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感觉器官习题
神经系统试题含答案

神经系统试题含答案1. 以下哪项是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A. 摄取营养物质B. 控制肌肉运动C. 产生新的血液细胞D. 调节体温答案:B. 控制肌肉运动2.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以下哪项是神经元的主要组成部分?A. 细胞核和细胞质B. 轴突和树突C. 细胞壁和细胞质D. 核仁和线粒体答案:B. 轴突和树突3. 神经冲动是神经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基本单位。
以下哪项是描述神经冲动的正确说法?A. 神经冲动是电化学信号B. 神经冲动是机械信号C. 神经冲动是光信号D. 神经冲动是化学信号答案:A. 神经冲动是电化学信号4. 下列哪种结构连接脑与脊髓?A. 视神经B. 味觉神经C. 离体神经D. 神经干答案:D. 神经干5. 哪个脑区是控制呼吸的中枢?A. 大脑皮层B. 小脑C. 脊髓D. 延髓答案:D. 延髓6. 下列哪项不属于自主神经系统的一部分?A. 交感神经系统B. 副交感神经系统C. 脊髓神经D. 内脏神经答案:C. 脊髓神经7. 神经系统中的乙酰胆碱是起到什么作用?A. 调节呼吸B. 促进消化C. 控制肌肉运动D. 控制视觉感知答案:C. 控制肌肉运动8. 下列哪个感觉器官不属于五官?A. 耳朵B. 鼻子C. 舌头D. 眼睛答案:C. 舌头9. 神经系统的主要疾病之一是帕金森病。
以下哪项是帕金森病的主要症状?A. 肤色变化B. 骨骼畸形C. 肌肉无力D. 运动障碍答案:D. 运动障碍10. 下列哪个脑区被认为是理性思维和决策的中心?A. 大脑皮层B. 刺激统合区C. 小脑D. 边缘系统答案:A. 大脑皮层以上是神经系统试题及答案。
希望对你有帮助!。
神经系统练习题

神经系统练习题神经系统练习题神经系统是人体最为复杂的系统之一,它负责传递和处理信息,控制我们的感觉、思维和行动。
为了更好地了解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相关知识,我们可以通过练习题来加深对该系统的理解。
下面是一些关于神经系统的练习题,希望能够帮助你巩固所学的知识。
1. 神经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哪些?简要描述它们的功能。
神经系统主要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负责接收、处理和传递信息。
周围神经系统由神经元和神经纤维组成,将信息传递到身体各部分。
2. 什么是神经元?它的结构和功能是怎样的?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负责传递神经信号。
它由细胞体、树突、轴突和突触组成。
细胞体包含细胞核和细胞质,负责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
树突接收来自其他神经元的信号,轴突将信号传递给其他神经元或目标组织。
突触是神经元之间传递信号的连接点。
3. 神经冲动是如何传递的?请简要描述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
神经冲动是神经元内外电位差的短暂变化,用于传递信息。
当神经冲动到达神经元的轴突末端时,会释放化学物质,称为神经递质。
这些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将信号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或目标组织。
4. 大脑的主要功能是什么?请简要描述大脑的结构和功能。
大脑是神经系统的控制中心,负责感知、思考、决策和控制运动。
它由两个半球组成,分别控制身体的对侧。
大脑的外部有脑皮质,负责高级认知功能。
内部有脑白质和脑灰质,分别传递和处理信息。
5. 神经系统与感觉的关系是怎样的?请简要描述神经系统在感觉中的作用。
神经系统是感觉的重要组成部分。
感觉器官接收外部刺激,将其转化为神经冲动,并通过神经系统传递到大脑。
大脑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和解读,使我们能够感知和理解世界。
6. 神经系统与运动的关系是怎样的?请简要描述神经系统在运动中的作用。
神经系统对运动起着重要的作用。
大脑通过神经冲动控制肌肉的收缩和放松,从而实现运动。
神经系统还负责协调不同肌肉的运动,使我们能够进行精细和协调的动作。
人体生理学习题:第9章 感觉器官

第九章[A]型题单项选择1.对于人眼视物来说,所谓近物是指Λ.距眼100m以外的物体B.距眼50m以外的物体C.距眼25m以外的物体D.距眼12.5m以外的物体E.距眼6m以内的物体2.关于近视物时晶状体调节的过程,错误的叙述是Λ.首先在视区皮层出现模糊的视觉形象B.冲动经过皮层一中脑束到达中脑的正中核C.最后到达睫状肌,使睫状肌收缩D.晶状体向两侧凸出E.眼的总折光能力增大,看清近物3.老视发生的原因主要是A.晶状体弹性减弱B.角膜透明度改变C.角膜曲率半径改变D.房水循环障碍E.晶状体透明度改变4.按照视觉的三原色学说,视锥细胞特别敏感的三种颜色是A.红白蓝B.红黄蓝C.红黑蓝D.红紫蓝E.红绿蓝5.关于行波理论,不正确的叙述是A.高频声音的振动在基底膜顶部可见最大行波振幅B.不同频率的声音引起的行波都从基底膜的底部开始C.声音频率不同时,行波传播的远近有所不同D.行波的始点与终点之间有一个振幅最大的部位感觉器官E.声音频率不同时,最大行波的出现部位有所不同多项选择题6.视近物时,人眼的调节包括Λ.晶状体向前凸B.晶状体也向后凸C.晶状体也向左右凸D.瞳孔缩小E.两眼会聚7.视近物时,瞳孔缩小的意义是A.减少折光系统的球面像差和色像差8.减少进入眼内的光线量C.物像落在两眼视网膜的相称点上D.使入眼的光线提前聚焦E.增加眼的总折光能力8.瞳孔对光反射,正确的叙述是A.受强光照射的眼将出现瞳孔缩小8.对光反射具有互感性C.可调节进入眼内的光线量D.反射的感受器是视网膜E.反射的效应器是瞳孔括约肌9.视杆细胞的特点有A.对光的敏感度高B.能分辨物体细微结构C.无色觉D.能区别明暗E.含有的感光色素是视紫红质10.夜盲症发生的原因是A.视蛋白合成不足B.视蛋白结构变异C.视黄醛消耗过多D.视黄醛合成不足E.长期摄入维生素A不足名词解释1.暗适应2.明适应3.瞳孔对光反射4.近点5.微音器电位6.行波学说7.听阈问答题1.简述在视网膜发生的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2.分别叙述近视和远视发生的机制和纠正办法.3.正常光波传播的途径.4.中耳听骨链的增压效应是如何形成的.。
生理学试题及答案第九章感觉器官

第九章感觉器官一、名词解释1、感受器2、感觉器官3、适宜刺激4、感受器电位5、感受器的适应现象6、近视7、远视8、暗适应9、气传导10、微音器电位11、前庭自主神经反应12、视力二、填空题1、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有:适宜刺激、换能作用、编码作用、适应现象。
2、对一种感受器来说,最为敏感的某种特定形式的刺激称为该感受器的________。
3、眼具有折光成像和感光换能两项功能。
4、眼的折光组织有: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其中折光能力最强的是角膜,能使眼的折光度发生改变的是晶状体。
5、视近物时眼的调节反应有晶状体凸度增加、瞳孔缩小、两眼球会聚。
6、眼注视近物时,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放松、晶状体_______,晶状体的折光力_______。
7、眼的屈光能力异常有近视、远视、散光。
8、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折光系统折光能力过强,可引起近视。
9、人的视网膜上有两种感光细胞,即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
前者主要分布在视网膜的中央部,后者分布在视网膜的周边部。
10、视杆细胞所含的感光色素为视紫红质,在光照时迅速分解为视蛋白和视黄醛,在暗处又能重新分布。
被消耗了的视黄醛则由维生素A补充。
11、视网膜中具有分辨颜色能力的感光换能系统是视锥系统。
12、对全部颜色或某些颜色缺乏分辨能力的色觉障碍称为色盲。
13、在同一光照条件下,不同颜色的视野不同,其中白色的视野最大,绿色的视野最小。
14、声波由外耳向内耳传入包括气传导与骨传导两条途径,其中以气传导为主,因为它有增压效应。
15、声波经外耳道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骨链和卵圆窗膜传入耳蜗,这一条声音传导的途径称为__________。
16、鼓膜和听骨链构成了声音由外耳传向耳蜗的最有效的传导途径。
声波经此途径传入内耳时,其振动幅度减小,振动强度增大,这种效应称为增压效应。
17、咽鼓管具有平衡咽鼓管内压压与外界大气压的作用,对维持正常听力具有重要意义。
18、根据行波学说原理,基底膜底部主要感受高频声波,基底膜顶部主要感受低频声波。
第九章 神经系统题库

第九章感觉器官的功能一、选择题(一)A型题1下列关于感觉器官特性的描述,错误的是A.对适宜刺激敏感B.均有换能作用C. 多具有辅助结构D. 均有编码作用E. 均不易适应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特殊感觉器官的是A前庭B嗅上皮C眼D肌梭E耳3当某一恒定刺激持续作用于感受器时,其传入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频率会逐渐下降的现象,称为感A适应B传导阻滞C抑制D疲劳E传导衰减4下列对感受器电位的描述,正确的是A大小与刺激强度无关B具有“全或无”的性质C以电紧张的形式扩布D呈不衰减性传导E不能总和5下列关于感受器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A刺激未变但传人冲动减少或消失B快适应感受器对刺激的变化十分灵敏C是所有感受器的一个功能特点D适应并非疲劳E慢适应感受器适用传递快速变化的信息6下列各项中,属于特殊感觉器官的是A触压觉感受器B味蕾C内脏感受器D肌梭E温度感受器7下列感受器中,属于快适应感受器的是A环层小体B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C关节囊感受器D肌梭E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8眼的折光系统不包括A晶状体B视网膜C角膜D房水E玻璃体9 下列关于折光系统光学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入射光线的折射主要发生在角膜B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光力均可被调节C 6m以外物体发出的光线可认为是平行光线D正常人眼在未调节时,后主焦点的位置位于视网膜E视网膜像在分辨能力限度以下时不被感知10根据简化眼的参数,眼前3m远处,宽1mm的“E”字笔画在视网膜上像的大小约为A 1μmB 2μmC 5μmD 8μmE 10μm11入射光线的折射主要发生在A角膜的前表面B角膜的后表面C晶状体的前表面D晶状体的后表面E玻璃体的前表面12正常人视力的限度为A视网膜中央凹处一个视杆细胞的平均直径B视网膜中央凹处一个视杆细胞的平均半径C视网膜中央凹处一个视锥细胞的平均半径D人所能看清楚的最小视网膜上像的大小E人所能看清楚的物体的大小13下列关于正常人眼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视远物时需调节才能清晰地成像于视网膜上B晶状体变凸使物像后移而成像于视网膜上C近点距离越近,眼的调节能力越差D人眼的调节主要靠双眼球会聚来实现E眼视近物时晶状体形状的改变通过反射实现14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为A色素上皮细胞B视锥和视杆细胞C双极细胞D神经节细胞E无长突细胞15下列关于眼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正常人眼视近物时需调节才能清晰成像于视网膜B晶状体弹性减弱时,眼的调节能力降低C主要靠改变晶状体的折光力来实现D瞳孔缩小时增大球面像差和色像差E双眼会聚也起重要作用16当用光照射正常人的左眼时A左眼瞳孔缩小,右眼瞳孔不变B右眼瞳孔缩小,左眼瞳孔不变C左眼瞳孔缩小,右眼瞳孔扩大D两眼瞳孔都不变E两眼瞳孔均缩小17当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松弛时,晶状体的A前表面曲率增加,折光能力增强B后表面曲率增加,折光能力增强C前表面曲率减小,折光能力减弱D后表面曲率减小,折光能力减弱E前表面曲率不变,折光能力不变18瞳孔缩小时,通常使折光系统的A球面像差和色像差都增大B球面像差和色像差都缩小C球面像差减小,色像差增大D球面像差增大,色像差减小E球面像差增大,色像差不变19瞳孔在弱光下散大,而在强光下缩小,称为A明适应B暗适应C瞳孔对光反射D瞳孔调节反射E互感性对光反射20瞳孔对光反射的A中枢位于枕叶皮质B感受器是角膜C效应器是睫状肌D传出神经是动眼神经中的副交感纤维E传人神经是三叉神经中的眼支21近视发生的原因足A服球前后径过长或折光系统折光能力过弱B眼球前后径过短或折光系统折光能力过弱C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折光系统折光能力过强D眼球前后径过短或折光系统折光能力过强E眼球前后径正常而视网膜感光细胞直径变大22视杆系统A对光敏感度高,有色觉,分辨力弱B对光敏感度低,有色觉,分辨力弱C对光敏感度高,无色觉,分辨力弱D对光敏感度低,无色觉,分辨力高E对光敏感度低,有色觉,分辨力高23视锥系统A在弱光下被激活.有色觉,分辨能力强B在强光下被激活,无色觉,分辨能力强C在强光下被激活,有色觉,分辨能力强D在强光下被激活,无色觉,分辨能力弱E在弱光下被激活,有色觉,分辨能力弱24散光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折光能力过弱B眼球前后径过短C角膜表面各方向曲率不等D折光能力过强E晶状体变混浊25下列哪种因素可引起青光眼?A眼内压降低B眼球变形C房水流失D房水排出受阻E角膜曲度改变26瞳孔对光反射的中枢位于A延髓B中脑C纹状体D下丘脑E大脑皮层27与正视眼相比较,远视眼的A近点移远,看远物需调节,看近物不需调节B近点移近,看远物需调节,看近物不需调节C近点移远,看远物不需调节,看近物需调节D近点移近,看远物不需调节,看近物需调节E近点移远,看远物和近物均需调节28远视发生的原因是A眼轴过长或折光系统折光能力过弱B眼轴过长或折光系统折光能力过强C眼轴过短或折光系统折光能力过弱D眼轴过短或折光系统折光能力过强E眼轴正常而视网膜感光细胞直径变小29夜盲症发生的原因是A视紫红质过多B视紫红质分解增强,合成减弱C 1l-顺视黄醛过多D视蛋白合成障碍E长期维生素A摄入不足30下列有关视杆细胞外段膜电位变化的描述,错误的是A未经光照时膜电位仅-30~-40mVB未经光照时细胞存在暗电流C末经光照时有Na+进入细胞内D光照后表现为一种去极化型慢电位E光照后的电位变化即为感受器电位3l在同一光照条件下,视野最大的是A白色B红色C黄色D绿色E蓝色32在同一光照条件下,视野最小的是A红色B蓝色C绿色D白色E黄色33下列关于正常视野的叙述,正确的是A颞侧和上方视野较小B鼻侧和上方视野较大C颞侧和下方视野较大D鼻侧和下方视野较小E颞侧和上方视野较大34当汽车向前开动时,由于前庭反应,可反射性地使人A躯干屈肌和下肢伸肌张力减小,身体前倾B躯干屈肌和下肢伸肌张力增加,身体前倾C躯干伸肌和下肢屈肌张力增大,身体前倾D躯干伸肌和下肢屈肌张力减小,身体后倾E躯干屈肌和下肢伸肌张力增加,身体后倾35视锥细胞与视杆细胞的不同在于A外段B内段C终足D胞体E连接部36眼的折光系统包括A角膜、房水、晶状体和视网膜B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C房水、晶状体、玻璃体和视网膜D角膜、房水、玻璃体和视网膜E角膜、瞳孔、房水和晶状体37下列有关简化眼的叙述,错误的是A由一个前后径为20mm的单球面折光体构成B节点在球形界面后5mm处,后主焦点在折光体后极C在折光效果上与未经调节的正常眼相同,但较简单D正好能使6m以内物体发出的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E利用它可方便算出不同远近物体在视网膜上像的大小38临床上较为多见的色盲是A红色盲C红色盲和绿色盲D黄色盲和蓝色盲E黄色盲39下列有关色盲的叙述,正确的是A全色盲较多,呈单色视觉B部分色盲相对少见,为缺乏对某种颜色的辨别能力C部分色盲中最多见的是蓝色盲D部分色盲中最少见的是红色盲和绿色盲E色盲绝大多数由遗传因素引起40下列关于远视的叙述.正确的是A近点比正视眼近B看远物时不需要调节C眼球前后径过短D可用柱面镜矫正E折光系统的折光能力太强4l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中需要光照的是A全反型视黄醛转变成全反型视黄醇B全反型视黄醛转变成1l-顺视黄醛C全反型视黄醇转变成11-顺视黄醇D视黄醛与视蛋白合成视紫红质E视蛋白和视黄醛分离42下列关于近视的叙述,正确的是A跟球前后径过短B近点大于正视眼C平行光线聚焦于视网膜后D可用凹透镜纠正E眼的折光力过弱43乘电梯上升时可反射性引起四肢的A伸肌紧张抑制,下肢屈曲B伸肌紧张加强,下肢伸直C屈肌紧张抑制,下肢伸直D伸肌和屈肌紧张都加强,下肢无姿势改变E伸肌和屈肌紧张都抑制,下肢无姿势改变44人眼近点的远近主要决定于A空气-角膜界面B晶状体弹性C角膜曲度E眼球前后径45使平行光线聚集于视网膜前方的眼称为A远视眼B散光眼C近视眼D正视眼E老花眼46视觉通路中的第一级感觉神经元是A神经节细胞B水平细胞C无长突细胞D双极细胞E视锥与视杆细胞47正常人耳能感受的振动频率范围为A 20~20000HzB 200—20000HzC 1000~20000HzD 2000~20000HzE 10000—20000Hz48听阈是指A某一频率的声波刚能引起鼓膜疼痛的最小强度B所有频率的声波刚能引起鼓膜疼痛的平均强度C某一频率的声波刚能引起听觉的最小强度D所有频率的声波刚能引起听觉的平均强度E某一频率的声波刚能引起听觉的平均强度49下列有关基底膜振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卵圆窗膜内移时,前庭膜上移,圆窗膜内移B卵圆窗膜内移时,基底膜下移,圆窗膜外移C卵圆窗膜内移时,基底膜上移,圆窗膜内移D卵圆窗膜外移时,前庭膜下移,圆窗膜外移E卵圆窗膜外移时,基底膜下移,圆窗膜内移50最大可听阈是指A能引起听觉的某一声频的最大强度B能引起听觉的任何频率的最大强度C能引起听觉的某一声频的最小强度D能引起鼓膜破裂的某一声频的最小强度E能引起听觉同时还会引起鼓膜疼痛的声音强度51当耳蜗受到声音刺激时,在耳蜗及附近结构记录到一种具有交流性质的电变化是A耳蜗内电位B内淋巴电位C听神经动作电位D微音器电位E毛细胞内电位52能引起耳蜗底部的基底膜产生最大振幅的是A高强度声波B低强度声波C高频声渡D中频声波E低频声波53下列关于骨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指经过听骨链的传导途径B敏感性与气传导基本相同C在正常声波传导中作用很小D中耳病变时常受损害E耳蜗病变时通常不受损54下列关于耳蜗内电位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正电位,约160mVB内淋巴中蓄积大量Na+C是毛细胞上Na+-K+泵活动的结果D毛细胞顶端膜内外电位差特别大E对缺氧和哇巴因不敏感55声渡由鼓膜经听骨链到达卵圆窗膜时,振动的A压强增大,振幅不变B压强增大,振幅减小C压强增大,振幅增大D压强减小,振幅减小E压强减小,振幅不变56耳蜗血管纹的主要作用是A营养基底膜B产生外淋巴C吸收内淋巴D缓冲蜗管内压力变化E产生和维持蜗管内正电位57耳蜗微音器电位A其频率、幅度与声波一致B易发生疲劳C易发生适应现象D有一定的阈值E是单一毛细胞感受器电位58晕船是由于下列哪一部位的感受器受到过度刺激所引起? A外、后半规管B上、外半规管C上、后半规管D椭圆囊E球囊59前庭器官中各类毛细胞的适宜刺激是A对细胞任何部位的机械扩张B对细胞任何部位的机械压迫C传到细胞膜上的膜电位改变D加于纤毛根部的特殊化学物质E与纤毛生长面平行的机械力60半规管壶腹嵴的适宜刺激是A角加速运动B角匀速运动C直线加速运动D直线匀速运动E不规则运动61下列哪个器官受刺激时可出现眼震颤?A球囊B半规管C椭圆囊D耳蜗E视网膜62椭圆囊和球囊囊斑的适宜刺激是A角加速运动B角匀速运动C直线加速运动D直线匀速运动E不规则运动63下列关于眼震颤的叙述,正确的是A主要由球囊囊斑受刺激引起B在旋转过程中自始至终存在C快动相先出现,慢动相后出现D慢动相方向始终与旋转方向相同E可用以判断前庭功能是否正常64人舌表面的不同部位对不同味刺激的敏感程度通常是A舌中部对酸味敏感B软腭和舌根部对酸味敏感C舌两侧对咸味敏感D舌两侧的前部对苦味敏感E舌尖部对甜味敏感65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的病人,由于血Na+减少A喜食甜味B喜食酸味C喜食苦味D喜食咸味E喜食辣味66当受试者头部前倾30ο并围绕身体纵轴向左旋转,旋转开始时,眼震颤的A慢动相向左,快动相向右B慢动相向左,快动相向左C慢动相向右,快动相向左D慢动相向右,快动相向右E慢、快动相方向无一定规律67含H+的物质常有A苦昧B酸味C甜昧D咸昧E腐败味68触-压觉两点辨别阈最低的部位是A腕部B背部C手指D足背E腹部69冷和热感受器的传人神经分别为A I类和Ⅱ类B Ⅱ类和Ⅳ类C Ⅲ类和Ⅳ类D Ⅱ类和Ⅳ类E I类和Ⅲ类70明适应的产生机制是A视杆细胞中视紫红质迅速分解B视杆细胞中视紫红质合成增强C视锥细胞中三种视色素合成增强D视锥细胞中三种视色素分解E视紫红质转变为三种不同的视锥色素71下列有关三原色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A每个锥细胞内含有三种不同的视色素B视网膜上存在相当于红、黄、蓝色光的三类吸收光谱C三种视锥细胞分别含有对红、绿、蓝三种光敏感的视色素D不能圆满解释色盲和色弱的发病机制E能圆满解释颜色的对比现象72老视的产生原因是A眼球变形使前后径变短B角膜各方向曲度变大C晶状体变混浊D晶状体弹性减退E玻璃体变形使折光力减弱73人耳最敏感的声波频率范围为A.20-100HzB.200-900HzC.1000-3000HzD.4000-10000HzE.10000-20000Hz74躯体旋转运动时产生的眼震颤属于A运动病B迷路紧张反射C意向性震颤D正常前庭反应E眼的调节75感音性耳聋的病变部位在A外耳道B咽鼓管C鼓膜D听骨链E耳蜗76纠正散光通常用A棱镜C凹透镜D柱面镜E凸透镜77下列关于咽鼓管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连接鼓室和鼻咽部的通道B其鼻咽部开口常处于闭合状态C在吞咽或打哈欠时可开放D因炎症阻塞后可引起鼓膜内陷E其主要功能是调节鼓室的容积78飞机上升和下降时,乘务员嘱乘客作吞咽动作,其意义在于A调节基底膜两侧的压力平衡B调节前庭膜两侧的压力平衡C调节卵圆窗膜内外压力平衡D调节鼓室与大气之间的压力平衡E调节中耳与内耳之间的压力平衡(二)B型题A感音性耳聋B传音性耳聋C高频听力受损D低频听力受损E听力无影响79鼓膜发生病变时引起80耳蜗发生病变时引起81耳蜗底部受损时主要引起82耳蜗顶部受损时主要引起A近视B老视C远视D规则散光E不规则散光83视近物不需眼调节或只作较小程度调节的是84视远物不需跟调节,而视近物需眼调节的是85视远物和近物均需眼调节的是A舌尖部B舌两侧部C舌两侧前部D舌根部86对甜味较敏感的部位是87对酸味较敏感的部位是88对咸味较敏感的部位是89对苦味敏感的部位是A口唇B胸部C腹部D背部E手腕90触压觉阈值最高的部位是9l触-压觉阚值最低的部位是A卵圆窗膜和圆窗膜B盖膜和基底膜C前庭膜和基底膜D鼓膜和前庭膜E圆窗膜和盖膜92将耳蜗管分为前庭阶、鼓阶和蜗管三个腔的是93与耳蜗感音换能功能关系最密切的是94传导声波的是A去极化型慢电位B耳蜗内电位C听神经动作电位D超极化型慢电位E耳蜗微音器电位95耳蜗接受声波刺激后首先发生的电变化是96耳蜗接受声波刺激后所产生的一系列反应中最后出现的电变化是(三)C型题A交感神经调节B副交感神经调节C两者都对D两者都不对97晶状体表面曲率半径变化受98瞳孔直径的变化受A使折光能力增强B使折光能力减弱C两者都能D两者都不能99瞳孔直径的改变能100晶状体形状的改变能A超极化型慢电位B去极化型慢电位C两者都对D两者都不对10l视杆细胞的感受器电位表现为102视锥细胞的感受器电位表现为A色盲B夜盲症C两者均可D两者均不可103食物中长期缺乏维生素A可引起104视网膜上缺乏某种特殊锥细胞可导致A内淋巴B柯蒂器C两者都有D两者都无105半规管内有106咽鼓管内有107前庭阶内有108蜗管内有A明视觉系统B暗视觉系统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109具有感光换能作用的是110视物时可辨别颜色的是(四)X型题111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是A都有各自的适宜刺激B能把刺激能量转换为传人神经的动作电位C能对环境变化的信息进行编码D对恒定刺激有适应现象112瞳孔直径A变动于l.5~8.0mm之间B在强光下缩小C在弱光下扩大D视远物时缩小113影响视力的因素包括A中央凹视锥细胞直径的大小B眼的折光能力C晶状体的弹性D光源强弱和物体与背景的对比度114视锥细胞的特点是A含有三种不同的视锥色素B与夜盲症的发生有关C主要分布于视网膜周边部D主要感受强光刺激115外耳的作用是A为声波传向中耳的通道B有采音作用C起增压作用D有助于声源方位的判断116视杆细胞的特点是A分辨能力强B能感受色觉C光敏感度高D分布于视网膜周边部117蜗管外侧血管纹A能维持内淋巴的高K+浓度B可维持内淋巴的低Na+浓度C可产生外淋巴D含高活性的Na+一K+-ATP酶118人乘电梯突然上升时,会出现肢体的伸肌抑制而腿屈曲,其感受器是A耳蜗螺旋器B半规管壶腹嵴C椭圆囊囊斑D球囊囊斑119位砂的主要成分是A蛋白质B胆固醇C碳酸钙D碳酸氢钠120下列关于临界融合频率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中等光照强度下融合频率约为25次/秒B 光线较强时融合频率约为60次/秒C 愈靠近视网膜中央凹处临界融合频率愈高D 可被用作中枢疲劳的指标12l眼震颤A 是前庭反应中最特殊的运动B 包括慢动相和快动相C 主要由球囊受刺激引起D 被用于检测前庭功能122眼震颤可见于A 乘电梯上下时B 冷水或热水灌入外耳道时C 旋转刚开始时D 乘车突然刹车时123暗适应过程中A人眼对光的敏感度逐渐提高B人限感知光线的阈值出现两次明显下降C视锥细胞中三种视锥色素的合成减少D视杆细胞中视紫红质的合成增加124明适应A进程很快,在几秒钟内即完成B最初的耀眼感是由于视紫红质的迅速分解C视锥细胞中三种视锥色素合成增加D视锥色素在亮处才能感光而恢复视觉二、名词解释125 receptor126 adaptation127 near point of vision128 fusion phenomenon129 blind spot130 myopia131 hyperopia132 visual field133 hearing threshold134 air conductioni35 bene conduction136 cochlear microphonic potential,CMP t37 nystagmus138 endocochlear potential,EP139 vestibular autonomic reaction三、问答题140正常人眼视近物时发生哪些调节活动,简述其反射途径。
系统解剖复习习题---感觉器官(中文)

感觉器官练习题一、单选题1.下列哪项不属于感觉器官的是( )A.耳 B.鼻 C.神经 D.皮肤 E.以上均错2.视器包括( )A.眼球壁和附属结构 B.眼球壁和屈光装置C.眼球及其附属结构 D.眼球及其屈光装置 E.眼球及其眼睑3.眼球()A.壁仅由巩膜、脉络膜、视网膜构成B.折光系统包括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C.视神经盘是感光最敏锐的部位D.房水由虹膜分泌形成E.角膜中央一圆孔称瞳孔4.巩膜()A.乳白色,厚而坚韧,是硬脑膜的延伸结构 B.前方与晶状体相连C.占纤维膜的前1/6 D.有屈光作用 E.以上均错5.瞳孔大小()A.随眼压高低而变化 B.随光线强弱而变化 C.由睫状体收缩来调节D.与三叉神经眼神经的作用有关 E.随晶状体突度变化而变化7.眼前房是指()A.角膜与玻璃体之间腔隙 B.角膜与虹膜之间腔隙 C.虹膜与晶状体之间腔隙D.虹膜与玻璃体之间腔隙 E.角膜与晶状体之间腔隙8.黄斑()A.位于视神经乳头(盘)外侧约3-4mm处 B.感光作用强,但无辨色能力C.中央有中央凹,该处对光不敏感 D.视网膜节细胞轴突由此向后穿出眼球壁E.此处无感光细胞,称为生理性盲点9.上直肌收缩时,瞳孔转向()A.上内方 B.下内方 C.上外方 D.下外方 E.外侧10.上斜肌可使()A.瞳孔转向上外方 B.瞳孔转向下外方 C.瞳孔转向上方D.瞳孔转向外侧 E.瞳孔转向下方11.眼球的折光装置为()A.晶状体 B.角膜、晶状体 C.角膜、房水、晶状体D.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E.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12.泪道包括()A.鼻泪管、泪小管 B.泪小管、泪囊 C.泪小管、泪囊、鼻泪管D.泪点、泪小管、泪囊、鼻泪管 E.泪腺、结膜囊、泪小管、泪囊、鼻泪管13.视网膜中央动脉来源于()A.颈内动脉 B.颈外动脉 C.椎动脉 D.脑膜中动脉 E.面动脉17. 属于生理性盲点的是A、脉络膜B、角膜C、虹膜D、视轴E、视网膜中央凹14. 眼前房与后房的分界是()A.睫状体 B.虹膜 C.脉络从 D.晶状体 E.玻璃体15.关于中耳鼓室壁的描述中,何者是错误的()A.上壁为鼓室盖,分隔鼓室与颅中窝 B.内壁为乳突窦壁C.下壁为颈静脉壁,将鼓室与颅内静脉起始部隔开 D.外侧壁为鼓膜E.前壁为颈动脉壁,此壁上部有咽鼓管鼓口16. 位于鼓室内的结构是()A.球囊 B.面神经 C.听小骨 D.螺旋器(Corti器) E.半规管17.耳蜗( )A.由软骨构成 B.由蜗管围绕蜗轴约两周半形成的C.仅分为前庭阶和鼓阶两部分 D.前庭阶和鼓阶充满内淋巴 E.以上均不对18.不属于位觉感受器的是()A.椭圆囊斑 B.球囊斑 C.壶腹嵴 D.螺旋器 E.以上均不对19.前庭阶和鼓阶借何结构相通()A.蜗孔 B.蜗管 C.蜗窗 D.前庭窗 E.联合管20.将声波的振动传人内耳的是()A.听小骨 B.前庭 C.耳蜗 D.中耳 E.外耳二、多选题1.属眼球壁中膜的结构是()A.角膜 B.睫状体 C.巩膜 D.虹膜 E.脉络膜2.瞳孔的大小()A.与瞳孔开大肌有关 B.远视时瞳孔缩小 C.瞳孔括约肌收缩时瞳孔缩小D.弱光时瞳孔开大 E.瞳孔开大与交感神经有关3.晶状体()A.是眼可变的折光装置 B.位于虹膜与睫状小带之间 C.虹膜与玻璃体之间D.虹膜与角膜之间 E.周围有睫状小带附着4.屈光装置()A.包括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B.外界物体经屈光装置在视网膜上成像称正视C.矫正近视需戴凸透镜 D.若眼轴过长,物体成像落在视网膜后方称近视E.角膜表面曲度改变造成散光5. 眼球视近物时()A.睫状肌收缩 B.睫状小带放松 C.晶状体曲度增加D.瞳孔开大 E.瞳孔缩小6.眼附器包括()A.眼睑 B.结膜 C.泪器 D.眶脂体 E.眼外肌7.外耳的结构包括哪几部分( )A.耳廓 B.外耳道 C.鼓膜 D.鼓室 E.听小骨8.关于鼓膜的描述,正确的是()A.是外耳道与内耳道之间的隔膜 B.垂直位于外耳道底C.上1/4薄而松弛,称松弛部 D.前下方有一三角形反光区称光锥E.为鼓室的外侧壁9.听小骨由外向内的排列顺序依次为( )A.锤骨、砧骨和镫骨 B.砧骨、锤骨和镫骨C.镫骨、砧骨和锤骨 D.镫骨、锤骨和砧骨 D.镫骨、锤骨和籽骨10.蜗螺旋管()A.是围绕蜗轴作两圈半旋转的螺旋状骨管B.自蜗轴伸出一骨螺旋板将蜗螺旋管完全分开C.在骨螺旋板的根部有蜗螺旋管围绕蜗轴旋转,内藏蜗神经节D.蜗螺旋管被基底膜完全分隔成上半的前庭阶和下半的鼓阶E.蜗螺旋管被基底膜完全分隔成下半的前庭阶和上半的鼓阶三、填空题1.眼球壁的外膜又称______,前1/6为_______,后5/6为_______。
系统解剖复习习题 感觉器官(中文)

感觉器官练习题一、单选题1.下列哪项不属于感觉器官的就是( )A.耳B.鼻C.神经D.皮肤E.以上均错2.视器包括( )A.眼球壁与附属结构B.眼球壁与屈光装置C.眼球及其附属结构D.眼球及其屈光装置E.眼球及其眼睑3.眼球( )A.壁仅由巩膜、脉络膜、视网膜构成B.折光系统包括角膜、房水、晶状体与玻璃体C.视神经盘就是感光最敏锐的部位D.房水由虹膜分泌形成E.角膜中央一圆孔称瞳孔4.巩膜( )A.乳白色,厚而坚韧,就是硬脑膜的延伸结构B.前方与晶状体相连C.占纤维膜的前1/6D.有屈光作用E.以上均错5.瞳孔大小( )A.随眼压高低而变化B.随光线强弱而变化C.由睫状体收缩来调节D.与三叉神经眼神经的作用有关E.随晶状体突度变化而变化7.眼前房就是指( )A.角膜与玻璃体之间腔隙B.角膜与虹膜之间腔隙C.虹膜与晶状体之间腔隙D.虹膜与玻璃体之间腔隙E.角膜与晶状体之间腔隙8.黄斑( )A.位于视神经乳头(盘)外侧约3-4mm处B.感光作用强,但无辨色能力C.中央有中央凹,该处对光不敏感D.视网膜节细胞轴突由此向后穿出眼球壁E.此处无感光细胞,称为生理性盲点9.上直肌收缩时,瞳孔转向( )A.上内方B.下内方C.上外方D.下外方E.外侧10.上斜肌可使( )A.瞳孔转向上外方B.瞳孔转向下外方C.瞳孔转向上方D.瞳孔转向外侧E.瞳孔转向下方11.眼球的折光装置为( )A.晶状体B.角膜、晶状体C.角膜、房水、晶状体D.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E.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12.泪道包括( )A.鼻泪管、泪小管B.泪小管、泪囊C.泪小管、泪囊、鼻泪管D.泪点、泪小管、泪囊、鼻泪管E.泪腺、结膜囊、泪小管、泪囊、鼻泪管13.视网膜中央动脉来源于( )A.颈内动脉B.颈外动脉C.椎动脉D.脑膜中动脉E.面动脉17、属于生理性盲点的就是A、脉络膜B、角膜C、虹膜D、视轴E、视网膜中央凹14、眼前房与后房的分界就是( )A.睫状体B.虹膜C.脉络从D.晶状体E.玻璃体15.关于中耳鼓室壁的描述中,何者就是错误的( )A.上壁为鼓室盖,分隔鼓室与颅中窝B.内壁为乳突窦壁C.下壁为颈静脉壁,将鼓室与颅内静脉起始部隔开D.外侧壁为鼓膜E.前壁为颈动脉壁,此壁上部有咽鼓管鼓口16、位于鼓室内的结构就是( )A.球囊B.面神经C.听小骨D.螺旋器(Corti器)E.半规管17.耳蜗( )A.由软骨构成B.由蜗管围绕蜗轴约两周半形成的C.仅分为前庭阶与鼓阶两部分D.前庭阶与鼓阶充满内淋巴E.以上均不对18.不属于位觉感受器的就是( )A.椭圆囊斑B.球囊斑C.壶腹嵴D.螺旋器E.以上均不对19.前庭阶与鼓阶借何结构相通( )A.蜗孔B.蜗管C.蜗窗D.前庭窗E.联合管20.将声波的振动传人内耳的就是( )A.听小骨B.前庭C.耳蜗D.中耳E.外耳二、多选题1.属眼球壁中膜的结构就是( )A.角膜B.睫状体C.巩膜D.虹膜E.脉络膜2.瞳孔的大小( )A.与瞳孔开大肌有关B.远视时瞳孔缩小C.瞳孔括约肌收缩时瞳孔缩小D.弱光时瞳孔开大E.瞳孔开大与交感神经有关3.晶状体( )A.就是眼可变的折光装置B.位于虹膜与睫状小带之间C.虹膜与玻璃体之间D.虹膜与角膜之间E.周围有睫状小带附着4.屈光装置( )A.包括角膜、房水、晶状体与玻璃体B.外界物体经屈光装置在视网膜上成像称正视C.矫正近视需戴凸透镜D.若眼轴过长,物体成像落在视网膜后方称近视E.角膜表面曲度改变造成散光5、眼球视近物时( )A.睫状肌收缩B.睫状小带放松C.晶状体曲度增加D.瞳孔开大E.瞳孔缩小6.眼附器包括( )A.眼睑B.结膜C.泪器D.眶脂体E.眼外肌7.外耳的结构包括哪几部分( )A.耳廓B.外耳道C.鼓膜D.鼓室E.听小骨8.关于鼓膜的描述,正确的就是( )A.就是外耳道与内耳道之间的隔膜B.垂直位于外耳道底C.上1/4薄而松弛,称松弛部D.前下方有一三角形反光区称光锥E.为鼓室的外侧壁9.听小骨由外向内的排列顺序依次为( )A.锤骨、砧骨与镫骨B.砧骨、锤骨与镫骨C.镫骨、砧骨与锤骨D.镫骨、锤骨与砧骨 D.镫骨、锤骨与籽骨10.蜗螺旋管( )A.就是围绕蜗轴作两圈半旋转的螺旋状骨管B.自蜗轴伸出一骨螺旋板将蜗螺旋管完全分开C.在骨螺旋板的根部有蜗螺旋管围绕蜗轴旋转,内藏蜗神经节D.蜗螺旋管被基底膜完全分隔成上半的前庭阶与下半的鼓阶E.蜗螺旋管被基底膜完全分隔成下半的前庭阶与上半的鼓阶三、填空题1.眼球壁的外膜又称______,前1/6为_______,后5/6为_______。
生理学第9章感觉器官习题

第九章感觉器官【习题】一、名词解释1. 感受器2. 感觉器官3. 近点4. 瞳孔对光反射5. 视力6.7. 明适应8. 暗适应9. 眼震颤 10. 听阈二、填空题1. 视细胞是感光细胞,分 _____ 和 _____ 两种。
2. 眼是视觉的 _____ ,其适宜刺激是波长为 _____ 的电磁波。
3. 眼的折光系统由透明的 _____ 、 _____ 、 _____ 和 _____ 组成。
4. 视觉是由 _____ 、 _____ 和 _____ 的共同活动完成的。
5. 眼的调节主要靠 __ __ 的改变、 _____ 和 _____ ,以上三者合称视近调节的三重反应。
6. 睫状肌受 _____ 纤维支配,当视近物时睫状肌 _____ 晶状体 _____ ,因而折光力。
7. 非正视眼包括 _____ 、 _____ 和 _____ 三种,可分别用 _____ 、 _____ 和矫正。
8. 视锥细胞主要分布在视网膜 _____ 处,而视杆细胞主要分布在视网膜 _____ 部。
9. 明适应时间 _____ ,而暗适应时间相对 _____ 。
10. 夜盲症是由于 _____ 缺乏,而引起 _____ 减少所致。
11. 颜色辨别是由 _____ 完成的。
12. 瞳孔对光反射中枢在 _____ 。
13. 具有感受色光功能的是 _____ 系统,而只具有区别明暗功能的是 _____ 系统。
14. 远视眼时,远处平行光线聚焦于视网膜之 _____ ,近处光线则聚焦于视网膜之。
15. 晶状体弹性减弱,则眼的调节能力 _____ ,近点变 _____ 。
16. 只在白昼活动的动物,其视网膜中的感觉细胞主要是 _____ ;只在夜间活动的动物,则视网膜中的感光细胞主要是 _____ 。
17. 听觉器官由 _____ 、 _____ 和 _____ 三部分所组成。
18. 听骨链硬化可导致 _____ 性耳聋,耳蜗病变将导致 _____ 性耳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1.某人喝酒过量后,说话语无伦次,走路摇摇晃晃,其最可能的原因是()A 酒精已麻醉了脑干B 酒精已麻醉了小脑C 酒精已麻醉了大脑D 酒精已麻醉了大脑和小脑2.近视眼的成像位置及矫正方法分别是()A 成像在视网膜前,配凹透镜B 成像在视网膜前,配凸透镜C 成像在视网膜后,配凸透镜D 成像在视网膜后,配凹透镜3.“植物人”是指只有呼吸和心跳而没有其他一切活动的病人,这种病人脑中没有损伤的部位最可能的是()A 大脑B 小脑C 脑干D 中脑4.滴眼药水时,口里感到有药的苦味,原因是()A 眼药水经鼻泪管→咽部→舌B 眼药水经咽鼓管→咽部→舌C 眼药水经鼻泪管→鼻腔→咽部→舌D 眼药水经眼部血管→血液循环→舌5.某小儿麻痹症患者左腿肌肉萎缩,这是因为脊髓灰质炎病毒损伤了脊髓的()A 左前角运动神经元 B后角中枢神经元C 右前角运动神经元 D侧角交感神经元6.谈到美味的食物有分泌唾液属于()A 非条件反射B 第一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C 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D 以上均不是7.“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其理由最可能是()A 思之太深,不能入睡而做梦B 大脑皮层呈高度兴奋状态C 睡眠中大脑皮层中个别细胞群仍处于兴奋状态D 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8.打字员在键盘上进行盲打时,必需经过的中枢是()A 躯体运动中枢、语言中枢B 躯体感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C 躯体感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和语言中枢D 躯体感觉中枢和语言中枢9.人的大脑对脊髓反射活动的控制是通过()A 上行传导束B 脑神经C 下行传导束D 脊神经10.“生理性盲点”是视网膜上视神经穿过的地方,当物像落在此点上,则会造成()A 视觉消失B 视觉较模糊C 视觉最清晰D 视觉有时清晰有时模糊11.下列属于条件反射的是()A 强光下眯起眼睛B 针刺手尖,手缩回来C 司机看见红灯亮,停车D 手被电击,迅速弹开12.下列关于反射和反射弧关系中正确的是()A 反射和反射弧在本质上是相同的B 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称反射弧C 反射活动可以不完全通过反射弧实现D 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会出现反射活动13.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和高级神经活动的方式分别是()A 反射和条件反射B 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C 应激性和适应性D 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14.在大脑内部,大脑与小脑、脑干、脊髓之间起联系作用的结构是()A 脑神经B 脊神经C 神经纤维D 胼胝体15.光的刺激可使正常人产生视觉,声波的刺激可使正常人产生听觉,这种差别形成是因为A 光和声的刺激有差异B 眼和耳的功能不同C 光和声引起的神经冲动性质不同D 光觉和声觉在脑的不同中枢形成16.小孩夜间尿床,其原因是()A 膀胱发育不完善,不能贮存尿液B 脊髓发育不完善,不能产生排尿反射C 大脑发育不完善,不能产生排尿反射D 大脑发育不完善,控制排尿反射能力弱17.两个神经元紧密接触的那个区域(或部位)称为()A 菌丝体B 突触C 囊体D 窦房结 E表膜18.植物性神经系统支配()A 视觉B 思维C 消化D 听觉E 记忆19.下列关于眼球说法正确的是()A 角膜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和毛细血管B 感光细胞存在于整个视网膜C 中膜分巩膜、虹膜和脉络膜三部分 D晶状体因疾病和创伤而变混浊称为白内障20.神经控制的反应和内分泌控制的反应的区别在于:神经控制的反应()A 更迅速B 由循环系统传导C 更持久D 与体内平衡的保持无关21.人体内最粗长的神经是()A 植物性神经B 听神经C 坐骨神经D 面神经22.一个神经元不包含()A 神经元细胞体B 轴突C 树突D 突触E 轴突的末梢23.除某项外,下面其余的都是非条件反射()A 眨眼B 打喷嚏C 吞咽D 打字E 咳嗽24.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在运动会上动作灵巧、快速、协调,对发令枪声灵敏,主要原因是()A 运动系统的功能得到加强B 神经系统的功能得到加强C循环系统的功能得到加强 D呼吸系统的功能得到加强25.幼儿眼球的前后轴短可导致其功能是()A生理性的近视 B散光 C生理性的远视 D视觉优于成年人2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儿童的晶状体弹性较成人大 B.随着年龄的增加,近点远移C晶状体的调节能力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D瞳孔有近反射现象27.俗称人的“黑眼珠”是指()A角膜 B巩膜 C虹膜 D脉络膜28人的“白眼珠”部分是指()A视网膜 B角膜 C巩膜 D虹膜29.产生房水的部位是()A玻璃体 B虹膜 C晶状体 D脉络膜 E睫状体30在大脑内部联系左右大脑半球的结构是()A突触 B胼胝体 C神经核 D白质31.大脑皮层的()中枢发出的神经纤维通过延髓时,大部分是左右交叉的A躯体运动和躯体感觉中枢 B语言中枢 C听觉中枢 D视觉中枢32.条件反射形成的基本条件是()A无关刺激 B条件刺激C是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多次结合 D非条件刺激33.人类大脑皮层的特征是具有()A第一信号系统 B第二信号系统 C有语言功能 D前三个都对34.人类特有的是()A非条件反射 B条件反射 C第一信号系统 D第二信号系统35.人每天都在进行的操作、手艺等贮存在()中A感觉性记忆 B第一级记忆 C第二级记忆 D第三级记忆36.由先前来的或后来的信息干扰造成的遗忘发生在()A第一级记忆 B感觉性记忆 C第二级记忆 D第三级记忆37.左侧大脑半球称为优势半球是由于()A在言语活动功能方面占优势 B在感觉方面功能占优势C在听觉方面占优势 D在非语词功能方面占优势38.脑细胞的数量已定是在()A出生时 B一岁时 C五岁时 D六岁时39.儿童到六岁时,大脑皮层各区接近成人的水平,它的成熟顺序是()A顶叶、颞叶、枕叶、额叶 B枕叶、颞叶、顶叶、额叶C额叶、顶叶、颞叶、枕叶 D颞叶、顶叶、枕叶、额叶40.人的大脑广泛存储信息,发展智力的重要时期是()A婴儿期 B幼儿期 C儿童期 D青春期41.幼儿兴奋过程占优势,并且兴奋容易扩散是由于()A脑干的髓鞘化晚 B小脑的髓鞘化晚C大脑的神经髓鞘化不完善 D间脑的神经髓鞘化不完善42.关于传入神经元的叙述正确的是()A其细胞体位于脊髓灰质后角 B可接受运动神经元传来的神经冲动C可将神经冲动传导到效应器 D其神经末梢分布于感受器43.足球守门员注视由远处向他飞来球时,其眼球的变化是()①睫状肌由舒张变收缩②晶状体曲度由小变大③睫状肌由收缩变舒张④晶状体曲度由大变小A①② B③④ C ④② D①④44.某人脑中风后出现右半身不遂,可能是血块压迫了()A左侧大脑半球躯体感觉中枢 B右侧大脑半球躯体感觉中枢C左侧大脑半球躯体运动中枢 D右侧大脑半球躯体运动中枢45.失写症是由于大脑皮层的()受到了损伤A运动性语言中枢 B听觉性语言中枢 C视觉性语言中枢 D书写性语言中枢46.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脑和脊髓内由神经元的胞体形成的区域称灰质或神经核B灰质、神经核、神经节的组成都是神经元的细胞体C白质和神经的组成都是神经纤维D在大脑、小脑、脑干部位,灰质都在表面,白质在内部。
47.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管理躯体运动的最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B管理躯体运动的基本中枢、重要中枢分别在脊髓的灰质区和小脑皮层C 脊髓和脑的各部分的白质区都有传导作用D小脑被破坏的动物会处于深睡眠状态48.有关植物性神经叙述不正确的是()A是指分布在内脏的神经 B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二者作用相反C是运动神经 D是指支配内脏活动的神经49.下列关于脑灰质分布叙述中的是()A集中于脑的深部B集中于脑的表层C均匀的分布在脑的各部分D在脑的不同部位分布则不同50.下列细胞中,寿命最长的是()A骨细胞 B白细胞 C神经细胞 D红细胞51.直接与鼓膜接触的是()A锤骨 B砧骨 C镫骨 D半规管52.与入射光线最先接触的是( 0A角膜 B巩膜 C瞳孔 D虹膜 E前房53.下列各项中可称作细胞的是()A神经纤维 B肌纤维 C弹性纤维 D胶原纤维54.呼吸中枢分布在A脊髓 B大脑 C间脑 D小脑 E脑干二、多项选择题.1.前一个神经元与后一个神经元形成突触的部位是()A轴突—胞体 B轴突—树突 C胞体—轴突 D树突—树突2.一个近视眼的人()A 他的眼睛从晶状体到视网膜的长度大于平均值B 应用一个合适的双凸镜来校正此缺陷C 能看清近物,不能看清远物D 晶状体的曲度小3.下列关于虹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 分泌房水B 是中膜的中间部分C 为脉络膜的一部分D 颜色因人种而异4.眼视远物时()A 晶状体的曲度变大B 晶状体曲度减小 C睫状肌舒张 D 瞳孔开大 F睫状肌收缩5.眼视近物时()A 睫状肌收缩B 睫状小带放松C 瞳孔开大D 瞳孔缩小 E晶状体曲度增加6.有关咽鼓管叙述正确的是()A是沟通鼻咽部和鼓室的扁管 B儿童的咽鼓管比较短,管径宽C儿童的咽鼓管鼓口和咽口几乎在一个平面上 D成人咽鼓管的鼓口比咽口低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视杆细胞中含视紫红质B视紫红质能感受到弱光的刺激C维生素D是合成视紫红质的原料,缺乏时患夜盲症D强光下视物和辨别颜色是视锥细胞的重要功能8.某人喝酒过量后,说话语无伦次,走路摇摇晃晃,身体瘫软,说明小脑的功能有)A 维持身体平衡B 协调随意运动C 可调节肌肉的紧张度D 控制着与说话有关的肌肉9.下列具有折光作用的是()A角膜 B房水 C晶状体 D玻璃体 E瞳孔10.人出生后,大脑的主要发育是()A脑细胞数量的增加 B脑细胞体积的增大 C突触数量的增多 D大脑重量的增加11.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A由传入神经元向传出神经元 B传入神经元、中枢神经元、传出神经元C由周围神经系统向中枢神经系统 D由中枢神经系统向周围神经系统12.长时性的记忆可能与()有关A神经 B蛋白质的合成 C新的突触的建立 D脂肪的合成13.下列是左侧大脑半球特点的是A数学计算 B音乐和绘画等艺术才能 C 说话和写字D 逻辑思维E 形象思维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物体距眼的距离是6米以内为近物 B眼的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胶片C物体距眼的距离越小,晶状体的曲度越大 D花眼配戴凹透镜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视杆细胞与黑白觉形成有关,视锥细胞与各种色觉的形成有关B患有严重沙眼或晶状体受损都可引起散光C晶状体由于营养缺乏、病毒感染可引起青光眼D眼球前后径短是近视眼的特征三、看图填空1、上图为脑组成示意图,据图分析作答。
(1)图中①、②、③的结构名称依次是:①②③;(2)①的表面具有A()和B()两种结构,其意义是;(3)此图为脑的()面,显示的是左脑还是右脑;(4)条件反射需要图中部分参与;(5)把①、②、③连成一个整体的结构是,此结构为神经系统的部分;(6)某人遭车祸后,闭眼时手指不能指正自己的鼻尖,图中标号所示部分被损伤;(7)图中③的下端连接的是2、(1)打字员的熟练的指法主要是由和小脑进行协调,共同完成的精巧随意运动;(2)盲人阅读盲文,必须通过中枢;(3)某患者出现右侧躯体瘫痪,主要是由于中枢或与它相联系的神经纤维遭到损伤引起的;(4)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