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禽戏的保健作用
练习五禽戏的五种好处是什么

练习五禽戏的五种好处是什么五禽戏是先人的智慧结晶,当然也是真的具备健身的效果的,由于华佗知道人体会得病都是因为身体气血不通导致,所以就研究出了五禽戏让人们经常运动保持气血畅通。
五禽戏对人体都有哪些好处?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练习五禽戏的五种好处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练习五禽戏的五种好处1、练熊戏调理脾胃夏季天气炎热,不少人都喜欢窝在空调房中贪凉,但是室内外温差较高,容易使很多人出现滞食、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这时不妨练练五禽戏中的熊戏。
练熊戏时要在沉稳中寓于轻灵,将其剽悍之性表现出来,习练熊戏有健脾胃、助消化、消食滞、活关节等功效。
2、练虎戏缓解腰背痛天热的时候人体耗能较多,加上工作量较大,容易引起腰背疼痛的症状,此外,长时间吹空调容易使我们总督一身之阳经、调节阳经气血作用的“阳脉之海”-- 督脉受到寒气的侵袭,不利于我们腰背部的健康。
练虎戏能能增强华佗挟背穴和督脉的功能,能缓解颈肩背痛、坐骨神经痛、腰痛等症状。
3、练鹿戏缩减腰围很多注重体形的读者朋友担心,夏天因为运动量的减少和冷饮的摄入增多,导致腰围增大,其实习练五禽戏的鹿戏是个不错的缩减腰围的好方法。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鹿戏主要是针对肾脏的保健来设计的,它的各个动作都是围绕腰部来做运动,在练习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使我们腰部的脂肪大量消耗,并重新分配,有益于缩减腰围,保持苗条身材。
4、练猿戏增强心肺功能习惯于乘坐电梯的上班族如果爬上几层楼梯,不少人都会累得气喘嘘嘘,在夏季尤其如此,这其实在提醒你,你的心肺功能需要加强了。
猿戏中的猿提动作遵循“提吸落呼”的呼吸方式,身体上提时吸气,放松回落时呼气。
上提时吸气缩胸,全身团紧;下落时放松呼气,舒展胸廓,这组动作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缓解气短、气喘等症状,感兴趣的朋友不妨试试。
5、练鹤戏预防关节炎关节炎是冬季的常见多发病,但是近年来,炎炎夏日,在医院的骨伤科,也会遇到不少肩周炎、关节炎患者因犯病而求医。
五禽戏的养生保健功效

五禽戏的养生保健功效五禽戏是中国传统导引养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陶弘景所著的《养性延命录》。
此戏是通过模仿虎、鹿、熊、猿、鸟(鹤)五种动物的动作,以保健强身的一种气功功法。
其中“五禽”是指虎、鹿、熊、猿、鸟(鹤)这五种动物,“戏”是指禽之舞蹈,即五种动物的体操。
五禽戏的功效作用有以下几点:一、促进血液循环血液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循环是血液流动的过程。
练习五禽戏时,会感觉到身体各部位有明显的流动感,这就是气血在流动。
坚持练习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输送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并能及时排出有害物质,促进机能的恢复和身体健康。
二、促进脏腑功能改善五禽戏的动作能够起到类似导引按摩的作用,对脏腑功能有明显的调整作用。
经常练习五禽戏可以促进脏腑功能的恢复,改善各种疾病的发生。
其中以现代常见的慢性疾病为主,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胃肠疾病等,这些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三、提高免疫力练习五禽戏可以增加身体的免疫力,这是通过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练习五禽戏可以增强身体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的速度,有助于免疫力的提升。
其次,练习五禽戏还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身体各部位得到充分的锻炼,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此外,练习五禽戏还可以改善内分泌系统的功能,有助于调节免疫系统功能。
四、减肥塑形练习五禽戏可以帮助减肥塑形,这是因为练习时需要全身心的投入,配合呼吸和意念的调节。
同时,五禽戏的动作幅度较大,可以锻炼到平时很少用到的肌肉群。
坚持练习不仅可以消耗体内多余的脂肪,还可以使肌肉得到锻炼而变得紧致有弹性,从而达到减肥塑形的效果。
五、缓解压力现代人生活压力大,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练习五禽戏可以帮助缓解压力,这是因为练习时需要放松身心,集中注意力在身体的运动上。
此外,五禽戏的动作流畅自然,可以使身体得到充分的伸展和放松,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和疲劳感。
这样可以让身体和心灵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有助于缓解压力和提高精神状态。
练五禽戏的好处详细讲解

练五禽戏的好处详细讲解五禽戏历来以久,传说是华佗创立的一套模仿五种动物动作的保健运动。
不知道大家是否练习过五禽戏?那是什么样的感觉?那么练五禽戏有什么好处呢?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练五禽戏的好处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练五禽戏的好处1、练五禽戏有什么好处呢1.1、虎戏的作用虎戏主要针对的部位是人体的肝脏。
在练习的时候会搭配一定的发音来张开肺气,从而锻炼周身的肌肉。
而且虎戏的各种步法变换对于关节的灵活性也有一定的锻炼作用,能够有效的防止关节疼痛等病症。
1.2、鹿戏的作用鹿戏主攻肾,能帮助我们打通任督二脉强健筋骨。
经常练习能有效的缓解要背疼痛,月经不调以及痛经等症状。
而且在锻炼的过程当中会充分利用到身体的每个关节使肌肉得到有效的拉伸,增强肌肉力量。
1.3、熊戏的作用熊戏能调解我们的脾胃功能,在熊戏当中我们主要使用的是腰部的力量,通过腰部带动全身晃动。
使身体各部分的机能都活跃起来,并且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腰腹的力量。
而且在熊戏当中,下肢的动作会随着各种步伐而改变,能有效的疏通下肢的经络,改善腿部的血液循环功能,有效消除腿部浮肿。
1.4、猿戏的作用在做猿戏的时候,最考验的就是我们的平衡功能了。
经常练习能够增强四肢的灵活性,对大脑的发育也有极大的好处。
1.5、鸟戏的作用鸟戏主要的动作是各种伸展运动,通过伸展能够加强我们的呼吸作用,充分发挥肺部的功能,从而改善人的生理机能,而且鸟戏中的步法变换的也非常多,经常练习能够活动我们的关节,也能降低骨质疏松的可能。
2、什么是五禽戏五禽戏是汉族民间广为流传的、也是流传时间最长的健身方法之一,由五种模仿动物的动作组成。
五禽戏又称“五禽操”、“五禽气功”、“百步汗戏”等。
五禽戏是汉族民间广为流传的、也是流传时间最长的健身方法之一据说由东汉医学家华佗创制。
其健身效果被历代养生家称赞,据传华佗的徒弟吴普因长年习练此法而达到百岁高龄。
最早记载了“五禽戏”名目的是《后汉书》与《三国志》,南北朝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也有提及。
五禽戏的好处是什么?超全五禽戏图解!

五禽戏的好处是什么?超全五禽戏图解!《三国志·华佗传》记载:“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
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
体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怡而汗出,因以着粉,身体轻便而欲食。
”华佗五禽戏已经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传,五禽戏是养生术,模仿猛虎猛扑呼啸、小鹿愉快飞奔、熊的慢步行走、猿猴左右跳跃、鸟儿展翅飞翔等动作,通过这一系列的运作,活动腰肢关节,壮腰健肾,疏肝健脾,补益心肺,清利头目,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身体素质的提高,简便易学,故不论男女老幼均可选练,体弱者可选择适合自己动作学习,待体质逐渐增强后再练全套动作。
五禽戏不仅具强身延年之功,还有祛疾除病之效,每戏都具有不同的健身祛病作用。
先说下基本手势:虎爪五指张开,虎口撑圆,第一、二指关节弯曲内扣。
鹿角拇指伸直外张,食指、小指伸直,中指、无名指弯曲内扣。
熊掌拇指压在食指指端上,其余四指并拢弯曲,虎口撑圆。
猿钩五指指腹捏拢,屈腕。
鸟翅五指伸直,拇指、食指、小指向上翘起,无名指、中指并拢向下。
握固拇指抵掐无名指根节内侧,其余四指屈拢收于掌心。
五禽戏图解第一式虎举:动作一:两手掌心向下,十指撑开,再弯曲成虎爪状;目视两掌。
动作二:随后,两手外旋,由小指先弯曲,其余四指依次弯曲握拳,两拳沿体前缓慢上提。
至肩前时,十指撑开,举至头上方再弯曲成虎爪状;目视两掌。
动作三:两掌外旋握拳,拳心相对;目视两拳。
动作四:两拳下拉至肩前时,变掌下按。
沿体前下落至腹前,十指撑开,掌心向下;目视两掌。
重复一至四动三遍后,两手自然垂于体侧;目视前方。
这套动作中,两掌一升一降,疏通三焦气机,调理三焦功能;手成“虎爪”变拳,可增强握力,改善上肢远端。
第二式虎扑:动作一:接上式。
两手握空拳,沿身体两侧上提至肩前上方。
动作二:两手向上、向前划弧,十指弯曲成“虎爪”,掌心向下;同时上体前俯,挺胸塌腰;目视前方。
动作三:两腿屈膝下蹲,收腹含胸;同时,两手向下划弧至两膝侧,掌心向下;目视前下方。
五禽戏是哪五种动物

五禽戏是哪五种动物五禽戏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健身方法,它模仿了五种动物的运动姿势。
这些动物分别是虎、熊、猿、鹿和鸟。
五禽戏起源于中国古代,被广泛认为是一种功效高、效果好的健身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五禽戏的五种动物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好处。
虎虎是五禽戏中的第一种动物。
通过模仿虎的动作,可以锻炼身体的柔韧性和灵活性。
虎的动作包括虎张口、虎抬头、虎睁眼、虎摇头、虎扑食等。
这些动作可以增强腿部和腰部的力量,并提高腰部和腿部的柔韧性。
此外,虎的动作还可以增强肺部功能,改善呼吸系统的健康。
熊熊是五禽戏中的第二种动物。
通过模仿熊的动作,可以增强背部和肩部的力量,并提高肩部的灵活性。
熊的动作包括熊拍掌、熊回头、熊搔背、熊抖身等。
这些动作可以帮助调节体内的能量流动,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健康。
同时,熊的动作还可以锻炼腹部肌肉,增强腹部的稳定性。
猿猿是五禽戏中的第三种动物。
通过模仿猿的动作,可以增强腰部和腹部的力量,并提高腰部和腹部的灵活性。
猿的动作包括猿攀木、猿回头、猿摇头、猿抚背等。
这些动作可以帮助增强脊柱的稳定性,改善脊椎问题,并提高消化系统的健康。
同时,猿的动作还可以增强手臂和胸部的力量,改善上肢肌肉的协调性。
鹿鹿是五禽戏中的第四种动物。
通过模仿鹿的动作,可以增强腿部和脚部的力量,并提高腿部和脚部的灵活性。
鹿的动作包括鹿转头、鹿展角、鹿用角、鹿撞树等。
这些动作可以帮助锻炼下肢肌肉,提高腿部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并改善运动系统的健康。
此外,鹿的动作还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健康。
鸟鸟是五禽戏中的最后一种动物。
通过模仿鸟的动作,可以增强胸部和肩部的力量,并提高胸部和肩部的灵活性。
鸟的动作包括鸟展翅、鸟飞翔、鸟煽翅、鸟腾空等。
这些动作可以帮助增强背部肌肉,改善姿势问题,并提高呼吸系统的健康。
同时,鸟的动作还可以锻炼手部和手臂的力量,增强上肢的稳定性。
五禽戏的五种动物通过模仿动物的姿势和动作,可以全面锻炼人体各个部位的肌肉群,并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五禽戏的养生意义

五禽戏的养生意义文章目录1. 五禽戏的养生意义2. 五禽戏能够增强关节灵活性3. 五禽戏能调节呼吸促进消化二、五禽戏的内容三、五禽戏的由来五禽戏的养生意义1、五禽戏的养生意义五禽戏的五种功法各有侧重,但又是一个整体,一套有系统的功法,如果经常练习而不间断,则养精神、调气血、益脏腑、通经络、神静而气足,气足而生精,精足而化气动形,达到三元(精、气、神)合一,则可以收到祛病、健身的效果。
正如华佗所说:“亦以除疾,兼利蹄足”。
2、五禽戏能够增强关节灵活性五禽戏的运动部位十分全面,包括各中头颈部的俯仰、肢体旋摆、蹲起、平衡等动作,是一种中等强度的以有氧代谢为主的运动,适合中老年人进行练习,经常适度的练习五禽戏可以有效地提高中老年人运动系统的能力,增强了各运动器官的功能,不断增加肌肉力量,缓解骨质疏松,增加各关节的灵活性以及机体自身的稳定性。
3、五禽戏能调节呼吸促进消化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呼吸系统的功能逐渐衰退,胸部活动度降低,呼吸虚弱,造成肺通气和肺换气能力下降。
五禽戏运动强度低、难度小,它的腹式逆呼吸的方法能有效地增加肺活量,加强呼吸功能,促进肺循环,改善中老年人的心肺功能,同时有效地预防和治疗气管炎、肺气肿等呼吸道方面的疾病。
此外,五禽戏中的弯腰、转身的动作,可以加快肠胃的蠕动,提高中老年的消化系统的机能,促进消化。
习练时练习者主动体会五种动作形态,感受举手投足之间的意气相随,能有效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的协调性,缓解某些因神经系统机能紊乱而产生的肠胃疾病,如:消化不良、慢性肠炎、便秘等症。
五禽戏的内容熊戏如熊样浑厚沉稳,表现出撼运,抗靠步行时之神态,笨重中寓轻灵。
基本动作:熊步势,撼运势,抗靠势,推挤势。
拇指压在食指指端上,其余四指并拢弯曲,虎口撑圆。
作用:加强脾胃,增强体力。
鸟戏仿其昂然挺拔,悠然自得,表现出亮翅,轻翔,落雁,独立之神态。
基本动作:鹤步势,亮翅势,独立势,落雁势,飞翔势。
五指伸直,拇指、食指、小指向上翘起,无名指、中指并拢向下。
五禽戏的作用和锻炼部位

五禽戏的作用和锻炼部位五禽戏是中国传统的一种养生健身方法,源于中国古代的医学理论和养生经验。
它通过模仿动物的动作,鼓励人们在锻炼身体的同时,调和气血、强身健体,防病治病,提升身心健康。
五禽戏的作用和锻炼部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增强体质:五禽戏的动作设计精妙,可以全面锻炼人体肌肉和器官。
进行五禽戏每日坚持锻炼,能够增强肌肉的弹性和力量,提高肌肉的耐力和爆发力。
此外,五禽戏锻炼还可改善人体内脏器官的功能,提高新陈代谢,促进废物排出,增强免疫力,从而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2.调节呼吸和心血管功能:五禽戏的动作注重呼吸的运用,通过有规律的呼吸,可以调整和平衡鼓励气血的流动。
五禽戏的动作配合深呼吸能够有效地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人体消化、吸收和排泄的功能。
此外,五禽戏坚持锻炼能够增加心肺的耐力,改善心脏和肺部功能,促进心血管健康。
3.舒缓压力和调节心理:五禽戏中的一些动作需要集中注意力和平衡身体,因此锻炼时需要舒展身体,放松心情。
五禽戏坚持练习可以给人带来放松和平静的感觉,从而有助于舒缓压力和减少焦虑。
此外,五禽戏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提高大脑的血液供应,促进大脑功能的协调和提高,增强记忆力,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4.练习柔韧性和平衡能力:五禽戏的动作要求人们做出一些柔软的动作,能够增加身体的柔韧性和灵活性。
五禽戏还要求保持平衡,通过锻炼可以提高人体的平衡感和稳定性,减少跌倒风险。
这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来说都有益处,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来说,能够减少摔倒的风险,增加生活质量。
总而言之,五禽戏作为一种传统的养生健身方法,具有广泛的作用和锻炼部位。
它通过模仿动物的动作,可以全面锻炼人体的肌肉和内脏器官,增强体质、调节呼吸和心血管功能,舒缓压力和调节心理,练习柔韧性和平衡能力,提高身心健康。
因此,五禽戏不仅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群锻炼,而且对于保持健康和预防疾病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分享5个练习五禽戏的功效作用

分享5个练习五禽戏的功效作用
五禽戏是东汉时期“神医”华佗在研究虎、鹿、熊、猿、鸟这五禽的活动特点基础上,创编的一套具有中国传统风格的导引术。
看似嬉戏玩耍,却能强身健体、提高人体免疫力,有防病治病之功效。
习练虎戏具有疏肝利胆,调畅气机的作用。
习练鹿戏具有引挽腰体,壮腰健肾的作用。
习练熊戏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
习练猿戏具有强心益血的作用。
习练鸟戏具有宣肺益气的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华佗五禽戏不仅使人体的肌肉和关节得以舒展,而且有益于提高肺与心脏功能,改善心肌供氧量,提高心肌排血力,促进组织器官正常发育。
“五禽戏中的“鸟戏”主肺,以上肢运动带来全身运动,能起到疏通肺经气血,提升肺脏呼吸力的功能,缓解胸闷气短、鼻塞流涕等症状。
鸟戏动作较小、简单易学,男女老少都适合练习。
新冠肺炎,属于呼吸系统疾病,诊治和预防重点是提高肺功能。
肺和其它脏腑的关系,是互为因果的。
单练鸟戏亦可,练五禽戏全套更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禽戏的保健作用
五禽戏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也是流传时间最长的健身方法之一。
1982年6月28日,中国卫生部、教育部和当时的国家体委发出通知,把五禽戏等中国传统健身法作为在医学类大学中推广的“保健体育课”的内容之一。
2003年中国国家体育总局把重新编排后的五禽戏等健身法作为“健身气功”的内容向全国推广。
五禽戏锻炼要做到:全身放松,意守丹田,呼吸均匀,形神合一。
五禽戏,分别是虎戏、鹿戏、熊戏、猿戏和鸟戏,每种动作都是模仿了相应的动物动作。
传统的五禽戏,又称华佗五禽之戏,五戏共有动作54个;由中国体委新编的简化五禽戏,每戏分两个动作,分别为:虎举、虎扑;鹿抵、鹿奔;熊运、熊晃;猿提、猿摘;鸟伸、鸟飞。
每种动作都是左右对称地做,并配合气息调理。
虎戏主肝,练习虎戏时模仿虎的动作要有虎威,形似猛虎扑食。
威生于爪,要力达指尖,神发于目,要虎视眈眈。
爪甲与目皆属肝,用力时气血所至,可以起到舒筋、养肝、明目的作用;加上做虎举与虎扑的动作时身体舒展,两臂向上拔伸,身体两侧得到锻炼,这正是肝胆经循行部位,使得肝经循行部位气血通畅。
经常练习自然使肝气舒畅,肝系疾病与不适得到缓解。
鹿戏主肾,鹿抵时腰部左右扭动,尾闾运转,腰为肾之腑,通过腰部的活动锻炼,可以刺激肾脏,起到壮腰强肾的作用;鹿奔时胸向内含,脊
柱向后凸,形成竖弓,通过脊柱的运动使得命门开合,强壮督脉。
肾藏精,督脉主一身之阳气,肾脏与督脉功能得到改善可以调节生殖系统。
熊戏主脾,熊运时身体以腰为轴运转,使得中焦气血通畅,对脾胃起到挤压按摩的作用;熊晃时,身体左右晃动,疏肝理气,亦有健脾和胃之功。
脾胃主运化水谷,其功能改善不仅可以增强消化系统功能,还可以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
经常练习熊戏,使不思饮食,腹胀腹痛,便泄便秘等症状得到缓解。
猿戏主心,猿提时手臂夹于胸前,收腋,手臂内侧有心经循行,通过练习猿提动作可以使心经血脉通畅;猿摘时对心经循行部位也有较好的锻炼作用,加之上肢大幅度的运动,可以对胸廓起到挤压按摩作用,这些对心脏泵血功能都有好处。
心主血脉,常练猿戏,可以改善心悸、心慌、失眠多梦、盗汗、肢冷等症状。
鸟戏主肺,鸟戏主要是上肢的升降开合运动,这些动作不仅可以牵拉肺经,起到疏通肺经气血的作用,还可以通过胸廓的开合直接调整肺的潮汐量,促进肺的吐故纳新,提升肺脏的呼吸力。
肺主气,司呼吸,主治节,通条水道,常练鸟戏,可以增强人体呼吸功能,胸闷气短,鼻塞流涕等症状可以得到缓解。
五禽戏的练习方法对于初学者,一般从手型入门,然后是步型、预备势及虎戏、鹿戏、熊戏、猿戏、鸟戏这五类动作,最后是收势。
本期从基本手型介绍起,
该动作可细化到掌、指、拳等部位,同时配合手指、腕关节的运动,以达到增强远端血液微循环的目的。
具体手型有:
一、虎爪五指张开,虎口握圆,第一、二指关节弯曲内扣。
二、鹿角拇指伸直外张,食指、小指伸直,中指、无名指弯曲内扣。
三、熊掌拇指压在食指指端上,其余四指并拢弯曲,虎口撑圆。
四、猿钩五指指腹捏拢,屈腕。
五、鸟翅五指伸直,拇指、食指、小指向上翘起,无名指、中指并拢向下。
六、握固拇指抵掐无名指根节内侧,其余四指屈拢收于掌心。
五禽戏重在模仿五禽的动作和姿势,以腰为主轴和枢纽,带动和舒展上、下肢向各个方向运动,增强健身的功效。
其中,下肢的运动与整套功法的身体平衡密切相关,因此,正确步型的掌握十分关键。
五禽戏的基本步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弓步两腿前后分开一大步,横向之间保持一定宽度,右(左)腿屈膝前弓,大腿斜向地面,膝与脚尖上下相对,脚尖微内扣;左(右)腿自然伸直,脚跟蹬地,脚尖稍内扣,全脚掌着地。
二、虚步右(左)脚向前迈出,脚跟着地。
脚尖上翘,膝微屈;左(右)腿屈膝下蹲,全脚掌着地,脚尖斜向前方。
臀部与脚跟上下相对。
身体重心落于左(右)腿(见右图)。
三、丁步两腿左右分开,间距约10~20厘米,两腿屈膝下蹲,左(右)脚脚跟提起,脚尖着地,虚点地面,置于右(左)脚脚弓处,右(左)脚全脚掌着地踏实。
掌握好正确步型的同时,还应借助下肢部位来维持身体的平衡。
一方面是提膝平衡,其动作为左(右)腿直立站稳,上体正直;右(左)腿在体前屈膝上提,小腿自然下垂,脚尖向下。
另一方面是后举腿平衡,其动作为右(左)腿蹬直站稳,左(右)脚伸直,向体后举起,脚面绷平,脚尖向下。
练习者在进入五禽戏锻炼之前,首先必须从标准的预备势开始。
这样做不仅可以排出杂念,诱导入静,调和气息,宁心安神,而且可以吐故纳新,升清降浊,调理气机,从而为随后的练习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