的力量是如何实现保护祖国的。

4. 艺术教学以绘画形式让孩子们在画布上将自己对祖国的认识和感情进行绘画,这是一种快乐的互动形式,让每个孩子的认识过程更加深刻,同时也是艺术教育的另一种体现。

5. 总结回顾引出爱国主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价值观,也是祖国之极的最好呈现方式,回归学生体验,戳中学生的感情,让时空相连,让大班幼儿在学习过后德智体美全部达成。

六、教学反思整个教学过程中,针对大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将“中国的位置及边境情况”、“中国的国土面积、人口数量、语言分布等情况”、“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植被、动物和自然资源”作为切入点,通过丰富的图片和教学案例,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对祖国之最有了初步的认知。

幼儿大班社会教案《祖国之最》2篇

幼儿大班社会教案《祖国之最》2篇

幼儿大班社会教案《祖国之最》幼儿大班社会教案《祖国之最》精选2篇(一)教案名称:幼儿大班社会教案《祖国之最》教学目标:1. 能够了解祖国的地理位置和面积。

2. 能够认识祖国的国旗、国花、国鸟和国庆节。

3. 能够了解祖国的特产和名胜古迹。

4. 培养幼儿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1. 课件/图片/图片卡片等素材。

2. 祖国的地图、国旗、国花、国鸟等相关物品。

3. 彩色纸、色笔、剪刀等。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 与幼儿互动,询问他们对祖国的了解和认识。

内容讲解(10分钟)1. 展示祖国的地图,介绍中国的地理位置和面积。

2. 介绍祖国的国旗、国花、国鸟等国家象征物,并展示相应的实物。

课堂活动(20分钟)1. 分发彩色纸、色笔和剪刀,让幼儿制作一面小国旗,鼓励他们自己涂色、剪裁。

2. 分组出示相关名胜古迹的图片,并让幼儿自由讨论、寻找不同的特征。

3. 让幼儿在小组内说出自己家乡的特产,并展示相关图片或实物。

4. 介绍国庆节的由来和意义,并与幼儿一起唱国庆节歌曲。

总结(5分钟)1. 回顾课上学习的内容,与幼儿一起讨论:我们为什么要热爱祖国?扩展活动:1. 和幼儿一起制作一个祖国地图拼图,用来巩固地理位置和省份的认识。

2. 邀请幼儿家长参与,组织班级社区活动,展示幼儿学习成果。

教学反思:在幼儿大班的社会教育中,通过介绍祖国的地理位置、国家象征物等,旨在培养幼儿对祖国的热爱和认同感。

通过课堂活动,让幼儿亲身参与制作国旗、讨论名胜古迹和特产等,培养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师要注重引导幼儿自主思考和表达,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

幼儿大班社会教案《祖国之最》精选2篇(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自己掉牙的经历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2. 帮助幼儿了解牙齿生长的过程和保护牙齿的重要性。

3. 培养幼儿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启发幼儿表达自己掉牙的经历和感受。

2. 培养幼儿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幼儿的照片、绘画作品或其他展示形式的作品。

大班谈话活动祖国之最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谈话活动祖国之最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谈话活动祖国之最教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通过谈话活动,体验祖国之最的奇观,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感。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增强班内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1.合适的教学场所(如教室、操场等)。

2.图书、图片、实物等相关资料。

3.活动小品(如表演、歌曲等)。

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活动1.教师与幼儿共同观看相关的图片、视频或实物,引导幼儿猜猜这是什么。

2.询问幼儿是否知道发生地点,并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经验,引导幼儿产生好奇心。

步骤二:展示活动1.通过画册、PPT或实物展示祖国之最的奇观(如辽宁沈阳故宫、江苏扬州瘦西湖、广东长隆欢乐世界等)。

2.引导幼儿观察、感受、表述心情。

步骤三:互动交流1.通过幼儿主题谈话,引导幼儿围绕祖国之最的奇观进行对话交流,切实感受祖国的壮丽。

2.引导幼儿提问、回答、分享心情。

步骤四:创作小品1.引导幼儿合作,共同编创一个表演或歌曲等的小品,表达对祖国之最的热爱和感恩之情。

2.指导幼儿尽力表现,让他们感受到合作的快乐,并给予实质性的肯定。

教学反思在这次课堂学习中,幼儿能够得到了充分练习自己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以及创作能力。

通过与老师或同学的互动、交流,可以在这个过程中理解爱国情感和祖国之美,并且也能感受到合作的快乐。

在老师对小朋友谈话中反复引导,我们注意到他们的表达能力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同时,这次活动中,我们还更加关注班级小朋友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以认真听取孩子们的看法为导向,老师能够促进小朋友之间合作精神的广泛发展,让班级中每个小朋友都感到快乐、有成就感和收获。

总的来说,这次活动我们认为是十分成功的,小朋友们喜欢、老师们满意,给教育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大班综合:祖国之最

大班综合:祖国之最

大班综合:祖国之最大班综合:祖国之最目标:1.了解什么是“祖国之最”,哪些是“祖国之最”,为什么说是“祖国之最”2.能用连贯的语句谈论自己所知道的“祖国之最”3.有做中国人的自豪感准备:祖国之最的图片过程:一、谈话导入,讲述“我喜欢祖国什么”师:我们祖国有河流、高山、建筑物、名胜古迹等,你最喜欢祖国的什么?为什么?二、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让幼儿知道什么是祖国之最。

1.出示图片,介绍万里长城师:刚刚小朋友们说了很多祖国美丽的风景,我们来看一看这是哪儿?(幼儿:长城)有没有去过的小朋友能跟大家分享一下你看到的长城是什么样子的?小结:万里长城不仅是我们中国最长的城墙,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城墙。

2.出示图片,介绍北京故宫师:我们古代的中国人真的很厉害,不仅建造了万里长城,还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皇宫(出示故宫图片)这是哪儿?(幼儿:故宫)故宫是什么人居住的地方?(幼儿:皇帝住的地方)小结:我们北京的故宫是古代皇帝住的地方,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宫。

3.出示图片,介绍天安门广场师:这个地方肯定很多小朋友都知道,甚至还去过(出示天安门广场图片)这是哪里?(幼儿:天安门广场)有没有去过天安门广场的小朋友来分享一下你看到的天安门广场是什么样子的?小结:北京的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可以同时容纳下一百万人。

4.出示图片,介绍长江师:这是中国最长的一条河流,有没有小朋友认识的?(幼儿:长江)长江有6300千米长,在世界大河中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是世界第三长河。

5.出示图片,介绍青藏高原师:这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有没有小朋友认识的?(幼儿:青藏高原)小结: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

6.出示图片,介绍珠穆朗玛峰师:青藏高原上有一座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有没有小朋友知道这座山峰叫什么名字?(幼儿:珠穆朗玛峰)这座山峰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做珠穆朗玛峰,“珠穆”在藏语中是女神的意思,说明了珠穆朗玛峰在藏族人民心目中是非常高大的一个存在,“朗玛”是第三的意思,因为在珠穆朗玛峰的附近还有四座其它山峰,珠穆朗玛峰是第三座,所以称为“珠穆朗玛峰”小结:珠穆朗玛峰海拔有8848米,位于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

(教学反思)-大班社会教案《祖国之最》及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大班社会教案《祖国之最》及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大班社会教案《祖国之最》及教学反思教案名称:《祖国之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社会教材,主要内容是让幼儿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认识我国的一些之最,如最长的高速公路、最大的湖泊、最高的山峰等。

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培养幼儿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认识我国的一些之最。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我国的一些之最,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难点:让幼儿理解并记住我国的一些之最。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地图、图片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我国的一些之最,如最长的高速公路、最大的湖泊、最高的山峰等,引导幼儿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结合地图和图片,详细讲解我国的一些之最,让幼儿了解这些之最的地理位置、特点等。

3. 实践操作(10分钟)教师发放画纸和彩笔,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象,画出自己认为的我国的一些之最。

4. 分享与交流(5分钟)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让幼儿互相交流、学习。

六、板书设计我国的一些之最:最长的高速公路最大的湖泊最高的山峰七、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介绍我国的一些之最。

2. 家长协助幼儿查找更多关于我国之最的资料,增强幼儿对祖国的认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具,让幼儿了解了我国的一些之最,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在实践操作环节,幼儿积极参与,画出了自己心中的我国之最。

在分享与交流环节,幼儿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课后拓展延伸环节,家长可以协助幼儿查找更多关于我国之最的资料,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祖国,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怀。

同时,教师也可以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运用这种方式,让幼儿在学习中了解祖国,热爱祖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社会活动:祖国之最
活动目标
1.了解祖国的著名建筑、土特产品、美丽的风景和人口众多的城市。

2.通过用照片、明信片、实物、建构等方式布置展览.进一步了解祖国。

3.激发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幼儿、家长和老师共同收集祖国各地的照片、明信片、实物、各地特产等。

2.学习建构天安门广场、长城(大雁塔、东方明珠等)各地的名胜。

3.旅行帽、小旗、解说员胸牌、话筒(玩具或其他物品代替均可)等。

4.中国地图(小标记、长江、长城、天安门、珠穆朗玛峰)。

活动过程
1.教师扮演节目主持人,采用提问和答题的方式,引导幼儿了解祖国之最方面的常识。

例如:
——你知道我国最长的河流叫什么?(长江)
——你知道我国最大的广场叫什么?(天安门广场)
——你知道我国最长的城墙叫什么?(长城)
——你知道我田最高的山峰叫什么?(珠穆朗玛峰)
——你知道我国最大的城市叫什么?(上海)
——你知道我国最珍贵的动物是什么?(熊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