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中国的人口 教案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2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中国的人口》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中国的人口》主要介绍了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人口增长的原因及带来的问题。
本节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掌握人口增长的原因,以及认识人口增长对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人口问题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于我国人口分布、人口增长的原因及影响等方面的知识掌握还不够扎实。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掌握中国人口增长的原因,认识人口增长对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观察、数据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对国家人口政策的认识,培养学生关爱人口、关注社会发展的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人口增长的原因及带来的问题。
2.难点:中国人口分布的原因,人口增长对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地图观察法:通过观察中国人口分布图,使学生直观地了解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
2.数据分析法:通过数据对比,使学生掌握中国人口增长的原因。
3.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实例,使学生认识人口增长对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4.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中国人口分布图、人口增长数据等教学素材。
2.制作多媒体课件,以便于生动、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
3.准备相关话题的讨论题目,激发学生的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中国人口增长的数据,引导学生关注我国人口问题的严重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中国人口分布图,使学生直观地了解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
1.3中国的人口教案03(湘教版八年级上)

第一章第三节中国的人口教案(湘教版八年级上)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我国人口众多,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掌握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掌握我国人口基本国策;通过读图,找出我国人口分布情况等。
技能培养:学会计算人口密度;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关注社会,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图表、数据、文字材料等,分析问题、总结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教育:通过讲述我国人口,使学生认识中国人口问题的严峻性,初步树立必须实行计划生育国策的观点,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加强我国国情、国策等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重点和难点:1、重点:我国人口基本国策及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理由是计划生育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基本国策,同时也为初三学生学习相关知识打下基础。
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上人类在改造自然发展生产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受到自然、经济、社会历史等因素制约。
这些知识是学生必须认识的内容。
)2、难点:人口过多带来的问题或影响。
(理由是根据初一学生的认识水平及学生大多缺乏综合分析能力)三、教法方法。
教学中运用读图分析法、启发诱导法、分组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问题导入: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是哪个国家,我国在1995年抽样调查、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总人口是多少,分布情况如何,过多的人口带来哪些问题或影响,该如何控制?(理由:一方面吸引学生注意力,引起对我国人口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可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兴趣,同时可对本课学习的内容有个粗略的认识。
)探究新知,师生互动:[课件]播放一组人口众多的照片和录像片和录像给大家留下了什么深刻的印象?(学生自由发言)师归纳小结。
(能使学生感性认识我国人口众多)接着展示[课件]我国人口增长图师指出1995年、2000年世界人口总数,并让学生计算一下,当时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启发学生从图中发现“我国人口数量多、增长快”及引导学生分析研究840年—1949年百年多时间与1949年—2000年50多年时间人口增长情况,并讨论分析其原因。
八年级地理上册1.3中国的人口说课稿(新版)湘教版

题目一:根据课本内容,画出中国人口分布图,并标注出主要的人口密集区和人口稀疏区。
答案:略。
题目二:查找中国历史上的人口增长数据,分析中国人口增长的历史趋势,并简要说明原因。
答案:略。
题目三:分析中国人口问题的主要特点,如人口老龄化、性别比例失衡等,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八、课后作业
1. 根据课本内容,画出中国人口分布图,并标注出主要的人口密集区和人口稀疏区。
2. 查找中国历史上的人口增长数据,分析中国人口增长的历史趋势,并简要说明原因。
3. 分析中国人口问题的主要特点,如人口老龄化、性别比例失衡等,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4. 结合课本中的案例,讨论中国人口问题对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答案:略。
题目四:结合课本中的案例,讨论中国人口问题对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答案:略。
题目五:结合自己的家乡,分析家乡的人口问题,如人口流动、人口老龄化等,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答案:略。
九.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八年级地理上册 1.3 中国的人口》的主要内容。首先,我们了解了人口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包括人口增长、人口分布等基本知识。其次,我们通过分析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和增长趋势,深入理解了中国人口的多样性、复杂性和现实意义。然后,我们探讨了中国人口问题的主要特点,如人口老龄化、性别比例失衡等,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此外,我们还结合课本中的案例,讨论了中国人口问题对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影响。最后,我们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锻炼了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存在主要问题:
1.3中国的人口教案01(湘教版八年级上)

第一章第三节中国的人口教案(湘教版八年级上)学习目标(1)记住中国的人口数量、人口特点,了解中国关于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人口问题,记住我国的人口基本国策。
(2)了解中国的人口分布不均匀——东多西少。
(3)充分利用图表,分析归纳我国人口分布和增长情况。
(4)在了解我国人口国情的基础上,理解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关系及控制人口的必要性,初步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自主学习1.根据现行的教材分析,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解析: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人口占世界人口比重的21.2%,平均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中国人。
2.我国人口地理分布有什么特点?原因是什么?解析:从中国人口密度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人口分布不均。
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较小。
大致以黑龙江省的黑河市和云南腾冲县一线为分界线。
东西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特别是沿海的省区人口密度更大,西部内陆的几个省区人口密度很小。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分布特点呢?东南部地区: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地形比较平坦,土壤深厚肥沃,气候温暖湿润,农业生产条件好,养活的人多;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城市密集,城市人口多。
西北部地区: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气候干燥,多沙漠,自然条件恶劣,人口少;交通不发达,工商业落后,城镇少,城镇人口也少。
3。
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国政府的基本国策是什么?解析: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是多方面的,有环境问题,有社会、经济问题等,其中包括人口过快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不相适应,从而制约经济的发展速度,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正因为人口增长过快.会带来诸多不良影响,所以我国政府才把“实行计划生育”当作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合作探究活动一:小组合作,观察读1.2——1图回答:(1)C、D、E三条曲线中,增长幅度最大的是(),增长幅度最小的是(),造成其增长幅度小的原因是()。
1.3+中国的人口+教案+2024-2025学年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中国的人口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人口的分布特点及对应的人口政策。
2.运用人口分布图和绘制人口增长曲线图,探究人口的变化,培养分析图表和动手绘图的能力。
3.了解我国的国情,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中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教学难点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实施的人口国策。
教学活动设计意图课程设计新课导入播放十一黄金周,旅游景点拥挤的视频。
提问视频反映出我国人口具有什么特点。
新课教学一、人口数量世界第一教师:展示“世界人口前五位国家的人口密度表”,“2010年世界人口比例”图,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归纳我国人口的特征。
学生: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第七次人口普查,中国人口为14.4亿,约占世界人口的18.57%。
教师活动:读图1-9,完成活动一,感悟我国人口之多。
学生:广东省人口最多,澳门最少;世界上人口在5000万以上的国家被称为人口大国。
中国有11个省在5000万以上,5个省超过了8000万。
二、人口增长速度较快教师:请同学们动动手,绘制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图,完成活动二。
提示: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较快。
学生:展示“人口增长曲线图”,并小组讨论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原因是什么?提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生活水平提高。
三、人口分布疏密不均教师:引导学生在图1-10“中国人口分布图”中找到黑龙江省的黑河市和云南省的腾冲县,两地之间连线,小组合作找出我国人口密度在400人以上和10人以下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提示:人口密度在400人以上的省区多在黑河——腾冲线以东,主要集中在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四川东部等省,人口密度在10人以下的省区多在黑河——腾冲线以西,主要集中在青海、西藏、新疆和内蒙古等省区。
直观生动的反映出我国人数量多的问题。
通过对图表的观察与分析,归纳中国人口的总量特征,加强对学生图表分析能力的训练。
绘制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图,分析中国人口增长速度及未来趋势,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1.3中国的人口 学案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2

第三节中国的人口主笔:审备: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知道我过的人口数量、分布,学会分析我过的人口增长趋势2、树立科学的人口观【学习重难点】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及人口政策。
【自主互助合作学习】一.1根据规定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总人口为()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人口出生率不断(),使我国人口迅速()。
3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同时表明,各地人口增长速度并不(),自1990年以来,东部地区和特大城市人口增长()。
4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是:东部地区人口(),西部地区人口();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平原,盆地人口(),山地,高原人口();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汉族地区人口(),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
5由于我国(),青少年的比重高,在今后一段较长时间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人口与()()()()的矛盾依然突出。
6实行(),控制人口(),提高人口(),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二。
1.我国人口数量居世界第几位()A.一 B.二 C.三 D.四2中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A.二分之一 B.三分之一 C.四分之一 D.五分之一3.我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A.山东省 B.河南省 C.广东省 D.四川省4.我国人口最少的省级行政单位是()A.西藏自治区B.青海省C.宁夏回族自治区D.澳门特别行政区5.2000年我国人口超过5000万的省级行政单位有()A.6个 B.7个 C.8个 D.9个6.四个直辖市中,人口最多的是( )A.北京 B.天津 C.上海 D.重庆7.我国各地人口增长速度并不均衡,自1990年以来,人口增长较快的是()A东部地区 B.西部地区 C.北方地区 D.南方地区8.我国的人口分界线是()A.秦岭——淮河B.黑河——腾冲C.漠河——腾冲D.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9.下列四省区,人口密度最大的是()A.江苏省B.西藏自治区C.湖南省D.宁夏回族自治区10.在世界各国中,城镇人口最多的是()A.美国 B.俄罗斯 C.中国 D.印度11.下列地形中人口密度较大的是()A.平原 B.山地 C.高原 D.丘陵12.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全国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抑制,大约少生了几亿人()A.2 B.3 C.4 D.5本课小结:在本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困惑?。
中国的人口 教案 2021-2022学年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1.3中国的人口 教学设计课题 中国的人口 单元一学科地理年级八学习 目标1.说出我国人口总数,运用有关数据,说出我国的人口增长趋势。
2.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
3.掌握中国的人口政策。
重点 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
难点 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播放视频《中国人口最多的城市》通过以上视频,你知道我国人口最多的三个城市是哪里吗?学生观看视频并领略不同的城市风光。
利用视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讲授新课展示表格《世界人口居于前列的国家》19.6%16.7%4.4%59.3%中国印度美国其他国家自主学习:(1)中国人口最多、最少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分别是哪一个?你所在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人口大约有多少?(2)将下表内容填写完整,从中感悟中国人口之多。
阅读表格及图形。
学生读图自主完成问题(1)、(2)。
通过阅读数据,感受中国人口之多。
通过自主学习,进一步认识我国人口之多。
合作探究:中国庞大的人口数量会给我们带来哪些问题呢?活动:(1)利用下表中提供的中国人口数据(亿),绘制出1949年以来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图。
(2)算一算,从1950年到2010年,中国每间隔10年各增加多少人口?分析计算结果,你可以获得哪些结论?(3)按照中国的这种人口增长趋势,估计2020年、2030年中国人口总数大概是多少。
合作探究:为什么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口迅速增长?材料一:据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社会委员会统计,1949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为44元,1956年人均国民收入为87元。
材料二:1949年中国人口的死亡率为20.00‰,1956年中国人口的死亡率为11.40‰。
阅读: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逐步下降合作探究:学生合作探究人口过多带来问题,可从日常的切实感受来回答。
学生合作完成第(1)题,自主完成(2)、(3)题。
学生合作探究中国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
学习生活中的地理,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感悟能力。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1.3《中国的人口》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1.3《中国的人口》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1.3《中国的人口》是一节关于我国人口分布、增长和问题的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分布规律以及人口增长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从而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 学情分析本节课面向的是八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但对于人口问题的深入理解仍需引导。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人口问题有所接触,但系统的知识框架和分析方法尚需建立。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人口的地区分布特点、人口增长的特点及其原因,认识人口增长对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阅读、数据分析、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地理数据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人口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提高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注人口和资源问题的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国人口的地区分布特点、人口增长的特点及其原因,人口增长对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难点:对中国人口增长过快和过慢地区的原因分析,以及如何合理控制人口增长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地图教学法和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地图:中国人口分布图、各省区人口增长情况表等。
2.资料:关于人口增长对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影响的案例。
3.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中国人口增长的数据图表,引导学生关注人口增长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呈现(15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国人口的地区分布图,引导学生阅读地图,了解中国人口的地区分布特点。
教师讲解人口增长的原因,学生通过资料了解人口增长对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分析一个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的地区,探讨其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学期总第6 课时本单元第 6 课时授课日期9.13 课题第二章第1节中国的人口(2)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1、通过讲授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及增长,让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情况。
2、知道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及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压力,增加学生的危机感。
3、知道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行之有效的措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重
点
难点1、中国人口分布特点及原因
2、中国人口过快增长及其带来的问题。
教具《人国人口的增长》挂图
教法充分利用教具、幻灯片、教材插图。
教学过程
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
间
一二复习:
1、我国人口数量
2、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导入)我国人口不仅数量大,
而且人口增长也快,为给我国带
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人口增长过快及带来的问题:
1、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
(1)人口基数大
(2)人口增长快
2、放后人口增长快的主要原因
(1)医疗条件逐步改善,生活水
平不断提高,人口平均寿命延长,
死亡率下降
(2)出生率较高
2000年12、95亿占世界21%
东南多、西北少
学生自读课本内容,总结目
前我国人口的特点
我国人口增长的三个阶段
5
30
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
间
三四3、人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人
口增长快带来的负担
实行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
1、人口数量的增长要同经济的发
展和资源、环境的承载量相适应
2、我国的人口政策:控制人口数
量、提高人口素质
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
优生。
总结:
由于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
策,才及时地扭转了我国人口增
长过快的势头。
虽然计划生育的
成绩是明显的,产生的经济效益
也是巨大的,但是,由于我国人
口基数大,每年净增长的人口仍
在千亏以上,所以,实行计划生
育工作丝毫不能放松。
俗话说“人多力量大”,那为
什么我国还要实行计划生育
政策?
思考:
为什么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5
板书设计:
第二章第1节中国的人口
四、人口增长过快及带来的问题。
1、人口增长特点
2、带来的问题
五、实行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
1、目标
2、基本内容
3、具体要求教后记:
本节紧接上一节课的内容,主要说明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以及人口政策,需要记忆的内容较多,但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掌握起来。