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五禽戏的心得体会1

合集下载

读《五禽戏》的一些心得

读《五禽戏》的一些心得

读《五禽戏》后一些心得五禽戏,又称五禽操、五禽气功、百步汗戏等。

据说,五禽戏是华佗在观察了很多动物之后,以模仿虎、鹿、猿、熊、鹤(鸟)五种动物的形态和神态,达到舒展筋骨、畅通经脉目的的一种健身方法,盛行的太极等传统健身方式,最初都源于五禽戏。

五禽戏是根据古代导引、吐纳之术,研究了虎、鹿、熊、猿、鸟的活动特点,并结合人体脏腑、经络和气血的功能所编成的一套具有民族风格的健身气功功法,以活动筋骨、疏通气血、防病治病、健身延年为目的,深受健身人群的欢迎。

五禽戏结合“形、神、意、气”,每一个都要把握的很好。

比如说“形”,其实指的是姿势和动作,每一个动作都必须做到位,比如说鹿戏当中鹿抵一节当中出脚的角度,角度一定要到位,角度到位后眼睛才能看到后脚跟,要不然看不到后脚跟,腰也扭不到位,效果也不太好,第二个就是神,神就是神韵,那就是要演虎像虎,学鹿像鹿。

第三个就是意,也就是指的是意境,在练习五禽戏的时候,一定要做到思想集中,心静神凝,再有一个就是气,也就是调息,在练习五禽戏时,一定要呼吸自然,呼吸的量和劲都不能够太过、太大,一定要不疾不慢,这样才能起到作用,有利于身体健康。

以下是练习的心得:(1)虎举(2)虎扑虎戏的动作做起来威猛有力,虎虎生风。

在呼吸吐纳之间,刚柔并济中将老虎的威风展示得淋漓尽致。

虎举、虎扑使得自己的上半身的筋骨不断得到展伸。

在一定程度上,通过练习虎戏可以调节气血、疏通经络、维持脊柱生理弧度、防治腰部疾病等。

练虎戏时,手足动作与呼吸要协调一致。

两手翻掌向外按出时,两脚同时向前进步,此时宜稍用力,速度稍快,以显示虎扑是的敏捷、勇猛。

(1)鹿抵(2)鹿奔鹿戏表现了鹿鹿轻盈安闲、自由奔放的神态。

鹿戏锻炼可起到强腰补肾、强筋健骨和振奋阳气等作用。

在呼吸方面,一定要呼吸自然,呼吸的量和劲都不能够太过、太大,一定要不疾不慢,这样才有利于身体健康。

鹿戏要求闲适的感觉,要做到不急不慢,要循序渐进。

在“鹿抵”动作中,要把握“迈步、转腰、还原”三个环节,做到清晰明了,规范到位。

我练“五禽戏”

我练“五禽戏”

我练“五禽戏”作者:钱振兴来源:《饮食科学》2013年第09期我与“五禽戏”结缘已十年了,十年来,不仅治好了我的多种疾病,还获得一个良好体质。

虽说已过60岁的人了,但腰不痛,眼不花,每去医院检查,各个“零件”均很正常。

实不相瞒,我曾是位“针不离股,药不离口”的患者,还因肺结核住过院,工作学习总是力不从心。

一次逛书店,看到一本《练五禽戏》的书,拿来翻了翻,使我大喜过望,于是买来照着学,不到半月便会了。

从此一直坚持锻炼,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禽戏是我国传统运动健身项目,是把虎、熊、鹿、猿、鹤“五禽”的几种动作模仿来,用以防病治病。

据《三国志·华佗传》载:华佗学生吴普按照老师所编的五禽戏锻炼,九十余岁仍耳聪目明,牙齿完好坚固。

我练五禽戏是把“形、巧、意”三者结合起来,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

“形”,是使每套动作与动物的形态相似,如虎有上山下山,鹤有平飞斜飞等,而如何恰到好处,就在于细心观察体会。

“巧”,即按动物的某种特征,练一种动作时,巧妙兼顾另一动作。

我练“望月猿”时模仿猿的“抓耳挠腮”特征,抓挠百会穴位,以使头脑清醒;练“旋飞鹤”时结合鹤落地前“缩腿扣爪”,着意活动足部五指,以增强五脏功能;作“寻食虎”时则配合虎的“龇牙咧嘴”,以防治面部神经麻痹;作“晃背熊”时仿照熊的“贪吃”,配以叩齿以坚固牙齿。

“意”,即在锻炼中把虎的雄威、猿的机警,熊的憨厚、鹤的灵巧、鹿的敏捷意会出来。

因为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和近邻,在它们身上充满了生命与活力,能与其感情上“意趣相投”方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华佗曾说过,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颈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

这就是说,人要回归自然,像熊那样晃动脖子,像鸟儿一样转动眼睛,让腰身关节经常活动,才能长寿。

这就是五禽戏的来由。

五禽戏之所以能强身治病,是因为它不仅有运动共有的强筋健体的效用,而且兼有气功和中医原理,不仅“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而且通过模拟虎、鹿、猿、熊、鹤的动作和神态,使全身360多个关节、五脏六腑全面得到运动,从而达到疏通筋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的目的,改善身体素质,增强抗病能力。

健身气功-五禽戏“虎戏”健身作用之我见

健身气功-五禽戏“虎戏”健身作用之我见

健身气功-五禽戏“虎戏”健身作用之我见健身气功·五禽戏是按照传统五禽戏的特点,博采众家之长编创而成的。

它功法科学、动作规范、健康安全、简便易学。

其中,“虎戏”主要体现了虎的威猛:神发于目,虎视眈眈;威生于爪,伸缩有力;神威并重,气势凌人。

“虎戏”的动作变化刚中有柔,柔中生刚,外刚内柔,刚柔相济,具有动如雷霆无阻挡,静如泰山不动摇的内在要求。

“虎戏”的动作看似简单,但每一招一势都具有强身健体的良好效果。

“虎举”一势,手型的变化比较复杂,可以细化为撑掌、屈指、拧拳三个过程。

两臂的举起和下落又可分为提、举、拉、按四个阶段,并将内劲贯注于动作的变化之中。

两掌向上如同托举重物,提胸收腹,充分拔长躯体,这时吸入清气;两掌下落时如拉双环,含胸松腹,呼出浊气,气沉丹田。

这样一升一降,经常锻炼,能够达到疏通三焦气机,调理三焦功能的效果。

在“虎举”的习练中,手的变化——由“虎爪”变拳,两掌两臂托举、下按等动作,正是为了激活与调理三焦,改善呼吸和消化系统功能。

我们健身气功活动站的一位七旬老人弯腰驼背,过去经常咳嗽、气喘,经过一年多习练健身气功·五禽戏,各种症状得到明显缓解,精神状态也有了很大改观。

“虎扑”一势可以牵动任脉和督脉,调理阴阳,疏通经络,活跃气血。

虎扑的上体前俯,两手尽力前伸,臀部后引,能使脊柱得到充分伸展;屈膝下蹲,收腹含胸和伸膝送髋动作连贯进行的时候,脊柱就形成了由折叠到展开的蠕动,同时进行的两掌下按上提动作更能促进全身的协调运动。

在虚步下扑的时候,习练者先慢后快,先柔后刚,配合快速深呼气,丹田发气,以气催力,力达指尖。

此时,脊柱能够得到前后方向较为充分的伸展折叠,从而有效地牵动任督二脉。

习练“虎扑”可以有效疏通任督二脉,其他六脉乃至十二条正经也都能随之得到疏通。

从我自身习练的情况看,经过反复习练虎扑动作,确实起到了调理阴阳、健身强体的作用。

当然,习练虎戏一定要因人而异,循序渐进。

在具体习练的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引伸肢体,活动诸关节,并在此基础上逐渐达到外引内导、形松意充的境界。

幼儿园大班健康活动五禽戏活动及反思

幼儿园大班健康活动五禽戏活动及反思

幼儿园大班健康活动五禽戏活动及反思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也是小学体育课的一项主要教学内容。

这学期要求推广武术操-旭日东升,感觉教学有一定的压力。

六年级的孩子较活跃,尤其是男孩子更是活跃分子。

这一段的教学工作重点是以武术操的教学为主,从前两个星期的武术操教学来石,应该说武术操教学的速度是所有广播操中最快的,在教学过程中,我用到了分解教学法,示范采取镜面示范、以及背面示范,以方便学生观看模仿,这样学牛更容易上手,但学生的情况是学得很快,学得不实,想要真正的做好这套操,做到精气神俱在,眼随手走,意与心动,还有着一定的距离。

学了,需要苦练。

我在上课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宣布课的内容,引入正题时得讲究点艺术,既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要有的放失,收放自如,否则课堂会乱成锅粥,上这样的课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一定要很强。

第二次课时,我先提出了要求,再引入课题,同样的情景,能够很快收场,进入正常的教学中。

在今后教学内容时,我会让学生更多的了解武术操。

对于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引导方面,我要多花心思,让引导的方式更卡富,使引导的效果更突出。

五禽戏的要点和心得

五禽戏的要点和心得

五禽戏的要点和心得
1. 姿势正确,在进行五禽戏的练习时,姿势的正确性非常重要。

要保持身体的自然状态,肩膀放松,背部挺直,眼睛注视前方。


个动作都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2. 呼吸调节,五禽戏的练习中,呼吸是非常重要的。

要学会通
过深呼吸来调节身体的能量和平衡。

在每个动作的过程中,要注意
与动作的配合,通过吸气和呼气来增加力量和放松身体。

3. 注意力集中,五禽戏需要集中注意力,将心思集中在练习上。

要用意念引导身体的动作,感受身体的每一个细微变化。

只有将注
意力集中在练习上,才能真正体会到五禽戏的益处。

4. 适度练习,五禽戏是一种有氧运动,但并不意味着一开始就
要进行高强度的练习。

初学者应该从简单的动作开始,逐渐增加难
度和时间。

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能力来选择适合的练习强度,
避免过度劳累或受伤。

5. 坚持练习,五禽戏的效果需要长期坚持才能显现出来。

每天
坚持练习一段时间,可以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力量和耐力。

同时,
练习五禽戏也可以帮助缓解压力、改善睡眠和提升心理状态。

总结起来,五禽戏的要点是姿势正确、呼吸调节、注意力集中、适度练习和坚持练习。

通过正确的练习方法和坚持不懈的努力,五
禽戏可以带给我们身心健康和内外平衡的益处。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
有所帮助。

华佗五禽戏回炉体会

华佗五禽戏回炉体会

华佗五禽戏回炉体会华佗五禽戏回炉体会练功一年,每天都有精彩,每次都有体会,虽然不能说是波澜壮阔,但也算是激情四射的一年。

练功对身体的变化,心境的调节,练功的进展及遇到的问题等等,我都已写成了各种感悟、体会及小结等与大家分享,大家也见证了我的练功历程。

练华佗自发五禽戏入门之后,很多既往神秘可望不可及的气功理念,修炼景况都豁然开朗,很多概念清晰的跃然于脑诲中。

随着练功时间的推移,心理状态、对气功的理解水平也不断的提高,再回过头去看看其它气功书籍典籍,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有如令狐冲学会独孤九剑后再看其它剑法的那种洒脱。

这么说,也许有点狂妄,有些自大,然心之强大所致,不必掩藏。

练华佗自发五禽戏,是身心同调的修炼,在锻炼身体健康的同时,更强调修心、养性、修德,由气功窺道门,属于一种入世修炼的方法,但却也能得窺出世修炼的奥妙,实在是一门不可多得的养生、健身、修心养性的气功。

回顾一年的练功经历,有兴趣兴奋期,有低谷厌倦期,有迷茫时候的失落,有突然顿悟时的喜悦,有练功平淡无奇时的彷徨,有明显感觉进步时的心景澄明。

练华佗自发五禽戏功法不能急于求成,本功入门之迅速、得气之快已经是其它功法难以企及的,但往往有个别初学者仍然想一步登天,急于求成,追求内气流动运行的感觉,想要像小说、电视中描述那种一条气流在这条经络流到那条经络周身运行的那种效果,这是常识性理解错误。

先不管电视电影作品中如何夸大,首先这种想法就是很幼稚的,一口吃不成胖子的道理大家都懂,这是一个循序渐进、功到自然成的过程,特别是本功的核心是无为、顺其自然,决不可刻意追求。

练华佗自发五禽戏得气已经是非常快的了,放松入静,老师发放外气,气至体动,能让一个一百多斤的人动起来、跳起来,这个气感还不够强么?至于感觉不到内气的运行则有多方面的原因,与初学者身体尚未健康、经络尚未打通、内气不够强盛、经络疏通后内气又分散了等等因素有关。

一般来说坚持练功半年之后就可以逐渐感觉得到内气的运行了,这个时间有人快些,有人慢些,不尽相同,我们要做的只需关心身体的良性变化,不必专注于内气的运行。

观看八段锦和五禽戏观后感

观看八段锦和五禽戏观后感

观看八段锦和五禽戏观后感最近我看了八段锦和五禽戏的表演,那可真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啊。

先说这八段锦吧,看着那些人一招一式地比划着,就感觉像行云流水一样。

每一段都有自己的韵味,就像是一场无声的舞蹈,但又比舞蹈多了些养生的魔力。

我看他们做的时候,心里就想啊,这哪里是在锻炼身体啊,简直就是在和身体里的每个小细胞对话呢。

特别是那个“双手托天理三焦”,往上一托,感觉整个人都被拉长了,好像能把一天的疲惫都给托走了。

还有“摇头摆尾去心火”,看着动作有点滑稽,但是你又能感觉到身体里的那股子热气真的随着这个动作在消散。

八段锦就像是一位温和的老朋友,慢慢地引导着身体去舒展,去放松,不紧不慢的节奏,让人看了就觉得很舒服。

再说说五禽戏,这可就更有趣了。

看到那些人模仿虎、鹿、熊、猿、鸟的动作,我差点没笑出声来。

不过笑归笑,你还真得佩服古人的智慧。

你看那模仿老虎的动作,威风凛凛的,手一伸一抓,就像老虎在捕猎一样,感觉充满了力量。

鹿戏呢,那动作轻盈得像只小鹿在树林里蹦跶,做这个动作的时候,感觉自己也变得灵活起来了。

熊戏就特别憨厚可爱,左摇右晃的,但是你能感受到那种稳重和力量。

猿戏就最逗了,一会儿抓耳挠腮,一会儿上蹿下跳的,就像真的看到了调皮的小猴子。

最后鸟戏,双手展开像鸟儿的翅膀一样,感觉自己都要飞起来了。

五禽戏就像是一场生动的动物模仿秀,可又不仅仅是模仿,它把动物们的特点融入到动作里,让我们在模仿的过程中锻炼了身体的各个部位。

看了这八段锦和五禽戏啊,我就觉得咱们老祖宗留下的东西真是宝藏。

现在大家都在追求各种时髦的健身方式,什么撸铁啊,动感单车啊,其实咱老祖宗的这些健身功法也很不错呢。

它们不需要什么复杂的器材,只要一块小小的空地就能练起来。

而且啊,感觉这种健身方式更加接地气,更加贴近自然,就像是把大自然的能量都吸收到自己身体里一样。

我都有点想跟着学一学了,说不定练着练着,我也能像那些老师傅一样,身体倍儿棒,精神头十足呢。

这八段锦和五禽戏啊,就像两颗古老而璀璨的星星,在现代健身的天空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健身气功·五禽戏“猿戏”的学与练

健身气功·五禽戏“猿戏”的学与练

健身气功·五禽戏“猿戏”的学与练第一篇:健身气功·五禽戏“猿戏”的学与练健身气功·五禽戏“猿戏”的学与练健身气功协会李勤“猿戏”是健身气功·五禽戏的第四戏,它通过“猿提”、“猿摘”动作来体现猿的习性、体态与神韵。

笔者在日常教学和练习中总结出以下5步教学方法,以求与大家共同交流提高。

外形模仿这是教学体验阶段,调动学练兴趣的第一步,主要目的是掌握动作的姿势变化和运行路线。

“猿戏”由“猿提”和“猿摘”两个动作组成。

动作变化相对比较复杂,上下肢体动作协调一致,是完成动作质量的关键。

下面以“猿戏”左势为例,进行上下肢分解教学说明。

“猿提”的上肢动作:第一手型变换:主要是“掌”和“钩”的变换,两臂内旋,手掌在腹前背屈,手指伸直分开,再快速旋腕捏握成“猿钩”;第二两手上提:两手旋腕捏握成“猿钩”后,屈臂上提至胸前,虎口相对;第三耸肩团胸:两手上提至胸前的同时,肩上耸,脖内缩,收腹提肛,向内挤压,形成藏头缩项状,然后转头向左眺望;第四沉肩舒胸:藏头缩项状动作做到位后,头转正,沉肩松腕,舒胸松腹松肛,钩变掌下按至腹前。

“猿提”的下肢动作:提踵直立时要与两手上提、耸肩团胸相配合,提踵直立时要意念头顶百会处,虚灵顶劲,牵动身体,收腹收肛,脚跟离地;下落时要配合沉肩舒胸,意念下行,松腹落肛,气沉丹田,全身放松,脚跟着地。

“猿提”是五禽戏中唯一的提踵直立练习,通过锻炼能有效地增强腿部力量,提高平衡能力。

“猿摘”是五禽戏中非常复杂的一个动作,手型、步型变换较多,运行路线变换较大,眼神配合灵活多样。

手型主要有钩、拳(握固)、掌,各种手型变化各有不同,其中掌法有:摆掌、抄掌、按掌、搂掌、甩掌、托掌等。

运行路线有前摆、划弧、下按、上挥、伸屈、下拽等变化。

“猿摘”的上肢动作说明:第一摆掌划弧:动作开始,左手成钩手置于左腰间,右手前摆,掌心向下,然后右掌向下经腹前向左上方划弧至头左侧,掌心对太阳穴;第二按掌屈腕:右掌内旋,掌心向下按至左髋侧,接着右掌经体前搂至身体右侧变“猿钩”,同时左掌后伸,向上、向前伸举,在头前上方捏拢屈腕成“猿钩”;第三屈肘托掌:左掌由“猿钩”变握固,屈肘回收至左耳旁,掌指分开成托桃状,同时右手变掌顺势经体前下落置于左肘下捧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五禽戏的心得体会
五禽戏是根据古代导引、吐纳之术,研究了虎、鹿、熊、猿、鸟的活动特点,并结合人体脏腑、经络和气血的功能所编成的一套具有民族风格的健身气功功法,以活动筋骨、疏通气血、防病治病、健身延年为目的,深受健身人群的欢迎。

五禽戏为“仿生式”导引法,讲究“形、神、意、气”相结合,外导内因,形松意冲,动静结合,练养相兼,发展至今已形成其独具特色的风格。

从中医的角度看,虎、鹿、熊、猿、鸟这五种动物分属于金、木、水、火、土五行,又对应于心、肝、脾、肺、肾五脏。

五禽戏动作即是模仿虎的扑动前肢、鹿的伸转头颈、熊的伏倒站起、猿的脚尖纵跳、鸟的展翅飞翔等。

由于这五种动物的生活习性不同,活动的方式也各有特点,或雄劲豪迈,或轻捷灵敏,或沉稳厚重,或变幻无端,或独立高飞。

人们模仿它们的姿态进行运动,正是间接起到了锻炼关节、脏腑的作用。

而正是通过肢体的运动才得以全身气血流畅、祛病长生。

中医认为,五禽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养生运动。

而现代医学也研究证明,五禽戏是一套能使全身肌肉和关节都得到舒展的医疗体操。

它在锻炼全身关节的同时,不仅能提高肺功能及心脏功能,改善心肌供氧量,还能提高心脏排血力,促进组织器官的正常发育。

作为我国最早的具有完整功法的仿生医疗健身体操,五禽戏对后世的导引、八段锦,乃至气功、武术有一定影响,不仅得以流传和发展,而且成为历代宫廷重视的体育运动之一。

五禽戏的动作要领,一是全身放松,情绪轻松乐观;二是呼吸要调匀,用腹式呼吸,舌抵上腭,吸气用鼻,呼气用口;三是要专注意守,保证意、气相随;四是动作要形象,如虎之威猛、熊之沉稳、鹿之温驯、猿之轻灵,鹤之轻翔舒展,皆当刻意模仿。

对于五禽戏,我觉得,它对我来说,做的难度是比较大的。

有些动作是转变动作时速度比较快的,需要你在做这些动作的时候注意协调双手双脚的动作。

跟上个学期学习的八段锦相比,五禽戏学习起来的难度较大。

每个动作的要求,相对于八段锦也有其各自不同的特点,下面是我对于练习五禽戏的心得体会。

一、虎戏
(1)虎举
(2)虎扑
虎戏的动作做起来威猛有力,虎虎生风。

在呼吸吐纳之间,刚柔并济中将老虎的威风展示得淋漓尽致。

虎举、虎扑使得自己的上半身的筋骨不断得到展伸。

在一定程度上,通过练习虎戏可以调节气血、疏通经络、维持脊柱生理弧度、防治腰部疾病等。

练虎戏时,手足动作与呼吸要协调一致。

两手翻掌向外按出时,两脚同时向前进步,此时宜稍用力,速度稍快,以显示虎扑是的敏捷、勇猛。

二、鹿戏
(1)鹿抵
(2)鹿奔
鹿戏表现了鹿鹿轻盈安闲、自由奔放的神态。

鹿戏锻炼可起到强腰补肾、强筋健骨和振奋阳气等作用。

在呼吸方面,一定要呼吸自然,呼吸的量和劲都不能够太过、太大,一定要不疾不慢,这样才有利于身体健康。

鹿戏要求闲适的感觉,要做到不急不慢,要循序渐进。

在“鹿抵”动作中,要把握“迈步、转腰、还原”三个环节,做到清晰明了,规范到位。

在“鹿奔”动作中,要把握“上步、后坐、收回和换步”四个环节,做到轻灵祥和,神态安舒。

三、熊戏
(1)熊运
(2)熊晃
熊的动作笨拙拖沓,而熊戏却笨中生灵,蕴含内劲。

熊戏仿效熊之沉稳,力求表现出松劲自然的神态。

练习熊戏,不但能防治腰肌劳损和软组织损伤,还可引导内气运行,调理消化系统。

熊给的感觉是笨笨的,但是很可爱,我很喜欢。

当小熊在晃动的时候,会让人觉得怎么会这么可爱啊。

四、猿戏
(1)猿提
(2)猿摘
猿戏仿效猿之灵巧,习练时,外练肢体的轻灵敏捷,内练精神的宁静从容,从而达到“外动内静”“动静结合”的境界。

猿戏给我的感觉是快速敏捷,猿猴的机灵敏捷跃然于眼前。

猿猴的可爱机灵,动作的灵敏,给我的印象十分的深刻。

五、鸟戏
(1)鸟伸
(2)鸟飞
鸟戏取形于鹤,仿效鸟之轻捷。

习练时,要表现出昂然挺拔、悠闲自得的神韵。

锻炼鸟戏,可起到改善呼吸功能,疏通任、督二脉经气及提高人体平衡力等作用。

鸟的轻盈,美丽,在动作中,展现出来啊。

总结
基于身体因素,我对于五禽戏并没有深刻的体会,但在看别人练习的时候,我觉得它的动作变化十分的快速,对于身体的协调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两脚与双臂之间的动作协调之间,还要配合呼吸,多多练习几遍,可以更好的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在进行练习的时候,要记得排除杂念,调节气息。

练习后的心情特别舒畅,因此在练习中,要求进入状态,做到意气相随,舒松自然;再则要持之以恒的练功,坚持不懈,才能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切勿操之过急,急功近利。

五禽戏,中国的传统的健身气功,在拥有中五千年中华文化的华夏国土上产生,发展,不断完善,直至现在。

相对于八段锦、易筋经、太极,五禽戏有着自己的优点。

悠久的历史,岁月的淬炼,使得五禽戏的传承更加具有特色。

五禽戏,在我练习的时候,觉得由于他的速度太快,有些动作要求的反应很快,导致很难记得清楚它的具体动作,就算记得上一个,但是老师做的下一个动作又忘了。

我喜欢在清新幽远的音乐中,缓缓地挥动着双臂,将脚迈出。

不可否认,健身气功适合我,我会坚持下去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